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数基金赎回几天到账:中国舆论挞伐公车贵校车破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9 13:20:11

中国舆论挞伐公车贵校车破

(2011-11-21)

fieldset { width: 306px; border: 1px solid #990000; align: center;}legend { font-family: Arial,"宋体"; font-size: 12px; font-weight: bold; color: #990000;}● 沈泽玮 报道 北京特派员

  中国甘肃校车超载遇车祸的惨剧引发舆论挞伐,纷纷以官员“豪华公务车”一年开支800亿元与“超载55人的校车”之窘迫做强烈对比。在部分民众声讨社会不公的焦虑声中,中央下令一般公务用车和执法执勤用车发动机排气量不超过1.8升,价格不超过18万元(人民币,约3万6600新元)。

  11月16日发生的事故,再次凸显了舆论所感慨的社会不公现象:官员有特权,百姓无特权;公务车有特权、校车无特权。而只能载9人的校车挤进64人,一遇车祸就死了21人。

  南方报业集团下属的商业报纸《21世纪经济报道》对此整理了个图表,一边追溯近期发生的校车车祸造成约60名学童死亡,另一边则列出部份政府部门去年的新车开支,而网上舆论和微博也响起了“撤公车兴校车”的呼吁。

  在这样的背景下,《人民日报》前天报道,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务院机关事务管理局、中共中央直属机关事务管理局联合发布《党政机关公务用车选用车型目录管理细则》的消息。

  《细则》规定,一般公务用车和执法执勤用车发动机排气量不超过1.8升,价格不超过18万元,其中机要通信用车发动机排气量不超过1.6升,价格不超过12万元;新能源轿车扣除财政补助后价格不超过18万元。

  在此之前,中央对于一般公务用车和执法执勤用车的要求是,发动机排气量不超过2升,价格不超过20万元,新规定的价格顶限比旧规定少了2万元。

  中国的“三公”(公款吃喝、公车私用、公费旅游)消费一直广受老百姓诟病,而豪华公务车“招摇过市”的现象更是频频被媒体和网友曝光。

  在甘肃校车惨祸发生后,《中国青年报》的报道指出,去年政府采购汽车金额攀升至800亿元,占总采购规模的14%,平均年增速超100亿元。而超标购车等违规行为更时有发生,今年2月媒体就报道披露,宁夏财政厅斥资近900万元一次性采购25辆豪华奥迪车。   《中华工商时报》的报道则引述中国国家财政部、国家发改委和国家统计局调研的数据指,党政机关及行政事业单位公务用车总量为200多万辆,每年公务用车消费支出1500亿元至2000亿元(不包括医院、学校、国企、军队以及超编配车),每年公务用车购置费支出增长率为20%以上。
教育投入目标

占GDP4%难实现

  相较之下,二手车当做校车、超载严重等却是普遍存在的现象。媒体报道指出,这当中“差钱”是根本问题,“教育经费投入占GDP4%”这个目标自1993年首次提出后,多年来一直无法实现。

  对于官方日前发布新的公务车管理细则,中国全国人大代表叶青认为,新政无疑是个好政策,可让中央单位的公车开支预计可减少8亿至10亿元之间,今后最关键的问题就是应该抓好监管,尽量杜绝“超标车”的出现。

  不过,人民大学法律社会学研究所所长周孝正在接受本报访问时却强烈表示,管理细则没有用,“根本不要相信,绝无可能,这些都做不到,说一套做一套呗”。

  周孝正强调,中国的根本问题是集权,权力过分集中,就得不到有效制约,要解决问题就要积极稳妥地推行政治体制改革,“这个问题得不到解决,一切就免谈”。他进一步指出,因为中国是中央集权,所以不可能发生由下至上推动的改变,而权力过分集中就会产生特权,“社会不公当然就是特权所引发的”。

  中国在2003年前后正式启动公车改革,各地纷纷采取了“卖公车、发补贴”的办法,然而汽车在政府采购物品中始终占据前三位。体制改革不触碰特权,就无法彻底解决问题,舆论对于官方日前颁布的新管理细则也多持保留态度。

  中国媒体人石述思在微博上说,中央下令18万元以上的公车不能买是好政策,“但结合当前行政管理体制和官员的面子,能有效执行吗?”

  也有网民激动写道,“面对事故频出的破旧校车,面对早早离世的幼小生灵,我们的官员在豪华座驾里还坐得住吗?一年800亿的公务车支出,“挪用”一点在改善民生上不好吗?但愿中央公务车不得超18万元的新规能得到落实! ”

simtw@sph.com.s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