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舟记是什么文体:亚洲风云1836-1936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8 06:53:54

在开讲之前,我给大家看看1836年亚洲的政治地图.


印度地图

南洋地图

阿拉伯世界

中国地图

 

中华文化影响下的东亚
对于十九世纪的亚洲,我个人认为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部分:中华文化影响圈,俄罗斯帝国的亚洲部分,印度地区,阿拉伯文化影响圈,南洋地区。


中华文化圈顾名思义,就是受汉文化影响比较深,在政治经济上和中国比较紧密的的地方;包括现在的中国,蒙古,朝鲜,韩国,日本,越南,柬埔寨和缅甸东北部印度地区,印度之所以不称做印度而叫印度地区,是因为在英国统治印度之前,印度地区从来都没有统一过;它包括现在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和斯里兰卡阿拉伯文化影响圈,阿拉伯在中国古代称作大食,本来是一个统一的帝国,后来一分为三。阿拉伯版图最宽广的时候,东起波斯,南到埃及,北到匈牙利,西达西班牙南部;阿拉伯的兴起极大的影响了世界历史的进程,因此,今天也会着重叙说一些关于阿拉伯的史料。现在阿拉伯国家的分布又有了一些新变化,除去中国以西自阿富汗,巴基斯坦到达西亚土耳其,北非阿尔及利亚这一阿拉伯之弧以外,在东南亚地区,如马来西亚,文莱等国家阿拉伯化也比较严重。

 

南洋地区,自郑和下西洋后,广袤的南洋地区曾成为了华人行商移居的新天地;南洋诸国也大多向明朝纳贡,华人逐渐在南洋地区得到了政治和经济上的特权;但自西方工业革命兴起,西方列强逐渐将殖民的魔爪伸向了南洋地区;明万历年间,满剌加受到西方侵略,其国王向明求援未果;后来,西班牙人在吕宋屠杀两万余华人,而当时明代正在“万历三大征”结束过后,财政枯竭的状态,无力远征;自此,中国在南洋的宗主国地位逐渐削弱,并在眀亡之后彻底丧失。南洋地区包括现在泰国,马来西亚,菲律宾,印度尼西亚,文莱和新加坡

 

接下来,我们对几个地区分别进行讲叙

 

说印度不能不说英国,而说英国又不能不说维多利亚女王;在众多的影视或书面材料材料中,我们所看到的,大多称呼其为女皇——为何我在此处称其为女王呢?英国本身只是一个王国,就好像如今英国的国名: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但是确确实实在它的历史上,拥有多位戴着帝冠的君主.

 

英国本身只是一个王国,就好像如今英国的国名: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但是确确实实在它的历史上,拥有多位戴着帝冠的君主。诸位切莫以为是国内学者翻译有误才导致这种情况。通俗一点来说,英国历史上冠以帝王头衔的君主,都是兼职:英国国王兼任印度皇帝。

 

国内“四大文明古国”的说法让大家多少对印度有一些了解;但是印度这个地方很奇怪,虽说他文明出现的早,也有过强大的王朝,但是他却自始至终都没有出现过统一的国家

 

十八世纪末,英国控制了印度北部的莫卧儿帝国;1837年,维多利亚女王登基;她即位后,积极参与国政,并竭力支持内阁的殖民扩张政策。她于1848年派遣戴贺胥就任印度总督。戴贺胥上任后,就抛出所谓的“丧失权利论”。根据这一理论,印度王公死后如无直系后嗣,他们的领地和年金就要收归英国东印度公司所有。1854年,莫卧儿帝国皇帝巴哈杜尔•沙原先所立的太子因病死去。为维系王朝命脉,巴哈杜尔•沙写信请求戴贺胥允许他另立太子,戴贺胥虽然同意了他的要求,但却宣布巴哈杜尔•沙死后,其继承人不能称皇帝,皇室成员也要从红堡迁居至郊区,皇室的赡养金则从每月10万卢比缩减到1.5万卢比。这引起了莫卧儿帝国举国愤怒,并于1857年爆发的了印度民族大起义;在起义中,义军称呼巴哈杜尔•沙为Pādishāh-i Hind,印度皇帝的称号由此而来;1858年,印度起义失败,巴哈杜尔•沙被流放缅甸,莫卧儿帝国灭亡;Pādishāh-i Hind的称号被英国女王维多利亚继用,称女皇维多利亚一世;Pādishāh-i Hind这一称号一直沿用到1947年印巴分治,印度独立后,英国国王改称印度国王直到1950年;1956年3月23日英国女王伊丽莎白女王二世放弃巴基斯坦国王称号;

 

这就是英国国王称皇的由来。可以说,从1858年到1947年之间的英国国王可以称呼为皇帝,而其他则不能

 

在18世纪后期,英国曾发动四次侵略迈索尔的战争,最终控制了印度南部;然后从1775年开始,直到1818年,通过三次英马战争英国殖民者终于完成了对马拉塔人的征服,控制了印度中部。将英国东印度公司从17世纪以来陆续建立的马德拉斯、孟买、孟加拉三个地域上互不连接的殖民地的领土连成了一片。

 

1815年,拿破仑帝国灭亡。在战争结束后的维也纳会议上,法国和荷兰第一次承认英国在印度的殖民统治权。同时,英国凭借它在拿破仑战争时期完成的海上霸业和它所控制的印度洋各战略要冲,更稳固地保证了英国对印度的殖民统治。因此,英国在通过东印度公司使用武力逐个征服印度的一些强大的封建割据政权,实行直接的殖民统治的外;逐渐采用另一种征服形式,即以实力相威胁或利用矛盾迫使印度的封建王公签订所谓“资助条约”。通过这种条约在印度建立起一套实施间接统治的附属国体系。

 

资助条约主要内容有:(1)放弃自卫的权利,由东印度公司派军队驻扎该邦,负责防务;(2)放弃外交自主的权利,对外关系受东印度公司监督,不得与英国以外的国家保持联系或聘住这些国家的军官训练军队;(3)放弃与印度其他各邦之间解决争端的权利,必须接受东印度公司总督的干预;(4)必须负担供养英国驻军的费用,通常是将一部分领土的税收交给东印度公司直接征收;(5)东印度公司向签约各邦派遣驻扎官或监督官,监视各土邦王公,这些英国官员实际成为各土邦王公的太上皇。这种附属国体系,也就是现在印度邦一级行政单位的由来。

 

在当时,虽然英国在印度洋地区确立了霸权。但是俄国在亚洲的扩张仍使英国感到威胁。因而,印度西北部的信德和旁遮普地区作为缓存区而得以保持独立。但是,随着英国国力的增长,它的 殖民野心愈发膨胀。接下来,我们把目光关注信德和旁遮普;

 

信德地处印度河下游,与阿富汗接壤。英国东印度公司在18世纪中期就已在信德地区建立商馆。1838年4月,英国人借口保护信德避免锡克大君兰吉特•辛格的侵略,迫使信德签订不平等条约,强加给信德一名英国委派的驻扎官。1838年第一次侵略阿富汗战争开始后,英国违反1832年条约,假道信德进军阿富汗,并蛮横要求信德的米尔割让印度河旁的巴卡尔堡垒作为英国军队进攻阿富汗的基地。1839年2月,英国又强迫信德每年支付30万卢比的巨款作为驻扎信德的英军供养费,公然单方面地将信德置于英国“保护”之下,使之成为附庸国。信德人民不堪英国殖民当局的高压和勒索,奋起进行反抗。1843年2月15日,愤怒的群众袭击了英国驻扎官的官邸。英国乘机向信德宣战。英军在查尔斯•纳皮尔指挥下,于1843年2月17日与信德米尔们会战于海德拉巴附近。激战三小时,信德人的部队被打垮。6个米尔投降,只有被称为“米尔浦尔狮子”的舍尔•穆罕默德仍坚持抗战到6月,战败后被迫离开信德。1843年8月,英国将整个信德地区并入英属印度。

 

兼并信德后,英国发动了征服旁遮普的战争。19世纪初,锡克酋长兰吉特•辛格创建了统一的锡克人的国家,1801年宣布自己为“摩诃罗阇”(大君)。他建立了一支近四万人的常备军,聘用法国军官训练军队。1806—1807年,兰吉特•辛格的势力越过萨特累季河向朱木拿河发展。当时英国人顾忌法国、土耳其、波斯结盟入侵印度,因此,不敢贸然对兰吉特•辛格使用武力,以免推动锡克人投向法国。东印度公司总督明托一方面通过谈判羁縻锡克人;另一方面以军事威慑和利诱拉拢萨特累季河南岸锡克小邦,从而促使兰吉特•辛格于1809年4月25日同意与英国东印度公司签订“永久友好”条约。这个条约将锡克国家的边界限制在萨特累季河北岸。1839年兰吉特•辛格去世后,锡克封建主内讧不已,锡克大君频频易位。英国殖民当局抓住这个时机,发动征服锡克人的战争。

 

1846到1849年,英国通过两次对旁遮普锡克人的战争,在付出了极其惨重的代价后,终于兼并了旁遮普。印度总督大贺胥公然声称:“对英国领土的安全和人民的利益来说,必不可少的一点是应该结束锡克国家的独立,而使它完全屈服。”1849年3月30日,大贺胥以一纸文告宣布废黜锡克大君。(旁遮普人信仰锡克教,因此也称锡克人)

 

至此,英国通过在印度进行殖民战争,经历了100多年,终于将英国在印度的统治权力扩展到了印度的天然边界。正如马克思指出:“英国用武力并吞了旁遮普和信德,这样,从人种边界、政治边界和军事边界上看,就在东印度大陆全境最终建立了不列颠的统治。占有了旁遮普和信德,就可以击退来自中亚细亚的任何侵犯,对抗正在波斯边境扩张的俄国了。”英国完成了对印度的征服,建立起庞大的英印帝国,控制着从欧洲通向远东的海道中间站──印度站,在与其他殖民国家的竞争中占了极大优势。英国利用印度的人力、物力,以印度为根据地进一步向中国、缅甸、阿富汗、伊朗扩大殖民侵略。“至于印度的对外关系,从此以后已根本谈不到了”。

 

好了,接下来我们说南洋。前面我们说,说印度不能不说英国;而这句话,在南洋可以说,说南洋不能不说大明。

 

郑和七下西洋;其庞大的舰队,以及进行对南洋国家极其有利的朝贡贸易,将南洋诸国纳入了明帝国的藩属行列;引发了华人下南洋的高潮。

 

明帝国主要有16个朝贡国,真腊(今柬埔寨的高棉)、苏门答刺(今苏门答岛西北部的亚齐)、锡兰山(今印度半岛之南的锡兰岛)、暹罗(今泰国)、占城(今越南南部)、苏禄国东王、西王和峒王(今菲律宾西南的苏禄群岛)、渤泥(今印度的加里曼丹)、古里(今印度半岛西部的卡利卡特)、古麻喇(今菲律宾的棉兰老岛)、爪哇(今印尼的爪哇岛)、柯支(今印度的柯钦)、满刺加(今马六甲)、日本和朝鲜。大多数均分布在南洋地区。

 

大家说明代,自然而然就会想到海禁。但是,真实的历史是,明代虽然实行海禁政策,但是并不阻止和朝贡国的贸易。

 

期间西班牙,葡萄牙和荷兰也相继进入东南亚,这导致了明帝国和西方殖民者的直接对抗。在17世纪的前四十年,明军(包括郑芝龙等披着官方外衣的海盗)与荷兰数次交战,成功遏制了荷兰的扩张势头。明帝国舰队成功夺取了从日本到南海的全部制海权,当时凡航行在东亚地区的船只,都必须花钱购买明(郑)的令旗,若无此旗,在东亚海面被拦截的概率超过50%^^^^,若只在福建沿海,则100%^^^^被拦截。可惜,1644年大顺军攻入北京,崇祯皇帝自缢煤山;郑氏集团很快被卷入了这场改朝换代的大动荡中。西方殖民者迅速填补了眀亡后的实力空白,南洋地区的华人陷入了孤军奋战的困境。

 

在清朝建立全国统治后,朝贡国逐渐减少到七个:朝鲜、越南、南掌、缅甸、苏禄、暹罗、琉球。可以看出,到清朝,中国已经基本上失去了对南洋的宗主国地位。但是,在南洋拥有不下十余万的华人,他们在之后的岁月中,与欧洲展开了争夺南洋统治权的斗争。

 

1776年,罗芳伯建立兰芳大总制共和国,开华人海外立国之先河。

 

在兰芳立国之初,总是有欧洲人前往当地骚扰,劫掠;不少部落酋长都要求兰芳共和国保护他们。但是兰芳并不是以军力见长的国家,罗芳伯得知洋人对中国仍然非常顾忌,因此,罗芳伯就以兰芳公司的名义向清朝称臣,并派员前往北京朝贡。此举果然使洋人大为顾忌,从而停止对当地的骚扰。而另一方面,早期未有加入的部族,看到兰芳共和国的成功,亦纷纷表示愿意加入成为成员部族。在国势最高峰时,兰芳共和国的势力范围占有整个婆罗洲岛,人口达百万。

 

后来由于清朝在军事外交上多次失利,欧洲人开始认识到清朝已经不是当年那个强大的中国,无力再顾及境外的事,趁著中法战争的爆发,荷兰开始部署占领行动。1884年,荷兰入侵兰芳共和国,兰芳共和国虽进行了抵抗,但终因寡不敌众而失败,其残余势力逃至苏门答腊。不过,由于仍害怕清政府作出反应,荷兰并未公开宣称已占领兰芳地区,而是另立了一个傀儡以便进行统治。直到1912年清朝灭亡、中华民国成立后,荷兰才正式宣布对兰芳地区的占领。兰芳共和国自立国至灭亡,共经历一百多年。

 

在当时,像兰芳共和国这样的华人政权不下七八个,但是清朝统治者一直对海外华人极其猜忌;在海疆问题上也远不如明代强硬;加上西方对印度的逐步征服,拥有了加大南洋殖民力度的桥头堡;导致了原本在南洋殖民上占据优势的华人不仅仅失去了在政治和经济上的特权,华人自己建立的国家也一一被西方攻破兼并。南洋地区的欧洲殖民化,反过来成为了欧洲列强侵略中国的前进基地。因此,郑观应《盛世危言•海防上》说:“昔泰西各强敌,越国鄙远而来。今而南洋各岛,悉为占据。则边鄙已同接壤,郊坰无异户庭也。

 

如果说,印度和南洋地区在19世纪是一部殖民与征服的历史。那么19世纪的阿拉伯地区,则是一部宗教冲突的历史1847年夏天,伯利恒的圣诞教堂丢失了一个曾经悬挂在救世主诞生地的带有银色题词的星章。因爲这件事,使法国政府得到了它所希望的在东方同俄国势力抗衡的机会。法国政府向奥斯曼帝国提出扩充拉丁(天主教)教派的权力的要求。但是俄国威胁,如果奥斯曼帝国政府改变了圣地占有人的地位的话,俄国就要与之断绝外交关系。经过两年的谈判和宗教会议后,苏丹作出了如下的决定:在耶路撒冷一切照旧,但是在伯利恒的圣玛丽教堂和圣诞教堂的大门的三个钥匙要交给拉丁教徒。

 

这里需要作出解释的是,俄国他是属于基督教的东正教派

 

奥斯曼的这个决定,并没有满足拉丁教徒的要求。在不久之前还用威胁的口吻提到法国皇帝的荣誉的法国大使,这时却表示满意。于是俄国打算利用这个机会把天主教势力从东方舞台上赶出去。

 

俄国设法使奥斯曼帝国政府向耶路撒冷的总督传达了一项命令:在交出钥匙时应当向拉丁教徒讲清楚,并没有给予他们走过大门的权利。此外,他还迫使帝国政府把希腊教派在圣地的一切权利记录在市法院的档案中,宣布拉丁教派的任何进一步要求都是无效的。当法国也平心静气地接受了这个挑战时,俄国驻巴勒斯坦的总领事要求将苏丹新颁发的敕令在耶路撒冷予以公布。法国大使对此提出了抗议,并且威胁说,如果奥斯曼帝国再顺从俄国的话,法国就要封锁达达尼尔海峡。奥斯曼帝国权衡再三,最终答应了俄国的要求;而法国再一次未敢将它的威胁付诸行动。

 

在这次天主教与东正教在基督教圣地问题上的交锋中,天主教派的法国势单力孤,没有斗过东正教派的俄国

 

1852年,门的内格罗大主教去世。他的侄子放弃大主教的头衔而以一个独立的世袭王朝的创立者的身份开始他的统治。奥斯曼帝国于是派了它最能干的将军欧麦尔帕夏去镇压达尼罗。(门的内格罗就是现在的黑山共和国地区)他的居民和奥地利帝国境内的南斯拉夫人同族。因此,奥地利皇帝派遣了一个特命全权大使到伊斯坦布尔去劝告奥斯曼帝国政府行动要有所节制。俄国随后也派遣了大使。不过虽然当俄国的特使门什考夫到达伊斯坦布尔时门的内格罗事件已经解决,但是门什考夫却要求签订一个特别条约来规定圣地的问题,并且要求奥斯曼承认希腊大主教爲独立的教会领袖。这是奥斯曼帝国所不能接受的(所谓承认希腊大主教爲独立的教会领袖,就是说,以后希腊大主教和奥斯曼的宗教领袖以后就是平等的关系,而不再是从属关系了)

 

1852年6月26日沙皇尼古拉发表了着名的宣言。他说,由于奥斯曼政府干涉了东方各教会的权利,俄国自古以来就有的保卫希腊正教的使命迫使他命令他的军队开入多瑙河各公国,其目的不是爲了发动战争而是爲了取得保障恢复这些受到侵犯的权利。一个星期之后,俄国军队跨过了普卢特河。10月4日,奥斯曼帝国向俄国宣战,并且派它的军队渡过多瑙河。这时,普鲁土和奥地利要求俄国撤出多瑙河地区,而且沿着加利西亚边境集结军队。英法也加入到战团中来支持奥斯曼帝国,他们在伊斯坦布尔集合了地面部队,9月间他们用这些军队在克里米亚向俄国发动了进攻。

 

大家要问,这是俄国和奥斯曼帝国的事情,为什么英法,奥地利和普鲁士都要干涉呢?

 

在东西罗马分裂后,基督教也随之分裂,西欧国家属于天主教派,奥斯曼帝国吞并拜占庭之后,占领了基督教的圣地;而俄国属于东正教,也就是希腊教派。虽然,在十字军的时候,拜占庭的教廷在名义上又归顺了罗马教廷。但是俄罗斯为了现实自己的力量,一直想占领君士坦丁堡,重建东方的教会中心。这是信仰天主教派的西欧国家所不愿意看到的,因此,当时欧洲几个列强,英法奥普都站在了奥斯曼一边

 

1852年9月,英法联军在克里米亚登陆,随后击败了前来反击的俄军,俄国求和。1856年3月,交战双方在巴黎完成了和谈。在克里米亚战争期间双方所占领的一切地区都归还给对方。各大国保证奥斯曼帝国的独立,并且允许它成爲“欧洲大家庭”的一员,享受国际法的一切保障。达达尼尔海峡仍然象以前一样地不开放,黑海中立化。由一个特别委员会独立管理多瑙河的航运。奥斯曼帝国答应准许摩尔达维亚和瓦拉几亚建立独立的民族政权,并保证他们有完全的信仰、立法、贸易和航运的自由。塞尔维亚也获得了同样的自由,但是它们仍然附属帝国政府。帝国保留了在塞尔维亚驻扎军队的权利。这一次,俄罗斯的企图完全没有得逞,天主教派得了上风

 

在克里米亚战争之后,奥斯曼帝国苏丹允许俄国高加索的塞加西亚人移民迁入保加利亚定居。并且放任他们向基督徒进攻。在保加利亚发生的这些暴行在引起了基督教徒十分激烈的愤怒浪潮。1876年1月保加利亚地区发生了暴乱,塞尔维亚自治政府也在6月27日向奥斯曼帝国发出最后通牒,7月2日,塞尔维亚地方向奥斯曼帝国宣战。门的内哥罗宣布支持塞尔维亚,向奥斯曼宣战。这个时候,苏丹穆拉德的神经错乱很严重,因此伊斯兰教教长于8月31日宣布他被废黜。他的弟弟阿卜杜•哈米德二世于9月1日即位。新苏丹要求内战各方休战,英国等列强要求,各大国在五年内保留认可保加利亚总督的权力权,并且任命一个国际管制委员会进行管理。

 

奥斯曼首相米德哈特帕夏企图以内部改革来制止这种对苏丹主权的侵犯。他任命一个包括十六个文官、十个教土和两个师长级的将军组成的委员会,负责起草新宪法。经过激烈的争辩之后通过了决议,这些决议是以比利时宪法爲基础于12月23日以卡奴尼诏书的名义发表的

 

这个宪法的主要内容是,取消伊斯坦布尔的各种特权,帝国所有的臣民都应称爲奥斯曼人而且有人身自由;定伊斯兰教爲国教,但国家也保护其他所有得到承认的宗教;在法律的范围内应有新闻自由;所有精通土耳其语言的奥斯曼人都可以按他们的能力担任国家的任何职务;通过两个议院——衆议院和参议院——建立人民代表制,衆议员和参议员不得因他们的意见或投票而受到迫害;设立一个由十名参议员、十名国家咨议和连名上诉院咨议组成的最高法院,作出关于大臣、议长、上诉院法官和被控告犯有危害治安和叛国罪的人的决定;各省政府应实行地方分权;所有奥斯曼人都应受初级义务教育。

 

根据这个宪法,奥斯曼帝国政府宣布不经议会同意不能作出任何重大决定,企图借此逃避各大国的要求。

 

在当时议会根本没有进行选举,帝国政府就随意召开了一个两百多人的大会,高官显贵以及基督教徒和犹太教徒的代表都参加这次会议。1877年1月18日这个会议一致拒绝了各大国的要求。而这时,各个列强因为教派不同对于处理奥斯曼帝国出现了分歧,米德哈特帕夏成功离间了几个列强,因而奥斯曼帝国的领土并没有发生变动

 

虽然事情解决了,但是这确刺激了俄国的侵略胃口。

 

俄国于4月24日向各大国宣布说,东方的骚动妨碍了它的和平的发展,因此它不得不积极地进行干预。

 

罗马尼亚地方无力阻止俄军过境,因为这样,奥斯曼帝国对罗马尼亚地方态度也变得极为恶劣,边境冲突不断。于是,罗马尼亚和俄国签订了一个军事条约,将它的全部资源和交通工具都交由俄国使用。5月13日,罗马尼亚宣布独立并向奥斯曼帝国宣战。

 

战争态势对奥斯曼极为不利,但是由于英国的干预,俄国被迫放弃了它的东方政策的一贯目标——圣地君土坦丁堡。双方在圣斯忒法诺签订了一个临时和约。奥斯曼同意割让爲俄国人所占领的亚美尼亚的卡斯要塞和重要的巴统港,并且同意建立一个独立的保加利亚公国,苏丹拥有它的宗主权。奥斯曼帝国对此仍然不满意,于是它将塞浦路斯割让给英国,求得英国的帮助,因此英国不承认这个条约。奥地利帝国也站在英国一方,俄国被迫同意在柏林修改和约。

 

在俾斯麦的帮助下,土耳其保全了保加利亚南部作爲在一个基督教总督管理下的东鲁美利亚自治省。但是,保加利亚北部则成爲一个独立的公国。罗马尼亚、塞尔维亚和门的内哥罗获得了完全的独立,希腊也从奥斯曼帝国获得了领土。罗马尼亚割让比萨拉比亚给俄国,而得到了一个完全不适当的补偿——多希鲁加。奥地利帝国从奥斯曼那里获得了占领波斯尼亚.黑塞哥维那和诺维巴沙旗的权利

 

这个条约比开始的条约更让苏丹不能接受。对英国逐渐感到失望的苏丹阿卜杜勒•哈米德于1877年2月5日解除了力主依赖西方国家的米德哈特帕夏的首相职务,并以叛国罪将他放逐国外。

 

宫廷亲信使苏丹老是害怕阴谋,在他们的影响下,他愈来愈深地陷入不现实的幻想中:愈来愈重视他作爲哈里发的宗教尊严,他希望借此来达到控制所有穆斯林的目的。苏丹的这种想法自然是和受过教育的广大阶层的想法是一致的,特别是在教士之中。对他们说来,伊斯兰教仍然代替着不存在的民族意识,而且他们在梦想有一个泛伊斯兰教的复古运动来对抗欧洲的霸权。但是奥斯曼帝国的弱点已经十分明显,因此它以日益增加的速度走上了分崩离析的道路

 

希腊对在柏林条约中对他们的国境所进行的调整感依然感到到不满。将绝大多数是希腊人居住的克里特岛并入他们的王国的愿望不断地刺激着希腊人民的感情。1896年这个岛上发生了暴动,希腊的乔治国王担任了这次暴动的领导。但是这个王国军事上的软弱带来了巨大的灾难,以致各大国不得不维持它使它免于全面崩溃。结果,各大国所规定的和约条款只给大陆上的希腊人带来了微不足道的边境调整,虽然克里特岛得到了在一个基督教徒总督管理下的自治省的地位

 

马其顿的情况使奥斯曼帝国更感棘手,在那里土耳其人、希腊人、阿尔巴尼亚人、瓦拉几亚人、保加利亚人和塞尔维亚人混居在一起。由于这种情况,所有的三个边境毗连的基督教国家都争夺这个土地肥沃、特别是由于它出产烟草而具有重大价值的省份。 1902年秋天,成群的保加利亚人在马其顿组织了起来,在乡间各处流浪威胁其他的斯拉夫人,甚至连土耳其军队也不能平定他们。结果俄国和奥地利要求帝国政府设立一个由欧洲人担任总督和在欧洲军官指挥下的警察队。但是指挥这个宪兵队的意大利将军也不能恢复秩序,于是其他各族人反而也效法保加利亚人进行游击战。奥地利企图利用这种局势通过从塞拉热窝起经过它管辖之下的诺维巴沙旗的一条公路将它的势力一直伸到萨罗尼加。这件事引起了俄国和其他大国的妒嫉,他们这时要求任命一个受到他们控制的总督。

 

这些情况,使得奥斯曼国内感到极为屈辱

 

1908年6月,英王爱德华七世和沙皇尼古拉二世在勒佛尔举行会议,完成了英俄两国根据1907年8月18日至31日的条约所缔结的协约。根据这个情况,奥斯曼帝国国内普遍认为列强将会有瓜分帝国的新计划出现。这种威胁使军官中的激动情绪达到了沸腾点。1908年7月,摩那斯特尔出现叛乱,叛军突然向伊斯坦布尔进军,几乎没有遭遇抵抗就占领了这个城市。他们强迫苏丹承认新宪法,并且任命了他们可以接受的大臣。

 

1908年12月17日召开了土耳其议会。叛离者建立了青年土耳其党参与到其中。但是,1909年4月13日保守派又掀起了反对青年土耳其党的叛变。苏丹于4月15日任命陶菲格帕夏爲首相,他的任务是将圣法再度付诸实施。不过,军队反对保守派。4月,萨罗尼亚军团的领袖侯赛因•胡斯尼帕夏在参谋长穆斯塔法•凯末尔的陪同下向首都进军。经过短短的战斗之后,麦哈茂德•晓克特帕夏占领了这个城市。国民议会于4月26日在圣斯忒法诺开会。在伊斯兰教教长的一项意见书的支援下,国民议会决定废黜苏丹。阿卜杜勒•哈米德的弟弟穆罕默德五世被立爲苏丹。

 

在新成立的议会中,自称爲自由主义者并且宣传他们的纲领爲“自由和团结”(Hurriyet Ve ltilaf)的资产阶级团体组成了一个政党,它急于削弱军官们的占优势的势力。但是国外的局势不允许奥斯曼帝国平静地发展它的宪法生活。

 

巴尔干各国于1912年 10月向奥斯曼帝国宣战。 虽然这些国家之间还有一些尚待解决的分歧,但是他们感觉到土耳其政府的计划威胁到了他们的共同利益,这个计划就是用让伊斯兰教移民重新移居马其顿的办法把这个地区和奥斯曼帝国更紧密地联系起来。

 

土耳其人抵抗不了他们的联合力量:保加利亚人围攻亚德里安诺堡,而希腊人则占领了萨罗尼加。自由主义的内阁缔结了休战协定,并且准备放弃亚德里安诺堡。但是军官们反对这种屈辱的条约,他们于1913年1月13日强迫内阁辞职,麦哈茂德•晓克特接管了政府。

 

但是战争形式对奥斯曼帝国极为不利,在5月间在伦敦举行的和平会议上,奥斯曼帝国最后不得不同意割让爱琴海上恩诺斯线以西的所有地区和黑海旁的米迪亚。不过,由于巴尔干各国在瓜分抢劫来的土地上不能达成任何协定因而陷入战争状态,奥斯曼帝国又重新占领了亚德里安诺堡。最后在伊斯坦布尔和约(1913年9月)和雅典和约 (1914年)中,奥斯曼帝国得到了这个城市。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土耳其加入同盟国方面。它希望借同盟国家的力量来打破英法两国在近东的霸权。

 

其间,土耳其陆军和海军击退了英国对达达尼尔海峡的进攻。穆斯塔法•凯末尔证明了他的杰出的军事天才。

 

冯•德•戈尔茨指挥下的土耳其军队阻止了在唐森将军指挥下的英印远征军向伊拉克的推进,击退了一支英国援军,并且迫使在库提亚马拉受到包围的唐森师于1914年4月29日投降。

 

但是经过一段长时期后,在占优势的英国军队的压力下伊拉克防守不住了。1917年2月,英国人重新占领了库提亚马拉,3月间巴格达也落入英国人手中。这就使英国控制了波斯和伊拉克的油田,按照寇松勋爵的话来说,这些油田中丰富的石油导致了协约国的胜利。对苏伊土运河的进攻也不成功,但是土耳其军队却牵制住了大批英国作战部队。1917年12月英国人进入了巴勒斯坦。在阿拉伯,英国利用政治独立的希望诱使麦加的沙里夫背叛了奥斯曼帝国,1918年10月初,他率领阿拉伯军队一直推进到大马士革。奥斯曼帝国在高加索战线上取得了他们唯一的持久的胜利。虽然1916年7月他们在俄国人的压力下不得不让出高加索,但是在沙皇政权垮台后,他们于1918年5月经由埃尔佐鲁姆向前推进直抵石油工业的中心巴统和巴库。在东方新成立的由冯,法尔根海恩指挥的伊尔德里姆军团又从英国人手中夺回了巴格达,但是它已经不能挽回危局。

 

 

1918年10月30日穆德洛斯的休战决定了帝国的崩溃http://www.quanxue.cn/ftbbs/20109/2010913141214a98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