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仿生命 生命写作文:备课指导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03 09:20:19

 

第一章  备课概论
当前研究备课、上课的新价值
备课的含义
备课的作用与基本内容
备课的基本要求
一、备课的基本含义
一、备课的基本含义
备课的含义
二、备课与相关概念的关联

三、备课的新含义
第二章  备课的作用与基本内容
一、备课的作用
一、备课的作用
二、备课的基本内容
二、备课的基本内容
三、备课的基本要求
三、备课的基本要求

第二章  备课标的技能
一、课程标准对备课的作用
备课标:从文本课程走向实施的课程
二、可用于备课的课程标准的信息
课程标准提供了教科书编写的基本思路和基本要求
课程标准提供了教学内容的学段目标要求
课程标准提供的评价建议,可以借鉴为课堂教学的质量标准
课程标准提供了大量案例,可以借鉴为课堂教学案例
误读课程标准的典型个案分析
误读课程标准中规定的课程教学目标的种种现象
第一讲小结
第三章  备教科书的技能
第一节 教师用教科书教的过程分析
影响教师使用教科书水平的因素分析
影响教师使用教科书水平的因素分析
课程内容为什么这样呈现——对相应的课程教学内容的教科书呈现的认识和把握程度,尤其对其优点、缺点的处理
影响教师使用教科书水平的因素分析
对学生的实际状况与可能达到状况的把握程度
影响教师使用教科书水平的因素分析
我该如何呈现课程内容——对相应的课程教学内容的课堂呈现的实际水平、有效程度
影响教师使用教科书水平的因素分析
如何做效果更好——对课堂教学艺术的追求的效果和个性风格形成的驾驭
教师使用教科书的水平模型
教材是课程的物化形态。
教科书是根据教学大纲或课程标准编制的系统地反映学科内容的教学用书,是使学生达到课程标准所规定的目标要求的内容载体。
  [1]中国大百科全书编辑委员会.中国大百科全书(教育)[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76年版,145页。
教师使用教科书的水平模型
在这里,“教师使用教科书”意指在课程实施过程中,教师为了完成课程实施任务,实现课程实施的预定目标,针对教科书所作的一系列研究工作,主要包括理解和研究教科书、整合教科书内外的课程资源、使用教科书完成教学任务、评判教科书的优劣等等具体工作。
教师使用教科书的水平模型
教科书是教材系列中最规范、最具代表性的印刷材料,也是教师教和学生学最重要的媒介。
教科书的使用涉及感悟和理解教科书的设计、开发意图,评价、选择、研究和运用等多个方面。

首先,教师理解、研究、分析教科书及其上位材料《课程标准》,是借助教科书实现课程目标的首要前提。
其次,教科书的选择直接影响学校教学活动的质量,影响着学生未来的发展。如何选择教科书,可以说教师的责任重大。
再次,教师要有能力深入研究并创造性地使用教科书。
教师深入研究并准确把握教科书所体现的课程目标和教育理念,依此为出发点来创造性地开发和使用教科书,使教学过程成为教材内容的持续生成与意义建构的过程,成为学生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 
教师正确使用教科书的重要意义
科学地评价、选择和使用教科书,深入分析、研究和开发教科书,就成为教师教科书素养的基本内涵。
教师使用教科书的水平模型分析
第一部分:理解、研究教科书

纬度1:对《课程标准》等上位材料关于教科书所涉及的课程内容、要求的熟悉程度、评判水平。
纬度2:对本教科书的结构、编排、特色等的熟悉程度
教师使用教科书的水平模型分析
第二部分:诠释、整合教科书

纬度3:利用教科书资源进行教学设计(备课)的适切程度、有效程度。
教师使用教科书的水平模型分析
第三部分:运用教科书
纬度4:对教科书优点、缺点的教学处理、把握的适切程度(包括对教科书中的具体内容具体分析增加、替换、重组等具体处理的情况,以及课程教学目标的达成实效)。
纬度5:对教科书功能的发挥程度。
例如,有效利用教科书的“范例”作用,给学生的学、教师的教提供一个重要范例。对此,教科书的“学材化”是相对于教科书的“教材化”而言的,它立足于学生的实际,致力于学生的发展。有助于改善学生的数学学习方式;
纬度6:对教科书的配套课程资源有效利用的合适程度。
教科书是教材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但并不代表教材的全部,同时,也不可能孤立地使用。将教科书的配套资源加以有效利用是发挥教科书功能、提升课程实施质量的重要保障。
教师使用教科书的水平模型分析
第四部分:评判教科书
纬度7:结合教科书的使用效果,对教科书进行评判的自觉意识和水平;同时,利用教科书的使用信息,收集、整理教科书的评判信息,积累进一步使用教科书的资源。
教师使用教科书的模型
关于模型的说明
对于纬度1:
如果达到“对《课程标准》关于本册(本章、本单元)教科书的目标要求十分明确,对教科书关于本部分内容的处理的优点、缺点清楚,并有克服这些缺点的合理对策”,那么可以赋值2;
而如果达到“对《课程标准》根本不熟悉,对教科书关于相应课程目标要求不熟悉,对教科书相应课程目标的把握凭经验和自我感觉,而缺乏计划性和科学性”,导致明显的误用,应赋值-2;
相应的“机械照搬”、“基本合理”、“使用合理且有一些新意”介于两者之间,依次赋值-1、0、1。
关于模型的说明
对于纬度2:
如果达到“对教科书的结构特点、编排风格、内容处理的特色等等十分清楚,能够准确地把握这些特点对自己的教学状况、教学风格的适应情况,并制定和落实这些特点的合理对策,效果明显”,那么可以赋值2;
而如果达到“对教科书的结构特点、编排风格、内容处理的特色等等根本不清楚,对于教科书的具体特点与自己的教学状况、教学风格的适应情况无法关注、无暇关注,对教科书使用仅仅凭经验和自我感觉,而缺乏计划性和科学性”,导致明显的误用,应赋值-2 ;
相应的“机械照搬”、“基本合理”、“使用合理且有一些新意”介于两者之间,依次赋值-1、0、1。
典型案例分析
角的度量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
角的度量(3)

主要问题
没有明确规定1°的含义
典型的灌输式
用量角器度量角的技能
第二节 可用于备课的教科书信息分析

教科书解读的常见误区
教科书解读的常见误区
教科书解读的常见误区
课堂教学素材解读的途径
(二)合理解读课堂教学素材、保障课堂教学质量的几条基本策略
第三节 教科书文本分析的基本内容与基本方法
一、教科书文本分析的基本思路
二、教科书文本分析的基本方法
三、教科书文本分析的基本内容
教科书文本的内容分析的维度
教科书文本的组织结构分析的维度
教科书文本特色分析的基本思路
第四章  备学生的技能
备学生是备课的关健环节之一
第一节 备学生的意义与研究内容
二、备学生的基本原则
三、备学生的具体工作内容
第二节 备课中获取学生信息的基本方法
第三节 研究学生的若干技能技巧
二、以学生的错误为研究对象
第二讲小结
第五章  如何形成有效的教案
第一节 备课中的其他相关工作
一、分析教学内容
二、选择和组织教学内容以及教学方法
三、充分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四、制定切实可行的教学计划
第二节  实用的教案格式

 

教案的参考格式

第三节 教案设计的若干实用技巧
二、在集体备课的前提下注重备课的实效性
三、与学生一起备课,在教案中体现学案的风格
第六章  备课中的误区及其分析
第一节  认识层面的误区及其分析
归因分析
第二节  管理层面的误区及其分析
一、集体备课流于形式
二、简单化、形式化
三、对策分析
第三节  技术、操作层面的误区及其分析
二、对备课的技术把握有误
第三讲小结
第七章  备课的一个完整过程分析
第一节   一篇教案的形成过程分析
二、新理念下的中小学教案设计的详细过程例说
第二节 影响备课质量的主要因素
一、制约教案质量的主要因素

 


二、提高教案质量的若干对策
二、提高教案质量的若干对策
二、提高教案质量的若干对策
第八章 提高备课水平的若干有效方法
第一节  同课异构的比较分析
意义
同课异构的操作方法
基本策略
三、应用同课异构开展教研活动的典型案例分析
第二节  案例知识的积累
■教师专业成长与知识结构变化
  专家教师 
  经验教师 
  职初教师 
      原理知识(学科的原理、规则,一般教学法知识)
       
       案例知识(学科教学的特殊案例、个别经验)
     
       策略知识(运用原理于案例的策略,核心是反思)
■案例分析教研活动:行动研究,改进教学
二、备课活动中的案例知识

三、案例知识积累的有效方法
(二)积累案例的基本途径
第三节 对教案的教后反思
一、教后反思(再备课)的基本活动项目
二、教后记的基本内容
教后记的内容
(1)记成功做法     即将教学过程中达到预先设想目的,取得良好教学效果的做法(如将形象贴切的比喻,巧妙的导入新课,留有悬念的结束语,激发学生思维的提问等)记录下来。有时这可能仅仅是一句话,但它对今后的教学将提供最直接的参考。
         如讲“遗传”第一节时,以一个问题结尾:一对夫妇,男的是单眼皮、小眼睛,女的是双眼皮、大眼睛,假如他们生了一个孩子,孩子应是什么样的眼睛?每当此时,学生的思维就异常活跃,七嘴八舌的开始争论,表现出极大的兴趣。这个结尾被任课教师记录下来,并应用到以后的教学实践当中,深受学生的欢迎。
 
(2)记失败之处

   即,将处理不当的教学重点、难点,安排不妥的教学内容记录下来,使之成为以后教学所应吸取的教训。
教后记的内容
(3)记教学机智
   即,把授课过程中偶然出现的灵感或解决问题的方法记下来,供以后参考。课堂教学中常会有这样的情况,当学生对某一问题产生错误认识时,若教师总是简单地予以否定,则难以令学生信服,甚至会产生逆反心理。这时如果顺着学生错误的思路,诱导学生自己导出错误结论,学生就会迷途知返。
教后记的内容
(4)记学生问题

   即,记教学过程中学生的迷惑点,作业中暴露的欠缺点及在考试中出现的失分点,并力争在短时期内有针对性地进行补救。
教后记的内容
(5)记学生见解

   即,把学生“智慧的火花”(如独到的见解,好的思路)记下来,为今后教学补充新鲜血液。对于一些错误见解,只要它存在有普遍性,当堂剖析也会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教后记的内容
(6)记学习心得
   即,把教参、资料、相关书籍以及老教师的一些教学经验、学法指导以及公开课、观摩课的收获记录下来,写入教后记,在今后的教学中加以消化、吸收,从而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
第四节  一个专题式的集体备课的典型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