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武陵源风景的破坏:《红楼梦》曾被清朝禁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04 07:45:13

《红楼梦》曾被清朝禁  

 

《红楼梦》是中国最具文学成就的古典文学巨著,它是中国古典文学创作的颠峰之作,是全人类的文化瑰宝。小学时曾经接触过,现在看来更被其博大的思想和恢弘的艺术所折服。然而这样的文学名著在清朝曾被视为禁书。清代是中国漫长历史中最为腐败也最为黑暗的朝代之一,满族统治者是历史上手段最高明也最残酷的统治者,它不但用武力来镇压反抗、统治全国,而且还想尽一切办法从“文治”方面来箝制思想、扼杀文化、消弭人们的“反侧”之心。大行文字狱是一手,其挫戮惨酷,自古所未有。编集《四库全书》等大型全书是另一手,实际是要对所有书籍进行全面检查,大量加以抽毁、篡改的文化阴谋。四库全书等大型全书,表面上是发展文化,实际上是对书藉进行篡改、焚毁。全毁,抽毁,剜去之类也且不说,最阴险的是删改了古书的内容,整个文坛再没有没被糟蹋过的处所了。于是,偌大的神州万马齐喑,文人们只能钻在经学、训诂学、甲骨学、小学等故纸堆里去作些烦琐的考据工作。接着,冒出了一位能力中等的文字匠人,以他自己庸劣的构架方式勉强将这座殿堂补齐(补齐的先决条件是将它原来的面貌再敲敲补补,以配合自己粗劣的文字构架)。而这个以假充真的整体经过程伟元、高鹗两人的一番修订, 竟在统治者默许、乃至主动提供了印行出版所有条件的情况下(印行《程甲本》的“萃文书屋”其实是设在宫内的“武英殿修书处”,这是为了刊印《四库全书》而建置的木活字“皇家印刷所”。印行《程甲本》前,程伟元在京城和上层人物交游,其中他的“同学友”李婺便是“四库全书”的校书官之一,徐恭时曾以资料证明 ,程伟元可能也参与了四库全书的校对、印行),以压倒一切的通行本“全璧”面目出现在世人面前。从此,被清代统治者目为禁书的手抄本八十回《石头记》渐渐消亡。这就是《红楼梦》的离奇遭遇。

一、电视剧《铁齿铜牙纪晓岚》中关于《红楼梦》被禁遭遇

《红楼梦》在清朝是禁书,清朝皇帝为什么害怕《红楼梦》要查禁它?为什么在查禁之后又要花费巨大的力量蓄写并刻印它?我们可以看看以清王朝的历史为背景的电视剧《铁齿铜牙纪晓岚》,其中就有关于《红楼梦》遭禁的剧情。

第十五集:纪晓岚口若悬河,矛头直指十四王爷。其慎密严谨的逻辑分析和出类拔萃的语言天才,赢得满堂注目,王爷眼看走投无路,惟有一死谢罪,硬着头皮吞下“回春丹”,咽了茶,却不想又落入纪晓岚的圈套,贻笑大方。和与福康安对纪晓岚此番抢了头功颇为不悦,又暗暗庆幸自己的非法作为未被追究。

来日方长,谁知道下一回合又是谁占上风。一日,和以一古砚巴结皇上,纪晓岚慧眼如炬,制为赝品,和气得发昏,发誓要搞到稀世珍品,即再次上当,在皇上面前苦不堪言,但他亦非酒囊饭袋,亦会巧施小计难为纪晓岚。只是魔高一尺道高一丈,纪晓岚敏学巧思,以绝顶聪明之头脑免去了为其更衣脱靴之难堪,反赢得皇上哈大笑。福康安向和奉上一本《红楼梦》,诬为反清复明的作品,因作者之妻与纪晓岚联系,不怕从中找不到纪晓岚的把柄,和趁皇上、太后去泰山祭拜之前,大进谗言,诋毁《红楼梦》,皇上被其鼓惑,草率地下令查禁此书。莫愁闲来无事,散步街头,忽见一白衣秀发女子被官兵追杀,行侠仗义之心油然而生。

第十六集:莫愁救出的那位女子自称是《红楼梦》作者曹雪芹之妻湘云,因慕纪晓岚之名,特意拜访,希望能借助正在编纂《四库全书》的纪大人之手,使“红楼”重见天日。纪晓岚与寄居其府宅“阅微草堂”的小月、莫愁为书中情节所感染,急欲一睹作者面目,一起来到香山红叶村,眼前的景象却着实凄凉:残垣断墙,人去室空,只有作者遗像悬挂在墙上。正身伤感,却被福康安的大队人马围堵,说是要搜捕反清复明的残孽余党。利用《红楼梦》这部所谓的反书,福康安落井下石,将纪晓岚投入天牢,和幸灾乐祸,假意探望。

正当小月、莫愁一筹莫展,从泰山而来的皇上口谕意外地救了他们。原来太后嗜好纪府以中药炮制的话梅,限期二日之内速送至泰安府。刚刚在第一回合的较量中占了风头的和虽不甘就此罢休,惮于太后、皇上之命,放了纪晓岚出狱。湘云怕《红楼梦》书稿被抄没和失落,执意要求由纪晓岚来保管,面对她的信任,纪晓岚决心不惜身家性命,定为这部千古奇书尽了绵薄之力,使之尽早刊行于世。

第十七集:《红楼梦》被定为禁书,在民间却广为流传,可人们看到的大多是断篇残简,如何能让这部奇书完好无损,不致遭到失传的厄运,纪晓岚颇费周折。从湘云的诗谜得知书稿尚在藏经阁中,写尽人间男女情爱的书却混在四大皆空的佛经当中,这中间所蕴藏的悲凉,真是令人叹之不已。莫愁、小月押运《红楼梦》书稿途中,被福康安率兵掳去,二人愧疚,负荆请罪,纪晓岚忙请之释怀,原来箱中不过是一堆石头,老奸巨滑的和这一回不肯上当,派人偷偷潜入藏经阁,终于把《红楼梦》全本真迹抢在手中。

莫愁心生一计,与小月携手来到一家热闹的戏园,原来和宠爱的九姨太正与一武生演员眉来眼去,趁二人私会之际,莫愁和小月劫持了妖冶风骚的九姨太,想以此作筹码,与和讨价还价。为挽救书稿,湘云不顾个人安危,冒死求见和,幻想求得他的理解欣赏,深知和贪婪好色,闻听湘云只身入虎穴,纪晓岚担忧不已。

第十八集:和命手下严把大门,拒不接纳登门“造访”的纪晓岚。湘云在和的哄骗下,渐渐地对他有了几分信任,哪知道这个附庸风雅的大人,其实是一个虚伪狡诈的老狐狸,此番表演别有用心。纪晓岚几次三番,无法进入和府。束手无策间,忽然灵机一动,以皇上密旨为幌子,才得以登堂入室。他不戳穿和的真面目,利用他大言不惭的谎话,迫使和难以改口,违心答应归还书稿。但这个惯于敲诈勒索的家伙乘机提出,要把纪晓岚收藏多年的三幅古人字画拒为己有,如此卑劣的行径,纪晓岚义愤填膺,为保全《红楼梦》,在所不惜。

莫愁、小月无意中知道湘云并非曹雪芹遗孀,有受骗之感,纪晓岚坚信她是爱书之人,出此计策,定有难言之隐,忍痛割爱从和手中换回了完整书稿,并慷慨地物归原主,送她离去。小月为纪晓岚鸣不平,打赌说湘云将一去不返,二人意见不一,谁也说服不了谁。第十九集:湘云出行未远,即被书商陈未元劫持,原来二人本是夫妻,陈未元贪图谋利,视“红楼”奇货可居,来日待价而沽。湘云曾为曹雪芹校订书稿,深知其中三味,爱书心切,惟恐被毁,携之东躲西藏,夫妻反目成仇。看来要使《红楼梦》得见天日,只能借助于皇上了,纪晓岚遣皇差向远在泰安的皇上献上了几册散装的书稿,易名为《石头记》,请太后、皇上消遣阅读。或许是旅途苦闷,太后读后爱不释手,连下八百里文书,催要下文。莫愁搭救湘云,私闯陈宅,被福康安擒拿,纪晓岚借口自己与莫愁、湘云等俱是《石头记》作者,必须共同合作,才能尽早把续书写出,交太后的差。在皇帝近侍蓝侍卫的陪同下,名正言顺地解救了莫愁、湘云,并再次拿到了“红楼”书稿。

纪晓岚以一堆白纸伪称书稿,交官差千里迢迢,进献急不可待欲知下文的皇上及太后。陈未元对纪晓岚恨之入骨,怂恿福康安在纪晓岚装订书稿时来一个人脏俱获。第二十集:福康安来势汹汹,必欲加害纪晓岚,不想迎面而来的竟是当今圣上,原来,太后、皇上一行已返回京城。纪晓岚抚琴,小月吟唱,一曲《葬花吟》令人荡气回肠。纪晓岚抓住时机,对红楼极尽赞美之词,并声明《石头记》就是《红楼梦》,作者蒙受了不白之冤。使曾下令禁毁此书的皇上格外为难。

太后钟情“红楼”,纪晓岚将书稿送入慈宁宫,并让湘云伴读,有了太后庇护,此书当逃被毁厄运。皇上就书中是否有反清复明的倾向征求和、福康安意见,和受陈未元贿赂,建议改写后四十四,以符合人伦礼教。太后对红楼人物津津乐道,每日与湘云品书说书,湘云天真,指望太后能帮她摆脱与陈未元的不幸婚姻,拂逆了其骨子里的三纲五常,被请出宫门。纪晓岚利用和贪赃受贿,心中有鬼的心理,宁可放弃被之霸占的三幅字画珍品,要求和出面,向陈未元施加压力,给湘云自由。太后听信谗言,将湘云发配与其夫陈未元离京回原籍,纪晓岚万不得已,恳请皇上,他的坦荡襟怀,至性至性终于感动了上苍,然而一切都太晚了,湘云在百般痛楚中已自刎身亡。

从这个剧情我们可以看出,因和谗言,以《红楼梦》被定为禁书,必须予以焚毁,书商陈未元为谋大利,欲将珍贵的手稿据为己有,将采待价而沽,其妻“湘云”惟恐此书再遭厄运与之反目成仇,并千方百计找到正在编纂《四库全书》的纪晓岚,欲将书稿请之代为保存。和、福康安挟私仇,借口纪晓岚传抄保存禁书,欲置之死地,双方展一场斗智斗勇斗谋的对抗,纪晓岗固然有铁齿铜牙,和亦有三寸不烂之舌,为了书稿,纪晓岚不惜自家珍品,对个人安危更是置之度外,最后还是他的机敏智慧使这场较量最终占了上风。由于皇太后对《红楼梦》一书的如醉如痴,才彻底打动了乾隆皇上,对此书从此网开一面。

总之《红楼梦》曾是禁书,被政府和某些道德君子称为“诲淫”之书,“文革大革命”时它又受过此等礼遇,道德卫士们文网之密,古今无不同。

二、《红楼梦》在清王朝遭禁的几个例证及原因浅析

   清人宏旰在永贵《延芬室稿》中《因墨香得观<红楼>小说吊雪芹<姓曹>》有这样的批文:此三章极妙。第《红楼梦》非传世小说,余闻之久矣,恐其中有碍语也。 从中我可以看出,清朝《红楼梦》一书被禁的原因是它里面有“碍语”,有不利于统治者统治人民的语言。

清代明确记述对《红楼梦》悬有厉禁的史料有如下几种:

1、   梁恭辰《北东园笔录》四编卷四,同治五年刊。

2、   《江苏省例、查禁淫辞小说》,同治七年刊。

3、   余治《一得录》卷五载《翼化堂条约》、《收毁淫书居章程》,同治八年刊。

4、   汪坤《寄蜗残赘》卷九,同治十一年刊。

5、   陈其元《庸闲斋笔记》卷八,同治十三年刊。

这些禁令有两个共同点:一是时间都是在同治年间,这时太平天国刚刚被镇压下去,号为“中兴”,理学之士纷纷跑出来强调纲纪伦常,因而将《红楼梦》视为“淫辞小说”;二是这些禁令都是地方官员颁布或主张实行的,这些地方又多是太平天国活跃过的。

其中梁恭辰所述犹为深刻:满洲玉研农(麟),家大人座主也,尝与家大人曰:“《红楼梦》一书,我满洲无识者流每以为奇宝,往往向人夸耀,以为助我铺张者……其稍有识者,无不以此书为污蔑我满人,可恨,可恨。若果尤而效之,岂但《书》所云‘骄奢恶佚,将由我终’哉!我做安徽学政时曾经出示严禁,而力量不能及远,徒唤奈何……那绎堂先生亦极言:‘《红楼梦》一书为邪说卜行之术,无非糟蹋旗人,实堪痛恨。我拟奏请通行禁绝,又恐立言不能得体,是以隐忍未行。’”

这些人的著述和语言都是在为统治阶级立“贞洁牌坊”,他们大都是统治阶级的一员,或是已被统治阶级奴化成了走狗,从而使文学史上的“断臂维纳斯”流浪在在民间被人们冒着生命危险而相互传抄和保护,尽管费时费力。我们现在能放心胆大的观看《红楼梦》实在值得珍惜!

三、从乾隆帝禁书修书看《红楼梦》遭禁的必然

清王朝统一中国后,经过康熙、雍正两朝的经营,经济有了很大发展。到雍正帝儿子清高宗弘历(也叫乾隆帝)在位的时候,国力强盛,财政富裕。清朝初期的文治武功(也就是文化和武力的统治),在这个时期都达到鼎盛的程度。公元1757年,原来已归服清朝廷的准噶尔贵族阿睦尔撒纳发动叛乱。乾隆帝派兵两路,进攻伊犁,平定了叛乱。准噶尔平定以后,原来被准噶尔俘虏的维吾尔族首领大和卓木(又名布那敦)、小和卓木(又名霍集占)兄弟逃回新疆天山南路,起兵反清。乾隆帝又派兵征讨。大小和卓木在当地残酷压迫人民,遭到维吾尔族人民的痛恨,纷纷起来支持清军。清军顺利地平定了大小和卓木的叛乱。公元1762年清朝在新疆设置伊犁将军,加强对天山南北的管理。

乾隆帝跟他祖父、父亲一样,除了武功之外,还十分重视文治。他一面继续开博学鸿词科,招收文人学者,编写各种书籍;一面又大兴文字狱,镇压有反清嫌疑的文人,乾隆时期文字狱之多,大大超过了康熙、雍正两朝。

   但是,乾隆帝懂得,光靠文字狱来实行文化统治是不彻底的。还有成千上万的书籍,贮藏在民间。如果里面有不利他们统治的内容,该用什么办法来解决呢。

    他终于想出一个办法,就是集中全国的藏书,来编辑一部规模空前巨大的丛书。这样做一来可以进一步笼络大批知识分子,显示皇帝重视文化;二来借这个机会把民间藏书统统审查一下。可说是一举两得。

    公元1773年,乾隆帝正式下令开设四库全书馆。派了一些皇室亲王和大学士担任总裁,那些皇亲国戚大多是挂个名、起监督作用的。真正担任编纂官的都是当时一些有名的学者,像戴震、姚鼐、纪昀(音yún)等人。那套丛书名称就叫做《四库全书》。

     我国古代常把图书分成经、史、子、集四个大类:经部,包括历来儒家的经典著作(像《诗经》、《论语》、《孟子》等)和研究文字音韵的书;史部,包括各种历史、地理、传记等书;子部,包括古代诸子百家学说和科技著作,像农学、医学、天文、历法、算法、艺术等;集部,包括文学的总集和专集等。按照四大类集中贮藏起来就叫做“四库”。

    要编一套规模巨大的丛书,先得把书籍收集起来。乾隆帝下了命令,叫各省官员搜集、收购各种图书上缴,并且定出了奖励办法,要私人进献图书,进献越多,奖励越大。这道命令一下,各地图书果然源源不绝送到北京,只隔二年,就有二万多种,再加上宫廷内部原来的大量图书,数量就很可观了。

    书收集起来了。乾隆帝就下令四库全书馆的编纂官员对图书认真检查。凡是有“违碍”(对清统治者不利)字句的,一概销毁。一查下来,发现在明朝后期的大臣奏章里,提到清皇族的上代,不那么尊重,譬如他们的上代就接受过明朝的官职和封号,这在乾隆帝看来是很不体面的;于是就下令把这类图书一概烧毁。至于像吕留良、黄道周等抗清文人的著作,那就更不用说了。后来再一查,在宋朝人的著作中,也有许多反对辽、金、元朝的内容,这种内容很容易使人联想到反对清王朝,也该销毁,或者销毁一部分。还有一个办法,就是发现这类字句,就随时删改涂抹,这样,书虽然被保存下来,但是已经弄得面目全非。为了这件事,乾隆帝可说是绞尽脑汁。据不完全统计,在编《四库全书》的同时,被查禁烧毁的图书也有三千种之多。

    但是不管乾隆帝的动机怎样,这部规模巨大的《四库全书》到底编出来了,而且保存下来了。编纂《四库全书》的学者们对大批图书进行编辑、校勘、抄写,足足花了十年工夫,到公元1782年正式完成,共收图书三千五百零三种,七万九千三百三十七卷。当时把全书抄了七部,分别贮藏在皇宫、圆明园、热河行宫(今河北承德)、奉天、(今沈阳)杭州、镇江、扬州(其中三部后来在战争中被烧毁了)。这对后代人研究我国古代的丰富的文化遗产,毕竟是一项重大的珍贵的贡献。至于查禁销毁一批书,当然对我国文化造成了损失,但是这种有禁也不可能彻底。当时就有不少爱护文物的人,冒着坐牢杀头的危险,把许多有价值的书藏了起来。到了清朝末年,就有不少被禁的书陆续出现了。

可见《红楼梦》被禁是统治阶级从思想上控制人民的鲜活例证。任何伟大的文学作品,一旦被政治势力参与就难免遭遇凄惨的下场。《红楼梦》的被禁,使这个本已疲惫不堪的文学奇秀历经劫难。我们今天能重睹她的芳容,不知道有多少文人先贤付出了多大的牺牲?我们没有任何理由不对她加以精心的爱护。但愿《红楼梦》在历史的进程中 一路走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