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陉名人:创新我国产业发展模式的分析与思考(河南省社会科学院)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9 02:09:03
创新我国产业发展模式的分析与思考
作者:完世伟

“十一五”时期要实现经济社会又快又好的发展,我们面临的矛盾和问题很多,传统发展模式还没有得到根本转变,资源制约加剧,环境压力加重,高消耗、高排放的产业结构亟待调整,加快发展的要求与生态环境保护的矛盾进一步显现。我们要增强解决这些问题的紧迫感,切实提高对创新产业发展模式的必要性、重要性的认识,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在产业发展模式创新、积极稳妥地推动社会结构转型和体制机制转轨等方面花大力气、下真功夫,以新的发展理念谋发展,以新的产业发展模式实现又快又好的发展。
一、创新我国产业发展模式的必要性及紧迫性
按照科学发展的要求,创新产业发展模式,是中国式崛起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迫切需要,是在国际舞台上提高国家竞争力和维护国家安全的现实要求,是构建和谐社会、小康社会和科学发展的必然选择,是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推进可持续发展的客观要求,是调整产业结构和实现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根本途径。因此,创新产业发展模式紧迫而又必要。
1、创新产业发展模式是产业发展规律的客观要求。
创新本身就是一种进步、推动产业发展的代名词。产业是同类企业、事业的总和,它是人类社会分工、科技进步和商品经济发展的产物。综观世界经济的发展,三次产业结构由“一、二、三”的顺序逐步转向“二、一、三”或“二、三、一”的格局,最终呈现出“三、二、一”的产业结构格局,这就是产业发展的趋势,即客观规律。在这个发展过程中,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转移并举的活动,就是产业发展模式创新的过程。在这一发展过程中,产业结构普遍呈现出从劳动密集型为主→资本密集型为主→技术、知识密集型为主的演进轨迹。具体表现为农业为主的产业结构→工业为主的产业结构→服务业支配地位的产业结构演进路径。产业结构随着经济的发展,特别是在高新技术的推动之下,三次产业之间的界限逐步淡化,相互变得越来越模糊。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在交叉融合,从种植业到加工业这两者之间的界限在慢慢地打破;而第三产业又会融入到第一、第二产业当中去。在这种融合当中,出现了许多新的产业。产业创新就是通过产业的融合引出新的产业来拉动经济的增长。创新我国产业发展模式是产业发展规律的客观要求。
2、创新产业发展模式是切实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途径。
长期以来,我国经济快速增长在很大程度上是依靠资金、劳动力和自然资源等生产要素的粗放投入、靠消耗大量资源和污染环境来实现的。2004年,我国GDP按当时汇率计算占全世界GDP的4%,但却消耗了全球8%的原油、10%的电力、30%的钢材、19%的铝、20%的铜和31%的煤炭。能源利用效率低,目前,钢铁、有色、电力、化工等8个高耗能行业单位产品能耗比世界先进水平高40%以上,单位建筑面积采暖能耗相当于气候条件相近发达国家的2-3倍。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矿产资源总回收率分别比国外先进水平低15-25个和20个百分点。矿产资源总回收率只有30%,城市水的回用率也仅为30%左右。如果按照这样一种资源粗放型的发展模式,那么到2020年中国的经济总量比现在翻两番、增加到4万亿-5万亿美元左右的时候,资源环境负荷也将是现在的4-5倍。这样的发展情景显然是不可承受的。创新产业发展模式,真正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已成为中国经济发展面临的非常迫切的重大政策选择。
3、创新产业发展模式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迫切需要。
我国工业化的历史和经济的发展历程说明,大量生产、大量消耗、大量消费、大量废弃的这种粗放型产业发展模式不但加快了自然资源的枯竭,也导致了生存环境的进一步恶化,带来严重的环境问题。生态环境总体恶化的趋势尚未得到根本扭转,环境污染状况日益严重,水环境每况愈下,大气环境不容乐观,固体废物污染日益突出,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低、农村环境问题严重。这些矛盾和问题将不同程度地影响和制约我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我国是一个人口众多、人均资源占有量低于世界平均水平的发展中大国,资源供给不足成为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创新产业发展模式已是当务之急。按照科学发展的要求,摒弃传统的发展观念,加快调整经济结构,创新产业发展模式,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产业体系,进而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资源高效利用、生态环境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4、创新产业发展模式是提高国家竞争力和维护国家安全的现实要求。
中国“入世”前五年,一个深刻的教训是“市场换技术”没有成功,外国公司凭借品牌、标准和管理等方面的优势逐渐在中国市场占领重要位置,而我们没有换来技术,只能出卖廉价劳力,出口贴牌产品,加上一些制造商的制假售假,引发了大量贸易争端。2005年,我国GDP虽然保持了9%以上的增速,竞争力却下降了3位。我国低端产品的出口不仅效益不高,还造成大量资源消耗和环境破坏。以钨为例,我国的储量占世界40%,但提供了世界钨工业需求的80%。2003年,我国向美国出口钨2943吨换来2560万美元,而美国肯纳公司用进口钨加工成合金后的销售收入却是20亿美元。另一方面,我国产业技术“空心化”现象日益突出,大中型企业技术水平比国际先进水平落后5-10年,即便是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也有57%的技术源于国外。因此,为确保我国经济安全,提高国际竞争力,当务之急必须创新产业发展模式,强化自主创新,以便在国际产业分工和全球经济格局中占据战略制高点,牢牢把握经济发展主动权,这样,我们的发展才有安全保障。
二、我国产业发展模式现状及特点
经过近30年的高速经济增长,我国产业在快速发展中与世界水平的差距正在缩小,整体的竞争力不断增强;结构调整取得成效,产业信息化进程加快,高新技术产业比重明显提高,部分传统产业比重持续下降;产品出口结构不断优化,制造业生产及出口均保持了多年的持续快速增长;产业集中度有所提高,规模经济有了长足发展;国有和集体企业比重下降,“三资”和私营企业已发展成为我国产业的生力军。但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依然突出,具体表现为:
1、行业产能过剩。
我国部分行业的产能利用率大大低于国际公认的75%的水平。目前钢铁、电解铝、铁合金、焦炭、电石、汽车、铜冶炼、水泥、纺织等行业存在比较严重的产能过剩问题,电力等行业也有产能过剩的趋势。据统计,我国钢铁生产能力,2005年总产能4.7亿吨,只生产了3.7亿吨,产能过剩1亿吨。目前还有在建能力7000万吨,拟建能力8000万吨。电解铝产能高达1030万吨,已有326万吨产能在闲置。焦炭产能超过需求达1亿吨,还有3千万吨处于在建、拟建中。汽车产能已经出现200万辆过剩,在建的却有220万辆,还有800万辆在拟建中。水泥产能12.87亿吨,产量10.38亿吨,剩余产能2.49亿吨。电力行业:2005年底全国发电装机容量5.1亿千瓦。目前在建项目2亿千瓦左右。预计2007年底装机容量将富余10%。600种主要消费品,没有一项供不应求,却有73.3%供过于求。
2、产业技术水平落后。
一是产业技术总体水平低。据调查,在我国15个行业中,关键技术的掌握与应用及大中型企业的技术水平比国际先进水平落后5-10年,个别行业则落后20-30年。我们用同样的能源、原材料生产出的价值量仅相当于发达国家的1/4甚至是1/6,能耗普遍比国际先进水平高40%以上,资源利用率低20%,成本高30%,可靠性和寿命低20%。二是我国产业技术中的核心专利技术少。我国近半数发明专利申请来自国外,其中绝大部分集中在移动通讯、无线电传输等高新技术产业领域。在高技术领域,美国、日本拥有的专利占世界专利总量的90%左右,包括中国在内的其他国家仅仅占有10%。三是产业技术的一些关键领域存在着较大的对外技术依赖,不少高技术含量和高附加值产品主要依赖进口。中国的高端医疗设备、半导体及集成电路制造设备和光纤制造设备,基本从国外进口;石化装备的80%,轿车制造装备、数控机床、先进纺织机械、胶印设备的70%依赖进口。我国每年8万多亿元的固定资产投资,有70%是用于购置设备,而其中又有60%依赖于进口。目前,我国技术的对外依存度超过50%,也就是说一半以上的技术需要从国外引进。
3、产业集中度低,企业组织结构分散。
一是我国产业的分散度高、集中度低,低水平重复建设问题严重。产业集中度低,缺乏规模效益,一直是阻碍我国产业结构升级的关键因素。产业集中度低,无法充分发挥行业的规模优势,实际上进一步加大了经营成本,在竞争中明显处于劣势。二是企业自成体系,专业化协作程度低。一方面表现为大企业资产集中度低,造成大企业本身规模难以扩大;另一方面为了满足企业内部的自身配套,又造成中小企业生产规模难以变小。企业组织结构的封闭性,既降低了企业生产的社会化水平,又阻碍了企业参与国际竞争。以制造业为例,目前,我国制造业已位居世界第4,但在世界500强企业中,还没有一家中国制造企业。与先进工业国家相比,我国制造业中的大中型企业大多数只能算是中小企业,如一汽集团公司是我国最大的汽车制造企业,2004年的销售额仅为通用汽车的3.7%。中石油和中石化两家公司的合计总资产只有埃克森美孚的63%,合计营业收入只及埃克森美孚的33%。而发达市场经济国家的一些关键产业的集中度都非常高,例如美国在1979年汽车、平板玻璃、汽轮机与汽轮发动机、家用冰箱与冷柜、电视显像管几个行业最大五家企业的集中率分别为99%、92%、90%、85%和83%。
4、产业技术创新能力薄弱,研究开发经费投入严重不足。
一是大企业在技术创新能力上与国际先进水平仍然差距明显,难以较好地推动我国产业创新。2005年,我国大中型企业中,开展研发活动的不到1/4,设立研发机构的不到40%,拥有发明专利的不到1/10,研发投入占销售收入的比例为0.76%。根据国际惯例,企业研发投入应当占销售收入的5%,低于3%就将被市场淘汰,高新技术企业研发投入一般占销售收入的10%以上。二是引进技术消化再创新能力薄弱,引进技术没有与自主创新和提高产业竞争力结合起来2004年,大中型工业企业投入技术引进与消化吸收的经费比例仅为1:0.15,而日韩两国技术引进与消化吸收的比例均保持在1:5~8左右。近几年,一些重点产业用于消化吸收的经费还有相对下滑的趋势。例如,2004年软件产业消化吸收比只有1/16,低于2000年的1/10;纺织行业的消化吸收比只有1/35,并且在1998至2003年间,消化吸收比最好的年份也只有1/20。由于消化吸收经费投入明显不足,导致对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能力薄弱,严重影响了产业自主创新能力的提高。三是人、财、物投入严重不足。尽管我国科技人力资源总量已是世界第二位,但与其他国家相比,特别是在相对指标(如每万名劳动力拥有的R&D人员)方面,差距仍十分明显。投入不足是长期困扰我国创新能力提升的重要制约因素。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R&D/GDP一直徘徊在0.6%~0.7%左右,2004年上升为1.23%,2005年是1.3%。
5、行业垄断依然明显。
近几年,我国电力、电信、铁路、民航等垄断行业的改革取得了积极进展,行业垄断局面有所改变。但总体上看,垄断问题尚未从根本上解决,有的行业仍是政企不分、独家垄断;有的行业虽然引入多家竞争,但在主要业务领域仍是一家独大,真正的竞争机制尚未形成。如石油石化行业分拆重组后表面上是三足鼎立,但却不是在同一市场上引入三家竞争者,加上政府定价、进口限制以及对经理层的激励和约束机制不健全等,分拆并没有带来有效竞争和效率的提高,下游产业和消费者也没有从中受益。中国的房地产行业获得的超额利润就是来源于政府对土地的垄断供应,即行政性垄断。表面上看起来,全国房地产企业已超过4万家,是个充分竞争的行业,但由于房地产业的上游土地市场是政府独家垄断,政府“一个口子”供地的土地储备和招拍挂政策,实际上充当了土地供应的垄断商角色,因此,完全有能耐获得“垄断的超额利润”。其中很大一部分通过协议转让流入了房地产企业。据统计,从1998年到2001年,我国部分垄断行业违法收取的各种费用高达530亿元人民币。
6、产业创新体制机制不顺,存在政策体系不完善、不配套的问题,产业创新环境有待进一步改善。
从宏观上看,我国现行产业创新主管部门之间缺乏高效互动的机制,部门、地区之间条块分割,没有形成推进产业创新的合力;从微观上看,我国企业没有成为创新的主体,缺乏产生企业家的机制,尤其国有大中型企业产权不清晰、产权结构不合理、公司治理结构不完善、责权利不对称等问题还比较严重,许多企业还只是传统的生产型企业而不是创新型企业。从融投资上看,主要是风险投资不发达,缺乏有效的投资约束、监督和考核机制,投资效率需要提高。此外,人才激励机制、分配机制、科技成果转化机制、技术引进的消化吸收机制还不完善。
二、创新我国产业发展模式的主要内容和方向
当前,在新的科技革命的带动下,全球范围的产业创新正在超越传统工业化范畴,向信息经济时代迈进,不论是新兴产业还是传统产业都在向信息化、智能化、精准化、清洁化、个性化方向推进。由于我国正处在工业化中期阶段,在追赶信息化的同时,还要继续完成工业化的历史任务,所以,产业创新在方向上将具有明显的多层次性和过渡性。我们认为,我国产业创新在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主要内容:
1、产业发展规模要合理,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
产业发展合理规模就是产业内供给与需求的均衡点。产业内市场供给与需求的变化共同决定了产业内市场容量的变化,产业内市场容量的变化,又会引起分工和专业化程度的相应变化,使得产业在不同阶段呈现不同的形态,也就是说通常而言市场容量和产业生命周期的变化呈现先加速增加,后减速增加,最后下降的演化趋势。根据产业发展规律,应确定合理的产业发展规模,使其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对于产能过剩的行业,继续做好“有保有压”工作,防止行业产能继续恶化。“保”要做到坚决。支持汽车生产企业加强研发体系建设,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支持大型钢铁集团的重大技改和新产品项目,加快开发冷轧钢片技术,提升汽车板生产水平,推进大型冷热连轧机组本土化;支持高产高效煤矿建设和提高煤矿安全整体水平的技术改造等。“压”要做到有力。一方面要严格市场准入,原则上不批新上产能过剩项目。通过制定严格的环境、能耗、水耗、资源综合利用和安全、质量、技术、规模等标准,提高准入门槛。另一方面,要依据法律法规淘汰落后企业。在主要依靠市场优胜劣汰的同时,依法关闭一批破坏资源、污染环境和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小企业。同时关注引领未来经济发展的潜在技术与产业的发展,不断地、可持续地支撑未来经济增长。
2、加快推进企业联合重组,提高产业集中度,实现科学发展,减少市场波动。
一般而言,在产业资源市场化配置的条件下,竞争和规模经济的效率优势会促使产业渐进式重组,部分企业的规模会越来越大,这时,若没有产业政策的限制,市场会从离散状态趋向相对集中的状态,一个直接的结果就是产业集中度的提高。但由于长期计划经济体制的束缚,我国产业形成了以行政区域划分为标准的相对封闭的生产格局,产业内市场集中度低,普遍达不到规模经济,这样不仅限制了产业的效率,而且削弱了企业作为买方在购买所需原材料、能源等资源时的谈判能力(比如中国在国际钢铁产业链中是铁矿石等原料的买方),加剧了原材料价格上涨的局势,从而增大产品的价格波动幅度,不利于产业的健康发展。因此,要加快产业组织集中化进程,注重培育拥有著名品牌和自主知识产权、主业突出、核心能力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企业集团,成为行业顶层的领军企业。同时,促进中小企业向“专、精、特、新”的方向发展,引领和扶持一批综合素质好,成长潜力大的中小高科技企业快速成长,提高与大企业的配套能力,提高产业集中度,使生产能力布局逐步趋于合理。
3、走技术引进和自主创新相结合的道路,提升产业总体技术水平。
中国传统产业技术现状决定了在今后一段时间内,中国仍然必须走技术引进和自主创新相结合的道路。一要加大技术引进的力度,充分利用国内外两种资源,积极吸收和借鉴国外先进科技成果,扩大和深化国际科技交流与合作,积极引进国外先进技术,缩短中国产业技术水平和国外先进技术水平的差距。并加强技术引进的宏观管理,防止重复引进、盲目引进和低水平引进。二要建立自主创新的基本体制框架,大力提高原始性创新能力、集成创新能力、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加强自主创新是创新产业发展模式的战略基点。我们必须高度重视提高原始创新能力,要有更多的科学发现和技术发明,在关键领域掌握更多的自主知识产权,在高技术产业领域占有一席之地。注重提高产业集成创新能力,使各种相关技术有机融合,形成具有市场竞争力的产品和产业。在引进技术的基础上消化吸收再创新也是创新。建立一个能覆盖我国支柱产业和新兴产业,结构合理、功能完善、机制顺畅,具有持续创新能力的技术创新网络。
4、处理好本国产业和外国产业协调发展的关系,坚持开放创新的方针。
产业的全球化发展使产业结构在全球范围内调整和升级,产业组织在全球范围内竞争和垄断,产业要素在全球范围内自由流动,国际产业链在全球范围内延伸,国际产业体系在全球范围内形成。在这样的大背景下,要提高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必须优化资源配置,主动参与国际产业体系的分工和协作,同时采取有效的产业组织形式,确立自身的竞争优势。目前,我国产业发展与世界产业发展明显衔接不够,因此,我们必须创新产业发展模式,走国际化的开放发展之路:鼓励中国企业与国际技术、资本结合,鼓励“走出去”;鼓励外商投资中国产业;按我国参加WTO的承诺、法律及国际商业惯例处理好中国企业与外资企业、外国投资者的关系。
5、着眼于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实现产业可持续发展。
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正确处理改造传统产业与产业创新的关系,就必须不断推进传统产业的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按照集群化、融合化、生态化的方向,做大做强高新技术产业,通过高新技术手段,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和附加值,形成以高新技术产业为先导,以基础产业和现代制造业为支撑,服务业全而协调发展的新型产业格局;必须下决心摒弃粗放型增长方式,坚决走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消耗比较低、污染比较少、技术含量高、劳动力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道路。运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的节能、节水、清洁生产等技术,改造提升纺织、造纸化工等传统产业,着力提升汽车、电子信息、造船、化工、食品、纺织服装、家电等7个产业链中关键环节的生产技术水平,带动制造业水平的提高。鼓励环境与经济双赢的“静脉产业”,建立废旧物资回收和再生资源回收、加工、利用体系,形成资源开发、加工与废弃物回收利用的良性循环,走循环经济之路,为和谐社会建设打下坚实的产业基础。
6、趋利避害维护国家产业安全。
我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大国,同世界经济的联系日益密切,为了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趋利避害,增强竞争能力,尤其要重视产业安全问题。例如外资购房、炒房问题,据统计在我国几个主要城市中,本市居民购房的资金只占60%,其他40%是外来的资金,也包括外资。外资购房是造成房地产泡沫的一个重要因素。保障产业安全要从宏观、微观两个方面同时采取措施。宏观上主要通过法律法规对有些方面的问题进行规范。微观层面要使我们的企业要做强。
三、创新我国产业发展模式的体制机制支撑和政策保障
1、强化体制创新,为产业创新注入活力和动力。
进一步深化产权制度改革,特别是要对国有产权进行重组、重塑、重新构建,解决企业内在的活力和动力机制。尽快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和科学规范的法人治理结构,明确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和经理层的职责,完善董事会、监事会制度,形成各负其责、协调运转、有效制衡的公司治理结构。这是形成有效制衡机制、保证现代企业有效运转的制度基础。
大力推进我国产业科技体制创新,逐步确立企业技术创新和科技投入的主体地位,坚持对先进技术建立起引进与消化、吸收、创新并举的机制,在增加产业研发投入的同时,强化在消化吸收基础上实现创新,将先进技术融入传统产业生产体系,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和研究开发体系,提高核心竞争力,从而形成可持续发展的产业升级能力。
强化管理体制创新,对我国产业长期形成的不适应市场经济体制要求的落后经营方式、僵化组织结构、低效管理流程等进行全而深刻的变革。强化我国产业的战略管理,大力实施产业的国际化战略,并积极推行人本管理。注重政府产业管理机构建设,突出对整个产业体系的指导、管理和服务。
2、着力构建推动产业创新的宏观调控机制和社会协调机制。
完善以产业政策和价格税收政策为核心的政府宏观调控机制。通过国家导向和政策倾斜,引导和支持企业开发对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大影响的高新技术,以及开发产业技术,制定重要的技术标准,构建自主创新的技术基础,通过政策调整,强化对垄断性行业的规范和引导,保护竞争,强力推进产业创新;加强对口新技术产业的政策倾斜,鼓励自主创新;取消外资“超国民待遇”的优惠,提高外资进入门槛和外资质量,以保障市场竞争的公平性。
健全以行业协会等社会中介组织为主体的协调机制。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产业创新必须有相应的社会中介服务体系支撑,包括科技咨询服务、投资保险服务、产业融资服务、产业策划设计服务、创业教育培训服务、产业孵化服务以及政府公共行政服务等等。政府应与行业协会彻底脱钩,使其真正成为企业与政府沟通的桥梁,履行沟通协调和信息服务的职能。政府除了需要直接提供优质的公共行政服务之外,还应当有效地组织各种社会资源包括动用自身的经济资源和公信力资源,重点构建三大社会服务载体和平台:一是建立科技成果产业化鉴证或认证服务机构;二是建立产业投资保险公司;三是建立产业信息、产业政策和产业规划咨询服务中心。
3、进一步构建促进产业创新的社会激励机制。
完善以专利制度为核心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知识产权制度是保障和促进自主创新的重要工具,其实质是必须进一步完善专利发明制度,建立有效保护知识产权的法律与司法体系,打击一切侵犯知识产权的行为,鼓励企业以及个人的原创发明。
建立以风险资本为主体的灵活的投创融资体系。增强风险投资意识,改善投资机制,探索一个由政府引导,以企业为主体、金融机构为后盾、社会为补充的多层次、多渠道的投资体系,拓宽资金的来源,在产业链的组织完善、资金支持、应用推广上提供充分支持。
营造鼓励企业创新的政策环境和文化氛围。首先要形成尊重创造、尊重知识、尊重技术的良好社会风气,调动个人创新的积极性,增强原创能力;其次要大力培养企业的主动创新意识,不仅需要国家出台各项激励政策,更需要作为创新主体的企业身体力行;此外,还要完善相关的人事、教育和科研体制创造一个公平、竞争、合作的创新环境。
4、建立健全促进人力资源和人力资本开发的保障机制和激励机制。
完善人力资源开发的保障机制。完善企业劳动保障机制,加快有关劳动保障的立法建设;健全工会组织的制衡机制,提高工人自我维权的能力;强化企业员工培训机制,通过多种途径提高企业劳动者的技术素质,为企业的发展提供人力资源保障。
完善人力资本开发的激励机制。加快人才开发战略创新的步伐,通过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培养高素质人才,实现我国人力资源的价值增值;通过推进分配体制和人事体制创新以及企业文化的创新,进一步健全和完善人才激励机制,创造一个有利于人才脱颖而且能够吸引和留住人才的良好环境氛围。
5、以改革为动力推动加强产业创新主体建设,积极培育产业创新主导力量。
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充分发挥国有企业产业创新主力军的作用。一是在切实解决产权主体法人化的基础上,进一步建立和完善出资人的责任机制和产权利益机制;二是积极推进国有企业经理人的职业化建设,尽快建立和完善职业经理人制度和激励约束机制;二是应妥善地解决好国有资产的有进有退问题,既要退而有序,更要进而有为,应通过机制创新和资产转换,充分发挥国有企业和国有资产在产业创新方面的主导作用。
大力推进非公有制企业发展,积极培育产业创新的潜在生力军。通过一定的政策和机制,尽快把非公有制企业和民营资本引向产业创新的主战场,同时要通过强化产业辅导、产业培训和加强职业经理人队伍建设,为非公有制企业的产业创新提供高水准的服务资源和创业经理人资源。对三资企业产业创新的推动,主要是学会运用产业政策、国际规则和本土化策略,争取最大的境外产业创新资源和产业创新成果。
6、强化政策创新,为产业创新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制定和出台比较系统的鼓励和扶持产业创新的政策法规和管理办法,做到政策引导有力、法规保障到位、管理调控有效。在贯彻落实国家已有政策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有关政策:
市场准入政策。凡是国家产业政策目录鼓励类和非限制类的新兴产业项目都应实行备案登记生效制,没有列入目录的新兴产业项目,也应在专家会审论证的基础上比照备案登记生效制办理。
产业组织政策和产业布局政策。鼓励企业按照专业化分工要求和产业集群发展方向,进行产业组织调整和产业资源整合,包括组建跨国公司等。进一步完善产业布局政策和国土资源配置政策,引导产业资源按照产业布局规划进行合理配置,向新兴产业开发区集中。
环保鼓励政策。对符合国家环保标准的新兴产业项目,应在实行税收减让政策或排污费返还政策的基础上,对实现零污染的新兴产业项目,建立超奖励机制。
财政支持政策。应通过建立国有资本预算和完善财政经济建设预算,建立产业创新发展基金,采取财政贴息和资本注人的办法,集中支持新兴支柱产业或产业集群的发展。
产业技术政策。主要是设定用于产业创新管理的技术范畴和技术标准,明确产业创新的技术方向和技术准则,鼓励通过技术创新实现产业创新。同时,建立以政府为主体的个人贡献奖励政策,对产业创新有突出贡献的出资人、经营者、科技人员和公权力管理者等,都应给予必要的政府性奖励。
(作者为河南省社会科学院副研究员、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