进口蔚揽最小离地间隙:遍地妖娆——岭南出美女三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02 07:42:50
江南一带的景致,常被人冠之以杏花春雨。又有江枫渔火钟声,朦胧月色里,桨声欸乃。不知何处,檀板清凉,有缠绵昆曲如雨丝缭绕。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我迷上了昆曲。竹躺椅一只,紫砂壶一把,壶里沏碧螺春。眯了眼睛在庭院里躺着。昆曲从邻家院子里传来,隔墙送香。“遍青山,啼红了杜鹃,那荼外烟丝醉软。”别有一番韵味。像爬过墙头的青藤。昆曲的缠绵与温柔,让我迷醉半日,身心舒坦,不知不觉沉浸到梦乡里去。
      
  后来我拒绝昆曲。我的身体开始发福。如同江南的小吃,香甜,软糯,昆曲也是这样。不宜久听。后来我又迷上粤曲。来到岭南之后,在一个偶然的机会里,欣赏到红线女的《荔枝颂》。我一下子被红线女的美貌与她销魂的红腔惊呆了。其中,“说荔枝”一句,听得人销魂迷醉,欲罢不能。早就听说红线女如何了得。听完《荔枝颂》,方知传言不虚。于是我搜集了红线女各个时期的唱腔与选段。并刻录了完整的粤剧《搜书院》。这是红线女与马师曾的代表作。为了这部粤剧,我花费了一周的时间寻找。
      
  昆曲唱腔给人的感觉,有水的浸润。红线女的粤曲唱腔,则是阳光普照。听红线女,你首先想到的是岭南的三角梅。这种植物四季花繁,大片大片开放。无限娇媚,阳光铺满了树冠,新鲜,清脆,婉转。阳光下,岁月如水。风光欲流。阳光撒满了世上人家。真是醉煞人也。
      
  红线女,中国戏剧史上的一代名伶,粤曲艺术的里程碑人物。她长相出众,嗓音甜亮,气质绝佳,凡红线女表演的剧目,场场暴满,大家争相捧场,为她精湛的红腔艺术所倾倒。红线女的名字,在岭南百姓中间,可谓家喻户晓,百姓皆称之为女姐。
      
  红线女的粤曲代表作为《荔枝颂》。词作者陈冠卿。陈氏为粤剧著名编剧和作曲家。广东顺德人,1920年生。历任省港各大班和剧团的编剧、撰曲之职。他精通音律,能弹会唱。《荔枝颂》一曲,他将粤剧的牌子、小曲和梆子板腔加以改造并相互穿插转换,使整支曲子一气呵成,跌宕有致,成为天下名曲。
      
  【附录:粤曲《荔枝颂》】卖荔枝,身外是张花红被,轻纱薄锦玉团儿,入口甘美,齿颊留香世上稀,什么呀,可是弄把戏,请尝个新,我告诉你。这是岭南佳果靓荔枝,果中之王,人皆合意。说荔枝,一骑红尘妃子笑,早替荔枝写颂词,东坡被贬岭南地,日啖荔枝三百余。好佳果,品种各异,爽口桂味,肥浓糯米糍,荔枝早熟早上市,三月红有名气,增城挂绿美名驰,黑叶荔枝甜又脆。乡村姑娘,带着一班小伙子,成群结队摘果去,珠江两岸歌声起,万艇千帆,载荔枝。说荔枝,一果一木来非易,多少园丁挥汗雨,换来万紫与千红。枝垂锦弹含春意,隔山隔水,心连心,献给四海五洲兄弟,万般情意。情如荔蜜甜,心比荔枝果核更细致,荔枝花开香万里,荔枝,听我来为荔枝唱颂词。卖荔枝!
      
      
  (二)红线女
      
  红线女,原名邝健廉,原籍广东开平县,1927年出生于广州西关。她的家庭是当地的大族,父亲邝亦膜有三个老婆,生有子女十人。其父曾在广州开设药材店,兼卖药酒,家庭环境相当不错。抗战前,红线女在广州念书,1940年转赴澳门学校,不久加入舅父靓少佳和舅母何芙莲的戏班,这是红线女戏剧生涯的开端。
      
  关于红线女的身世,她在后来的一次回忆中,她说到了她的母亲:“……说到这里,就要谈到我妈妈了。我母亲是第三房妾室,又只生了三个女儿,所以在家里没地位,她成天说:有仔为妾,冇仔为奴。受尽压迫。但我妈妈很开朗,这种性格有一些遗传给了我。当时家里还不是太穷,但她不用工人,什么都要自己做,一天忙到晚,煮饭、烧水,什么都是她。有时她实在生气了,就抱着我去看戏,回来就没事了。”
      
  1940年,红线女搭班于舅父靓少凤的金星剧团。靓少凤很喜欢这个外甥女,见她聪明听话,勤奋好学,便悉心教导。红线女在用气与发发声吐字技巧方面,打下了良好的唱功基础。在靓少凤的建议下,沿用“红线盗盒”故事主人公名字,改名为红线女。
      
  1942年红线女随舅母逃出沦陷后的香港,在广州湾(今湛江市)参加马师曾的太平剧团,在何芙莲、银剑影之下当第三花旦。此后,她随马师曾组织的“抗战剧团”在广东、广西各地演出,得到马师曾悉力教导和重用。声名渐著。1944年,红线女与马师曾结婚。对于马师曾,红线女说:“整个四十年代,我从这位粤剧大师的典范中,受到无穷的教益。”抗战胜利后,红线女夫妇移居香港。
      
  红线女无论从艺前,还是从艺后,她主要活动领域都在岭南。除广东外,她到了澳门,也曾长期留驻香港,抗战期间又曾辗转于广西等地,这些地方属于岭南文化地域。可以说,红线女是在典型的岭南文化环境下成长起来的,这使她的粤剧艺术,融入了浓郁的岭南地域文化风格。
      
      
  (三)一代名伶
      
  1955年,红线女跟随香港代表团,来到北京参加国庆活动。当时梅兰芳先生握住她的手说:“你还是回来工作好”。广东省长陶铸也对红线女说:“粤剧需要你。”就这样,红线女毅然离开香港回到广州。从此,她开始了粤剧的传承与创新工作,并终于创造了粤剧新派:红派唱腔。
      
  1958年,在武昌召开八届六中全会。期间,红线女随团应邀为全会演出。演出结束后,毛泽东登台接见了主要演员。当毛泽东来到红线女跟前时,她请求毛泽东给她写几个字,毛泽东答应了。
      
  当晚,毛泽东书写了鲁迅的名句:“横眉冷对千夫指, 俯首甘为孺子牛”,并加了一段小引。第二天,叫工作人员将此题字转交给红线女。在《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七卷中,有《为红线女题词》,全文如下:
      
  一九五七年,香港有一些人骂红线女,我看了高兴,其中有黄河。他骂的是他自己,他说他要灭亡了。果然,已经在地球上被扫掉,不见了所谓黄河。而红线女则活着,再活着,更活着,变成了劳动人民的红线女。一九五八年,在武昌,红线女同志对我说:写几个字给我,我希望。我说:好吧。因写如右。毛泽东
  一九五八年十二月一日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鲁迅
      
      
  (四)红黄之恋
      
  毛泽东文中的黄河是谁?黄河,原名黄世杰,1919年出生在广东中山县。善演话剧。1937年抗战爆发后,黄河随剧团赴香港参加慰问义演,演出结束后,正逢中国旅行剧团(我国最早的职业话剧团体)来到香港演出,黄河应邀参加中旅,并随中旅回到上海,成为中旅的台柱小生。
      
  当时影坛小生人材奇缺,黄河被认为是可造之材,经人引荐,终于步入水银灯下,走上银幕。小说《鲁男子》改编成电影《情海沧桑》后,制片方邀请黄河主演鲁男子一角。从此,黄河就有了鲁男子之称。并与金嗓子周璇合拍了两部影片:《鸾凤和鸣》和《凤凰于飞》。这样,黄河走进了大明星行列。
      
  抗战结束后,黄河往来于沪港两地,拍了几十部影片。在香港时期,黄河和红线女,曾经有过一段轰动一时的红黄之恋。红线女和马师曾离异后,在片场结识了黄河。俩人开始了恋情。但红线女不久又回到马师曾身边。这让黄河饱尝失恋之苦。最后想不开。1956年服安眠药自杀。幸得抢救及时,保全了性命。他在遗书中透露,因为不堪被利用作政治宣传工具,以及感情受骗而轻生。
      
  黄河被救后,自组电影公司,并将自己的情史拍成影片,片名就叫《痴情》,并亲自为影片插曲作词,曲名为《临别诉心愿》。自此息影从商。2000年3月2日,黄河在香港尖沙咀寓所辞世,年八十一岁。
      
      
  (五)赵红之恋
      
  赵丹(1915-1980),原名赵凤翱,原籍山东肥城人,生于江苏南通,中国著名电影表演艺术家。少时受家庭熏陶,酷爱艺术,1932年步入影坛,1933年,加入中国左翼戏剧家联盟,先后拍摄二十多部影片。由于他热爱表演艺术,又有刻苦钻研精神,加之形象好,极有表演天才,很快成为引人注目的明星。是中国电影界的大师级人物。
      
  1947年,赵丹32岁。赵丹和导演陈鲤庭在朋友的书桌玻璃板下,看见黄宗英的照片,说:“我们找的就是这双眼睛。”他们调来黄宗英的处女影片《追》,看完之后,把黄宗英从北京请到上海,和赵丹合演《幸福狂想曲》,他们演一对恋人。影片停机,演员将分手时,赵丹对黄宗英说,我不能离开你,我们不可能分开了,你应该是我的。就这样,黄宗英变成赵丹的妻子。其时,黄宗英22岁。
      
  黄宗英是有名的美女。但是,赵丹疑心病重。赵黄结婚后,赵禁止黄与其他男人说话,黄对其他男人稍微热情点也不可以。50年代初,黄与孙道临等外出开会,代表团里孙与黄站在在一起照相。赵后来看到了照片,便与黄大吵一架。赵疑神疑鬼,猜想黄与其他男人如何,黄单独出去时,赵还会跟踪黄。因为电影《武训传》,赵丹受到了不公平待遇,赵丹回家后经常摔碗掀桌子骂黄。黄只能抱着孩子偷偷流泪。
      
  黄宗英在在上影剧团无戏可演,便转向写作,每年有三四个月外出。赵和黄之间产生了分歧。在这种情况下,赵丹与红线女之间产生了感情。并在一起生活。赵丹的女儿、著名舞蹈家赵青,在她的著作《我和爹爹赵丹》中说,父亲未与红线女结合,一直是父亲的遗憾,说她个人觉得黄与其父不合适,而红线女却很合适。
      
  但是后来,赵丹与黄宗英并未离婚。1993年秋,在赵丹离世13年之后,黄宗英与散文家冯亦代结婚,冯亦代曾是黄宗英和赵丹的至交。黄宗英和冯亦代在一次很偶然的聚餐会上相识,当时冯亦代的夫人已过世许久。
      
      
  (六)红线女和作家华山
      
  华山,是我国著名战地记者、作家。上世纪七十年代中期 ,红线女和华山结为伉俪。
      
  华山(1920-1985),原名杨华宁,广西龙州镇西街人。6岁随家迁居南宁。14岁考入上海泉漳高中。后来一直从事新闻采访工作。曾三赴朝鲜战地采访。1957年任中国作协专业作家。华山创作颇丰。其中最著名的是中篇小说《鸡毛信》。1954年,由上海电影制片厂拍摄成同名电影,一直是妇孺皆知的名片。
      
  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华山来到河南林县。当时正是三年自然灾害,国家精简工作人员。华山来到河南,任河南省文联副主席。但他没到省文联落脚,直接来到林县。一个南方人,一个著名的作家,为何几近销声匿迹,在深山僻壤住了将近十年,至今仍是未解之谜。
      
  红线女与华山结婚之后,也曾来到林县,并且住过一些日子。那是他们的密月。在当地人眼里,红线女是大明星。个个都想来看她。红线女在他们眼里的形象是:典型的南方美女,身材窈窕又纤细,满身透着亚热带女性的乖灵与秀色。
      
  在林县的时候,红线女与华山经常手挽手走在大街上,有时去看电影。当时林县人的思想还很保守,看到一男一女在大街上肩并肩手拉手,很惹人眼。成为当地轰动一时的新闻。1985年9月,华山患肝病,红线女一直在他身边照料,直至华山离世。
      
  马师曾与红线女,有两子一女。他们的小儿子马鼎盛,现为香港凤凰卫视军事评论员。马鼎盛在其自述《朦胧的年代》中,这样描写他的母亲红线女:
      
  “我妈认为她第一段婚姻(马师曾)并非自愿,因此,自主的第二春(华山)一定要全方位成功。恰巧,同第一段婚姻一样,也不过十年光景,而且,最后一年,那位大作家患绝症卧床,我妈天天跑重病房照顾得无微不至,不惜工本……
      
  早生华发的母亲,为了工作需要,一直染发。为了送走第二段婚姻,她让白发飘足一年。谁都知道她不过50多岁。80年代,妈妈不仅失去了第二段婚姻,还相继跑掉3个亲生子女。……我们忙,老娘更忙,大大小小开不完的会,东西南北出不完的差,就算打通了长途电话,她老人家也未必有空长谈。她的手机越换越新潮,却是永远的忙音或录音——机主已关机。” 红线女照片之六:恩师,丈夫,朋友——马师曾
一代名伶——红线女仍健在。今年该是85高龄了吧。
      
  85岁的年龄,却怎么也掩饰不了眼前这个老太太当年的绝代风华。红线女虽然年事已高,却是精神矍铄思路清晰,说起话来反应敏捷,爽快干脆。 红线女照片之七:宝刀未老的红线女

 鲜花翠柏喜同堂,澄海春风百卉香;
  一曲宋元遗韵在,冠山韩水此情长。
    
  这首诗,是著名作家老舍先生在澄海艺香潮剧团为潮剧题赠的诗句。潮剧因生活气息浓郁,深受粤东百姓喜爱。其风格细腻而不繁琐,洗练而不粗率,剧目文词典雅,情节曲折,乐曲古朴,独具潮汕地方特色。潮剧代表作是《辞郎洲》。
    
  辞郎洲,这是在粤东地区广为流传的一个故事。主人公是潮汕人,生活在兵荒马乱的宋元时期。她不但诗写得好,而且美貌多情,能歌善舞。她的史迹,在正史《续资治通鉴》和《潮州府志》、《汕头市志》和《饶平县志》、《南澳县志》、《崖山志》、《新会县志》等志书中皆有记载。她的芳名叫陈璧娘。
    
  陈璧娘(《辞海》作陈碧娘),祖籍在福建云霄陈岱村。其父陈肇,又名宗一,官至参知政事,封兴国公。临安陷落,陈氏族人举家南迁,落籍饶平。陈璧娘嫁于张达。张达为潮州都统(相当于军分区司令),负责一方军事。碧娘出身名门,美貌无比,善诗,极富才情。《潮州府志》中这样记载她:“秀敏能诗”。
    
  1127年,女真进入汴京,建国号金。宋朝迁都临安(今杭州),史称南宋。北方,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各部,于1234年灭金。开始灭宋。忽必烈夺得汗位,继续攻南宋,迁都燕京(今北京),建国号元。元军继续南下。占襄樊后,以伯颜为帅,分水陆两路东下。
    
  元军于德祐二年(1276年)攻陷临安,俘走宋帝恭宗赵濕,百官降元。南宋王朝开始了流亡生涯。逃离的宋宗室和一批文臣武将,与益王赵昰和其母亲杨淑妃、异母弟广王赵昺,出临安到永嘉(今浙江温州),后转至福州。陈宜中、陆秀夫、张世杰等在福州拥8岁的益王昰即位。陈宜中为左丞相,文天祥任右丞相。
    
  元军追逼二王,宋朝廷转海上,跟随有正军17万,民军30多万,经泉州、厦门,潮阳,驻跸于海阳县柘林(现属饶平)附近的下湾港和红螺山一带(今饶平县所城镇龙湾村境内)。
    
    
    
  (二)
    
  南宋朝廷到了潮州地界,忙坏了当地大小官员。作为地方最高军官,张达更是担负抗敌与护卫的双重任务。元军紧追不舍,步步逼近。璧娘见丈夫忙得焦头烂额,便出手相助。她想出一些计策。她让士兵去山上砍树,放置山头。只要元兵过来,就把伐木滚下去,挡住元兵南下的通道。
    
  这一招很管用。峡谷里,木料堆叠如山。北方的元兵哪里见过这么多木料。一时无法前进,就地安营扎寨。
    
  璧娘认为时机已到。对张达说,元兵千里追击,此时正是人困马乏之际,如能偷袭,定能成功。张达依计而行。谁知,元兵虽然困乏,人数确是众多。张达没料到元兵如蚂蚁一样涌来。慌忙撤退。《宋史纪事本末》中这样记载:二月,都统张达出兵袭元,败回。
    
  张达凭借着对地形的熟悉,很快摆脱了元兵的追击。但是,此地不宜久留。南宋的大队人马,要立即转移。璧娘见此情景,立即通知她的弟弟陈植去筹粮。经过三天时间,粮食筹到一万石。由马匹驮着,随时出发。就这样,璧娘跟随丈夫张达与弟弟陈植,率当地义军,一路护送南宋朝廷继续南下,几天之后,到达海岛南澳(今汕头南澳岛)。
    
  这时的赵宋小朝廷,如风雨中的树叶,飘摇不定。左丞相陈宜中,一路惊魂难安,害怕元兵追赶。刚在南澳安定几天,又要转移,往惠州甲子门。张达理所当然要跟随护卫帝舟南撤。张达心想,此去凶多吉少。不能让妻子再跟随自己受累。他对璧娘说,你回去后,到乡间躲避一时,或者回福建娘家。元兵要追赶的是赵家朝廷。我是朝廷命官,不惜性命也要跟随,保护皇上。
    
  第二天,陈璧娘送夫君张达来到南澳海中的凤屿。璧娘心里很清楚,元兵千里追踪,横扫中原,宋朝廷已经日暮途穷,无有任何回天之力。夫君跟随而去,再次见面,已是渺茫。想到昔日夫唱夫随,如今生死别离,一时间,璧娘柔肠寸断,却又不计可施。沉吟片刻,作《辞郎吟》一首赠给张达,以示舍身报国之心。全诗如下:
    
  丈夫知有宋天王,别我去者海茫茫。
  后有奸宄妾抵挡,试看风霜飞剑硭。
  郎兹行、莫回顾,北风萧萧虎门树。
  传楫早定潮州路,恢复中原弛露布。
  郎有身、身许国,无以国为仇可复。
  妾有身、身许郎,勿谓兵威不可扬。
  一洗千秋巾帼态,泪痕乌在雪痕在。
  策郎马、送郎舟,国耻可雪,妾身何求。
    
  这是载入文学史的一篇作品。其辞高亢激昂,悲壮缠绵,读之令人动容。多少年后,当地百姓为纪念这位深明大义的陈璧娘,遂将凤屿改名为辞郎洲。
    
  在张达的护送下,南宋朝廷经惠州甲子门(今陆丰甲子港),宝安大鹏湾,梅蔚山(今香港大屿山梅窝),香港九龙的官富场(盐场,今宋皇台一带),古塔,浅湾(今香港荃湾),到井澳(又名仙女澳,今珠海市横琴岛深井湾)。时值冬季。遭遇突如其来的飓风,帝昰被掀落海中,惊悸成疾。
    
  元军继续追击宋朝廷。宋朝廷继续逃奔。经谢女峡(在今珠海市南水),七星洋(又作七洲洋),最后驻札在硇洲岛(今位于湛江市东南约40公里处。在海中)。
    
  10岁的帝昰在硇洲病逝。两天后,拥立7岁的卫王赵昺继帝位。陆秀夫为丞相,主持政务;张世杰为太傅,主要护驾;文天祥为少保,在外发展军事,三根支柱苦苦支撑宋廷。
    
  硇洲岛,毕竟是弹丸之地。如作为复兴根据地,进不足攻,退不足守。且粮食已难补给。遂转移。就这样,一个逃亡的南宋朝廷,在大海上随波飘流了将近三年。最后来到了新会的崖山,并在此安营扎寨。
    
  祥兴二年(1279年)正月,祥兴二年(1279年),元将张弘范部据海边,断绝宋军淡水供应,形势危急。张达率军夜攻元营。据《宋史本纪》记载:“张达夜袭元营,亡失其众”。张达浴血奋战,壮烈殉国。
    
    
    
  (三)
    
  璧娘与张达诀别之后,并未回福建娘家。而是组织当地义兵,对元军进行袭扰。修筑娘子寨于饶平县与闽南诏安县接壤的云峰山麓,日夜习武,与元军进行较量。一次,元军攻寨,义军顽强抵抗。后来,张达的弟弟张格赶到,击退元军,解山寨之围。璧娘知道,只要能牵制元军一天,张达护送的宋朝廷就会安全一天。
    
  璧娘希望张格去追随张达,一起护驾。为了鼓励夫君奋力保卫宋皇室,作《平元曲》,交张格带给他哥哥。据《潮州府志》所录,《平元曲》全诗如下:
    
  三年消息无鸿便,咫尺凭谁寄春怨。
  何不将我张郎西,协义维舟同虎帐。
  无术平寇报明主,恨身不是奇男子。
  倘妾当年未嫁夫,愿学明妃献西虏。
  元人未知肯我许?我能丝竹又能舞。
  几回闻难几欲死,未审张郎能再覩?
    
  璧娘在诗中,表达了强烈的平寇报主的愿望。甚至说,如果还没有出嫁的话,她愿意学明妃王昭君,以身饲虎,把自己的玉体献给虏寇,而求得一方平安。
    
  陈格把璧娘的《平元曲》送到崖山后,却得到张达殉难的消息。他回来后,告诉璧娘。闻此噩耗,璧娘悲痛欲绝,不顾自身安危,亲赴元营,请求元军把张达交给她,回乡安葬。当然,她知道光哀求没有用。最后拿出大量银子交给元军。元军这才把张达交给她。
    
  就在璧娘扶张达灵柩回乡之际,在崖山,发生了中国历史上最大的一次海战。其规模之大,世界海战史上也极罕见。被一路追赶的宋朝廷,已到绝境,奋起反击,作最后一搏。元军兵强马壮,也想扫除最后障碍。这是一场生死决战。宋元双方投入了全部兵力。此次大海战,空前惨烈。最后以宋军失败告终。败得惨烈而且彻底。1279年3月19日(南宋祥兴二年二月初六日),陆秀夫背赵昺投海殉国,南宋亡。
    
  大宋江山没有了。张达也入土为安。璧娘想着昔日与夫君种种恩爱,恍若一场春梦。张达本是一介书生,琴棋书画,无不精妙。璧娘呢,柔媚动人,天赋诗才,能丝竹又能歌舞。夫妻之间举案齐眉,琴瑟和谐,鸾凤和鸣。如今阴阳两隔,怎不让人扼腕长叹。
    
  国破家亡。璧娘感觉这样活着,了无生趣。日夜守在夫君张达墓前。不吃不喝。最后绝食而亡。
   赵荣说——
  
  对我来说,旅行既是一种生活方式,更是一种放松方式。喜欢在一个陌生的地方慢慢地走,慢慢地看,走走停停,感受周围的一切,想象自己住在这里会是一种怎样的状态。甚至有时只是坐在某一个茶馆或石阶看周围人来人往,风景如斯,就已觉得心神平静,幸福感油然而生。站在舞台上的赵荣,惊艳却不张狂,典雅并不失纯净,巧笑传情的美目犹如一泓清泉,微微上翘的红唇流泻出一串悦耳的音符。就这样,一个青春女孩的轻灵和柔美,宛若朝露般晶莹的花朵,透过灯光音响的折射恣意绽放。而此刻,走下舞台、盈盈向你飘来的赵荣,美艳依旧,清纯依旧,只是多了几分羞涩,添了几分忧郁,还加了几分与同龄人并不相符的、洞穿世情后的恬静和淡泊。 杨贵妃故乡有三个说法,一说广西容县,一说陕西华阴,还有一说山西蒲州。据元、清版本《容县志》   记载:“世传唐太真故里,有井曰杨妃井,久已湮塞,乡人为立杨妃庙焉。”这就是杨妃庙的由来,它曾被摧毁,只余下一个遗址,后来又多次得到修复,而来访的游客也越来越多。   杨贵妃是不是容县人,历来就是史学家们争论不休的话题。《容州普宁县杨妃碑记》记录了杨玉环传奇的一生。碑文是与杨贵妃同生长在唐朝天宝年间(约公元734年-755年)的四门助教(四门指四门大学,是唐朝最高学府太学的组成部分,四门助教相当于今天北京大学的教授)许子真撰写的,曾经立于容城东一百二十步,并收录于皇家编写的《永乐大典》、《全唐文》等史书。《容州普宁县杨妃碑记》记载有“杨妃,容州杨冲人也,离城一十里,小名玉娘。-------开元二十四年,明皇诏入内,号太真,大被宠遇。天宝间册为贵妃。”这是当前史学家能够找到的最贴近杨玉环时代的人所写的官方文章了。因为唐朝的容州是岭南的大州,管辖包括今天原越南、海南、广东一部分在内的十四个州六十多个县。而今天的容县在当时称为“普宁县”,所以这个碑名叫“容州普宁县杨妃碑记。”尽管关于杨贵妃的生地全国有多种版本,但最能让人信服的目前还是这个《全唐文》里的杨妃碑记。此外,杨贵妃的一个食性爱好——好食荔枝也可以说明这一点——一个人去家乡千里万里仍想着“八百里加急”送来荔枝,这自然是小时候就养成的嗜好了。而在当时的气候环境,四川和西安显然是不可能长有荔枝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