浑身长疙瘩痒怎么回事:【原创参赛】语文优质课竞赛活动听课反思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9 09:26:03

语文优质课竞赛活动听课反思

     临江市光华中学     梁秀英

为了落实新课改精神,我校在十一月份举行了各学科优质课竞赛活动,其实也是一次新课改教学研讨会,我把这次研讨会当作一次难得的学习机会,认真听课、研讨,通过这次课改研讨,我切实感受到新课改理念已真正走进我们的课堂,渗透进了教师的教学设计,课堂上教师把更多目光关注于学生,而不仅仅停留在自己的教案和设计上;教师更多的关注于启发和引导,而不仅仅是机械地灌输;教师能立足于文本,拓展延伸,生发新的学习资源;课堂上师生平等对话默契;课件设计合理,没有喧宾夺主,能恰当的创造意境,营造气氛,且有激趣作用。

   当然,我们在关注优点的同时,也从中发现了一些细节还有待研究探讨:

(一)、小组合作学习(讨论)的有效性问题。

    新课改在学生的学习方式上,极为关注学生的团队精神与合作能力,小组学习过程中实现了信息与资源的交流整合,完善和扩展自己的认识,还学会了参与、倾听、尊重他人等。

这次研讨我听了三节课,基本上都采用了这种形式,教师设计很好,可是课堂上却流于形式,有的只是为合作而合作,老师一宣布讨论,学生便凑在一起,唧唧喳喳说个不停,学生漫物无目的的讨论,教师成了旁观者,对讨论缺乏有力调控,学生有时处于无序状态;我边听边反思:我个人认为,为了确保实效,教师在备课时,就要设计好讨论题,讨论的内容要有含金量,有思维价值,讨论时间要恰当;教师要深入小组,对小组讨论给予点拨,适时相机诱导、科学组织,及时发现问题;课堂不仅要活起来,而且还要让学生动起来,让效果好起来。

(二)、要注重课堂新知识的生成问题。

作为公开课,我们教师都会精心设计,对课堂的每一个细节,包括上课时的语言动作都做了预设,为保证预设“安全运行”,教师往往对所提问题附带了暗示性语言,明显带有答案单一指向性。课堂看起来如行云流水,实则扼杀了学生当堂的新思想、新见解、新思维、偶有生成的火花,也未能被及时捕捉到。在讲《羚羊木雕》这一课时,学生在针对“回忆片段”分析时产生分歧,教师就应该机智的利用小组讨论解决,这对课堂新生成知识是很宝贵的,我们应具有敏锐的感知能力,及时捕捉这一珍贵的动态生成资源,并合理引导利用。

(三)、课堂上教师对学生的课堂表现的评价问题。

新课改提倡多鼓励、多表扬和多肯定学生,帮助学生获取成功的喜悦,树立学习信心,可是在这几节课,却发现老师忽略对学生的评价,即使偶有点评,不管价值大小,回答的含金量多少,都一味的说:对、不错、好,我觉得显得教师语言太苍白,对于中学生未必是一种可取的方法。在课堂上教师认真去倾听学生的回答,并给予指导评价,及时去捕捉思想的火花,与学生交流,包括语言、体态、眼神等。共同去学习、发现、探究,让学生真正与老师并肩作战,缩短师生距离,打破传统的师道尊严,让学生在肯定中发展,在正确的指引下健康成长,完善自己,培养各种能力。

()、文以载道,我认为语文课堂教师要把文本当做载体,借文本传授语文知识和感悟生活,促进写作,陈老师做得较好,借《中国石拱桥》讲解阅读说明文阅读方法及说明文知识,毕春林能结合《范进中举》引导学生分析现实,学以致用,培养学生良好的人生观、价值观。

以上是我个人在这次新课改听课时的一点零碎而粗浅的看法,这次活动使我受益匪浅,也为我今后的教学指引的正确的方向,我将乘着新课改的东风,在实践中努力探索,让语文课堂成为师生知识、能力、情感、价值观的共同成长的乐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