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家仙田全文阅读:舆论战中的“捧杀”策略——以20世纪80年代后期美国对苏联舆论战为例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06 18:59:39
舆论战中的“捧杀”策略——以20世纪80年代后期美国对苏联舆论战为例 

张朝龙

 

  一般来说,对抗性的舆论斗争中总要针对对方首脑、重要的军政官员等关键人物进行抨击、丑化、妖魔化等,以造成对方的舆论混战,动摇对方抵抗意志,削弱对手的战斗士气。这是从战争实践中得出的制胜原则。不过,出于同样的目的,策略却可以千变万化。有一种策略正是反其道而行之,如在上世纪80年代后期美国对苏联的舆论战中就采用了“捧杀”的策略。

  冷战开始以来,舆论战就成为美国对社会主义阵营推行遏制战略、和平演变战略、与苏联进行“思想和人心”争夺战的一个重要战略性武器。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苏联国内实行政治改革,掀起了否定苏联历史的舆论狂潮,这为美国使用新的舆论战策略来对付苏联提供了极好的机会。1987年10月,美国召集包括政府官员、企业人士、苏联问题专家、西方国家外长等150多人在明尼苏达召开关于苏联新思维及其对策的研究会。会议认为,苏联的“新革命”不可逆转且大有希望,西方应该鼓励苏联的变革进程,影响苏联朝有利于西方的方向发展。据此,美国逐步确定了“捧杀”的舆论战策略。

  在实施这一策略的过程中,美国集中舆论“火力”重点“捧”了苏联的几个特殊的对象:

  一是戈尔巴乔夫。戈尔巴乔夫作为当时苏联最高领导人,首当其冲地成为美国实施“捧杀”策略中的主要对象之一。里根政府时期就对戈尔巴乔夫在内外政策上的变化大加赞扬。1987年戈尔巴乔夫的《改革与新思维》发表不久,西方在其媒体上给予大肆的鼓吹,并且借此机会给予其许多奖金、奖品、稿费,很快使其个人账户有了100多万美元。1988年6月里根访问苏联,他在对莫斯科大学师生的演讲中说,戈尔巴乔夫的改革给苏联社会带来了自由的新风,这是“在苏联历史上最令人激动而有希望的时代之一”。1988年10月,戈尔巴乔夫应邀访问美国,美国政府给予了极高的礼遇。美国主流媒体对戈尔巴乔夫的访问给予了极高的评价,连其夫人赖莎也成了天使般的美人。布什政府上台后,依然对戈尔巴乔夫倾力吹捧,其中以国务卿贝克1989年9月在莫斯科的一席讲话最为典型。他说:“我在政治界不是新手,见识过很多。但是,从来没有见过一位政治家像您这样有如此的勇气和如此的胆略。我知道,您受到一定的限制,受到政治框框的约束。我知道,您如此勇敢做出的那些政治决策是多么困难地得到贯彻。我想告诉您,布什总统也持有这样的看法。”
   1990年,西方又把诺贝尔和平奖授予戈尔巴乔夫。美国《时代周刊》在1991年1月1日更把戈尔巴乔夫评为“十年风云人物”。戈尔巴乔夫在西方享有“伟大改革家”的“美誉”。甚至西方大街的商业广告也开始捧起戈尔巴乔夫来:“请选购我们的牛仔布料吧!它像戈尔巴乔夫一样坚固、可靠!”这些对于戈尔巴乔夫十分见效。博尔金回忆说,戈尔巴乔夫在自己的办公室里“经常大声朗读国外对他在世界上的伟大改革的评价,这种东西有时他会读上几个小时,时间就这样一点一点地过去了,而急待处理的大量文件他却还没有看。”

  二是叶利钦。随着苏联国内局势的急剧变化,戈尔巴乔夫越来越不能控制局势,美国开始关注在苏联政治舞台上异军突起的叶利钦。1989年9月,与戈尔巴乔夫闹翻了的“民主斗士”叶利钦得到了全苏联跨地区议员团主席的地位。此时叶利钦急需在国内树立自己的权威,这种需要正好可以为美国的捧杀策略所利用。1989年秋季叶利钦当选为苏联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之后第一次美国之行,美国进行破格接待,安排了前总统里根等诸多政要和他见面。1990年5月,叶利钦当选为俄联邦最高苏维埃主席,此时他更毫不掩饰地表达对西方自由资本主义制度的崇拜。美国政府对于叶利钦的胜利迅速做出反应,向他发出了以私人身份访美的邀请。1991年夏,叶利钦第二次访美。这一次他更广泛地受到了美国各界的采访,发表演讲达15场之多,美国总统布什还热情接见了他。在苏联的“8·19”事件中,布什更是几次给叶利钦打电话,告诉他西方大国都支持他与“紧急状态委员会”作斗争,并且感谢俄罗斯总统的勇敢精神。“美国之音”、“自由欧洲电台”、“自由电台”和美国广播公司等西方电台,各自延长几倍的广播时间,力挺叶利钦。

  三是持不同政见者。美国对苏联境内的持不同政见者的支持和鼓励始于卡特政府时期。卡特政府通过各种途径大力支持苏联国内的持不同政见者,予以他们各种人权卫士的表彰。卡特就曾亲自接见过索尔仁尼琴、夏兰斯基等人,还亲自给萨哈罗夫复信鼓励。1988年,里根在美国驻苏使馆会见约100名苏联的持不同政见者和要求出境者时说:“我来这里是为了给你们力量,但你们却给了我力量”;“我们是通过外交渠道极力要求让人人都过上人的生活,而你们却是在日复一日地用自己的生命这样做,不惜给自己的家庭、工作和其他一切带来风险”。可以想象,这样激励性的话语,会在这些持不同政见者心中产生多么巨大的影响。

  然而,“捧”并不是美国的最终目的,它只是根据苏联的情况变化而采取的新的舆论战策略而已,以达到和基本达到了如下的效果:

  之一:分化苏联国内的舆论权威,影响苏联政权的政局控制能力。在苏联的威胁尚未完全消除的情况下,美国支持其不同的舆论权威以此分化苏联的舆论力量,可以为美国提供各种各样的与苏联打交道的筹码。因此,美国领导人和传媒在吹捧戈尔巴乔夫的同时,对苏联党内对戈尔巴乔夫的批评指责声置之不理,任凭自己的评价引发苏联领导层内的不满和不和。但是,当戈尔巴乔夫陷入窘境、身份降低而苏联国内民主派崛起的时候,美国媒体则逐渐把捧的对象转向了叶利钦,同时通过对戈尔巴乔夫的贬抑来相对地突出这种转变。到了1990年年底,西方的报纸已经充斥戈尔巴乔夫的讽刺漫画,把戈尔巴乔夫描绘成向美国总统布什祈求恩赐的乞丐。西方报刊此时讨论的主题已经变成了“共产党已经不能领导国家,戈尔巴乔夫既不能领导党,也不能领导控制经济”。由此可见,美国领导人和媒体所采用的这种策略,正是为了要分化苏联舆论权威力量、离间苏联领导层之间的关系、引发和加剧苏联领导层内部纷争、削弱苏联领导人权威和指挥能力的效果,使苏联政局始终朝着有利于美国战略目标的方向发展。

  之二:建立稳固、快捷的信息通道。美国通过对苏联领导人和持不同政见群体的吹捧,为增加美国与这些对象之间交流的频率和深度创造了条件。美国可以借此接近苏联不同的政治力量,从最便捷而又相对稳定的渠道把握苏联高层的政治态度、心理状态,并且借此机会分析对方的心态变化和心理弱点。同时,美国撒向苏联的大批新闻情报人员,又及时反馈回对方基层舆论情况的变化,美国可以据此做出某些推动或者刹车的政策措施,进一步增进自己在主动影响苏联上层政策及社会思想变化方面的主动权。

  之三:借以施压,达到攻其“软肋”的效果。在捧的同时提出要求,要比单纯施压的效果更好。比如里根政府在对戈尔巴乔夫改革赞赏的同时就顺势提出在人权问题上的要求,美国明确表示它不满足于把人权问题仅仅作为改善美苏两国关系的工具,而要把它看作是改善和发展两国关系的条件,是美苏谈判中不可分割的一个部分,需要摆在谈判日程的显要位置,且贯穿于两国各个级别的谈判之中。再比如,在赞赏戈尔巴乔夫在推动苏联民主化成绩的烟幕下,里根就利用苏联公开性的主张,要求苏联公布有效的军费预算、向苏联人民和世界透露苏联武装部队的规模和组成情况、把最高苏维埃关于军事政策和武器等重大问题的辩论情况公布于众,让美国掌握苏联的军事实力。

  之四:进行潜在地渗透引导。美国始终强调与苏联进行“观念之战”,因此在这种策略中也包含着直接的对苏联意识形态施加影响的目的。美国在采取“捧”的策略时,不再提那些关于苏联是撒谎、欺骗、邪恶帝国的说法,而是有意无意地对美苏两国之间的“重大差异”进行更加二元对立式的描述,在一定程度上对广大公众的选择和判断施加了潜在的影响。

  由此可以看出,所谓“捧杀”,其实就是美国利用糖衣炮弹来分化苏联国内的舆论力量,达到激化苏联国内政治斗争,激化苏联舆论,以便见机行事、趁乱取胜的目的。这其实与丑化、妖魔化等策略的目的是一致的。当然,美国在“捧”的同时也不忘强调自己还有强硬的立场,比如里根政府始终强调从实力地位出发与苏联谈判,要“保持强有力的立场”,要“非常清楚地永远牢记我们的利益”,“永远牢记苏联是我们的敌人”。美国绝不拿战略防御计划做交易,也不能拿美国的“自由和未来”同苏联谈判等等。这既可以抚慰美国国内的对苏强硬派、保持国内舆论的稳定,又可提高自身价码、以在谈判中给自己留有更多的余地。

  (作者系西安政治学院军队政治工作博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