悟空理财怎样提现:真正的知音----谈书和人的缘份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8 15:46:56

         

     在这个世界上,一切都讲缘份,书和人也是一样。

     有缘千里来相会,无缘对面不相逢。

没有缘份的人,哪怕是朝夕相处,亦会相互之间视而不见,即使勉强成为夫妻,也无非是同床异梦。

而有宿世因缘的人,即使是电光火石的一瞬间偶遇,也会引起心底最强烈、最深入的共鸣,纵然此生有缘无份,也会成为心中最美好的回忆。

读书也是一样,有时逛遍书店,居然找不到一本合意的书,忽然之间,在一个最不起眼的角落,发现了一本无人问津的书,却惊喜的发现,它就是自己苦苦相求而一直未得的那一本。

 

关于缘份,是人世间最难解释、也最难圆满的东西。辛弃疾在词中说:“众里寻她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这是一种凄美。本来两情相悦的人,约好一起去看热闹的灯市,然而,直到灯市结束,人已散尽,意中人才姗姗来迟,而这时,早已失去看灯的意义了。

对于女子,嫁鸡随鸡,嫁狗随狗,等到偶然遇到自己的真命天子,却已是有夫之妇,唯有“还君明珠双泪垂,恨不相逢未嫁时”。

多少人,小时青梅竹马,大时劳燕分飞,“侯门一入深如海,从此萧郎是路人。”即使是侥幸成为佳偶,却又无端分离,虽日夜相思,却相会无期,“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深闺梦里人”。


江华版的《西游记》,应该是目前改编得最好的西游记剧集。其中黎耀祥演的天篷元帅(猪八戒)实在是太精彩了,这个千古情痴,每次追求嫦娥都以失败告终,却百折不挠,虽历尽千世情劫,苦不堪言,仍无怨无悔。每次情劫,都会听到猪八戒痛彻心腑的那句诗:“多情自古空余恨,此恨绵绵无绝期!”到最后,猪八戒利用越光宝盒,回到过去,希望能让历史改写,嫦娥却斩钉截铁的跟他说了三个字:“你好烦”!这一个晴天霹雳,我想猪八戒当场就会彻底明了什么叫“色即是空”。

人世间的短暂欢乐,都不过是刀头舔蜜。卓文君不顾一切与司马相如私奔,结果是换来相如功成名就后的另结新欢,将其置诸脑后。七仙女下凡私通牛郎,只能是每年鹊桥相会一次,已让世人羡慕得要死了,“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猪八戒在一次情劫中,化身梁山伯,与祝英台蝶影双双,正在比翼齐飞、自由翱翔时,却马上被阎王派小鬼勾去阴间报到,猪八戒再次从梦中醒来,结局是更加痛不欲生。

仓央嘉措,这位西藏最出名的多情活佛,面对情人与佛法,无奈地写下这样的诗句:“曾虑多情损梵行,入山又恐别倾情。世上安得双全法,不负如来不负卿。”大多数人,在所谓的爱情面前会不顾一切,但是正如仓央嘉措一样,最终得不到自己所需。


世界上最痛苦的事,是得不到自己的所爱。然而,世界上同样痛苦的事,竟然就是得到自己的所爱。为什么会这样?这可能是只有过来人才会生起的领悟。未得到的东西,一直在人的心中有一种神秘感,有一种朦胧美,就像人家的老婆一样,距离产生美感。而一旦真正拥有,便不再彼此珍惜、不再互相包容,婚姻因此成为爱情的坟墓。有一段很粗俗的话,说的却是一个真实的道理,就是“妻不如妾,妾不如妓,妓不如偷,偷不如偷不着”。

在金庸小说里,最痴情的应该就是杨过。有一个多才又漂亮的女子说,如果她是小龙女,一定不会嫁给杨过,她会嫁给黄药师,因为黄药师实在是太完美了,琴棋书画,武功厨艺,人品风流,都无以伦比,如果她一边躺在黄药师的怀里,一边想着有一个杨过一样的情痴在对自己终身不渝的守候,那才是真正的天上人间、幸福到家。只是,假如一个人的幸福,要建立在对他人的无情伤害上,会是真正的幸福吗?


一千个人的心中,就有一千个的哈姆雷特。

关于幸福和缘份的关系,也是人人有不同的理解。

有人声称,马行无力皆因瘦,人不风流枉少年;近水楼台先得月,肥水不流外人田;有花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过了这个村,没有那个店。

有人坚持,非礼莫视,非礼勿言;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君子好色纳之以礼;兔子不吃窝边草,瓜田李下避人嫌。孰对孰错,真是难分。

其实,人如果真正领悟到空性,就知道一切事物皆为无常,人生不过是一场戏。如果自己知道自己是在演戏,对方也知道他(她)在演戏,双方都知道自己只是一个演员,就不会受道德、世俗的约束,“跟有情人,做快乐事,别问是劫是缘”,于一切情感,不迎不拒,尽情地享受当下。

这也牵涉到了佛学的角度,佛只是一种觉悟的境界,他并不是神,也不是主宰,一点也不神秘,绝不会高高在上。每个人都有佛性,即是每个人都有觉悟的潜能,佛不是一项专利,是人人皆可以到达的境界。觉悟时,凡夫是佛;不觉时,佛是凡夫。


佛从来不否定任何事(例如许多人都曾有一点风流韵事),他只是叫人不要执着(当然,正如佛说放下屠刀立地成佛,这不表示我们就被容许去做邪恶或不道德的事,他是在说人人都可以浪子回头)。

有一本叫《正见-佛陀的证悟》的书说得好:“佛教徒最关心的就是智慧,道德和伦理是次要的。”另一本书叫《无我的智慧》,作者写道:“当事情的真实本性被披露,就不会有迷惑也不会有轮回,众生也不会在轮回中受苦。”

只要一个人如果接受以下四项真理,他就是佛教徒:一切和合事物皆无常(诸行无常);一切情绪皆苦(诸漏皆苦);一切事物皆无自性(诸法无我);涅槃超越概念(涅槃寂静)。

佛教不是让人成为木人石心。如果要不杀生才能成佛,释迦牟尼成不了佛,因为一杯水中即有八万四千条生命;如果要断除淫欲才能成佛,释迦牟尼也成不了佛,他也是父母所生,不是石头缝里蹦出来的,他也有妻子,还有儿女;如果要吃素才能成佛,或者要利益他人才能成佛,那么牛应该成佛,因为他吃的是草,挤出来的是奶,默默耕耘,对人类有莫大贡献;如果念佛能够成佛,那么录音机应该成佛,因为它可以念得一心不乱。

说穿了,成佛即是觉悟,觉悟只有靠智慧。

 

书跟人一样,也是要讲缘份的。

当你只有一本书的时候,不管这本书多么不尽人意,如果你是爱读书的人,你还是会认认真真的读下去,因为你没得选择。

一本不怎么好的书,毕竟要比没有书好。

就如古龙小说里的一句经典对白:在女人眼里,一千个死去的英雄,不如一个还活着的懦夫。因为,绝大多数人是讲实际的,只在乎当下。

但是,但你有很多书的时候,你可能连一本书都不会读。因为你已经眼花缭乱了,你不知道读哪一本好。当你拿起一本书,你只是随便瞄一瞄,就丢下去找另一本,就算你拿的正是你所需要的,你也会想,一定还有比这本更好的。

然而,如果你是一位真正的读书人,你不会这样。就像杨过一样的真正情圣,是不会被任何事情动摇自己的痴情的。尽管明知小龙女比他大,而且早就不是清白之身,尽管知道小龙女还想嫁给绝情谷主这样的老色狼,尽管郭襄等人矢志不渝地向杨过发起连续不断的追求,尽管小龙女后来跌入谷底生死不明,杨过一直是情比金坚。世间男女,基本都逃不过权、钱、色的诱惑,换成现代话就是“升官、发财、包二奶(对女人而言即是养小白脸)”。

之所以有人能够不红杏出墙,是因为所受到的诱惑还不够大,不值得他(她)轻易冒险而已。如果人追求的只是快乐(我们会一致认为追求快乐是高尚的),那么当他遇到更大的快乐来诱惑时,就会毫不犹豫地抛弃现有的快乐。

于此类似,当一人为某人所迷惑时,如果出现一个更优秀的人,他立刻就另攀高枝,也就在情理之中了。因此,只有像杨过一样的情圣,以及像孔子、孟子一样的圣人,才会真正做到“不惑(不被诱惑)”、“不动心(亦是不被诱惑)”。

所以,真正的读书人,一辈子都在追求心中的那些好书。假如,有一天他真正发现并读到了那本书,他会感觉到“书读完了”,例如“自从一读某书后,不看人间糟粕书”。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这是真正的圣人境界。


一本书,可能影响成千上万的人,也可能只改变某一个特定的人。然而,伤其十指不如断其一指,能真正改变一个人的命运,导人向上,也强过《红楼梦》、《西游记》、《三国演义》、《水浒传》等传世经典,因为这些经典虽然也有励志的作用,但基本上还是给人以娱乐和消遣,但是像诸如《了凡四训》这样的书,才会真正让人改变命运。

有个读者看了《正见-佛陀的证悟》后,说“书读完了”,这是真正的领悟,也是人生最大的快乐。

最深奥的道理,往往存在于最简单的生活中。如同一本薄薄的不起眼的小书,能给人最强烈的心理震撼,远远超过数百万字的鸿篇巨著。

很多人看书就啃大部头,其实是在炫耀自己的学富五车,目的是为了博取别人的赞美和认同。这就是古圣先贤所最不愿意提到的:“古之学者在己,今之学者在人。”


人生难得一知己,当我们能够找到心中所属的那个人或者那本书,就是此生的最大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