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士神圣战甲术:教子宝典(一)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15 02:52:34



  1)了解真爱,把握艺术;

  爱一直都是一个永恒的话题。自有了人类以来,也就有了爱。而自有了爱之后,就有了那些说不清道不明的关于“爱”的故事。

  而爱的缺乏会抑制人的成长以及潜力的发展,就象缺乏盐或缺少维生素一样。爱是一种两人间健康的、亲热的关系,它包括了互相信赖。在这样一种关系中,两个人会抛弃恐惧不再戒备。当其中一方害怕他的弱点和短处会被发现时,爱常常就受到伤害了。爱的需要涉及给予爱和接受爱……作为家长我们必须懂得爱,我们必须能教会爱、创造爱、预测爱。否则,整个世界就会陷于敌意和猜忌之中。

  有许多临床医生一次次地发现;婴儿不能缺少爱。而另一方面,很多的心理病理学者也认为;爱的需要受到挫折是导致心理失调的主要原因。

  那么,爱究竟是什么呢?它是一种身心愉悦的感觉呢?还是一门艺术?关于这点,帕拉塞尔苏斯更在他的诗中这样写到;

  一无所知的人,也就一无所爱。

  一无所能的人,也就一无所悟。

  一无所悟的人,也就是酒囊饭袋。

  然而,一个有所悟的人,也就有所爱、有所思、有所见......

  知识越深入,爱就越充溢.......

  由此可以确定,爱是一门艺术,一门你我一生都无法回避的艺术。尽管学习这门艺术的难度很大,但是,并不等于我们就可以有理由在困难面前退避三舍了,更不等于可以因此而不去努力来认识和获得爱的艺术了。要学习爱的艺术,有几点是必须要强调的;

  一、认识:无论任何艺术来说,深入的了解和认识都极为重要的,爱的艺术也不例外。因为,爱如果没有认识就不可能产生尊重;爱的行为没有正确的认识来加以引导,关心和责任就会变的盲目。反过来讲;如果没有关心的推动,认识也会空虚。爱的认识,不能滞留在认识的外围,而是在实践中不断的发现,不断的理解,不断的运用。从而,不断的深入爱的核心。

  二、耐心:您我都知道;一个人要想精通任何一门艺术,就必须要有足够耐心才能取得成就。一个缺乏耐心又急于求成的人,是永远无法真正学会一门艺术的。还记得有这样一个成语,叫做“爱子心切”。而我却要说;“如果您真心爱您的孩子,那么,您就绝对不能够心急。因为,您一旦心急,头脑就会失去应有的冷静,思维就会产生混乱,会直接影响到您对事物的分析和判断能力。这样不但无助于您对问题的解决,相反还会产生不好的结果,甚至可能造成爱的悲剧。”

  一直以来,一部片名叫《失去的梦》电影至今仍令我深思和难忘。《失去的梦》讲述了一个穷苦的母亲,历经艰苦含辛茹苦的供养孩子读书,盼望着有朝一日孩子能够出人头地。偶然的一次,孩子的成绩没有没有达到这位她的要求。这位望子成龙,爱子心切的母亲,无法控制自己愤怒与失望的情绪,居然活活的将自己的亲生儿子失手给打死了。儿子死了,母亲的梦也随之而破碎。在监狱里,这位年轻的母亲在悔恨和绝望中结束的自己的生命。后来,这件是被摄制成了电影《失去的梦》。

  而在我看来,这位愚昧母亲失去的何止一个望子成龙的梦,她失去的还有女性所特有的母性与做人应有的良知,她失去的太多太多。

  人常道;“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孩子绝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它需要更多的是一点一滴耐心的积累。

  三、纪律;看到这里您也许会感到诧异,爱还有纪律吗?有,当然有!但是,我所讲的纪律不是那种非理性的权威强制的纪律。而是一种,通过自我强加建立起来的理性的纪律。如果没有这样的纪律,爱就会变的散满、混乱、缺少集中,甚至演变成为溺爱。而这点在孩子与母亲的关系中表现的尤为突出,它主要反应在孩子与母亲的关系不是一种沟通与理解的和谐关系,而是长期处于一种对战的局面。要知道这样做实际上对孩子是很危险的。因为,孩子正出于身体和心智发育的主要阶段,对于很多事物的都处于有待认知的状态。如果这时候孩子不能得到正确合理的引导,势必会影响到孩子对事物的分析、理解和对生活的整个态度。

  说到这儿,我忽然记起小的时候妈妈曾经讲过的一个故事;有一位母亲非常疼爱自己的孩子,当她看到自己的孩子欺负其它小朋友的时候,不但不批评自己孩子,反而夸孩子做的好。说是只有这样做别人才会怕他,才会不被人欺负。甚至在她的孩子偷了别人的东西后,这位母亲倒称赞孩子聪明能干。在母亲的溺爱孩子一天天的长大了,终于,有一天,孩子因为抢劫杀人被送进了监狱。母亲在最后一次见孩子的时候,问孩子还有没有什么心愿?孩子对他的母亲说;“他没有什么心愿,只想最后再吃一次母亲的奶。”伤心的母亲看着第二天就要走上刑场的孩子,答应了孩子的要求。然而,孩子却一口咬下了母亲的乳头。剧痛的母亲惊愕的看着孩子,孩子愤恨的对他母亲说;“如果,当初我第一次欺负小朋友的时候,你能制止我。如果,在我第一次偷人东西的时候,你能管教我。那么,我就不会有今天的下场!”到这时,这位母亲才明白,正是因为自己无原则无纪律的溺爱害死了孩子。但是,悔之晚亦。法律是无情的,孩子依旧走上了刑场,母亲则在剧痛和悔恨中死去。

  由以上这个故事不难看出,爱一旦没有纪律,将是多么可怕的事情。所以,爱必须要有章、有法、有纪律、有原则。否则,爱就会很容易的堕落成为溺爱。

  四、责任;这里所讲的责任不是那种强加在他人身上的东西。真正的责任应当是一种完全自愿的行动,他是一种对“爱人”的需要,是自己对所爱的人已表达和未表达的一种内心的反应。爱的责任意味着您有能力并已经准备“反应”。值得指出的是;不成熟的爱,是因为被爱所以才爱。而成熟的爱则是因为爱而被爱。这种责任不仅是要照顾“爱人”身体的需要。更多的是关心“爱人”的精神需要。

  五、尊重;在爱的艺术中,尊重是所有形式爱的关键。因为,如果爱只有责任就会堕落成统治和占有。有一首古老的法国歌曲这样唱道:“I’amourestI’enfantdelaliberte'"(爱是自由之子,从不是统治之后。)尊重从他的的词根(respicere)来解释;“尊重意味着意识到“爱人”的独特个性,按照“爱人”的本来面目看待“爱人”。而不是希望所爱的人以自己的方式为着服务于自己的目的而成长和发展。”

  只有有足够自尊的人才会更有信心、更有能力,也更有效率。相反,当人缺乏自尊时,就感到自卑、无望,从而可能导致绝望和各种神经以及精神上的病症。可以说;最稳定的心理,也应是最健康的自尊、是建立在别人给于他应得的尊敬为基础的。而不是来自外部的名声、荣誉或谄媚。”

  在学校服务的日子里,我常常听到孩子反应;家长和老师常常偷看自己的日记,信件。对孩子说一些很伤孩子自尊的话。致使他们内心对父母和老师产生了强烈的不满。加大孩子与家长和老师间的距离。这里,我要对家长朋友们说:“如果您的爱是成熟的,您就会感到与他是一体,而不是把他作为为自己所用的对象。爱只有在摆脱了统治和利用时,尊重才有可能存在,尊重的存在只有建立在自由的基础上才会有意义。”

  2)了解母亲,把握母爱

  母亲,对我们每个人来说几乎是再熟悉不过的了。母亲是我们来到这个世界的源地,是我们第一个接触到的人类,也是我们通往社会生活的第一座桥梁,更是除了我们自身外,最先使我们感到兴趣人。因此可以说;母亲的爱是我们一生中最先感受到的情感。同时,它也是人世间最伟大和无私的情感。毋庸置疑,母爱在我们人生中起着不可忽视的作,在人的一生中扮演着最重要的角色,这种联系不仅非常密切,而且就象人与土壤和海洋的关系一样,影响深远。由此我们可以肯定;如果一个人完全不能和母亲发生联系的话,他必定会走上灭亡之路。

  举一个例子;胎儿在出生前的几个月里,几乎是完全依付在母亲身上。我们人类的合作能力也就是在这种情境下最先发展出来的。而在婴孩降生后的岁月里,当母亲抱起婴孩四处走动、对着婴孩喃喃作语、替婴孩洗浴或喂婴孩食物时;母亲都在使婴孩和自己发生联系。如果一个母亲对自己的工作技巧不够,或是对孩子缺乏兴趣的话,必然会造成心绪烦燥动作粗野,引起婴孩的反感。

  再如;一个母亲如果没有学会帮孩子冼浴,孩子势必会感到洗澡是一件不愉快的事情。他不但不会和母亲产生亲密的联系,相反还会设法逃避母亲。

  总之,母亲的一举一动一颦一笑,都应当十分的巧妙。她照顾孩子或让孩子合作的技巧,也必须恰到好处。此外,她还必须考虑到有关孩子的其它环境。如;新鲜的空气,房间的温度,营养的状况,睡眠的时间,身体的习惯,以及整洁等等。因为,在每一个细小方面,母亲都提给了孩子一个喜欢她或讨厌、愿意合作或拒绝合作的机会。同样,孩子也因为母亲的修整、训练和教育,而改头换面。因次,我们可以不夸张的说;母亲技巧的优良,会直接影响孩子的今后的所有潜能。更深层次的说;人类的整个社会都维系于女性对母道的态度。否则,人类将将陷入于危险之地。

  所谓技巧,就是母亲与孩子间的合作能力,以及使孩子与自己合作的能力。这种能力是无法用教条来传授的,因为它每天都会产生新的情况。母亲的技巧之中,没有什么神秘构力量。所有的技巧都是通过长期训练和兴趣所产生的结果。一个母亲如果要掌握这种技巧,她就必须应用她对孩子的领悟、了解和对孩子的真正兴趣,一心一意的赢取孩子的情感,保护孩子的利益,才会获得的技巧。

  而母亲的技巧的准备在生命的早期便已经开始了。从一个女孩子对比她年幼孩子的态度,以及她对婴儿和她未来工作的兴趣,便可以看出母亲的技巧的第一步。

  不幸的是;由于我们文化中的重男轻女,使女性的地位受到了歧视,造成了女性认为家庭工作是低下工作错误认识。由于对女性角色的不满意,她就会念念不忘要证明自己个人的优越。而要达成这个目标,孩子们便成了她的累赘。因为上述的原因,她自然而然就也不准备养孩子,也更加不期望孩子到来。从而,也不觉得养育孩子是一件有趣的创造性工作。反之,如果女性那个真正把家事看做是一种艺术,从其中,她能获得乐趣,她就能够使它成为不逊色于世界上任何职业的工作。

  追究在生活中失败的许多个案,我们可以发现这样一种结果:由于母亲不满意她们的工作,对孩子毫无兴趣,没有适当地尽到责任,没有给孩子好的开始——训练孩子的合作之道。造成一些孩子走上歧途。这也是我们社会最大的问题,遗憾的是;很少有人正视它。

  要培养出很有技巧的母亲,就必须教会女孩子母道。让她们喜欢当母亲,把母亲的工作视为是一种创造性的工作。只有这样,当她要面临自己所要扮摈的角色时,才不会感到失望。

  但是,万事都要有个限度。母亲和孩子的联系不应被过分强调。因为过分强调一个问题,就会忽视了其他的问题。而和母亲发生关联的,除了她的孩子以外,还有她的丈夫以及围绕着她的整个社会生活。不管是为了母亲,还是为了孩子。在她让孩子与她自己成功地联系后,她的第二个工作是把兴趣扩展到她丈夫身上。以后,她还要使孩子的兴趣转向环绕着他的社会活动,转向朋友,亲戚和周围的人。因此我们可以说;母亲的工作是双重的。她不仅要给予孩子一个做人的最初经验,还要将信任和友谊展开,直到它包括整个人类社会。

  反之,如果母亲只专心对孩子的兴趣,难免就会宠坏孩子,影响孩子独立性的发展、以及与别人相互合作的能力。甚至还会导致孩子憎恶所有企图想对他的母亲发生兴趣的人,会对他认为能分取母亲关怀的竞争者,充满敌意。发展出一种“我的母亲属于我。”错误观点。”从而,产生完全控制支配母亲,使母亲为奴仆的欲望。

  再举一个例子;一个被宠坏了的孩子,在几次经验之后就会发现:如果他想与母亲在一起,他就要故意造成一种母亲必须和他接近,再与他联系在一起的情境。他通常会采取尖叫、呼喊、做恶梦、吵着要喝水、故意跌下床、尿床或跟自己过不去等方法,来叫母亲过来。

  有许多教育家和心理学家最常注意到的是害怕。但在个体心理学中则不在是急于找出害怕的原因,而是要分析出它的目的。因为,所有被宠坏的孩子都会害怕某些东西:他们利用他们的害怕来吸引注意,结果就把这种情绪构成为他们生活样式的一部分。他们利用它来获得和母亲重新紧密联系的目标。

  此外还有一点,在每位母亲的身上我们多多少少的都可以发现一种感觉。那就是;母亲常常会觉得孩子是她自身的一部分,觉得自己是孩子生与死的主宰。她觉得她是象上帝一样的——从一无所有中创造出活着的生命。母亲还可能把孩子是她自身一部分的感觉加以夸大,并强迫性地利用他来达成她的优越感目际。她可能设法让孩子完全依鞍在她身上,并控制他,使他永远逗留在她的身边。

  譬如一个农妇,她的儿子在五十岁之龄,仍然和她住在一起。有一次她和她的儿子两人都同时患了急性肺炎。母亲安然度过危险期,儿子送到医院后,却死掉了。当母亲知道儿子的死讯后说:“我早就知道,我没法把这个孩子带大的!”在她思想中,她认为她应该负责孩子的一辈子。她从不打算要使孩子成为社会生活的一部分。

  由此,我们可以明白;当一个母亲不能设法拓展自己孩子与他人的联系,引导孩子与他周围环境中的人平等合作时,她是犯了多么严重的此外啊!但是,我们绝不能就次而认为母亲是孩子教育失败的罪魁。母亲是没有罪的!之所以会出现不好的结果,也许是因为孩子的母亲本身就是一个没有学会合作之道的人。或许,合作的母亲在她的婚姻生活中一直抑郁不快。要知道;良好的家庭生活,是保障女性发展母亲技巧的必须环境。否则,即使她希望与孩子们合作,也只能心有余而力不足。

  您不能由此就认为;要避免母亲可能造成的错误,最好的方法就是不要让她们照顾孩子,或是把孩子送到奶奶或姥姥那儿或让保姆、护幼人员照顾。这种因噎废食的想法是很可笑的。于其这样,您还不如训练孩子的母亲来得容易些。根据调查显示;在孤儿院长大的儿童经常对别人缺乏兴趣,因为没有人能在这些孩子和其他人之间,架起人际关系的桥梁。因此,把孩子从父母身旁带开,送进育幼院是不可能训练出合作之道的。

  3)了解父亲,善用父爱;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常常发现:有许多孩子把自己的父亲当做偶像崇拜,而另有些则把自己的父亲视为最大仇敌.

  同样作为孩子的父亲,为什么会造成结果会有如此大的不同呢?是什么原因造成了孩子不仅不认为父亲是他可亲的朋友,反而对父亲产生恐惧和仇恨的心理呢?原因很简单;那就是处罚——来自父亲的处罚。尤其是体罚,对孩子的伤害最大。因为,以不友善的方式教育孩子,本身就是极为错误的教育。它不仅可以破坏父子间正常亲密的关系,而且,还会也不同程度的阻碍孩子身心的发育。根据长期的观察,我认为;造成这一矛盾的主要原因有三个;

  第一,父亲的脾气非常暴躁,想驾驭家庭的其他分子。在他们的思想观念中根深蒂固的保留着“我是生活的中心点,我是征服者,家庭的其它成员都是被征服者!”的观点。因此,他要求所有的家庭成员都要遵照他的感觉,按照他的意愿来生活。

  第二、母亲的一种错误信念。由于母亲以为自己不能真正地教育自己的子女,需要强有力的臂膀来帮忙。她常常会这样告诉孩子;‘等你爸爸回来教训你!”这种暗示孩子,使孩子认为:父亲才是最后的权威以及生活中的实力人物。

  第三、由于一些母亲因为怕一旦自己掌握惩罚之责,就会失掉孩子的情感。但是,要解决这个问题又不能把惩罚之责推卸给父亲。所以,她便常常利用“告诉爸爸”作为强迫孩子们服从的手段。但实事上,孩子们却不会因为她召来一名惩罚的执行者,对她不心怀怨怒的。而孩子对男性在生活中的地位,会作何感想呢? 远洋的巨轮,要驶回平静的港湾加油、维修、装货、卸货……好去迎接第二次远航。我们的孩子,回到温馨的家庭,吃饭、休息、添衣、减衣……以迎接新的黎明。家庭,不仅是成年人歇息的港湾,它也是孩子的港湾。这个港湾虽然地方不大,但是却有着父母亲博大的情怀,能容纳孩子的成功与微笑,也能容纳孩子的过失和眼泪。孩子需要保护,即使全天下的人都不欢迎你的孩子,你却必须欢迎他,因为他是你的孩子! 就算你的孩子犯了再大的错,你都永远不可以说:“给我滚出去!”因为,家是他唯一的归宿。除此之外,他没有地方可去,除非是坟墓。分析许多离家出走的孩子的案例,多数是因为受了挫折,心理无法承受,或考试考砸了,或犯了错,无法向父母交待。而他们悄然离家前那一刹那,耳边响起的总是父母的叫喊;“你给我滚出去!”他们真的“滚出去”了,结果怎样呢?河北巨鹿县王虎寨镇有个初中男生,因考试成绩差敢回家,浪迹街头,结果被坏人以招工为名骗到乡下“地下血库”,和其他几个孩子天天被逼去抽血。数日后,几个孩子面黄肌瘦,十分虚弱。幸好其中一个孩子逃出来,叫大人来,才得救。出来时,几个孩子已经奄奄一皋。那些“滚”出去的孩子,许多人在心灵上、肉体上受到极大的伤害。而这些伤害,往往是难以补救的。

  可以说;在家庭教育中,每一个父亲所完成的行为都应是受到了职业训练的。他必须要支持家庭,让孩子知道家庭是大社会的一个单位,在家庭之外,还有许多值得他交往的人和朋友。有些父母深怕孩子会从同伴处听到有害的事,受到不好的影响,这完全是杞人之忧。因为,一个在合作和独立方面训练良好的孩子,是绝不会受到朋友谈论之害的。而且,孩子们在这些事上经常比他们的长辈还要细心。一个不准备接受错误观点的孩子,自然不会受到“道听途说”的害处。此外,最重要的是;父亲要取得孩子的信任,让孩子觉得他会和孩子合作,并能帮孩子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如果父亲们这样做了,孩子便绝不会错得太离谱。

  站在家庭的角度来讲;父亲还身为人夫,他应以平等的立场和妻子合作,以照顾并保护他们的家。他必须对他的配偶深感兴趣。如果他对她有兴趣,他对她喜好之物也会感到兴趣,同时会把她的幸福当做是自己必须兼顾的目标。情感不仅能够证明彼此之间有兴趣,有许多种情感还能作为夫妻之间事事和谐的明证。父亲应是妻子和孩子们的顾问,利用他较多的经验,象朋友互相劝告一样地劝导他们,并且要避免反感。假使他们同意了他的看法,也不必得意忘形。如果妻子未曾受过良好的合作训练,而反对他的主张,也不能运用权威来压制对方。他应坚持自己的观点,另找出能够排除她们抗拒的方法,争执是无法使人心悦诚服的接受他意见。

  作为父亲,他应该知道:他必须作为妻子的良伴,他必须努力奋发,以使她的生活更舒适、更富裕,以乐观进取取的态度来悦于她。在我们现代的文化情况下,经济的责任主要还是落在男人肩上。要解决这个问题,他必须工作,必须勇敢,必须在他的行业中和别人合作,让别人对他有好感。不仅如此而已,他的态度还影响了他的孩子准备用何种方式面对职业问题。因此,他必须找出成功地解决这个问题。然而,他是否认为自己的职业有用,倒无关紧要,重要的是工作本身必须有用。如果他以为自己是利己主义者,那固然是可悲之事,但是,如果他做的工作对人类共同幸福有所助益就无甚大碍了。

  需要说明的是;金钱在家庭中不应被过分强调,它应在家庭的经济能力之内,以合作的方式,妥善安排。应特别指出:父亲提供家庭金钱不过是家庭中的分工合作,绝不是施舍。父亲不能因为妻子是女性,不会象他一样的赚钱,便认为妻子不如自己。更不能利用经济地位作为统治家庭的筹码,因为家庭是不需要统治者的。细心的父亲都应察觉到:由于我们的文化过分强凋了男性的优越地位,结果使女性在结婚之后深怕会受到贬抑,被置于低下的地位。我要说的是;无论妻子对家庭的经济是否出过一臂之力,如果家庭生活是真正和谐的,那么谁赚钱负担家庭,都不应成为问题。

  另外有一点十分重要,那就是;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之中,父亲不应在孩子们面前把他与妻子的情感表现得太露骨,但也不要表现太严肃。因为,夫妻之爱与对孩子的爱是不能相互比拟的。它们是全不同的东西,彼此也不能抵消对方。但是,如果夫妻彼此过分亲密,会使孩子觉得自己的地位降低.而产生嫉妒之心。甚至,会希望能与父亲或母亲一争长短。

  此外,父亲在对孩子解释与性有关的事情时,除了孩子希望知道的或是在成长阶段中需要了解的事物外,不必一厢情愿地告诉孩子太多的性知识。因为,如果告诉孩子太多他们还无法适当掌握的性知识,结果会引起孩子不恰当的遐想和好奇,甚至可能因此会把性不当一回事。当然了,绝口不谈与性有关话题的态度也是不可取的。所以,最好是先了解孩子希望知道什么?只回答他们正在思考的问题。

  在家庭中,父亲和母亲必须合力协商有关他们孩子教育的每件事情。如果父母的婚姻不合谐,孩子一定会遭受重大的障碍,会不能为将来社会生活的准备。可以说;婚姻的意义是两个人共同结合以追求相互间的幸福,孩子是父母们的手稿。无论是任何一方的失败了,都会无法与生活的要求协调一致,无法希望教会孩子合作。在不美满的婚姻下长大的孩子,除非他们最初的印象被纠正过来,否则他们对婚姻都会有悲观的看法。即使是在成年之后,他们也会觉得婚姻是注定要成为不幸的。他们会设法避异性,认定他们对异性的追求不可能伙得成功。

  生活中,我们经常可以发现:问题儿童,神经病患,罪犯,堕落者,他们的困难很多是在这种环境下开始的。如果母亲常常对孩子反击,孩子会变得脾气暴躁,动作粗野或好吹毛求疵和不服从。在他背着母亲时,如果父亲经常给他一个恢复旧日受宠地位的机会,他会变得对父亲感兴趣,并想要赢取他的情感和注意。通常他们会比较喜欢父亲,愿意和他一起站在一方。只要看到孩子偏爱父亲,我们便知道孩子以前曾遭受过一场悲剧。他觉得自己被弃置不顾,对这件事,孩子无法忘怀。而他的整个生活样式也建造在这种感觉之上。由此,我们便能断定;孩子母亲的技巧不甚理想。她们已经失掉了孩子的情感。而把之感情转移给父亲,是孩子对母亲的一种报复手段。这种争战相当持久,有时它能持续一生。孩子学会了争战和坚持,他在各种情境中都会继续争战下去。也许他找不到趣味相投的人,结果他会感到绝望,以致他再也无法赢得别人的情感。在他们的身上,我们会发现;他们脾气乖张,保守畏缩,不能和人坦诚合作等特征。这种孩子把自己训练的离世孤立,他的行为和表现都指向过去他是众人注意中心的那段已消逝的时光。因此,他们经常会在不知不觉中表现出他对过去的兴趣。他们喜欢回顾过去,谈论过去。他们是过去的眷恋者。而对未来,他们却心存悲观。因次,夫妻双方只有都认为他们的共同幸福高于个人利益时,孩子才可能学会真正的合作。

  而站在家庭与社会的角度来讲;父亲应成为家庭的中坚,他即是好丈夫,也是好爸爸。他不离群索居,也不受传统观念的束缚。家庭之外的影响力能够进入家庭中,而他也会以身作则地教给孩子社会感觉和合作之道。他容易与人相处,能够结交朋友。如果他结交了朋友,他已经使他的家庭成为他四周社会生活的一部分。他必须证明他对妻子、对儿子,以及对社会都是一个好榜样。只有夫妻双方都认为他们的共同幸福高于个人利益时,才可能有真正的合作。

  父亲的任务不是用几句话就可以总结的,概括的说;父亲代表着人性生存的另外一极。——即思想的世界、人造物的世界、法律的世界、秩序的世界、纪律的世界、旅行和冒险的世界。可以说;父亲是孩子的老师、他向孩子指出了进入人世的道路。但需要指出的是;这种父爱应当是耐心和容忍的,绝不是恐吓与独断。它体现在能孩子的成长中给于孩子日益增强能力,从而最终使孩子成为自己的权威。而绝不是依靠父亲的权威。

  打个比方;父爱与母爱就如同道教中常用的太极图。母爱是图中的阴极,而父爱则是图中的阳极。只有在阴阳交融、相互互补的情况下,孩子才可能得到人生之初较为完整的爱。相反,无论是任何一方的失衡,都会给孩子的心灵和未来造成难以估计的伤害。

  因此,母亲的良知会说:“不端的行为,甚至犯罪都不会使你失去我的爱,失去我对你生活幸福希望的努力。”而父亲的良知却说:“你做错了,就要承担后果。重要的是;如果你要我喜欢你的话,你必须改变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