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婚会缺席判决吗:求人不如求己 —— 童大焕博客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8 23:47:47

求人不如求己   

2011-11-14 11:34:41|  分类: 七日谈?风雅颂 |  标签: |字号大中小 订阅

求人不如求己

 

童大焕—20111112星期六

 

据央视报道,发改委证实,已对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进行反垄断调查,查明两公司在互联网接入市场上涉嫌垄断,若事实成立将被处数亿至数十亿元罚款。如果反垄断事实认定,广电的有线和中移动的铁通都将是最大受益者。

正如发改委官员称,因两家未充分互联,导致用户付出双倍接入成本。和发达国家相比,中国宽带平均速率是其1/10,价格却为其3-4倍。国民受行政垄断之害也深也久矣,希望这次反垄断调查大门的开启,不是因为民企陷入困境后迫不得已的急就章,而是成为国家基本经济结构转型的新纪元。

有人担心发改委这一炮到底能不能放响,能放多响?因为《人民邮电报》和另一家媒体已经公开站出来喊冤。但不管怎样,这至少是一个信号,维护市场经济秩序,大型国企、中央企业在《反垄断法》面前并没有豁免权。发改委此次提前放风可能也是希望形成舆论力量,从而真正能够在反垄断上有所突破。而据媒体获知,此次反垄断调查始于今年5月,也是缘于部分企业机构的举报。

也就是说,在推进中国市场秩序建设的道路上,作为利害相关的个人和企业,都不是旁观者,都有权利发声发力。

就在宣布全年保障房1000万套开工计划已经实现的同时,住建部官员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也承认,其中存在约1/3的“挖坑待建”情况。1000万套已开工房源中,约1/3年初开工较早的项目以及体量较小的项目初步完成结构封顶;1/3开工较晚的项目完成地基,开始地上部分的建设;其余1/3确实存在比较急促开工的情况,为此住建部已经下发通知要求年底前完成地基基础结构的施工。

今年3月,国务院提出2011年我国要新建1000万套保障性安居工程,其中包括400万套棚户区改造住房、200万套经济适用房和“两限房”(限套型面积、限价位)、160多万套廉租房、220万套公共租赁住房。

请注意保障房的开工比例和结构比例,即使在如此大力度之下,没钱没地也要大干快上,也只有20%200万套可供销售的保障房,其中当年完工的不到三分之一。全国两三千座县以上城市,平均一地有多少?再加上住建部姜伟新部长此前强调:3600万套“泛保障房”后,改为租赁补贴制。这样看来,绝大多数人尤其是年轻人的住房问题仍然需要靠市场而不是靠市长。从一开始就树立“求人不如求己”的方向和理念,比什么都靠谱。

在“逃离北上广”又“逃回北上广”的人群中,我们非常欣喜地看到,即使有“拼爹”资本的年轻人,也正在努力挣脱父母的羽翼,追求更为自由广阔的自己的天空。堂堂正正做人的追求,某种程度上超越了简单的物欲。《南方周末》报道了其中这样一个年轻人:

三个月后,张一轩受够了老家那个长江边上的地级市,回到北京。就像20109月,他受够了北京,头也不回地投奔老家一样。

回家这一段路,张一轩走得要比其他人顺畅。父母在当地颇有声望,沾他们的光,张一轩自然集万千宠爱于一身。甚至没有参加统一的公务员招考,当地烟草局就收了他,领导很大气,说,明年考一个试就完了,你肯定过。

  新工作性价比很高,月薪三千,他一个人占了会议室那么大的办公室,工作内容基本是偶尔发发传真和每天陪领导吃饭。多数时间坐着玩电脑,下班跟爹妈吃饭、看电视、睡觉。日子懒洋洋的。但很快,怀着专栏作家梦的张一轩发现了一个糟糕的信号,他写不出东西了。

一天上班,领导说,走,查烟。张一轩很好奇,学着领导,把“烟草稽查”的袖章一个个往身上戴,一脸严肃地列队出门。所谓查烟,就是查云烟、湘烟,发现一条罚一千。当地的烟商看样子也不缺钱,人民币一摞一摞地拿出来,毕恭毕敬。一天下来,少说几万到手,报纸一包就扔公车上。这笔罚款在财政体系运作之外。不用入账,拿了钱,哪里贵就往哪里去“烧钱”。查禁的烟呢,领导对张一轩说,拿回去给你爸抽。那一天,张一轩“觉得自己特像个狗腿子”。第二次查烟以后,张一轩说什么也不去上班了。

现在,逃回北京的张一轩,这位1988年出生的中国传媒大学本科生,在北京拿着4000元的工资,依然面对高房价和城市的拥挤,但是已经开始有杂志向他约稿了。有梦想,就会有希望。

1112日《华夏时报》报道,今年还剩下不到两个月的时间,财政部已经轻松完成了全年的预算收入。铁定的大量超收收入加上预算内还没有花掉的大笔预算,让财政部门不得不在余下的两个月确定超过3.5万亿财政资金的去向,饱受诟病的年底突击花钱再次成为备受关注的问题。几乎就在同时,《法制日报》报道,湖南长沙一家企业总经理举报省财政厅等机关在政府采购中,招标过程有猫腻,原本1500万元可以完成的采购,最后却以3000万元高价成交。湖南省文化厅规划官员回应称设价格下限是为“花完预算”,为了确保采购的质量。

对此,我们只能怯怯地问,全中国老百姓一年合起来的医保、社保、教育保障,一共需要多少钱?

都说税收取之于民用之于民,但是真正到了各级财政手里,这个“用”字,还真是学问大了去。钱在别人手里,要怎么花,还真不是老百姓说了算。

因此,降低过高的宏观税负,使其处于合理的水平才是藏富于民的关键。近日一篇“香港单身青年年收入17.8万港元,只需缴税729港元”的微博引热议。人民日报记者调查显示,情况属实。在香港,高收入者成为纳税主体。年收入50万以上的28万人,承担了薪俸税总额的87.4%。一叶知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