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尊养徒记书包网:太极拳形神解---王志远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08 15:06:15
(2006-09-23 10:23:40)转载
分类: 太极拳
身心之在,古哲谓之形神。<练功秘笈)曰:“有形谓之形,无形谓之气,运有形与无形而会之谓之神。”哲者又云:“形者有为之功,神者无为之德。”古 人又云:“灵明知觉之谓神”。清玄散人曰:“神者,变化(阴阳)不测之为神,昭感应化者为神,出乎意料者为神,不由思虑智慧而得者为神,拳技斌艺运用自 如,依随自然,不凭思虑所出而制胜者为神。”
韩康伯注曰:“神也者,变化之妙极万物而为言,不可以形诘者也。”则是指万物变化神奇莫测而无法形容也。
《灵枢·本神篇)说:“两精相搏谓之神”。即男女两精结合形成生命时,形成先天之神,后天则依赖水谷之精气不断滋养,使神生化不息。此处之神,则是生命活动现象的总称。
神又有广义的神,即神、魂、魄、意、志、思、虑、智等。《灵枢·本神篇)说:“心藏脉,脉舍神”,“肝藏血,血舍魂”,“肺藏气,气舍魄”,“脾藏营,营舍意”,“肾藏精,精舍志”。
狭义的神,是单指藏于心的神。(灵枢·大惑论)说:“心者,神之舍也。”神是统帅人的精神、意识、知觉运动最高的生命活动,在人身居于首要地位。
以上之说,说明形者,型也,体形也,是形体物质。神则是指精神意识,系心之所藏,约略与今之高级神经相应,同时谓“变化之妙极万物,不可以形诘。”即是 说,人是身体与心神共融之共称,是精神与物质之统一体。形中合神,神中合形,心神因身体之形而显现,形体被心神所制御。反映在太极拳方面,对“形”的认识 和要求为:“虚灵顶劲,满身轻利顶头悬”,“立如平准,活似车轮”,“立身中正安舒,支撑八面”,“尾间中正”,“静如山岳,动若江河”,“迈步如临渊, 运劲如抽丝”,“含胸拔背、裹裆护肫、提顶吊裆、松肩沉肘”,“一动无有不动,一静无有不静”,“上下一条线,全凭两手转”,“极柔软,然后极坚刚”, “手与足合,肘与膝合,肩与胯合”等。概括起来有:势、韵、型、技、着、法六方面。其中势与韵是形之内,是谓内形。而型、技、着、法是势韵之外延,是谓外 形。外形是形于外之技、着、法之结构,内形是隐蕴内而又延显于外之运动形态。内形“聚密”之运动形态,连结外形之“松散”结构,合称为形。
而太极拳对于“神”的认识和要求为:“尾间正中神贯顶”,“心贵静,气须敛,神宜舒”,“心为令,气为旗,神为主帅,身为驱使”,“神如捕鼠之猫”,“神 舒体静,刻刻在心”,“内固精神,外示安逸”,“意在蓄神”,“神宜内敛”,“提起全副精神”,“总归神聚,神聚则一气鼓铸,炼气归神,气势腾挪,精神贯 注,开合有致”,“神气鼓荡,神气收敛入骨”,“神是君位骨肉臣”,“不用浊力,纯以神行”,“达之于神,凝之于耳”,“精敏神巧全在活”,“一志并神 凝”,“神以知来,智以藏往”,“懂劲后神而明之,神乎其神”。
内之神,恃于内而显于外;外之形,恃于外而系于内,“形恃神以立,神须形以存”。形因韵而近神,谓之神韵;神以势而制形,谓之形势。形神相亲,形神相生,表里俱济,相得益彰而不违丝毫也。
明代医籍(类经)云:“无形则神无所生,无神则形不可活。”王廷相亦指出:“神必藉形气而有者,无形气则神灭矣。”(西升经)有云:“神生形,形成神。形 不得神而不能自生,神不得形而不能自成。故形神合同,更相生,更相成。”又云:“人哀人不如哀身,哀身不如爱神,爱神不如含神,含神不如守身,守身长久存 也。”《管子·内业)曰:“形不正,德不来,中不静,心不治,一言之解,上察于天,下极于地,蟠满九州,何谓解之?在于心安。”
傅钟文老师曾说:“有人说太极拳重意不重形,这也只能在锻炼多年,有了正确的动力定形以后的事。所以太极拳有合规矩而脱规矩,脱规矩而合规矩的说法。我的 看法,形神兼炼,神形兼备,恐怕是一辈子的要求,始终坚持形中寓神,神中合形,神形兼备,这就是所谓‘形莫若就,神莫若和’。当然最后能做到外忘其形而成 其形,内不知其神而达其神,一切自然而然,则太极登真而臻神明了”。沈寿老师也经常告诉我们:所谓神化者,岂复有外于规矩哉。平时练拳必须严格遵循太极拳 要领,力求姿势中规正矩,有不得要领处,立即纠正,只有这样,才能功深而拳正。如果练拳马马虎虎,摇摇摆摆,日久功深而拳越歪。拳无形势则失纲纪法度,失 纲纪法度则心神难以应和,失应和外必乖于形势,内必悖于神气,则“终身由之,究莫明其精妙”,“枉费功夫贻叹息”矣。
由此可见,古今之哲者都无不例外地持形神兼备、心身一元观。
(资 治通鉴)载有一则范缜反对佛教的故事,说:“缜著神灭论,以为‘形者神之质,神者形之用也。神之于形,犹利之于刀,未闻刀没而利存,岂容形亡而神在哉?’ 此论出,朝野喧哗,难之,终不能屈。”在当时重神不重形的舆论环境里,范缜直陈形为神之本,神为形之用。即人的神识是从有形之体产生的,而形体是听命于神 识的指挥而转换变化的,它完全符合“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的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这在当时是难能可贵的。而太极拳正是以这一正确哲学理论为先导, 倡导“天人合一”,返本归真,恢复人之为人之天然本性本能,主张形中寓神,神中合形,神形兼备。这是世界上其他任何体育项目,任何拳种所无法企及的,这也 正是太极拳的可贵之处。
“凡形于外者曰象”。《周易·系辞)曰:“在天成象,在地成形,变化见 矣。”可见形即是象,象即是形,合则为形象或象形,变而化之则神在其中也。太极拳“形者神之质”的物质第一性,就决定了太极拳要“练拳先练形,练功不忘 形”。这样,虚领顶劲,含胸拔背,沉肩坠肘,立身中正,裹裆护肫,内外三合等等关于“形”的要求,以及保证“形神合一”所必需的松、静、稳、匀、缓、合、 连的锻炼原则就应运而生。要是犯禁,违反守则,那就绝对演练不出轻灵飘逸而浑厚沉着的太极风格,功蕴其中、神逸其外的太极功夫。这也就是为什么历代明智的 太极拳家,无不例外地把“形”的锻炼正确与否,作为其拳派的基本功,不敢掉以轻心而有所忽视。这是因为他们充分认识到“无骨架之形不足以尽显势态,形不足 俱难得以技艺之功”。他们也从不怕落人“有为”而受人责难和叽讽。因为太极拳的基本形式就是“有为”的动功。站在学习与修为的角度,第一关注的应该是工夫 与“形质”,然而这并不影响太极拳的“无为”修练及对于“神”与“天然”的重视。
傅钟文老师《太极十三势及其要点)一文说:“太极拳要点,凡十三个,曰沉肩垂肘、含胸拔背、气沉丹田、虚灵顶劲、松腰胯、分虚实、,上下相随、用意不用力、内外相合、意气相连、动中求静、动静合一、式式均匀。
此十三个要点,在每一动作中,皆要注意。不可一式无此十三个要点之观念,缺一不可也!请学者留意参合。
太极拳之主体,贵在动静有常。练时举步之高低,伸手之疾徐,运动之轻重,进退之伸缩,气息之宏细,顾盼之左右上下,腰顶背腹之俯仰,须知各有常度。不可忽 高忽低,忽疾忽徐,忽轻忽重,忽伸忽缩,忽宏忽细,忽左右、上下、俯仰之不匀也。步之高低,手之疾徐,如能得有常度,则亦不必过于拘其高低疾徐之有一定法 则也。
初学此拳式者,万不可贪多,每日只宜熟一二式,则易窥其底蕴,多者仅得其皮毛耳!”
傅公是论,对太极拳之“形”是何等的重视,希望习者形有常度而窥太极底蕴,而阶及太极之神明。
拳谚说:“形为象,神为魂,意自形生,形随意转。”又说:“得神者是为大智,得自然者是为大用”。<七部语要)有云:“神静而心和,心和而形全;神 躁而心荡,心荡则形伤,将全其形,先在理神,故恬恬养神则自安于内,清虚栖心则不诱于外也”。由此可见太极拳在承认“形者神之质”的物质第一性的同时,强 调“神者形之用”的精神能动性,尤其重视精神、心理意志的培养和训练,“独于精神往来而不傲倪于形象”。
魏·刘邵在(人物志·九徵)中说:“物生有形,形有神精,能知神精,则穷理尽性”。
王僧虔(笔意赞)的神采说:“书之妙道,神采为上,形质次之,兼之者方可绍于古人”。说的虽是书法,实质上包括太极拳在内的中国艺术的“神采”最终维系着 的是自然与精神,“神是超越于有限之形的一种无限自由的境界”。<易经)曰:“鼓之舞之以尽神”。历来的太极拳家就是从“舞之蹈之动不休”的“形” 中,追求彻底解放的“神”的超然。即“道合神明,神合自然”。正如著名太极拳运动员高佳敏说:“到后来我才明白学习太极拳,形体运动练到一定程度便难再有 明显的进展,接下来就靠内涵的提升,即丰富的自我文化修养。太极拳高手比武,事实上是在比试融汇在太极形体运动中的文化内质。”这段话寄寓了一个深刻的哲 理,说明人是精神与物质的统一体,神中合形,形中寓神。太极修炼(包括文化修养)由“向外(形)练”逐渐转化为“向内(精、气、神、意、劲)练”,由“向 外修炼”的形象体势的体验,进入到“内向修炼”的心灵的体验,所生发出来的精神,就必然具备了“天然”的生命感。这一种天然,即“自然而然,自本其然,自 顺天然,乃真自然”。是“天人合一”的生命外延。
形神合一,天人合一,导致精神境界的改变,必然也 会引起物质领域(形)的改变。即精神在形势基础上产生,又给予巨大作用于形势。神形相印,休戚相关,其结果是,形势练之成拳,神气练之得道。身手之有动 作,神气之有运会,一以贯之,内外合一,形神合一,从而使太极拳更趋完善,臻登神形相兼,拳我一体的新境界。
正如孙禄堂先生所训诲:“练太极拳时要从其规矩,顺其自然,外不乖于形式,内不悖于神气,外而形式之顺,邸内中气之和,外面形式之正,即内中意气之中,故 见其外,知其内,诚于内,形于外,即内外合而为一。”亦如庄周所说:“执道者德全,德全者形全,形全者神全,神全者圣人之道。”而这种顺应自然,内外合 一,形神合一,天人合一,拳我一体的境界就是和谐。太极拳前辈,习惯把人体的小宇宙同天地大宇宙联系起来,在自身神形和谐、内外和谐的基础上,追求与自 然,与大宇宙的总体和谐。这一种总体的和谐就是“中和”。“中和”的原意是中庸之道。《礼记)说:“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 者,天下之大本电;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项穆曰:“正能合奇,奇不失正,会于中和,斯为美善。中也者,无过不及也。和也 者,无乖无戾是也。然中固不可废和,和亦不可离中。”“规矩从心,中和为的”,拳达致“中和”,则功臻上乘,“其和气周匝一身,溶溶然如山云之腾太虚,霏 霏然似膏雨之遍原野,淫淫然若春水之满四泽,液’液然如河冰之将解释。往来上下,百脉通融,被于谷中,畅于四肢,拍拍满怀都是春,而其象如微醉也”。此时 内不觉其一身,外不知其宇宙,天人合矣。拳失却“中和”,则外乖于形势,内悖于神气,形乱意迷,心神不交,徒劳其形,徒行其功,更莫问收效也,自然万难人 得法门而归太极。
项穆在(书法雅言·品格)中云:“夫质分高下,未必群妙攸归;功有浅深,讵能美善 咸尽。因人而各造其成,就书而分论其等,擅长殊技,略有五焉:一曰正宗,二曰大家,三曰名家,四曰正源,五日傍流。并列精鉴,优劣定矣。会古通今,不激不 厉,规矩谙练,骨态清和,众体兼能,天然逸出,巍然端雅,奕矣奇能。此谓大成已集,妙人时中,继往开来,永垂模轨,一之正宗也。篆隶章草,种种皆知,执使 转用,优优合度,数点众画,形质顿殊,各字终篇,势态迥别,脱胎易骨,变相改观。犹之世禄钜室,方宝盈藏,时出具陈,焕惊神目,二之大家也。真行诸体,彼 劣此优,速劲迟工,清秀丰丽,或鼓骨格,或炫标姿,意气不同,性真悉露。譬之医卜相术,声誉广驰,本色偏工,艺成独步,三之名家也。温而未厉,恭而少安, 威而寡夷,清而歉润,屈伸背响,俨具仪刑,挥洒弛张,恪遵典则。犹之清白旧家,循良子弟,未弦新业,不坠先声,四之正源也。纵放悍怒,贾巧露锋,标置狂 颠,恣来肆往,引伦蛇挂,顿拟蟆蹲,或枯瘦而产幢岩,或秾肥而汜滥。譬之异卉奇珍,惊时骇俗,山雉片翰如凤,海鲸一鬣似龙也,斯谓傍流,其居五焉。夫正宗 尚矣,大家其博,名家其专乎,正源其谨,傍流其肆乎。欲其博也先专,与其肆也宁谨。由谨而专,自专而博,规矩通审,志气和平,寝食不忘,心手无厌,虽未必 妙入正宗,端越乎名家之列矣。”
此论虽从神形的角度品评书之品格,将书分为正宗、大家、名家、正源、傍流五晶。然拳艺与书艺相通,借以品鉴拳艺亦甚贴切。时下之正宗、宗师、大师、大家、名家泛滥,武林之太极尤盛,不妨参合对照,看看自己是否是真名士。
是真名土皆风流。风流者,超逸美妙也,杰出也。冯友兰先生(三松堂学术文集)总结“风流”四条件:“首先真风流的人必有玄心,玄心可以说是超越感,即是超 越自我。真风流的人必须无我,无我则个人的祸福成败乃至死生,都不足以介其意。第二点,真风流的人,必须有洞见。所谓‘洞见’,就是不借推理,专凭直觉, 而得来的对于真理的知识。第三点,真风流的人,必须有妙赏。所谓‘妙赏’,就是对于美的深切感觉。第四点,真风流的人必有深情。但因其亦有玄心,能超越自 我,所以他虽有情而无我。其情都是对于宇宙人生的情感,不是为他自己叹老嗟卑;他的情与万物的情有一种共鸣,他对于万物都有一种深厚的同情,以自己的感情 推到万物,又于万物中见到他自己的怀抱;他见到客观的世界,又有甚深的感触,在此感触中,主观客观,融成一片。表示这种感触,则即是艺术的极峰”。但愿太 极拳界多点“虚旷为怀”的名土,“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太极拳眼法
眼为七窍之一,光明视见,纳山川之大,及毫芒之细。悉云霄之高,尽清泉之深,皆光明之所及地也。故眼为见性,能察万物,现心灵之性,有不可思议之妙。故演练太极拳定要注意眼法。
所谓“眼法”,即行拳走架,推手撒手,运使兵器,眼神与各种有形的准确动作,无形的精气神意,恰 当配合,合理运使之法也。
清代杨氏传抄老谱《太极字字解》曰:“顾盼前后于已目也,即瞻前眇后左顾右盼也,此八字关乎神矣。”说明顾、眇、(瞻)前、(渺)后,对于自己是眼法, 对于对方则是从其手法,看他所注所变的表现。此即谓左顾右盼、瞻前眇后,这八字关系到心神的情况。太极拳具体的眼法,除了瞻、眇、顾、盼外,尚有瞄、瞅 等。
清代杨氏传抄古谱《人身太极解》曰:“人之周身,心为一身之主宰,主宰太极也。二目为日月,即两仪也。”又曰:“人之周身, 心为一身之宰。主宰太极也。二目为日月,即两仪也。”又曰:“神出于心,目眼为心苗。”拳谚亦说:“心者神之舍,目者神之牖,眼为心之苗。”说明人之全身 以心为一身之主宰,心就是浑一的太极,而两个眼睛象征太阳月亮,就是二仪,神产生于心,表现于外,眼睛是心之苗,心有所思,意有所念,眼神随即流露。所以 眼睛要成为“心”的代表,“心”的先锋。“目之眼领手,眼随手转,手眼相随”。例召唤在日常生活中,心里想去拿一件东西,眼睛总是先看这件东西,然后手才 跟着去拿,道理是一样的。所以凡是动作向预定的方向去,眼神总是稍先于手到达完成动作时的方向,然后身法、手法、步法、一齐跟上去。正如顾留馨老师所 说:“眼即所谓‘一转眼则周身全动’,始而意动,继而内动(内脏),然后形动(外形)的细致锻炼方式,这样细心体会地去练,可以逐渐做到:意到、眼到、身 到、手到、步到,说动一齐俱动,说到一齐俱到,‘形神合一’,也就能达到练拳有精神的评语。”顾老所说的达到“练拳有精神”的要求,实际就是练拳达到“内 外三合”的要求。如陈长兴所言:“夫所谓三合者,心与意合,气与力合,筋与骨合,内三合也。手与足合,左肩与右胯合,外三合也。若以左手与右足相合,左肘 与右膝相合,左肩与右胯相合,历史唯物主义三与左三亦然。以头与手合,手与身合,身与步合,孰非外合!然此特从变而言之也。总之,一动而无不动,一合而无 不合,五脏百骸悉在其中矣。”陈公此论,物别言及“心与目合”,目眼为心之苗,心之一动,目随之而动,五脏百骸悉听从而一动无有不动。若心与眼不合,或眼 神与动作不合,则心手无应,合体失统,无所主宰,身心内外莫不尽乱矣。
陈鑫《太极拳推原解》曰:“手眼为活,不可妄动”。在走架 行拳的过程中,眼神处于动态中,是要结合动作“左顾右盼,瞻前眇手”的。但左顾右盼,瞻前眇后,并不是没有原则地左右乱看,东张西望,如捕风捉影;或是顾 东行西。而是应该与身体的转动方向一致,这样才能将“手眼身法步”各方面的动作,“一动无有不动,一静无有不静”,“动中有静,静中寓动”地协调起来。正 如潜杨公澄甫在《太极拳之练习谈》中所说:“目光虽然向前平视,有时当随身法而转移,其视线虽属空虚,亦为变代中一紧要之动作,而补身法,手法之不足也。 ”
行拳走架时,眼注视的方向,其论不一。有人主张“目光经前手食指或指尖前视”。或云“注意前边的手,上边的手”等。有人认为“ 视敌方为主,同时以眼的余光左顾右盼”,皆系个人的经验之谈。杨式太极拳的眼法正如杨振基先生所言:“一般情况下,眼是向前平视的,通过前面的手向前望 去,关顾到手,但不死看着手。眼也有向前下看的,要根据拳式具体的主手动作确定眼看的方向。”归纳起来,实际是二法,一法为平视法:目光自然地平视前方目 标,不愠、不怒、不眯。另一法为三点法:“以我双眼(起点),透过我一手或两手指尖(中点),前视假想之敌手(终点)”。这样就如陈鑫所说的“目平视前, 光兼四射”。类如瞄准的眼法可避免目光盯住自己打出手,或将目光轮流注视自己的左右手掌。因这样死死“盯住”,不随动作的转移而将目光前视,不仅对意识的 放松毫无好处,对锻炼展延及远的视,力及其“光兼四射”的灵活性亦毫无补益。眼神的灵动,“神如捕鼠之猫”,在技击时就能“其机在自,敌情预晓 ”,同时,在艺术的形象上也由于目光的灵动有神,使演拳生气勃发,灵性毕现而富有 生命力。
宋书铭传抄太极拳谱《心会论》曰:“ 猴头为第二主宰”。《周身大用论》曰:“三要猴头永不抛,问尽天下众英豪”(猴头“,于化行著《武当真传太极拳全书》及唐豪、顾留馨编著的《太极拳研 究》,均作“喉头。”“于本”注曰:“喉头——在喉间气管之上端,上通咽喉,为空气出入之道。”亦有人认为头顶百会即为“猴头”,其实,“猴头”与“喉头 ”是同物异名,乃是男子喉结之俗名,借喻其状如猢狲头而已)。杨式太极拳有“四平拳”之称,即为平、眼平、顶平、肩平。其中眼平是很关健的。眼平有助于心 平,眼平则顶平。眼平与顶平保证了下腭既不抬起亦不低下,从而使“猴(喉)头永不抛”,避免咽喉暴露于敌而遭“上打咽喉下打阴”之杀招。《沈寿拳诀选、四 平诀》说:“心平则气正,眼平则意正,顶平则头正,肩平则身正。”这就具体说明了如何通过“心、眼、顶、肩”的顺序,逐步调整做到不偏不倚,无歪斜倾侧的 正确姿势,使自己的重心永不偏离自身的“底盘”,形成“神自然得中”的形势,而立于败之地。吴公藻憎言:“重心为全体之枢纽,重心立,则开合灵活自如;重 心不立,则开合失其关键。”由此可见眼平视的意义是何等的重大。或说,武禹襄《十三势行功要解》不是有“发劲须沉着松静,专注一方”的要求吗?此虽言劲, 亦言眼,眼为心之苗,精气神之牖。心动意起眼随,眼专注一方,劲才能专注一方,眼无所专注,劲气必然散漫而不能充足,眼神不能凝聚,拳必然毫无生气,更无 形势可言。然而正如曹树伟先生所说:“但这决不等于要练习者仅仅望住自己的手,要知道手打出的前方远处也正是手打出的最好归宿点是一致的。我先要大家(平 视)望向前方远处,可以帮助太极拳的放松。在一定时期后,再由前方远处变成远处的某一点,从而根据各人可能集中的程度来成远处的某一点。从而根据各人可能 集中的程度来决定多远。”练拳时目光随动作转移而向前方远处变成凝视,既能使动眼神经和视神经获得锻炼,有助于视力的恢复和增缲。就拳术而言,则能使太极 拳充分展现大方、舒展、肃穆、沉静、凝炼的神气和充沛的劲力,达到“放劲如入木三分”, “劲断意不断,意断神(眼神)相连”的太极拳技击要求。相传杨公澄甫与人推手或比手,发劲的眼向对方一瞄,对方受力即向他眼看的方向疾速弹出。这是他用眼 之法及劲气充沛的写照。
由于内家太极拳是储蓄而不是消耗,是积累收入,而不是无谓支出的拳学。所以行拳走架要求神定自若,守中 气,绝杂念,蓄眼神,凝耳韵。也是精神内敛。所以,行功时须以养心定性,聚气敛神为主。若心不安,则性扰之;气不聚,则神散之。心性不相衔,则四体百骸无 不尽乱;神气不相接,则千经百脉,莫不尽闭。虽依法作势而无大效焉。这也正是内家与外家的根本区别之处。所以太极拳主张“纯自天性:,行功时绝不强行聚神 于目,“眼如鹰隼”或“怒目而视,精光四射”都不可取。眼睛是人整体的一部分,眼神与心、肝、血有着密切的关系,“神出于心,眼为心之苗”,“视思明心 动,神流孔”,“肝开窍于目”,“目受血而能视”,“久视伤血劳于肝”。无端强制“双目圆瞪,炯炯有神”,只能伤神、耗血、劳肝,于养神养气养生不利。反 之,有的拳家把“蓄(敛)眼神”理解成“目若垂帘”,“眼观鼻,鼻对心”。把养生气功的眼法生搬硬套地用到太极拳中,使之状如瞎子摸鱼,或两眼无光,如睡 梦初醒。作为养生保健虽无不可,然而若以“观察在眼,变化在心”的拳艺的全面要求来衡量,就显得非驴非马了,这是不足为训的。陈长兴《用武要言》曰:“拳 打上风,审顾地形 ,手要急,足要轻,察势如猫行。心要整,目要清,身手齐到始为真。”太极拳的眼神要求,应该是神光内莹,犹如明月清潭。
太極拳学的养生观和健身原理
太极拳学是动静、虚实、开合、吞吐、刚柔、攻守、奇正、上下、内外、左右、进退、阴阳矛盾的辩证学说。它的运动方式充分反映了“生命的内部矛盾及每一对矛 盾的两个方面,不但对立、排斥、制约和斗争,也相互联结、依存、渗透和转化”这一规律,从而证明太极拳是一种“全身运动”和“交替运动”。人体各系统生理 机能内部或机能之间,通过动静、虚实、开合、吞吐、刚柔、攻守、奇正、上下、内外、左右、进退、阴阳的交替,进行二元或多元交替运动锻炼,克服对偶失衡的 锻炼方式。人的智能、精力、记忆力等高级精神活动,是通过大脑实现的,大脑的两半球,分别支配着对侧眼、耳、肢体等器官的感觉和运动。而肢体,特别是上 肢,“外部的脑”,也即“人的第二大脑”。它的运动也给大脑发育提供了条件。而大脑的健全却是健康长寿的最重要的保证。
研究表明,在一个人的大脑皮层上有140多亿个细胞,一生中起作用的只有10%左右,约90%的脑细胞如一片荒芜的处女地尚待开发。太极拳对偶完全平衡 的交替肢体运动,使大片"荒芜"的处女地的开发,大大提高了脑利用率,给我们的健康和长寿带来意想不到的奇迹。日本等国医学家调查研究发现,开发"荒芜" 的大脑,能大大减少发生脑裂中风的机会,还可医治白内障及重听等疾病。
一般运动,就“右利手”而言,大都在大脑 的左半球起作用,“左撇子”则反之。而太极拳左右交替平衡的运动方式,即虚实分明,虚中有实,实中有虚;开合有致,开中有合,合中有开;刚柔相济,柔中有 刚,刚中有柔;奇正相生,奇中有正,正中有奇的交替对偶平衡运动,则在大脑的两个半球同时起作用。它为人类健康、长寿、祛病、益智,开发人体的潜能带来了 广阔的前景。
大极拳学静势动态的平衡,动中的秩序和和谐,自然与人的相对应而一致。经过内家太极拳学的特定的基 本八法和法则及"五字要诀"的锻炼和熏陶,使演练者明白了"中庸",找到了"平衡点",只有平衡才有包容性,才能改变人的心灵、性情、气质和风貌,才能提 商人的修养和理性。心灵的宁静和情绪的稳定,使人机体处于高水平的协调一致;气质的改善,修养的提高,化粗鲁暴躁为柔倩和平,避免了愤世嫉俗的恶劣心境, 防止了心理的严重倾斜。心理的平衡必然导致五脏六腑的平衡,生理机能的平衡,防止人沾染上不良的社会习气和生括方式。
痴食、抽烟、酗酒、吸毒等不良嗜好,是很多人在“高压紧张”下,寻求“减压舒缓解脱”的一种手段和方法。其结果往往是适得其反。既浪费了金钱,损害了体 质,也严重地扭曲了灵魂。太极拳学中的"诚为本,敬为上"的德育观,要求“持其诚作正道的修养”,“持其志,毋暴躁其气”,则心清明性,可敛浮气而增定 力,不逾越道德真理,不为利欲诱惑而轻举妄动。杜斯妥耶夫斯基说过一句话:“美将会拯救世界。”美是率真的,美和诚是相关的,是合一的,只有真诚才能美, 虚假之中绝对没有美。《中庸》说:“诚者,天之道也”,“不诚无物,诚者物之终始”。美和诚的修养,有助于文明的发展,有助于理性的成长,有助于心灵的洗 涤。其待人处世、办事理家、治国,均可达符“中和”之道,可达致和衷共济之功。所以我们说,有了内家太极拳学,它的效果远不仅止于拳术,它使我们的生活品 质也得以提高,使我们从外在的功利走向内在的德性,走向道德的伟大。
“兰生幽谷中,倒影还自照,无人作妍 暖,春风发微笑。”幽谷中兰花尚且顾盼自己的倩影,抒发自己的风韵。“形为本,神为上”修炼观的内家太极拳学,更超越了一般拳术重意不重形或重形不重意的 偏差。“形者,神之本;神者,形之用,无神则形不可活,无形则神无以生。”“神为形所生,形依神而存。”体现了形神对立统一的朴素辩证法思想。正是内家太 极拳学独特的“形与神俱”修炼的修炼观,通过塑形,俗称摆架子,达到身正、体柔;通过贯劲,达到息匀、劲整;通过抒意,达到目平、意远;通过追神,达到心 静、神庄。从而使演者在精、神、意、志、筋、骨、劲、气各方面得到全面的锻炼,达到身心内外的全面平稳,从而使人克服和远离不良的社会习气和生活方式。
饮食的偏颇也是一种常见不良生活方式,是一种很大的失衡。《保生要旨》说:“凡所好之物,不可偏耽,耽则伤而生疾;所恶之物,不可全弃,弃则脏气不 均。”人类的饮食理念一直莫衷一是。长期练内家太极拳的人,都有一个共同感受:运动后不会剌激食量,而只会令食物更可口。使人自动解脱偏食的习惯。“主 动”的去寻求膳食平衡,荤素平衡。食物结构的自然平衡,为人类强健身体带来了积极和乐观的前景。  “艺术之能事不仅见于知所取,尤其见于知所舍”。内家 太极拳法,行云流水,一切都自然而然,这就是取舍恰到好处。“尽意莫若象,尽象莫若意。”“得意而忘象,得象而忘意。”千百年来的内家太极拳学,追求的就 是阴阳合德形神合一的最高境界。苍健劲直是形的静的物理,超拔清逸则是神的动的神情。静的高举远慕的形的本体,动的万有流变的神的礼赞,在金木水火土“五 行”中充分的交融汇合。使内家太极拳学,不仅在武术的单一领域,更将在健身疗疾、养生益智及开发人体潜能的领域里开辟新的天地,开创一代新风。
附 注:
太极拳不仅锻炼身体,自卫,尚有重要意义存焉。就传统而言,首重徕性。隆德尚礼“非困厄而不发”的原则,是它的光辉的典范。它完全符合我国人民温和谦让的 美德。“德无不备称圆”。太极拳学要求道德的圆满和技术上的完臻相统一,要求操持者“德艺双馨”。因而倡导性心情志的修养,其内容有“八心”“四志”。
八 心:
1、诚心 诚其心,待天下之人。
2、容心 大其心,容天下之物。
3、虚心 虚其心,受天下之善。
4、平心 平其心,论天下之事。
5、潜心 潜其心,观天下之势。
6、定心 定其心,应天下之变。
7、仁心 仁其心,爱天下之生。
8、忍心 忍其心,忍天下之辱。
四 志:
1、志存高远则目标远大,习拳一生,弘传不朽。
2、情志淡泊则自感寂寞,乐于清贫,心志高洁。
3、志趣高雅则自无俗态,赏心悦目,风格高雅。
4、意志坚韧则百折不回,不屈不挠,无坚不摧。
以上心志的薰陶、培养,则是人体的一种特殊的心身运动。只有通过心志的薰陶、培养和锻炼,太极拳学才能由清秀走向拙朴,由俊美走向深厚,由严谨走向蕻逸自 由,由清晰具体走向抽象意念。洗尽铅华,清雅肼俗,大气磅礴,独领风骚。得到太极拳“内之足以统轫群艺,外之足以吸纳文明”的韵味和魂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