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德纲日本演出视频:信贷没有得到放松的三个可能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8 21:01:27
目前A股出现的反弹,是在通胀缓解及货币政策转向的预期推动下共同完成的,但当通胀及信贷、货币数据实现了此类预期后,反弹并没有持续反而受阻,并且此次反弹的规模及程度也根本还达不到吃饭行情的程度,那么,就得要看这些预期的东西是不是出了什么问题。现在看来,市场所反应出来的,明显是还不太相信政策真的转向,而在等待实质性的、能证实的东西出来,比如真实的、有效的信贷数据的好转。现在最新的资料已经有了,新增信贷似乎低于预期,A股也没有持续上涨,那么我们就要考虑,这背后会存在怎样的问题。

      最新的货币资料出炉,最为引人注目的是10月的新增人民币贷款仅为5868亿元,远低于此前预期的7000亿,从而带来的直接后果就是M2、M1再次探底,分别同比增长12.9%、8.4%。对于这个意外,大家都有不同的猜测,我们也相应的猜想一下,不是为了正确,而是为了应对,因为,相对于经济学的理性假设而言,政府实在是感性的多,我们没有办法确定它会做什么,只好试图确定它如果这样做了,我们要怎样应对。

      我们猜想,信贷之所以没有预期的那么高,可能有三个可能:

      一是信贷放松的时间较短,银行自身储备项目不够多,导致没有接受信贷的对象,即使银行愿意放钱,但没人愿意要钱。这一点在实体经济受到严重打击的形势下,是有可能的,因为理论上来说,企业看不到经济复苏的希望,就不会为了看不到的收益去承担高昂的利率成本了。但实际中我们也会发现,到处都是嗷嗷待哺的企业,特别是绿城这样的房企,以及铁道部这样的败家子,所以有无数不差钱的企业,也存在无数要钱的大户。

      二是像一些同业猜测的那样,银行的行为模式依然是紧跟政策,响应政府支持微小企业的号召,计划将大笔的信贷投放于支持微小企业,而由于此类企业项目储备不足,以及单笔金额较小的原因,导致10月新增信贷不及预期。此种模式也是符合一般的政治逻辑的,所以有一定的可信度。

      三是政府及银行都从2008年的大肆放贷救市行动中学到了一些东西,政府学到了超额货币真的能导致通货膨胀,银行学到了杠杆太高真的能导致风险,通胀及银行的地方债务风险,都恰好在今年得以显现。所以,即使是政策要转向,信贷要放松,政府在口头上或意识上都要谨慎得多,宣传也低调,这就没有给银行充足的信心去放贷。因为相较于2008年,这次是没有或是少有政府的背书的,真要出了风险,就不好再说是政府的问题,而将是银行自己的问题。出于责任的考虑,目前银行没有动力拿自己的利益做砝码去给政府的政策转向趟路试错,中国政府一直提倡“摸着石头过河”,只不过这次,没有大的外力,银行可能不太愿意鲁莽的去充当摸石头的急先锋了。

      以上三种猜测哪种可能性更大我们不得而知,也或许哪个都不是,也或许是三种都有。但我们需要判断这些情况如果发生,会对市场造成怎样的影响。

      先谈第三种。如果这真的是事实,那么将是最为艰难的。因为我们无法判断政府的行为,它是否会将此类的谨慎态度一直延续下去,这绝对是个未知数。

      如果能一直保持谨慎的态度,那么信贷政策即使是放松了,新增信贷也不会立刻出现剧烈的反弹,而会是缓慢的有预期的增长。这对于实体经济来说,无疑是幸运的,毕竟在通胀数据刚刚开始回落的时候,留给宽松政策的空间有限,如果信贷突然大幅反弹,就会使一年多的紧缩成果前功尽弃,通胀问题再起,经济周期滞涨阶段被迫延长,对于实体经济的伤害也会最大。所以,如果政府真的在2008年的行为中学到了东西,就会持续这种谨慎的态度,进行政策的结构性调整,比如真的将资金投向微小企业,真的去进行经济的结构性调整,放到新能源等新兴产业,放到节能环保,限制政府的直接投资,避免地产、高铁的再次无序扩张与报复性反弹。这样的话,可以说经济幸甚。市场的反应,也可能会缓慢的复苏,虽然不会暴涨,但也会逐渐的形成底部,逐渐走出熊市的区间。

      然而,目前的实体经济形势是较为悲观的,之所以要政策扶持微小企业,就说明微小企业不乐观。除通胀数据外,PMI、PPI、GDP、工业增加值等等几乎所有经济数据也都不乐观,此种形势下,政府的压力是巨大的,所以就会有“解决通胀的最好方法就是促进生产”这样的急迫的、似是而非的逻辑。所以,政府的谨慎态度真的未必能持久,它的忍耐能力未必比股市中的老股民要强,所以谨慎态度的放弃,依然是存在极大可能的。如果这种形势发生,即数据上显现新增信贷连续的出现突然放量,而且投放的领域并非所谓的微小企业,那么对于股票市场将会是一个强烈的刺激。因为目前市场要看的就是实质性的、可证实的政策转向。所以,这种情况一旦发生,市场会有一波比较强烈的反弹,幅度至少要比目前的幅度大很多,这是我们可以参与的。但这时我们也必须警醒,这种形势的代价就是未来的滞涨,这是无法改变的,所以当市场反弹到一定程度,还是要逃跑,一定不能留恋,因为那时候,可能又会出现一致的、整齐划一的看多的声音,要对抗这样的声音,是很艰难的。

      分析了第三条因素之后,前两个猜测的因素就简单了,无论其真实与否,其影响都可归结到第三个因素里。所以,我们目前都可以看到货币政策在实质性的、结构性的放松,但它将在哪方面、以何种形式给于我们实质性的确认,目前仍是模糊的、不确定的,而我们则需要依据未来所显现出来的证据,来确定我们应对的行为。

      缓和的有效的政策,会逐渐的带我们走出熊市困局。而激烈的脉冲的政策,将带给我们更具刺激性的欢乐与痛苦。就看,政府选择让我们品尝哪一种滋味了。

      最后,其实最可怕的问题是存款的数据。10月当月人民币存款净下降2010亿元,同比少增3618亿元。其中,住户存款净下降7272亿元,非金融企业存款增加860亿元,财政性存款增加4190亿元。这说明,存款的最基本的来源——住户存款已经能力有限了,源头要枯竭了,那非金融企业存款、财政性存款这类衍生的存款,又能持续多久呢。所谓“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存款是扩大再生产的基本原动力,它的衰竭与地方债务平台、与经济周期、与经济的结构性失调、与政府的感性的宏观调控相结合,看不出乐观的理由。

我的更多文章   编辑
  • 市场资金不足 货币政策能否放松
  • 读《雪球·巴菲特传》感:与时俱进的巴菲特
  • 如何分析股票尾市遭砸盘
  • 为何称大涨大跌才是股市的本质
  • 如何看待上海女学生为零花钱组团卖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