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椒厨房加盟费:中国股市为何总是暴涨暴跌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05 22:55:56

中国股市为何总是暴涨暴跌
——《新财经》杂志2008年9月5日
   时寒冰

  管理层一直在强调“防止股市大起大落”。但中国股市大起大落的现状,使这种愿望化为泡影。
     那么,中国股市大起大落的根源在哪儿?
  回顾中国股市发展历程,几乎每一次股市的大涨与大跌,都是人为干预造成的。
  在股市上涨时,有关部门及官员如坐针毡,担心形成巨大的泡沫,便出台调控措施打压,抑制股市上涨。如1996年10月起,监管层连下“十二道金牌”,抑制股市上涨。
  但是,股市到底有没有泡沫、泡沫有多少?有关部门及官员,没有明确的计算公式和判断依据,而是根据自己的感觉判断,并以此出台干预股市的调控政策,这种草率态度,在全世界都难找出第二个。世界上所有的证券监管机构,关注的重点都是市场的公开、公平、公正,关注的是游戏规则的刚性和合理性,确保每一个交易者都在同一规则下博弈。而我们的证券监管机构及有关部门,却忽略了最基本的功能——确保游戏规则的公平和刚性。把“不务正业”运用到了出神入化的地步。
  一方面,政府干预股市的冲动极其强烈,而这种干预本身不受外界的监督与制约,导致老鼠仓在暗中顺利完成嫁接过程——每次干预政策出台之前,股市异动本身就是最好的证明。另一方面,政府忽略了对市场交易公平、公开、公正制度的构建,导致市场漏洞百出。而这些漏洞被强势利益集团充分利用,敛取钱财,掠夺普通投资者。因此,每一次权力干预股市的过程,既是股市剧烈波动的过程,也是散户投资者受损的过程。
  在政府认识到股市有泡沫后,出台强硬措施,但因此造成股市持续暴跌后,有关部门又会心生恐惧,担心股指持续低迷,担心融资功能丧失,又出台救市措施,导致股市暴涨……中国股市发展至今,一直在这种恶性循环中沉浮。
  政府痴迷于干预股市所带来的快感中不能自拔,而有关官员则因为有幸成为干预政策信息的提前获得者,通过老鼠仓,通过提前买进或卖出操作,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因此,在股市暴涨暴跌的背后,其实隐藏着潜在的巨大的腐败行为。对权力持有者而言,这种腐败较之于接受几十万元、几百万元的贿赂,显得更为诱人。
  如果没有去年“5·30”对股市的重创,就不会有6124点的报复性上涨创下的历史高点;如果没有新股的密集发行与解禁的“大小非”对股市的重创,也就不会导致中国股市此轮超过50%的大跌。股市的暴涨暴跌,从根源上看,是权力不当干预的结果。
  权力的职责是营造一个公平交易场所,让内幕交易者付出远远超出其收益的巨大代价。但是,当权力痴迷于调控与救市,当权力通过调控与救市获取巨大利益,不仅导致并加剧了中国股市的暴涨暴跌,而且,导致了市场交易公平性的彻底丧失。因为,在不受监督和制约的情况下,政府其实也成为市场中的一个利益主体,当它携带强大的权力资源与其他市场主体展开竞争,谁会是对手呢?谁又有资格充当政府的竞争对手呢?
  中国股市要避免大起大落,必须规范政府随意干预股市的行为,它必须重回自己的职责,即建立一个公平、公正、公开、透明的市场,让所有的投资者公平博弈。同时,依法严厉查处内幕交易、老鼠仓等不法行为,勒令那些不遵守股改承诺,在财务报表中造假的上市公司退市并承担给投资者造成的损失。在这种情况下,中国股市才能真正避免大起大落,中国的投资者才能真正分享股市发展带来的收益。从长远来看,只有这样的市场才会受到投资者欢迎,也只有这样的市场,才有希望和明天。

以下为原稿,无删节(2400字,发表时删掉一半):

中国股市大起大落的根源在哪?
      时寒冰

    “防止股市大起大落”,这句话所有投资者耳熟能详。但是,中国股市不是大起就是大落的现状,又使这种愿望化为泡影,也让明确表态的官员的公信力受到质疑。
    那么,中国股市大起大落的根源在哪?
    对照中国股市的发展历程,没有一次股市的大涨与大跌,不是人为干预的结果。为了干预股市,甚至动用了国家宣传工具。
    典型的如1996年,《人民日报》在当年12月16日发表特约评论员文章——《正确认识当前股票市场》,用空前强硬的语言对股市发出明确导向:“政府要把经济搞好是真,但绝对不会在股市暴跌时去托市,也托不起市。投资者对此不能抱有任何幻想。投资股市,风险自负,赚钱自得,损失自担,这在任何国家都一样。目前的股市已到了很不正常的状况,孕育的市场风险越来越大,需要引起投资者足够的重视。”
    这其中透露出来的信息,连傻子都能感觉得到。因此,12月16日当天,开盘后仅4分钟,除了停牌的股票,几乎全部跌停或接近跌停。而在此前的两个交易日,那些“先知先觉者”已经提前出逃。
    通过这个例子可以看两点:一,权力左右股市走势,导致剧烈的波动。二,“先知先觉者”明察秋毫,普通投资者受损。
    如果用这两点进行对照,时至今日,中国股市何曾走出过这种循环?
    在股市上涨时,有关部门及官员如坐针毡,担心形成巨大的泡沫,便出台调控措施打压股市,抑制股市的上涨。远的如1996年10月起,监管层连下“十二道金牌”,抑制股市的上涨。近的如,2007年5月30日,有关部门上调印花税率,调控股市。
    但是,股市到底存在不存在泡沫、泡沫有多少,谁能精确计算出来呢?有关部门及官员自己,也没有明确的计算公式和判断依据,而是根据自己的感觉来判断股市泡沫的存在与否、严重与否,并以此出台干预股市的调控政策,这种草率对待股市的态度,在全世界都难找出第二个。世界上所有的证券监管机构,关注的重点都是市场的公开、公平、公正和透明,关注的是游戏规则的刚性和合理性,确保每一个交易者都在同一规则下博弈。而我们的证券监管机构及有关部门,却紧盯着指数,根据指数出台鼓励或抑制股市上涨的措施,而忽略了其最基本的功能——确保游戏规则的公平和刚性。把不务正业运用到如此出神入化的地步,在全世界政府职能部门中恐怕也无出其右者。
    一方面,政府干预股市的冲动极其强烈,而这种干预本身不受外界的监督与制约,导致老鼠仓在暗中顺利完成嫁接过程——每次干预政策出台之前股市的异动本身就是最好的证明。另一方面,政府忽略了对市场交易公平、公开、公正制度的构建,导致市场漏洞百出,而这些漏洞被强势利益集团充分利用,敛取钱财,掠夺普通投资者。因此,每一次权力干预股市的过程,既是股市剧烈波动的过程,也是散户投资者受损的过程。
    在政府认识到股市有泡沫并出台强硬措施,造成股市持续暴跌后,有关部门又会心生恐惧,担心股市因此走向终结,其融资等功能丧失。在这种情况下,政府又会出台救市措施,在股市最低迷的时候,有关部门甚至强硬要求基金必须保持高比例仓位,简言之,就是要求其多买少抛,甚至明确指令只能买不能抛。凡此种种。当这种信息发出后,股市会立即摆脱颓势,走出一波报复性上涨。去年“5·30”后,中国股市走出一波壮观的直达6100多点的大涨势,就是一个明显的例子。
    在股市持续上涨后,出台措施打压股市;在股市暴跌后,出台措施救市;救市导致股市暴涨后,又出台措施打压股市……从中国股市发展至今,中国股市可曾走出过这种恶性循环?
    政府痴迷于干预股市所带来的快感之中不能自拔,而有关官员则因为有幸成为干预政策信息的提前获得者,通过老鼠仓,通过提前买进或卖出的操作,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因此,在股市暴涨暴跌的背后,其实隐藏着潜在的巨大的腐败行为。对权力持有者而言,这种腐败较之于接受几十万元、几百万元的贿赂,显得更为诱人。
    中国资本市场中的各种漏洞,为腐败交易提供了良好的保障。这也正是为什么每次救市与打压股市之前,股市都有明显异动的根本原因。
    如果没有去年“5·30”对股市的重创,就不会有6100多点的报复性上涨创下的历史高点;如果没有新股的密集发行与解禁的大小非对股市的重创,也就不会导致中国股市此轮超过50%的大跌。股市的暴涨暴跌,从根源上来看,是权力不当干预的结果。
    权力的职责是营造一个公平的交易场所,让內幕交易者付出远远超出其收益的巨大代价,但是,当权力痴迷于调控与救市,当权力通过调控与救市获取巨大利益,不仅导致并加剧了中国股市的暴涨暴跌,而且,导致了市场交易公平性的彻底丧失。因为,在不受监督和制约的情况下,政府其实也成为市场中的一个利益主体,当它携带强大的权力资源与其他市场主体展开竞争,谁会是对手呢?谁又有资格充当政府的竞争对手呢?
    权力干预股市的结果,只能是股市在畸形中发展,只能是大大小小的腐败分子借助畸形的市场大发横财,而普通投资者默默吞下眼泪与悲伤。
    当普通投资者在股市下跌后呼吁救市时,他们其实在授权给政府制造不公的机会。可曾有普通投资者真正从政府的救市中获取利益吗?当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决定从2008年4月24日起,调整证券(股票)交易印花税税率,由现行3‰调整为1‰之前的两天,中国股市被疯狂的买单托起,几乎所有投资者都感到了不同寻常的异动。而当利多消息公布出来,利好出尽,股市很快又创出新低。
    中国股市要避免大起大落,必须规范政府随意干预股市的行为,它必须重回自己的职责,即建立一个公平、公正、公开、透明的市场,让所有的投资者公平博弈,同时,依法严厉查处内幕交易、老鼠仓等不法行为,勒令那些不遵守股改承诺,在财务报表中造假的上市公司退市并承担因此给投资者造成的损失。在这种情况下,中国股市才能真正避免大起大落,中国的投资者才能真正分享股市发展带来的收益。从长远来看,只有这样的市场才会受到投资者欢迎,也只有这样的市场,才有希望和明天。
       写于2008年7月29日 发表于2008年9月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