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延钊百变:社交谋略与技巧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30 04:16:00
一、行动起来


  说到“行动”,美国作家门肯有一段精彩的论述:“我之所以要继续工 作,正与母鸡继续生蛋的理由相同。每一个活着的生灵里都潜藏着一种朦胧 而强大的要积极行动起来的冲力。生命要求你积极地生活,无所作为对于一 个健康的生物体来说既痛苦又有害,事实上几乎是不可能的,除非是作为一 次次迸发出来的积极行动之间的恢复过程,唯有垂死的人才能真正地懈怠。” 确实,人生需要行动去铸造我们自己的烙印,没有了行动,人生也就一片苍 自,一片虚无。
交际是人生的一个组成部分,它理所当然地需要我们积极的行动。 交际是一门艺术,更准确地说,它是一门行动的艺术而不是一门清谈术。
一个人,如果他知道许多交往的理论而不能去实践的话,那么,我们只能说 他是“理论上的高子,行动上的矮子”。行动的艺术,这在本质上就规定了 “行动”起来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中国古人有“非知之难,能之难也”的浩叹,这“能之难”指的就是行
动和实践之难。交际是行动的艺术,显然,也属“能之难”的范畴,但正因 为“难”,所以才更有行动起来的必要性,“难”更说明“行动起来”的重 要性。“难”而被你克服,你就是生活的强者,交际中人,能迎“难”而上 者,难道还怕做不出一番像样的事业吗?
人人都想成功,人人都想成为交际中的人缘儿,但这不能靠上帝的恩赐,
因为上帝只帮助自助的人,也即行动的人。美国著名人际传播学家朱迪·C·皮 尔逊教授说得好,“光知道交际理论而不能将理论付诸实践的人,谈不上具 有交际能力。如果一个人在某种交际场合碰巧达到了他或她的目的,但是没 有能力解释其成功的原因,也谈不上具备了交际能力。一个能干的交际者, 必须同时具备一定的理解能力和作出恰当行动的实践能力。”一句话,你必 须行动,必须在一定交际理论指导下行动起来。
人之行动之为人之行动就在于人与动物不同,人是宇宙之精华,万物之
灵长,是有理性的高级动物,人的行动是一种社会行为,文化行为,具有它 自己的定性。交际也是一种行为,它也当有自己的定性,应有一种行动的基 本原则。
这些原则是什么呢?我们认为主要有两点。
1.目的性 人不是被动地适应周围的环境,而是主动地去适应,人具有主动性。工
因为有主动性,所以人也就有自己的强烈的目的性。人就靠了这目的性改变 自己的周围环境和自身的状况。
  古人云:“三思而后行”,“思”在“行”先,“行”在“思”后。“思” 是目的的选择与确定以及相应的行动方案的安排,有了明确的目的性,一个 人才能主动出击,才可能见微知著,才可能在别人失之交臂的地方抓住机会, 施展自己的抱负。
  交际也一样,行动之前需有明确的目的,无目的交际无异于无的放矢, 瞎摸乱闯,无益于自己的事业,也无益于自己的人生与人际关系的改善。
  
2.灵活性 交际的目的是为了织一张为己所用的人际关系大网,为了这张大网的织
成,灵活性就显得至关重要。 “物竞天择,适者生存”,这已近平成了经典名言,它道出的也是同样
的一个道理:灵活性是人或物生存与发展的基础。 行为的灵活性在人生中的重要性自不待言。如果我们想在社会上生活下
去并且生活得很好,就必须在社会发生变化和行为环境、行为对象发生变化 时,改变我们的行为方式,见机行事。如果不想那样做,就有失去个人的或 经济上的利益的危险。如果我们能理解并且做到行为的灵活性,那么,我们 的个人的需要和职业上的目的都能实现。
  原则仅仅是一般的东西,而文际本身却因时因地因人而异,具有强烈的 现场性。鉴于此,行动的主体既不能执着于一般的原则,也不能执着于不可 重复的个别性,高明的交际行为者总是把原则的一般性埋藏在行动本身,不 露痕迹,潇洒从容地应对一切,做到“从心所欲而不逾矩”。
  “行动”是一个充满魅力的字眼,同时也闪现出一种挑战性;但是,只 有行动本身才可以改变我们的人生,所以,“行动”就是人生的本质。

二、心理距离


  人海茫茫,人生多样。有的人见面热泪盈眶,有的人见面却冷若冰霜; 有的人见面拥抱击掌,有的人却仅是礼貌寒暄。这种现象,说明人与人不同, 人与人的关系不同,有的亲近,有的疏远。这“亲近”与“疏远”就是我们 通常所说的心理距离。
人与人之间都有一定的心理距离,只是大小不同。相识之初,互不了解,
心理距离相对而言就大,随着熟悉程度的加深,心理距离也就相对地变小, 当到了双方达到“心有灵犀一点通”或者“心有灵犀不点通”的阶段,双方 的心理距离就趋近于零。当然,达到心理距离为零的阶段是人人所向往的, 但这毕竟是一种理想的状态,这在理论上具有可能性,在人际关系、人际交 往实践中一般是不可能的。人与人毕竟是不同的个体,各自有自己的个性和 特点。西方谚语说得好:“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树叶。”
人际交往中,心理距离是一个决定行为主体采取何种交往方式的重要依
据。心理距离大而采取心理距离小的交往方式或者心理距离小却采取了心理 距离大的交往方式,这都会直接影响到交际的效果。一般而言,“过”与“不 及”都是人际交往中应避免的两个极端。
交往心理距离是衡量交际关系状态的指标,我们可以用心理等级轴来表 示:





该图表示,交往心理距离从负到正,划分为 9 级:
0 级:坐标中的中点,表示彼此不发生任何关系。
+1 级:表示双方有初步的认同感,愿意继续交往。
+2 级:表示彼此心理距离近了一些,形成了互动关系,愿主动提供帮 助。

+3 级:表示已成为好友,并自觉为维持这种友谊而互相帮助,不求报 答。
+4 级:表示双方关系达到最佳状态,彼此之间,无话不淡,无事不说, 相互引为知己,能在关键时刻为对方两肋插刀,赴汤蹈火。
-1 级:表示彼此不满,看不惯对方,但尚能相容。
-2 级:表示彼此已有明显的对立情绪,有时还发生冲突,相容阶段消 失,彼此已不愿与对方相处。
-3 级:恶化程度已很明显,彼此冲突表面化、激烈化。其中一方或双 方己怀恨在心,伺机报复,但报复尚未采取极端手段。
-4 级:表示双方的交往已达到最恶化的状态,彼此仇深似海,不共戴 天,不顾一切图谋报复,无所不用具极,甚至达到消灭对方的 肉体。
  对以上这个等级轴,不能机械地去照搬。按图索骥,势必作茧自缚,交 际中人应当明了这点。另外,对于心理距离本身,还有下面几点需加注意:
1.双向距离不等值性 心理距离不同于物理距离。在物理空间中,任意两点之间的距离是等值
的。比如 A、B 两点,A 到 B 是 20 米,那么 B 到 A 也是 20 米,但在心理空间 中,双向距离就不一定是等值的。N 男士对 P 小姐的心理距离是+3 级状态,
P 小姐对 N 男士的心理距离也许是+2 级状态或者+1 级状态。N 到 P 与 P 到
N,心理距离是不等值的。这种差异在实际的人际交往中有大量的个案存在, 这也体现了人际交往的复杂性。遇到这种情况,人应理智地面对,找一找原 因。如果双方都意识到了这种差异的存在并且有提升这种关系的愿望,则处 于低一级状态的人会自觉不自觉地加以调节。如果不愿意作调节,则表明一 方没有提升双方关系的愿望,这时处于高一级状态的人则要有耐心,或者冷 静一段时间静观其变化,或者变化一下自己的行为方式给对方以愉悦感,以 此促使对方自觉地或不自觉地提升与你的关系。
2.认知距离与实际距离的不等值性
  这指的是双方在刚刚交往时在估计心理距离上出现的错觉。常见的情形 是不是夸大了就是缩小了。你与某人交往,你是一往情深,热情有加,某人 好像对你也蛮好的,于是你觉得你与某人的关系已处于+3 级,可是某人却 不这样认为,他或她可能认为与你的关系不过+2 级。那么,双方在认知心 理距离上出现的这种情况与实际的心理距离的关系如何呢?也许你的认知符 合实际的心理距离,也许某人的认知更符合,也许双方都不符合。
3.心理距离的可变性 心理距离之所以有可变性,主要是缘于情感的亲疏与波动。这“变”既
可能是由小变大,也可能是由大变小。鲁迅小说《故乡》中的少年闰土与“我” 亲密无间,一起游戏,可谓双方之间心理距离小;可是转眼 20 年过去了,双 方再次见面时,闰土叫“我”不再叫“迅哥儿”而叫“先生”,这可谓心理 距离大。这原因除了闰土受封建思想束缚外,恐怕时空阻隔导致双方情感上 疏远也是一个重要的原因吧。由大变小的例子更是不胜枚举,比如,一个小 孩子三四岁就寄养到亲戚家,然后读完小学才回到自己的家乡,见到父母时, 心理上的距离一般而言是比较大的,因为毕竟多年不见父母,对父母不了解, 情感上有所疏远。但在与父母共处一段时间后,由于父母的慈爱,小孩与父 母的关系又变得具有原来未离开家时的那种亲密关系,这时心理距离就变小

了。
  心理距离的可变性在初恋但并未确定关系的恋人间最为明显,有时可能 达到阴晴不定,一天几变。这样的例子在琼瑶的小说中俯拾即是。
  有了以上的知识,一个交际中的行为主体就可相机而动,灵活应变,安 排好自己的行为方式、交际方式以及变通策略。一般而言,一个成功的交际 者,必须作好以下的几个判断:
1.静态判断 这指的是一个交际者根据经验(直接的、间接的)确定交往关系的心理
距离并以此来安排自己的行为方式。 首先你要判断你与对方的心理距离处于什么样的位置,有了这一判断,
才能够理智地采取与这一心理距离相适应的行为方式,这包括选取什么样的 言辞、语气、语调、表情、姿势甚至谈话交际场所。总之,你的一举一动, 一举手一投足都必须与你所确定的心理距离相协调,一错位或者错位很大, 就容易出现交际中的尴尬场面,既令别人也令自己感到很难为情。
  善于作静态判断,则举止得体,这可能还为你与他的进一步交往打下良 好的基础。不善于作静态判断,则有两种情形出现:一是不知道亲疏远近, 对谁都热情有加,一见如故。别人对你的这份热情可能作出不同的反应,“亲” 的“近”的认为老朋友不改真性情,难能可贵,更加尊重你,更加珍惜与你 的这份友情;“疏”的、“远”的则在承受你的这份厚意时可能认为你的所 作所为是虚假的,是虚伪,而且,你的这种行为方式还可能导致一个后果, 就是与你交往的人认为你与谁交往的态度都一样,与你做不了至交,仅仅可 以做一个一般的朋友而已。二是对谁都冷若冰霜,视如陌路,这又会不自觉 地疏远已交往的朋友,让人觉得你难以靠近,甚至还可能使你成为孤家寡人。
2.动态判断
  交际中的判断不是一次性完成的,而是随着情形的变化而不断地修正以 前的判断,这样就形成了判断的动态特征。静态判断仅仅是一个大前提,大 原则、而实际交际却是千变万化,色彩纷呈。如果交际主体仅仅执著于静态 判断,那么就会犯“左”或“右”的错误。交际关系已经升级,而你还停留 在较低级的状态,是为“右”;交际关系已经降温,而你的判断还停留在原 来的高级状态,是为“左”。无论“左”或“右”这对交往都是很不利的。 比如,你与 K 小姐的心理距离为+2 级状态,可是随着交往的加深,你的言 谈,举止、风度使 K 小姐着了迷,她对你的心理距离己升至十 4 级状态,但 在这时,你却无相应的心理距离状态的提升,仍然维持在+2 级的状态上。 这样,双方就出现了一“较热”一“炽热”的状态,但好景不长,K 小姐见 你反应平平,无动于衷,于是乎从高级状态中跌落下来,跌至+1 级,这一 下子说不准你就会留下终生的遗憾。相反的情况是你与 K 小姐的心理距离为
+4 级,但由于不知道的某种原因,K 小姐的心理距离发生了变化,比如降到 了+3 级或+2 级,而你却对她的这种变化置若罔闻、视而不见,继续用+4 级的角色行为去对待她,这样,事情就变得比较微妙了,也许还有可救药的 希望,也许就是很糟糕的结局。
  总之,交际双方的心理距离关系是一个动态系统,其中的微妙变化你如 果能准确地洞察到并作出相应的应变措施的话,则可期望有较好的结局。如 果麻木不仁或者洞察到但并不作相应的调节的话,则可能出现令人遗憾的结 果。
  
3.动、静判断 对交际双方关系的判断,既要看到过去的一贯基础,也要掌握当前的变
化态势。只有把动态判断与静态判断结合起来,才可能在交际中掌握人候, 控制自己的行为方式。只有二者结合起来,才有可能在交际中做到游刃有余, “从心所欲而不逾矩”。
比如,某小姐在回家的路上看见自己的男朋友正搀扶着一位漂亮的小姐
(小姐突然晕倒),于是乎火冒三丈,醋意大发,走过去不问青红皂白就给 自己男友一记耳光,并骂其“卑鄙”,这种冲动的行为就忽视了静态判断的 作用,并最终导致两人的分手。有的人又容易顾了静态判断又忽略了动态判 断,这也同样会给自己带来不幸。须知人是变的,当然随时都草木皆兵的作 法也是不可取的。小说《第十六桩离婚案的剖析》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把动、 静判断有机结合起来的范例。小说中写了一对导演夫妇,尽管妻子经常与一 些异性独处一室,或单独约会,或请其跳舞,但丈夫却从不怀疑妻子的忠诚, 因为他深信他的妻子决不会做出不道德的事情,这样二人关系处理得很和 谐,事业也干得红红火火。

三、心理期待


  生活中的人,都会有某种渴望。姑娘们渴求能遇到有骑士风度的白马王 于,小伙儿又渴望能一睹淑女的国色天香;会打乒乓球的人渴求遇到一位好 的教练,搞学术而又刚进门的学子则又渴望名师指点。这些现象,心理学家 们称之为心理期待。
背景不同,期待也就不同。“一日不见,如三秋兮”是处于恋爱中的焦
灼,体现的是对相聚的期待。“逝将去汝,适彼乐土”则是下层人对现实的 诅咒和对自由天地的期盼与追求。
期待缘于某种“需要”,“需要”则缘于人的“不足之感”和“求足之
愿”。人的“不足之感”和“求足之愿”促使人夫渴求得到什么并从而促使 人采取行动。人感到苦闷、压抑的时候,就有可能产生寻求解脱苦闷、压抑 的需要,就有可能在深夜时分拿起话筒拨通自己的至亲好友的电话,在电话 中向你的至亲好友倾诉你的苦闷和不安。当人的生命受到威胁的时候,企求 在威胁中求生存并获得警察或旁人的帮助这也是人之常情。
一般而言,缺少什么,就会需要什么,需要什么,也就会去期待什么。
需要的层次和类别决定人的期待的层次和类别。 人的需要不同于一般动物的需要。人是社会动物、高级动物,除了一般
的生物的需要外还有社会性的需要;除了物质的需要外,更有精神性的需要; 除了生存需要外,还有发展的需要。总之,需要具有广泛性。需要不仅具有 广泛性,还具有发展性。满足了吃、穿、住、行的需要,人就会产生精神性 的享受的需要,满足了一般的需要就会产生更高级的需要。需要的第三个方 面的特点是差异性,哲人言:“世上无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人也一样, 芸芸众生,是一个“需要”与“期待”的大海,有人需要牛仔裤,有人需要 艺术,有人需要利,有人需要名,有人需要一个蜗居,有人需要一幢别墅。 从以上所列需求的类别和需求的特性可以看出,人的需要不是一个杂乱
无章的混饨,人的需要具有一般意义上的层次性。 关于需要的层次,心理学家马斯洛的理论影响最为深远。马斯洛把人的

需要概括为 5 个方面的层次: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尊重 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这 5 个方面的需要一级比一级高,呈现出阶梯式 的结构,为形象起见,兹列表如下:










  依据上表,可以作出若干的演绎与推论。一个人,应该说以上的需要都 需要,但处于不同的年龄阶段或处于不同的处境则一般是以某一种需要为主 导,并以此贯穿其他几种需要。例如,对于恋爱中的男女而言,“归属和爱 的需要”是其主导需要,由于这一需要的主导性,所以一到周末,约会与相 聚就成了他们首要的心理期待,君不见大学校园周末那五彩缤纷的情人约会 吗。
  以上从需要的层次性上谈到了期待的层次性,这层次性是一个纵向的分 析,为便于更好地理解人际交往中的心理期待,我们对此再作横向的解剖, 从横向看,交际中的心理期待一般可分为如下的几种类型。
1.愉悦同创
  人都有趋乐避苦的本能,交际中的人也很显然有追寻愉悦的需求与期 待,当双方的愉悦需求共振时,就一拍即合。
还是拿恋人间的交际作这方面分析的范例吧。
  恋人间,情语缠绵,亲吻拥抱,愉悦同创,这是一个如我们喝茶一样的 自然事情。也许正因为如此,爱情才成为了文学艺术的永恒主题,也许正因 为如此,爱情交往才那样的叫人心花怒放,心荡神摇。
爱情是灵与肉的熔炼,所以这愉悦同创之中就既有关于“灵”方面的愉
悦同创,也有关于“肉”方面的偷悦同创。真正的爱情是灵肉统一的。耽于 “灵”而不食人间烟火是柏拉图式的,很美,很有诗意,但可能一般不现实, 无法落实在现实的人生上。耽于“肉”而忘掉“灵”则走入了另一个极端, 堕入了动物性的欲求之中,虽然可以落实在现实人生上,但毕竟是活得太初 级了。
把愉悦同创,当做两性交往的全部期待,这是不理智的做法,文学作品
力我们提供了这方面的经典范例。 西方名著《曼侬·莱斯戈》中的格里厄骑士与曼依·莱斯戈之间的那种
交往,不是愉悦同创在支撑么?除了互求刺激,满足双方的心理与生理欲求 外,他们之间还存在什么期待呢?对于格里厄,曼侬“不止一次出卖过她自 己和他,为了她的缘故,他做了骗子和王八。”(《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
3 卷第 530 页)即使如此,格里厄也不愿离去。为什么?不就是耽于情欲不 可自拔么。包法利夫人同莱昂、罗道尔费(《包法利夫人》)的交往,除了 愉悦同创,还有什么呢?如果说于连对德瑞娜夫人(《红与黑》)的柔情还 夹杂着利用、报复等心理期待,那德瑞娜夫人就纯粹是在于连之处寻求愉悦 满足了。
愉悦同创具有反复性和起伏性的特点,交往因此而时冷时热。当人处于

理智阶段时,人能辨明认清各种利害关系,情感也就冷到极点;当人情绪高 涨,冲动一时时,又忘怀一切。情感又趋于炽热化阶段。还是以文学作品中 的例子来说明吧。《莎菲女士的日记》中的莎菲,沉溺于偷悦同创的追求, 却又受到理智的煎熬。时而对凌吉士“感到一阵阵的恶心”,时而又在心里 呼唤着“来呀,拥抱我,我要吻你咧”。《红与黑》中的于连同玛特尔的交 往无不如是,玛特尔做于连的情妇不到两月,“她对于连便不再感兴趣了”。 当于连举刀要剁了她时,她又扑进了于连的怀里。在她意识到“不应该再堕 落了”时,她逃走了。然而,滑稽的是,当于连摸黑爬进她卧室时,她又同 于连鬼混了一夜。尽管她割发起誓,永远做他的奴隶,但是,“巴黎少女的 爱情,轻云似地变化无常”。他们几起几落,终于在断头台上了结了他们之 间的这段孽缘。正如司汤达所说:“欢乐是有一点勉强,宁可说他们是在那 里模仿热烈的恋爱,而不是真正的恋爱。”他们的恋爱之所以只能称之为“模 仿”,其原因在于情感都是假的。追求情欲的满足,这才是它的全部内容。 当然,“愉悦同创”也有很成功的例证,古人所谓君子之交大概就属于
这类吧。但作为一个世俗社会中的世俗的人,能达到这种境界毕竟不易。 “愉悦”本身就和情感体验相依为伴,而情感或情绪却又是一个极不稳
定的东西。所以,为“愉悦同创”而去“愉悦同创”并把它作为交际的全部 期待是幼稚的,现实的人际交往以铁一般的事实告诉我们,交际不是一种审 美活动,而是一种功利活动。
2.利益互惠
  古人说:“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利”这个词在中国传统中几 乎等于一个贬义词。但“义”与“利”实际上也并不是水火不相容的,所谓 “无为而无不为”,也许在“义”处也就是“利”处,在“利”处也就是“义” 处。特别是在中场经济条件下,“义”“利”更应该统一在一起,不能偏废。 光讲“义”,企业如何获得更好的经济效益呢?光讲“利”企业又如何维持 其长久的生存空间呢?现实中的人生本也是“义”“利”均在的,只不过有 的人侧重“义”,有的人侧重于“利”罢了。
祥人而交,如果仅是为了从对方那里得到某种好处,那么,这种人际关
系则是那“好处”的副产品,“好处”消失,则这种关系也就冷却或者消失。 如果这种“利益”是互惠的且对他人无危害,对社会无危害,我们认为,这 种关系还是可以得到认可的。确切地说,社会中的许多人际关系本也是在利 益互惠的前提下才建立起来的。当然,如果这种互惠最终会给双方和他人、 国家造成危害的话,我们还是要对这种人际关系说“不”。
3.心灵碰撞 这一点实际上在前面的“愉悦同创”中已有所涉及,但由于这一点是至
友之间或恋人之间交往的独特形式,所以单列出来。 至友之间或君子之间的友谊与交往往往是超功利的成分居多,他们之所
以交往并且维持那么密切的关系,关键就在于他们要相互地从对方那里获得 灵感与启示,以满足自己内心中那形而上的渴望。唐代的李白,宋代的苏轼, 可谓朋友遍天下,僧俗同交,但他们的朋友,大多属于那种能在交往中激发 他们的艺术灵感的人,所谓“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是也。著名的“竹 林七贤”放浪形骸、纵酒谈玄更是经久不衰的文坛佳话,他们所铸就的“魏 晋风度”、“名士风流”更是令后世才子企慕仰钦。
至于热恋中的情人,“心灵碰撞”这也是他们交往中的一个重要的内容。

恋人之间,贵在长相知、讲真话、吐实情,让对方完全了解自己。长相知不 仅在表白爱慕之情,或介绍自己的个性,或介绍自己的经历,更主要的是不 隐讳自己的缺点、弱点,坦诚相见,给对方以取舍适应的机会。
  不过,要做到这一点必须跨越一个重大的心理障碍。那就是担心自己和 盘托出之后会招致相反的效果。对于此,我们可从以下两点来予以消除:
  其一,缺点通过自己之口道出与通过对方之眼看出,这会产生不同的心 理反应。自道缺点,对方会觉得你有勇气,是一个坦率的君子,在这时,缺 点也就转化成了优点。而缺点如由对方看出来,情形就有不同了。首先,对 方会把它放在爱的天平上度量,作为平衡你优点的砝码。如果缺点比优点多, 那么爱的天平就会倾斜。其次,对方会对你的其他品质产生连锁疑问,会认 为你是一个不坦率、不诚实的人,你在他或她的心目中的形象就会大打折扣, 甚至于变得特别糟糕。
  《安娜·卡列尼娜》中的列文,当他爱上了吉蒂后,他就把记载自己种 种情感经历和可耻心理状态的日记交给了她。吉蒂通过这些日记激发起的不 是憎恶和恶心,相反,却是爱的波涛和激情,他们于是爱得更深了。陀思妥 耶夫斯基《穷人》中的瓦尔瓦拉,也是将记有她不堪回首的生活记录给了马 卡尔,他们才爱得那样的深沉。如果列文或瓦尔瓦拉不对自己的恋人公开自 己的“秘密”,而吉蒂与马卡尔却在偶然中读到了他们的日记,了解了他们 的“丑闻”,那后果是可以设想的。《莫斯科不相信眼泪》中的卡佳就因此 失去了拉奇科夫,《烟雨濛濛》中的依萍也为此葬送了自己的爱情。
其二,一个人如将自己的缺点公开地暴露给自己的恋人,缺点相应地会
淡化,优点反而会突显出来。你的缺点让对方公开了解,这无异于给对方打 一剂预防针,久而久之,也就适应了,并促使对方从你的一言一行,一举一 动中去寻找你的优点与魅力。话又说回来,一个姑娘爱一个男人往往就爱的 是他的“丰富性”,爱的是他的那些深刻的“缺点”。一个人如果把自己的 缺点掩盖起来,可能在刚开始的时候给对方留下好的印象,可是,时过境迁, 缺点慢慢暴露出来,你的“光辉”形象也就不那么“光辉”了,在对方那里 也仅仅是“法乎其上,得乎其中”或者是“法乎其中,得乎其下”,最后可 能彼此的感情也就变得淡乎寡味,自然告吹了。
总之,“心灵碰撞”的根本条件是坦率与真诚,只有把自己的全部袒露
给对方,率真而言,率真而行,才可能从对方那里收回更多的情感回报。只 有向对方显示“我就是这样的一个人”,对方才可能向你率真地展开。双方 都处于“公开性”中,那么,碰撞也就是一个必然的事了。
4.心理疏泄 人生在世,不如意是常事,常言道:“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就说的
是这个道理。既然人生有许多不如意,那么人也就会有许多的心理郁积需要 疏泄出来。受了委屈就想在朋友那里倾诉,甚至在夜半时分拨通“心灵热线” 向不熟悉的播音员、主持人倾诉一番。
  人有心理郁积而无可倾诉的对象那是痛苦的,正因如此,所以人们也就 到处寻找这疏泄口。有人在文学作品中找到,有人在朋友中找到。耐比斯特 在《大趋势》中说:“我们到电影院,不是为了纯粹看电影,而是为了一起 哭,一起笑。”看来,人类公用娱乐设施的建立多少包含了这样一个心理学 上的约定:人,都有宣泄的本能。
  
四、心理障碍


  交往中常会见到一方对另一方或双方相互之间发生心理障碍的现象,那 么,心理障碍在交往中的表现究竟如何呢?
l.认知反差 什么是认知反差呢?一般而言,在对别人的认知中,前后都会存在着差
异的,这差异的出现,就使我们对对方的印象高于或者低于他(她)本身具 有的水平,这种现象,心理学上称其为认知反差。形成认知反差的原因是多 方面的,但其中最重要的原因是对象给人的前后印象差距太大,另一个可能 的原因是对象爱自吹自擂,夸大自己,或只向你展示他或她的优点这一面, 还有就是对象借助名人、名家来抬高了自己,而你却由于对名人的钦仰而把 名人的形象投射在他或她身上。可时过境迁,在对象身上人为增添的光环消 褪了或者消失了,你才发现他或她是名不副实,虚张声势,仅仅是一个草包 而已。
  认知反差出现时,人自然会产生一种受骗感和失落感。对象在自己心目 中的印象一落千丈,这是一种极不好受的滋味。可是,实际的情形并非想象 的那样糟糕,对象可能不如自己先前感觉的那样好,但也不是产生认知反差 后所形成的印象那样差。如果因为认知反差产生情感障碍,拒绝与别人交往, 那就有些过分了。电影名片《莫斯科不相信眼泪》中的卡佳,偶然冒充了教 授女儿,拉奇科夫不知何故,确认了她的这个形象角色并爱上了她。可是这 个时刻在卡佳的内心却产生了矛盾,一方面想暴露自己的身份,另一方面又 担心因此而失掉拉奇科夫。但事实最终还是被拉奇科夫知道了,拉奇科夫认 为卡佳欺骗了他。于是乎,在拉奇科夫的眼中,卡佳一下子就由白雪公主变 成了丑小鸭。她过去身上的一切美好的东西都被否定、这包括卡佳本身所具 有的一些优秀品质。于是,他们分手了。卡佳在这场伤感的悲剧中所犯的错 误是借用了教授这个名牌的光环,而拉奇科夫则上了认知反差的当。
因此,在人际交往中,切忌自擂自吹,借用不属于自己的外在名牌来人
为地塑造自己的形象。这样做的后果是,当真相大白时,你也就“爬得高, 摔得痛”,而对方呢?则由于认知反差而情绪处于极端状态,有时甚至可能 做出极不理智的事情来,当然这种作法是不可取的,是缺乏分析的。
2.心理敏感区
  人人都有不可告人的隐私,那是一个“雷区”,触不得的。谁要是不小 心触及了对象的这个禁止他人知晓的领域,那情形就糟糕了,也许交往便由 此受阻。
  琼瑶小说《浪花》中的婉妹,为了发泄心中的“恶气”,一时头脑不冷 静,狠狠地揭了晓妍的心理疮疤(晓妍曾因幼稚而失身),这不仅断送了自 己儿子与晓妍的爱情,甚至几乎断送了晓妍的生命。有过恋爱经历现在又处 于恋爱之中的年轻人也容易犯这样的毛病。过去的恋爱已经过去,应该允许 对方有不告诉别人的权利,可你如果对别人的这段经历极其在意,不探个究 竟决不罢休,那可就危险了,甚至在某些时刻还会触发很大的冲突。
  人,由于出身、经历、个性、习惯、学历教养等诸多因素的不同,可能 在一定环境中能听而任之的东西,在另一个环境中则会成为一个别人不能去 刺激的“雷区”。如果交际中的行为者不善于识别人的这种心态变化,并做 出相应的行为方式的调整,也有可能踩中这块“雷区”从而惹怒对方。电影
  
《街上流行红裙子》中的乡下姑娘,在家乡时,无论怎样说她“乡下人”、 “乡巴佬”,她都不会介意,甚至可能还会憨憨地笑笑。可当她进城当了工 人后,由于环境的变化,加人们仍“乡巴佬”地称呼她,则可能会惹起一场 大的风波。电影中不是有这样一个片断吗?广播播放她的先进事迹,其中用 语有“这个来自乡下的姑娘”,当她听到这一句话之后,顿时羞怒万分,情 绪难以控制,不仅甩东西,而且还出言不逊。这是什么原因呢?这在于进城 后的她与周围的本是城市的同事一比,内心就有一个“乡巴佬”式的自卑情 结在,我们知道,有自卑情结的人会自动地产生一种自卫机制,把那“自卑 点”保护起来,使之成为一块禁地,如他人一旦触及时,便会引来“山洪暴 发”,出现极端反应。所以,平时与人交往时,如对方劳教过,你就不要左 一句劳教人员,右一句劳教人员,因为这是他的“伤疤”,你虽不是说他, 可也同样会在他心头产主阵阵难受,也许这一次交往以后,他就再也不愿意 与你交往了。
3.级差交往 人与人交往,感情是不断发展的,最后达到的就是亲密交际。与此相对
应,情感发展到哪一层次,交往也就只能限制在哪一个级别的水平上,“过” 与“不及”都会影响交往的自然发展。
在电影与戏剧中,演员就面临着一个和角色协调的问题,如果不协调,
表演则就宣告失败。日常生活中的人也如演员一样,只不过舞台是人生而已。 一个男人,在妻子前是丈夫,在父母面前是儿子,在儿子面前是父亲,在一 般异性前是同志、朋友,在上级面前是下级,在下级面前是上级。由于人都 要扮演不同的角色,所以当角色发生变化时,就要求有相应的行为方式的调 整,以求得协调。如果交往双方中的一方的言行的调整与另一方的角色动态 变化失调,就出现了级差交往,从而使交往受阻。
还是以恋爱作为例子来说明这个现象吧!
  恋爱双方,由于个性气质等诸方面的差异,情感发展有可能出现不同步 的情形,一方对另一方为+4 级,而另一方也许只处于+2 级的状态,如果在 这种情形下双方都未意识到这种差异,就出现了级差交往。表现的形态则是: 前者表现为过于亲热,后者则表现为过于冷淡。显然,双方的这种心理状态 会给交往罩上一层阴影。
恋人间如出现这样的级差交往,双方都应仔细分析,保持克制,不要互
相埋怨和指责对方。对于前者,后者则暗示对方要冷静些,慢慢来,好戏还 在后头哩;对于后者,就应加点“热”了,恋爱嘛,毕竟是恋爱,没有一点 激情哪里像恋爱呢。
  恋爱交往中,常常出现两种偏颇:一是拔高感情的层次,一是掩饰感情 已达到的层次。前者多半由于交往中渗入了较多的生理冲动成分,感情不理 智地升华了上去,一旦沉静下来时,分歧产生,裂痕突现,爱情就出现危机; 后者则是矜持有余,活泼不足,故使表现出的言行低于实际的情感程度。杂 志《知音》1985 年第一期刊载的《高傲赶走了我心中的王子》所讲的故事就 颇具这方面的经典性。小说中的女主人公叫白洁,她热烈地爱着“他”,但 当他问:“白洁,要是我不留校,去边疆,那你??”,没想到白洁却用“你 要去边疆,我马上跟你拉倒”去应答,这其实并不反应她内心的真实情感。 她内心的真实情感是:“海枯石烂心不改”,而她口头表达出来的则是一串 冷冰冰的词汇。他住院了,他问她会去看他吗,她心里说:“我能不去吗?
  
你现在比我爸爸妈妈的分量重多了,我不仅要去,还会终日伴着你。”可嘴 上吐出来的却是:“那得看我高兴不高兴。”他入院后,她提着礼品去着她, 在过道里他们相遇,他喜出望外。但她那句“我来看你”的话怎么也说不出 口,只是说“我来看一位阿姨”,然后径直向前走去。从此以后,两人再也 没有交往了。这个故事是令人伤感的,同时我们也会埋怨白洁的级差交往辜 负了他的似海深情。
4.心理避拒隔离 这种现象经常出现在恋人之间。
  一对恋人,如果不分时间、场合,不顾对方此时此刻的心情,一味地由 着自己的个性去交往,也许动机并不坏而且热情有加,但这却会令人油然而 生厌恶之情,导致对方回避拒绝,筑起一道厚厚的心理防线,增加心理上的 距离和隔阂。这种现象便是心理避拒隔离。
  热恋中的情人,独居幽处时,可以向对方提出一些表示亲昵的要求,可 是在众目睽睽的大庭广众之下提出这类要求,则是有侮厚对方人格的嫌疑 的,可能引起对方的极度不快甚至对你感到十分恶心,也许有的姑娘还会甩 手就走,令你很尴尬地站在那里。如果你的要求带有强制性,则可能会有更 坏的结果产生。这种情况下,交往受阻也就是必然的了。
产生心理避拒隔离,一般有如下的几种情形:一是亲热不分时间场合;
二是过分儿女情长;三是常提出一些非分的要求或常带着非分的企图;四是 爱吹毛求疵,专与人过不去;五是对对方要求太高,而对方难于达到。鉴于 此,恋爱中的情人应引以为戒。
5.对应性互动行为匹配失调
先看一则小品吧。K 男士到 P 女友家,有这样一个场面: P:请坐!
K:不坐,我站着好。
P:请喝茶! K:不喝,我不渴。 P:请吃糖! K:不吃,我不喜欢。 P:吹风扇吧! K:不吹,我不热。 P:那么喝点啤酒吧! K:不喝,我喝酒脸红。
  这样的情境真是太滑稽太糟糕了,K 的行为不仅令女友难堪,而且还给 人留下一个拘泥呆板、懦弱胆小的印象,会认为你没有男子气概。像这样的 一方有所表示而另一方不能与之相呼应的情形,我们称之为对应性互动行为 匹配失调。
产生对应性互动行为匹配失调现象,主要有如下四种原因: 一是性格、情趣等的差异,双方又不善于寻找彼此均可接受的交往内容、
行为方式,寒暄之后就无话可说,双方接不上轨,导致交往受阻、交往不下 去的状况。
  二是性格过分内向,或是一方在另一方的心目中地位大高,以致另一方 有自卑感,这样的话,交谈也很难进行。
三是刚交往时放不开,拘束、紧张,双方难以协调。

  四是双方个性中高傲成分多,交谈时常顶牛、拆台,以 致无法继续下去。 要克服对应性行为匹配失调这种毛病,除了一个人要加强自己的才、学、 胆、识的修养以期在交往中显得娴熟练达外,还有一个重要的方面是双方要
寻找共同点,要求同存异,只有这样,双方才可能匹配协调、交谈顺利。

五、交往冲突


  人际交往,并非如我们所想象的那样,永远风和日丽,完全和谐、平静, 完全无冲突。常言道:“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人际关系也一样, 也许几分钟之前还是风平浪静,但几分钟之后却是山雨欲来风满楼,阴云密 布,昔日的平静、和谐不再存在,而现实存在的却是冲突。
  平静、和谐是人际关系良好的标志,但有时过于平静、和谐则可能隐藏 着一种不和谐,大家都知道平静的大海下往往是波涛汹涌。电影《乡音》中 陶春与木生的爱情,可谓平和得出奇,可准认为那算得上幸福呢?另一部电 影《温柔之乡的梦》中的夫妻,可称得上太阳底下最和谐、最平静的一对, 男方可对女方任意支配,而女方则乐意接受,绝无违抗。然而,结果却是非 常的令人悲伤,一场美梦烟消云散。相反,《李双双》中的李双双与喜旺, 虽然他们经常有一点小小的不和谐,有时甚至闹得天翻地覆,可他们终究是 相安无事、幸福和乐的。所以,在对待交往冲突上应该有一点辩证的观点。 不要一看到不和谐就懊恼、回拒,转过脸去,一看见和谐就喜笑颜开,迎上 前去,须知几千年前的老子《道德经》中就说过“福兮祸所倚,祸兮福所伏”, 事物都是变化的,要防微杜渐,而不要在春风得意时就高枕无忱。
冲突本身,并无好坏,只是它的性质和对待它的态度上有积极与消极之
分。积极的冲突非但不会闹翻脸,反而能在冲突中互相学习,互相取长补短, 统一认识,求得和谐,然而,其中的度如果掌握不好的话,那么积极冲突也 就可能向消极冲突转化。有一位大学生朋友在回答记者提问时说过这样的一 句话:“学术的争论可能导致朋友的反目成仇。”学术争论,本身是积极的, 但它所导致的朋友之间的反目成仇却是消极的。产生这类情况的原因是:“冲 突点”的转移。争论,一般是由学术问题本身开始的,但在争论过程中,由 于诸多非学术性因素的加入则可能使争论的火药味变浓,升格为非学术性的 争论。双方由于在许多观点上不能取得一致,于是乎双方都希望说服对方接 受自己的观点。这种说服与反说服,几来几往,往往由于情绪的激动而引发 对对方人格的攻击,结果“冲突点”由事实转向了人,冲突向消极转化了。 现代学术史上有两位大家是好朋友,经常在一起探讨学术。有一天,两人又 谈起来了,但这一次与以往不同,双方观点争执不下,没有办法,最后两人 嗓门越来越高终于用打架来解决他们的争端,但幸运的是,他们毕竟是学问 修养高的人,打架之后虽对两人关系有所影响,但也无大妨碍。虽然结果并 不太坏,但像这样的冲突还是尽量避免为好,好端端的一对朋友因为一点争 论就闹翻终究不是什么好事。
古人也讲“争”,但古人很讲“君子之争”,争要争得有风度,有气量。
《论语》中有一段话描述了这种“君子之争”:“子曰,君子无所争。必也 射乎!揖让而升,下而饮。其争也君子。”这段话翻译成白话文就是:“君 子没有什么可争的事情。如果有所争,一定是比箭吧!(当射箭的时候。) 相互作揖然后登堂;[射箭完毕,]走下堂来,然后(作揖)喝酒。那一种竞

赛是君子的竞赛。”“君子之争”要讲风度,怕这是对我们每一个人的要求 吧!
  争论而导致恋人之间的分手的事也常有。比如,有一对相爱至深的恋人, 就“婴儿刚出生时便先天残废痴愚,杀了他是否道德”这一问题进行争论。 男方说:“从生物学角度看,生命从受精开始,现代科学证明腹内胎儿 6 个 月就己开始有思维,也就是说有心理活动了。为什么在腹外杀了残废痴愚的 婴儿反倒不道德呢?我认为杀了这类先天痴愚的畸婴,无论对婴儿、对家庭、 对社会,都是有益的。”女方不同意男方的这一观点,可怎么也辩不过对方, 心头忿然不乐,于是一气之下指责男方“兽性未泯”、“残酷无情”、“不 是一个人”。气氛一下子就火药叶十足,一场争论变成了争吵和攻击,结局 是不欢而散,分手了事。
  避免积极冲突向消极冲突转化,应当把握两条基本的原则:一是不可一 时冲动,头脑发热,感情用事,不顾及基本的事实,只顾着自己的个性,把 理智抛诸九霄云外,冲口而出,说一些既让自己有失体面有失风度又伤害对 方感情的话来。或者是虽然自己有理但苦干辩才有限而无力去说服对方,从 而在面对方拒绝接受的态度时,采取一些极端的方式攻击对方的人格,揭对 方的疮疤,打击对方的自信和自尊。这样做虽然自己的恼怒一股脑儿地发泄 了出来,但对于解决问题本身,非但无帮助,反而会把问题弄得更加糟糕。 二是牢记冲突点,不可随意转移沦题,更不可把论题偷换成与冲突点毫无关 联的问题上。比如,双方在讨论“死刑该不该废除时”就要紧紧围绕这一中 心论点去展开,而不要说什么“我从来就没有看见过你写有对死刑进行理论 探讨的文章,更没有看见过你写有这方面的专著,好坏我在这方面还发了一 些文章吧!专著也有一两本了,你没有资格和我讨论。”此话一出,顿时全 场可能会死一般的寂静,对方也感到非常的难受,自己也不好下台。面对双 方争论有话题偏离冲突点时,正确的理智的方法应该是一方立即提醒偏离冲 突点的人要“就事论事,不要因人废言”。至于自身,也应随时检查自己的 言辞是否有超出冲突点而出格的地方。只要能做到这一点,积极冲突向消极 冲突转变的可能性就小得多了。
冲突在所难免,那么如何具体地避免冲突扩大或者积极冲突向消极冲突
转化呢?除了把握以上两条基本原则外,一般而言,以下几个方法可以作为 参考:
1.辩论
  爱默生说:“什么是辩论?辩论就是指说话时,把真实翻译成使对方一 听即懂的语言的能力。”王充也说过:“辩者,求服人心也,非屈人之口。” 苏格拉底就好辩,街头就是他宣讲自己哲学并与人辩论的地方,但是,苏格 拉底却从来没有在与人争论的时候发生过出言不逊、伤害对方的情况。这不 得不归功于苏格拉底式的辩证法的智慧与魅力了。辩论时,苏格拉底总是以 最浅显的生活事例向对方发问,当对方回答后,他又是一个又一个地问下去, 把自己打扮成无知状,但正是通过这一系列的问,苏格拉底让对方自己在这 一过程中发现了真理,对苏格拉底表示心悦诚服。经过辩论,找到真理,这 就是辩论的目的,辩论的双方无所谓胜与败,因为不是谁胜谁了,而是真理 本身胜利了。抱有这样的心胸,很显然真理也找到,朋友也维持,何乐而不 为呢?
2.自检

  发生冲突,如果错在一方,那么争论很快就会结束。但常见的冲突则是 双方都有点理,于是乎互不相让,揪住对方的把柄不放,把气氛搞得乌烟瘴 气,结果两败俱伤,关系也急剧恶化。正确的态度应该是双方都对对方值得 肯定的地方加以肯定,对自己错误的地方加以反省自查,这样的话就形成一 种互动关系,感情不但不会恶化,反而会使双方更加有勇气承担责任。小说
《卡玛尔》中的约翰,在同卡玛尔大吵一架后,愤然出走。在去伦敦的路上, 别离的愁绪驱使他认识到自己的过错,于是中途折返,向卡玛尔当面赔不是。 卡玛尔怎禁得起这般的仟悔,哭着扑向约翰怀里:“亲爱的,你没错,都是 我不对,我不该惹你生气。”于是乎,一场看来势在必然的大冲突在这自检 中冰消瓦解,双方比以前爱得更加的深沉了。
一般而言,冲突难以平息的原因主要有两个: 一是情感因素。冲突出现激情时,情感中枢高度兴奋使思维中枢受到抑
制,这时的冲突已不再是求得真理了,主要在于要击倒对方以求得心理平衡。 此时的冲突者往往缺少理智控制,缺乏自我反省,就是自己错了,也发现不 了,只顾像西部牛仔一样,向前猛冲、猛打,击倒对方。清代散文家魏禧说 得好:“人于横逆时,愤怒如火,忽一思及自己原有不是,不觉怒情躁气, 涣然冰消。”
二是自我人格因素。有的人个性太强,于是在一激动时、就不顾及对方
的尊严、人格,只顾强调自己的“尊严”、“人格”、“权利”,甚至在毫 无道理的时候,也盛气凌人,拒绝认输。结果,也许在气势上占了上风,可 是却因此而失掉一位朋友。
3.换位
  即把自己置于对方的位置上设身处地地替对方考虑一下,谁是谁非。人, 常有一种以自我为中心的倾向,替自己考虑得多,替别人考虑得少,“家有 敝帚,享之千金”;“慷慨者逆声而击节,酝藉者见密而高蹈,浮慧者观绮 而跃心,爱奇者闻诡而惊听。会己则嗟讽,异我则沮弃,各执一隅之解,欲 拟万端之变。”(前句为曹不言,后句为刘勰言)说的就是这种倾向。总觉 得对方不对,责任在对方的思维方式是不能解决问题的,每当这个时候,如 能与对方换一换位置,也许就心平气和了,也许结论就不会像只站在自己的 立场时那样的武断和霸道。
争执时的心理状态是,双方都在想:错误在对方,只是对方没有认识到
或不愿意承认它而已。此时,若双方就这样对峙,冲突升级的可能性就很大。 如果在这个时候,双方都换一下位置,那么就可能在某些方面达成共识和谅 解,而在明显不同的地方,双方也可能会存留下来,让以后的实践去检验, 即便当场仍要争论,在这种换位思考的背景下也容易很理智地进行。
4.谅解 “人无完人,金无足赤”这己是老生常谈了,但既然千年来人们都引用
它,还是证明了它的真理性。生活本身就是复杂的,人也一样,世上的人千 差万别,完全用自己的标准去评判每一个人则永远也不会找到一个真正的朋 友。鉴于此,当冲突产生时,多一份谅解的心,少一份好勇斗狠的心,则可 能“退一步,海阔天空;忍一下,风平浪静”。与人交往,应以维护双方的 关系出发,彼此谦让,不要锋芒毕露,咄咄逼人,学会妥协并在妥协中象征 性地解决问题。

 六、分享自我


这首先就涉及一个“自我”的概念,那“自我”是什么含义呢? 自我,是由自我印象和自尊构成的。自我印象指的是自己对自己的看法,
认为自己是属于哪一种人。自尊,指的是对自己的感觉如何。一般地说,对 自己印象和感受是不好的,则一般也难于与他人一起分享自我。
  分享自我,指的是与你的熟人或朋友一起分享你自己,在这个过程中, 行为主体的主要体现就是自我表露的过程。那么,自我表露又是什么含义呢? 说简中一点,自我表露就是让别人一同分享你自己的情况。说具体一点 就是:自我表露是把自己当作谈话的中心主题,是人们自愿地有意地把自己 的真实情况告诉他人,它所透露的情况是他人不可能从其他途径获得的。自 我表露在有时是没有危险的或者危险是极小的,如说:“我今天看了一场电 影”。但有时则是有危险的甚至危险很大,比如一男士对自己的女朋友说“我 喜欢三班那个留披肩发的姑娘”。自我表露既可以用语言表达,也可以用非 语言的表达方式表达。比如表达对自己女友的爱,既可以说“我爱你”,也
可以热烈地亲吻拥抱她。 从以上的定义及阐释可以看出,自我表露具有如下几个方面的特性:
1.自愿性
  自我表露不是在别人的压力下的表述,而是自觉自愿的。比如严刑拷打 下所陈述的内容就不是自我表露。
2.有意性
  这指的是自我表露不是偶然的头脑冲动,而是经过考虑后有意把自己的 情况告诉给别人。比如你把你在西藏的考古情况告诉给你的同事或学生,或 者你认为某个朋友靠得住,可以理解你的感情,便把自己的恋爱经历告诉他 或她。
3.真实性
  真实,人人皆知,指的是自我表露的情况是属实的。比如某大学的教授 称他现在正在带研究生,经查,他确实在带,手下既有硕士又有博士。而某 人称他是某某大学的博士,经查,原来他的博士文凭是在卖假文凭的人那里 买来的,这就不属于自我表露的范畴了。一句话,说谎、搞假都不是自我表 露,自我表露必须是既真实又准确。
自我表露与自我认识或自我认可关系密切,自我认识是把自己与别人加
以区别而自我形成的,它一般也包括自我印象和自我评价。自我认识明确的 人,自我表露也就多一些,水平也较高,而自我认识模糊的人,则一般较少 自我表露或者表露得很不明确。
  自我表露还可以从诸多方面加以评估,通过这些评估,可以更清楚地了 解自己或别人的自我表露,这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表露的量 这指的是一个人自我表露的信息量。在这方面,有的人多一些,有的人
少一些。多一些或由于个性,或由于熟悉程度很高;少一些或由于老练,或 由于个性本来如此。一般来说,交际双方的自我表露的量是成正比例的。如 果一方滔滔不绝。不加掩饰地表露,而另一方报之以避而不谈或者吞吞吐吐, 则双方的交际或交谈则不会太愉快,以后见面时,原来自我表露多的一方也 就会沉静下来,小心翼翼了。

2.表露的积极或消极的性质 自我表露中如是对自己的肯定则是积极的,如是对自己的某种否定则为
消极的。家中老人说“60 岁人生才开始”这就是积极的,如说“要不了几年, 恐怕我要去见阎王了”这则是消极的。过分消极的自我表露容易给人带来不 安甚至恐惧,这在交际中一般是应该避免的。
3.自我表露的深度 自我表露或浅或深,这也要看自己和表露对象的关系的深浅而定。和关
系深的人交谈,你可能将很多为别人所罕知的自己的隐私告诉他。比如,小 时候偷过一次邻居家的东西,自己谈过多少个朋友,自己现在和妻子之间的 性关系等等。而和关系比较浅的人交谈,则可能只谈些不打紧的事情,比如 谈自己喜欢什么样的房子,或者今天上图书馆借了一本什么书等等。当然, 表露的深浅度是一个弹性的量,只有凭自己的感觉去掌握,表露的深浅度是 否合适这也要依据特定的表露对象和场合而定。
4.时间的选择 自我表露与交往时间有一个函数关系,一般地说,刚刚相遇时,自我表
露多一些,到了交往一段时间后,则处于相对停滞状态,表露相对减少了, 到度过这一“假疲劳阶段”则又会表露增多。
朱迪·皮尔逊在《如何交际》一书中生动地写道:“与人初次邂逅中表
露自己是相当有趣的。人们愿意向陌生人表露自己,这也许是因为对方不知 道你的名字和身份,也没法向你的熟人泄露你的话。在飞机上旅游的自我表 露机会显然更多。”接着本书的作者引用了一位叫爱琳·古德曼的社论撰写 人“三万五千英尺高度上的坦白”:“大多数人都有暴露灵魂和自卫的冲动, 这两种冲动在三万五千英尺的高度上碰在一起了。奇妙的情景便发生了,人 们因为互不知姓名而亲切,因为不怕泄密而吐露。这种交谈直到大家在行李 房各自取走行李分手为止。在飞机上,人们常常会组织起这种临时的‘会 议’”。这都说明表露与时间性甚或空间性的密切关系,善于交际的人是常 常有效地利用了这一规律的。
5.表露的对象
  有自我表露者,就有接受表露的人,从理论上说,任何一个人都可以成 为你的表露的接受人,但可能却不一定是合适的接受人。比如,女孩子到了 青春期,总有许多难言之隐,这些难言之隐的表述、表露一般而言她们是很 讲究表露对象的选择的,她可能会对她的母亲、姐姐说,却不会给自己的父 亲说,甚至也不会给自己的男友说。再比如,一个失恋的人,他或她的表露 对对象的选择是相当严格的,他或她可能仅仅在几个至交知己面前表露,而 对其他的一般朋友或同学则缄口不言。
自我表露的对象一般可分为以下四类:
(1)知己、至交好友或自己的亲人。
  (2)与你关系一般,但仍在继续发展的,或者因某种特殊的环境而使其 成为你的合适的表露对象。
(3)刚刚熟悉的人。
(4)素不相识的人 一般来说,后两者往往都不太可能成为一个人的合适的表露对象。 自我表露对于人际关系是必要的,对于一个人而言也是必要的,正因为
必要,所以它对于建立良好的健康的自我形象以及促进对别人的了解从而丰

富我们的人际关系则显得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1.加深对自己的了解与认可 自我表露实际上是对自己的思想的整理与系统陈述,原来不成体系的问
题在你向别人表露时逐渐明晰起来,在这明晰化的过程中,你也就更清楚地 看见自己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自我表露的过程往往就是一个自我分析、 自我发现的过程,通过解剖自己而把握住自己,也即对自己认可。一般说, 积极与消极的自我表露都有助于自我认可,积极的表露增强自己的乐观与自 信,消极的表露抒发了自己的愤懑,有利于自己的心理健康,同时也在自己 坦率的表露中对自己有一个理性的认识,从而在自己心中产生一种促使自己 校正的冲动或动力。
2.加深对别人的了解 别人三缄其口、一言不发,我们难道可以了解他吗?所以,我们了解别
人常常得要通过别人的自我表露,别人的自我表露越多,我们对他或她的了 解也就越多或越深,我们对他或她了解越多越深我们也就更容易和他或她做 朋友甚至引为知己。
3.加深人际关系 敞开自己,让别人了解自己。同时,也只有别人敞开自己,我们才可能
了解他。他心中的欢喜、忧愁、成功、失败,他不向我们表露我们能很好地
了解他吗?交际之所以成为可能并向纵深发展,主要的就是建立在自我表露 从而相互了解的基础上。我向他人表露我自己,别人从而知道并了解了我的 经历、个性、家庭、教育背景,如果在这时对方却只言不出,拒我于千里之 外,这样还可以继续交往吗?交往就在于两颗心互相敞开,互相照亮,只有 这样,我们的人际关系才可能朝健康的方向前进。西德尼·儒拉德说得好: “一个自我疏远的人,不懂得真正和充分地表露自己,从来不会去爱别人或 被别人爱。??深刻的爱是建立在对对方的了解之上的??我怎么会去爱一 个我不了解的人?不了解我的人又怎么会爱我?”
自我表露并不是像疯子那样随意地说,所以自我表露也就不是一件随心
所欲的小事,不是小事,就意味这里边有文章可做,有技巧可说,那么,自 我表露有些什么样的技巧呢?
一般地说,自我表露的技巧分为言语技巧与非言语技巧。
1.自我表露的言语技巧
  (1)使用“我”来叙述。既然自我表露是属于个体性的行为,很显然, “我”这个词汇的介入并被高频率地使用就是很必然的事。常见的方式是, “我认为??”、“我感受??”、“我想??”、“我体会??”。“我” 字在前标明的是后边的省略号中的内容都是经过自己考虑与筛选的,是出自 自己内心的真实看法、感受、向往、希求。
  (2)使用明确具体的语言。模糊的语言传达的信息也是模糊的,叫人丈 二和尚摸不着头脑,这标明一个人自我表露的程度不够或者失败。在自我表 露时,要语言干净利落,传出明确的信息,不能说对某一件事的态度我处于 “赞成”与“不赞成”之间之类的无用的废话。
  (3)要坦率地叙述。不要故意兜圈子,在使用语言上故意绕过去又绕过 来。比如,“我本打算把这件事告诉给你,但是又不好说”之类的话就是不 够坦率的表述,即使你果真叙述了,别人都还会给你的叙述打上一些折扣。
(4)用完整的句子表达完整的思想。不完整的表述就意味着逃避表露,

同时也不会给别人提供什么像样的有价值的信息,这也标志自我表露的失 败。比如,你不能这样去表述一个关于对待中学生早恋问题的态度:“中学 生的早恋,(停顿)”、“就像这样”。句子既不完整,语意态度也不见踪 影。
2.自我表露的非言语技巧
  (1)利用丰富的面部表情。面部虽小,表情肌却相当发达,它虽不能言, 却可传达丰富的信息给对方。
  (2)保持眼光的正面接触。眼睛是心灵的窗户,内心世界的许多感受和 体验都可通过眼睛直接传达给对方。同时,与人谈话,眼光避开一则意味自 己的谨慎,二则意味不尊重对
  (3)利用恰当的姿势。所谓“恰当”指的是得体,有利于自我表露。如 侧身对着对方或远离他人而坐就给人一种拒绝自我表露的印象,这也同时是 对别人的不尊重。
  (4)利用身体的适当接触。这几乎是无声胜有声,一切含义都包含在了 这适当的接触之中。比如,拍拍肩膀等等。
  (5)利用手势和动作。动作和手势如运用得好,也可以起很好的辅助性 作用,初中课本中学的《挥手之间》中毛主席临上飞机前的那一挥,表达的 就是一种伟人的自信。
(6)靠近对方的位置或维持原状。“靠近”表示更亲近了,有更多愿意
谈的东西要表露给对方听,维持原状只不过程度没有这么深罢了。 语言性技巧与非语言性技巧常常是不能分开的,二者合而为一,发挥整
体性的作用,交际者需要对二者都能驾轻就熟地协调运用,才可取得最佳的
效果。
  总之,分享自我是一个手段,它通过自我表露而达到让别人了解自己或 达到相互了解,其中所充满的技术性细节非常具有灵活性和现场性,不可重 复,行为者在处理这一系列的问题时应有一种变通的才干,切忌生搬硬套, 机械运用。

七、确认他人


  “他人”指的是交际的对方,“确认”则指的是确定他是一个什么样的 人,承认他的独特性和重要性。当然,确认一个人并不是指的我们对一个人 全面肯定,完全同意他的一切观点和看法、感受,而仅仅是指我们在有差别 中与他保持一种理解、尊重关系。
  要确认他人,必须做好两个方面的工作:积极倾听与同感理解。这两个 方面又包含若干的技术性细节。
1.积极倾听 人从呱呱坠地起就能听外界的声响,但是却未必能理解这些声音的含
义,长大以后,由于文化的熏陶,我们才能够在高水平上听大自然和人生世 界中的各种声音。比如,音乐家的耳朵能从山涧的泉水流动声中找到音乐的 素材,社会学家能从大杂院的各种吵闹声中寻找到社会学方面的实证材料。 但是,我们现在所讲的“听”不是泛指一般意义上的“听”,而是交际行为 中的“听”。
交际行为中的“听”有些什么具体的规定性和技术性呢?

  (1)“听”不等于“听见”。“听见”仅表示我们的耳朵接受到了某种 声波,它是一个物理事实。而“听”则不同,“听”不仅“听见”了,而且 理解了。也就是说,“听”不仅是一个物理事实或活动,而且是一个心理事 实或活动,其中包含有理性的理解,情感的体验等心理。
  (2)听的积极性与消极性。听的积极性又称“积极听”,正因为是积极 的,所以其听有很强的目的性,或者想获得信息、知识,或者想获得解决某 种问题的思路,或者想分享乐趣等。积极听的过程不是一个轻松的过程,听 者不仅要听对方眼前说的话,而且还要通过回忆、联想把它与在此之前所说 的话联系起来,以对对方的活作整体的把握与理解,这既是一个心理的过程, 也是一个生理的过程。大家都有同感,认真地听老师讲,一节课下来,也许 我们比老师还要累呢?
  听的消极性又称“消极听”,是一种漫不经心的听的方法,这一般在交 际中是忌讳的,但这种听的方式可以用于个人的消闲或娱乐。
积极听的障碍有以下几点:
  a.注意力集中的自己身上。交谈中注意力本应集中在对方身上,如集中 在自己身上则造成混乱。导致注意力集中在自己身上有几个最基本的原因。 首先是抵触情绪。别人讲的内容与自己的观点迥异,于是乎一听则在自己的 心里想着如何组织有效地反击对方,注意力自动地就偏离对方而落在了自己 的身上。其次是自我中心主义。个人主体性太强,一切问题都以自己为活动 或谈论的中心。再者是优越感,老师认为比学生优越,博士认为自己比本科 生优越,有了这种优越感,就对对方的谈话不以为然,从而注意力偏离对方。 b.对对方有成见。这指的是一些心理惯性左右了我们。我们生活在世俗 的世界中,注重人的身份和地位这也是人之常情,但有时却先人为主,一听 是某某权威讲则非常认真,一听是某讲师讲则漫不经心。或者有时因为对方
衣着过于简朴,声音又太小,读音又不准从而放弃了听。
  C.环境的干扰。环境过于花哨,对人的刺激太强,使人的注意力转移。 学校教室的布置大家都知道一般比较简洁,就是因为只有这样,学生的注意 力才会集中在老师的讲课上而不至于分心去看武侠小说。
d.信息本身的障碍。听课时,老师突然说了一句我们听不懂的话,老师
也不管仍继续讲,结果我们在那里揣摩那句不懂的话而对老师后边讲的内容 忽视了。这就是信息本身的障碍。当然,有时候由于说话者说的速度慢而听 的人速度快,从而使二者之间留下一个空当,给注意力分散提供了机会。
交际中听的重要目的是确认他人,积极地听可以表示出我们对对方的体
贴、理解与尊重,除了这些外,积极的听还有一些具体的好处。
  (1)减少误会。积极地听就不至于漏掉关键词,你反问或反驳对方时也 就不会出现偷换论题的错误,如一旦听而下积极、漏掉了其中重要的信息, 则可能双方争吵一番,不欢而散。
  (2)增加知识。人的知识是有限的,通过听而获得知识是一个捷径。有 研究证明,听中获得的知识占有我们总知识的一多半。而且,通过听而获得 的知识由于有具体的场景、氛围,往往不容易搞忘记。
  (3)增加了解、加深关系。我们积极地倾听别人,别人也会“投之以桃, 报之以李”,更加地尊重你,重视你。这样就形成一种互动的良性循环,促 进双方关系向更高的层次发展。
听不仅是一门技巧,更是一门艺术。那么为了有效地确

认他人而展开的积极的倾听有些什么样的艺术技巧呢? 这也可分为言语技巧和非言语技巧。
(1)积极听的言语技巧 a.要求补充说明。要求别人讲得更详细或作补充,这本 身就意味着你对对方所讲的东西很感兴趣,也标明你正在积 极地听,更表示你很尊重对方。这也同时刺激了对方的更大 谈兴,你也就在其中收获到许多有价值的信息。 b.提问。只有听懂了认真听了才提得出有针对性的问题,这本身也是表
明你听的积极性。 c.变换答语。这指的是一些答语如“对”、“是”“明白 了”等要交替使用。
  d.使用描述性的回答。回答时,用“我理解你的看法”、“我同意”等 而不要去使用评论式的回答或否定性的回答,如“我不同意你的观点”,“我 不这样想”,“我认为这个问题是这样的”等等。
  e.避免默不作声。不说话或者表示对对方不同意,或者表示冷漠,总之, 这都会使对方感到不快。你必须有语言参
与来提示或暗示对方你正在认真地听。
  f.复述对方的内容。能简明扼要地复述对方的观点,没有认真听是不行 的。既然做到了,那意味着什么也就不点自
明了。
g.阐述自己的理解。这有助于更完整地理解对方,同时也表明听的仔细。
(2)积极听的非言语技巧
  a.利用身体反应。这可包括以下的几个方面的内容:微微点头,靠近对 方,身体前倾。这些身体反应暗含的都是肯定性鼓励性的情感,表示自己对 对方的谈话兴味盎然。
b.利用恰当的姿势。这包括直接的面对面的姿势,灵活轻松的姿势,开
放而非封闭的姿态。一般说翘二郎腿,抱着双臂,没精打采等表示的态度是 不友好的。
c.利用丰富的面部表情。多一点笑脸,就多给别人一份鼓励和尊重。
  d.保持眼光接触。服神是能体现一个人的态度的。目光呆滞,表明你对 别人讲的不感兴趣;视线转移,则表明你心不焉。保持眼光的接触,既可对 对方表示尊重,也可以随时从眼神中体会到更多的言外之意。
2.同感理解
  确认他人的途径不仅有积极倾听,而且还有同感理解。什么是同感呢? 用一句通俗的话来说就是“设身处地地替别人想”,中国古语中说:“爱人 如己”也指的是这个意思。
  同感是共振,所以不是想同感就能同感的,要与别人形成同感理解,一 个人必须具备一些条件才行,概括起来,这些条件大约有如下儿点:
  (1)对自己的敏感性。同感是与人共鸣,对自己无敏感性则不可能有与 对方类似的经历、情感涌现出来。只有对自己敏感,才可能顺手拈来自己的 经历、情感、观点与对方发生共振、共鸣,鼓励、支持对方。
  (2)对对方提供的信息的敏感性。对对方提供的信息具有敏感性才能使 自己在自己的情感、经历中驰骋,从而找出类似的经历、情感来。
(3)敏锐的反馈能力。在对方提供的信息中找到了线索,然后又结合自

己类似的经历、经验对此作出迅速及时的反馈,这是搭起二者同感桥梁的必 经途径,而且你迅速地表示了你的理解可能会给对方以更大兴奋感和安慰, 使对方对自己也产生更好的反馈,形成良性互动。
  与别人发生同感要注意避免一种情况,那就是行为者在与别人同感理解 时发出一种优越感或者施舍同情心。如有这种情绪介人,则你就自居于对方 之上,不但不能很好地与对方共鸣,反而会使对方对你反感。
  同感在交际中的作用是确认他人,同时,反过来也可以加深对自己的理 解,所谓“物同此理,人同此心”就是指的这点。我们与别人发生同感,就 意味着在双方的情感、经历中找到了共同点,这共同点把你与他紧紧地联系 在一起,你既可以通过这个桥梁深入到对方的内心深处了解对方,与他或她 一起悲伤、欢喜,同时也可以通过它而反观自身,把自己过去的经历与情感 摆在自己的眼前重新咀嚼一番,对此再作理性的认识,你或许可以在其中找 到更多的生活真理,或者在其中找到自己原来未曾发现的自己性格的隐蔽的 一面。有了对自己的更深的理解,也就使你更好地去理解别人,把
自己设身处地地放在别人的位置上与别人发生更高层次的同感。 同感理解在人际关系的发展中具有重要的意义。我们可以设想一个人,
如果他或她从未与别人发生过同感理解,那会是一种什么状况,我们可以说, 他不可能有真心的朋友,在他的生活中不可能有与他同欢喜同忧愁的知己。 “为一个人活着是卑鄙的”,人都是社会动物,只有在与别人发生同感理解 的过程中,才能建立起自己生命的社会纽带,也只有这样,人才活得更丰富、 更完整。
交际中的同感理解与积极倾听一样具有许多的技巧,这些技巧有很大的
相似性,我们以下谈论这些技巧时就尽量简明一点,属同感理解独自范畴的 多讲一点,二者相同的,点到为止。
同感理解的技巧也分言语性的和非言语性的。
(1)同感理解的言语性技巧
  a.寻找共同的经历和看法。两人之间,寻找到共同的经历和看法是同感 的基础,但如何把二者之间协调起来,这是一个临场性的反应问题,下面的 两段谈话可作这方面的好例

           “这枕头是你在黑泊特康湖遇上的那个小伙子给你的吧。见物思人,看 到它你该会想起那小伙子吧。”斯图尔特轻轻地问道。 “是他送的。”凯瑟琳回答,脸都红了起来。
“噢”,斯图尔特说:“夏天真可爱,是吗?凯瑟琳” “是的,今年的夏天是我一生中最美好的一个夏天。” “我可以想象得到。”斯图尔特回答说。
② 比:嗨,出了什么事, 鲍:哦,没事。
比:谈谈吧,你是有心事的,把事情告诉我。 鲍:欣蒂有点要和我分手的意思,她今天晚上和别人出 比:噢,我明白了。
鲍:是的,失去了她我可受下了。 比:前不久,我也遇到这样的事。

鲍:你也会有? 比:是的,发生这种事可真不好受。
鲍:我不相信,像你这么英俊的人,还会有人不要你? 比:这种事情都免不了一两回。 鲍:我想,你说得对。刚才我还觉得数我最倒霉。现在明白了,并不是
只有我才有这种事,谢谢你。
  b.建议补充说明。给对方提出一些要求对方更进一步说明的建议,可以 给对方以激励,请看下面这则例子:
k:我的外语考得太糟糕了。 P:是吗?
K:仅仅考了 30 分,真是差中之差,名落孙山外。 P:你觉得这是考题的原因吗? K:不,这是我本身的原因,考前我用大部分精力去看数学,外语基本没
看。
P:你的同学考得怎么样? K:没看他们的成绩单,我一看我的成绩单就悲伤不已,迅速离开了。 P:现在感觉如何?是不是比先前好一点了。
上面这段对话中,P 的提问很有艺术性,没有一个句子是使用“你应该
怎样??”这样的语气,让对方能在这谈话中 把自己的苦恼一股脑儿端出来,以此她的心情也就逐渐平静 下来了。
C.使用描述性的语言回答。描述性的语言是为对方考虑,评论性的语言
则有教训别人的味道。如“我知道你今天情绪不太好”就是描述性的,而“你 最好不要这么闷闷不乐”则是评论性的语言。
d.予以肯定性的反馈回答。积极的反馈反映同感程度深,能给对方以更
大的喜悦或安慰。如: K:我打赢了,赢了 5 分。
P:我想你也会赢的,我和张兵在你比赛前就打过赌,我赌你一定赢。
K:你看这奖牌多漂亮。 P:漂亮的奖牌总是会和你有缘的,下次再多拿几个回来。 其他的语言性技巧还很多,可以参看前面的“积极倾听”部分中的技巧
部分。
  (2)同感理解的非言语性技巧。这一部分与“积极倾听”部分中的“非 言语性技巧”差不多,这里就不再重复,请读者参看前面的内容。
  以上分别介绍了确认他人的两个方面:积极倾听、同感理解。这两大内 容虽然分开但其在交际中是无法截然分开的。也许积极倾听的过程也就同时 是同感理解的过程,反过来也一样。所以交际的时候,文际行为者必须把二 者有机地统一在一起,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在交际中赢得更多的朋友,把 自己的人际关系网织碍越来越大,越伸越远。

八、融为一体


  “融为一体”,意味着“自我”与“他人”的界限的模糊与消失,二者 合而为一。两个人的关系进入到这个阶段,已经超越了一般朋友的范畴,是
  
力亲密关系。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亲密关系不仅存在于同性,也存在于异性,既存
在于年轻人中,也存在于老年人中。在这种关系中,两个人互相理解,有一 种不言而喻的协作性,双方都体验到一种结合,都觉得自己与对方是一个完 整的整体,而不是互不相干的个体,双方的每一言行都关系到对方。在其中 的人,体验到的愉悦是局外人无法感受和想象的。
  融为一体的冲动来自于人性深处的本能,这本能便是爱。每一个人都希 望去爱别人和被别人爱,当二者恰好契合时,合成一体的冲动便产生。诗人 们写道:“爱,正是爱,使世界环绕它运行”,流行歌曲唱道:
被你爱是多么甜密, 我需要一个人的胳臂保护,这就是你; 我需要一个人以甜美的爱, 理解我的欢与悲,这就是你; 你对我这么好,胜过我对自己?? 我去每个地方,都不觉得陌生, 因为那儿没有别人,而只有你, 我真想用死来感谢你,宝贝── 被你爱是多么甜蜜。
把二者合而为一的技巧有两种:一是改变称谓的言语技巧,把“我”变
成“我们”,把“我的”,变成“我们的”;亲密者还叮根据具体关系约定 俗成地使用一些只适用于双方之间的具有独特含义的词和短语,典型的如情 侣间的呢称,逗趣性的贬词。二是非言语技巧,比如不断缩小彼此间的距离, 使用类似的说后方式,穿着类似的衣饰等。
但是,以依附为特征的融为一体又很容易迷失掉自我,这大约是有得有
失的普遍原理所起的作用吧!这在恋爱婚姻中体现得较多一点,前苏联女诗 人卡扎柯娃有一首《无题》诗写的正是恋爱中女人的失落和自我迷失,因爱 而自我迷失。诗这样写道:
爱我吧,羞涩地,
爱吧,胆怯地, 仿佛我们的婚姻 是由上帝和人撮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