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酷视频在线解析网站:减负,老师能做些什么?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10 14:23:26

快乐*幸福*人生


减负,老师能做些什么?

 

减负喊了多少年来,学生的负担依然很重,甚至比没减负之前要重很多,原因在哪里?

当然首推评价制度问题。自从恢复了高考,越来越多的人们认识到分数的重要,就把全部精力都用在考高分上。高考本身没错,错在当今的社会只给孩子们搭建了这一座“独木桥”,或者人们只看到了这一座通往光明的道路,于是,人们纷纷往这一座桥上挤,分数自然也就变得至关重要了。至今在一些学校,还存在着不考试的科目就不开设、考斯的科目就开,分数多的科目就加课时的做法。而到了学生那里,学习就变成一种机械重复的训练和记忆,没有什么新鲜感,没有探究的乐趣,什么求知欲、学习兴趣,全都变成了一句空话。

这样的学习,谁还能始终保持学习的热情,那个学生还能主动积极乐观地去学习?

老师呢,为了提高分数,可以不择手段,考试的知识,就让学生反复训练,不考试的知识就忽略不讲。每次教研活动的时候,有些老师就是就围绕着那道题是考试经常考的,那个知识点的分析要注意几个方面,否则就丢分……教学全部就是为考试而教。至于学科本身所承载的社会责任和对学生发展的使命,则被置之脑后。甚至,为了提高分数,各个学科抢占时间,给学生布置大量作业,逼着学生一遍一遍的背书,做一遍又一遍的练习,更甚至,体罚那些不能完成作业的学生,给学生的身心造成了极大的伤害。

这样说来,似乎超重的学习负担是老师的责任。非也。老师也是万不得已,因为上级就用分数来评价学校,学校也用分数来评价老师,那个老师敢松懈?只要成绩低了,学校就要采取行动,轻则谈话、“指导”、“训导”,责令你改进,提高课堂质量,重则转岗、下岗,谁能超然物外?结果,就出现了靠体罚、变相体罚学生来提高教学成绩的做法,这不是骇然听闻,因为我身边就有这样的事例,一说起某某老师,领导常常表扬其教学成绩高,超过了城区某些社会声誉较高学校的平均分,但老师们私下却撇嘴——还不是靠“踹”出来、“扇”出来的成绩?

前几天听到某个主任说现在的家长很难对付,有个女生因为曾经挨了某某老师扇耳光,当时就用手机拍下被老师扇出手指印的脸,时隔半年多,那家长又因为某件事找学校,说某某老师扇闺女的照片还留着呢,处理不好就发到网上去曝光……

我听了心寒,不是因为家长的行为,而是老师。一个年轻的女老师,竟然动不动依靠扇学生耳光来管理学生,这太恐怖了!这可是些初中生啊,进入青春期的女孩子,自尊心都很强,竟然动不动在教室里遭老师扇耳光,心里能不恨老师吗?

说来说去,根子还在于评价制度,评价制度还是以分数为基准,那“负担”始终存在,无论嘴上喊“减负”喊得多响,学校的减负规定多么冠冕堂皇,实际的负担依然很重,并且只会越来越重。因为这种单一的评价方式,导致家长对学校、社会对学校的认可也都是看分数,最终,负担都压到老师那里去了,老师即便有铁肩膀也扛不住啊,最终,负担就转嫁到学生那里,成为学生沉重的负担。

学生的负担不仅仅是学业的负担,更多的还是心理负担(当然,老师的负担也是相应的两方面,教学负担和心理负担,今天着重谈学生的减负,老师的负担先不表)。我们谈减负,不能只谈减轻学业的负担,更要减轻学生的心理负担。看看现在学生出现心理问题的那么多,从小学生开始就有了心理问题了,到了中学、大学就更严重了,近几年不断出现的自杀、他杀、自残、暴力、精神抑郁等情况层出不穷,原因在哪里?很多一部分就是心理的问题。看看我们现在的教育,老师给学生布置大量机械重复的作业,考试之后就开始排队、分析;家长把孩子跟别的孩子对比,逼着孩子上各种各样的学习班……除了重视学业,很少关注学生的心理成长,直到最后出了问题了,才知道心理出现问题,但依然没引起足够重视。说到这一点,我很佩服福建永定一中(旺旺老师的学校)对高中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视,有一个专门的心理咨询辅导团队,可以随时解决学生遇到的心理问题,才使得他们的学生那么阳光、乐观。

似乎有点扯远了,还没谈到怎么减负的问题。

我想说的是,“负担”的根源在评价制度,但这样一个人口众多、贫富不均、情况复杂的泱泱大国,想要改变评价制度何其难也,而要改变人们头脑中惯有的评价标准(比如社会对学校的评价,家长对老师的评价等)更是难上加难。也就是说,在短时间不能改变这种评价机制和环境的情况下(或许还需要长长的时间等待改变),难道减负也成了空中楼阁——可望不可及的东西?换句话来说,我们老师能为减负做些什么?是被动等待着制度的改变还是主动做些什么?假如被动等待,或许十年二十年也达不到我们理想的状态,甚至三十年五十年或上百年,看看两千多年前孔子提出的很多教育观念我们都还没有实现,再过几年就能达到?难道我们要等到制度改变了再去减负?可能我们一辈子也等不到那时候,怎么办?我想,我们还是不能坐以待毙。非常欣赏文质先生说的,从能做的地方做起,从能够改善的地方去做,那怕一点一滴,只要我们老师有一点改变,可能就是整个教育的改变。(文质先生原话:“我们自身的任何改变其实就是教育的改变”——引自《孙明霞的意义》)因此说,在减负的问题上,尽管有着各种制约和限制,我们依然还可以有所作为。

从学业方面来说,老师可以做的,就是努力提升课堂教学效率,减少学生的课下作业负担,尤其是减少那些繁琐、低效的重复抄写、演练。假如上课能让学生像游戏一样的入迷、投入,对知识产生强烈的渴望,不仅课上会认真学习,课下也会主动探寻相关知识。但假如课上效率不高,学生昏昏欲睡,然后只靠课下大量作业来弥补,必然增加大量负担。

记得我儿子小时候经常把数学作业题做很多遍,最后复习的时候更是一遍又一遍的重复做,我就不解了:为什么孩子早就会了的知识还要一遍一遍的重复做?到最后孩子闭着眼睛都知道题目在第几页、每步算式怎么写。从儿子的言语间了解到,所有的孩子都能把那些题目背的熟熟的,就连个别智力不太好的孩子都考到九十八九分——敢情是为了让所有的孩子都不丢分、少丢分而让学生都把题目的步骤背过了。可到了中学,学习科目的增多,没有那么多的时间去反复训练,就一下子就出现了很大差别,家长很不解:我的孩子小学毕业考了98分呢。所以,现在面对一些天天逼着孩子学习的小学生父母,忍不住就劝他们:不要这样逼孩子,本来还不厌学,就这样逼成厌学了。原本小学的知识是很简单的,孩子会了没必要重复无数遍的训练,这样的训练或许对那些智力相对弱的孩子管用,但对反应快的学生来说就是一种折磨,还不如用这个时间让孩子自由的看书写字或运动、游戏呢。

课堂的效率提高了,就无需给学生大量重复无效的作业,而是要给学生更多的闲暇时间,让学生动手探索、创造,锻炼学生的探索能力。这里,给学生闲暇,不等于简单的把时间还给学生,而是要动脑筋设计一些有趣的探究作业,这个探究作业一定要设计的好玩,让学生一看就有探究的欲望,并能在探究中享受到乐趣和不断成功的幸福,就会激发学生进一步的探究或主动学习。

这其实就是对老师的一个高要求。我看到很多老师说,学生减负了,老师增负了。我以为,老师的增负,更多的要体现在提高自身的业务修养上。自身能力提升了,眼界开阔了,对教材的理解更深刻到位,教材和课堂驾驭的能力就更强,课堂效率高,课下的负担自然就轻了。而老师的学习提高是不是负担?假如老师能在提高中享受到自身成长的幸福,让自己的精神世界变得更加富有,也就谈不上是“增负”了,就像大家喜欢旅游一样,你说旅游是享受呢还是负担?如果喜欢,再苦再累也不觉得是负担,因为那是自己选择的,你看到了美丽的风景、享受到了大自然的清新;但假如你认为旅游就是“上车睡觉、下车撒尿、到了景点忙着拍照”,没有什么收获,那就是找罪受。这里,就有一个老师对待自身提高的态度问题。当老师把提高自身业务素质、加强个人修养当做一件愉快的事情去做,也就不是负担了(注意,我说的当做愉快的事情去做,不等于要老师牺牲休息、牺牲家庭只顾工作,那是傻子),因为在提高中我们自己也享受到了成长的欢欣。

从心理来说,减轻学生的心理负担可能更重要。这还是对教师素质提出了高要求——老师不仅教知识,更要关注学生生命健康,尊重学生的生命成长规律,按学生成长规律办事,可能就会更加贴近学生的实际,学生也更愿意接受老师的教育。所以,老师要做的,还是改进自己的教学,用自己的学识赢得学生,用自己的智慧启迪学生,用自己的爱心润泽学生,用自己的人格影响学生……这说起来似乎有点空,那就具体一点:当学生没有完成作业的时候,不要劈头盖脸的训斥、责骂,然后罚抄多少遍,而是想个学生更愿意接受的惩罚方式(注意,惩罚不是体罚)让学生主动完成作业,同时还要了解学生不能完成作业的真实原因,是懒惰还是确实不会,或其他原因,针对具体情况给予帮助;当学生犯了错误顶撞了老师甚至骂了老师的时候,先不要发脾气,或许学生的怒气不是针对着老师你的,我们要学会宽容他、理解他,给他改正的机会;当学生上课不能用心听课在玩玩具或看小画书的时候,不要当众把学生的书撕掉,不要当众羞辱学生,而是善意的提醒他,课下找个僻静的地方和学生交流一下,或许学生更愿意接受你的意见;当学生上课要上厕所的时候,千万不要说“不许去”,更不要把“不准上厕所”作为惩罚学生的手段;当你走进课堂、走到学生中间的时候,无论你之前怎样的心情,都要努力调整好自己,把笑脸带给学生,把阳光洒进孩子们的心田……

有人说减负增效是个圈套,我想到,这个“效”或者“质”是什么?不应该只是教学成绩或课堂学习的效果,更应该是整个教育的效果和质量,这个效果和质量体现在学生身上,可能要等到十年二十年之后才显现出来,那就是人的学识、素质、修养等问题,这样说了,减负与增效(质量)不应该是矛盾的或统一的,而是因果关系——减负的目的是为了提高质量。为什么我们的孩子负担这么重,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却越来越差,甚至精神世界也越来越荒芜,说明学生的负担到了非减不可的地步了,但从减负——素质,这中间却有着很长的路要走,是一个值得我们教师一生探索的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