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职业农民培训总结:唐青黄釉点彩花斑纹罐工艺浅析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8 10:45:34

唐青黄釉点彩花斑纹罐工艺浅析

 

文、图/邹顺驹

 

《中国陶瓷》对唐罐型制有过这样的描述:“隋代流行的四系罐,唐初还保留它的基本型制。中晚唐以后就再出现,一种广口外卷无颈(或短颈)丰肩无系耳平底的罐却大量兴起,南北各地瓷窑都进行生产。”【1】这里介绍的青黄釉点彩花斑纹罐与这段文字的描述完全吻合。

 

该罐高28.5厘米,口径15.5厘米,腹径28厘米,底径15厘米。罐口外卷。短颈、丰肩、无系耳,肩以下腹部渐收,平底无足。肩和下腹处在釉面各压印四道绘纹。口面、下腹底及罐底无釉露胎处,经高温烧结后,呈黑褐和红褐色。胎质坚硬,烧结紧密,叩之有清越音响。罐外釉色褐黄明亮。点彩成颗粒状凸起,遍布器身,在10倍放大镜下,又见釉面出现被白圈分割成的红、黄两色凹凸彩斑,凸起的黄斑开有细小纹片,釉泡细密成群。罐内壁呈现分布均的黑褐、桔黄、深兰、月白色釉面。这些色釉与紫红的胎色错杂在-起,相互重迭、缠绕、混溶,形成五彩缤纷的条状水流纹。尤其壮观的是,罐内壁隆起大小-的色块,最大的直径达3×4厘米,形同“树瘿”。斑烂的水流纹仿佛在包块奔涌,极似江河中波澜起伏的浪花。这种装饰并非刻意追求,纯系自然天成。即在高温烧结时,罐体内外由于环境条件存在差异,胎土中气泡集中到内壁,致使内壁壁面鼓包,从而形成这一时期古陶瓷器的-个怪异现像。它显得那样苍劲虬曲,给人留下一种深遂的历史美和古雅的艺术美。根据它的胎釉及装饰特征,可以进一步推断:它是一只中唐时期,由四川邛嵊窑系烧造的产品,现就其工艺特征分述如下:

 

根据冯先铭先生考证,唐以前青釉点彩的施釉有两种:一为釉,“在施好青釉以后,随即点一些褐色斑点。”另-为釉下,“先点褐斑,然后施青釉。”【2】但这两种方法均为此罐所用,且产生立体效果。因为它的点彩是彩,而是釉与胎的呈色。即两种同颜色的彩斑,是像前者那样用颜料在釉和釉下画出来的,而是利用釉与胎的同呈色,经烧结后自然产生的。这种利用胎釉构成的立体色彩,比其它同期窑场的平面点彩装饰效果显得更为古朴、清新、自然。

 

施釉过程是在拉坯成型后于施釉前首先在胎体浸-层白色化装土(又称护胎釉),这一点可以从红色胎斑和下腹处几条垂流的化装土“泪痕” 得到证实。这层由化装土火化后形成的护胎釉无色透明、薄薄的略带光泽,与玻化的明亮釉斑有明显区别。从装饰效果看,凡浸有护胎釉的部分凸起的褐色釉斑都分布均匀、保存完好;而垂流越过护胎釉的部分.褐黄釉变得斑驳稀疏,脱落严重。由于护胎釉略有光泽,它罩在暗红的胎色能使其更为鲜艳,将褐红变为比较鲜艳的紫红,这一点对产生彩斑的效果十分重要。

 

接下来是在浸有护胎釉的胎体再浸一道褐黄釉,其方法是左手抓托罐底,右手捏住口沿,将罐身横置人釉。人釉深度仍沿护胎釉轮廓线约在浸没颈边和下腹处,然后使罐身在手由里向外旋转运动,直至浸完360的每一个侧面。浸釉后,颈口处有少量釉浸罐内,窑工便揩去口沿的釉,以防止下两罐口对口叠烧时粘连。接着用涂刷工具在罐内将流的釉顺势搅平抹尽,于是便在罐内壁和内壁底部留下旋转而规则的、色彩斑澜的水流状釉纹。

 

从罐面釉的呈色来看,它应当和我国历代青瓷一样同属石灰釉,根据文献记载:“隋代石灰釉透明度强,在高温中流动大,因而烧成后常呈流珠状。”【3】“因其所含氧化钙(ca0)较高所致,高温中釉的粘度降底,容易流动,常常发生聚釉成蜡泪状。”【4】中唐距隋远,二者在釉料的使用必然相当接近。特别是邛窑瓷器均有高温过烧的特征。过烧的结果一是胎质坚硬,二是使石灰釉产生更大的凝聚收缩性,从而在罐面形成无数丘陵状的斑点,井在丘斑四周留下复盖在青釉下面的化装土痕迹,即在放大镜下见到的一个个白色的包围圈。因收缩而裸露在青釉外的化装土受高温煅烧后化成灰烬,并露出无数向下凹的紫红色胎斑。由黄、白、红三色组合成的斑点此起彼伏,绚丽多彩,就象敉以千计的甲虫在罐面翻爬、滚动,景象十分壮观。

 

石灰釉同时又是一种乳浊釉,而“乳浊釉是以窑变的釉色而具特色的”【5】。当它在一定的窑温和气氛下凝聚在一起时,釉内以多种化学成分显现一定的复色,如外壁釉斑呈现的褐黄色;当这种釉在氧化还原气氛中变得稀薄时,釉内的化学成分被分散,容易形成多种呈色。从罐内的呈色看,釉料中除含有铁、锰之类的元素外,似还有钴,因为“釉中的氧化铁在氧化气氛中显现黄褐色,只有氧化钴才能在氧化气氛中烧成兰色。”【6】过去发现唐代用钴的只有河南巩县、湖南长沙等少数窑场,现在看来,还应将四川邛窑也曾用钴,在中国陶瓷史增写新的一笔。

 

此罐的胎质也有四川地区特色,在唐代其它瓷窑中极少见。例如“四川唐代窑场的粘土含杂质过多,特别是含铁量过多,所出器皿都是紫红色”。【7】最典型的要数它身留下的“过烧”【8】痕迹,即“坚硬的胎骨”【9】和罐内隆起的“胎泡”。冯先铭先生在(瓷器浅说》中写道:“宋以前的瓷器往往有器体凸起气泡的现象,这是瓷器成型前炼泥细致,泥中有气泡所致。‘胎泡’现象各窑多有,但以四川邛窑为多。”【10】

 

现在我们可以从它那简洁而精湛的工艺,独具特色的胎釉,素朴古雅的美学价值中得出这样的结论:唐代瓷业出现南青北白的局面以后,青瓷和白瓷开始向彩瓷演变,在釉彩和釉下彩尚普及和未完全成熟时,青瓷已开始利用胎釉的自然呈色,甚至包括利用某些瘕疵美来进行彩绘装饰,此罐出现的五彩缤纷效果即为一例。它为我们展示原始彩瓷的旧貌,从它身我们看到我国古代瓷业的繁荣。

 

 

《陶瓷研究》第l3卷第3期邹顺驹:唐青黄釉点彩花斑纹罐工艺浅析

第l3卷第3期《陶瓷研究》杂志

唐青黄釉点彩花斑纹罐

罐内壁水流状彩斑

罐外釉斑

罐外中部旋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