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者归来by紫舞玥莺:各军历史沿革简介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7 13:06:56
 
        集团军演变过程的各个阶段        第一次正规化整编
        我军历史上的第一次正规化整编是在1949年初。当时,全军主力部队由西北野战军(彭德怀)、中原野战军(刘伯承 邓小平)、华东野战军(陈毅  粟裕)、东北野战军(林彪罗荣桓)和华北军区(聂荣臻)五大野战军组成,每个部分下辖若干个纵队(相当于军),纵队和师番号由各野战军自行规定。
        辽沈战役结束后,东北野战军主力入关作战。为了避免不同野战军的部队之间出现番号重叠,便于大部队协同作战。遵照中央军委1948年11月1日颁布的《统一全军组织及部队番号的规定》和1949年1月15日《关于各野战军番号改按序数排列的决定》
        (1)西北野战军改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野战军,彭德怀任司令员兼政委,所属各纵队依次改称第1-第8军,共8个军;
        (2)中原野战军改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野战军,刘伯承任司令员,邓小平任政委,所属各纵队改称第10-第18军,共9个军;
        (3)华东野战军改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野战军,陈毅为司令员兼政委,粟裕为副司令员兼第二副政委,所属第1-13纵队、吉洛兵团及部分国民党起义部队改称第20-第35军,共16个军;
        (4)东北野战军改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野战军,林彪任司令员,罗荣桓任政委,所属第1-12纵队及部分长春起义部队改称第38-第50军,共13个军;
        (5)华北军区部队1-12纵(无5纵番号)改编为第60-70军,共11个军。(我军陆军军的 最大番号就是70)        建国后,我军历经多次精简整编,从建国初期的70个军精简为现在的19个军(陆军的18个集团军加空军的1个空降军),番号依次为第1*、12、13*、14、16、20、21*、26、27*、31、38*、39*、40、41、42、47、54*、65集团军和空降15军。(打* 者为7个甲类集团军,原则上一个军区一个)        7个甲类集团军军史杂谈
        一野系统 从现存的陆军集团军番号可看出,由于历史和政治斗争的原因,原彭德怀的一野系统裁
      减最多,在21个集团军中只有1军是唯一一支一野部队。部队驻地从大西北到后来的河南开封到文革后的江南鱼米之乡-浙江。而且在八十年代裁军整编中,由于1军是在编的24个军中硕果仅存的一野部队,在原一野系统老干部的鼎力支持下,为平衡军中各派力量,1军被光荣的确定为全军七大甲类集团军之一,同属南京军区的原二野系统的12军只能屈列乙种集团军。
        二野系统
        在解放战争中,从中原大地一直打到云南边境的14军是一支二野劲旅,即陈(赓)谢(富治)兵团。在80年代的对越边境自卫反击战中,14军以两山血战一战成名,获得了"丛林猛虎"的称号。两山血战,以老山战场最残酷,以者阴山之战打得最有魅力,时任14军49师师长廖锡龙不愧将才,大战之前,亲自赴前沿侦察敌情,为迂回部队选择最佳迂回道路。总攻之前,两度推迟总攻时间,在老山之战开战后40分钟才发起攻击,使得迂回部队得以及时到位,匆忙赶到的部队指战员得以利用宝贵时间调整部署。事实证明,两次调整总攻时间十分必要,部队战前准备了200口棺材,战后100口都多。此战之战果,不仅军区首长没想到,许多参战官兵都没想到。战后,悍将廖锡龙升任14军军长,当选"84年十大风云人物",数年后,又晋升成都军区司令员,现为总后勤部部长,上将。80年代中期,昆明军区被裁撤,14军由此改换门庭归属成都军区。
          由于14军担负热带丛林的山地作战任务,作战以传统的步兵为主,而且在成都军区内14军属于合并前的昆明军区相当于外来户。所以原成都军区的嫡系部队13军荣幸列编甲类集团军,把同军区在对越战争中有出色表现的"山地猛虎"-14军活活挤出了甲类军的行列。原14军军长廖锡龙升任成都军区司令后,与麾下的13军也因此始终有一份复杂而微妙的关系。
        三野系统
        甲类集团军中的21军和27军是原陈毅、粟裕的三野二纵和九纵。21军在解放战争中转战于华东战场,而后又进行了解放舟山群岛作战,解除了上海被封锁的局面。建国后,抗美援朝后期,入朝轮战,停战后长期驻守朝鲜。回国后又奔赴西北少数民族地区进行了平叛作战。八十年代裁军整编中,第21军被荣编为甲类集团军,赋予镇守大西北的重任,是驻守西北的主力军团。在济南战役中三野九纵即后来的27军首先突破坚固城防,济南战役的胜利显示了解放军攻打大城市的能力和气魄,为我军开展城市攻坚战提供了宝贵经验。27军于1952年从朝鲜战场回国,归南京军区,驻防无锡。珍宝岛事件后,军委为加强北京军区的防务力量,于1971年9月调动该军一个师到北京,加强内卫力量,后又将该军调入华北,现驻防石家庄。1998年8月7日,位于九江市区以西约4公里的一段防洪墙突然坍塌,肆虐的洪水像脱缰的野马,顷刻间把城区大堤撕开大口,九江市区危在旦夕。紧要关头,国家防总再次想起这支在1996年河购榍老罩制服滹沱河164米长大决口的英雄部队,中央军委紧急调遣第27集团军200多名官兵飞抵九江,连续奋战3昼夜,创造性的采用"钢木土石组合坝封堵决口技术",创下了封堵大江大河干堤决口的奇迹。
        现在全军7个甲类集团军中的3个王牌军-38军、39军和54军全部都是原林彪、罗荣桓的四野部队(54军是由44军和45军合编的)。由此可见,原东北野战军确实是共军五大野战军中战斗力最强的部队。其中38军即原四野一纵,在整个解放战争中,38军战果辉煌,战功显赫,四战四平,攻克天津,在向全国进军的路上,还参加了宣沙,衡宝,广西,滇南等大小战役。从祖国最北的松花江畔一直打到滇越边境,纵横5000公里,转战11个省市,歼敌16余万,攻占大小城市100余座,解放了半个中国。在朝鲜战争的第二次战役中,38军共歼敌1.1万余人,缴获坦克14辆,大炮200余门,汽车300余辆。一举扭转了整个朝鲜战局。志愿军司令彭德怀在嘉奖电的最后亲笔写下"第38军万岁!"。从此"万岁军"名扬四海。从朝鲜战场回国后,38军驻防东北。1966年2月由代总参谋长杨成武上将提议将该军调到保定地区,接替69军防务,拱卫京师。38军由此获得了非同一般的待遇。1982年9月,38军是全军第一个开始进行编组合成集团军的试点。1983年12月,其下的第112师改编成我军第一个机械化步兵师。第38集团军编制有机械化112师,摩步113师,摩步151师,装甲6师,炮兵,防空旅,陆航团,以及防化团、工兵团、通讯团等保障部队,编员8.6万人,属重装集团军,是中央军委的快速反应部队,担负全军战备值班任务
        人民解放军由70军变成18个集团军的发展变革(裁减整编掉49个军)
        2006年12月29日,新华社发布中国政府《2006年中国的国防》白皮书,首次向全世界公布: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机动作战部队共有18个集团军。
        而在这之前,人民解放军陆军军的数量始终是一个谜,其实人民解放军陆军军的数量是不断发生变化的,它的鼎盛时期是在1949年,当时人民解放军陆军共有70个军。
        70个军是如何变成18个集团军的呢?笔者进行了系统考证,全方位扫描了新中国成立后,人民解放军陆军由70个军演变成18个集团军的来龙去脉,以此昭示人民解放军的精兵之路。
        70个军在新中国成立前形成
        人民解放军陆军历史上的70个军是在红军、八路军、新四军、东北抗日联军等武装部队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1948年11月1日,中央军委颁发《关于全军组织及部队番号的规定》,命令各野战军所辖纵队改称军,全军共编第一野战军、第二野战军、第三野战军、第四野战军和华北军区野战军。
        当时,四大野战军和华北军区野战军共下辖带有军的19个兵团,其中第一野战军下辖第一、二兵团;第二野战军下辖第三、四、五兵团;第三野战军下辖第七、八、九、十兵团;第四野战军下辖第十二、十三、十四、十五兵团;华北军区野战军下辖第十八、十九、二十兵团。第十八、十九兵团和所属军在解放战争后期改隶第一野战军。
        全军五大野战军和兵团共下辖70个军,其分布是:
        第一野战军共有12个军,分别是:第一兵团下辖的第一、二、七军;第二兵团下辖的第三、四、六军;第二十二兵团(1949年12月新疆起义部队改编而成)下辖的第五、九军和独立第一、二、三军。此外,第一野战军还直接下辖第八军。
        第二野战军共有10个军,分别是:第三兵团下辖的第十、十一、十二军;第四兵团下辖的第十三、十四、十五军;第五兵团下辖的第十六、十七、十八军。此外,第二野战军还直接下辖第十九军。
        第三野战军共有16个军,分别是:第七兵团下辖的第二十一、二十二、二十三、三十五军;第八兵团下辖的第二十四、二十五、二十六、三十四军;第九兵团下辖的第二十、二十七、三十、三十三军;第十兵团下辖的第二十八、二十九、三十一、三十二军。
        第四野战军共有19个军,分别是:第十二兵团下辖的第四十、四十五、四十六军;第十三兵团下辖的第三十八、四十七、四十九军;第十四兵团下辖的第三十九、四十一、四十二军;第十五兵团下辖的第四十三、四十四、四十八军;第二十一兵团(1949年11月陈明仁起义部队改编而成)下辖的第五十二、五十三军。此外,第四野战军还直接下辖第五十、五十一、五十四、五十五、五十八军。
        华北军区野战军共有13个军,分别是:第十八兵团下辖的第六十、六十一、六十二军;第十九兵团下辖的第六十三、六十四、六十五军;第二十兵团下辖的第六十六、六十七、六十八军;第二十三兵团(1949年9月绥远起义部队改编而成)下辖的第三十六、三十七军。此外,华北军区还直接下辖第六十九、七十军。         70个军精简整编裁减扫描
        从新中国成立前夕到2003年,人民解放军先后进行了10次大裁军,成建制裁减军的建制,大体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新中国成立前夕至1982年9月。这期间人民解放军先后进行了7次大裁军,共撤销和改编了38个军,其中15个军撤销,23个军改编成军兵种部队和经济建设部队。此外,建国后,人民解放军兵团建制全部取消,军直接隶属大军区领导。
        第八军1949年5月29日撤销,军部与绥蒙军区合并为绥远军区。
        第五十八军军部机关1949年9月与河南军区机关合并,所属部队调归河南军区和湖北军区。
        第七十军1949年11月撤销,所属部队调归第六十七军和华北军区。
        西北独立军第一军1949年11月撤销,所属部队调归六十二军。
        西北独立第二军1950年12月撤销,所属部队调归宁夏军区。
        西北独立第三军1950年5月撤销,所属部队调归西北军区。
        第五十二军1951年9月2日撤销,所属部队归二十一兵团直辖。
        第五十三军1951年9月撤销,所属部队归二十一兵团直辖。
        第六十一军1952年7月撤销,所属部队调归第六十军和川北军区。
        第六十二军1952年7月改编成西康军区,所属部队改编成公安部队和西南军区部队。
        第十八军1952年2月10日改编成西藏军区。
        第十七军1952年3月17日撤销,所属3个师分别改编为兴仁军分区、镇远军分区和独山军分区。
        第四十八军1952年3月15日改编成第二十一兵团兵团部,所属部队改编成公安部队和工程部队。
        第四十五军1952年10月与第四十四军合编为五十四军。
        第二十二军1958年2月与其他部队合编为守备部队。
        第二阶段:1985年百万大裁军,共撤销了8个军。
        第三阶段:1997年50万大裁军,撤销了2个军。
        第四阶段:2003年20万大裁军,撤销了4个军。
        新中国成立后的10次大裁军,人民解放军陆军共撤销了29个军。        70个军转隶为军兵种扫描
        人民解放军在新中国成立前基本上是单一的陆军,陆军又以步兵为主,海军、空军和其他军兵种部队基本上是空白。新中国成立初期到1956年,人民解放军在中央军委领导下共建立了10个军兵种领导机关。
        1949年11月11日,成立了空军领导机关;1950年4月14日,成立了海军领导机关;1950年5月1日,成立了军委通信部;1950年8月,成立了炮兵司令部;1950年9月,成立了装甲兵司令部;1950年11月8日,成立了公安部队领导机关;1950年12月,成立了防空军司令部;1950年12月,成立了工程兵司令部;1953年9月9日,成立了铁道兵领导机关;1956年1月,成立了防化学兵部。至此,人民解放军陆军的军兵种已基本上得到了完善。新中国成立初期,人民解放军70个军的大变革正是为满足这些军兵种发展的需要。
        有4个军改编成海军:第三十军1950年1月16日改编成海军,所属部队分别调归第二十、二十六、二十七军;第十军1952年4月25日撤销,军部和1个师调归海军,其余部队改编为装甲兵和调归华北军区;第三十五军1950年1月撤销,军部及军属炮兵团改编成华东海军,所属3个师分别改编成绍兴军分区和杭州警备区;第四十四军1952年10月撤销,军机关并入中南军区海军机关,一三一师调归海军青岛基地,其他两个师分别调归五十四军、四十三军。
        有6个军改编成空军:第四十九军1952年1月8日改编为空军第三军军部,所属部队改编为公安部队和转隶其他部队;第五十一军1950年9月24日改编成中南军区空军领导机关,所属部队与湖北军区合并;第二十五军1952年7月20日整编成空军,所属部队1个师调归空军,其余调归第二十三、二十军和江苏军区;第十一军1952年10月改编成空军第五军,其一八二师改编为铁道兵,其三十二、三十三师分别调归第十六军和第六十军;第三十三军1950年11月撤销,所属部队1个师改编为军委空军,其余部队调归第二十七军和福建军区;第十五军1961年3月改编成空降部队。
        有3个军改编成公安部队:第三十三军1950年11月改编成华东公安部队兼淞沪警备司令部,所属4个师改编成公安师;第三十四军1950年11月撤销,军机关一部组建华东军区航空处,另一部和部分部队改编为华东公安部队;第二十九军1950年11月18日改编为军委铁道公安司令部,所属部队1个师调归军委空军,其余部队调归福建军区。
        有3个军的部队改编为炮兵:第四军1952年9月撤销,军部改编成中央军委城防高射炮兵学校,所属部队改编成炮兵和铁路公安部队;第七军1951年10月5日撤销,军部充实到第一高级步兵学校,部队改编成炮兵和空军;第三军大部分部队1952年6月合并到第一军,军部改编为西北军区军政干部学校,所属部队两个师合到第一军部队,两个师改编成炮兵和空军。         70个军支援经济建设扫描
        新中国建立后,我国的工作重点转向经济建设,70个军中有7个军改编成农建部队、石油部队和建筑工程部队。
        第五军的前身是新疆民族军,1954年10月改编成新疆哈萨克自治区军区,后改编成伊犁军区,部队改编为农建师。
        第十九军1952年7月1日改编成陕西军区,所属第五十五师调归西北军区,第五十七师改编成中国人民解放军石油工程第一师,其余部队番号撤销。
        第九军1952年11月撤销,所属部队改变成新疆农业建设兵团第七、八、九师。
        第二军1953年3月撤销,军部整编成南疆军区,所属部队大都整编成新疆农业建设部队。
        第六军1953年5月与西北军区航空处合编成西北军区空军,所属部队改编成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农建部队。
        第三十六军1952年2月改编成建筑工程部队,部分部队归兵团直接领导。
        第三十七军1952年2月改编成建筑工程部队,部分部队归兵团直接领导。
        除了军部撤销外,人民解放军还将大量成建制的作战部队集体转业到地方从事经济建设。
        1952年初,当时的人民军事委员会和政务院作出了部队集体转业的决定。这一年有4个整师、11个整团,共46.5万余名官兵集体转业,变成了铁路、水利、建筑、林业和屯垦大军。
        1954年8月,王震率人民解放军第一、二十二兵团集体转业,组成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屯垦戍边,开发中国大西北。
        1958年3月,中国为开垦荒地,发展国营农场,将5个预备师、2个预备医院,共10万官兵集体转业,开赴密山垦区和合江垦区。
        1960年2月,沈阳、南京、济南3个军区的3万官兵集体转业,奔赴东北松辽平原,开发大庆油田。当时,转业官兵占油田职工总数的54%。
        1962年至1964年,国务院抽调13万基层军官转业充实到商业、粮食、供销合作社,发展中国经济。
        1964年5月,中央组织部从部队抽调5500多名军官转业到工交、财贸、农林等部门工作。
        截至1965年,共有55万多名军官被政府安置到地方参加经济建设。
        十年“文革”期间,有41万转业军官被错误地按士兵作复员安置。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为纠正“文革”期间的错误,政府竭尽全力将复员安置的41万军官改为转业,恢复了地方干部身份。
        1981年,有8万多名军官转业充实到公安部门、检察院、法院,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
        在这之后,更大的安置任务接踵而来。1982年,国务院和中央军委决定撤销人民解放军铁道兵和基建工程兵,两个兵种51万官兵集体转业到铁道部和原配属的国家各部委。
        1982年以后,人民解放军干部转业走上正轨,每年大约有4万名干部转业到地方工作,再没有出现过成建制的部队集体转业的情况。        70个军保留部队现状扫描
        2003年,人民解放军进行第十次大裁军,人民解放军解放战争时期陆军的70个军,在陆军只保留了18个军,并逐渐发展成为集团军。
        这18个军中有当年第一野战军中的1个军;第二野战军中的4个军;第三野战军中的4个军;第四野战军中的8个军;华北军区野战军中的1个军。这18个集团军分布在沈阳、北京、济南、南京、广州、兰州、成都7大军区,成为解放军陆军的机动作战部队。        陆军中保留的18个军发生了三大变化:
        第一个变化是从骡马化发展成摩托化和机械化。
        1985年,人民解放军开始进行机械化集团军试点,目前全军陆军机械化部队的数量已经超过半数。
        第二个变化是由步兵军转变为多军兵种合成的集团军。
        邓小平主持中央军委工作后,在提出人民解放军裁军百万之前,就酝酿组建人民解放军的集团军。1980年3月,他在军委常委扩大会上指出:要根据军队装备不断改进的情况,搞些合成军、合成师,这样便于合成训练,便于指挥员熟悉特种兵的指挥,把平时训练和战时使用结合起来。这些问题都要当作制度问题、体制问题作进一步研究。接着,在一个未来作战研讨会上,邓小平又指出:有的同志提出来,过去我们也设想过,比如一个军,组成一个合成军,有炮、有坦克、有导弹,炮包括防空的,实际上就是一个集团军。不久,邓小平提出可以先搞一些军作试验。
        1983年,中央军委根据邓小平新时期军队建设指导思想战略转变的指示,经过反复论证,于1984年4月组建了人民解放军的集团军。1985年百万大裁军后,人民解放军以步兵为主体的陆军军全部改变成多兵种合成的集团军。
        在此之前,人民解放军的步兵军不包括炮兵、装甲兵、工程兵、防化兵等兵种,这些兵种都自成体系,战时临时配属给步兵军。
        目前人民解放军陆军的集团军包括步兵、炮兵、装甲兵、工程兵、防化兵、电子对抗兵、航空兵等诸多军兵种,集团军编成内的各军兵种的火力、突击力和机动作战能力都大大超过了原陆军军,步兵不再是老大哥,专业兵种的数量超过了步兵,炮兵的数量居第一,装甲兵成为陆军的主要突击力量。
        第三个变化是隶属部队的编制变化。
        1948年11月1日,中央军委颁发《关于全军组织及部队番号的规定》,命令各野战军所辖纵队改称军,当时军的编制是军、师、团、营、连、排、班的编制;现在部分集团军改为军、旅、营、连、排、班的编制,作战单元逐步小型化、合成化、模块化。
        在陆军军的变革中,不仅步兵的数量大大减少,骑兵、司号兵等不适应现代战争的兵种和专业被取消,伪装部队、特种侦察兵、气象兵等新型兵种专业不断产生。
        人民解放军陆军由70军演变成18个集团军的最大特点是“精兵、合成、高效”,实现了人民解放军由数量规模型向质量效能型、人力密集型向科技密集型的历史性转变。            
      近日,据香港《东方日报》的专栏指出,2007年12月由解放军出版社出版的《世界军事年鉴2007》首次披露了中国大陆的武装力量的数目:解放军的陆军机动作战兵力有18个集团军,而武警部队的总员额是66万,预备役部队一共有几十个师,而航空兵的师一般下辖三个团,各类航空兵团由歼击机、强击机、轰炸机、运输航空兵组成,编制的战机通常有40到60架。中国大陆出版的这部权威性的军事报告,以往对于大陆解放军的军力只字不提而这次首次选择性地公布了部分解放军数据,引起海外的关注,这也表现出中国大陆逐渐地增加了军事透明度。
      香港的军事评论员认为,大陆解放军的保密程度仍然非常高,不过适当地增加军事透明度,可以在某种程度上化解中国军事威胁论。而这部中国大陆的军事年鉴,也对俄罗斯的军力有所记录,俄罗斯的陆军部队一共有39师,大约40万人,分属而六大军区,一个战地集群,其中在俄罗斯临近中国的远东军区和西伯利亚军区一共有21个师,42个旅。这些数据显示俄罗斯仍然重视远东地区的军力部署,相较之与强邻,中国兵力的“负增长”显然是微不足道的。
      解放军的精兵之路
      简氏防务撰文指出,尽管经过2006年的大裁军后,解放军陆军兵力已由160万下降到140万,裁军的对象主要集中在司令部和后勤部门上,其中包括150个军级单位。解放军地面部队的作战结构也经历了大幅度调整,集团军数量由21个下降到18个,师级单位也由40个减少到37个(包括25个步兵师和12个装甲兵/炮兵师),但是解放军却在着力打造一支能打赢现代化战争的军队——解放军地面部队已由地区防卫向跨地区机动作战的方向转变,着力提升空地一体化作战、远程机动作战、快速打击和特种作战的能力;中国空军加快了由国土防空型向攻防兼备型转变,提高空中打击、防空反导、预警侦察和战略投送能力;海军的发展着眼于逐步增大近海作战的防御纵深,提高海上综合作战能力和核反击能力。在此背景下全力打造“海域禁入”的能力;第二炮兵则坚持自卫反击和有限发展的原则,着眼于建设一支满足国家安全需要的精干有效的核力量,确保核武器的安全性、可靠性,保持核力量的战略威慑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