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小僧 爱钱进:《中华诗词三百首》教学参考资料库之十六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09 02:23:50
《中华诗词三百首》教学参考资料库之十六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352    更新时间:2008-9-19

 

72欧阳修   宋   自菩提步月归广化寺》(205

春岩瀑泉响,夜久山已寂。明月净松林,千峰同一色。

【作者简介】

欧阳修(1007-1072), 北宋文学家、史学家. 字永叔, 号醉翁、六一居士, 吉州吉水(今属江西)人. 他对宋初以来靡丽、险怪的文风表示不满, 并积极培养后进, 是北宋古文运动的领袖. 散文说理畅达, 抒情委婉, 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风与其散文近似, 语言流畅自然。其词婉丽,承袭南唐余风。有《欧阳文忠集》。

【诗文注释】(1)步月:在月下步行。   (2)净:洁净。此外用如动词,使……洁净。

【诗文赏析】明道元年(1032年)初春,秀才陈经游学途洛阳,与欧阳修结识。欧阳修、杨子聪、张后陪同游览龙门。洛阳与龙门相距十余里,一个时辰即可抵达,本可朝往暮归。为了尽兴,他相约夜宿广化寺,从容作两日游。头一天,他们登临上方阁,游览菩提寺,在山林里信步,兴尽而归。归途中明月皎洁,松林清幽静谧。欧阳修口占一绝,即为《自菩提步月归广化寺》。

73裴迪    宋   送崔九》(114

归山深浅去,须尽丘壑美。莫学武陵人,暂游桃源里。

【作者简介】

裴迪(七一六-)关中人。官蜀州刺史及尚书省郎。早年与王维是好友,相互唱和较多。天宝后,裴迪随王缙入蜀,与杜甫李颀友善,也相唱和。他的诗多为五绝,常描写幽寂的景色,思想倾向与王维山水诗相近。

【诗文注释】武陵人:指陶潜《桃花源记》的武陵渔人。

【诗文解释】你若要归山无论深浅都要去看看;山峦沟壑清净秀美要尽情地赏玩。千万别学陶渊明笔下那个武陵人,只在桃花源游了几天就匆匆出山。

【诗文赏析】这是一首劝勉诗,劝友人归山以后,无论深浅远近,都要去饱览那丘壑之美,以山林为家,安于隐居,不要再出山于仕途奔波,寓有对仕途奔竞的厌弃之情。劝勉崔九既要隐居,就必须坚定不移,不要三心两意,入山复出,不甘久隐。语言虽浅白,含意却颇为深远。

 

74、偰逊   元  《山雨》(175

一夜山中雨,林端风怒号。不觉溪水涨,只觉吊船高。

【诗文注释】(1)山雨:山上下的大雨。(2)溪水:河水。   (3)钓船:钓鱼地小船。

【诗文解释】山中一整夜雨声不断,茂密的树林中狂风怒号。早上起来不知道河水猛涨,只觉得钓鱼船在渐渐升高。

 

75戚继光   宋   《马上作》(242

南北驱驰报主情,江花边草笑平生。一年三百六十日,都是横戈马上行。

【作者简介】

戚继光(1528-1588),字元敬,号南塘,晚号孟诸,山东蓬莱人,明代杰出的军事家、民族英雄。 明嘉靖二十三年(1544年),17岁的戚继光因祖先军功世袭登州卫指挥佥事,开始了他长达40年的军旅生涯。三十二年(1553年)晋都指挥佥事,设署登州水城太平楼前,总督山东沿海备倭。在任期间,所辖海疆肃靖,人民安然。

【作者故事】

戚继光斩子

福建省宁德市樟湾麒麟山下宫门嘴大路边立有一块石碑,上刻“恩泽坛”三个大字;在闽侯县吼虎山上有座凉亭,名叫“思儿亭”。说起这一碑一亭,有一段感人的故事。

话说早在明朝嘉靖年间,倭寇在福建沿海烧杀抢掠,无恶不作,朝廷换了几任大将也拿他们没办法,百姓叫苦连天。后来戚继光率八千义乌兵入闽抗倭,头一仗打的就是海上倭寇巢穴--横屿。 横屿是一个海上孤岛,与宁德的樟湾村隔海相望,涨潮一片汪洋,落潮泥泞一片,不易攻取。经过一番明查暗访,戚继光终于决定在中秋节下半夜出击,拂晓前捣毁横屿倭巢。

临行前,戚继光晓谕全军:“潮水涨落,分秒必争,只许勇往直前,不准犹疑回顾。违令者斩!”

戚继光的儿子戚狄平任先锋官,首先带领队伍出发。行至麒麟山下的宫门嘴山口时,戚狄平想知道父亲所在的中军是否跟上来,就回头朝樟湾方向望了望。跟在后面的将士以为先锋有令传达,不觉脚下一顿。戚继光发觉有人停马回头,立即询问是什么原因停步不前。中军回报说:是戚先锋回顾所致。戚继光大怒,命人将戚狄平绑至马前,斥责道:“你身为先锋,带头违令,如何叫三军将士服从军令。”于是下令按军法就地问斩。身边部将纷纷说情,都无济于事。结果,戚狄平还是在大路边被斩首示众。

戚家军扫平了横屿倭巢之后,就南下福清继续追剿倭寇。一次战斗间隙,戚继光登上闽侯吼虎山,想起爱子被斩于宁德樟湾村头,不禁伤心下泪。后人就在他曾立足思念爱子的地方建起一座六角凉亭,取名“思儿亭”。而宁德樟湾百姓则在当年戚狄平被斩的地方立“恩泽坛”石碑,以永远纪念戚继光斩子的大义之举和戚氏父子剿倭保民的恩泽。

【诗文注释】(1)驰:奔跑。作者先在南方福建、广东抗倭寇,后在北方蓟州一带抗倭,所以说“南北”。

(2)报主情:报答君主的恩情。                  (3)江花:指南方江边的花。

(4)边草:指北方边地的草。                    (5)笑:笑慰:这里是愉快度过的意思。

(6)一年三百六十日:这是依旧历说的。          (7)横戈:拿着兵器。戈:古代的一种兵器。

【诗文解释】我南北策马奔走就是为了报答皇上对于我的恩情,我的一生就在踏尽南方的江边之花、踩遍北方边地的野草中愉快度过。一年三百六十天,我都在马上度过的。

【诗文赏析】马上作,骑在马上创作的诗,这是一首抒写自己平生抗击倭寇战斗行迹的诗。作者以高昂的调子,战斗的激情,反映了自己一生为了抵抗侵略,保卫国家而长期奔波的军旅生活,表现了他衣不解甲,身不离鞍,日夜战斗的强烈的爱国精神。

 

76秋瑾    近代    《对酒》(247

不惜千金买宝刀,貂裘换酒也堪豪。一腔热血勤珍重,洒去犹能化碧涛。

【作者简介】

秋瑾,字睿卿,号竞雄,又称鉴湖女侠。浙江绍兴人。

【诗文注释】(1)对酒:此诗是对着酒作的。曹操有“对酒当歌”、“对酒歌”的句子。古人常以“对酒”、“饮酒”为诗题作诗,来表现自己强烈的感情。

(2)惜:吝惜。       (3)千金:千两黄金。(4)貂裘:貂皮衣。 (5)堪豪:足以自豪。

(6)勤:常常,多多。 (7)珍重:珍惜重视。 (8)化:化作,变成。

(9)碧涛:碧血的波涛。常以“碧血”与“丹心”连用,称颂为国死难的人,或用碧血来形容烈士所流的血。 

【诗文解释】不吝惜千两黄金,去购买一把宝刀,即使用貂皮衣换酒喝,也足以自豪。革命者应该多多珍重自己的一腔热血,它洒出去也能够化成碧血波涛,掀起革命狂飙!

【诗文赏析】这是一首激昂慷慨地抒写革命豪情壮志的诗篇。诗题为《对酒》,革命者对酒作歌,从来不发“人生几何”的感慨,而是振奋起精神,提高热情,轰轰烈烈干一番事业。

作者说她不爱千金、貂裘,需要的是战斗的宝刀和激起豪情的美酒。她要将自己一腔沸腾的热血,飞洒出去变成滚滚波涛,冲溃一切恶势力。全诗显示了一个民主主义革命者为斗争不怕牺牲的决心以及对革命胜利充满自信的豪情壮志。

 

77、苏轼        古诗九首

【作者简介】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山(今属四川省)人。他是杰出的文学家和艺术家,诗词、散文、书法、绘画,造诣都很高。他虽然生活在北宋王朝比较安定的时期,但政治生涯却非常曲折。由于反对王安石革新变法以及他的耿直性格,多次遭到贬谪,大部分时间是在边远偏僻的地方做官。这样使他广泛接触社会现实生活,锻炼观察力,丰富了艺术创作实践。他的诗,气象万千而又精致秀丽,活泼自在而又韵味醇厚,统一成为豪放风格。题材多样,从咏史抒怀、抨击时弊、关心民生疾苦到山水景物、题画酬赠,无所不包,而且创作出不少被人传诵的名篇。

 

77·1、《题西林壁》(21)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诗文注释】(1)西林:江西庐山西林寺。《题西林壁》是在西林寺的墙壁上写的诗。

(2)横看:正面从左到右地看。    (3)岭:顶部宽平的山。     (4)侧:从侧面看。

(5)峰:山顶尖突的山。          (6)缘:因为。

【诗文解释】从正面看庐山,是连绵起伏的山岭,使人感到雄伟;从侧面看庐山,是挺拔险峻的山峰,使人感到高峻。从远处看,近处看,高处看,低处看,庐山的样子各不相同,呈现出各种不同的姿态。为什么左看右看还认不清庐山的真面目呢?只因为自己也在庐山之中。

【诗文赏析】庐山云烟缭绕,千姿百态,身处山中也难以看清楚它的真实面貌。作者把这一特色写成绝句,不仅概括得十分贴切,而且深含哲理。

 

77·2、《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62

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

【诗文注释】   (1醉书:带着酒意写下的(诗)。

(2)黑云翻墨:形容阴云浓黑,像倒翻了的墨汁。       (3)白雨跳珠:白色的雨点像蹦跳的珍珠。

(4)乱入船:形容雨点下得很急,乱蹦乱跳地落在船上。 (5)水如天:水面像明净的蓝天。

【诗文解释】远处天上涌来一片黑云,就像打翻了一盆墨汁,半边天空霎时昏暗。一眨眼间,下起了倾盆大雨,湖面上溅起的无数水花,就像千万颗珍珠一齐从天上撒下。忽然一阵大风吹来,把乌云吹散了。雨过天晴,碧波如镜,又是一派明媚的风光。

【诗文赏析】这首诗写夏天西湖下阵雨时的景象。诗中抓住夏日阵雨时的特点,写出雨前、雨中、雨后不同的情景。时阴,时雨,时晴,变幻莫测,多姿多彩,景色动人。诗中写黑云、青山、白雨、蓝天,具有色彩美。运用的比喻,十分新颖形象。全诗描写生动逼真,使读者有身临其境的感觉。

 

77·3、《春宵》(121)

春宵一刻值千金,花有清香月有阴。歌舞楼台声细细,秋千院落夜沉沉。

【诗文注释】(1)春宵:春天的夜晚。  (2)刻:古代的计时单位。一昼夜分为一百刻。

【诗文解释】春天的夜晚,片刻的光阴都像千斤黄金那样珍贵。这时候,花儿飘着清香,月光照出树影。远处的楼台上传来悠扬的乐曲声,院子里也没有了白日里当秋千的喧闹,显得特别安静。诗的第一句十分有名。这句诗用夸张的手法形容春夜的宝贵,然后诗人分别描写春夜里清香的花儿,淡淡的月影,悠扬的音乐,寂静的庭院,将春夜的温馨、幽静之美刻画得淋漓尽致。

 

77·4、《饮湖上初晴后雨》(159)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诗文注释】   (1)饮湖上:在湖上喝酒。     (2)潋滟:水波荡漾、波光闪闪的样子。

(3)方:正,恰恰。    (4)空蒙:形容山岚迷蒙的样子。               (5)亦:也。                 

(6)  欲:想要。          (7)西子:西施,春秋末年越国的美女。   (8)相宜:适合。

【诗文解释】在晴日的阳光照射下,西湖水波荡漾,闪烁着粼粼的金光。风景秀丽;在阴雨的天气里,山峦在细雨中迷蒙一片,别有一种奇特的美。如果要把西湖比作美女西施,那么晴朗的西湖就如浓妆的西施,而雨天的西湖就像淡妆的西施,都是同样的美丽无比。

【诗文赏析】这是一首描写西湖景色的有名绝句。诗的前两句从刚晴又雨的具体情景着笔,把西湖迷人的面貌作了典型描绘。后两句用西施作比喻,形象地说明西湖不论在任何时候都很美。诗人所作的这个比喻,再生动确切不过了。

 

77·5、《冬景》(160)

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一年好景君须记,正是橙黄橘绿时。

【诗文注释】(1)刘景文:字季孙,开封祥符(今河南省开封市)人,做过饶州酒监。王安石做江东提刑,查问酒务,在厅堂的屏风上看到间景文写的一首诗,非常欣赏,提拔他做摄学事。苏轼也推荐他做过官,并把他比作孔融。

(2)擎雨盖--指荷叶。    (3)傲霜--不畏寒霜。   (4)橙黄橘绿时--指深秋季节。

【诗文赏析】这首诗用傲霜开放的菊花来表示对刘景文的敬佩。刘景文曾被苏轼赞誉为“慷慨奇士”。

 

77·6、《念奴娇·赤壁怀古》(170)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间如梦,一樽还酹江月。

【诗文注释】(1)此诗又名《百字令》。双调,一百字,仄韵,多用入声。 

(2)赤壁 :周瑜破曹操的赤壁 , 在今湖北浦圻县,苏轼所游为黄州赤壁,一名赤鼻矶。 

(3)酹:以酒洒地,用以敬月。 

【诗文解释】长江朝东流去,千百年来,所有才华横溢的英雄豪杰,都被长江滚滚的波浪冲洗掉了。

那旧营垒的西边,人们说:那是三国时周郎大破曹兵的赤壁。陡峭不平的石壁插入天空,惊人的巨浪拍打着江岸,卷起千堆雪似的层层浪花。祖国的江山啊,那一时期该有多少英雄豪杰!遥想当年周公瑾,小乔刚刚嫁了过来,周公瑾姿态雄峻。手里拿着羽毛扇,头上戴着青丝帛的头巾,谈笑之间,曹操的无数战船在浓烟烈火中烧成灰烬。神游于故国(三国)战场,该笑我太多愁善感了,以致过早地生出白发。人的一生就象做了一场大梦,还是把一杯酒献给江上的明月,和我同饮共醉吧!

 

77·7、《惠崇春江晓景》(189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初上时。

【诗文注释】(1)惠崇:宋初的一个和尚,能诗善画。

(2)题目的意思是为惠崇画的一幅《春江晚景图》而题的诗。

(3)蒿:草名,茎可食用。        (4)  芦芽:芦苇的嫩芽。

(5)河豚:鱼名。味道鲜美,在近海生活,四五月时到江河里产卵,这时的河豚有毒。

(6)上:到来,游来。

【诗文解释】竹林边的桃花有两三枝正在盛开,春天里水上的鸭子最先感觉到江水变暖。江岸边长满了蒌蒿和芦苇的嫩芽,此时,正是河豚沿江而上的时候了。

【诗文赏析】这首诗描绘惠崇所作《春江晓景》一画中的内容,但不是机械的再现。象第二句那样创造性的写法,乃是诗人对生活的深刻观察。整首诗把江南春天的景物渲染得生意盎然。画失传了,诗却一直被人传诵。苏轼诗画俱精,题画诗又是宋诗中大大发展了的一种体裁,这首诗历来被看成题画诗的代表作。

77·8、《水调歌头》(199)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抵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偏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诗文注释】(1)大曲《水调歌》的首段,故曰“歌头”。双调,九十五字,平韵。

(2)宫阙:宫殿,这里指月宫。   (3)琼楼玉宇:这里指月宫。    (4)朱阁:红漆的楼阁。

(5)绮户:雕花的窗户。         (6)婵娟:美好的姿态,这里指美丽的月光。

【诗文解释】这美好的月亮是什么时候开始照耀人间的?今晚的月宫又是一个什么日子,以至于使人间有如此美景。我想乘风回去,有担心月宫高寒难耐。在月光下起舞弄影,认为人间胜似天上。月亮转过红漆的楼阁,低低地映入美丽的门窗,照着那思念亲人不能入睡的人。月亮不应该对人间有恨吧,为什么老是在人离别的时候那样圆呢?自古以来,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只愿亲人健康长寿,虽然远隔千里,但是共赏这一轮明月,也是一种团圆。

【诗文赏析】词人运用形象描绘的手法,勾勒出一种皓月当空、美人千里、孤高旷远的境氛围,把自己遗世独立意绪和往昔的神话传说融合一处,在月的阴晴圆缺当中,渗进浓厚的哲学意味,可以说是一首将自然和社会高度契合的感喟作品。此词通篇咏月,却处处关合人事。上片借明月自喻孤高,下片用圆月衬托别情,它构思奇特,畦径独辟,极富有浪漫主义色彩,是苏词的代表作之一,也历来被公认为写中秋词的绝唱。

 

77·9、《江城子》(281)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
欲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
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诗文注释】(1)狂:豪情。   (2)锦帽:头戴锦蒙帽。     (3)貂裘:身穿貂鼠皮衣。

(4)左牵黄:左手牵黄狗。右擎苍:右臂举着苍鹰。古人打猎时用狗和鹰来捕捉猎物。
(5)卷平岗:从平坦的山冈上席卷而过。   (6)为报:为之(太守打猎)报告。  (7)倾城:全城人。
(8)酒酣胸胆尚开张:极兴畅饮,胸怀开阔,胆气横生。       (9)尚:更。 
(10)会:定将。       (11)挽:拉。       (12)雕弓:弓背上有雕花的弓。

(13)满月:圆月。     (14)天狼:星名,一称犬星,旧说主侵掠。比喻侵犯北宋边境的辽国与西夏。

【诗文解释】潇洒的词人本就生性豪放,密州铁沟出猎,左牵黄犬,右擎苍鹰,相随千骑锦士驰卷平冈,何等声势,何等豪气,由此倾动了满城老少,使老夫陡发少年狂气,在亲射虎,看孙郎的奇想中跃现的,正是当年孙权射虎的风采!但词人的胸胆,又何甘只在射虎中称雄?连年犯边的西夏,正需要魏尚那样的勇将御击!酒酣的词人因此宣告:倘若汉文帝再遣冯唐,我便是当世魏尚,愿换弓如月,一箭射落象征“侵掠”的恶星天狼!

【诗文赏析】本篇作于神宗熙宁八年(1075),当时作者在密州(今山东诸城)任知州。这是宋人较早抒发爱国情怀的一首豪放词,在题材和意境方面都具有开拓意义。词的上片叙事,下片抒情,气势雄豪,淋淳酣畅,一洗绮罗香泽之态,读之令人耳目一新。首三句直出会猎题意,次写围猎时的装束和盛况,然后转写自己的感想:决心亲自射杀猛虎,答谢全城军民的深情厚意。过片以后,叙述猎后开怀畅饮,并以魏尚自比,希望能够承担起卫国守边的重任。结尾直抒胸臆,抒发杀敌报国的豪情:总有一天,我要把弓弦拉得像满月一样,射掉那凶残成性的“天狼星”,将西北边境上的敌人统统一扫而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