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售东方红1304拖拉机:中药互换与配伍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8 11:18:37

清代医家陈士铎《石室秘录》中对药的巧妙配合

   《石室秘录》为清代著名医家陈士铎编著。陈士铎,字敬之,号远公,浙江绍兴人。明末清初著名医家。陈士铎临证精于审证求因,辨证施治,处方用药多有独到之处。尤其应用对药,独具匠心。本文对《石室秘录》中以下药对试作如下分析:

  白术伍车前   健脾利湿水泻止

  “湿盛则濡泻”,大凡水湿多由湿困脾土、脾失健运、水湿杂下而致,治疗当健脾利湿为法。然利湿不利小便非其治也,故有利小便实大便之说,白术甘温补中,苦燥除湿,为治脾湿盛之要药;车前子甘寒滑利,性专降泄,通利水道。白术与车前子相伍,寒温并用,补泻兼施,各有专能,以能分助,用沼水湿,奏效如神,故有“分水神丹”之美誉。

  枣仁合生熟   安神定志治怔忡

  外无受惊恐而自觉心中悸动不安、夜卧不宁,是谓怔忡。此大都责之心肝血虚心神失养,酸枣仁甘酸性平,甘补酸收,既能益心之营血以安心神,又能收敛肝之阴血以通心气,所谓心病治肝乃虚则补其母之治。 酸枣仁为养心实肝、安神定志之佳品,陈士铎盛赞本品为“安心上不寐之圣药”。

  银花并当归   解毒活血疗疮痈

  金银花味甘性寒,为治毒疮痈之要药,且本药“败毒而不伤气,去火而以能补阴。”火热毒邪内盛外炎,败血腐肉而为疮痈,所谓“血不活所以生痈。”当归辛散甘补,苦泄温通,既能补血,也能活血,血活而痈自愈。银花与当归合用,互为佐助,功能解毒活血,为治疗各种火毒疮痈必用之对药。

  黄连配菖蒲   清心泻火治口疮

  舌为心之苗,心经郁火上炎则致口舌生疮,黄连味极苦,性大寒,有泻火解毒之功,为治火之主药,尤长于清泻心火。石菖蒲辛温芳香,其性走窜,主入心经而为向导之师,与黄连同用,苦直折上炎之心火,辛温发散内蕴之郁热,使心火郁热清泻无遗,何患口疮不愈。

  牵牛偕甘遂   逐水消肿臌胀

  膨胀为中医临床四大难治疾病之一。病人症见腹大如瓮,脐突尿少,下肢浮肿,气短不得卧者。法当泻水邪、消肿用以缓标急。牵牛与甘遂均为苦寒降泄之品,用之不当,祸不旋踵,人多疑弃不用。陈士铎指出:“此二味之中病源,妙在于猛也。牵牛性虽猛,得甘遂而迟缓矣,两相合而相成,实有妙用”,用治水肿臌胀,二药“水煎一服即大泻水斗余,臌胀尽消”,誉为“消肿神方。”然非壮邪实者,又“不可以此二味轻投以杀之也。”且告诫“服此二味之后,切不可食盐,食盐前病重犯,不可救矣。”

  车前同肉桂   温通利水治尿闭

  小便闭塞多责之膀胱气化失司。肉桂辛甘大热,性善下行,功能补命门之火以助膀胱气化。车前子甘寒体滑,其性降泄,功专通利水道,然“非肉桂不能引入膀胱”。二药同用,寒热相济,补泄兼施,标本同治,用治膀胱气化之尿闭有“水煎服即通”之良效。

    此外,人参与麦冬同用滋肾补肺治虚喘;白术与葱仁同用去腰脐之湿;栀子与白芍同用清心泻肝治心中卒痛;人参与萝卜子同用以治气虚胀满;生枣仁与山药同用补肾涩精治梦遗;贝母与半夏同用化痰软坚治顽痰成块而塞在咽喉之痰。

    文章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作者:王业龙 安徽省岳西县

中药互换与配伍

中药互换

功用:                                         互换:

透表退热:                          柴胡换青蒿。

清热解毒:                                   金银花换金银花藤叶、蒲公英、野菊花、紫花地丁。

清热燥湿、泻火解毒:           黄连换胡黄连、黄芩。

清热燥湿、泻火解毒:          黄柏换黄芩、苦参。

清虚热:                                       黄柏换知母、地骨皮。

清热凉血解毒:                   板蓝根换大青叶。

清热定惊、凉血解毒:              犀角换水牛角。

清热凉血、活血散瘀:             丹皮换赤芍。

清虚热:                                       丹皮换地骨皮、白薇、银柴胡。

清热解毒、消痈散结:          山慈菇换冰球子。

燥湿散满:                           厚朴换苍术、大腹皮。

行气降逆:                               厚朴换木香槟榔 。

化湿醒脾行气宽中:                    砂仁换陈皮佛手。

化湿和胃、行气宽中:          白豆蔻换草豆蔻。

利水渗湿、健脾:               薏苡仁换赤小豆、土茯苓。

清肺排脓:               薏苡仁换冬瓜子。

祛风通络定惊:         薪蛇换乌梢蛇。

平肝息风 :           羚羊角换山羊角。

平肝潜阳明目:         石决明换珍珠母。

镇惊安神:             龙齿换龙骨。

破气消积:            枳实换枳克青皮。

安神:                              酸枣仁换首乌藤、合欢皮花。

活血祛瘀:            丹参换红花。

养血安神:             丹参换首乌藤。

消肿排脓:           穿山甲换皂角刺。

通乳:                              穿山甲换木通、通草、王不留行。

活血止痛:                            乳香、没药换延胡索、五灵脂、鸡屎藤。

化痰止咳:                          半夏、川贝换枇杷叶、佛耳草、焊菜。

清肺开音:                 胖大海、换玉蝴蝶、蝉衣。

补气:                             黄芪换党参、棉花根、金雀根。

固表:                黄芪换白术。

补脾润肺:            制黄精换制玉竹。

温补肝肾:                      鹿角换鹿角霜、仙灵脾、菟丝子。

补肾助阳:                               巴戟天换菟丝子、韭菜子、仙灵脾。

补肾固精、养肝明目:      潼疾藜换菟丝子。

补肾固精:             山萸肉换覆盆子、金樱子。

补肝肾、强筋骨:           杜仲换续断、狗脊桑寄生。

补血:                                         熟地制首乌、阿胶换桑椹子、鸡血藤、旱莲草。

补血活血调经:                         当归换鸡血藤。

润肺养阴:                                 天冬换麦冬、北沙参、南沙参、玉竹、羊乳根。

滋养肝肾、明目:      枸杞子换女贞子。

养胃生津:                               石斛换麦斛、天冬、麦冬、沙参、玉竹、石仙桃。

滋阴凉血:                                生地换玄参、旱莲草。

 中药调治方法--中草药配伍--咸味 


六类(咸)

 青黛

青黛配黄芩:都清热解毒,凉血止血,但青黛专泻肝经火毒,黄芩善泻心肺之火。

青黛配蛤粉:青黛清肝火凉血止血,蛤粉滋肺阴,化痰镇咳止血。相配清泄肝肺郁热,化痰,止咳,止血。

青黛配黄柏:青黛清热凉血解毒,黄柏燥湿解毒。若加石膏、滑石有清热解毒、燥湿敛疮功效。

 羚羊角

羚羊角配钩藤:均能清肝熄风,清热定惊,相配力强。

羚羊角配石决明:都平肝熄风,羚羊角清肝火力强,石决明潜肝阳力胜。相配清肝熄风力强。

羚羊角配生石膏:取羚羊角清热凉血解毒,石膏清气分壮热。相配则清气血实热而解毒。

 蛤蚧

蛤蚧配生地黄:蛤蚧补肺定喘,生地黄清热滋阴,常加麦冬润肺止咳。合用有滋阴润肺定喘效能。

蛤蚧配贝母:蛤蚧补肺气,贝母清痰热,常配桑白皮润肺止咳,合用有补肺清热化痰止咳的功效。

四类(辛)

 干姜

干姜配甘草:取干姜辛热助阳,甘草甘缓止痛。辛甘合用有复中焦阳气之功。

干姜配半夏:取干姜温中散寒化饮,半夏和胃降逆。相使为用有散寒降逆功效。

干姜配黄连:干姜辛开温通,黄连苦寒降泄。合用有辛开苦降的功效。

干姜配厚朴:都有温中散寒功效。且干姜能化饮,厚朴能下气。合用可温中散寒,降逆除满。

干姜配白术:干姜暖脾胃散寒,白术健脾燥湿。合用则散寒燥湿。

干姜配五味子:取干姜温化寒饮,五味子收敛肺气。开合并用,化饮止咳。

 大腹皮

大腹皮配木瓜:大腹皮下气行水,木瓜通络化湿,相配有通络下气,化湿利水功效。若加紫苏行气和血,可行气化湿,利水消肿。

大腹皮配厚朴:大腹皮下气行水,厚朴行气化湿除满。相配则理气化湿。若加藿香梗理气和中,辟秽止呕。

 小茴香

小茴香配肉桂:取小茴香温肝肾,暖胞宫、行气止痛,肉桂温阳助火,散寒止痛。相配有散寒行气止痛的功效。若配干姜疗脾胃虚寒腹痛,效力更强。

 巴豆

巴豆配桔梗:取巴豆霜攻逐寒实而荡肠胃,桔梗宣肺祛痰以畅大肠。若加贝母化痰散结,有泻下寒实,宣肺散结通便之功。

巴豆霜配大黄:均为峻下之药,但大黄性寒,巴豆霜性热,同用互制寒热。若加干姜温中散寒,并制大黄的寒凉,成为温下剂。

巴豆配杏仁:取巴豆峻泻消水,杏仁宣肺润燥通便。相配有泻水通便功效。

  乌药

乌药配吴茱萸:乌药理气散寒止痛,吴茱萸疏肝下气,温脾肾寒湿而止痛。相配则疏肝散寒止痛效能较强。若加小茴香温肾散寒,温中开胃,相须为用则温中助阳散寒止痛。

乌药配木香:都行气止痛。乌药偏于温散下焦冷气,木香偏于行滞消积。相配行气止痛的功效更好。

 半夏

半夏配陈皮:均有燥湿化痰功效。半夏又能和胃降逆,陈皮又能健脾理气。相配治胃气不和,湿痰滞壅。

半夏配黄连:半夏辛开,和胃止呕,黄连苦降,清热燥湿。合用则辛开苦降、降逆消痞。

半夏配黄芩:取半夏辛散降逆,黄苓苦寒清热。相配清热降逆,除满降呕。

半夏配爪蒌:半夏降逆燥湿,爪蒌宽胸涤痰。相配降逆除痰功效好。

半夏配厚朴:都燥湿化痰,且半夏降逆长于止呕,厚朴行气长于除满。相配有行气降逆,消痰散结功效。

  白芥子

白芥子配苏子:都利气消痰止咳。加苏子降气平喘。

白芥子配肉桂:白芥子消痰通络散结,行气止痛。肉桂散寒止痛。相配通络止痛效果较好。若加没药活血消肿止痛。       

 生姜

生姜配大枣:生姜表散风寒,和胃。大枣益气生津补脾。相使为用有养脾胃和营卫之功。

生姜配半夏:都和胃止呕、除痰。但生姜偏于宣散,半夏偏于降逆。半夏有毒,生姜制之。一散一降,相畏相使,功效更好。

生姜配竹茹:生姜辛温散逆和胃,竹茹甘寒清热止呕,同用清温相济,益胃清热,降逆止呕。

  肉豆蔻

肉豆蔻配木香:肉豆蔻调中快气,木香温中理气,合用温脾胃,行气滞。

肉豆蔻配半夏:肉豆蔻温胃行气止泻,半夏降逆化痰、止呕。相配可降气除满止吐泻。

 细辛

细辛配麻黄:二药都有表散风寒作用。取细辛温肺化饮,麻黄宣肺定喘。或取细辛温散经脉寒湿,麻黄宣散肌表风寒。

细辛配柴胡:细辛升肾阳而散寒止痛,柴胡升肝经清阳而疏泄郁结。合用能升正气上济于头,散经气之郁而止痛。

细辛配五味子:取细辛温肺化饮,五味子收敛肺气,一散一敛,为治寒饮喘咳的常用配伍。

细辛配生地黄:细辛善于止痛,但其性辛燥升散,得生地黄滋阴清热,可去其燥烈升散之弊,而有清热止痛的功效。

  砂仁

砂仁配厚朴:都行气,但砂仁偏于开胃,厚朴偏于消满,相配功显。若加香附解郁止痛,可增行气宽中消满止痛的效力。

 草豆蔻

草豆蔻配吴茱萸:取草豆蔻行气散寒湿止呕,吴茱萸祛寒止痛,相配则散寒止痛效果好。若加香附解郁理气,止痛,其寒湿行气止痛效果好。

  紫苏叶苏梗

紫苏配藿香:都解表理气,温中化浊,而紫苏理气作用较强,藿香化湿效力较胜,常相配用。

紫苏配桔梗:紫苏解表祛痰,桔梗宣肺止咳祛痰。

紫苏配砂仁:都理气安胎,可用于气机不畅的胸腹满闷,胎动不安。

紫苏配黄连:取紫苏理气安胎,黄连清热燥湿止呕,相使为用可治妊娠呕吐,心烦不安。

  薄荷

薄荷配菊花:均疏散风热,清利头目。且薄荷舒肝、菊花凉肝。相配既能散风热以清头目,又可泄肝火。

薄荷配桔梗:取薄荷疏散风热,桔梗宣肺利咽。相配则清热利咽功效较好。

薄荷配牛蒡子:都疏散风热,透疹利咽,牛蒡子兼能祛痰止咳。相须为用效果好。

 麝香

促进腺体分泌,兴奋神经中枢,兴奋呼吸中枢及心跳加快。有助于病人苏醒。

麝香配雄黄:麝香通经止痛,消肿,雄黄敛疮止痒解毒。若加珍珠生肌敛疮,合用有解毒消痈,敛疮止痛作用。

麝香配血竭:都散瘀止痛,为外科要药。

麝香配牛黄:都有开窍作用。但麝香开窍力强兼能辟秽醒神,通经祛瘀。而牛黄清热力强,兼能熄风定惊,豁痰解毒。二相配治癫狂神志错乱等症。

三类(甘)

 大枣

大枣配甘草:大枣益气生津、甘草和中缓急。相配则甘缓益气,补养心脾。若加浮小麦以养心气,并同与生地、百合同用。

大枣配阿胶:大枣养血和营卫,阿胶滋阴,补血止血,相配有养血和营卫止血之功效。

 山药

山药配茯苓:山药补脾气,益胃阴而止泻,茯苓健脾利湿止泻。相配有补脾益胃止泻的功效。

山药配党参:都补脾益气生津,而党参重于补气,山药偏于补脾益阴。

山药配天花粉:山药益气养阴,取天花粉润燥生津。相配益气养阴生津。

  车前子

车前子配泽泻:都利水消肿,清泄湿热,相须为用效果更好。与木通、滑石渗利药同用疗效更好。

车前子配白术:取车前子利水止泻,白术健脾燥湿。相配健脾止泻。

车前子配熟地黄:取车前子泻热明目,熟地黄补益肝肾,相配有补肝肾、泄热明目的功效。又可与枸杞、菟丝子滋补肝肾药同用效果好。

车前子配苍术:取车前子清利湿热,苍术燥湿健脾。相配有健脾,渗利湿浊之功效。

 升麻

升麻配牛蒡子:均有疏散风热,透疹解毒的功效,相须效果好。

升麻配生石膏:升麻解阳明热量,生石膏泄阳明气分实热。相配则清阳明实热火毒的功效较好。又常配黄连。

升麻配白芷:取升麻散阳明风热,白芷止痛。相配则清胃火,散风热止痛。

升麻配柴胡:均有散热提举作用,但升麻升阳明之清气,柴胡升肝胆之清阳,相须为用,补气和血,泻火解毒。

 玉竹

玉竹配沙参:都养阴清肺、润燥止咳,相配则效力强。

玉竹配薏苡仁:玉竹清肺润燥止咳,薏苡仁祛湿排脓。相配有止咳排脓之功。

 石膏

石膏配知母:都清泄肺胃实热,但石膏辛寒解肌热、泄胃火,知母苦润泻实火、滋胃燥。合用辛寒泻火兼滋胃燥,无损伤脾胃之弊。

石膏配熟地黄:石膏清泄胃热,熟地黄滋补肾阴,相配滋阴泻火。改生地黄与石膏同用有滋阴液泻壮热效能。

石膏配犀角:石膏偏于泄气分壮热,犀角偏于清血分热毒。相配则外能透热,内能降泄火毒,有清热凉血解毒消斑功效。并常加金银花、连翘,或大青叶、紫草同用,也常与生地、玄参、麦门冬同用。

石膏配细辛:石膏泻胃火细辛辛温镇痛。寒热并用治胃火上冲之牙痛。

石膏配麻黄:石膏泄肺热,麻黄宣肺定喘。合用时石膏稍多,则制温燥,有辛凉宣肺平喘之功。再加桑白皮,泻肺平喘效果更好。

煅石膏配黄柏:煅石膏收敛生肌、护创面,黄柏燥湿解毒。相配清热燥湿敛疮。

 甘草

甘草配人参:甘草炙用能益气生津、补脾宁心。人参能补脾气,安心神。相须为用有补气生津、健脾养心之功。

甘草配白芍:甘草甘平,白芍酸寒,相配取其甘酸化阴、以敛阴养血,使津血足而筋脉得养,达到缓急止痛效果。

甘草配蒲公英:都可清热解毒,蒲公英更善疗疮痈痛。相配用于疮痈肿毒、外伤创口红肿。

 北沙参

沙参配麦冬:均为甘寒润肺,滋阴清热之品。

沙参配贝母:沙参润燥止咳,贝母清热化痰。相配润燥化痰效力较好。

 地骨皮

地骨皮配银柴胡:都能凉血,治骨蒸潮热而无苦燥伤阴之弊。

地骨皮配丹皮:都凉血降火,除骨蒸潮热。丹皮且有活血散瘀作用,常用于血中郁热的无汗的骨蒸。地骨皮常用于血虚有汗之骨蒸。二药同用凉血除蒸力更强。

 防风

防风配苍术:均有表散风湿作用。但防风偏于散风,苍术偏于燥湿。

防风配天南星:防风祛风除湿,天南星辛散而专祛经络之风痰。相配能祛风湿通络除痰。

 肉桂

肉桂配黄芪:黄芪长于补气,肉桂善于助阳。相使为用则温阳益气,通畅血脉。

肉桂配熟地:肉桂温阳通脉,鼓舞气血,熟地黄滋阴养血。相配有滋阴温阳,养血通脉功效。加人参以益气安神,补益气血。

肉桂配当归:肉桂温阳散寒止痛,当归补血兼能行瘀止痛。相配则温阳行瘀止痛功效好。

肉桂配黄柏:肉桂温阳化气,黄柏坚阴清热,相配有温阳坚阴的功效。

 附子

附子配肉桂:均有补火助阳散寒止痛之功。但附子性烈,回阳救逆,肉桂性缓可引火归元。相须为用则温肾助阳,引火归元,振奋阳气,鼓舞血行。并常与熟地黄、枸杞,滋阴益精药配用,法阴中求阳之意。

附子配干姜:附子长于扶肾阳而破阴,干姜长于暖脾胃而散寒。相须有温脾肾、助阳散寒之功。

附子配白术:取附子温补脾肾散寒,白术健脾燥湿。相配则温中散寒,健脾燥湿。

附子配黄芪:取附子温补护阳,黄芪益气,固表。相使为用有温阳益气固表止汗作用。

 杜仲

杜仲配补骨脂:杜仲补肝肾,并安胎,补骨脂温补下元强肾。

杜仲配枸杞:杜仲补肝肾之阳,枸杞滋肝肾之阴,且能补阳。若加山茱萸补益肝肾而固精。

 芦根

治急性关节炎,解河虫河鱼豚之毒。

芦根配竹茹:都清泄肺胃郁热,止呕除烦。竹茹兼可化痰,芦根兼能生津。

芦根配石膏:芦根清胃生津,石膏泻胃经实火,相配泻火生津。

芦根配麦门冬:都生津润肺养胃。芦根且能止吐,麦冬又可止咳。相配润肺胃止咳呕。

 泽泻

泽泻配丹皮:泽泻利水、泄肾中水邪,丹皮凉血,清肝胆之火,相配能泄虚火利湿浊,虚火上炎时与滋阴药同用。水肿时与健脾利水药同用。

泽泻配木通:都有利小便作用。

泽泻配砂仁:泽泻渗湿利水,砂仁行气和中,相配有利湿止泻除胀功效。

泽泻配半夏:泽泻清热利湿,半夏燥湿化痰。相配有和胃利湿作用。

  枸杞子

枸杞子配熟地黄:都能滋阴养血,补益肝肾。相配功效更好。

枸杞子配当归:枸杞子滋阴益精,当归养血。相配有补肝肾养血功效。

 柏子仁

柏子仁配酸枣仁:都有安神作用,柏子仁偏于补心脾,酸枣仁重在养心肝,相配相使胆胆气柔,心脾气旺,共起养血安神作用。

柏子仁配五味子:柏子养心神,五味子敛心气,相须为用,养心安神,敛气阴而止汗。

 茯苓

除去外皮,其内呈白色者,为白茯苓,偏于补益,内淡红色者,为赤茯苓,偏于渗利,白茯苓中穿有松根部分为茯神,以养心宁神为主,茯苓黑褐色的外皮为茯苓皮,利水消肿。

茯苓配泽泻:都甘淡平缓,导水下行,通利小便。相配效果显著,与猪苓同用。

茯苓配甘草:都益气宁心。甘草炙用效果好。加桂枝相配温阳益气、补脾宁心。

茯苓配半夏:茯苓健脾利湿,半夏除痰降逆。相配有除痰止呕作用,若加陈皮健脾理气除痰。

茯苓配车前子:都有利水作用,但茯苓偏于健脾渗湿,车前子偏于利尿通淋。相配利尿通淋功效好。

茯苓配广木香:都止泄。茯苓的止泄在于健脾渗湿,广木香的止泻在于和胃理气。相配能和脾胃,行气止泻。

 钩藤

钩藤配全蝎:钩藤平肝熄风,全蝎祛风镇痉。相配熄风定惊止痉止痛。

钩藤配菊花:均能平肝、疏散风热,钩藤偏于熄风止痉,菊花偏于疏风泄热,相配有平肝泄火,熄风的功效。

 桂枝

桂枝配白芍:桂枝解表和卫阳、白芍滋敛能和营阴。相配解表则卫阳通畅而不伤营阴,滋敛则营阴调和而不滞阳气。

桂枝配附子:桂枝解肌散表浅风寒,附子补阳祛深伏寒湿。合用温经通阳,祛寒止痛。

桂枝配甘草:取桂枝通心阳,炙甘草益心气。合用辛甘化阳,益气通脉而补心脾。

桂枝配茯苓:取桂枝通阳化气,茯苓健脾利湿,合用通阳利湿。

桂枝配丹参:取桂枝通心气,丹参活心血。合用能通阳活血。

桂枝配吴茱萸:均有散寒之功。桂枝通阳化气,散经脉之寒。吴茱萸温中和肝胃,助脾肾之阴,且能疏肝下气。相配有化阴寒凝滞之功。

 桑叶

桑叶配菊花:二药功效相近,但桑叶润肺止咳作用较强,菊花凉血明目作用较显著。相须为用可治风热咳嗽,目赤肿痛。治风热表症与薄荷、荆芥相配。治咳嗽常与桔梗、杏仁、沙参相配。

桑叶配黑芝麻:取桑叶平肝凉血,黑芝麻补益肝肾,相配则补肝肾而凉血。

 桑白皮

桑白皮配枇杷叶:取桑白皮泻肺止喘,枇杷叶降逆消痰,合用则肃降肺气止咳平喘。

桑白皮配地骨皮:桑白皮入气分泻肺中邪热,地骨皮入血分清肺中伏火,合用则清热降火,止咳平喘。

桑白皮配大腹皮:桑白皮泻肺利水,大腹皮下气行水。相配行水功效较好。

 莱菔子

莱菔子配山楂:均为消食化积要药。

莱菔子又能降气消痰,行气除胀,山楂又能化瘀散结,健胃助食。合用可行气滞、消食积。

莱菔子配半夏:取莱菔子降气消痰,除食滞,半夏降逆化痰,和胃气。合用能消食化痰,除逆散痞。

莱菔子配枳壳:莱菔子消食化积,枳壳消积除痞。相配有消积除满作用。

莱菔子配杏仁:莱菔子降气化痰、杏仁宣肺止咳。相配有宣肃肺气,化痰止咳作用。

 通草

通草配滑石:都清利湿热。滑石且能清暑。相配可清暑利湿。

通草配大腹皮:取通草清湿热而利小便,大腹皮下气行水。相配有清热利水除胀之功效。

通草配瞿麦:都清热通淋,瞿麦又可破血通经。相配有利尿清热破血之功。

通草配穿山甲:通草体轻上达,通气下乳,穿山甲善走窜,通络下乳。相配通气通络,下乳效果好。若加王不留行,行面通经下乳。又常与当归、、川芎、黄芪养血活血益气药同用。

 淡竹叶

淡竹叶配木通:均清心火利小便。而淡竹叶能除烦止渴,木通能导热下行。若加生地黄凉血滋阴,相配则泻火利尿而不伤津。再加甘草梢清热解毒。

淡竹叶配石膏,都能清热除烦。淡竹叶偏于清心与小肠之热,石膏重在清肺胃气分实热。相配有清热利尿止渴除烦的功效。

 黄芪

收缩心脏,扩张冠状血管和全身末梢血管。抑菌止汗,有类性激素的作用。

黄芪配人参:均为补气要药。人参补元气,生津血,偏于滋补强壮,黄芪升阳固表,偏于温补固护。相须为甘温补气的重要配伍。

黄芪配附子:黄芪益气固表,附子温经扶阳,相配温中助阳,固表止汗。

黄芪配白术:黄芪益气补虚,白术健脾益气。相配补气健脾之功。

黄芪配当归:黄芪补脾肺之气,以益生血之源,当归养心肝之血,以补血和营。相配可起益气生血之功。

黄芪配升麻:均升举中气。而黄芪补气,升麻升胃阳,相配能升阳举陷。

黄芪配防风:黄芪补气固表,防风本为祛风解表药,相配防风载黄芪补气达于周身,黄芪得防风之疏散而不固邪,防风得黄芪之固表而不散泄。散中寓补,补中兼疏,为相畏相使的应用。

黄芪配桂枝:黄芪益气,桂枝温经通脉。合用有益气通脉,温经和血之功。

  猪苓

猪苓配茯苓:都利水渗湿,相须效果更显著。若加白术健脾益气燥湿。再加白扁豆补脾除湿。

猪苓配大腹皮:均可利水,但猪苓渗湿利水,大腹皮下气行水。相配利水除胀。加砂仁行气和中。

 滑石

滑石配甘草:取滑石清热利湿通窍,甘草和中,缓滑石之寒。相配清暑利湿。

滑石配黄柏:取滑石清热渗湿,黄柏燥湿泻火解毒。相配有清热燥湿作用。

  莲子

莲子配山药:都健脾益气止泻。加茯苓健脾渗湿。与白术相配则健脾补虚止泻。

莲子配黄连:莲子厚肠胃止泻泄,黄连清热燥湿止痢。加党参补气健脾,合用健脾燥湿止泻。

莲子配酸枣仁:莲子补益心脾,酸枣仁养血安神。相配有养心脾安神的作用。常配茯苓,远志同用。 

二类(苦)

 人参

以野山参效力最佳,园参效力较差。

本品对大脑皮层兴奋过程和抑制过程均有加强作用,尤其加强兴奋过程,所以抗疲劳。又能作用于垂体而兴奋垂体――肾上腺系统,加强抵抗力。降血糖,强心、调节胆固醇代谢。

人参配附子:温肾回阳,治重病久病失血所致的劂逆、脉微、出冷汗、气虚欲脱症。

人参配白术:人参大补元气、白术健脾补脾。

相配健脾益气。

人参配五味子:人参益气生津,五味子敛气滋阴、生津止汗,合用则益气,生津敛汗。

人参配蛤蚧:人参益脾肺、补元气。蛤蚧补肺气,益精血。合用补虚益肺。

人参配茯苓:人参培补元气宁神。茯苓养心脾、安神志。相配可治心脾不足、心悸气短、食少乏力等。

人参配熟地黄:人参益气补虚,熟地黄补阴养血,合用则益气养血,治气血两亏诸症。

再加麦冬滋阴清热,益气生津。

 大黄

本品对体弱、孕妇、经期、产后者不宜用。有较强的抗菌作用。

大黄配芒硝:大黄苦寒泄热,泻下导滞,芒硝咸寒润燥软坚。相须有荡涤肠胃积滞,泄热功效。

大黄配附子:大黄苦寒攻逐积滞,附子辛热温里散寒,并制约大黄的寒凉。寒热并用可温下寒实积滞。若加干姜,温脾胃之阳效果更好。

大黄配黄连:都为苦寒泄热,而大黄气味重浊善下行。黄连善清热燥湿。相配可治邪热内结的痞症。若加黄芩清热凉血止血。

大黄配茵陈:取大黄泄下,导湿热,从大便出。菌陈清泄湿热,利胆退黄。若加栀子,引湿热从小便出。

大黄配肉桂:取大黄泻下,佐以肉桂振脾阳且制大黄的寒性。

大黄配煅石膏:取大黄清热凉血解毒,煅石膏敛疮生肌。相配有凉血解毒、燥湿生肌的功效。研末外敷可治烫伤;配地榆清热收敛生肌,配冰片清热生肌止痛,效果更好。

 川楝子

对肺结核活动期、心脏病、贫血、体弱者慎用。本品对蛔虫效力慢而持久,且有积蓄作用。

川楝子配小茴香:川楝子疏肝利气止痛,小茴香温肝肾,散寒行气止痛。相配既疏肝又温肝肾,散寒止痛。

川楝子配当归:川楝子利气止痛,当归活血养血,柔肝止痛。相配有疏郁止痛、养血柔肝的功效。若加生地黄滋阴养肝。

川楝子配青皮:都能疏肝利气止痛,而川楝子善行气止痛,青皮善破气消积。相配有疏肝利气、散结破坚止痛的功效。

 天门冬

对炭疽杆菌、溶血性链球菌、白喉杆菌、肺炎双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革兰氏阳性耐氧菌,都有抑制作用。

天门冬配麦门冬:天门冬性寒,滋阴清热力较强,偏于滋肾阴泄虚热,麦门冬微寒,滋燥,补阴而不粘腻,偏于生津益肺胃,多相须为用以滋阴清热,润燥止咳。

天门冬配熟地黄:取天门冬上清心肺、除痰热,下滋肾阴,润燥通便。熟地黄滋肾阴、养精血。相配滋阴润燥。

 木香

对葡萄球菌、枯草杆菌、大肠杆菌,伤寒杆菌,疾痢杆菌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还有降压作用。

木香配槟榔:木香行气消积止痛。槟榔降气导滞化积。合用消积导滞、行气止痛。

木香配砂仁:都有行气止痛效能,木香长于健脾理气砂仁长于开胃消食。合用则和中理气,消食化滞的功效更好。

木香配白术:木香健胃消食、白术健脾益气。相配能健脾胃、消食滞止痛。

木香配青皮:木香行气健胃止痛,青皮疏肝破积止痛。相配有疏肝健胃功效。若加山楂消积化滞,更能理肝胃气滞、消积止痛。

 木通

利尿强心作用,对革兰氏阳性菌,痢疾杆菌,伤寒杆菌,多种皮肤真菌都有抑制作用。

木通配黄芪:取木通通经下乳,黄芪补虚益损。相配能益气下乳。若加当归补血,有滋生乳汁且通利效力。

木通配牛膝:都有通利血脉作用。木通偏于通利,牛膝重在活血祛瘀。相配则活血通脉功效较好。若加红花活血通经。

木通配车前子:取木通导心与小肠火下行,车前子利水通淋。相须有清热利尿通淋功效。 

贝母

川贝母偏于滋润。

贝母配知母,贝母清热化痰,知母滋阴润肺。合用滋阴清肺润燥化痰。常与麦门冬,阿胶等滋阴润肺止咳药同用。

贝母配杏仁:贝母润肺化痰,杏仁降气止咳。合用能止咳化痰。或配前胡降气化痰药。

 丹参

丹参配当归:丹参活血凉血,当归补血行血。相配有活血调经功效。

丹参配砂仁:丹参活血化瘀,砂仁行气畅中,相配有调气化瘀止痛的功效。

丹参配丹皮:都可凉血,活血化瘀。丹参长于活血除烦。丹皮长于凉血化斑。若加生地黄滋阴降火凉血,则有清营凉血化斑止血功效。

丹参配瓜萎:丹参活血凉血消肿。瓜萎清热化痰散结。

  玄参

扩血管,降血压血糖,对多种皮肤真菌有抑制作用。

玄参配牛蒡子:都可治咽喉肿痛。取玄参滋阴降火。牛蒡子疏散风热。相配可治风热郁结的咽喉肿痛及斑疹。

玄参配丹皮:都能凉血化斑。玄参又能滋阴、丹皮又能祛瘀,并常与生地黄相配清热解毒。

玄参配牡蛎:都软坚散结。玄参又降火解毒、牡蛎消痰软坚,再加贝母开郁消痰、清热。

 龙胆草

宜饭前服,有健胃作用,饭后反之。

龙胆草配柴胡:龙胆草苦寒沉降、泻肝胆实火,柴胡疏泄升散,升肝胆清阳,一升一降,合用除肝胆湿热郁滞。

龙胆草配茵陈:都清利肝胆湿热。茵陈且善退黄。若加郁金行气解郁,合用有疏肝利胆退黄效能。

龙胆草配牛黄:龙胆草泻肝经实火,牛黄开窍豁痰,熄风定惊。若加钩藤清心平肝熄风定惊。青黛泻肝凉血,相配有平肝熄风,泄热镇惊功效。并常与石决明等平肝潜阳配用。

  白术

利尿和轻度降低血糖作用。

白术配苍术:均能燥湿、健脾,而白术偏于补,健脾力强。苍术偏于燥,燥湿力强,且能祛风,相配燥湿力较佳。

白术配茯芩:白术补脾、燥湿,茯芩淡渗、健脾利湿,相配有健脾利湿功效。

白术配干姜:白术健脾燥湿,干姜温中散寒,合用有温中散寒、健脾化湿功能。

白术配黄芩:都能燥湿,安胎。而白术益气,黄芩清热。相配益气,清热,和阴安胎。

 瓜萎

抗癌作用,有软泻作用。对大肠杆菌、痢疾杆菌、伤寒杆菌、绿脓杆菌、霍乱杆菌都有抑制作用。抗皮肤真菌作用。

瓜蒌配贝母:都能清痰热、开郁结,瓜萎偏于利气润肺,贝母偏于开郁清热。合用则清热化痰,开胸散结。

瓜萎配枳壳:瓜萎润燥通便、枳壳利气宽胸。相配有利气通便作用。

 生地黄

大量用可使心脏中毒。小量可使血管收缩,大量可扩张血管。对皮肤真菌也有抑制。

生地黄配阿胶:都滋阴止血。但生地偏于凉血清热。阿胶偏于养血润燥。相配有养阴血、清虚热、止血的功效。加麦门冬、白芍滋养营血,加炙甘草补气。

生地黄配玄参:都滋阴清热凉血。

生地黄配白芍:生地黄滋阴凉血,白芍养血敛阴。相配有滋阴养血的功效。若配白茅根、地榆凉血止血。若配丹皮、阿胶凉血祛瘀养血止血。

生地黄配熟地黄:生地黄滋阴清热熟地黄益精养血。合用有滋肾阴、养精血的功效。

 百合

百合配麦门冬:二药都润肺生津止咳,相配效果较好。

百合配生地黄:取百合清心安神,生地黄清热凉血,相配有清热凉血安神的功能。

百合配知母:二药都润肺清热,但百合甘寒清润不腻,知母苦寒降火不燥,相配则补虚清热效力更强。

 当归

治维生素E缺乏,对痢疾杆菌,伤寒杆菌,大肠杆菌,白喉杆菌,溶血性链球菌等均有抑制作用。

当归配白芍:都养血柔肝止痛。而当归能行血,白芍能敛阴。相配养血而有理血功效。

当归熟地黄:都有补血作用,当归且能行血调经。熟地滋阴效力较强。

 竹茹

为淡竹的茎除去外皮后刮下的第二层皮对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及伤寒杆菌有较强抑制作用。

竹茹配橘皮:竹茹甘寒,清热止呕,橘皮辛温,理气降逆。温清相济除胃中寒热活胃气止吐。

竹茹配半夏:都和胃降逆止呕,且竹茹能清热痰,半夏化湿热,相配能和胃降逆祛痰。

竹茹配芦根:竹茹清热和胃,芦根清热生津,合用则清虚热生津液作用好。

 补骨脂

补肾脂配菟丝子:补肾脂助肾阳而固精,菟丝子益精髓而固精。相须为用,补肾固精效力较显著。

补骨脂配肉豆蔻:都温阳止泻。

 杏仁

中毒后,取杏树皮(去粗皮)2两煎服可解。

杏仁配桔梗:都止咳嗽、杏仁偏于降肺气止咳,桔梗偏于宣肺气去痰。相配有宣降肺气,止咳祛痰的功效。

杏仁配前胡:杏仁降气止咳,前胡下气消痰。合用降肺气止咳喘。兼有疏表功效。

杏仁配紫苏:杏仁降气止咳,紫苏解表化痰。合用有解表散寒,止咳祛痰作用。

杏仁配麦门冬:均能止咳,而杏仁降肺气,麦门冬润肺燥。相配有润燥止咳之功。

 麦门冬

镇咳祛痰强心利尿。对葡萄球菌,大肠杆菌、伤寒杆菌有较强的抑制作用。

麦冬配玉竹:都为清润之品,合用润燥生津益胃肺。

麦冬配半夏:麦冬甘寒质润、滋而不腻,能益胃生津,相配能制半夏的温燥,但麦门冬用量须大一倍以上,可降逆止呕、和胃。

麦冬配五味子:麦冬滋阴生津止咳而清心肺。五味子敛心肺而止咳。相配滋阴敛气止咳。

 远志

远志配酸枣仁:都能安神,远志在于开心郁而舒心气,酸枣仁在于养心肝之血而安心神。

远志配茯苓:都能安神,远志能开心郁,茯苓能补心气,合用则安神镇静。

远志配桔梗:都可祛痰止咳,远志能开郁,桔梗又能宣肺。若加陈皮健脾理气化痰,其祛痰止咳效力更显著。

 连翘

减低毛细血管脆性。抑菌,抑病毒。

连翘配板兰根:都清热解毒凉血,相须而用功效更显著。

连翘配野菊花:都清热解毒,疏散表邪,常与金银花,紫花地丁、蒲公英相配。

连翘配麻黄:连翘清热解毒,麻黄疏表。若加赤芍活血祛瘀。

 吴茱萸

抑菌杀虫。

吴茱萸配生姜:都温胃散寒止呕。吴茱萸重在降逆、生姜偏于宣通。相配则降逆功效更佳。再配人参、甘草温中益气降逆止呕。

吴茱萸配干姜:都有散寒止呕止痛功能。吴茱萸偏于开郁降逆,干姜偏于温中止呕,合用则温中散寒,降逆止痛。

吴茱萸配苦楝子:均可疏肝行气止痛。

吴茱萸偏于开郁降气,苦楝子偏于清热行气。相配开郁行气止痛。

吴茱萸配五味子:吴茱萸温中燥湿,五味子收敛固涩。相配可温中除湿,收涩止泻。

吴茱萸配木瓜:取吴茱萸温降下行,散寒燥湿,木瓜和中去湿、舒筋通络。相配可温散下焦寒湿,舒筋止痛。

 何首乌

夜交藤为何首乌的茎藤。何首乌能强壮神经,阻止动脉硬化,促进肠管里蠕动。

何首乌配枸杞:都能补肝肾、养气血,何首乌长于乌须发。相配治肝肾不足。

何首乌配怀牛膝:都能补肝肾,何首乌又益精血,怀牛膝强筋骨、引血下行。相配治肝血不足的头晕目眩,肢体麻木。

何首乌配白蒺藜:何首乌补肝肾益精血,白蒺藜疏肝解郁,散风热。相配益肾平肝散风热。

 牡丹皮

有抑菌作用,对热性传染病有疗效,降压通经作用。

牡丹皮配青蒿:都凉血除蒸。但丹皮善治血热有瘀的骨蒸。青蒿善透热伏阴分的邪热。相配可用于邪伏阴分的骨蒸发热。

丹皮配赤芍:都凉血活血化瘀。相配可用于热伤营血,并与生地同用更好。

丹皮配白茅根:丹皮清热凉血、化瘀止血。

白茅根清热凉血利尿。

丹皮配大黄:大黄凉血行瘀,丹皮泄热凉血、化瘀。若加桂枝温通血脉,有活血消瘀止痛功能。

丹皮配桂枝:取丹皮活血祛瘀,桂枝温阳通脉行血,相配通脉止痛疗效好。

丹皮配金银花:丹皮活血祛瘀,金银花清热解毒。再加连翘清热解毒散结。

丹皮配菊花:丹皮清热凉血,菊花平肝泻火。相配清热凉血平肝功效好。

 羌活

抑皮肤真菌。

羌活配川芎:都有升散止痛功用,但羌活升散气分风寒湿邪而止痛,川芎则活血行气祛风止痛。相配有散风行气,活血止痛的功效。

羌活配防风:都有祛风湿止痛作用,相须为用能增强功效。与苍术、白芷、细辛,川芎同用更好。

羌活配独活:都能祛风湿,但羌活偏于散表浅的风湿,而独活偏于除深伏的风湿。相须为用,可散风除湿,通络止痛。

 枇杷叶

入药时须去毛。对慢气管炎、久咳不止有疗效。

枇杷叶配杏仁:都肃降肺气、止咳化痰,相须则疗效显著,常配前胡、桔梗。

枇杷叶配芦根:都有和胃止呕功效,枇杷叶兼能降逆,芦根兼能生津、相配则清热降逆效果好。

枇杷叶配白茅根:取枇杷叶和胃降逆、白茅根凉血止血。相配有清热止呕止血的作用。

 青皮

青皮配香附:青皮疏肝止痛,香附行气止痛。相使相须疏肝理气止痛。

青皮配白芥子:都有止痛作用。青皮长于破气散结,白芥子偏于利气豁痰。相配能开气消痰。

青皮配橘核:青皮散结止痛,橘核温化散结止痛。相配则散结止痛效果显著。

 知母

用中量可降血压、麻痹心脏和呼吸中枢。抗菌解热作用。

知母配黄柏:润肺滋肾而降火,黄柏泻虚火而坚肾阴。相须为用,滋阴降火显著。

知母配麦冬:均泻肺火溢润肺阴。知母且能滋肾阴,泻胃热,麦冬兼可养胃阴,相须为用滋阴清热效力好。

知母配酸枣仁:知母滋阴清热除烦,酸枣仁补肝宁心除烦。相配养血安神,清热除烦。

 厚朴

厚朴配枳壳:均能下气散满、但厚朴善于除胀,枳壳善于消积,相须为用效果好。

厚朴配半夏:都能燥湿消痰。厚朴长于下气除胀散满。半夏长于化痰降逆消痞。相配则下气燥湿功能好。

厚朴配杏仁:取厚朴消痰下气散满,杏仁宣肺降逆平喘,相配有宣肺下气,消痰止喘功效。

 枳壳

其力缓而上行,长于行气消胀。

枳壳配竹茹:清肝胆和胃降逆。

枳壳配黄芪、升麻:补气升提行气。

 栀子

增加胆汁分泌,利胆作用。

栀子配滑石:均可清利湿热。栀子兼能凉血、滑石兼可通淋。加淡竹叶清热利尿。

栀子配丹皮:都能清热凉血,疏泄肝胆郁热。可加生地黄、地骨皮、以增强养血凉血功效。

栀子配白茅根:都清热凉血止血利尿。

 茵陈

茵陈配栀子:取茵陈清湿热,利胆,利尿,栀子清利三焦湿热且凉血解毒。相配有清热利湿、解毒消疸之功。

茵陈配干姜,取茵陈利胆退黄,干姜温中散寒。相配有温散脾胃寒湿郁滞消黄之功。若加附子温补肾阳,逐在里寒湿。

茵陈配厚朴:茵陈清湿热利胆,厚朴宽中下气化浊。相配有清热化浊理气消疸作用。加苍术健脾燥湿,治暑湿。有食滞者加枳实山楂。

茵陈配滑石:茵陈清热利湿退黄,滑石清热渗湿利尿。相配清热利尿作用。若加木通利尿泻火。

 香附

生用上行达表,熟用下走足膝,酒炒通行经络,醋炒消结散积止痛,姜汁炒化痰饮,炒炭止血。

香附配柴胡:香附善理肝经气郁,柴胡长于疏泄肝胆郁结。相配理气解郁效果更显著。

香附配木香:都能理气。但香附偏于疏泄,木香偏于健脾。合用疏理肝脾、行气止痛。

香附配乌药:都可理气止痛。但香附偏于疏肝,乌药偏于散寒,并下达肾与膀胱。合用能理肝肾气滞、散寒止痛。

香附配苍术:香附疏肝散滞,苍术健脾燥湿,相配疏肝健脾燥湿。

香附配苏梗:香附理气散滞,苏梗理气宽中。相配有理气解郁宽中止痛的功效。

香附配当归:香附调经止痛,当归补血活血调经,相配活血调经止痛。加川芎活血行气止痛。

 独活

扩长血管降压,兴奋呼吸中枢。

独活配细辛:独活祛肾经伏风而祛湿,细辛散肾经风寒而使之外达。相配有散风寒、除湿邪、通痹止痛的功效。

独活配麻黄:取独活祛风胜湿止痛、麻黄解表发汗,相配有解表祛风,除湿止痛之功。

 桔梗

促进气管分泌,祛痰作用。

桔梗配甘草:桔梗宣肺气、利咽喉、甘草清热解毒。合用利咽解毒作用好。

桔梗配紫苏:都能止咳、且桔梗宣肺祛痰,紫苏发表散寒。常与杏仁同用。

桔梗配半夏:桔梗开肺止咳化痰。半夏降逆、燥湿化痰。相配有宣肺降气止咳化痰的功效。

桔梗配枳壳:桔梗开肺气又能开郁疏利胃肠。与宽胸利膈的枳壳相配有开气,利膈、止咳祛痰的功效。

桔梗配贝母:都能祛痰止咳,桔梗又能开郁排脓,贝母善清热散结。相配有消痰气郁结的功效。

 柴胡

抑制流感病毒、抑制结核杆菌。

柴胡配黄芩:柴胡泄半表半里外邪,黄芩泄半表半里的里邪。相配解少阳邪热。

又柴胡长于解郁,黄芩善泄热,相配即能疏理肝胆气机不舒,又能清泄内蕴湿热。

柴胡配白芍:柴胡疏肝解郁,白芍养肝敛阴。一散一敛有疏肝和血止痛功效。佐川芎当归之和血。或党参、白术之补气,以增调气血止疼痛的效果。

柴胡配枳壳:柴胡疏肝解郁而升清,枳壳行气消积而降浊。一升清一降浊,能和肝脾理气机。常与健脾和胃药同用。

柴胡配羌活:柴胡升阳散表泄热,羌活散风祛寒湿止痛。相配有和解退热祛风湿止痛之功。

柴胡配青皮:柴胡疏肝解郁而升,青皮破气,疏肝而破降。相配一升一降,畅达气机,有疏肝理气功效。

柴胡配薄荷:柴胡升散解郁,薄荷凉散舒肝。常相配入益气养血药,起养气血而舒郁功效。

柴胡配甘草:柴胡疏理肝气而解毒、甘草补脾缓急而解毒。相配舒肝解毒止痛。

 麻黄

发汗之峻药,肺虚咳喘者不宜用。

麻黄配桂枝:麻黄解表发汗,桂枝解肌发表。合用能解肌发表散寒。又麻黄长宣卫气,散表寒。桂枝长于通血脉温经散寒,一宣达气机一通畅血脉,故能散风寒湿痹。

麻黄配杏仁:取麻黄散寒宣肺定喘,杏仁降气止咳。相使为用有散寒止咳定喘作用。

麻黄配生石膏:麻黄得生石膏之辛凉,制温澡之偏,但仍定喘。相配清泄肺热平喘。常佐黄苓、桑白皮。

麻黄配干姜:燥湿化痰、温肺散寒、化饮之喘的功效。

麻黄配熟地:麻黄得熟地而不辛燥,宣气通络,熟地补阴,佐麻黄而去腻。相配则益肾补虚止咳喘。

麻黄配附子:麻黄辛温,宣通经络散外寒。附子辛热,温通经脉祛显寒。相配则温经通脉,助阳散寒。

麻黄配白术:取麻黄宣肺气下达膀胱,通调水道,白术健脾燥湿。相使为用,有益气化湿利尿作用。并与茯苓皮、桑白皮之类渗利药同用。

 黄芩

黄芩配黄连:都是清热燥湿之品,黄芩善清肺与大肠火热。黄连善清心火而除湿火郁结,相配则清热燥湿解毒功效显著。常与金银花、连翘、浦公英等清热解毒药同用。

黄芩配白芍:黄芩燥湿、清肠热,白芍敛阴、缓肠急。相配有清热敛阴缓急的功效。

黄芩配栀子:黄芩清热燥湿,栀子清泄肝胆之火,利湿热。相须为用,有清利湿热的功效。配丹皮大黄清热凉血止血。

黄芩配知母:黄芩降泄肺火,知母润肺清热。相须为用,有清肺热止咳作用。

黄芩配桑白皮:都泻肺火。桑白皮止咳优于黄芩,黄芩清肺火优于桑白皮。

 黄连

黄连配生地黄:黄连苦寒泄降,生地黄凉血养阴。相配黄连苦寒泻火而不伤阴,生地黄甘寒滋阴而不滞腻,有清热降火凉血解毒功效。

黄连配广木香:都能止痢,黄连清泻实热,广木香行气止痛,除里急后重,常与黄芩、葛根同用效佳。

黄连配肉桂:黄连清心火,肉桂和心血而启肾阳,寒热并用,可治心肾不交。

黄连配细辛:黄连清泻胃火,细辛上行止痛。相配活治胃火牙痛等。并与石膏同用,助清热之功。

 黄柏

黄柏配车前子:黄柏泻火燥湿,车前子利尿通淋。相配有清利湿热,通淋之功。常与滑石、木通类同用。

黄柏配赤芍:黄柏清热燥湿止痢,赤芍凉血。相配有清湿热止痢,凉血止血的效能。

黄柏配木香:黄柏清湿热止泻,木香行气止痛,止泻。相配有清热止泻止痛之功。

黄柏配细辛:黄柏泻脬火,清湿热,细辛可利窍。寒热并用治尿路不畅痛。

(黄连善清心火、胃之实火而解毒。黄芩清肺经实火且止血安胎。黄柏泻肾火而坚阴,清下焦湿热。栀子清三焦火而凉血解毒、除烦,利尿、利胆、止血、有表里双解之效)。

 菊花

降压防治流感百日咳,脑脊髓膜炎。

菊花配川芎:菊花入肝经气分,泄热疏风。川芎入肝经血分,活血祛风止痛。相使为用清热祛风止痛。加薄荷散风热止痛。

菊花配枸杞:菊花清肝泄热,枸杞滋补肝肾。相使为用滋肝肾,清头目。

菊花配金银花:取菊花益阴清热解毒,金银花清心胃之热毒。相配清热解毒效果较好。常与连翘,紫花地丁配用以解毒消肿、清热凉血。

 犀角

犀角配羚羊角:都清热定惊。但犀角偏于凉血镇静、羚羊角偏于平肝熄风。相配清热镇惊效好。

犀角配生地黄:都可清热凉血、解毒化斑。但犀角长于解血中毒热。生地长于滋养营阴。若加玄参解毒而清上炎之虚火。相须则滋阴泄火、凉血解毒功效显著。配大青叶凉血解毒化斑。

犀角配黄连:都能清热解毒。且犀角清血分热毒而化斑,黄连泻气分实热。相配则凉血解毒效果好。与黄芩、栀子同用较好。

犀角配石膏:犀角解血分热毒,石膏清气分实热。合治气血两燔卓效。并常与金银花连翘同用清热解毒而透邪外出。

 葶苈子

葶苈子配大枣:葶苈苦寒,泻肺利水,大枣甘温,益脾胃而防泻利太过。相配可泻肺止喘。可加杏仁、贝母降气止咳。可加木通、防风利水消肿。

葶苈子配桑白皮:都能泻肺之壅滞,止咳平喘,相配力大。

 槟榔

麻痹绦虫:抑流感病毒真菌病毒。

槟榔配南瓜子:专于驱虫。

槟榔配厚朴:都行气滞消胀满,若加木香行气健胃止痢,有行滞消痞止痛功效。

槟榔配木瓜:槟榔降气,化湿利水,木瓜和胃化湿,舒筋通络,若加苏叶相配,通络化湿消肿。

 熟地黄

熟地黄配山茱萸:熟地滋补肝肾、益血养精,山茱萸温补肝肾,缩尿涩精。相配有滋肾养阴、固涩精气的功效。常与山药枸杞同用,以增滋阴固精作用。

熟地配山药:熟地滋阴补肾,山药益肾固精且补脾益阴。若加五味子益肾固精且补肺生津,合用则滋阴补肾、固精。

 薤白

薤白配瓜蒌:薤白温中化秽浊之气,瓜蒌宽胸利隔,化痰导滞。相配既行气通阳,又祛痰散结。

薤白配黄柏:薤白化浊导滞、黄柏清热燥湿,相配有燥湿化浊解毒之功效。

一类 (酸)

 山茱萸

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疾痢杆菌、某些皮肤真菌有抑制作用。

山茱萸配补骨脂:都有温肾助阳、固精功效,相配则效果更显著。

山茱萸配白芍:都为酸敛收涩之品,山茱萸可补肾固精,白芍柔肝养血。合用滋补肝肾、止血止汗的功效。

山茱萸配五味子:都能温涩补肾,固精敛汗,山茱萸偏于补肾固精止遗。五味子偏于敛肺生津止咳。相配能敛肺补肾、固精止汗。

 五味子

能直接兴奋呼吸中枢:可使呼吸频率和幅度增加。有增加胃酸、降压作用。对葡萄球菌、肺炎双球菌、伤寒杆菌、疾痢杆菌、霍乱弧菌等均有抑制作用,尤其对绿脓杆菌抗菌作用更强。

五味子配酸仁枣:五味子敛气生津,酸枣仁养血安神,若加丹参清心除烦,合用补心肝肾之不足,敛气养血,宁心除烦。

五味子配黄芪:都能止汗、但五味子重在敛阴生津、黄芪重在益气固表。相配有敛阴固表功效。

 牛膝

怀牛膝滋肝肾力强。主产河南、河北。川牛膝主产四川、云南、贵州等地,破瘀通经力较显著。

牛膝配杜仲:均能滋补肝肾,且牛膝利关节,杜仲强筋骨。

牛膝配红花:都有通经作用,且牛膝长于破血通经、红花善于活血通经止痛。相配可活血破瘀、通经止痛。再配当归、赤芍效果更好。

牛膝配石膏:牛膝引热下行,石膏清胃热。若加知母清热降火,可清胃热、降上炎之火。

牛膝配金银花:牛膝下行、破瘀通血脉、金银花清热解毒。若加赤芍活血祛瘀,有活血散瘀,凉血解毒功效。

 白芍

松弛胃肠平滑肌。与甘草同用,治中枢性或末梢性的肌肉痉挛及痛。对疾痢杆菌,伤寒杆菌、大肠杆菌、绿脓杆菌、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肺炎双球菌、百口咳杆菌都有较强的抗菌作用。

白芍配熟地黄:白芍敛阴养血,熟地黄滋阴补血。相配养阴补血的重要配伍。

白芍配石决明:白芍养血柔肝,石决明平肝潜阳。相配可平肝镇静。常与阿胶、生地等养血药,钩藤、牡蛎等清热熄风药同用。

白芍木香相配:白芍和血止痛、木香行气止痛。相配行气和血、缓急止痛。

 酸枣仁

孕妇慎用。能抑制中枢神经系统。镇静催眠作用。

酸枣仁配五味子:枣酸仁宁心安神、五味子敛气生津、补益心神。相配有养心宁神功效。若加茯神益心气,运志开心气郁解,疗效更好。

酸枣仁配生地黄:都能养血。酸枣仁养肝血,生地滋肾阴,相配有溢肝肾养血安神的功效。

酸枣仁配栀子:酸枣仁宁心安神,栀子清心降火。相配有清心安神作用。

酸枣仁配知母:酸枣仁宁心安神,知母滋阴清热。

       酸枣仁配丹参:酸枣仁养血,敛阴、安神。丹参活血、凉血除烦。相配有养血行血安神除烦功效。
中药调配须知第一章概述


历代本草及历代名医都对中医的立法方药,中药的配伍,用药调配,用药法度,都作了详尽的论述,已具有较完备的中药调剂理论知识,但都散见于各本草著作中,无一专述中药调剂的专著。随着社会的发展,中药调剂工作已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因此迫切需要一本论述中药调剂知识的小册子,以供大家参考。我们参阅学习了前辈的医药论著,汇集本集目的在于抛砖引玉,为加快中药调剂工作的发展和提高,贡献微薄之力。中药调剂工作是一项细致而繁杂的工作,他和其他学科一样有它的独立性和规律性,它是配合中医在防病治病过程中,达到合理用药,正确组方的关键性的一环。他要求调剂人员根据医生处方定时准确无误的调剂供病人使用的合乎标准要求的药品,其调剂质量的优劣直接关系到医生处方的有效无效,病人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危。
中药调剂工作涉及到中医药基本理论,立法用药的法度,中药材的炮制加工,中药材的真伪优劣的鉴别知识等。近几年来,由于大部分老药工的退休,中药调剂人员青黄不接,中药乏人,中药乏术的现象尚未解决,新补充的中药剂人员多数没有受过系统理论的培训,难以胜任中药材的鉴别,中药材的加工炮制工作,直接影响了中药的调剂质量和药品疗效,影响了中医中药的发展。所以中药调剂质量的提高是当务之急,希望各有关单位要做好中药人员的培训提高工作,使他们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的思想,具备一定的中医药基本理论知识和熟练的操作技术,做到中药材真伪优劣鉴别正确,炮制得法合乎要求,调剂处方质量优良,药味齐全,分量准确。严禁以假充真,以生代炙,生炙不分或相互代用,估量配方等不良现象。

第二章 中药计量单位在处方中的书写方法

称量是调剂中药的一个基本操作步骤,它是一项细致而严肃的工作,只有准确地进行称量,才能确保调剂药剂的质量和疗效,医生不仅在选方用药上很讲究,而且在每一味药的剂量上,也都是细加斟酌,因此调剂工作者,一定要紧密配合,要有高度的责任感和严格的准确性。现将中药调剂工作常用的度量衡制介绍如下:中药的剂量过去多用斤、两、钱、分等市制单位表示,国家为了统一计量标准,有利于中西医的结合和医学的交流,推动中医药的发展,实现我国医学科学的现代化,特规定从1978年起中药处方一律改用公制,废除市制单位,即斤、两、钱、分改为公斤、克、毫克。现将换算列表如下:

新市制旧市制公制公制市制换算斤=10两斤=16两斤=500克公斤=2市斤旧市两=31.25克新市两=50克1两=10钱50克旧市钱=3。125克新市钱=5克1钱=10分5克旧市分=0.3125克新市分=0.5克1分=10厘0.5克旧市厘=0.03125克新市分厘=0.05克0.05克公制的进位换算:1公斤=1000克、1克=1000毫克、1公斤=1000000毫克新市制的进位换算:1市斤=10两、1两=10钱、1钱=10分、1分=10厘旧市制的进位换算:1市斤=16两、1两=10钱、1钱=10分、1分=10厘容积的单位及换算:1升=1000毫升长度的单位及换算:公制1米=10分米=100厘米、市制1尺=10寸=33.33厘米为了便于阅读和检索古代文献,现将旧市制的处方书写列表如下:市斤用“1”表示,市两用“刃”表示,市钱用“丰”表示,市分用“卜”表示。在调剂处方中常用的度量衡的单位是以公分、毫升、克为基本单位的。处方中常用字母Cm\ml\g等表示。在传统的处方用药和部分医药书籍中,一些特殊的药材为了便于调剂和应用,多用一些特殊的单位,用以估量或计算,为便于参考现列表如下: 计量单位举例说明备注寸或段大葱、鲜芦根、鲜生地、鲜竹根等条或只蜈蚣、全蝎、蝈蝈、蝼蛄等也有以尾表示的如全虫生姜灯心草、茅根、石斛、芦根海狗肾、胎盘、鹿鞭、狗鞭枚或个大枣、银杏、胖大海生姜汁、大蒜汁、鲜茅汁匙或盅白糖、红糖、蜂蜜、黄酒、食醋、白酒闹羊花、洋金花蛤蚧
第三章中药调剂工具


中药的调配主要有粉碎、称取、分量、包装等几个程序,传统工具主要有切药刀、铁研船、冲钵、天平、戥称等。1.       切药刀:是药房常用的切药工具,主要是把片状及大块的中药材切成可供调配的中药饮片、细条、短段等,以供进一步粉碎,制剂及调配处方用。
使用方法:一般先将切药刀固定在条凳上,药材闷润后(成束的药材即把子货,用压板压住),用左手食指、拇指卡住压板及药材,以手掌后部按住压板,中指和无名指挡在刀床后面,借压板的弹性,把药材向前推进,右手握刀柄做上下往复运动,将药材切成片、丝或条。条的粗细,片子的厚薄由左手掌握。对于个子货则用药卡子,把药材卡住,按上方切片,切制时药刀要紧贴刀床一次切下。2.       铁研船:也称药碾子。是由船型铁槽和具有中心轴的碾轮组成,主要用于粉碎质地松脆、不吸湿、不与铁发生化学反应的药材。
使用方法:将铁研船固定后,放入待粉碎的药材,操作人员坐在凳子上,两脚同时踩碾柄,用力向前后推进,粉末的粗细,由操作时间的长短掌握。操作时要注意身体坐稳,两脚用力均匀,方可操作自如。3.       冲钵也称捣筒:一般多用铜制或铁制成,适宜粉碎富有挥发油或芳香性的果实、种子类药材,也可用于干燥脆性的药材。
使用方法:首先将待捣药材倒入冲钵中,左手扶住钵体,右手有节奏的上下移动杵棒。4.       研钵:也叫乳钵:多为瓷制或玻璃制两种,多用于粉碎或混合少量结晶性及组织松脆的药材,特别是贵重的药材及剧毒药材的研磨和混合多用于玻璃乳钵。
使用方法:首先倒入乳钵容量的10-25‰的药材,用左手将乳钵捏牢,右手紧握杵棒转动手腕研磨,杵棒应沿螺旋线路由中心逐渐扩充至四壁,在由四壁逐渐旋到中心,反复研转直至粉碎为止。5.     药匙:是分装药物粉末及拿取剧毒药品的工具,多为牛角及塑料制成,在分装和调剂完毕后,要及时擦拭干净,以备再用,以防止药物粉末互相混杂,影响药效甚至危及生命。
6.     药筛:常用的药筛是用钢丝、铁丝、绢丝、尼龙丝贬值而成,固定在金属圈或木框上,主要除去药材中的泥土杂质、砂石以及药物粉末的分等以求得粗细均匀的粉末和药材的纯净的一种工具。药筛常以每吋含多少个孔,即为多少目筛。如含80个孔就称80目筛。操作方法:应根据要分粗细度的要求,选择数目适宜的药筛。操作时首先扫刷干净,并检查筛底是否有并丝、断裂现象,然后将药材放在筛内用手往返推动,并不断搅动药粉。
注意事项:①,药粉应充分干燥,如粉末太湿不能均匀的在筛网上运动,甚至阻塞筛孔,影响过筛效率。②。筛内药粉不宜放的太多太厚,要使药粉有较大的移动幅度与筛内有更多的接触以提高效率。③.筛取剧毒药品时应在密闭装置内进行,并应戴口罩,以防粉尘飞扬。④.药筛用完后应用软刷将筛刷净,以备后用。7.     戥称:是中药调剂工作中的主要工具,由秤杆、秤砣、秤盘组成,戥称有公制、市制两种,现多用公制,使用戥称要用右手提称系绳,左手取拿药材和拢秤砣,操作时称杆要与两眼平行,两眼平视戥称上的铜星标记,操作完毕,要擦干净秤盘,悬挂于墙上,秤砣要和秤杆放于同处,以防串换丢失。
8.       天平:药房多用上皿天平,主要用于制剂,配方时称取一些用量小及贵重细料药及毒剧药品。使用天平时首先要校准“0”点,即天平的指针是否停在中央线上,称取药物时,盘中要放等量的包装纸,砝码和被称药品要分别放于两盘中心,取用砝码是要避免直接用手拿,动作要轻,不得突然增减,称量完毕后,应将砝码放回盒中,使天平处于休止状态,即将两盘放于一边支架上即可。9.       量筒和量杯:主要用来量取液体药剂,如蜂蜜、水银、杏仁水及自制合剂等。量取药液时要选择大小适宜的量杯和量筒,量皿表面要洁净并保持垂直,从药瓶中盗取药液时要使标签朝上,以免药液沾污而退色模糊,读数时要使液面与眼睛平行,以液凹面为标准,用毕要冲洗干净放回原处。
10.   软膏板(也可用乳膏代替):多由瓷或玻璃制成,软膏刀有不锈钢或牛角刀两种,使用时,先取少量基质放在瓷板上,再加入研细均匀的药粉,右手平握软膏刀,压于软膏板上,作前后往复移动,然后再将其余基质及药物分次递加反复研匀为止,如果软膏内含多量液体或固体药物时可在乳钵内制备。11.   石碾:过去多为农村粉碎粮食之用,主要有碾砣、碾盘组成,用于大量药物地粉碎,即可降低劳动强度,又可提高工作效率。
附:中药房的设施和布局广义的中药房一般由中药库、调剂室、加工炮制室及晒药场组成,狭义的中药房光指调剂室。
1.     中药库:是供购进药材后,初步整理和存放的地方,是中药质量验收和监督把关的地方,以防伪劣质次制品的流入的重要关口,主要分中药及中成药贮存室,并各设毒剧贵重药品得存储厨。主要应注意防潮、防鼠、通风等。2.       加工炮制室:主要用于饮片的进一步加工,供配方调剂之用,这是把住调剂的关键,中药配方质量是由加工炮制质量作保障的,主要分切药间及炒药间,应注意通风、防火。
3.       晒药场:新购进的药材及夏季库存药材,切制加工药材,一定要勤翻晾晒,以防发霉、虫蛀、变质、弗兰等,炒制药材要勤摊开晾透后再存放。4.       调剂室:主要供调配各种处方,主要由药橱和调剂台、处方账目存放橱组成,调剂台旁要放置捣桶和研钵。

第四章中药斗谱


斗谱是指中药在药橱内的位置和排列方式,中药斗谱安排的合理恰当与否,对调剂工作的质量及效率有直接影响,以确保减少误差,保证用药安全有效,同时又可减轻调剂人员的劳动强度。一、按临床用药情况排列
根据临床用药情况,根据中药正常消耗的多少,以及医生的用药习惯,可将药物分为常用药,次常用药,不常用药等。同时应结合药物外形、颜色、性状、作用等特点,吸取按入药部分排列的斗谱优点,将药物排列在药橱内,这种排列方法可根据下列原则进行。1.  将药斗橱分上中下三层,常用中药装在中层药斗中,不常用的中药装在上层药斗内,次常用的中药装在下层药斗内。
2.  经常在同一处方上出现的功用相近的中药,如党参、黄芪和当归、川芎等分别装在同一药斗的前后,这种排列方法叫格斗配伍。格斗配伍可适当考虑药物颜色的搭配,如六神曲与山楂等,若相邻两药相混后应易于鉴别分开,并且无配伍禁忌现象。3.  液体药材可用瓶或坛密封保存,如蜂蜜、益母膏、阿胶膏鲜竹汁等。
4.  体制较重的矿石类、贝壳类、化石类药材,如龙骨、牡蛎、石膏等可装在下层的药斗中。5.  对体质疏松、用量多的药材,如金银花、金钱草等应放下层大斗或装箱内放适宜位置。
6.  芳香挥发性的药材,如砂仁等用广口瓶或坛子密闭阴凉处保存。7.  对散剂及包煎的药材如六一散、滑石粉、车前子、旋复花等可预先用纱布用纱布装好,存放适当位置,以备随时调配。
8.  对盒装的中成药可排放在上厨,瓶装的中成药可排放在中厨,合剂及糖浆剂应放在下厨。9.  对剧毒、细料药品要专人、转账、专柜加锁存放,保管。对于毒剧药品一定要严禁与一般药斗混置,储存剧毒药品的器皿,一定要有显著的标志,以示区别。
10.对小儿用药要单独存放,以防止与成人药品混淆,出现事故。11.经常配伍的药物,可放于同处的左右位置,但是一定注明药品名称和规格,对五官科用药及其他小膏剂、水剂、散剂可用瓶装或小盒装,然后放于近处的桌下或抽屉内,外用药要单独存放,要有特殊的标记,不得与内服药混淆。
二、按入药部位排列,如按根茎叶,花果实,种子类排列,这种分类方法清晰明了,接到处方便可知道每味药的大概位置,一般中药库存放药材多采用此方法,这种分类方法适用于药物品种少,工作量较小的中药房。
此外还有按类别排列的,如花草类、矿石类、动物类等,这种方法在药房中极为少见,多见于中药陈列室和中药标本室。注意事项:
1.  属配伍禁忌的药物,不能放入同一斗或上下斗,以免去错药。2.  对形状相似而功效各异的药物,药名近似而功效各异的药物,不得装入同一斗内。
3.  对有恶劣气味的药物,不能和其他药物装入一斗。常见中药斗谱示范


炙黄芪党  
参  

酒白芍当  
归  

炙甘草人  
参  

炙麻黄麻  
黄  

酒防风荆  
芥  

酒白芷羌  
活  

兰香草辛  
夷  

牛蒡子薄  
荷  

霜桑叶柴  
胡  

蔓荆子葛  
根  

熟大黄大  
黄  

牵牛子李  
仁  

醋甘遂大  
戟  

煅石膏石  
膏  

淡竹叶知  
母  

谷精草枯  
草  

栀子炭栀  
子  

地骨皮生  
地  

白头翁丹  
皮  

酒黄连黄  
芩  

鸦胆子苦  
参  

金银花连  
翘  

大青叶公  
英  

败酱草射  
干  

白花蛇草地   半锦    
草    

广藿香香  
薷  

炒扁豆青  
蒿  

炒桃仁川  
芎  

炒元胡乳  
香  

益母草郁  
金  

鸡血藤丹  
参  

五灵脂三  
棱  

穿山甲全  
蝎  

王不留行苏    
木    

皂角刺蒲  
黄  

仙鹤草白  
及  

侧柏叶地  
榆  

旱莲草艾  
叶  

何首乌熟  
地  

桑葚子阿  
胶  

女贞子天  
冬  

枸杞子玉  
竹  

北沙参石  
斛  

炒山药龟  
板  

肉苁蓉鹿  
茸  

巴戟天杜  
仲  

淫羊藿仙  
茅  

骨碎补狗  
脊  

菟丝子益  
智  巴仁  

石菖蒲冰  
片  

酸枣仁柏  
子  乌仁  

石决明龙  
骨  

代赭石珍  
珠  磁母  

羚羊角天  
麻  

炒僵蚕地  
龙  

肉豆蔻乌  
梅  

赤石脂芡  
实  

金樱子五  
味  盆子  

桑螵蛸浮  
小  螵麦  

使君子槟  
榔  

大风子地  
肤  床子  

炉甘石硼  
砂  

煅苦矾硫  
磺  

花蕊石赤  
石  石英  


来源http://www.xlzy188.com/read.php?tid=10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