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无忌的性格分析:原副总理耿飚谈62年对印自卫反击战(图) -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05 16:03:01
原副总理耿飚谈62年对印自卫反击战(图)
沉默的麻雀 发表在 战史风云 华声论坛 http://bbs.voc.com.cn

第一次研究时,周总理指出:印方不顾国际惯例,对我不宣而战,我们不能像它那样,而是应该光明磊落,在自卫反击战开始之前,要向印方递交照会,通知它我边防部队即将发起反击,并说明我军被迫自卫反击的缘由和目的。他命我立即起草照会,必须当晚递交给印度驻华大使馆。





  国务院原副总理耿飚

  

    本文摘自:《耿飚回忆录》 作者:耿飚 出版社:中华书局

  俗话说,十个手指头伸出来,有长有短。虽然我国对所有邻国一视同仁地实行睦邻政策,都主张根据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同它们通过谈判协商公平合理地解决边界问题,但是与邻国印度之间的边界问题,却并未像中缅、中尼、中阿(富汗)、中巴(基斯坦)边界问题那样得到圆满解决。不仅如此,而且在1962年冬,由于并非中方的原因,在中印边境发生了一场军事冲突——中国人民解放军边防部队被迫进行了一场历时一个月的中印边境自卫反击战。

    印军袭击中国哨卡,挑起流血事件

  中印边界争端中的历史遗留问题,也是由英国殖民主义造成的。1914年春,在印度北部西姆拉举行的所谓“中英藏会议”(即西姆拉会议)上,英国代表亨利·麦克马洪一方面在会上提出妄图否认中国对西藏拥有主权的种种无理要求,另一方面背着中国政府的代表在会外阴谋设计了一条西起中不(丹)边境、向东延伸的非法边界线,企图把中印边境东段地区约9万平方公里的中国领土划归英国殖民统治下的印度。接着,麦克马洪与西藏地方当局的代表离开西姆拉,来到德里,于3月24日以秘密换文的方式,私自制造了这条非法边界线,即所谓“麦克马洪线”。中国的历届中央政府均从未承认过“麦克马洪线”。即使英国自己也长期不敢公布有关这条非法边界线的文件,也不敢改变地图上关于这段边界的历来画法;直到二十多年后的1936年,这条“麦克马洪线”才开始出现在英国和印度出版的地图上,但在1954年以前,仍被注明是“未定界”。

  印度独立后,不仅接管了英国侵占中国西藏的一些边境地区,而且进一步扩大其占领范围。1951年西藏和平解放前后,印度军队即向非法的“麦克马洪线”逐步推进,到1953年基本上侵占了该线以南约九万平方公里的中国领土。

  在中印边境中段,印度军队从1952年起也侵占了将近两千平方公里中国领土。

  在中印边境西段,中国地图标明的边界线与中国历史上行政管辖区的界线是一致的,即从喀喇昆仑山口,向东南大体上沿着喀喇昆仑山脉的分水岭到空喀山口,再从空喀山口向南直到帕里河附近处,这条线以东和以北的边界地区,历史上从来就属于中国管辖。其中大部分地方,包括阿克赛钦地区,是新疆管辖的,小部分地方由西藏管辖。新中国成立后继续管辖这个地区,并把它作为连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南部和西藏自治区阿里地区的主要交通要道。

  印度地图上对西段边界的画法,在19世纪中叶以前,同中国地图的画法很接近。也就是说,当时印度方面对这段边界的划法和中国没有多大差异。1865年以后,印度主要的地图对这段边界的画法模模糊糊,这显示英国殖民当局正酝酿改变边界的划法。1950年印度官方地图用颜色涂出这段边界时,开始扩张到中国管辖地区,但仍然标明这个地方是“未定界”。直到1954年印度地图才把这条扩张了的“未定界”画成正式“边界”。接着,印度军队于1955年公然越过中国的行政管辖线,侵占了中国的巴里加斯地区。

  对于中印边界问题,中国政府一直主张通过外交谈判、友好协商来解决,就像我们和其他邻国通过谈判达成协议、签订边界条约一样。为了给中印谈判协商创造良好气氛,我国政府向印度政府提出了一个建议:在中印边境东段,印军从所占领的地方退回去,在边界问题解决之前。中国军队也不越过所谓的“麦克马洪线”;在西段,印军不越过中国行政管辖线,从其侵占的巴里加斯地区退出去。

  但是,印度方面不理会中国的合理建议。1959年3月,印度政府正式向中国提出全面的领土要求,不仅要求中国政府承认印军对上述中国领土的侵占是“合法”的,而且进一步要求中国政府承认新疆的阿克赛钦等地区约三万三千平方公里的土地属于印度。同时,印军不断地侵入中国领土,仅从1959年6月至9月的三个月内,就侵占了我国的朗久、兼则马尼、塔马顿、马及墩(以上在东段),班公湖地区(在西段)和乌热(在中段)等地。

  我国政府为维护中印友谊,争取通过谈判解决边界问题,因此命令我国边防部队对入侵印军不得开枪,以避免发生武装冲突。但是印方得寸进尺,不仅继续入侵,而且袭击中国哨卡,挑起流血事件。10月22日,印军蓄意进攻我空喀山口,打死打伤我国边防人员,从而导致边界冲突。

    深夜,及时把照会递交给了印方

  尽管如此,我国政府还是做到仁至义尽。1960年4月,周恩来总理怀着和平解决边界问题的诚意,在印度国内的一片反华喧嚣声中飞抵新德里,与印度政府进行谈判。其后,根据两国总理的协议,中印官员又分别在北京和新德里举行了两次晤谈。但是,由于印方不顾事实,肆意歪曲边界问题的历史和现实状况,并为印军的侵略行径无理辩护,所以几次会晤谈判均未取得一致意见。

  自1962年4月起。印军变本加厉地采取侵占行动,从西段到东段连续侵入和占领中国领土。9月,印军第九旅竟然进一步越过“麦克马洪线”,侵占了该线以北的克节朗地区,并进攻驻守择挠桥的中国边防部队,打死打伤中国官兵四十七人。同时,印军在中印边境地区集结了二万二千余人的兵力,准备向中国边防部队发动大规模的进攻。

  驻守中印边境地区的我国边防部队,遵照国务院和中央军委的命令,对印军的挑衅一直采取忍让的态度。但是,印方把我们的忍让视为软弱可欺,步步进逼。我们边防部队的广大指战员忍无可忍,纷纷要求中央准予还击印军的进攻,以保卫我国的神圣领土。全国人民也义愤填膺,希望边防部队把侵入我国领土的印军赶出去。

  10月中旬,印军在中印边境全线发起进攻。面对这种情况,我国政府不得不作出决定,由驻守新疆和西藏的边防部队对印军的进攻实行自卫反击。

  中印边境之战,我国政府一直坚持两个原则:一是遵照毛主席的指示,不打第一枪,后发制人,也就是说,我国边防部队是在印军不断向我进攻下,被迫进行自卫反击;二是并非要借助军事手段来解决边界争端,我们的目的是通过反击促使对方停止军事侵略,回到谈判桌上来,继续通过外交协商解决边界问题。因此,这次自卫反击战并非单纯的军事行动,而是和外交有着密切关系。

  为了从外交和军事相联系的角度来解决问题,周总理亲自指导处理这个事件。当时罗瑞卿同志任总参谋长,周总理经常把他找去了解情况,研究工作。罗总长向周总理建议,要我也参加研究,因为我既是副外长,又熟悉军事。周总理同意。于是,每天晚上,我和罗瑞卿、童小鹏(总理办公室主任)等同志,都到周总理那里。一起商量、研究。有时情况紧急,白天也去研究。每次作出决定后,有关军事方面的,由罗总长回总参去贯彻、实施;关于外交方面的,由我回外交部去布置、执行。凡有重要情况和重大决定,周总理都亲自去向毛主席汇报、请示。因此,中印边境自卫反击战也是在毛主席亲自领导下进行的。

  在第一次研究时,周总理指出:印方不顾国际惯例,对我不宣而战,我们可不能像它那样,而是应该光明磊落,在自卫反击战开始之前,要向印方递交照会,通知它我边防部队即将发起反击,并说明我军被迫自卫反击的缘由和目的。他命我立即起草照会,必须当晚递交给印度驻华大使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