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卖减肥药:九头鸟千古骂名滚滚之谜(上)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30 18:40:31






http://photo.blog.sina.com.cn/showpic.html#blogid=4c7c414a010008lz&url=http://static5.photo.sina.com.cn/orignal/4c7c414a84e2dcec541d4“天上九头鸟,地下湖北佬”。
这幅入木三分的“肖像图”,据说最早是用来送给明朝湖北籍宰辅张居正的。明万历年间,张居正推行改革,整饬朝纲,巩固国防,使奄奄一息的明王朝重获生机。但居正死后不久即被宦官张诚及守旧官僚所攻讦,一时间朝野上下对其骂名滚滚。这位被贬损为“九头鸟”的湖北佬还差点被刻棺戮尸。
但据笔者所知,湖北佬,更确切地说是楚人有“九头鸟”之绰号,应该远远早于张居正时代,大概可上溯至春秋战国时期。因为“九头鸟”实质上是楚地原始图腾“九凤神鸟”的一种人为异化或者说肆意妖魔化。
世人把楚人妖化为“九头鸟”,其根源大概是楚人“不服周”(当年楚庄王不服周王朝)的秉性,导致世人皆存“惧楚恐楚”心理。至秦初,更有“楚虽三户,亡秦必楚”之恐怖民谣流传于世。
这可能是九头鸟千古骂名滚滚来的缘起!
九头鸟形象最早源于楚人的九凤神鸟。众所周知,中国古老的图腾文化可概括为“凤翥龙腾”。北方尊龙,谓之龙腾;南方(尤其是楚地)崇凤,谓之凤翥。长期以来,南北两大图腾“龙凤呈祥”,并驾齐驱。远古楚人尤崇凤。楚人凭借其丰富的想象力,塑造出一只“身披五彩、鸣若箫笙、非梧桐不栖、非醴泉不饮、非琅不食”的大凤鸟,以寄托远大的志向与高洁的抱负。因而在楚民心目中,“魂兮归来,凤凰翔只”,凤是图腾崇拜,是至真、至善、至美的象征,是导引人的精魂“飞登九天、周游八极”的载体。 http://photo.blog.sina.com.cn/showpic.html#blogid=4c7c414a010008lz&url=http://s14.sinaimg.cn/orignal/4c7c414a819dbdd477fed
http://photo.blog.sina.com.cn/showpic.html#blogid=4c7c414a010008lz&url=http://static12.photo.sina.com.cn/orignal/4c7c414accd4217b1c00b楚人常以凤自喻。楚庄王自喻是一只大凤,“三年不飞,飞将冲天;三年不鸣,鸣将惊人”。后来果然一鸣惊人,一度问鼎中原。
庄周《逍遥游》中那只“展垂天乌云之翼,击三千里之水,抟扶遥而直上者九万里”的大鹏鸟,其实也是指凤鸟,更确切地说是庄周自身的化身。庄子以之寓意楚人自由舒展、无所滞碍的浪漫情怀。
凤又日渐演化为九凤、九头凤、九凤神鸟。出自战国至汉初时楚人之手的《山海经》,应该是记载九头鸟原始形象的最早文献。《山海经·大荒北经》中说:“大荒之中……有神九首,人面鸟身,名曰九凤。”从中可以看出九头鸟的原型即“九凤”。
“九凤”所居“大荒之中”,系楚人之先帝颛顼与九个嫔妃所葬之处。《山海经·大荒北经》开篇就说:“东北海之外,大荒之中,河水之间,附禺之山,帝颛顼与九嫔葬焉。”《海内东经》则说:“汉水出鲋鱼之山,帝颛顼葬于阳,九嫔葬于阴,四蛇卫之。”附禺即鲋鱼,古字通用。屈原在《离骚》中也说自己是“帝高阳之苗裔”。高阳即帝颛顼。颛顼葬于汉水,九凤与颛顼同在一地,可见九凤是楚地之神鸟。
九凤是“凤”与“九”的组合:凤,是楚人之图腾崇拜;九,是楚人尊崇之数。在楚地九是阳数之极,天高曰九重,地深曰九泉,疆广曰九域,数大曰九钧,险多曰九难……
因而,由凤图腾演化的“人面鸟身九首”之九凤,当时是楚人所崇拜的一个半人半鸟的图腾形象,这无疑应该是九头鸟的最早原型。
《山海经》中的九凤,是一只圣鸟或神鸟无疑。但从此之后,九凤却从中国古籍上神秘地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种种冠以其他怪名的九头鸟,不仅完全丧失了神圣之性,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成了一只怪鸟、鬼鸟或妖鸟。
从汉末至唐宋,古文献中对“九头鸟”有着种种不同的称呼,如鬼鸟、鬼车鸟、苍鸬、姑获鸟、女鸟等等。
《太平御览》有载:“齐后园有九头鸟,色赤,似鸭,而九头皆鸣。”九头鸟似乎已成蜕化为一只红色的九头怪鸭。
http://photo.blog.sina.com.cn/showpic.html#blogid=4c7c414a010008lz&url=http://s9.sinaimg.cn/orignal/4c7c414a038546a85ae38宋人周密《齐东野语》有曰:“鬼车鸟,俗称九头鸟……世传此鸟有十首,为犬噬其一,至今血滴人家,能为灾咎。故闻之者必叱犬灭灯,以速其过……”又形容其:“身圆如箕,十(脖子)环簇,其头有九,其一独无,而鲜血点滴,如世所传每各生两翅,当飞时,十八翼霍霍竞进,不相为用,至有争拗折伤者。”从中描述的是九头鸟丑陋的形象,暴戾的性情,以及如何滴血成灾。“鬼车”之名,可能来源于九头鸟“十八翼霍霍竞进”所发出的行车之声。
《天中记》卷五十九引《本草》有:“鬼车,晦暝则飞鸣,能入人家收人魂气,一名鬼鸟。此鸟昔有十首,一首为犬所噬,犹言其畏狗也,亦名九头鸟。”《玄中记》有:“姑获鸟能收人魂气,今人一云乳母鸟。言产妇死化作之。能取人之子以为己子。胸前有两乳,有小子之家则血点其衣以为志,今时人小儿衣不欲露者,为此也……时人亦名鬼鸟。”
唐人刘恂《岭表录异》云:“鬼车,春夏之间,稍遇阴晦,则飞鸣而过。岭外尤多,爱入人家摄人魂气……”说的是九头鸟如何摄人魂气、夺人小儿之事。《岭表录异》卷中还说到:九头怪鸟喜欢人们剪下的指甲,以便从中得知人之祸福。谁有灾祸,它就落在谁家屋上鸣叫。传说宋代景定年间,皇帝得了病。有一天,忽然看见九头鸟站在门前捣衣石上,哀鸣啾啾。当天晚上,皇帝果然病死了。
从此,九头鸟在人们心目中便成了“大灾星”。南朝梁人宗懔在《荆楚岁时记》中,记载了当时楚地风俗:“正月夜多鬼鸟度,家家槌床打户,捩狗耳,灭灯烛以禳之。”连楚地都开始视先祖图腾为鬼怪,九头鸟在全国各地的形象便可想而知了。
另有载,孔子与其门生子夏见过它,“九首”、“九尾”、浑身“逆毛”云云。
从中不难看出,那只楚人尊崇的九凤神鸟,已经被后人彻头彻尾地妖魔化为一只“形象丑陋、性情暴戾、摄人魂魄、滴血降灾、夺人亲子”的鬼怪之鸟,九头鸟几乎成了人见人怕的大灾星。
需要点明的是,后世描绘的这些九头鸟形象,仍与九凤有渊源可寻。有学者曾提出,古时“九”与“鬼”曾一度通用,故作为神鸟的九凤,便被易名为妖怪式的“鬼鸟”或“鬼车”了,这与九头鸟由神演化为妖的历史事实相契合。又如“乳母鸟”、“女鸟”之名,皆以九头鸟为女性。从秦汉至唐宋时期,北方政权以龙为尊,龙图腾高高在上,凤图腾只能是一个附属而已。龙为皇帝的象征,凤则被用于皇后,并泛指女性。由此,把九凤神鸟说成是“乳母鸟”、“女鸟”,也就不足为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