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胖妞逆袭大学攻略:侬自阊门来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08 17:14:03

侬自阊门来

韦明铧

要在扬州寻找苏州人的踪迹,并不算太难。据说扬州城里现在还有一处林黛玉住过的老屋,黛玉本是苏州姑娘,他是随着父亲林如海为官两淮巡盐御史,寓居扬州的。但这仅仅是传说。最保险的办法是到城南渡江路去,那里有一条古老的苏唱街,曾经是清代康乾年间苏州戏子聚居的地方。

这几年,不断有外地电视台来扬州拍摄有关戏曲的片子,我总是建议他们去苏唱街拍些镜头,因为这条街是清代戏曲繁荣的见证。李斗在《扬州画舫录》里说,“城内苏唱街老郎堂,梨园总局也”,就是指的这条老街。如今街名未变,但走在街上,已经听不到当年盈耳的吴侬软语了,而且连苏州人聚居的老郎堂的确切地点也难以指认。大约一个月前,我陪中央电视台戏曲频道的导演再访苏唱街,忽然听得一位老居民说,他知道老郎堂的所在。转过几个弯之后,果然见到一处深宅。细问之后,才知道是“老人堂”而非“老郎堂”,据说“老人堂”是旧时慈善机构的所在。可是我倒更愿意相信,“老人堂”也许就是“老郎堂”的讹音,民间相传,不无所本。但即便这些深宅真的曾经住过两百年前来自苏州的伶人,现在他们也早已离我们远去。昆山腔的袅袅音韵,和那些苏州人的款款腰肢,一起走进了历史的记忆深处,只留下了“苏唱街”这个令人感喟的地名。

经常听一些扬州人或者苏北人说,他们的祖先来自苏州阊门。起先不以为然,后来看到有些县志和家谱也这么说,就觉得不能不信。例如,《盐城县志》记载,朱元璋登基后不久,为了报复苏州、湖州、杭州一带绅民对张士诚的拥戴,遂以移民垦荒为由,将江南四十万人丁驱赶到苏北,留下了一段众说纷纭的历史公案。又如大丰县发现民国时修纂的周姓家谱,一是《淮南周氏家谱》,一是《盐城周氏宗谱》,都说那里的周氏是明初由苏州阊门迁来苏北的,而这些家谱始修于乾隆八年(1743)。两年前,我在扬州天宁寺古玩市场偶尔淘到两部扬州旧族谱。一部是《维扬江都马氏族谱》,光绪辛卯年(1891)重修,赫然记载着马氏从北方“徙居江南苏州阊门数百余年”,“迨及明初,燕王南下,兵戈扰攘,子孙星散,或居江北”。另一部是《江都王氏族谱》,民国丁卯年(1927)重修,则说其始祖曾经“隐于姑苏阊门”,“清朝定鼎,奉诏迁维扬东乡石家庄”。历史上苏州向江北的移民,是一个无法否定的事实。而这些来自“阊门”的苏州移民后裔,也的确在扬州的文化史上留下了他们的印痕。

最值得一说的是《水浒传》的作者施耐庵。施耐庵系扬州府兴化人,原籍却是苏州。此说最早见于咸丰四年(1854)陈广德(字懋亭)所撰《施氏谱序》:“吾兴氏族,苏迁为多。白驹场施氏耐庵先生,生于明,洪武初由苏迁兴化,复由兴化徒居白驹场。其第二世处士君,杨一鹤先生曾为作墓志铭。及于施氏之自苏施家桥来迁,即场之田庐复名以施家桥。”也有人不同意这种说法,认为施氏自苏州迁来未必可信。他们的理由是:所谓“吾兴氏族,苏迁为多”带有某种推测的成份。据今移民学专家统计,江淮一带数十县市的多数居民皆自称明洪武年间迁自苏州阊门,可是一个阊门,哪有这么多居民可迁?很可能阊门只是朝廷设置的一个难民遣送站,将各地难民、战俘集中于此,再分别遣送到江淮各州县。那些移民可能有原籍苏州者,也可能有原籍其他地方而经过苏州阊门迁来者。然而即便是这种不同意见,也并没有否定施耐庵有从“阊门”出发移居兴化的可能。换言之,施耐庵纵然不是“原籍苏州”,却有可能“来自阊门”。饶有兴味的是,施氏在苏州的祖居“施家桥”,在乾隆年间编撰的《吴县志》里也有考。《吴县志》说,苏州“城外十八巷”,其中就有“施家巷,在怀胥桥北”。

如果说施耐庵的苏州原籍尚需存疑的话,那个写了《浮生六记》的沈复的苏州籍贯却是勿庸置疑的。沈复是苏州人,但在扬州生活过很长一段时间,尽管十分贫困潦倒。前些年,我忽来兴致,多次寻访过沈复在扬州的寓所故址,以及他妻子芸娘在扬州的墓地。前不久,冯其庸先生来扬州参加红楼梦国际研讨会,我和他多次谈论《浮生六记》,得知他对此书的评价甚高,也曾在扬州寻找过芸娘的墓地。近日读冯先生的《祝贺俞平伯全集的出版--在俞平伯全集出版座谈会上的发言》,才明白他和《浮生六记》一书的深厚渊源:“我受俞老发蒙的另一部书是《浮生六记》。抗战开始后,我失学在家种地,无书可读,也不知从哪里弄到了《浮生六记》,还是俞老校点整理的。前面有《序》,就是收在全集里的那篇。记得那本书,前面还有苏州沧浪亭畔沈三白旧居的一张照片,还有沈三白的一幅画。可惜这本书在解放初丢失了。我自从读了《浮生六记》后,更加加深了对俞老的印象,对《六记》本身也是百读不厌。书中记载沈复曾在我家附近的东高山住过,我还为此而到东高山寻访遗迹,但未能得其影踪。书中还记到陈芸死后葬扬州金桂(匮)山之麓,后来我到了扬州,专门到金桂(匮)山去调查,也杳无踪迹。前好些年,我忽然在上海博物馆看到了沈复画的冒辟疆的水绘园图,真是奇遇,我即拍了照片。这张画,记得就是俞老整理本里面用的。冒辟疆是顺、康时人,沈复生于乾隆二十八年,当然是为冒氏的后人画的。沈三白恰好生于曹雪芹死后一年,如按阳历算,是在同一年,即1763年2月12日曹雪芹死,同年11月23日沈复生。两个才子,一样的文笔,死生相续,也是一段佳话。”

说来也巧,一个星期前的那天晚上,我们和冯先生在扬州迎宾馆偶然谈到《浮生六记》与扬州的关系。冯先生说,《浮生六记》是《红楼梦》之后的又一部伟大的作品,外国学者对它有深入的研究,甚于国内的学者。芸娘葬身的扬州金匮山,他多年前曾经和当时的扬州市长钱承芳先生去寻找过,但无功而返。我说我前些年几经周折,已经找到了金匮山的确切地点,并且确知芸娘就葬在那里,后来还写有一篇《寻找芸娘》记其经过。冯先生念念不忘此事,遂在次日命我带路,趁兴前往。我们一行——包括报社记者、电视台记者、会议主办者和冯其庸先生,从瘦西湖往西,穿过里下河农科所,再向西行。我印象中的金匮山,就在那不远的地方。殊不料,穿过里下河农科所墓园之后,我记忆中的那座荒芜的小山已经完全不见,一条新开拓的南北通衢——维扬路兀然横亘在眼前。凭借着模糊的记忆,金匮山当还在南面,问了在路旁劳动的当地姑娘,果然。于是请她带路,南行不到半华里,见路东有一片杂树丛生的土岗,她说那就是金匮山。接着我们沿一条河边小道,找到一个名叫金村的地方,又问一位老农,承他带领我们到村子后面。老农指着南北两堆黄土坡,说:“这就是金匮山,本来有树头那么高,现在只剩下了这些。”村子后面的路很不好走,或者说根本没有路,全是高低不平的土旮旯。但是冯先生居然兴致勃勃,一直随着大家走到被铲平了的金匮山中央。他主动提出,要和大家在这里合影留念——在我印象中,这是几天中间惟一由他提出要合影的一次。一路上,冯先生再次谈起《浮生六记》和芸娘。他赞美沈复的优雅文笔,说自己受《浮生六记》的影响很深。他赞美芸娘是个既有文化修养又有新的思想的女性,说这在当时很是难得。他还建议,扬州应该在金匮山修建一座芸娘墓,供天下的仰慕者前来凭吊。同行的扬州人也都觉得,有必要在扬州郊外为那位苏州女子重建墓庐。因为农民大量取土的缘故,金匮山现在只剩下两个小土堆,我希望冯其庸先生的建议能够使人们手下留情!

记得顾颉刚先生的《苏州史志笔记》里有《兴化人祖籍多苏州》一条,写道:“孔大充及其夫人杨质君,皆兴化人,告予兴化人祖先多于明代自苏州迁去,皆云老家在阊门。予谓自苏州迁去甚有可能,明太祖得天下后大量移民,使众寡略等,自宜以江南之庶调剂江北之荒。然谓所移者皆阊门居民则殊不可信。”顾先生回忆说,他民国初年到北京,和友人游八大胡同,见到南方来的妓女都操苏白,问起她们的籍贯,都说是苏州。再问她们家居何处,又都说是阊门。但进一步问她们里巷时,她们便瞠目无言了。“盖此诸人以居勾栏故,能学吴侬软语,然足未履苏州,自不能知苏州之里巷;所知者,交通中心、市廛最繁盛之阊门耳。”这和许多移民的后代说自己的先人来自“山西洪洞大槐树”颇为相似。有民谣云:“问我祖先在何处,山西洪洞大槐树。祖先故居叫什么,大槐树上老鸹窝。”这首直到今天仍在山东、河北、河南、江苏、安徽一带为许多百姓耳熟能详的民谣,所反映的便是发生在明朝初年的,我国历史上规模最大、时间最长、范围最广的一次大移民事件。关于山西洪洞移民的原因,民间最普遍的传说就是胡大海复仇的故事:胡大海在参加元末农民起义军之前,家境贫寒,曾在河南一带以讨饭为生。因其长相狰狞,百姓见了都有些害怕,即使家有剩饭也不敢给他。后来,胡大海成为大明王朝的开国元勋,他要做的第一件事便是要到河南复仇。朱元璋念其功勋卓著,特准他在河南杀一箭之地。可无巧不巧的是,胡大海一箭正好射在一只大雁的尾巴上,这只大雁中箭后一飞千里,胡大海于是跟着一路杀将过去,直杀得河南、山东一带几乎没了人烟。朱元璋知道后悔之晚矣,只得由山西迁民充实河南、山东二省。胡大海在《明史》中有传,是确有其人的,但却是一位勇武仁义之士。这一传说固然是不实的,但山西洪洞移民则确是与元末明初的战乱有关。

山西的向外移民,只是明清时代移民规模较大的一次。事实上,移民在明清两代是普遍的现象。明初将苏南人口大量迁徙至苏北,规模也不算小,这些移民便被称为“苏迁户”。“苏州阊门”和“洪洞大槐树”一样,就这样永远留在了后人的记忆中,留在了扬州城的记忆中,也留在了人口迁徙和文化交流的历史记忆中。(图片资料选自《老苏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