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台地铁到双桥:《瞭望东方周刊》省会迁离开封往事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8 16:51:21

《瞭望东方周刊》省会迁离开封往事

苏联专家根据他们的经验,把大楼都设计成了斜向,以便充分吸收阳光







古时为七朝国都,繁华盖世;近代是河南省会,中原核心。这就是位于黄河之滨的开封。
新中国成立初期,河南省省会设在开封,当时省委、省政府均在开封办公。1954年,省会西迁至郑州。
常委楼地下室兼做防空洞
“开封,古称大梁、汴梁、汴京、东京,是一座具有2700多年历史的著名古都。”开封市地方史志办公室档案员李蔚立告诉本刊记者。
历史上曾有七个王朝在此建国,开封因此非常繁荣,并于北宋时期达到鼎盛。北宋画家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描绘的便是宋都东京的繁华景象,其时,东京已经成为“国际知名的大都会”。
《开封市志》记载,自元代直至新中国建立之初,开封一直为河南省省会,是中原地区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当时,河南省委的办公楼位于开封市北道门,而河南省政府办公楼就在省府前街北侧。”82岁的开封市退休老干部徐夫坤告诉《瞭望东方周刊》。
在徐夫坤的带领下,本刊记者来到了原河南省政府办公楼旧址。
这是一座灰白色的三层小楼,它看起来与周边的建筑并无二致,只是其高大的柱子、厚实的墙壁和狭长的窗户,与周围建筑稍显不同。
“这是清朝时期遗留下来的老房子,有一百多年的历史了。”徐夫坤介绍说,“这座楼原来只有两层,之前曾是国民党省政府的办公楼,解放后,中共河南省政府也在此办公。”
徐夫坤说,他是1955年从尉氏县委调任开封地委组织部的。他来到这里时,河南省会已经迁到郑州了,这座楼归开封专署使用。
当时,大楼外面有铁柱子,楼上装有铁丝网,后来在1958年“大炼钢铁”时被拆走。
此楼北侧,有一座青砖蓝瓦的两层楼房,地面一层,地下一层。此楼已彻底废弃。
徐夫坤说,这里是当年的“常委楼”,时任河南省政府主席的吴芝圃就在此办公,“地下室兼有防空洞的作用”。
当年,除了省政府在此办公,省财政厅、教育厅、工业厅等部门也分布在周边。
那时候,作为河南省会城市,开封是河南省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开封不仅经济发展水平高于郑州,就连人口也是郑州的数倍。
省会迁移看中交通枢纽
关于河南省会西迁,《开封市志》这样记载:“195410月省会迁郑。”
195410月是大规模迁郑,实际上在此之前,已经有单位迁到了郑州。”河南省委办公厅退休干部李振华告诉《瞭望东方周刊》。
现年80岁的李振华,1952年底从平原省委调至河南省委办公厅机要处。他不仅亲身经历了省会迁郑,而且由于工作关系,接触到了“省会迁郑”的决策过程。
据李振华回忆,河南省政府正式向中南军政委提请省会迁址,是在19528月。在此之前,河南省政府已经开会决定,“将省会迁往郑州市”。
在河南省档案馆,本刊记者查到了河南省政府提请省会迁址相关函电的档案原件。
档案显示,195285,河南省政府向中南军政委发出(52)府秘字第77号函,正式提请省会迁址。
函件称,鉴于河南省会在开封市,位置偏于全省东部,指导全省工作多方不便;郑州市则为中原交通枢纽,为全省经济中心,将来发展前景尤大,如省会迁往该市,则对全省工作指导及上下联系均甚便利,对该市发展也大有裨益……为此省人民政府第十三次会议暨省协商委员会常驻委员会第十次联席会议一致通过,决定将省会迁往郑州市,并成立省直建筑委员会,在省政府领导下,驻郑州统一进行修建与筹备工作,争取来自年即行迁移。
省会迁郑确实是因为工作需要。”河南省委组织部退休干部赵如相告诉本刊记者。
赵如相介绍说,开封交通不太便利,每次省里开会,其他地市的同志都要先到郑州,然后再向东到开封,很不方便。
而郑州市位于陇海铁路与京汉铁路(即后来的京广线)交汇处,省会迁到郑州,就能避免这个问题。
省会为什么要迁郑?一句话,便于河南全省的工作。郑州地理位置适中,交通方便,除南阳不临铁路外,其他均在铁路沿线??”两年后的一天,省委第二副书记赵文甫在各部委党组、直属党委及郑州市委负责干部会议上的这席讲话,明确传达了省会应处于交通枢纽的信息。
1952818,中南军政委复函,同意“河南省会由开封迁移郑州市”。同年919,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复函,表示“河南省省会拟于1953年由开封市迁移郑州市。经核同意”。
1953520,中央人民政府内务部还给河南省政府发函,询问“现在是否已开始迁移,预计何时迁移完毕等”。
对此,赵如相解释,按照计划,河南省会迁郑应该在1953年完成。但是由于“三反”运动没有完全结束,省会迁郑工作未能如期进行。
1954214日晚7,河南省委第一书记潘复生主持召开省委办公会,专题讨论迁郑后的建筑问题。同年518,省委决定成立迁移委员会。
苏联专家的“斜楼”设计被扭转
与此同时,河南省政府“建筑委员会”也在郑州抓紧建设省委、省政府办公、住宿用房。
当时在河南省委办公厅机要处工作的李振华向本刊记者回忆,“建筑委员会”在郑州市划定的建设区域为:燕庄以西、京汉铁路以东、金水河以北、现在的黄河路以南。这个区域后来被人称作“行政区”。
李振华告诉本刊记者,1954年,时任河南省委第一书记的潘复生到郑州检查建筑工作。看了施工现场,听了工作汇报后,潘复生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提出了工作中存在的三个问题:速度慢、布局不合理、管理跟不上。其中,对“斜楼”问题尤其不满。
原来,当时他们邀请了苏联专家设计,苏联专家根据他们的经验,把大楼都设计成了斜向,以便充分吸收阳光。
但潘复生认为,这不符合中国南北朝向的建房习惯,提出开会讨论。结果是设计被修改,扭转了“斜楼”问题。
赵如相说,那时候,规划的行政区周边还都是农田,除了省委省政府的办公楼、宿舍楼,河南省军区和黄河水利委员会办公楼,金水河往北直到黄河边,没有其他大的建筑,都是乡村野地。
“省委旁边的那些大梧桐树都是我们那时候栽的。”李振华说。
195488,河南省委同意组织部关于机关迁郑的安排,初步确定省直各单位搬迁的时间表:当年7月以前迁郑的已有省邮电局等3个单位;8月有省银行等3个单位;省委、人事厅、公安厅、政法委、农林厅、财政厅、计委、军区、《河南日报》社、广播电台等35个单位在101525日搬迁;文委等9个单位拟于1955年上半年迁郑。
此外,干部调整本着“从工作出发,适当照顾夫妇关系,有计划、有步骤地分期分批”的原则。
1954923,省委决定分4批迁移省直机关:第一批11个单位共1035人,当年106~9日走;第二批7个单位共1096人,7~9日走;第三批省军区2275人,12~15日走;第四批18个单位2015人,13~16日走。
省会初迁,干部学习使用抽水马桶
李振华和赵如相他们,是930开始搬迁的。
那天,他们乘一列从开封直达郑州的专列搬迁,“绿皮车、硬座、路上跑了两个多小时。”
那时候,李振华和赵如相都是23岁,正值青春年华。对于这次搬迁,虽然他们带着一丝离别的感伤,但更多的是新鲜和兴奋。
“没有啥行李,就是一个小皮箱。”李振华回忆,皮箱里装了毛巾、牙刷和几本书,加上自己的铺盖,就是全部家当。
一路上,怀着对新环境的向往,每个人都很兴奋,说说笑笑。赵如相还乘兴唱了他唯一会唱的一句京剧:“劝千岁杀字休出口!”
唱腔刚落,车厢内一阵哄笑。
刚到郑州的前几天,大家集中学习,主要内容有三项:如何开关水龙头,如何使用抽水马桶,不要往墙上钉钉子。
办公室设备很紧张,一般干部坐“两面椅”,用老漆木头桌。处级干部以上坐皮椅,用玻璃压绒布大木桌。
不仅如此,宿舍也很紧张,县级干部每人一间,很多工作人员都是集体居住。还留了几间“机动房”,供分居的夫妇周末团聚。
《开封市志》记载,19541031,中共河南省委、省人民政府及省直机关第一批41个单位9649人迁往郑州(省军区已先期迁郑),同时郑州专区机关33个单位2241人也在本月陆续迁至开封。
开封复兴之梦
河南省会迁郑以后,开封的发展开始放缓。与此同时,郑州的发展骤然提速,反超开封。
原来属于开封管辖的登封、巩县、荥阳、中牟、新郑等县区,经济发展较快,后来都划给郑州市管辖。
开封市发改委副主任张大喜向《瞭望东方周刊》介绍,开封市建国以来的经济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从建国以后到2002年之前,开封经济发展速度缓慢,位次下移。第二阶段是2002年到2007年,止跌回稳,基本能赶上其他地市的发展步伐。第三阶段,是2007年到现在,处于持续提速阶段,开封主要经济指标在全省居于前列。
张大喜说,这两年,开封的经济总量是全省第13位,发展速度高于全省平均水平。
从原来的发展水平高于郑州,到现在的多年落后,是省会迁离导致了开封经济的发展滞缓吗?

  “人家其他地市也不是省会,为啥这些年发展起来了?”张大喜却这样反问。他觉得,关键要靠自己。
张大喜分析,这些年,开封市之所以发展缓慢,是因为“走了不少弯路”---思路不清、方向不明,对自身定位不准,一直徘徊不定。刚开始定位为“文化强市”,后来改成“旅游强市”,再后来又变成“工业强市”。
张大喜说,现在看来,工业强市的定位是正确的,并且效果初现。
尽管开封近年来的发展水平不尽如人意,但是,作为千年古都和曾经的省会城市,开封一直没有放弃复兴之梦。
2005年,郑汴一体化正式实施,开封着手区划调整,加大招商引资力度。
2006年,郑开大道建成通车,郑汴公交、金融、旅游、电信、质检同城化启动,开封发展开始提速。
2007年,开封被国务院确定为中部老工业基地城市,享受中部老工业基地优惠政策。开封建国以来投资规模最大的项目通过国家核准。
……
如今,随着中原经济区战略规划的实施,开封市迎来了“风生水起的黄金发展期”。
张大喜说,中原经济区战略规划的实施,对开封市郑汴一体化、郑汴新区、承接产业转移、加快文化旅游事业发展、促进三化协调发展方面来说,都是利好消息。
他期待,随着开封被纳入中原经济区核心区,一定会“找回千年梦华,实现古都复兴”。
(档案提供:河南省档案馆)




省会迁址一览

安徽省省会:1946年由安庆迁往合肥
江苏省省会:1949年由镇江迁往南京
广西自治区首府:1950年由桂林迁往南宁
内蒙古自治区首府:1953年由张家口迁往呼和浩特
河南省省会:1954年由开封迁往郑州
吉林省省会:1954年由吉林市迁往长春
黑龙江省省会:1954年由齐齐哈尔迁往哈尔滨
河北省省会:1968年由保定迁往石家庄
UID
916639 
帖子
30 
精华
经验
59 点 
威望
19 点 
大河币
0 枚 
阅读权限
20 
注册时间
2011-11-16 
最后登录
2011-11-21 

查看详细资料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