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心理感受的句子:名师教学法——尝试教学法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07 13:25:33

三、尝试教学法

【背景】

  邱学华,1935年生,江苏省常州市人,中国当代著名的小学数学教学专家。

从1980年开始,邱学华在对小学数学进行全方位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尝试教学法,后扩展到小学语文、常识、音乐、体育、美术等学科,从小学延伸到中学,渗透到幼儿园;从普教发展到特教,最近几年又延伸到职业教育。尝试教学在理论层面上的发展经历了小学数学尝试教学法-尝试教学法-尝试教学原则-尝试教学理论-尝试教育理论-尝试学习理论等阶段,现在的重点是从学习论的角度研究尝试学习。实验至今已历时27年,目前,全国已有98个县市全面推广尝试教学理论,实验基地2200多个,实验教师达70多万人,实验班级约90万个,受教学生3000多万。

用尝试改变注入式教学

  尝试教学理论的基本观点是“学生能尝试,尝试能成功,成功能创新”,特征是“先试后导、先练后讲”。尝试教学理论的学科理论依据,主要包括哲学基础、教学论基础和心理学基础等三个方面。从哲学角度看,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要求重视学生在教学中的实践活动,使学生获得知识,发展思维,培养能力。尝试教学法充分发挥学生在课堂教学活动中的主体作用,一开始就要求学生进行尝试练习,把学生推到主动的地位;尝试练习中遇到困难,学生便会主动地自学课本或寻求教师的帮助,学习成为学生自身的需要。从教学论角度讲,尝试教学法符合现代教学论思想的要求,改变了传统的注入式教法,把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统一起来,引起了教学过程中一系列的变化,如从教师讲、学生听转变为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自学、先练,教师再讲,从单纯传授知识转变为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培养能力、发展智力,等等。从心理学角度上说,尝试教学运用了心理学中的迁移规律,重视学生已有的旧知识和生活经验在新知识学习中的作用,使先前的知识结构改组,结合新学得的知识,使学生形成能容纳新知识的更高一级的新知识结构。

 

  在多年的尝试教学实验过程中,邱学华认识到,如果教师为学生创设一定的教学条件,学生的尝试就能取得成功,而促进学生尝试成功的因素很多,如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的指导作用、课本的示范作用、旧知识的迁移作用、学生之间的互补作用、师生多向的情意作用和教学手段的辅助作用等。这七种达到尝试成功的因素,各有其独特的功能和价值,共同组成一个整体结构,彼此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各因素之间的相互运动构成了一个动力系统。其中,学生的主体作用是中心,教师对学生进行指导,学生主体作用通过课本的示范作用、旧知识的迁移作用、学生之间的互补作用和教学手段的辅助作用,来实现尝试成功,而师生多向的情意作用则为上述因素的实现提供了良好的教学情境。

 

从设想到自成一体的理论升华

  1951年,在农村小学当代课教师的邱学华发现,教师先讲、学生听懂后才练习的教学方式会使教师教得苦、学生学得累,且教学效果不理想。但由于缺乏经验和教育科学知识,这一问题在当时无法解决。

 

  1956年,邱学华考入上海华东师范大学教育系深造,毕业后留校做助教,一边教书一边到附小搞教学实验,主要是让学生先做题,然后教师再讲,这便是尝试教学的雏形。“文革”结束后,邱学华回到家乡常州,在常州师范学校办起小学数学教学研究班,培训骨干教师,决定进行系统的教学实验,试图证明“学生能够在尝试中学习”这一大胆的设想。小规模的实验取得了成功,他最初的设想得到了证实。

 

  1982年,在实验的基础上,邱学华反复修改写成论文《尝试教学法的实践和理论》,发表在当时文章观点比较新颖的《福建教育》杂志上,引起了国内学者的强烈反响,各地教育杂志相继转载,各地教师纷纷开展实验,从而在全国掀起了一股“尝试热”。但随后在西安举行的一次全国性的教学研究会上,一位小学数学界的权威人士公开指责邱学华的尝试教学法,这一权威人士的话传到了全国各地,一时间尝试教学法受批判的消息不胫而走,各地实验纷纷下马,有些教育杂志也不敢再发此类文章。关键时刻,邱学华没有胆怯,坚持自己的意见,并得到了江苏省教育厅和常州市教育局的支持和帮助。广大教育实践工作者相信实践的效果,尝试教学法以其观点鲜明、操作简便、效果显著而赢得了大家的信服,实验范围不断扩大。1985年4月,来自全国各地的四百多位代表参加了在常州举行的全国协作区第一届尝试教学研讨会。这次研讨会在全国引起了很大反响,成为尝试教学法发展的一个新起点。在此之前,邱学华还相继撰写出《再谈尝试教学法》、《三谈尝试教学法》、《小学数学尝试教学法的实践和理论》等文章。到此,尝试教学法已得到教育理论界的认可。之后,在实践的基础上,邱学华为满足广大教师对具体操作方法和理论提高的需要,编写了专著《尝试教学法》。

 

  20世纪90年代之后,邱学华又开始思考,为什么尝试教学法在中小学各科都呈现积极的效果反应,这是否符合了某种教育规律?实践充分证明,“学生能在尝试中学习”是带有普遍意义的。因此,邱学华萌发了把尝试教学法升华为尝试教学理论的设想,提出了“尝试教学理论研究”的研究课题,使尝试教学研究又迈入了一个新阶段。2000年10月,邱学华完整地提出了“学生能尝试,尝试能成功,成功能创新”的新观点,形成了尝试教学理论的核心。2000年全国第十届尝试教学法研讨会之后,邱学华又提出了新的研究方向,从学习论的角度研究“尝试学习理论”。尝试学习是学生主动探索的一种学习方式,同新课程改革的理念一致,把尝试学习的研究同新课程改革结合起来,使邱学华的研究工作又有了一个新的天地。

 

  自20世纪60年代开始酝酿思考,到80年代正式启动教学实验,邱学华对“尝试教学”进行了长达四十多年的研究与实践。从“学生能够在尝试中学习”到“学生能尝试、尝试能成功、成功能创新”观点的提出,尝试教学从无到有,从实验到理论,在中小学产生了重要影响。

 

明晰具体的课堂操作

  尝试教学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已经建立了适应各种不同教学需要的教学模式体系,包括基本模式、灵活模式与整合模式三类。根据尝试教学理论的实质和“先试后导、先练后讲”的基本特征,在教学实践中邱学华逐步形成了一套基本操作模式,其教学程序分七步:

 

  第一步是准备练习。这一步是学生尝试活动的准备阶段。对解决尝试问题所需的基础知识先进行准备练习,然后采用“以旧引新”的办法,从准备题引导出尝试题,发挥旧知识的迁移作用,为学生解决尝试题铺路架桥。

 

  第二步是出示尝试题。这一步是提出问题,为学生的尝试活动提出任务,让学生进入问题情境之中。尝试题出示后,必须激发学生尝试的兴趣,激活学生的思维。可以先让学生思考并相互讨论解决方案。

 

  第三步是自学课本。这一步是为学生在尝试活动中自己解决问题提供信息。出示尝试题后,学生产生了好奇心,同时产生解决问题的愿望。这时引导学生自学课本就成为学生切身的需要。自学课本之前,教师有时可提一些思考问题作指导,自学课本时,学生遇到困难可以提问。同桌学生也可互相商量。通过自学课本,大部分学生对解答尝试题有了办法,时机已经成熟就转入下一步。

 

  第四步是尝试练习。尝试练习根据学科特点有多种形式。教师要巡视,以便及时掌握学生尝试练习的反馈信息,对学习困难学生进行个别辅导。学生尝试中遇到困难,可以继续阅读课本,同学之间也可互相帮助。

 

  第五步是学生讨论。尝试练习中会出现不同答案,学生会产生疑问,这时引导学生讨论,不同看法可以争论,学生在此过程中开始尝试讲道理,之后学生需要知道自己的尝试结果是否正确,教师讲解也已成为学生的迫切需要。

 

  第六步是教师讲解。这一步是为了确保学生系统掌握知识。有些学生会做尝试题,但可能是按照例题依样画葫芦,并没有真正懂得道理,因此需要教师的讲解。讲解不是什么都要从头讲起,教师只要针对学生感到困难的地方和教材的关键之处重点讲解即可。

 

  第七步是第二次尝试练习。这一步是给学生“再射一箭”的机会。

  在第一次练习中,有的学生可能会做错,有的学生虽然做对了但没有弄懂道理。经过学生讨论和教师讲解之后,得到了反馈矫正,进行第二次尝试练习,再一次进行信息反馈。这一步对学困生特别有利。第二次尝试题应与第一次不同,或稍有变化或采用题组形式,之后教师可以进行补充讲解。

 

  以上七步是一个有机整体,反映了学生完整的尝试过程,也是一个有序可控的教学系统。中间五步是主题,第一步是准备阶段,第七步是引伸阶段。由于实际教学情况的复杂多变,生搬硬套一种模式是不科学的,邱学华在实践的基础上又提出可以从基本模式中派生出许多变式,称为灵活模式,如调换式,即把基本式中的某几步调换一下;增添式,即在基本式上再增添一步或几步,如在出示尝试题以后可以增添一步学生讨论;结合式,即当学生比较熟悉和适应尝试教学以后,基本式七步就不必分得过于清楚,而是可以有机结合地进行;超前式,即由于教学时间有限,教师可以将基本式的前几步提前到课前作为预习进行。

 

  尝试教学模式可以同其他教学模式整合,因而产生了第三类整合模式。邱学华认为,提倡一种教学法,并不排斥另一种教学法,它们之间不应该是对立的,而应该是相互结合、相互补充、相互融合的。

 

  当然,任何一种教学理论都不可能是十全十美的,运用尝试教学理论中在具体的教学操作模式上还有一定的局限性,如运用尝试教学操作模式,学生要有一定的自学能力,因而它在小学低年级应用范围较小;对于初步概念的引入课,一般也不适合于应用该操作模式;实践性较强的教材也不完全适于应用该操作模式。此外,尝试教学还存在理论基础有待加强、在小学数学以外的学科运用模式还存在各种困难、理论实验不够科学、一些具体做法需要进一步思考等问题。自20世纪60年代开始酝酿思考,到80年代正式启动教学实验,邱学华对“尝试教学”进行了长达四十多年的研究与实践。从“学生能够在尝试中学习”到“学生能尝试、尝试能成功、成功能创新”观点的提出,尝试教学从无到有,从实验到理论,在中小学产生了重要影响。

  【案例】

  小学数学《两步应用题》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初步掌握只给出两个已知条件的两步应用题的结构和解题方法。

  2.通过尝试练习,使学生能够区别有两个已知条件的一步应用题和两步应用题,从而发展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灵活地运用解题方法。

  【教学准备】

  教师用的小学数学磁性工具箱,学生用的磁性学具板,以及投影机、投影片。

  【教学步骤】

  导入新课。用游戏导入新课。教师出示两个文具盒,一个装红铅笔,一个装黄铅笔。

  1.打开一个文具盒盖,学生看到有3支黄铅笔,教师提出要求“两个文具盒一共有多少支铅笔?”(学生会说缺少条件,无法解答)

  2.教师再打开另一个文具盒盖,学生看到有5支红铅笔,这样学生就可以求出一共有8支铅笔:3+5=8(支)。

  3.教师打开一个文具盒,出示3支黄铅笔,然后指着另一个文具盒说:“红铅笔比黄铅笔多2支,一共有多少支铅笔?”(学生会说出得数)

  引导学生编出应用题:“有3支黄铅笔,红铅笔比黄铅笔多2支,一共有多少支铅笔?”(投影片)

  再引导学生分析,看出这道两步应用题只给出两个已知条件,而前面学的两步应用题都有3个已知条件。这堂课就来学习这类给出两个已知条件的“两步应用题”。(板书)

  [评:根据新旧知识的内在联系,利用直观,以游戏形式创设情境,采用启发式提问,揭示矛盾,激发了学生学习新知识的积极性,为新课学习做好了铺垫。]

  尝试操作。

  教师在磁性演示板,学生在磁性学具板上共同操作。在尝试操作中使学生体会到,先要求出红铅笔有多少支,才能求出一共有多少支铅笔。

  尝试练习。

  1.利用课本上的例题,做尝试题。从准备题过渡到尝试题。(用白纸贴在黑板上进行比较,然后尝试练习,练习要求学生尝试说出算理)

  2.再引导学生自学课本,验证自己算得对不对,并补充说出课本上的例题,每一步求的是什么。

  3.把例题的第二个条件改成“养的白兔比黑兔少6只”。(用白纸贴在黑板上)

  4.把例题的第二个条件改为“白兔的只数是黑兔的3倍”。(用白纸贴在黑板上)

  要求学生列式计算,然后说出算理。

  根据上述黑板上出现的4道题目,进行分析比较,联系课本上提出的“注意:有两个已知条件的应用题,要仔细分析,确定该用一步解答还是分两步解答”得出初步结论:题目给出的都是两个条件,如果直接说出两个具体数量(黑兔子和白兔子的只数),就用一步计算;如果说出一个具体数量(黑兔的只数),另一个没有直接说出(白兔的只数),必须先求出来,这样就用两步计算。

 

  [评:抓住新旧知识的连接点,引导学生观察、对比,运用类比推理自己尝试解题,主动获取知识,有利于调动学生主动性、自觉性。]

  课堂作业。

  课本第88页“做一做”两道题目(略)

  教学游戏。

  1.拍手游戏(教师拍几下,要求学生多拍或少拍几下,求一共拍几下?同桌学生也可互相拍)

  2.猜盒里的铅笔。

  3.编题比赛。要求学生编出这堂课教的两步应用题。

  [评:通过尝试练习与课本例题解法对照,又改变例题的某一条件,进行变式练习,既要学生列式计算,又要求学生说明算理,促进了学生更深刻地理解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发现解题规律,举一反三,逐步形成技能,实现了教学目标。]

 

  课堂小结。通过小结使学生进一步理解两个条件的两步应用题的结构和解题方法。

(课例选自《邱学华与尝试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