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西赶尸记 电影:[转载]太素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8 19:10:47
古人云:医不三世,不服其药,三世者,乃三世之书也。一曰《黄帝针灸》,二曰《神农本草经》,三曰《素女脉诀》。今人多误以为祖传之学,其实此为上古三代之学,这是作为一个医生基本的学术修养,今人已是不谈了,仲景所言:观今之医,不念思求经旨,以演其所知,各承家技,始终顺旧。省疾问病,务在口给,相对斯须,便处汤药,按寸不及尺,握手不及足,人迎、趺阳,三部不参,动数发息,不满五十,短期未知决诊,九候曾无仿佛,明堂阕庭,尽不见察,所谓窥管而已。夫欲视死别生,实为难矣!

  〈神农本草经》流传至今,还可见原貌。《素女脉诀》今人多以晋王叔和《脉经》取代,乃至滑寿,李时珍,李中梓等多是一脉相传。到如今会切脉的医生已经很少了。   
                                            

  《黄帝针灸》即为《黄帝内经》,现存最早的记录是东汉班固《汉书,艺文志》该书载“黄帝内经十八卷”。其次在仲景〈伤寒杂病论〉序中提到撰用《素问》,《九卷》《八十一难》,《阴阳大论》,《胎胪医药》并平脉辩证,为《伤寒杂病论》合十六卷。《黄帝内经〉自汉至隋唐历经兵灾战乱,多有亡佚,到了唐高宗乾封元年至宏道元年(666--683年)杨上善奉敕类编并注释《黄帝内经》包括《灵枢》《素问》撰为《黄帝内经太素》十三卷,这是自晋隋唐以来第一次政府官方修订医经类书,此次修订代表了官方权威的注释,也代表了中华文化最强盛时期的官方在医经方面成就。然此书以后自宋代靖康之乱便毁于兵灾,亡佚不见。在二百年以后唐太仆令王冰才著成《补注黄帝内经素问》24卷,81篇,然而王冰所传的版本已经残散不全,正如王冰在次注《素问》时说:“世本纰缪,篇目重叠,前后不伦,文义悬隔。”可见当时残缺是相当严重的。王冰对照家藏“张公秘本”。对残缺不全的“世本”做了大量的补亡,迁移,别目,加字和销繁工作。自此以后世人得见修改后的《黄帝内经》目前我们所看到的和社会上流传的,乃至教学所用教材皆是王冰版本。王冰治学严谨,“凡所加字,皆朱书其文,使古今必分,字不杂糅。”到了宋朝林亿在校书时已经朱墨不分,古今杂糅了。已看不到最原始的版本了。致使以后医家在注释时总有文意不通,文义艰涩的感觉。

   然而万事难以预料,也许天佑我中华文明不绝。盛唐时期的《黄帝内经太素》在当时已经东传到日本,在日本奈良朝孝谦天皇与天平宝字元年即中国唐肃宗至德二年公元757发布敕令,规定医生必读之书便有四种《太素》赫然居首。自此以后五百年间由于各种原因《太素》在日本亦几近消亡。中国乾隆三十五年,此时亦是中华名族重新强盛时期,此时中国名医辈出,温热学派叶天士,王孟英,吴鞠通等其道大行。此时的日本医学界发生了一件大事,侍医福井枫亭之子福井榕亭发现并抄得仁和寺所藏古抄卷子本,此即仁和寺抄本。日本医家叹曰:“盖六百五十余年前物,而人间稀有之宝牍也。”此书一出震动了日本汉医学界。此后在1952年以前两度被日本政府定为“国宝”深藏秘府,世人罕见。

  自十九世纪末中国学者通过各种渠道从日本传抄,或购买《太素》古卷子抄本。随着日本明治维新,西学东渐,汉医学在日本已经不是主流,日本对于此类书籍放松了管制。1971年日本盛文堂汉方医书会颁布会于1971年刊刻《黄帝内经太素》25卷。此时距唐已有一千余年了。而在中国萧延平集二十年之力将众多流传回国的抄本加以整理,以《灵枢》,《素问》,《甲乙经》,《外台秘要》诸书精校《太素》抄本于1924年刊行《黄帝内经太素》二十三卷。可惜世所罕见,1979年中国中医研究院自日本盛文堂本《太素》中抽出萧延平等人所缺的卷十六,卷二十一,卷二十二进行影印,作为内部资料在国内医界公开。名之为《缺卷覆刻黄帝内经太素》,这是国内首次最全面的版本。自此以后国内学者才得窥〈太素〉全貌!故曰:欲研读〈内经〉者,必与〈太素〉相对照,方免遗漏之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