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金城集团有象视频:中国式“谈恋爱”与“搞对象”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09 10:24:57

王婆、马泊六与男女之间的风情流转

前面已经介绍了潘绥铭的观点,即中国人具有“偏管他人床上事”的文化传统,那么这种“管”,主要一方面是“钳制”的意味,但是另外一方面还有“帮衬”的意思。

有学者感慨,“隔壁王婆何其多”,其意思是说中国男女风情之间流转经常伴随王婆、马泊六的身影。所谓“马泊六”,是指宋、元时代市井间的一种隐语,意思是用“马”比喻妇女,玩女人上手了,就叫“入马”。而从中撮合的中介男女,则被唤做马泊六,“马泊六”作用就是“穿针引线、拉拢撮合男女私情”。而“马泊六”这个角色很多时候都叫“王婆”,或者其他“X婆”,如“薛婆”等。

最凑手的例子就在《水浒传》里,撮合宋江、阎婆惜成婚的,也是王婆,请看:“宋江却信步走出县来,走不过二三十步,只听得背后有人叫声‘押司’,宋江转回头来看时,却是做媒的王婆,引着一个婆子……”知道宋江没有老婆,王婆次日就向宋江提亲,“宋江初时不肯,怎当这婆子撮合山的嘴撺掇,宋江依允了。”《三言二拍》中,王婆、马泊六的身影更多。

《喻世明言?史弘肇龙虎君臣会》,柴夫人“来到孝义店王婆家安歇了,要寻个贵人”,派王婆去向郭威提亲,给她一只金钗为报酬,“王婆虽然适间吃了郭大郎的亏,凡事只是利动人心,得了夫人金钗子,又有金带为定,便忍脚不住。即时提了金带,再来酒店里来。”《醒世恒言?闹樊楼多情周胜仙》中,撮合周胜仙、范二郎定亲的也是王婆:周胜仙茶饭不思,丫环迎儿给周妈妈出主意:“隔一家有个王婆,何不请来看小娘子?他唤作王百会,与人收生、作针线、作媒人,又会与人看脉,知人病轻重。邻里家有些事都浼他。”王婆一见周胜仙,便揭破了她的秘密:“小娘子,莫不见了甚么人,欢喜了,却害出这病来?”

施耐庵对于王婆、马泊六的手段来了一段很生动的总体表述:

开言欺陆贾,出口胜隋何。只凭说六国唇枪,全仗话三齐舌剑。只鸾孤凤,霎时间交仗成双。寡妇鳏男,一席话搬唆捉对。解使三重门内女,遮么九级殿中仙。玉皇殿下侍香金童,把臂拖来;王母宫中传言*,拦腰抱住。略施妙计,使阿罗汉抱住比丘尼;稍用机关,教李天王搂定鬼子母。甜言说诱,男如封陟也生心;软语调和,女似麻姑能动念。教唆得织女害相思,调弄得嫦娥寻配偶。

《水浒传》中的王婆住在武大家隔壁。在她正式登场亮相之前,小说中已安排了两处暗写。武松在阳谷县街上巧遇哥哥武大,“武大引着武松,转弯抹角,一径望紫石街来。转过两个弯,来到一个茶坊间壁”,这家茶坊,自然便是后面许多故事发生的场所王婆茶坊,如果看完后文再回头对照这一句,仿佛看得到王婆躲在水帘底下偷窥武家动态的那双眼睛。接下来,武大叫潘金莲安排酒肉果品,潘金莲却说:“何不去叫间壁王乾娘安排便了?”于是武大就去找王婆帮忙。这次王婆“只闻其名,不见其人”,给人的印象是个热情助人的邻家大娘。然而等到武松离开阳谷前往东京办事,潘金莲失手滑落叉竿打中西门庆,王婆终于露面了,她的第一句话便让读者对她的为人猜到了七八分:“兀谁教大官人打这屋檐边过?打得正好!”接下去逗引西门庆出钱、说“捱光”五件事、十分光、安排西门庆勾引潘金莲。以下是王婆的具体手段:

王婆道:“大官人,你听我说:但凡捱光的,两个字最难,要五件事俱全,方才行得。第一件,潘安的貌;第二件,驴儿大的行货;第三件,要似邓通有钱;第四件,小就要棉里针忍耐;第五件,要闲工夫:—这五件,唤作‘潘、驴、邓、小、闲’。五件俱全,此事便获着。”西门庆道:“实不瞒你说,这五件事我都有些:第一,我的面儿虽比不得潘安,也充得过;第二,我小时也曾养得好大龟;第三,我家里也颇有贯百钱财,虽不及邓通,也得过;第四,我最耐得,他便打我四百顿,休想我回他一下;第五,我最有闲工夫,不然,如何来的恁频?乾娘,你只作成我!完备了时,我自重重的谢你。” 

王婆道:“大官人,虽然你说五件事都全,我知道还有一件事打搅;也多是扎的不得。”西门庆说:“你且道甚麽一件事打搅?”王婆道:“大官人,休怪老身直言:但凡捱光最难,十分光时,使钱到九分九厘,也有难成就处。我知你从来悭吝,不肯胡乱便使钱,只这一件打搅。”西门庆道:“这个极容易医治,我只听你的言语便了。”

王婆道:“若是大官人肯使钱时,老身有一条计,便教大官人和这雌儿会一面。只不知官人肯依我麽?”西门庆道:“不拣怎地,我都依你。乾娘有甚妙计?”王婆笑道:“今日晚了,且回去。过半年三个月却来商量。”西门庆便跪下道:“乾娘!休要撒科,你作成我则个!”王婆笑道:“大官人却又慌了;老身那条计是个上着,虽然入不得武成王庙,端的强似孙武子教女兵,十捉九着!大官人,我今日对你说:这个人原是清河县大户人家讨来的养女,却做得一手好针线。大官人,你便买一匹白绫,一匹蓝绣,一匹白绢,再用十两好绵,都把来与老身。我却走过去,问他讨个茶吃,却与这雌儿说道:‘有个施主官人与我一套送终衣料,特来借历头。央及娘子与老身拣个好日,去请个裁缝来做。’他若见我这般说,不睬我时,此事便休了。他若说,‘我替你做,’不要我叫裁缝时,这便有一分光了。我便请他家来做。他若说,‘将来我家里做,’不肯过来,此事便休了。他若欢天喜地地说,‘我来做,就替你裁。’这光便有二分了。若是肯来我这里做时,却要安排些酒食点心请他。第一日,你也不要来。第二日,他若说不便当时,定要将家去做,此事便休了。他若依前肯过我家做时,这光便有三分了。这一日,你也不要来。到第三日晌午前後,你整整齐齐打扮了来,咳嗽为号。你便在门前说道:‘怎地连日不见王乾娘?’我便出来,请你入房里来。若是他见你来,便起身跑了归去,难道我拖住他?此事便休了。他若见你入来,不动身时,这光便有四分了。坐下时,便对雌儿说道:‘这个便是与我衣料的施主官人,亏杀他!’我夸大官人许多好处,你便卖弄他的针线。若是他不来兜揽答应,此事便休了。他若口里答应说话时,这光便有五分了。我却说道:‘难得这个娘子与我作成出手做。亏杀你两个施主:一个出钱的,一个出力的。不是老身路歧相央,难得这个娘子在这里,官人好做个主人,替老身与娘子浇手。’你便取出银子来央我买。若是他抽身便走时,不成扯住他?此事便休了。他若是不动身时,这光便有六分了。我却拿了银子,临出门,对他道:‘有劳娘子相待大官人坐一坐。’他若也起身走了家去时,我也难道阻挡他?此事便休了。若是他不起身走动时,此事又好了,这光便有七分了。等我买得东西来,摆在桌上时,我便道:‘娘子且收拾生活,吃一杯儿,难得这位官人坏钞。’他若不肯和你同桌吃时,走了回去,此事便休了。若是他只口里说要去,却不动身,这事又好了。这光便有八分了。待他吃的酒浓时,正说得入港,我便推道没了酒,再叫你买,你便又央我去买。我只做去买酒,把门拽上,关你和他两个在里面。他若焦躁,跑了归去,此事便休了。他若由我拽上门,不焦躁时,这光便有九分了。—只欠一分光了便完就。这一分倒难。大官人,你在房里,着几句甜净的话说将入去;你却不可躁暴;便去动手动脚,打搅了事,那时我不管你。先假做把袖子在桌上拂落一双箸去,你只做去地下拾箸,将手去他脚上捏一捏。他若闹将起来,我自来搭救,此事也便休了,再也难得成。若是他不做声时,这是十分光了。这时节,十分事都成了!—这条计策如何?”

有人评价:在封闭型的农商社会中,马泊六、王婆之流的讨巧之处,正在于当时男女关系之间社交疏通的障碍。尤其是女方,她们在到达青春期时,几乎还是足不出户的。她们只有通过走街串巷的马泊六、王婆之口,才能断断续续地了解到一些院墙外面的精彩生活,比如某男如何如何等。 

于是马泊六、王婆们便在情事信息上,占尽了便宜。有时甚至连达官贵人,也不得不借助她们的伶牙俐嘴,去铺排一场尴尬的婚姻。

当然,这些都已经是陈年旧事了。现在的年轻男女,早在十七八岁的时候,就已经春心荡漾,毫无顾忌地互相眉来眼去了,一般已经不用媒人来穿针引线了,但是我们不能依此来忽略马泊六、王婆所能够起的作用。

王婆、马泊六之所以能够盛行,其原由主要在于文化上的传统无法割裂,关于性事、风情之间的话题,中国人向来都是迎合别人的干涉的。我们谈恋爱或者搞对象,选择的对象经常“能够带出去,不要没有面子”为基本准则。另外马泊六、王婆们往往经验丰富,不仅具有老马识途的功效,而且善于忽悠,善于撺掇,能够提高男女之间风情际会的效率。像《水浒传》中王婆这般魔幻般的撺掇伎俩,不用说像潘金莲这样的深闺怨妇,干柴烈火,一经她拨弄,便立马燃烧起来,就是西门庆这样的风月场上的老手,也得对她曲意奉承,干娘干娘肉麻地喊着。像《喻世明言》“蒋兴哥重会珍珠衫”中的薛婆,在撺掇男女的技巧上,比之王婆,有过之而无不及。薛婆在勾诱三巧儿与陈大郎苟且时,分明有诸多自己的意淫成分掺杂于其中。她跟三巧儿“夜间絮絮叼叼,你问我答,凡街坊秽亵之谈,无所不至。这婆子或时装醉作疯起来,到说起自家少年时偷汉的许多情事,去勾动那妇人的春心。害得那妇人娇滴滴一副嫩脸,红了又白,白了又红。

鲜花插在牛粪上与自古好汉无好妻

在中国,由于男人阳刚的普遍隳沉以及女人在爱情生活中的消极被动,因此如果缺乏王婆、马泊六之流的撺掇,那么男、女之间要达到般配的结果往往是很难的。以下我们给予具体的分析:

有人尖锐地剖析因为害怕受伤而不敢于追求爱情的西方女权主义者的独身现象,认为她们无视自己生理的客观条件、长期积习形成的心理、性格条件而追求男女绝对平等,是近乎狭隘、出于自私的独身主义。虽然女性本来就弱小,怀孕以后还要负担一个婴儿日益增长的体重和营养供应,并因此遭受就业歧视以致政治权利的不平等。在性活动中,妇女也处于被动,性道德方面也不公正地、单方面地把羞耻观、贞操观加在妇女身上,因此不平等的现实是存在着的。但是即便如此,也应该具有现实的、积极的心态。因为其中的许多人并非不想有性生活,并非不想有家庭,但由于害怕失去了平等的*,就只好取*而牺牲享乐。结果,有的女权主义者禁不住性的诱惑而走向同性恋,或胡萝卜也就成了男性的替代物。

十六世纪英国葛拉森爵士(Thomas Gresham)提出劣币驱逐良币(即通常所谓“葛拉森法则”)理论。该理论指的是在铸币流通时代,成色好与成色不好的铸币在市场上一起流通,久而久之,成色好的良币逐步退出流通转为储藏,而留在市场上流通的都是成色不好的劣币,这样,劣币把良币赶出了市场。中国式的恋爱中普遍存在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自古以来就有:“自古好汉无好妻”“鲜花插在牛粪上”的说法。

有人感叹中国的女性最不擅于寻找爱人,所以稍有姿色的鲜花无一例外地总是插在牛粪上。为什么?因为与男人相比较,女人毕竟是女人,她们更加胆小,何况祖祖辈辈都生在“一人犯罪,诛灭九族”使人极度胆小的国度中呢?因此提出:

问题的根源在于中国女性考验男友的方式,那简直是世界上最复杂最困难的一种考验,全世界独此一家。唐僧师徒取经历经八十一难,也无法与之相比。她对你说的话里经常充满暗示与埋伏,她想出的种种考验你的方法简直匪夷所思。也许中国女孩是这样想:我要找出那个最爱我的人,我要证明他是那个最爱我的人。然而事实上的结果是,那些有自己的原则品质端正的男子一个一个被淘汰,剩下的都是些不顾一切要达到目的的人。

恋爱本是双方面的事,然而过去在中国却完全是单方面的事。女孩往往完全保持被动,即使她喜欢那个男子,她也希望完全是由男方来追求女方,并且还要百般考验。西方则完全不是这样,两情相悦,两个人互相有好感,那么就顺其自然,两个人谁也不会掩饰自己对对方的感情。 

有人相当传神地在理论上模拟了中国女性“鲜花插在牛粪上”的内在心理机制:

某美女,她面临两个男生的追求,我们称他们为张良和李扁。其中,张良品学兼优,长的又好,家庭环境也不错。李扁很平庸,学习不好。显然张良就是良币,李扁就是劣币。那么我们看看劣币是怎么驱逐良币最后获取美女芳心的。

良币张良的自身条件不差,自己就有一定数量的追求者。同时,也要考虑自身学业和社交的发展,不可能把所有的时间和精力用在美女身上。美女在最初面对张良的追求的时候,一定觉得,他条件很好,感到幸福,答应了张良。别急。在美女和张良恋爱了之后,美女渐渐发现,自己并不是张良心中最重要的。因为,她会觉得张良过多的关注于学业和社交,可能每天陪美女的时间只能有一两个小时。但是不可否定的是,在追求的期间,张良还是相当用心的。所以恋爱之后,美女会发现怎么张良变了,对自己不好了,并且经常看到他忙于其他的事情或是和别的女生在一起。这些再正常不过的交往都会让美女觉得越来越没有安全感。我们都知道,女性在挑选老公的时候很在乎安全感。

这个时候,李扁出现了。他自身条件不好,展开攻势的时候一定会比张良用心,得到之后也一定会很珍惜。因为他没有爱慕者,况且追到美女之后,会觉得自己得更加对美女好,否则会被别人抢去了。他本身学习不好,每天和美女在一起的时间却比张良多。久而久之,美女会产生这样一种想法:虽然张良的各方面条件不错,但是对我不是很好,身边的女生也很多,使我没有安全感。而李扁虽然不是很出众,但是对我够好,也肯为我努力,给我的幸福比张良能给我的多。

这样一来,美女最后选择和“劣币”在一起。

但是更加深刻的原因在于:中国的女性,同样也包括男性,其找恋爱对象的时候,目的是为了厮守在一起“过日子的”,为了厮守在一起,因此就必须保持一种随时可以抛弃对方的高姿态,这也就是一些人所要拼命去保持的“骄傲”状态(其实没有实质的骄傲状态,只好多一些傲气罢了),这样逼得对方安分地过日子,因此他们乐意“就低”而不“就高!”真真切切地“水往低处流,心往天上飞,身子往下躺。”在这样的情形下,才可能出现变态的:“男人,可不要太潇洒哦”的广告词!出现了男人“家有三件宝,丑妻、癞地、破棉袄”的憨大式号叫!

不敢幸福,不相信自己,不敢痛苦,不敢变化,只能安心“劣币驱逐良币”的效应肆虐了!等到当事人明白其中道理的时候,已经不再是今天的美姑娘,不再是今天的帅小伙,他们只能无奈地劝说自己的孩子不要重蹈自己的老路,可惜其孩子也许遗传了他们自己愚蠢的脑袋,继承了他们配偶的丑陋五官,于是不同类的后代无法接受另类长辈的规劝。因此必得乘自己尚有几分姿色,亲自出马,捞回自己的损失,但此时“自古红颜多薄命”的古典咒语注定会降伏他们的冲动,使其默默地消沉下来,只发出一声长长的叹息,却难以得到一丝一毫的安慰。

中国式失恋、中国式离婚的心理分析

有没有独具特色的中国式失恋,显然有!因为从逻辑上看,既然中国人与外国人不一样,那么在面对失恋的时候,他们的表现也可能会不一样。中国式失恋的类型很多,下面择要论述之:

1.迫于压力,终止爱情,在世界各地都存在,但是表现的那么嚣张、突出,则体现出了中国失恋的特色。现实中的典型事例,就是在大学生中目前普遍存在着:“毕业那一天,我们说好就分手”的现象。虽然他们之间的感情上并没有多少问题,但是为了过好日子,他们选择失恋,即便痛苦,他们认为长痛不如短痛,大多数一般相拥而泣,但是还是决然地分手!

而在过去的漫长岁月中,来自长辈的压力更是常见,《礼记?内则》云:“子甚宜其妻,父母不悦,出。”文学作品《孔雀东南飞》对此有经典的描写,而陆游与唐婉之间的爱情悲剧同样是长辈棒打鸳鸯的结果。而这种棒打鸳鸯的方式在客观上也造成了“禁果分外甜”的客观效应,这种失落所造成的痛苦几乎难以弥补。以至40年以后,当陆游重新故地沈园的时候,还是悲痛失落地写下了著名的《钗头凤》词以致意:

红酥手,黄滕酒。满城春色宫墙柳。东风恶,欢情薄。一怀愁绪,几年离索。错,错,错!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浥鲛绡透。桃花落,闲池阁,山盟虽在,锦书难托。莫,莫,莫!

而唐琬则更加痛苦,她不仅爱情破灭,而且遭陆母羞辱,心思难以述说,因此她看到了陆游的词以后,和了以下这么一首词:

世情薄,人情恶,雨送黄昏花易落。晓风干,泪痕残。欲笺心事,独语斜阑。难,难,难!人成各,今非昨,病魂常似秋千索。角声寒,夜阑珊。怕人寻问,咽泪装欢。瞒,瞒,瞒!

虽然这两首珠联璧合、相映生辉词,被后人当做经典的美学作品来欣赏,其所谓:“愁思之声要妙”,而“穷苦之言易好也”(韩愈《荆潭唱和诗》),但正是通过这两首词,让人感受到陆游与唐琬之间的爱情悲剧至今还是那么地催人泪下。

2.“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这种现象与西方人相比,它的成因有自己的特色。第一个原因在于贞洁的意识要比西方人强,特别是因为意外原因、外力作用而导致不可抵抗的分手时候,在坚贞的心理暗示下,容易产生这样的心理效应。第二中国人更加内向,失恋时不擅于及时寻找其他的对象,因此在中国式样的精神胜利法—阿Q精神的作用下,认为自己曾经拥有的恋人最好,别人都无法代替。

因此许多中国人对于以下的婚姻承诺量表中的题目都给予了正面的认可。

我尽力让我的婚姻关系美满。

离婚会毁了我的名声。

和配偶离婚是不道德的。

无论发生什么事,我的配偶知道我会一直陪在他(她)的身边。

我必须和配偶维持婚姻关系,否则我的家人会认为我不好。

我的观念是一个人一旦结婚就不应该离婚,无论对婚姻多不满意。

如果我离婚,将会是一件不光彩的事。

我完全忠于我的配偶。

婚姻是一生一世的事。

即使我想离开配偶,实际上也是不可能的。

另外研究中发现一个让人颇感意外的事实:婚姻承诺在家庭月收入水平方面存在显著性差异。具体表现在对配偶的承诺上,家庭月收入在2000元以下的人与家庭月收入在2000~5000元的人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后者的承诺得分显著高于前者。

3. 失恋的时候拖拖拉拉,但是理智起来作出最终决定以后,一般不容易死灰复燃,因为人们思想上有“好马不吃回头草”的想法。这虽然显得与“曾经沧海难为水”矛盾,但却是相辅相成的,均反映中国人“场依存人格”倾向。

4. 一旦失恋,就觉得打了败仗,很丢面子,容易自责,容易报复。特别是当女性觉得失去了贞操,男性花费了大量的恋爱时间的时候,不仅不珍惜自己曾经的爱,而且特别后悔自己以前的付出:“早知当初,何必现在?”“你这个骗子,把我骗到手以后,就要抛弃我,你不仁,我也就不义了!”“因为你,我耽误了自己的青春,你得给我青春补偿费!”因为失恋,毁对方的容貌,大打大杀的现象经常会发生。还有这样的现象,不仅要报复当事人,而且泛化起来—“今天我被男人抛弃了,我明天也多玩弄几个,让他们尝尝被抛弃的滋味!”

总之,两者相权,中国人典型的是:“好合不好散!”实际上是“既不好合,但最不好的是散”。在中国,因为失恋而导致严重恶果的事件比比皆是,一位因为失恋而杀人者的供词是这样的;“她好比一只茶杯,只能我一个人用,怎么能让别人用呢,我得不到了,宁可打碎。让大家都用不成。”

西方学者评价:尽管中国的离婚率增长很快,但是在这方面,中国远比美国以及欧洲一些国家保守。在中国人眼中,离婚是一件很尴尬也很耻辱的事,因此直至上世纪80年代中期才开始真正实行开放的离婚政策。此外,中国人性格中的坚忍让他们更能够承受生活中的不幸,忍耐一段不幸福的婚姻。与此同时,他们很清楚,离婚不仅仅是夫妻两人的事,双方的家族成员都会对此说三道四。

说到中国夫妻的分手原因,其中之一恐怕是由于他们在婚后同床异梦,各自过着各自的生活。我从我的中国朋友当中发现,尽管夫妻生活在一个屋檐下,甚至还有孩子,但却很少共同出现在社交场合。这个现象在中国很普遍。很多时候,当我得知经常在酒吧碰到的中国男人是有妻子有孩子的已婚男人时,我都感到非常震惊。在我看来,中国人把结婚生子当成一件任务来完成,完成后便回到婚前的生活状况,在外边花天酒地、夜夜笙歌。而他们的妻子也对此视而不见,并选择和自己的朋友一起打发时间。这样下去,从前因为共同语言才走到一起的爱渐渐消失了。因为他们没有了共同语言。 

有学者指出:在我国,特别是进入阶级社会以后,夫权制下的一夫一妻制的确立,离婚问题趋向偏激发展,甚至愈演愈烈,使离婚权成为男性的专利。可以单方面休妻、弃妻。《诗?小雅?我行其野》云:“婚姻之故,享就尔居。尔不我畜,复我帮家……不思旧婚,求尔新特”。描写一女子被喜新厌旧的丈夫赶回娘家。到春秋时代就有了“七出”之条,《仪礼?丧服》云:“七出者:无子,一也,淫侠,二也;不事舅姑(公婆—引者注),三也;口舌,四也;盗窃,五也;妒忌,六也;恶疾,七也。”

而长期以来,由于礼制、礼法都要求妻子对丈夫做到“从一而终”“终生不贰”,致使女性特别把离婚视为羞耻,被“休”的女人被人们视为坏女人而抬不起头,甚至被人唾骂。表面上看,女性如果被“休”,其会因为被动、屈辱的感觉而感到愤怒,尤其是现代的那些颇感骄傲的女性。但是另一方面由于潜在的大男子主义思想根深蒂固,一旦女性主动提出离婚,丈夫会感觉更加愤怒。这样一来,如同失恋一样,离婚以后当然容易彼此怨恨,不能够和平共处。某外国友人这样描述他的中国朋友的尴尬与痛苦,分析对孩子所能够带来的痛苦:

前妻带着5岁的女儿搬走了,离他足有3小时车程。他每两周才能见女儿一面,第二天一同吃过早饭后就把女儿送回去。每次见到他,他都会不厌其烦地向我诉苦。在目前这种情况下,尽管小女孩很爱自己的父亲,但是父女俩之间相处的机会却少得可怜。不仅如此那位母亲还不断地告诉女儿他父亲的为人有多么恶劣。可怜的小女孩一定会因此而感到迷惘,一方面,他的父亲对她很好;另一方面,她的母亲却不断地给她灌输与之截然相反的思想。这一切都会导致这个孩子在长大之后缺乏自信,也难以信任他人,换句话说,她将是一个典型的父母离婚的牺牲品。

离婚过程的反复争夺,来来回回的拉锯战争,最使双方痛苦!试想一下,一方迫于无奈,想挽留婚姻,甚至人为设置种种障碍,一方去意坚定,但是却要承受对方、周围人的牵制,彼此度日如年,不断积累愤怒,同时双方不断积累委屈与屈辱,那么怎么又能够在离婚以后保持友善的态度?

后 记

《易经》中有“取法乎上,仅得其中;取法乎中,仅得其下”的说法。不过与此相对立,民间还有一句常常被引用的话:“画虎不成反类为犬”的说法。

按照《易经》的说法,婚姻与恋爱中的人应该向朱德庸漫画中的“万人迷”学,最好向中国古代的超级“万人迷”棗夏姬去学习;按照“画虎类犬”的说法,婚姻与恋爱中的人应该向邻家大姐、市井民众学习。那么究竟采取什么样态度呢?我认为应该坚持脚踏实地的态度,首先应该向身边的人学习恋爱、学习婚姻的技巧,但是,不能仅仅停留在此,应该有再行万里路,越活越高贵、越好越快乐的愿望与行动,那样,就确实需要明星的指引了!

我在本书中,还叙述了中国人谈恋爱的一般原则,这一般的原则就来源于我们的生活实际,这些原则一般虽然可能被人所忽视,但是这些都是刻在中国人骨子里面的东西,一定会从我们平时的举手投足中表现出来。不过这些年是西风东进,文化领域中似乎有西风压倒东风的迹象,但是这种压倒的“趋向”仅仅是一种迹象,或者说得准确一点仅仅是一种污染,甚至是一种假象,因为几千年的文化积淀,绝对不可能不发挥自己根深蒂固的影响力。因此,无论恋爱与婚姻都应该本色做人,这样才可以因为自在而自由,这是隐在我心中的顽强的信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