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不能卸载语音:弱国外交靠智慧 ——《学海观止》(《《烛之武退秦师》篇)(上)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9 05:09:20
 弱国外交靠智慧

          

             ——《学海观止》(《《烛之武退秦师》篇)(上)

                                                  久  

 

                      烛之武退秦师 《左传》)

 


    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晋军函陵,秦军氾南。

 

佚之狐言于郑伯曰:“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公从之。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公曰:“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许之。

 

夜缒而出,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秦伯说,与郑人盟。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

 

子犯请击之,公曰:“不可。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因人之力而敝之,

 

 

一、导入课文,简介《左传》。

参见P56注释,补充:《左传》是“十三经”之一,它和《公羊传》、《谷梁传》都是为解释《春秋》而作,所以被称作“春秋三传”。《左传》不仅是我国最早最完备的编年体史书,也是先秦著名的文学作品,成为历代散文的典范。它善于描写战争和记述人物的言行,记事条理清楚,叙述精确,详略得当。写人简而精,曲而达,婉而有致。

“左氏之传,史之极也。文采若云月,高深若山海。”

——朱彝尊《经文考》卷一六九引

二、介绍背景。

秦、晋围郑发生在公元前630年。此前,郑有两事得罪了晋国:其一,晋文公重耳当年逃亡路过郑国时,郑国没有以礼相待;其二,晋楚城濮之战中,郑国出兵帮的是楚国,而此役楚国失败。

烛之武,考城人,是三朝老臣,但始终得不到升官,在郑国一直担任“圉正”(养马的长官),大概相当于《西游记》里所说的“弼马温”吧。被举荐使秦时,已年过七十,须发皆白,身子伛偻,步履蹒跚。

——冯梦龙《东周列国演义》

三、学生自读课文。

阅读注意点:读准音,读顺句。

四、串讲第一段。

重点讲清以下文言词句:

1.且贰于楚也——在与晋国结盟的情况下又与楚国结盟。

2.晋军函陵——军,名词动用,驻军、驻扎。

概括内容:

第1段,写秦、晋围郑。原因:晋国要报复其无礼,与秦没有多大的利害关系。敌我双方力量对比悬殊,但晋是有机可乘的。这就为下文烛之武退秦师的成功埋下了伏笔。

五、自读并讨论第二段

重点讲清以下词句:

1.臣之壮也,犹不如人。——我年轻时,尚且不如别人。之:放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2. 无能为也已。——不能做什么了。无能:不能够。已:同“矣”。

3. 寡人之过也。——这是我的过错。是:这。

概括内容:

第2段,写烛之武临危受命。

文中写了个能洞明事理的佚之狐:①对烛之武有足够的了解。②对郑、秦、晋三国的形势有充分的预见性。但写他是为写烛之武服务的,人未出场已引起了读者的强烈关注。

文中还着力写了郑伯,他勇于自责,从谏如流,更能以情动人,以诚动人。

烛之武可以说是壮士不遇,英雄末路。但是,他满腹牢骚,满心委屈,但能以国事为重,深明大义。

 

五、串讲导读第三段。

重点讲清以下词句:

1.敢以烦执事——冒昧地拿(这件事)麻烦你。意思是说,(如果灭了郑国对你秦国有好处,)那麻烦你就来灭了我们吧。

2.焉用亡郑以陪邻——为什么要帮晋国来灭了郑国,而增加你的邻邦晋国的土地呢?

3.夫晋,何厌之有——晋国有什么时候会满足的呢?

这是个用“之”来提宾的疑问句。初中时学过的提宾的“之”有:①何陋之有?②莲之爱,陶后鲜有闻。③菊之爱,同予者何人?④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4.秦伯说,与郑人盟——秦伯高兴了,与郑国订立了盟约。盟,名词动用,释为订立盟约。

概括内容:

第3段,写烛之武说退秦师。

烛之武三寸不烂之舌,强于百万之师。他之所以能说服秦穆公主要原因是处处为秦国着想(表面看来),理由充分:①越国鄙远,不现实。②邻之厚,己之薄,得不偿失。③结交郑这个东道主,好处多。④秦国好过河拆桥,忘恩负义。

说秦的结果是:①秦郑订立盟约;②秦国驻兵守郑。

 

六、串讲导读第四段。

重点讲清以下词句:

1.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假如没有那个人(秦穆公)的力量,我是不会到这个地步的。参见文下注释。微,假如没有。初中时学过“微斯人,与谁与归?”这个句子,其中的“微”也是这个意思

2.吾其还也——我们还是回去吧。其,语气词,表商量语气。初中时学过这类例句不少:①其真无马也?(是真的没有千里马吗?其,表反问语气。)②其真不知马也?(恐怕实在是不认识千里马吧。其,表推测语气。)③其如土石何?(能把泥土和石头怎么样呢?其,表疑问语气。)④安陵君其许寡人。(安陵君可要答应我啊!其,表面看是商量,实际上是威胁语气。)⑤其何能胜?(那怎么能取胜呢?其,表反问语气。)

3.亦去之——也离开了郑国。去,离开。(这个词的古今义刚好相反。今义表示到……地方。例如:①游人去而禽鸟乐也。②则有去国还乡,忧谗畏讥。)

概括内容:

第4段,写晋师撤离郑国。

晋文公是头脑清醒的。他以“不仁”“不知”“不武”三条理由退兵,“不仁”只是个冠冕堂皇的理由;“不知”是实质;“不武”,则是因为胜败难以预料。这是一种隐忍不发、随机应变的胸怀和谋略,正是晋文公终成霸业的根本原因。

 

七、层次结构

第1段:秦晋围郑。

第2段:临危受命。

第3段:智退秦师。

第4段:晋师撤离。

 

八、疑难解读

1、第一自然段仅25字,却道出很多内容,有哪些?

明确:①秦晋围郑,来势凶猛;弱小郑国,危如累卵。②“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既道出了秦晋围郑的原因,又暗示郑国有机可乘,为“烛之武退秦师”埋下了伏笔。

2、秦晋为何围郑?(用原文回答)开篇交待这些有何作用?

明确:说明这次围郑主要是晋国想报复郑国,从而扩大其势力;而秦郑之间并没有直接的利害冲突,这就为下文烛之武成功地离间秦晋埋下了伏笔。

3、面对为难,郑国君臣的表现如何?

明确:①佚之狐出谋划策,力荐烛之武。②郑伯从谏如流,情真意切,感动了烛之武。③烛之武面对郑伯的诚意,深明大义,承担了赴秦说秦师的重任。

4、第三自然段中,烛之武是如何说服秦伯退兵的?

明确:烛说秦伯运用了高超的攻心术:

第一步,欲扬先抑,以退为进。(坦言知亡,避其锐气:郑既知亡矣。)

第二步,阐明利害,动摇秦君。(亡郑只对晋有利:邻之厚,君之薄也。)

第三步,替秦着想,以利相诱。(舍郑会对秦有益:君亦无所害。)

第四步,引史为例,挑拨秦晋。(君之所知也。)

第五步,推测未来,劝秦谨慎。(唯君图之。)

本段的中心是烛之武说秦君,说辞仅125个字,却不卑不亢,既不刺激对方,又不失本国尊严地道出了秦、晋联盟的虚伪,亡郑对秦的不利,晋国的贪得无厌和背信弃义,委婉曲折,面面俱到,步步深入主题,句句打动对方,不愧是一段非常漂亮的外交辞令。

5、郑伯说服烛之武使秦和烛之武说服秦伯退兵有何异同?

明确:

同:都从对方的切身利益出发。

异:郑  伯:直截了当;烛之武:迂回曲折

6、本文是如何结尾的?

明确:以晋文公再风云突变中,头脑前行,毅然撤军作结。而这也正是烛之武所想达到的目的。

九、物形象分析

1、烛之武:(1)深明大义的爱国志士。

(2)知难而上,义无返顾的勇士。

(3)口若悬河,巧言善辩的辩士。

2、郑伯:(1)善于纳谏。

(2)勇于自责。

(3)善于言辩。

3、秦伯:贪婪,自私,不讲信用,见利忘义。

4、晋文公:贪婪,但理智,能隐忍不拔,随机应变,审时度势,雄才大略。

5、佚之狐:慧眼识才的伯乐。

 

十、辞令赏析

《左传》工于记言,许多外交辞令简而精,曲而达,婉而有致。前人将《左传》的这个特点称之为“行人辞令之美”(“行人”即指外交特使)。《烛之武退秦师》就是其中的一篇代表作。

本文的中心是烛之武游说秦穆公而使之退兵。说辞虽仅125字,却委婉曲折,开阖跌宕,表达了五层意思。

第一层:坦言“知亡”,示弱臣服,以满足强敌的骄横心理,为说服提供契机。

第二层:指出若“亡郑”只对晋国有利,反面推理,告之“邻之厚,君之薄也”。

第三层:从正面来说若“舍郑”,郑国则愿作为秦国“行李之往来”的东道主,对秦“亦无所害”,既进一步说明了不能灭郑的原因,又为后来秦郑联盟铺平了道路。从第二、三层来看,烛之武的机警和智慧还表现在:他能审时度势,明白秦伯是可以争取的。郑被“晋侯,秦伯围”的原因是“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但这两件事仅与晋侯利害相关,与秦伯关系不大,烛之武揪住了这一点。他奉命去说 秦 君,完全是为了郑国的利益,而在说辞中,表现的却是处处为秦说话,处处为秦打算。辞婉而理骋。

第四层:直陈往事,使秦穆公意识到自己的危险,以此来瓦解秦晋联盟。“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于简洁、温文尔雅的劝诫中勾勒出:晋国言而无信的贪婪嘴脸,并暗示了“此竖子也,不足与盟”。其言博而奥。

第五层:指出晋国灭郑之后,必然“阙秦”。两个反问句,语气激切,字挟风霜。晋“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向秦伯指明了谁是真正的盟友?谁是笑里藏刀的敌人?谁是你争霸天下的障碍?就当时的形势来说,秦晋两国都有争霸天下的野心,烛之武抓住了秦伯的这一心理,晓之以利害,终于使“秦伯说,与郑人盟”。真可谓“一人之辩,重于九鼎之宝;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

烛之武的这段说辞,举重若轻,他能揣度时事,抓住矛盾的焦点,深入秦伯的内心,把握其心理;字辞端正委婉,既坦言事实,又不刺激秦伯,也不丧失本国尊严,不卑不亢,理由充分,分寸恰当,使“辞令”呈现出雄辩的逻辑力量和强烈的感染力量,充分显示了“行人辞令之美”。

 

 

 

十二、总结全文。

(一)词类活用

①军:晋军函陵。军,意为驻军,名词活用为动词。

 

②远:越国以鄙远。远,意为远地、远方,形容词活用作名词。

 

③贰:且贰于楚也。贰,意为从属二主,数词活用为动词。

 

④阙:若不阙秦。阙,动词的使动用法,意为使……削减。

 

(二)文言虚词

 

①而:今急而求子。而,根据具体语境应译为“才”。

 

②是:是寡人之过也。是,指示代词,当作“这”讲;因为本句是个判断句,所以译

 

为“这是我的过错”。

 

③于: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于,介词,对于。

 

(三)一词多义

 

1.若曾不若孀妻弱子——《愚公移山》如,比得上。

 

若宗师之文,则惩时人之失又失之者也——顾炎武:《文章繁简》,表转折,“至于”。

 

求剑若此,不亦惑乎——《吕氏•刻舟求剑》,像。

 

若潜师而来,国可得也——《左传•殽之战》,表假设,如果。

 

2.说是说也,人常疑之——苏轼:《石钟山记》,说法。

 

说备使抚表众——《资治通鉴•赤壁之战》,劝说。

 

请说之——《墨子•公输》,陈述。

 

公输盘不说——《墨子•公输》,(同“悦”)高兴。

 

3.辞秦王恐其破璧,乃辞谢,固请——《史记•廉颇蔺相如传》,婉言。

 

近者奉辞伐罪——《资治通鉴•赤壁之战》,命令。

 

皆好辞而以赋见称——《史记•屈原列传》,文学(词、赋)。

 

动以朝廷为辞——《资治通鉴•赤壁之战》,借口(由“言词”引申为“托词”)。

 

今者出,未辞也——《史记•鸿门宴》,告别。

 

如姬之欲为公子死,无所辞——《史记•信陵君窃符救赵》,推辞。

 

4.鄙蜀之鄙有二僧——彭端淑《为学》,边远的地方。

 

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左传•烛之武退秦师》,边境。

 

在外监使牧守亦皆贪鄙成风——洪迈:《方腊起义》,昏庸。

 

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诸葛亮:《出师表》,浅薄。

 

5.微其文约,其辞微,其志洁,其行廉——《史记•屈原列传》,含蓄不露,微妙。

 

岭峤微草,凌冬不雕——《梦溪笔谈》,微小。

 

见其发矢十中八九,微颔之——《卖油翁》,稍微。

 

微独赵,诸侯有在者乎?——《战国策•触龙说赵太后》,不。

 

微斯人,吾谁与归——范仲淹•《岳阳楼记》,如果不是。

 

微太子言,臣愿得谒之——《史记•荆轲刺秦王》,即使不是。

 

6.之项王曰:“壮士!赐之卮酒”——《史记•项羽本记》,他。

 

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韩愈:《马说》,它。

 

蒋氏大戚,汪然出涕曰;“君将哀而生之乎?”——柳宗元:《捕蛇者说》,自己。

 

荆之地,方五千里——《墨子•公输》,的。

 

桓侯曰:“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韩非子•扁鹊见蔡桓公》,用在主谓结构

 

中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慎之!——徐珂:《冯婉贞》,仅补充音节。

 

宋何罪之有——《墨子•公输》,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

 

顷之,烟炎张天——《资治通鉴•赤壁之战》,助词,用在时间副词之后。

 

诸将请所之——《资治通鉴•李愬雪夜入蔡州》,到、去。

 

(四)文言句式

 

1.然郑亡被动句

 

2.夫晋,何厌之有”宾语前置句,即“有何厌”。

 

晋文公和秦穆公联合围攻郑国,因为郑国(曾)对晋文公无礼,并且在与晋国结盟的情况下又与楚国结盟。晋国驻扎在函陵,秦军驻扎在氾水南面。

 

(五)本文的主要特点

1、组织严密,前后照应。秦、晋围郑的主要原因,是晋国为了扩大自己霸主的威势,征服异己,再加上晋文公与郑有个人恩怨。这一事件的发生,与秦毫无关系。文章开头两句话“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暗示了这一事件的背景,这就为全文的发展作了铺垫。秦、晋虽是联合行动,但他们之间并不是无隙可乘,这就容易使人理解:烛之武所以能够说服 秦 君并不是偶然的。全文正是按照开头的预示而展开的。烛之武说退了秦师,孤立了晋国,晋师最后也不得不撤退,正是这一暗示的结果。文章虽然篇幅短小,但有头有尾,结构严密,事件交待得很清楚,矛盾展示得很充分,收尾也十分圆满。

2、起伏跌宕,生动活泼。《烛之武退秦师》虽然是一篇说理性的文章,但它写得波澜起伏,毫不呆板。当郑国处于危急之际,佚之狐推荐烛之武去说秦君,没想到引起了烛之武的一番牢骚,使事情发生了波折。郑文公的引咎自责,也增添了情节的戏剧性。烛之武在说秦君的时候,一开头就指出亡郑于秦无益;但接着又退一步说:“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以此作为缓冲;紧接下去就紧逼一步说明亡郑对秦不仅无益,而且有害。当秦国单独退兵之后,子犯发怒要攻打秦军,秦、晋关系一下子转而紧张起来。最后晋文公讲了一番道理,晋军偃旗息鼓,一场风波,终于平息。这样一张一弛,曲折有致,更能紧扣读者的心弦,增强作品的感染力。

3、说理透辟,善于辞令。这篇文章,中心是烛之武说秦君。这个主题本身,决定了它必须着意描绘人物语言,使辞令引人入胜。从这点来说,它不愧是一篇非常漂亮的外交辞令。秦、晋围郑,完全与秦无关,秦国所以出兵,一是与晋国有同盟关系,二是秦穆公想借此捞一把,以扩张自己的势力。当他知道亡郑只能对晋有利,而对秦不仅毫无好处反而有害的时候,他就会一改过去的所为,反过来帮助郑国。烛之武看准了这一点,紧紧抓住了秦穆公的这一心理,晓之以利害,这就使秦君不能不听从他的说辞。烛之武斗争策略的巧妙还表现在,他奉命去说秦君,完全是为了郑国的利益,而他在说辞里表现的是处处为秦国着想,处处替秦国说话,这就更使秦君易于入耳。一个面临亡国之危的小国使臣,面对大国的君主,却能够不亢不卑,从容辞令,既不刺激对方,又不失本国尊严,语言的分寸,掌握得恰到好处。全部说辞只有短短的125个字,却说了五层意思,说得委婉曲折,面面俱到,从亡郑于秦无益,说到秦、晋历史关系,说到晋国灭郑之后必然进犯秦国,步步深入,层层逼紧,句句打动对方,具有很强的说服力。其语言艺术达到了很高的水平。

这篇文章,除了描写外交辞令,还有叙事的描写。无论记言记事,文字各尽其妙,短小精练,活泼生动,是一篇值得学习和借鉴的优秀散文作品。

 

 

十三、参考译文

佚之狐对郑文公说:“国家很危险了,假如派遣烛之武去见秦君,秦军必定会撤走。”郑文公听从了他的建议。(烛之武)推辞说:“我年富力强时,尚且不如别人;现在老了,没有能力办事了。”郑文公说:“我没有及时重用您,现在危急了才来求您,这是我的过错。然而(如果)叛国灭亡了,对您也有不利啊!”(烛之武)这才答应了郑文公。

 

当晚,(烛之武)用绳子缚住身体从城头而下出了国都,去拜见秦穆公,(烛之武)说:“秦、晋两国围攻郑国,郑国已经知道自己要灭亡了。如果灭掉郑国对您有好处,那我就冒昧地拿亡郑这件事来麻烦您。(可是)越过晋国而把远方的郑国作为秦国的边界,您知道这是很困难的。您为何要灭掉郑来扩大邻邦晋国的土地呢?邻国的实力雄厚了,您秦国的实力就相对削弱了。如果(您)放弃围攻郑国而把(它)作为东方道路上(招待客人)的主人,(秦)使者往来经过,(郑可以随时)供给他们所缺少的东西,(这)对您秦国又没有什么害处。况且,您曾经给予晋惠公很大恩惠(派兵护送他回晋国做国君),(他也曾)答应(给)您焦、瑕这两座城,(可他)早上渡河回国,晚上就修筑防御工事(来拒秦),(这)是您知道的事。(由此来看)晋国(的欲望),有什么满足的(可能)呢?(现在晋国)已经在东边使郑国成为它的边境,又想往西扩张自己的边界,如果不损害秦国,(晋国)将从哪里取得它所贪求的西边土地呢?损害秦国而使晋国得利,希望您考虑考虑这件事。”秦穆公听了很高兴,就与郑国签订了盟约。并派杞子、逢孙、杨孙帮郑国守卫,就班师回朝了。

 

子犯请求(晋文公下令)袭击秦军,晋文公说:“不行!假如没有那人的支持,(我就)不会有今天。借助了别人的力量而又反过来损害他,这是不仁义的;失掉自己的同盟者,这是不明智的;用混乱相攻来代替联合一致,这是不勇武的。我们还是回去吧。”晋军也撤离了郑国。

 

 

十四、板书

 

烛之武退秦师

《左传》

            秦──晋──郑
            示弱臣服以退为进
            亡郑利晋晓之以弊
            舍郑利秦以利诱之
            晋言无信制造隔阂
            晋国无厌点醒秦伯  

  

   十五、书后练习

 一、1.秦、晋两国为什么围攻赵国?

2.郑伯是怎样说服烛之武的?

3.烛之武用哪些事实和事理说服秦伯退兵?其中哪一段最关键?

4.晋文公为什么不愿意进攻秦军?

最佳答案:

1.借口是郑国曾对晋文公无礼、郑国背盟想接近楚国。当然,根本原因是秦晋两个想扩张实力。

2、郑伯诚恳地向烛之武道歉,并说明郑国灭亡事关烛之武。

 

3、第一步:向秦伯示弱,避其锐气;第二步是说明攻郑对秦无益;第三步:说明舍郑对秦国有利;第四步是说明真正获利的是晋国,一旦晋国强大,对秦国也不利。

4、晋文公从道义、客观事实两个角度出发,得出不愿意进攻秦军的结论:从道义上说,秦晋刚刚结盟,晋国就进攻盟友,于理不合;从事实上来说,进攻秦军也难以得到什么好处,还很可能面对秦郑联合的局面。因此,晋国只好退兵。这表现出晋文公作为一代枭雄的智慧。

 

二、

朝:早晨

亡:灭亡

厌:满足

国:国家

戍:戍守

夕:晚上

危:危险

师:军队

及:到达

辞:推辞

 

三、阅读下面评论秦穆公退兵的一段文字,结合课文,谈谈你的感想

 

天下之事以利而合者,亦必以利而离。秦、晋连兵而伐郑,郑将亡矣,烛之武出说秦穆公,立谈之间存郑于将亡,不惟退秦师,而又得秦置戍而去,何移之速也!烛之武一言使秦穆背晋亲郑,弃强援、附弱国;弃旧恩、召新怨;弃成功、犯危难。非利害深中秦穆之心,讵能若是乎?秦穆之于晋,相与之久也,相信之深也,相结之厚也,一怵于烛之武之利,弃晋如涕唾,亦何有于郑乎?他日利有大于烛之武者,吾知秦穆必翻然从之矣!

 

天下的事因为利益而合作的,必然会因为利益而分离。秦国、晋国联合出兵讨伐郑国,郑国就要灭亡了,烛之武(人名)出来游说秦穆公,站着说会话的功夫就挽救了即将灭亡的郑国,不但使秦国军队撤退,还让秦国帮助郑国防守边境,改变得多么快啊!烛之武一席话就使秦穆背叛晋国亲近郑国,舍弃强大的援军、依附弱小的国家;抛弃晋国的旧恩、召来新的怨恨;舍弃成功、去冒危险。要不是其中的利益迎合了秦穆公的心思,怎么能达到呢?秦穆公对于晋国来说,相处很长时间了,他们之间的信义也很深了,交情也很厚了,一旦沉迷于烛之武说的利益,抛弃晋国就像擤鼻涕吐唾沫,从郑国又得到了什么呢?如果哪天有比烛之武所说的更大的利益,我料想秦穆公还会翻脸去谋取那种利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