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注音输入法电脑版:治癌秘方(四)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9 04:40:51

治癌秘方(四)

25——治脑瘤秘方25.1 补肾化痰汤

【来源】钱伯文,《中国中医秘方大全》

【组成】姜半夏、制南星各15克,石菖蒲、当归、山萸肉各9克,赤芍10克。

【用法】依法制成糖浆,口服。同时随证加服汤剂。

【功用】补肾固本,软坚逐瘀。

【方解】颅内肿瘤,其本在肝肾虚亏,髓海不足,其标则为痰凝气滞,瘀毒凝聚,故治宜标本兼顾。方中半夏、南星化痰软坚;石菖蒲化痰开窍;当归、赤芍活血化瘀;山萸肉滋补肝肾。诸药相合,共奏化痰软坚,活血逐瘀,滋补肝肾之功,故取得良好疗效。

【主治】脑瘤。

【加减】痰湿内阻,治以燥湿化痰,以温胆汤、涤痰汤、导痰汤,指迷茯苓丸加减;肝胆实热,治以清肝泻火,用龙胆泻肝汤加减;肝肾阴虚,治以滋补肝肾,用杞菊地黄丸、一贯煎加减;气血郁结,治以活血化瘀,用血府逐瘀汤、补阳还五汤加减;肝风内动,治以镇肝熄风,用镇肝熄风汤、羚羊钩藤汤、天麻钩藤汤加减,水煎服,每日1剂。

【疗效】治疗颅内肿瘤213例,其中已手术29例。治后5年生存率为29.7%(19/64),3年生存率为34.9%(29/83),1年生存率为71.2%(141/198)。临床症状均有不同程度的减轻、好转或消失。

 25.2 南星蚕夏汤【来源】于敏,《中国中医秘方大全》

【组成】生南星、生半夏、夏枯草各15克,僵蚕9克,石菖蒲6克,地龙15克,蜈蚣2条,壁虎2条,地鳖虫9克,猪苓、茯苓、决明子各15克,菊花、青葙子各9克。

【用法】每日1剂,水煎服,日服2次。每疗程为3个月。

【功用】化痰祛瘀,平肝熄风。

【方解】方中用半夏、南星、僵蚕、地鳖虫、蜈蚣等化痰祛瘀;石菖蒲、地龙、菊花、决明子等平肝熄风。药理研究证实,化痰、平肝、熄风药物能抑制小鼠肿瘤细胞恶性生长,提高自身免疫机制,故本方对中枢神经系统肿瘤具有改善症状、延长生存期的效用。

【主治】颅内肿瘤。

【加减】偏瘫加黄芪、赤芍、当归;畏寒肢冷加炮姜,小茴香、吴茱萸;阳痿加菟丝子、仙茅、仙灵脾;闭经加当归、川芎、王不留行、穿山甲;失眠加灯芯草、远志;恶心呕吐加木香、竹茹、陈皮、九香虫、旋覆花;阴虚潮热加北沙参、石斛、龟板、鳖甲、生地;纳呆加陈皮、焦楂曲、生苡仁、鸡内金;形羸体虚加黄芪、太子参、当归、麦冬、生地。

【疗效】治疗67例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肿瘤,其中41例曾行肿瘤部分切除术,2例曾行减压术,24例未行手术。结果临床治愈5例(占7.46%),显效16例(占23.88%);有效31例(占46.27%);无效15例(占22.39%),总有效率为77.61%。有10人恢复工作,16人能正常活动,19人能生活自理或基本自理。并对其中20例胶质瘤进行随访,1年生存率为90%,2年生存率为85%,5年生存率为80%,10年生存率为30%。生存中数为7.27年。

25.3 通络熄风散【来源】雍履平,《脑病辨治》

【组成】土鳖虫50克,制番木鳖6克,蕲蛇、制川乌各20克,丹参、川芎、全蝎、蜈蚣、僵蚕、地龙各40克。

【用法】上药共研细末,过筛,瓶装。每次服4.5克,日服3次,以透骨草100克煎水送服。1个月为1疗程。

【功用】通络熄风,活血止痛。

【主治】脑转移癌,剧烈头痛。

【疗效】屡用有效,配服对证汤剂,效果更好。

【附记】又良性脑肿瘤,用鳖甲煎丸(中成药),以白花蛇舌草、半枝莲、半边莲各60克,煎水送服鳖甲煎丸,每次服5克,日服3次。连服3个月为1疗程,效。

又江西名医陈茂梧治疗恶性脑胶质瘤,常在祛痰化湿、消风活血内服汤药的基础上,再辅以自拟“抗癌散”:大黄、芒硝、槐花、黄柏、甘草各60克,黑砂10克,共研细末,分60~120天服,日服2次。效果较好。

25.4 治脑瘤方【来源】段凤舞,《中国当代中医名人志》

【组成】龙胆草3克,清半夏、云茯苓各10克,陈皮7克,磁石30克(先煎),蜈蚣5条,海浮石、乌梢蛇、天麻各10克,钩藤、夏枯草各15克,昆布、海藻、丝瓜络、浙贝母各10克,生黄芪、枸杞子各30克,焦三仙各10克。

【用法】每日1剂,水煎服,日服3次。

【功用】清热化痰,软坚散结,扶正抗瘤。

【主治】脑肿瘤。症见头痛时作,或剧烈作痛,或肢体麻木,运动失灵,或记忆力减退,甚至神志模糊不清。

【加减】头痛剧烈加细辛3克,花椒10克;肢体麻木加桂枝7克,牛膝10克;神志不清另加服局方至宝丹,每日1丸。

【疗效】屡用屡验,对改善脑肿瘤患者的自觉症状,抑制脑瘤生长有较好疗效。

26——.治甲状腺腺瘤(肉瘿)秘方26.1 川芎天葵汤

【来源】王绪鳌,《中国中医秘方大全》

【组成】当归、川芎、乌药各6克,玄参、海浮石各12克,海藻、昆布、土贝母、天葵子各10克,八月扎9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功用】化痰理气,活血祛瘀,软坚散结。

【方解】病为气滞、痰瘀凝结所致,故方用川芎活血化瘀、行气止痛,上行于头面颈项,为血中之气药;当归养血;海藻、昆布、天葵子、土贝母、海浮石消痰软坚,为治瘿瘤要药,与疏肝理气的八月扎、乌药配合,使软坚散结作用得以加强;玄参滋阴降火解毒、利咽消肿。诸药合用,共奏化痰理气、活血祛瘀、软坚散结之功。药符病机,用之多效。

【主治】甲状腺腺瘤。

【加减】阴虚口燥咽干,舌光,脉细,酌加北沙参、生地、石斛;甲状腺腺瘤囊内出血伴感染,加金银花、连翘、白茅根、仙鹤草、夏枯草;病久肿块质硬,加炮山甲、皂角刺、丹参;情志失调、肝气郁结,加柴胡、生白芍、合欢皮、佛手花、玫瑰花;伴甲亢,加钩藤、石决明、珍珠母、灵磁石、滁菊花。

【疗效】治疗80例,痊愈(肿瘤完全消失)42例;显效(肿瘤缩小一半以上)12例;有效(肿瘤缩小不到一半)20例,无效6例。从42例痊愈病例看,服药时间半月6例,半月~1月11例,1~2月14例,2~3月8例,3~4月1例,6个月以上2例。

26.2 海藻昆布汤【来源】欧阳可钧,《中国中医秘方大全》

【组成】海藻、昆布各20克,生牡蛎、海浮石、黄药子、夏枯草各15克,当归、炮穿山甲、三棱、莪术各10克,木香6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功用】化痰软坚,理气消瘿。

【方解】方中夏枯草、木香疏肝理气;当归、三棱、莪术、穿山甲活血祛瘀;海藻、昆布、牡蛎、海浮石、黄药子化痰软坚消瘿,更兼辨证加减,获得良效。

【主治】甲状腺瘤。

【加减】腺瘤疼痛者,加制乳香、制没药各10克;心悸、失眠者,加酸枣仁、柏子仁各10克,珍珠母15克;气虚者,加党参15克,炙黄芪20克;血虚者,加熟地黄20克,制首乌15克;气滞者,加青皮8克,枳壳10克;食欲减退者,加炒鸡内金、焦山楂各10克;并发甲亢、白细胞减少者,加生黄芪30~40克,鸡血藤20克;鹿角胶15克,丹参10克,枸杞子15克。

【疗效】治疗甲状腺瘤60例,痊愈(腺瘤全部消失,随访2年以上未见复发)55例;好转(腺瘤缩小一半,随访2年以上不增大)3例;无效(服药15剂以上未见消退)2例。总有效率为96.6%。治疗中无1例发生副作用或其他不良反应。

26.3 三海汤【来源】李映权,《千家妙方·上》

【组成】海藻、昆布各15克,海浮石12克,金银花15克,连翘12克,蒲公英30克,紫花地丁、土贝母各15克,金果榄10克,蚤休、三棱、莪术、没药、乳香各6克,夏枯草10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功用】清热解毒,活血化瘀,软坚散结。

【方解】甲状腺瘤属于中医的“瘿瘤”范畴。《医宗金鉴》云:“凡瘿多生于肩项两颐,瘤则随处有之。”病由痰气交结所致,治宜理气化痰、软坚散结为法,故方用海藻、昆布、海浮石咸寒软坚;三棱、莪术、乳香、没药活血化瘀止痛;金果榄清肺利咽;金银花、连翘、蚤休、蒲公英、紫花地丁、土贝母、夏枯草清热解毒、软坚散结。诸药用之,共奏清热解毒、活血化瘀、软坚散结之功。

【主治】甲状腺炎(湿痰瘀滞,郁久化火)。

【疗效】多年使用,效果满意。

26.4 鳖甲消瘤方【来源】文琢之,《中国中医秘方大全》

【组成】玄参12克,牡蛎30克,川贝、鳖甲各9克,半枝莲、白花蛇舌草、丹参各15克,木香、昆布、海藻、郁金、夏枯草各9克。

【用法】上药制成浸膏片,每片0.25克。每次服2片,1日服3次。1个月为1疗程,可连服3个月。

【功用】软坚散结,行滞活血,清热解毒。

【方解】方中玄参、牡蛎、川贝、鳖甲、昆布、海藻等有软坚散结的作用;木香、丹参、郁金有行气活血的效果;夏枯草、半枝莲、白花蛇舌草清热解毒、散结消瘿。诸药相伍为方,能治疗痰浊、瘀血、积滞之患,用治各种肿瘤包块,有较好疗效。

【主治】各种良性肿瘤包块(纤维瘤,脂肪瘤、血管瘤、甲状腺腺瘤、神经纤维瘤)以及淋巴结核、乳腺小叶增生。

【疗效】治疗156例,其中纤维瘤40例,脂肪瘤18例,血管瘤6例,甲状腺腺瘤24例,淋巴结核30例,乳腺小叶增生38例。结果痊愈(肿块消失)36例,显效(肿块约1/2以上)56例;进步(肿块变软、自觉症状减轻)53例,无效11例。

 26.5 甲瘤汤【来源】李冠泽,《千家妙方·下》

【组成】柴胡10克,青皮6克,甲珠10克,当归、夏枯草各12克,皂刺10克,僵蚕6克,海藻12克,浙贝母10克,法半夏6克。

【用法】每日1剂,水煎服,日服2次。

【功用】疏肝理气,和血散结。

【方解】方中柴胡、青皮疏肝理气;当归、甲珠和血;夏枯草、皂刺、僵蚕、海藻、浙贝母、法半夏化痰软坚散结。据一些资料记载,皂刺、甲珠、夏枯草、海藻、僵蚕、南星、蚤休芍药均有不同程度的抗肿瘤作用。甲状腺瘤能消之,可谓与此类药物有密切关系也。实践中体会,皂刺、甲珠等对于消散肿块作用更为显著。

【主治】甲状腺腺瘤。

【疗效】治疗3例,其中女性2例,男性1例。最多服药32剂,最少服药15剂,均达肿瘤消失,未见复发。

【附记】若加用生南星、蚤休各等分,用醋磨,涂搽肿瘤处,每日2次,则奏效尤捷。

26.6 内消腺瘤汤【来源】黄斯盛,《千家妙方·下》

【组成】土茯苓30克,苦参、天花粉、皂刺、半夏各10克,陈皮6克,桔梗、夏枯草、郁金、柴胡各10克,甘草6克。

【用法】每日1剂,水煎服,日服2次。

【功用】涤痰清热,理气散结。

【主治】甲状腺腺瘤。

【加减】痰多者可加川贝母10克或白芥子10克。

【疗效】治疗10例,结果痊愈9例,1例已随访8年未见复发。

【附记】①用本方治“甲瘤”,一般治愈须服6~30剂。②此方对于治疗颈部淋巴结炎、乳腺增生症等亦有较好效果。

又山东名医王树元自拟消瘿汤:元参15克,生牡蛎30克(先煎),浙贝母9克,夏枯草15克,海浮石、香附各12克,青皮9克,当归18克,海藻、昆布各24克,柴胡9克,红花、半夏各12克。每日1剂,水煎服,日服2次。功能理气化痰、活血散瘀。观察治疗6例甲状腺腺瘤病人,均收到满意效果。本方乃由程忠龄老中医所传“消瘿方”加味化裁而成。疗效较原方为优。

27——治甲状腺囊肿秘方27.1 漏芦汤

【来源】王法昌,《千家妙方·下》

【组成】漏芦、刘寄奴、蒲公英、紫花地丁、金银花、连翘各30克,柴胡13克,海藻15克,元参、香附、大贝母各12克,皂刺10克。

【用法】每日1剂,水煎3次去渣,合并浓缩为600毫升,分4次服,6小时服1次。

【功用】以清解肺胃之热毒为主,配以理气活血、软坚散结,佐以疏肝解郁化痰。

【主治】甲状腺囊肿。

【加减】头痛眩晕者加川芎、菊花;热象不明显者,去蒲公英、紫花地丁,减漏芦用量;气虚者,加黄芪;心悸失眠者,加柏子仁、生石膏、生牡蛎;心烦者,加山栀等。

【疗效】治疗12例,服药6~16剂,有9例肿块消小,3例肿块减消大半。【附记】用本方加减对治疗地方性甲状腺肿亦有一定疗效。

 27.2 消囊汤【来源】杨泳仙,《千家妙方·下》

【组成】控涎丹2.5克(分吞),昆布、海藻各6克,炒白芥子4.5克,海浮石9克,苏子6克,象贝母10克,夏枯草、炒天虫各6克,桔梗2克,陈海蜇12克,地栗2枚。

【用法】每日1剂,水煎服,日服2次。

【功用】宣络消痰。

【主治】甲状腺囊肿。

【加减】临床应用,可随证加减。

【疗效】自1935年起即应用本方治疗甲状腺囊肿已数十年,临床上取得了满意的疗效。

28——治血管瘤秘方28.1 阿魏消瘤汤

【来源】张文明,《千家妙方·下》

【组成】阿魏1.5克,柴胡1.5克,甘草1.5克,当归尾1.5克,赤芍4.5克,桔梗3克(本方用量为婴儿分量,周岁以下者服用,年龄稍大者须增加分量,特别要增加阿魏的分量)。

【用法】每日1剂,水煎服。3岁小孩此药可作丸吞服。

【功用】理血清瘤。

【主治】血管瘤(婴儿)。

【疗效】治疗4例(其中肋部、头顶部、乳部、目眶部各1例),均见著效。

【附记】本方丸剂,服之以大便通利为度。方中桔梗一味是引经药,可视其瘤生部位适当更换。

 28.2 活血化瘤丸【来源】钟新渊,《千家妙方·下》

【组成】生地8.1克,丹皮45克,茜草根18克,丹参15克,羚羊角3克,川黄连13.5克,甘草15克,山慈菇27克,侧柏叶45克,荆芥炭8克。

【用法】上药共研细末,以米饭适量为丸,如绿豆大,每日服3次,每次服1.5克(上为儿童量)。

【功用】清热解毒,凉血活血,化瘤散结。

【方解】方中以生地、丹皮、丹参、茜草根凉血活血,养阴、清透血中所伏热结为主;佐以荆芥炭入血;侧柏叶寒涩凉血收敛,取其行中有止;山慈菇味辛气寒,善散热结,主痈肿疮瘘,故用以化瘤散结;羚羊角、川黄连性寒,其味或咸或苦,咸能软坚,苦能清热,对血中热毒有清解之功;选甘草一味调和诸药并护胃气。全方有清热解毒、凉血活血、散结化瘤之功,而着眼于清血分郁热之毒,以澄本清源,故不专攻瘤而瘤可化。

【主治】血管瘤。

【疗效】屡用效佳。一般要连服半年始见其功。

29——治食管瘤秘方29.1 化坚散结汤

【来源】赵振兴,《千家妙方·下》

【组成】海藻30克,甘草6克,海浮石12克,连翘30克,王不留行15克,丹参30克,赤芍9克,山慈菇12克,穿山甲、皂刺各5克,陈皮3克。

【用法】每日1剂,上药先于冷水中浸泡50分钟,以浸透生药为度,后文火煎之。日服2次。

【功用】软坚散结,活血化瘀。

【主治】食管瘤(食管良性肿物)以及各种良性瘤。

【疗效】临床实践证明,用本方治疗食管瘤及各种良性瘤都有较好的效果。食管瘤一般连服38剂可愈。多数良性肿瘤经服此方后均能收效,且可望完全消失,如神经纤维瘤等,亦有完全消除的病例。

【附记】本方可适用于各种良性瘤,特别是对于一些不愿接受手术治疗或不适合手术治疗的病人,应用此方治疗且更妥。

30——治恶性肿瘤秘方30.1 治癌散

【来源】边同华,《中国当代中医名人志》

【组成】①黄芪15克,附子、升麻各10克,龙骨粉、牡蛎各15克,马子舌、沙奂翅各10克,山甲、海参各15克,藤黄、乳香、没药、炙甘草各10克。②桃仁、红花、柴胡、人参、土鳖虫各10克,麝香0.5克,牛膝、龟板、乳香、没药、山豆根、鸦胆子粉、元胡粉、炙甘草各10克。③熟地、山萸肉、猪苓各15克,泽泻、丹皮各10克,鹿角胶粉15克,血竭10克,青虫粉、紫河车各15克,川芎、燕窝、枳壳、炙甘草各10克。④黄芪、当归各15克,升麻、柴胡各10克,茯苓15克,蟾酥片粉、莪术各10克,青虫粉、熊胆各15克,灵芝10克,板蓝根15克,三七5克,炙甘草10克。

【用法】上列4方,按方共研细末,贮瓶备用。每次服5克,日服2次。服用时,可根据病情辨证应用。服用时加入10%纯蜂蜜更佳。

【功用】①益气助阳,软坚散结,祛瘀攻毒;②活血化瘀,解毒止痛;③滋补肝肾,活血利水;④益气活血,祛瘀解毒。

【主治】各种癌症,包括放疗、化疗和手术治疗均可服用。偏阳气虚患者用方①,气滞血瘀型用方②,肝肾阴虚型用方③,气血不足型用方④。

【疗效】屡用有效。服药后7~10天食欲增加,精神状态好转,睡眠平稳。

【附记】本系列方剂,特点是:易服用;不具毒性(虽方中个别药物有毒性,但入方中,服时分量少);可辨证服用;适用范围广;服该药无恶心、呕吐等副作用。

 30.2 加味犀黄丸【来源】张代钊,《中国当代中医名人志》

【组成】人工牛黄10克,麝香3克,炙乳香、炙没药各15克,三七粉、山慈菇、生苡仁、砂仁、鸡内金各30克,海马15克。

【用法】上药共为细末,装入胶囊内。每日服2~3次,每次服3~4粒。【功用】解毒抗癌。【主治】常见癌瘤。【疗效】屡用有效。

【附记】又同书中郁仁存之加味犀黄散,即本方减生苡仁、砂仁、鸡内金、海龙,加北豆根、人参。组成为牛黄3克(另研)、麝香9克(另研)、乳香(去油)、没药(去油)、北豆根、山慈菇、三七、人参各30克。后6味共研为细末,与前两味混匀。每服2~3克(装胶囊服),日服2次。或以黄酒送服。功能解毒消肿、活血止痛、主治各种癌症。根据病情不同,可按比例加减调整药味。

30.3 解毒消瘤汤【来源】郁仁存,《中国当代中医名人志》

【组成】半枝莲、龙葵草、草河车各30克,白花蛇舌草60克,北豆根10克。

【用法】每日1剂,水煎服,日服2次(温服)。

【功用】清热解毒,抗癌消瘤。

【主治】各种癌症,具有毒热征象者。

【疗效】坚持服用,有一定的疗效。

【附记】又北京日坛医院用龙葵500克(鲜品,干品用120克)。每日1剂,水煎服。用治癌症胸腹水4例病人。治后其胸腹水明显减少。

31——治癌症疼痛秘方31.1 止痛搽剂

【来源】陈晓平,《千家妙方·下》

【组成】硼砂10克,枯矾15克,冰片45克,95%酒精500毫升。

【用法】先将冰片溶化于酒精内,后再投入硼砂、枯矾,混合后即可外用(放置时间越久,则效果越好)。在癌瘤引起之疼痛部位擦用,每日应用次数视病情而定。

【功用】理气,通瘀,止痛。【主治】晚期癌瘤疼痛。

【疗效】临床应用于食管癌、胃癌、胰腺癌等癌瘤的止痛效果较满意,一般擦用一次可止痛6~8小时,晚期病人则可止痛2~3小时。肺癌、肝癌等癌瘤引起的疼痛效果较差。

【附记】本方乃为家传方。经长期应用,证明确有对晚期癌瘤病人止痛的效果,减少病人的痛苦,但不能达到治疗癌瘤延长病人寿命的效果。

 

31.2 姜桂行气方【来源】胡安黎,《中国中医秘方大全》

【组成】姜黄、枳壳、桂心、当归、红藤、厚朴、蜈蚣、郁金、柴胡、丹参各30克,制南星、半夏、大黄各18克,白芍60克,炙甘草12克。

【用法】上药共研细末,备用。每次服5~15克,日服2~3次,以黄酒送服。

【功用】化痰散结,理气化瘀,通络止痛。

【方解】方中当归、桂心、姜黄、丹参、大黄温经、活血、止痛;枳壳、厚朴行气消胀;柴胡、郁金疏肝理气;南星、半夏、蜈蚣化痰散结;芍药、甘草缓急止痛。诸药合用,具有理气化瘀、散结止痛之功。

【主治】肝癌疼痛。

【疗效】治疗肝癌疼痛44例,治疗2天后疼痛消失者9例,3天后疼痛消失者14例,4天后疼痛消失者10例。

【附记】用法中,所服剂量、次数、药引(黄酒)为笔者拟加。笔者应用,依本方加元胡30克,麝香1.5克,用如上法,用之临床,止痛效果有所提高。

31.3 四黄止痛方【来源】方松韵,《中国中医秘方大全》

【组成】大黄、姜黄、黄柏、皮硝、芙蓉叶各50克,冰片、生南星、乳香、没药各20克,雄黄30克,天花粉100克。

【用法】上药共研细末,备用。每取本药适量,以凉开水调和成糊状,外敷于肿块处,并包扎固定,每日换药1次。

【功用】解毒消肿,活血止痛。

【方解】方中大黄、黄柏、芙蓉叶、姜黄、冰片清热解毒;生南星、天花粉、雄黄解毒消肿;皮硝软坚散结;乳香、没药活血止痛。诸药相配,具有解毒消肿、活血止痛之功,故对于瘀热邪毒所致肝癌疼痛有止痛效果。

【主治】肝癌疼痛。

【疗效】治疗13例,均有不同程度止痛效果。

31.4 冰片藤黄方【来源】管寄生,《中国中医秘方大全》

【组成】冰片、藤黄各3克,麝香0.3克,生南星20克。

【用法】上药分别研为细末再混匀备用。上为1次量,以醋酒各半调和成糊状,外敷疼痛处。

【功用】解毒散结,活血止痛。

【方解】方中麝香、冰片芳香走窜,行气止痛;藤黄、南星化痰散结、解毒消肿。诸药配合为用,具有解毒消肿、活血止痛之功,对痰毒凝滞所致的胃癌等癌瘤疼痛有一定的止痛效果。

【主治】癌症疼痛。

【疗效】临床屡用,均收到较好的止痛效果。

32——防治化疗、放疗毒副反应秘方32.1 参芪补血汤

【来源】殷凤舞,《中国中医秘方大全》

【组成】生黄芪15~30克,太子参15~30克,白术10克,陈皮6~10克,半夏、山药、当归各10克,枸杞子、女贞子、何首乌、黄精各15克,知母6克,鸡血藤15~30克,石韦30克,参三七粉3克(分冲),大枣5枚。

【用法】每日1剂,水煎服,日服3次。

【功用】健脾补肾,益气生血。

【主治】化疗引起的白细胞减少。

【加减】若血小板降低加商陆15克,五味子10克;若服上方取效不显,则用鹿茸3克,人参15克,参三七3克,紫河车、阿胶各15克(本方原无剂量,此剂量系编者拟加),共研细末。每次服5克,日服3次。

【疗效】临床应用多例,多有效。

【附记】殷氏在防治化疗引起的白细胞减少症中,特别注重用参三七,认为在益气养血药中加入参三七行血,可促进新血生长,提高疗效。

32.2 玄参连桃汤【来源】刘浩江,《中国中医秘方大全》

【组成】生地13克,玄参、麦冬、南沙参各15克,生石膏60克,连翘、桃仁、丹皮、甘草各10克,金银花30克。

【用法】每日1剂,水煎服,日服2次。

【功用】养阴清热。

【方解】食管癌放射治疗后可出现口干、胸痛、吞咽困难等症状,是由于放疗后阴津不足,热毒内蕴,兼有瘀血所致。方中生地、玄参、麦冬、沙参养阴生津;石膏、金银花、连翘、甘草清热解毒;桃仁、丹皮凉血破瘀。对食管癌放疗后食管壁水肿充血等炎症反应,本方具有清热解毒、养阴活血之功用,使放疗顺利进行。

【主治】放疗后毒副反应。

【加减】气虚加党参15克,黄芪30克;血虚加当归、何首乌各10克;胸痛加延胡索、川楝子各10克;恶心呕吐加代赭石30克,旋覆花10克;纳差加神曲10克,谷芽、麦芽各30克。

【疗效】治疗食管癌放疗反应42例,结果显效29例,好转9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为90.4%。

32.3 芪精补血汤【来源】翟范,《中国中医秘方大全》

【组成】生黄芪、黄精、生苡仁各30克,枸杞子15克,补骨脂10克,炙甘草6克。

【用法】每日1剂,水煎服,日服2次。

【功用】健脾益气,补肾养血。

【方解】方中用黄芪健脾补气;生苡仁渗湿健脾,使脾气旺盛,运化得健,气旺则生血;枸杞子、补骨脂养血温肾,使得阳升而源泉不竭,鼓舞气血生长,促进骨髓造血功能的恢复;炙甘草升提中气,调和诸药。

【主治】化疗、放疗引起的白细胞减少。

【加减】纳少便溏、身倦乏力、自汗面浮加当归6克,鸡血藤、女贞子、党参各10克;头晕目眩、咽干、手足心热,去苡仁,加女贞子、制首乌、肥玉竹各10克,干地黄12克;面色?白、畏寒肢冷、腰膝酸软加肉桂3克,川续断、鸡血藤各10克,党参5克。

【疗效】治疗化疗、放疗引起的白细胞减少84例,经过1~3周治疗,66例达到正常值,12例未达到正常值,但比治疗前升高50%以上,无效6例。

32.4 提高血象汤【来源】田兆黎,《中国当代中医名人志》

【组成】生、熟地各20克,赤、白芍各20克,川芎、当归各10克,茜草15克,鸡血藤30克。

【用法】每日1剂,水煎服,早、晚各服1次。

【功用】和血生血。

【主治】癌瘤患者在接受化疗期间出现血象下降。

【疗效】多年使用,均有较好疗效。

32.5 化疗扶正方【来源】郁仁存,《中国当代中医名人志》

【组成】生黄芪、太子参各30克,白术、鸡内金、半夏、菟丝子各10克,茵陈、女贞子、枸杞子各15克,焦三仙、鸡血藤各30克。

【用法】每日1剂,文火煎至大半杯,水煎两次,取汁混匀,分两次服。

【功用】健脾补肾,调和肝胃。

【主治】配合化疗,能减少化学药物治疗的毒副作用和反应。

【加减】根据不同反应,可酌情加减。

【疗效】屡用有效。

32.6 放疗扶正方【来源】郁仁存,《中国当代中医名人志》

【组成】北沙参、鸡血藤各30克,天冬、麦冬、石斛、天花粉、女贞子、生黄芪各15克,陈皮、竹茹、鸡内金、麦稻芽各10克,五味子6克,生甘草5克。另西洋参6克(另煎兑服)。

【用法】每日1剂,水煎服,日服2次。

【功用】益气养阴生津,清热和胃。

【主治】放射线治疗引起的毒副反应。

【疗效】用于放射线治疗的同时,配以此方,能减轻放疗的毒副反应,效果确切。

 

32.7 扶正祛邪方【来源】郁仁存,《中国当代中医名人志》

【组成】生黄芪、太子参各30克,白术、茯苓、陈皮、补骨脂各10克,半枝莲、白英、白花蛇舌草、藤梨根、焦三仙各30克,草河车、龙葵各15克。

【用法】每日1剂,水煎两次,取汁混匀,分2次服用。

【功用】健脾补肾,解毒抗癌。

【主治】各种癌症手术后,放、化疗后的间歇期和恢复期,作维持和巩固疗效,防止复发用。

【疗效】临床屡用,均收到了较好疗效。

32.8 姜茹半夏汤【来源】封菊秋,《中国中医秘方大全》

【组成】红参15克(或党参20克)、姜半夏15克,枳实15克,陈皮15克,茯苓20克,竹茹20克,生姜20克,甘草10克。

【用法】每日1剂,水煎服,日服2次。

【功用】健脾理气,和胃降逆。

【方解】方中陈皮、半夏、茯苓为健脾化湿祛痰之要药;甘草和中;枳实宽中行气;竹茹、半夏清胃热、止呕吐;入红参大补元气,调营养卫。诸药合用,共奏健脾理气、和胃降逆之功。

【主治】化疗引起的胃肠道毒副反应。

【加减】腹泻者加御米壳15克;腹胀喜按加砂仁、焦三仙各15克;气虚多汗加黄芪15克,白术10克;胃脘不适、泛酸、吐苦水、嘈杂加黄连10克。

【疗效】治疗各种肿瘤患者化疗中的胃肠道毒副反应,分两组,各组100例。本方治疗组未出现胃肠道反应占43%,重度胃肠道反应仅占19%;而单纯化疗组(即对照组)未出现胃肠道反应占18%,重度胃肠道反应则占51%。两组有显著性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