翼龙贷能上市嘛:三国人物职场谋略对现代的启示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7 08:32:09

 

 

一、找对你的老板 曹操势力

第1节:1 曹操VS袁绍

引言

在时光的荒涯上,曾传唱过“三国争霸、群雄逐鹿”的壮阔佳话。曹操、刘备、孙权、诸葛亮、周瑜……这些折射着智慧与勇气的名字以及他们的光辉传说,如恒星般嵌入了历史的天空,穿透时间的尘烬熠熠闪光。

而今,充斥着权谋与纷争、联盟与崩析的现代职场,俨然硝烟弥散的三国战场。无数人在其间奔波劳作,有人收获了得意喜乐,有人饱尝艰辛失落。在散去了狼烟、湮灭了剑影刀光的今天,静心重读那一幕幕金戈铁马的峥嵘往事,或者我们可以从中获取一些游刃职场的崭新启示……

第一章 找对你的老板

第一节:曹操VS袁绍, 跟对老板,事业成功一半

三国典故:张绣认曹操做老大 张绣公司是个小公司,数次击败曹操,在宛城占了一点地盘。张绣知道,小公司生存不容易,随时随地都可能倒闭,要想生存,还得加盟大公司。这时,曹操与袁绍正在官渡争夺市场,都希望张绣能够加入自己的公司,扩大自己的市场份额。两家都不约而同地派出使者,希望说服张绣加入自己的公司。 张绣的人事经理贾诩,把当前经营状况正好的袁绍公司的招聘经理赶了回去,热情地接待了来自曹操公司的招聘官。张绣感觉很奇怪,过去与曹操有过几次市场竞争,不但打败了曹操公司,而且还灭了曹操的儿子、侄子和经理典韦。自己跟曹操有着深仇大恨,这个时候应该接待袁绍的招聘经理,设法加入袁绍公司才是,怎么…… 满肚子疑惑的张绣急忙找到贾诩。 看到疑惑不解的张绣,贾诩不慌不忙地说,袁绍鼠目寸光,嫉贤妒才,现在公司发展确实好,但长远看起来,倒闭的可能性相当大。再说袁绍公司财大气粗,人才又多,我们加进去不会受到重用。而曹操公司不一样,虽然曹操公司现在不如袁绍公司,但长远来看,曹操公司肯定能够击败袁绍公司;此外曹操是个真正的企业家,虚心纳荐,礼贤纳士,为了公司的发展,肯定不计前嫌,现在曹操是创业之初,我们加盟进去,肯定可以得到重用。张绣听完贾诩的话,觉得非常有道理,就加入了曹操公司,此后曹操公司果然发展一日千里,张绣在曹操公司也得到重用,事业上获得了巨大的成就。

选择老板很重要 贾诩认为选公司实际上是选择老板,如果选择袁绍做老板,虽然是风光得意,工作环境也好,待遇也高,拿出来的名片也特别好看,但袁绍并不是位好老板,一旦袁绍公司倒闭或者被迫资产转让,加入进去不但不能够在事业上有所成就,反而连原先那点小小的成绩都损失掉了,得不偿失。选择曹操就不一样了,因为曹操是一个非常出色的企业家,加盟进去后,事业上肯定会有很大的扩展。 曹操公司的发展肯定没有问题,因为曹操是个好老板,好老板是不会让自己的公司停滞不前的,加盟进去后只需一门心思地工作,肯定会出成绩。贾诩觉得,一个好的老板就像一头狮子,即使率领的是一群羊,这群跟在狮子后面的羊,最后都会变成狮子。张绣的公司就像一只小山羊,希望变成狮子,加入曹操公司跟在曹老板后面是最合理的选择。

选择老板有方法 贾诩建议张绣加盟曹操公司,肯定是曹操有什么过人之处,而这些过人之处,不管是三国时代,还是放在现在这个时代,都是通用的。用下面几个判断老板的标准,一般情况下,都不会有错,这对于我们的事业发展是很有帮助的。善为人。一个人的思想观、价值观决定着他的行为取向,公司也是一样,公司的用人之道及经营之道与企业战略、隐形的企业文化及老板的处世之道息息相关。一个严于律己、善为表率的老板,才会让手下人尽心做事情,才会让手下形成一个默契的能够实现任务的团队。善用人。老板是一个配置资源的人,并不在乎老板亲自完成多少工作,老板只需要指出方向,然后利用各种人才,完成既定的目标。能够把各种人才统合起来并形成团队力量的老板,就是一位好老板。善经营。一个老板肯定知道自己在做什么,也知道怎么去做,只有这样的老板才是最理想的老板。如果老板不知道自己在忙活什么,下面的人就更不知道从何做起。 大战略。俗话说,你的思想有多远,你的行为就有多深。一个有着大战略思维的老板,不管在什么时候,他的目标都是唯一的,所有的行事处事之道,明里不说,但暗里均符合整体战略要求。这样一个“着眼于现在,放眼于未来”的老板,肯定是所有人都希望投靠的老板。

现代职场启示 职场上生存,不是盲目地拼实力,更多的时候,拼的是眼光,拼的是谁有眼力选择一个好公司,拼谁有眼力选择一个好老板,拼的是谁能够像贾诩那样,在纷纷攘攘的乱世中,始终能够保持一颗睿智的心,找到属于自己的人生舞台。记得学习贾诩的评判标准,而不是张绣的直觉想法。不要选择目前正红的袁绍,应选择一个有未来的曹操。选择了一个好老板,等于选择了一个好公司,就等于选择了一个光明的未来。睁开智慧的双眼,就能够给自己选择一个美好的未来!

第2节:2 曹操VS刘备

 

第二节:曹操VS刘备, 寻找最适合自己发展的根据地

三国典故:孔明投奔刘皇叔 曹操费尽心机统一北方市场的同时,我们的刘皇叔在荆州新野小县落寞地生活着,也不知道干什么好。想着曹操随时会来,刘皇叔心里就发怵,跟曹操抢市场可真的不容易,需要招聘一些人才。削尖了脑袋的刘皇叔到处打听人才,还真的给他打听到了一位叫诸葛孔明的先生。 不过刘备请来的孔明是位草民,刘备的两位兄弟关羽、张飞老大不乐意,横看竖看孔明都不顺眼,一个草民能够有多大用场,还能挡得住曹操的百万大军?曹操统一市场的野心众人皆知,没过多久,果然派了公司的经理人夏侯敦来抢新野市场。草民孔明出场了,故弄玄虚把刘关张搞得一头雾水,但也没什么好办法,以前一直打败仗,这次打不过还是老规矩——跑。但在博望坡这个不起眼的小地方,经理人夏侯敦吃了大败仗,被孔明一把火烧得狼狈地逃回了许昌。此时,大家对孔明开始服气了,这个草民还真厉害啊,要么不开和,开和就是清一色的七小对,真是牛人。赤壁市场功防战后,孔明彻底成了刘备的救世主,拿我们皇叔的话就是——我是鱼,他是水。鱼没有水肯定不能活,有了水,鱼自然很逍遥地游来游去,自由生活了。可是,孔明这个天才怎么没有投奔统一北方市场的曹操公司,反而投靠了手上还没有十万人民币的刘备呢?后来的事情,我们大家都知道,孔明当了刘备的经理人后,越来越风光,在刘备光荣后,蜀汉公司的董事长刘禅称呼孔明相父,孔明的事业发展也是位极人臣。

为何选择刘备当老板 孔明怎么没有选曹老板的公司?我们很喜欢问这样的问题,假如我是孔明的话,我会如何选择。一个是曹操,开创了雄霸北方的市场巨无霸;一个是志大才疏的刘备,蜗居小县开了个零售门面房。如果你觉得你是个天才,你会选择哪家公司呢?如果加盟曹操公司,因曹操公司已经统一了北方市场,家大业大,人才辈出,各个岗位上副总、经理、主管都各就其位,按部就班地工作着。诸葛亮加入后,不见得能够得到重用,甚至连主管的位置也不一定应聘得上。当然了,诸葛亮是真金,真金自然不怕火炼,最后终归会发光的。如果诸葛亮加盟曹操公司,按照诸葛亮的隐忍性格与把握机会的能力,最后肯定能够当上经理,诸葛亮的生活肯定是有滋有味,不仅仅只是小康。如果加盟刘备公司,刘备公司实在寒碜啊,连个正经的公司也没有,仅在新野开了个门面房。虽然广告牌上特意写了皇亲国戚,但谁都知道,这年代,大帽子吓不死人。 刘备凭什么请诸葛亮?皇亲国戚肯定不是,那还有什么?据说曹老板有次跟刘爷一块喝酒,说刘备是真英雄,这样的大人物嘴里说出这样的话,不是件简单的事情。就像比尔?盖茨对你说:“嗨,哥们,你是21世纪最杰出的人物。” 此外,刘备一生征战打拼市场,一次比一次输得惨,经常有上顿没下顿的,别说年终奖金,有时还拖欠员工工资,愣是一个劲地说好话许好愿,这样的人也去跟随吗?虽然工资一直拖欠,但刘备的队伍却很稳定,而且一直在逐渐地扩大,虽然在市场上被人家赶着到处跑,到现在也不过是开了个门面房,但你见刘备认输过吗?没有。而且看起来,这个织草鞋到处卖的家伙越来越强悍了,很有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架势。诸葛亮是什么人,诸葛亮愿意当经理吗?肯定不愿意。诸葛亮想当的至少是公司的副总,在曹操那里做不到,但在刘备这里机会却是大大的,刘备还是缺人才啊。只要给刘备指出市场发展方向,只要打几次漂亮的市场攻防战,刘备这条咸鱼还是可以翻身的;重要的是自己可以当副总,这才是诸葛亮的想法。诸葛亮精心给刘备制作了一份完美的市场攻防策划营销案——天下三分图。刘备一看策划案,立马欢喜得不得了,真合我意啊!两个人一拍即合,从此刘备诸葛亮开始了辉煌的创业过程。事实上,诸葛亮职业目标的实现过程有些周折,但他的职业目标的确实现了,最后确实成了蜀汉公司的二当家。

现代职场启示 很多人喜欢跳槽,跳来跳去,跳了好些年,跳到最后才发现自己一直在打转。诸葛亮的做法很值得借鉴,职业目标拟定以后,如果没有碰到能够实现自己职业目标的老板,就在现单位窝着,等找到合适的老板后,立刻跟过去,事业发展马上有了最大的成功机会。盲目地变换公司,四处跳槽,忠诚度方面得不到社会认可,另一方面你永远也不会得到重用的机会。职业生涯目标设定好后,那就得认真地寻找合适的老板了,精心准备一份符合老板需要的报告,让老板一下子看中你、重用你,如此你的事业发展的进程就加快了。 一个普通的平民百姓,在社会上打拼并希望发展到足够高的社会地位,没有合适的老板跟是不行的。找到了合适的老板,就等于找到了事业发展的根据地,找到了开启成功大门的金钥匙。

第3节:3 曹丕VS曹植

 

第三节:曹丕VS曹植, 认准继承人,谁才是真正的王者

三国典故:曹操鸡肋杀杨修 刘备按照天下三分图的公司发展战略,很快地组建了荆州公司、益州公司,下一步就是成立汉中公司。很快的,刘备把曹操在汉中的市场份额也抢了过来,负责汉中市场的经理夏侯渊还被刘备砍了头。暴怒之下的曹老板亲自出马,要抢回汉中市场,很多经理都跟着曹老大到了汉中,其中档案部经理杨修也跟了来。 曹老板出师不利,进了别人嘴里的骨头,想再抢回来,可不是件容易的事情。当保卫科的人来询问晚上安全口令时,焦头烂额的曹老板随口说了句“鸡肋”做为夜间口令。听到口令的杨修向来认为自己聪明,觉得明白了曹操的心意,曹操会放弃汉中市场回许都,于是让手下人收拾收拾准备回去。自然有人向曹老大打报告,曹老大一生气,新仇旧恨加起来,就把杨修给杀了,说是扰乱军心。

杨修是怎么死的? 曹老大一向喜欢杨修,要不然,也不会让杨修担任档案部经理,此外杨修跟曹植的关系相当密切,怎么会为这么小的事情把杨修给杀了呢?其实是杨修自己的问题,“鸡肋”只不过是个堂而皇之的借口而已。要说杨修为什么会死,应该从曹操的儿子曹丕、曹植的继承权说起。自曹冲死了之后,曹操一边伤心一边为继承人的事情烦恼。曹操公司的发展大了,人员也增多了,家大业大,跟其他老板一样,曹操也开始烦恼公司下一步的发展。公司总归是要交给下一代人接班的,长生不老的事情只是个神话,曹操也不例外。公司应该交给谁?曹丕还是曹植?曹丕、曹植背后做了N多小动作,就是希望能够抢到继承人的位置。曹老板怎么会不知道两个儿子做的那些龌龊事呢,只是曹操实在没有想好,应该让谁做公司的下一任继承人,所以我们的曹老大始终在那里装哑巴。老曹本能地喜欢曹植,觉得曹植文采比较好,为人宽厚老实。曹丕政治才能突出,但为人过于阴沉狡诈。为了争夺公司继承人的位置,两个人的幕僚可没有少操心,为曹植操心最多的就是经理杨修。杨修跟曹植的关系实际上等同于师徒关系,给曹植出的主意大多来自杨修。当曹操终于在心里确认曹丕为下一任继承人的时候,跟曹植有关的人肯定要倒霉了,首当其冲的自然就是曹植的老师杨修。只是我们的杨修,死的时候还没有明白是怎么回事,就稀里糊涂地去了另一个世界。事实上,即使没有鸡肋的事情发生,曹操也会杀掉杨修。杨修跟错人了,死只是个早晚的问题。

绩优股寻找的方法 希望在公司里生存,自身实力固然重要,但别忘了谁是将来的老大,如果站错了队伍,肯定会被清除出局。杨修死得很冤吗?不冤,因为他站错了队伍。选择绩优股,为自己谋取一个完美的未来事业,是一个职场人时刻需要注意的事情。认清公司发展矛盾。公司的发展是根据外部市场的变化以及公司内部的发展来拟订的,什么时候会用什么人做继承人,名义上并没有公布出来,但选择规则事实存在。认清公司的核心发展矛盾,也就是认清公司发展方向。一般情况下,公司为了下一步的发展,继承人选择方面,往往优先选择能够解决公司主要矛盾的人。认清了公司的发展矛盾,会让你从很多琐碎的事情中脱离出来,以一颗清平的心,去看待整个公司的发展脉络,这个时候,你就可以很好地把握自己的事业方向。认清继承人特点。一般情况下,不存在唯一选项,往往是对错选择题,甚至是多项选择题。认清楚每个选项的优点、缺点,尤其是每个选项的长板,至关重要。 老大喜欢什么样的人,并不是优选次序,优选次序的第一位是公司发展矛盾,优选次序的第二位是选项中谁能够解决问题。跟着能够解决问题的选项,一般情况下都不会错。

现代职场启示 杨修死了,是因为曹老大觉得他如果不死,继续辅佐曹植,将来会给曹丕带来极大的麻烦。杀掉杨修,曹植周边的人都意识到了危险,会慢慢地消散,自然就事先解除了曹丕将来最大的难题。现代职场里,很多人都喜欢跟着一位强势的领导人,觉得一方面可以学到东西,另一方面发展肯定会好,其实这种想法是错误的。如果你跟随的领导是位内部管理高手,但公司当前的核心矛盾是销售量始终上不去,公司以后选择什么样的人当领导?结果不言自喻。职场生存,跟领导时,也要看看公司的发展,别一味觉得谁能力高就跟谁。对于公司来说,重要的不仅是能力,而是公司现在和以后需要什么样的领导。跟对了领导,你才有被重用的可能;跟错了,那你得跟杨修好好沟通沟通心得体会了。

第4节:4 曹丕VS曹植

 

第四节:曹丕VS曹植, 跟什么人走什么路,方向要明确

三国典故:曹操选曹丕担任继承人 曹操有二十五个儿子,其中曹丕、曹植、曹彰、曹昂、曹冲五个儿子是出类拔萃的经理人,其中最得曹操宠爱的曹冲早亡,长子曹昂死于乱军中。剩下三位经理人中,曹丕性格阴冷,擅长政治;曹植才华横溢,放浪不羁;曹彰武艺高强,战功卓著。公司发展壮大了,发展也相对稳定,继承人的问题显得越来越重要,在几个儿子中选出一个继承人来,不仅仅是自己的喜好问题,更需要从公司的整体发展考虑。老曹的头很大,碰到手心手背都是肉的情况,也有点头晕晕的。如果选择曹植,当时的情况我们可以不去猜测,但后世南唐李后主的事实,让我们可以很轻松地把舞文弄墨的曹植排除掉,更何况一统北方江湖的曹老板呢。 曹操最后选择曹丕担任继承人不是没有道理的。公司大了正常发展后,公司外部压力往往会激起公司内部同仇敌忾的张力,应该说,公司的外部压力是一个公司健康发展的外在动力。一个组织、一个公司真正的衰败,往往是从内部崩溃开始的。选择擅长于政治的曹丕接手公司,能够更好地处理公司的内部事务,使得公司内部保持团结一致,对公司来说是最合理的选择,所以把曹彰也排除掉了。

一母生九子,九子各不同 为什么曹丕长于政治,曹植长于词令呢?看看两位公子的老师就明白了。曹丕的老师——司马懿,曹植的老师——杨修。 对老曹来说,市场的事情可以放一放,谁做接班人绝对不能放。曹冲死后,曹操一直郁郁寡欢,继承人在哪里啊?我们的老曹同志发出悲呛的哭音,铜雀台上天问之音缭绕不绝。剩下的几个有点出息的儿子得培养啊,给曹丕、曹植选什么老师呢?老曹的心绞痛又发作了。

司马懿嘛,大家都知道的,政治天才、军事天才,三国里最杰出的经理人。老曹在时,市场已经相对稳定,向外继续扩展不怎么现实。为了公司的持续发展,想到曹丕好像比较喜欢政治,曹丕跟司马懿在一起会投缘,那就让司马懿带曹丕吧。杨修嘛,大家也知道,曹操一直很喜欢杨修,一直让他担任档案部经理。杨修这个人聪明绝顶,就是有时会耍小聪明,看起来跟曹植挺默契的,那就让杨修带曹植了。 跟着心计深沉的司马懿学习的曹丕,变得越来越阴冷,政治手腕也越来越灵巧;跟着恃才傲物的杨修学习的曹植到后来整个儿一个浪荡儿,天天诗词歌赋。

找对自己的领路人 显然,如果老曹楞让杨修带曹丕,假如曹丕认命的话,出来的八成可能是一个小杨修;同样如果老曹让司马懿带曹植,假如曹植认命的话,出来的八成是一个小司马懿。两位公子自然不肯认这个命,跟自己趣味不相投的老师,肯定会被赶跑,多赶几次,老曹自然明白这个儿子需要什么样的老师带。学政治的找个政治家,学诗赋的找个诗词家,这样各得其所。从后面的发展看,尤其是带我们成长的老师,对我们成长的影响极大,跟什么老师像什么人。两位公子,都各自有了跟从的老师,在老师的带领下,两位公子的某方面特长也越来越像两位老师。这也是为什么曹丕当皇帝,曹植被逼着写七步诗的根源了。

现代职场启示 在这个世界上,不可能每个人都生在帝王家,更多的还是平头百姓,发展自然跟曹丕曹植没有办法对比。但有一点却是很明白的,你在职业场里私下跟随的老师,将决定着你将来的成长。如果你找的老师水平很平庸,那么你的成长往往会更平庸;你找的老师越厉害,那你成功的机会也越大。如果你选择错了老师,明明你喜欢搞管理,偏偏找了个研发经理当老师,最后的结局想想也知道,你永远也没有办法达到期望的高度。确定了职业发展的方向后,找老师时应该特别留神,找水平高的人家自然不带,但你可以按部就班地一个阶段一个阶段地去寻找,总有你成功的时候。最怕的是半道上换了老师,尤其是在我们发展最关键的青年时期,一旦换错了老师,对事业成长的打击绝对是致命性的。要想成为政治家,那就去找司马懿;要想成为诗词家,那就去找杨修;老师绝对不可以找错。下棋找高手,弄斧到班门,找的老师越强,你的发展就越大。

二、找对你的定位 刘备势力

第5节:刘备是个好演员

  

第二章 找准你的定位

第一节:刘备是个好演员, 在什么位置演什么角儿

三国典故:曹操煮酒论英雄 有人说,凡是当老大的,都是天生的演员,这句话用在刘备身上,绝不为过。刘备是三国时期最杰出的演员,当时没有奥斯卡奖项的设置,如果有,我肯定动员所有的朋友投刘备一票。曹操一个人喝着闷酒,想了半天,请刘备来喝酒聊天。刘备很高兴,曹老大请我喝酒,不容易啊;另一方面心里也发毛,为什么请我喝酒?喝酒时最容易漏嘴,得小心点。 有些人虽然一度贫困潦倒,但依旧掩盖不了他的大贵之气,刘备就是这样的人。老曹跟刘备聊得很开心,问了刘备一个问题:“哥们儿,你说这年头谁是英雄?” 刘备心里想:“我肯定是英雄,只是现在不得已。”但刘备不敢说,说了,要被曹操宰。刘备想了想,就跟曹操打起了酒官司,顾左右言其它。绕了半天,曹操有些不耐烦,端起一杯酒喝完说:“别绕了!这年头真正的英雄人物就是你跟我。” 天上“轰隆”一声打了个巨雷。刘备呆呆地看着曹操,筷子掉到了地上,一支筷子在地上弹了一下。曹操正用袖子擦胡子上的酒,听到了筷子落地又弹起的声音,就问刘备:“怎么啦?” 刘备赶紧把筷子捡了起来,顺口说了句:“这么大的雷,吓死我了。”老曹哈哈一笑:“大丈夫怎么可以怕雷呢?”刘备赶紧接口:“孔子是圣人,他也怕打雷,别说我了。” 此时张飞关羽两人怕曹操会杀刘备,闯了进来。见刘备没事,关羽连忙掩饰说自己来舞剑助兴。曹操说:“这又不是鸿门宴。”然后斟酒让他们压惊。后来三人一起出来,刘备说:“我在曹操的地盘上天天种菜,就是要让他知道我胸无大志,没想到刚才曹操竟说我是英雄,吓得我筷子都掉了。又怕曹操生疑,所以我就说自己怕打雷掩饰过去了。”关羽张飞佩服得不得了。

刘备的演技 曹操是老大,刘备也是老大,但此时的刘备,因为某些原因,不得不在曹操公司混口饭吃。为了打消曹老大的疑虑,刘备在许昌特意种了点菜,天天在那里盘弄着菜地。其实菜地没什么好弄的,如果曹操真顾虑刘备,随便找个借口,就能把刘备杀掉,也不会向东汉公司的董事长献帝推荐刘备了。只是曹操实在爱才,非常渴望刘备能够为曹操公司出力,一方面派人监视刘备的行为举止,另一方面不给刘备真正的任务做,憋着刘备,希望时间久后,刘备能够真心实意地为曹操公司出力。为了增强与刘备的感情,曹老大采取怀柔政策,请刘备喝了这场英雄酒,并直截了当地指出刘备是英雄。曹操的渴求之心已经摊上桌面。这个时候如果刘备还继续种菜的话,曹操也不会说什么,你去演你的戏吧,只要你不跟我做对,什么都好说。这点曹操比谁都清楚。寄人篱下肯定不舒服,实在佩服刘备的演技,在曹操手下种菜也是门艺术,种几年菜能够丝毫不松懈,本身就够得上天才。在对手公司谋活,稍微不小心,漏出点破绽,露出想跟曹操作对的念头,曹操还是要杀人的,这方面一点疑问都没有。刘备也知道自己的这点演技,曹操是明白的,演了这几年戏,曹操没吭声。但现在曹操把话放出来,说刘备是英雄,那味道可有点不对了,演员生涯就此打住,于是有了刘备出走徐州的后事发生。

演戏的基本规则 好的演员知道,需要演戏的时候就一定上台,不需要演戏的时候,就一定卸妆,刘备是深谙此道的顶级演技高手。演戏的目的性。演戏也是有目的的,有目的的演员才是一位好演员,上了台的演员一定要明白,自己在演什么,并全身心地投入进去,才能够把这个角色演好。出工不出力的演技是蹩脚的演技,人家一看就看出来了,要演戏,就得有目的,你的目的就是告诉别人你在干什么,以便让别人更好地了解你。演戏的社会性。演戏毕竟是演戏,不管你演得有多真实,实际上是骗不了高手的,可以欺骗普通人。只要能够欺骗普通人,社会舆论方面对你自然有利。高手做事时,往往会考虑到社会舆论方面的导向性,很少做对自己舆论不利的事情。越是老大,越会演戏,演戏就是给别人看,就是为了形成对自己有利的社会舆论。

现代职场启示 现代职场里,不管你的能力有多大,也不管你过去多辉煌,总会有高潮,也有低谷。 当我们在低谷,不得不寄人篱下的时候,需要注意保护好自己。比如说,如果你曾经是位500人企业的厂长,因为某些原因,现在在别人手下当经理,这个时候就应该学会保护自己,演什么就得像什么,别让现任厂长对你起疑心;如果让现任厂长对你起了疑心,位置肯定会有些不安全,连寄人篱下都没有保障。演戏演到一定时候,就应该停止,别在那里一直演下去,人是一种惯性思维的动物,别出现演戏演到最后,把自己也演进去的情况,在那里安然地、自得其乐地工作生活着。 有低谷自然有高潮,低谷的演戏是为了等待高潮的到来,高潮的戏是为了更好的事业发展。你不觉得曹操也是个优秀的演员吗?当然,曹操是位好演员,刘备更好。

第6节:三分天下图

 

第二节:三分天下图, 给老板一份完美的策划

三国典故:诸葛亮的天下三分图一个草民要想获得大成功,单单有能力是不够的,还要善于营销自己,善于让自己的能力在几张纸一张图上体现出来,得为一些企业家量身定做可行性极高的策划,一旦获得企业家认可,成功的第一步就迈出来了。诸葛亮就是这样的草民,一位懂得老板心理、懂得怎样推销自己、懂得为老板制作策划的草民。皇叔刘备从曹操那里逃出来后马上在徐州开了个公司,也没想一想曹老大是干嘛的,三两下,刘备被曹操像赶鸭子一样赶了出去,公司很快破了产。其后几次在市场上争锋,刘备都被曹操打得一败涂地。刘备逃到荆州刘表那里,刘表让刘备在新野开了个门面房。这一开就是好些年,经过好几年的埋头苦干,刘备开始认真反思这些年来的创业路。创业真难啊,刘备想了想,自己开公司已经开了好几次,每次都是椅子还没捂热,公司不是被收购就是破产,混到现在也只有十万块钱,而且还是刘表那里借来的。怎么才能够把公司做起来并做大呢?刘备一边编织着草鞋一边想,一脸茫然。诸葛亮一直在山里耕地种田,有一次向好朋友徐庶吹牛,说自己要么不出去,出去肯定能够当超级航母公司的副总。徐庶也觉得诸葛亮当大公司副总没问题,后来徐庶帮刘备做事时,特意向刘备推荐了诸葛亮。三顾茅庐的传说是假的,诸葛亮的营销才是真的。当刘备跟诸葛亮见面聊天后,诸葛亮拿出为刘备量身制作的三分天下商业计划书,明确告诉刘备,公司应该朝哪个方向发展,应该怎样做才是最合理的。听了诸葛亮的话,刘备就像白内障患者做完手术,眼前立马一片光明。混了大半辈子,居然连公司的定位都没有搞明白,刘备狠狠地掐了一下大腿,疼但快乐着,公司发展现在有指望了,诸葛亮的天下三分策划,完全符合公司的发展需要和自己的远期目标。

老板在想什么? 当老板的,考虑的最多的是什么问题?是公司的定位问题。跟个人的职业生涯规划一个道理,如果公司的定位没有理顺,以后的发展始终会缺乏方向性和战略性,不得不在市场里随波逐流。靠天收的方式,只是一个不切实际的乌托邦而已。不管公司处在什么阶段,都需要给公司做定位,毕竟公司生存在社会里,社会始终是变化发展的,那就得结合社会现实,给公司的发展定位做修正做调整。往往最难拟订的是公司的长线发展目标,长线发展目标一定要结合现实,一定要有可行性。当老板开公司开了几年后,一般情况下,对于公司的发展定位问题,都会考虑很多很仔细。而老板往往因为陷入困局中,反而难以给公司做个准确的定位。诸葛亮吃准了刘备,知道刘备的问题是什么,知道刘备的希望是什么,更确切一点的说法就是:诸葛亮知道老板需要什么,知道刘备需要什么,诸葛亮能够给刘备的公司,开出一付绝佳的治本中药来。实际上,天下三分图不但是给刘备开的治病中药,同时也是诸葛亮给自己的职业人生做的最佳策划案。

开具药方的关注点 内部环境。每个公司的组织结构不一样,每个公司的发展阶段不一样,每个公司的内部压力也不一样。给老板开药方时,需要多了解公司的内部情况,尤其是人员构成。往往,公司的人员构成反映了老板的企业经营思路,也决定着公司目前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外部环境。外部压力始终是公司发展的推动力,如果压力过大,对公司造成的危险则是毁灭性的。如何规避外部压力,并实施有效的营销战略,化压力为动力,让公司进一步发展,是非常需要注意的事情。老板性格。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什么样的老板决定着什么样的下属,跟老板性格始终不合拍,或者说存在性格方面的严重冲突,这样的老板最好还是不要跟,即使一时春风,最后依旧很无奈。自我需求。为老板做策划书的目的,是为了公司的发展,但别忘记了给自己留个心眼,公司发展后要有自己的位置,别忙着给老板做嫁衣,却忘了给自己留件遮寒的衣裳。

现代职场启示 现代职场中,想出人头地迅速成长的年轻人非常多,但这类年轻人,主要以到处飞的绿头苍蝇为主。绿头苍蝇到处飞,往往死在苍蝇拍下面,下个轮回依旧是绿头苍蝇。很少有像诸葛亮那样,结合一个公司的发展,有针对性地提出有见解的、有可行性的建议来,最终实现自己的职业目标。职场生存发展,想迅速地出人头地,解决老板的问题是最重要的,那是你的价值所在,如果你能够提出一个让老板满意的解决方案来,能够体现出你的价值来,那你的发展就快了,成功的梯子也就放在你脚边了。

第7节:关羽VS马超

 

第三节:关羽VS马超, 别忘了自己的工作职责

三国典故:关羽约马超比武 马超与许褚在渭水边斗殴不分上下,让马超的名气迅速传遍大江南北,有人甚至在江湖上传言“前三国吕布,后三国马超”。马超斗殴很牛,但拼市场实在一般,架不过曹操的手段,马超在渭水边吃了败仗后,投奔了张鲁。张鲁跟益州的刘樟关系一直不怎么好,经常相互抢市场,马超做了张鲁的经理人,自然想为张鲁做点成绩,就主动向张鲁提出,去抢占刘樟的益州市场。刘樟听说是马超就吓呆了,为了保住自己的益州市场,不顾下属们的反对,把刘备请进了益州,希望刘备能够抵挡住马超的攻势。在葭萌关这个地方,刘备手下著名的经理张飞跟马超单挑,不分胜负。 过了一段时间,刘备跟刘樟闹翻了脸,刘备想抢刘樟的益州公司,诸葛亮也来了益州。诸葛亮一来,立刻挖角,把马超从张鲁公司挖了过来,自此马超成了刘备公司的经理。马超加入刘备公司后,刘备很快收购了益州公司,并且稳定了下来。公司里盛传马超如何厉害,老经理关羽正在荆州公司担任CEO,关羽不爽公司的职员对马超的赞誉,提出要来益州公司跟马超做面对面的比试,看看到底谁才是公司真正的牛人。关羽这个提议让刘备、诸葛亮急坏了,虽然公司已经收购了益州公司,但益州、荆州公司实际上并没有完全稳定,都需要继续努力才能够维护好现状,而这个时候,荆州的CEO关羽为了跟马超一比高低,居然连荆州公司都不管。好说歹说,说马超不过是个经理,关羽是CEO,马超不好跟关羽相提并论,这才打消关羽来益州跟马超比试的念头。

关羽犯了什么错误? 马超是新加入的经理,公司盛传马超经理能力相当高,因为马超曾经好几次让曹操吃了大亏,此外马超的加入,使得刘备迅速收购了益州公司,加上马超几次跟著名的经理对决,都没有输过,公司里说马超能力高是正常的。一方面公司有意提高马超在公司的威望,另一方面马超确实有不俗表现。关羽是刘备委以重任的荆州公司CEO,作为刘备公司的分公司领导,应该更多地为整个公司的发展着想,应该为荆州公司的稳定与发展多动脑筋。如果公司对关羽不器重,也不会让关羽担任分公司CEO,而关羽只是为了跟新招聘的经理赌一口气,争一争到底谁是第一的虚头衔,居然要暂时放弃CEO的管理职责,想来益州与马超比试。做为分公司CEO,第一要务是分公司的发展与稳定。无论如何,不管有什么个人恩怨,都需要放在一边,都应该为公司的发展与稳定考虑,应该从刘备公司整体出发,为公司的未来多多着想。很明显,关羽是个不称职的CEO,不但小心眼,而且容易嫉妒,用这样的人担任分公司的CEO,分公司迟早会倒闭。 实际上,荆州公司后来果然像演戏一样的倒闭了,而且荆州公司的倒闭跟其他公司的优秀经理人无关,居然是被孙权公司的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年轻人陆逊算计掉了。当时,陆逊在关羽荆州公司的门口开了个小门市部,整天装出个无所事事的样子,实际却拼命打听荆州公司的小道消息,表面上又对关羽极尽阿谀奉承点头哈腰之能事,让自大狂妄的关羽很是看不起他而疏于防范——有时候看不起人却是给自己设下了陷阱。 陆逊果然打听到荆州公司因为关羽管理过于严苛,要有重大人事变动,荆州公司的几个横竖都是死的部门经理起了异心,他抓住这个时机,与这几个部门经理联合,全线收购荆州公司——陆逊不出手则已,第一次出手就害得关羽大意失了荆州。

经理人的职责 公司职责。显然,作为经理人,不管是CEO还是CFO,第一要务应该多为公司着想,一个只为自己考虑不为公司考虑的经理人,不是一个合格的经理人。这样的经理人放在一些重要的岗位上,是非常不合适的,总有一天会出问题。榜样职责。作为经理人,处理公务是自然的,但还要起到榜样带头作用。俗话说,什么样的将军带什么样的兵,说的就是这个意思。经理人在日常工作中应该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因为下面有很多眼睛看着,几乎所有的下属都以经理为榜样,努力学习提高自己,经理的表现好坏,将直接决定团队成员的实际表现。

现代职场启示 现代职场里,很多人会犯与关羽类似的错误,这是很不应该的事情。其实公司安排某个人担任某岗位,都是有原因的,不会无缘无故安排一个人担任公司重要的岗位。既然公司已经安排你在某个岗位上工作,那你就应该做好本职工作,这样才不辜负公司的厚望。仅仅是为了脸面就放弃本职岗位的正常工作,要这样那样,绝对是不应该的事情。在选择职员担任某个重要的岗位时,同样也应考虑这一点,安排不合适的人担任公司重要的岗位,等于给自己找麻烦。

第8节:吕布VS赵云

 

 第四节: 吕布VS赵云, 创业还是打工?

三国典故:吕布白云楼殒命——创业篇 吕布是个非常有能力的人,为了出人投地,先后认丁原与董卓为老板。因为吕布能力实在出众,两位老板先后认了吕布当自己的干儿子,希望吕布能够为公司好好出力。然而吕布实在是太渴望事业上的成功了,为了事业上的发展,先后把两个干爸爸都杀了。到最后,吕布依旧不甘心当经理人,索性自己开公司当了老板。吕布在徐州开公司后,没有多考虑公司发展的事,考虑更多的是如何与貂禅风花雪月。正在扩大的曹操公司想统一北方市场,吕布的徐州公司就在家门口开着,无论如何,都要收购吕布的公司,于是曹操协同刘备,收购了吕布的徐州公司,抓住了吕布。

白云楼上,吕布向曹操表态,愿意做曹操手下的经理人,为曹操出力。曹操是位大老板,凡是人才都想招揽过来,但对吕布,曹操有点疑虑,于是问刘备:“兄弟,你说我是收吕布啊还是不收?”刘备一考虑,如果吕布当了曹操的经理人,哪里有自己的好日子过。于是刘备马上回答曹操:“大哥没有看见丁原跟董卓吗?”曹操听后,马上叫人把吕布杀了。

三国典故:赵云千里奔刘备——打工篇 刘备第一次开的公司非常小,听朋友说曹操想收购陶谦的徐州公司,想借这个机会帮帮陶谦,关键是能够露露脸。于是刘备跑到公孙瓒那里借钱甚至借人。公孙瓒跟刘备是老朋友,不好拂老朋友的面子,就给了刘备一点,并把刚刚招聘的经理赵云也借给刘备。刘备一见赵云就超级喜欢,马上发动温情攻势,希望赵云能够到刘备公司来工作。赵云也想到刘备公司来做事,但有点不得已。于是,赵云把自己从袁绍那里跳槽到公孙瓒公司的事告诉了刘备,并说假如公孙瓒公司实在开不下去倒闭了,一定会来刘备公司做事。刘备这才稍稍安心,反正自己公司现在不大,只要赵云答应下来,总归会把赵云拉过来,先做个预约也好。等刘备到徐州的时候,吕布抢了曹操的衮州市场,曹操不得不退兵。刘备落个轻松,在徐州混了张绿卡,就此留了下来。赵云不得不遵从公孙瓒老板的调令,离开刘备回了公孙瓒的北平公司。过了几年,公孙瓒的公司倒闭了,赵云到处打听刘备的下落,得知刘备正去芒山找张飞时,赵云立刻赶到了芒山加入刘备公司,自此赵云成了刘备公司的签约经理。 赵云加入刘备公司后,一直辛苦工作,在刘备公司担任保安局局长。虽然官一直不大,但却担负着刘备公司最核心的任务。刘备死后,赵云在诸葛亮的手下继续为公司服务,在刘备公司终老后被评进公司名人榜。

创业还是打工? 三国时期,是个人都想开公司,很多经理人都有创业经历,像张飞、赵云、吕布、周仓等等。市场纷乱,没有找到合适老板的时候,很多经理人就开了个门面房在那里耗光阴。赵云一听说刘备开公司了,立马就跟了去,加盟刘备公司效力,担任经理人,有了善终。吕布却不一样,始终想自己创业,公司一度发展得确实很具规模,大有走向国际之势。然而吕布跟赵云一样,从根本上说是个经理人,当老板是不合适的,最后吕布开的公司还是被大老板曹操收购了。实际上很多经理人加盟到刘备公司时,刘备公司本身也就是个门面房,甚至还不如自己的门面房漂亮。为什么这些经理人还是加盟刘备公司?大部分经理人知道自己的情况,只能做经理人,做不了老板。如果一定要创业,开个门面房肯定没问题,在那里卖卖烧饼也能混日子,出去后也可以对别人说,嗨,我是老板,我手下有几十号人。可一些有心的人,并不愿意做这样的小老板,还是希望去大公司当经理,以期获得事业上的更大发展。这些经理人知道,有些老板有一统全国市场的能力,像曹操、刘备就是这样的老板,跟着这些老板,只要好好干,前途肯定要比卖烧饼光明。吕布经理一直不服气自己的命运,一定要自己创业,真不容易,吕布居然把门面房搞成了公司。以前是门面房时,其他人不在意,随意吕布去折腾。等吕布搞出公司来了,那些老板不干了。嗨,小子,开门面房就算了啊,居然敢开公司跟我抢市场,看我怎么玩你!说这话的不但有曹操还有刘备。几个老板一联手,股市风云突变,活生生的把吕布公司给挤兑了,我们的吕布同志的创业梦就此打住,最后还丢了小命。

现代职场启示 很多青年人都想创业,经常抱怨上班太辛苦了、钱都被老板剥削去了、又一点自由度也没有;我要当老板,哪怕做得不开心也值得。赵云能力高了吧,如果一定要做个武功比试的话,赵云不是探花就是榜眼;赵云做事谨慎了吧,用赵云的话来说,林子确实很大,鸟也确实很多,但我赵云都打过。 但赵云后来到刘备公司当了保安部长。因为赵云明白,如果自己还是开门面房,发展再大一点,肯定扛不住那些大老板的压力,与其如此还不如加盟大公司;再说大公司容易发展,一旦公司做大,不但自己有好处,连自己的子孙后代都有好处。想自己创业当老板时,先考虑一下自己到底希望得到什么,是卖烧饼创业还是到大公司打工。打工还是创业,不但要考虑自己还要考虑下一代,应该为后人留点东西。 一想到创业当老板,很多人就脸上放光眼睛发亮,但还是应该用心想想,你适合做什么?怎样做才能够成就最佳人生。

第9节:廖化VS无能

 

第五节:廖化VS无能,平凡如我也能成功?

三国典故:蜀中无大将,廖化做先锋 蜀汉公司在刘备当老板时,吸引了无数经理人加盟。在刘备的大力推动、各位经理人努力工作的情况下,蜀汉公司能人辈出,最终让天下三分的初始发展构想成为事实。但刘备死后,继任的大老板刘禅很无能;二老板诸葛亮能力确实突出,但诸葛亮不是老板,什么事情都要亲自过问并指导一番,并不让别人分一点权利职责,导致很多人因为没有足够的舞台,能力始终无法提高。“听我的没错,别自作主张”是诸葛亮的一句口头禅。在刘备招聘来的老经理们一个个故去后,蜀汉公司真的到了最危急的时候。“蜀中无大将,廖化做先锋”,这是对手曹魏公司对蜀汉进行政治瓦解的经典广告词之一。廖化原来在曹老板家附近卖馒头,生意不好做,看到关羽正投奔刘备,也想跟着去。“卖馒头的有什么用?”被关羽取笑了一番。 后来刘备在荆州,准备收购益州公司,廖化千里迢迢,把在曹操老家那里的门面房关了,辗转来到荆州。刘备一看,廖化能力虽然不怎么突出,但很忠诚,就让廖化跟在关羽后面守荆州公司。廖化虽然能力不高,但做事情极其认真,关羽慢慢地也喜欢用廖化做事。后来关羽在市场上吃了东吴公司的一个闷亏,就让廖化请救兵,救兵没有请回来,关羽已经被人家给收拾了。荆州公司被对手公司收购,廖化跟其他荆州干部全部到了益州,在益州公司廖化继续受到刘备的重用。刘备死后,诸葛亮上北方抢市场,因为廖化做事确实认真,诸葛亮调任廖化担任部门副经理。廖化也确实争气,在经理的岗位上做得还真不赖,虽然被对手公司取笑,但廖化丝毫不见怪,笨鸟先飞,勤能补拙嘛。几次市场争夺后,廖化因功转正做了部门经理。廖化晚年时公司倒闭,但廖化一个卖馒头的,已经做到蜀汉公司的部门经理,确实让人惊叹不己。

能力低也能成大事 几家公司在市场上竞争时,蜀汉的对手公司点评蜀汉公司的经理时,常常拿廖化当办公休闲时的开胃话题,在曹魏公司的干部眼里,廖化等于无能的化身。无能化身的廖化做了蜀汉公司的经理,不管服不服气,事实上廖化就是蜀汉公司的部门经理。廖化能力低是不争的事实,很多人只看到了廖化的弱点,并没有仔细想想廖化的优点。 廖化能够当经理,跟廖化自身的努力是分不开的。廖化做事情极其仔细,做事情干净利落从不拖泥带水,虽然很多事情做的并不是很好,但至少表面看上去,你挑不出错误来。没有能力创新,但廖化用他的勤奋努力弥补了这个缺点,始终能够让部门运转,这就是廖化的一大优点。廖化能够当经理,最重要的还是廖化的忠诚。哪个老板不喜欢重用忠诚的干部呢!想一想,廖化在曹操老家卖馒头,为了投奔刘备,被拒绝了一次不死心,最后带着伙计从许都一直走到荆州。许都离荆州很远,不像现在坐火车一天也就到,那时廖化从许都走到荆州少说也得个把月。这么辛苦的风餐露宿,就是为了到刘备公司来工作,这样的干部,谁不喜欢重用呢?实际上,别说廖化无能,很多自觉能力很高的经理人,还不如廖化。比如说关羽,他能把一个公司给搞垮了,如果廖化是分公司老大,一旦觉得公司有压力了肯定去搬救兵,起码不会像关羽一样把公司产业赔个精光。

普通人的成长阶梯教室 忠诚第一。如果发现自己的能力确实不高,那就认了吧,没有什么关系。公司调任职员担任领导时,能力其实并不是第一要素,忠诚度考核才是最重要的。只要你对公司忠心耿耿,老大肯定心里有数。到时候,老大会觉得你对公司足够忠诚,从而调用你去负责一些重要的岗位。勤能补拙。再聪明的人,如果懒,那就什么指望也没有。 “江郎才尽”里,江郎借口自己的笔被别人拿走了,所以写不出好文章,那是蒙人的。事实的真相是,江郎发达后除了吃就是喝,再也没有努力工作过。人勤快一点,做的事情自然多,积累的经验自然也多。做事仔细。能力不高没关系,做事情仔细点每个人都可以做到。事实上,几乎所有的领导都讨厌做事不仔细的人,尤其是那些自以为是的“聪明人”。这也是为什么社会上很多自诩能力极高的人,始终没有出头之日的最重要的原因。 做事干净。做一件事情就了一件事情,尽管做得不是很好,但只要你能够基本完成任务,老大对你的期望也就达到了。老大并不指望你有什么创新行为,只要你做事情干净利落,不给老大“找麻烦”,那就是你最大的成绩。

现代职场启示 现代职场上几番争斗下来,很多人发现自己原来并不是那样聪明,灰心失望之下,慢慢放弃了对事业的追求。其实能力问题确实是制约一个人成长的因素,但不是关键因素。像廖化那样,对公司忠心耿耿,工作认真、做事仔细、干净利落,最后你还是有升职发展的机会的。一个人能力低不是错,如果把能力低当成借口不想努力提高,那绝对是这个人的错了。

三、护好你的三亩地 孙权势力

第10节:孙权VS曹操

 

第三章 护好你的三亩地

第一节:孙权VS曹操, 坐稳自己的位置,守好自家的球门

三国典故:孙权赤壁抗曹操 如果说曹操是中锋,刘备是边锋的话,那孙权绝对是位优秀的守门员。你踢、你踢、你踢踢踢,我就是不让你进球。但没有天生的守门员,再优秀的守门员也得慢慢成长。曹操统一了北方市场后,立即全公司总动员向荆州公司进军,还没有热身,荆州公司同意合并进曹操公司。这让曹操得意不已,于是写了一份威胁兼劝降的信,送到了孙权那里。信的大意是,曹操公司打算用八千万美钞收购东吴公司,虽然东吴公司不值这个价钱,但你不卖也得卖,卖也得卖,没得商量。老实说,孙权担心如果不卖,最后可能一分钱都得不到,对八千万美钞确实有些动心。于是孙权询问公司里的老干部,意见跟孙权的差不多,大部分人都支持卖掉公司,分点美钞算了。这可把刘备急坏了,急忙让诸葛亮去孙权公司,希望游说孙权不要卖公司,能够跟刘备合作形成天下三分。诸葛亮到东吴公司的时候,刚好东吴公司的经理周瑜也回了公司,两人一合计,觉得应该劝说孙权不要卖公司。两家公司合在一起时,跟曹操公司有得一拼。诸葛亮先出马,一番辩论下来,东吴公司的干部一个个被逼得没话说。孙权一看,自己的干部不再吭声,没有讨论出个结果来,转身回屋继续想卖还是不卖。 周瑜来找孙权说,他已经准备好了,打算在赤壁跟曹操公司拼一拼,并告诉孙权,有把握保住公司。周瑜是公司前任掌门人最器重的经理,说话的分量自然非同小可。孙权又听周瑜解释了大半天,终于明白了一个很重要的道理,如果拿了曹操的八千万美钞,自己最多得一千万,其他的得分掉。东吴公司现在虽然不值八千万美钞,但过一段时间,股票一涨,别说八千万,八亿也有。孙权本来就是担心既没拿到钱又被逼得破了产,自己两头落空,这才犹豫不决。先听诸葛亮一通分析解说,再听周瑜如此一说,立马下了狠心,兵来将挡水来土填,你想进球,我偏不让你进。赤壁这个小地方,成了千古流传的决斗场,曹操和周瑜在这个地方进行了一次殊死搏斗。搏斗的最后结果是曹操上了周瑜的大当,被周瑜放火烧了一把,整个公司的资产在一夜间化为乌有。赤壁决斗后,曹操已经无力收购东吴公司了。

孙权为何想放弃? 曹操上门威胁喊着要收购东吴公司,自家的公司没有理由犹豫的,为什么孙权会犹豫?其实东吴公司并不是孙权开的,孙权只是继承前人的家当。说白一点就是,孙权不知道开个公司不容易,也不清楚自己作为老大应该为公司做些什么。孙权权衡着利益得失,权衡的核心点实际上是利益的大小,而不是如何守住东吴公司。 在得知天下闻名的企业家刘备愿意一起合作,共同抵挡曹操公司的攻势,并基本了解了曹操公司的实际情况和诸葛亮对当前局势的分析后,孙权依然没有下定决心。在仔细地听了经理周瑜对公司内部以及对手公司的分析后,孙权觉得不转让公司有几分胜算,但依然没有下定决心。最后周瑜向孙权解释,转让公司后,孙权股份所得的实际利益非常之少,而放手一搏,公司反而有做大的机会,这才促使孙权最终下定决心,内以周瑜为首,外与刘备联盟,共同抵抗曹操的收购攻势。不过想一想也真不容易,让一个养尊处优的公子下这么大的决心,跟这么厉害的企业家去竞争,还是需要有勇气的。

现代职场启示 现代职场里,很多年轻人因得到领导赏识,得到提拔身居要职,出于对自己能力的担心以及别人对自己看法的考虑,总觉得自己这个位置来得太轻松,也会丢得很容易,工作起来总是无法尽心尽力。这种考虑是绝对错误的。领导既然安排你担任这个岗位,那你就应该承担起这个岗位的责任,能力不够时赶紧补,专业知识不够时赶紧学,人员结构不合理时赶紧调整,总之一句话,在其位就要谋其职。上了这个岗位,那这个岗位就是你的,就要守好这个岗位,就像守门员一样,扑住所有的球,力保球门不失,才是职业工作敬业之道。 最忌讳的是,工作还没有开展,心理上先输一截,一方面对不起领导,另外一方面实在是自己的不是,患得患失,不能够认真地尽心为公司工作。不管我们处在什么岗位,都要对这个岗位负责,不到无可奈何,决不轻易放弃自己坚守的岗位。与其一退再退,不如就此坚持顶住,迎难而上,做好我们的本职工作。

第11节:周瑜VS曹操

 

第二节:周瑜VS曹操, 充分发挥优势是守好家业的唯一选择

三国典故:周瑜赤壁败曹操 周瑜对孙权说自己已经想好对策了,能够打败曹操公司的收购行动。孙权放了心,于是让周瑜担任公司执行副总,全权指挥这次反收购,一定要击败曹操,保全东吴公司。其实孙权手头没多少钱,给周瑜的活动资金不足三百万,用三百万资金去应对曹操公司八千万美钞的收购,用句不好听的话说,就是拿鸡蛋撞石头。活动经费不多,周瑜不以为然,周瑜最爱对部下说的一句话是“我们有我们的优势”,要充分发挥自己的长处寻找对方的漏洞,以长打短,或者下个套子让曹操钻,一把火把曹操的家当烧掉,这样就能彻底打垮曹操的收购行动。几乎没有人相信周瑜下的套子,因为曹操不可能傻到把家当都烧掉,这也太不符合逻辑了,何况曹操这样杰出的企业家。不过有三个疯子却相信肯定可以烧掉曹操的家当,一个周瑜,一个诸葛亮,一个黄盖,黄盖还主动要求,希望亲自劝曹操接受周瑜的套子安排。黄盖真的去了曹操公司给曹操出点子。曹操觉得,毕竟东吴公司已经朝不保夕,来曹操公司是明智的选择,早来早得利,这是曹操的想法。自然的,曹操接受了黄盖的建议。黄盖的建议实际上是周瑜套子的一部分,整个套子设计好了,黄盖起了个引子。曹操在不知不觉中已经进了周瑜的套子。决战日开始后,周瑜的一把大火,把赤壁地区整个曹操公司的家当真烧了一个精光。曹操在赤壁吃了周瑜的大亏,又受到刘备公司的夹击,整个公司的部署全部被打乱了,不得已的情况下曹操回了老家许都。赤壁决斗,终于以东吴公司的胜出和曹操公司的惨败收场。

周瑜为什么能赢? 周瑜赢曹操其实是有原因的。这个世界上不存在没有根由的事情。 周瑜的优势是,东吴公司内部经过整训后团队精神非常好,保公司就是保饭碗,每个职员都很卖命。而曹操那里却不是,人看起来很多,但有些职员是刚刚收购公司的职员,还没有完全认同曹操公司的文化,实际上真正出力的还是曹操公司原来的那几个人。此外,因为是在家门口进行的市场争夺,周瑜这里的人基本上都习惯这里的山水。而曹操公司那里的职员明显吃不惯江南的饭菜,这个生病,那个拉稀,整个公司里存在着这样那样的问题。曹操没有注意到这种非正常损失,而周瑜已经注意到了。第三个原因是,人多时就怕有人造谣,曹操公司人员太多了,一个小的不好的谣言,往往会被迅速地扩大,加上公司职员并非真心做事,一听到风吹草动,整个公司就乱套了。周瑜放火的时候,原本并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情,只不过损失部分而已,但谣言扩大后,整个公司都失去了控制。谣言一旦在内部传播,失败的感觉一旦在每个人的心头扎根,其效果往往要比对手的直接打击还要致命。最重要的原因则是,东吴公司跟刘备结盟,为的是反收购,为的是保命,人人都有很强的危机意识。曹操那里刚刚收购了荆州公司,正得意洋洋,根本就意识不到危险。一个是为了多一口肉,一个是为了公司的生存,本质上就存在巨大的差异。归根结底的是最后原因。一个人不管能力有多高,一旦骄傲起来,基本上跟瞎子没什么两样。你挖个坑让他跳进去,然后你找铲子填土埋他,他还帮你从坑外面往坑里扒土。这时的曹操刚好就是这样的从坑外往坑里扒土的瞎子。

现代职场启示 现代职场里,每个人每个时期都会有不同的经历,不管是顺境还是逆境,都应该保持一颗平静的心,认真地去看待并分析身边发生的事,认真地分析自己所处的环境,寻找自己的长处,学会在这个环境中生存下来并脱颖而出。逆境里,要像周瑜那样,认真分析自己的优势,寻找对方的劣势,用自己的优势去比对对方的劣势,这样还有赢的机会。不能一看到对方优势明显,学历很高钱很多,马上就失去竞争的勇气。职场里,成功的最根本性的东西,还是积极参与竞争,学历、钱这些并不是决定成功的命脉因素。最怕的就是一个人在顺境时像曹操一样,变成瞎子,往往刀已经架上脖子,还在那里大话累累。顺境时也得仔细分析自己的优势与劣势,对方的优势与劣势,始终保持自己最大的优势面,以保证最大限度地获取胜利。骄傲,往往会把一个聪明的人变成瞎子。职场里生存,认清自己与他人的优缺点,并有针对性地实施竞争方案,才是职场竞争生存之道。

第12节:吕蒙VS关羽

 

第三节:吕蒙VS关羽, 是我的工作我做好,不是我的我不要

三国典故:白衣渡江袭荆州 孙权跟刘备在赤壁结盟时,曾经说好,打败曹操后把荆州公司先让刘备经营,刘备如果开了新公司,荆州公司要归还东吴公司。东吴公司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培养刘备公司,好在市场上继续联合刘备共同制约曹操,唇亡齿寒啊。刘备公司很快扩展到益州、汉中,合并组建了蜀汉集团有限公司。这时,东吴要求归还荆州公司,刘备哪里愿意,让诸葛亮去推搪一下,诸葛亮踢了个皮球,让荆州公司的CEO关羽处理。关羽一看来信就火了,把荆州交给东吴公司,那关羽我干嘛去,回益州当经理人?暴怒的关羽一顿臭骂,把东吴公司的经理诸葛谨骂回东吴。东吴公司那个火啊,小鹰养大了,翅膀硬了,好了伤疤忘了疼。之后,东吴公司一直在积极地准备,荆州公司你不归还,那我就抢回来。关羽也不是个含糊的角色,一直在荆州公司打点,东吴始终找不到合适的机会抢回荆州公司。过了几年,刘备要关羽去抢曹操的地盘。曹操公司上次在赤壁惨败,确实把家底子给输光了,这几年一直在养精蓄锐,调养生息。看起来曹操好像就此罢手了,实际上对蜀汉与东吴公司的情报工作一直没有耽误过,知道东吴公司现在已经跟蜀汉势不两立,肯定要收回荆州公司。一上来曹操还是吃了关羽的大亏,于是曹操公司的一位干部提议,让东吴去抢荆州,如果东吴抢了荆州公司,就归东吴。东吴一听,好事情啊,两家于是联起手来。

关羽虽然跟曹操公司争市场,但对东吴公司的防范工作并没有放松,依旧很谨慎。东吴公司就像老虎吃刺猬,就是下不了口。这时东吴公司的一个主管陆逊,向经理吕蒙出了个主意,最终让关羽放松对东吴公司的提防,关羽把守备荆州公司的人员资金全部抽走后,吕蒙来了个突然袭击,在关羽不知情的情况下,迅速收购了荆州公司。等关羽得知荆州公司被收购时已经晚了,在曹魏公司与东吴公司的联手做庄下,关羽彻底退出竞争,并被东吴公司砍了脑袋。

吕蒙该不该收回荆州市场? 荆州市场原本就是东吴公司的。赤壁决斗后,尽管曹操惨败收场,但顾及到曹操公司家大业大,东吴公司承担全部压力,依旧心有余而力不足。于是把抢来的荆州公司让给刘备,希望把刘备公司养大一点,继续联手对付曹操公司。有言在先,只要刘备有了自己的公司,就得立刻归还荆州给东吴公司,两家公司继续联合对付曹操。刘备在没有钱的时候自然千好万好满口答应,但等刘备有了势力羽翼丰满后,刘备不愿意了,吃进嘴的骨头吐出来?门都没有。俗话说的好,“有借有还,再借不难”,“兵有兵法,商有商道”。既然刘备不遵商道,那也怪不了东吴公司不讲情面,硬要夺回荆州公司,翻脸就翻脸,欠债必须要还钱。东吴公司有干部说,如果强行收购荆州,可能会遭到蜀汉公司的全面打压。不过那又怎样?曹操公司的压力如此大,也不含糊,难道还担心蜀汉公司不成。孙权上次在赤壁成功打退曹操后,信心满满,我开辟不了新市场,守着家产还是可以的,荆州本来就是我的,收回来天经地义。大家联合的目的是为了对付曹操公司的收购,过河就拆桥,你不仁我当然就不义,强行收购荆州,拿回自家的东西。上下一条心,一定要抢回荆州市场,经过几代经理的努力,第三任经理吕蒙成功抢回荆州市场。

现代职场启示 俗话说:虾有虾规,蟹有蟹道。商场有商道。不管做什么事情都要按规则来办事。别人不按规则出牌,你得反其道制之。就像东吴公司一样,你不归还荆州公司,那我强行收购。同样在职场上也是这样。很多年轻人平时喜欢“乱开支票”,同事拿来一份工作让你帮个忙,不好意思拒绝就接下了工作。时间久后,才发现这份工作并不属于自己的工作范畴,而且对自己的本职工作有影响,又不好意思把这份工作退回去,或者吵了几次没有办法,只好心不甘情不愿地接着做,哑巴吃黄连,苦处闷在心里。这种情况大可不理,可以强行把不属于自己的工作退回去,对方上报领导来个恶人先告状,无所谓。你自己的工作做不好,那你肯定要下岗;做了别人的工作,做得再好,领导不会夸奖你能干,反而会觉得你本职工作不认真。做好本职工作,守好自己的岗位职责,才是最重要的事情。当然,答应别人的事情就一定要办到。

一句话,在职场中要学会合理地保护自己的利益,这才是职业场生存的防守之道。

第13节:陆逊VS刘备

 

第四节:陆逊VS刘备, 时间和空间并不重要,重要的是结果

三国典故:陆逊夷陵败刘备 东吴公司抢回荆州公司后,为免除后患,把关羽给杀了。刘备跟关羽是拜把子兄弟,听了关羽的死讯后,悲痛、愤怒的刘备天天落泪。过了一些天,刘备下了狠心,决定全面打压东吴公司,为关羽报仇。刘备攻过去的时候,东吴的吕蒙经理生病死了,东吴公司整个儿乱了套,求助电话一个接一个打到东吴公司总部。公司危亡之际,孙权决定派出这次收购荆州公司的幕后英雄——陆逊,让陆逊担任公司的执行副总,统一调度应对这次危机。 陆逊是个文质彬彬的儒将,看起来还不够成熟。陆逊到冲突最厉害的一线担任最高执行官时,在场的公司干部几乎不敢相信,孙权老大居然派出了一个小白脸率领他们抵挡刘备的进攻。陆逊下的第一道行政命令是,不准与刘备冲突,刘备来抢市场,不要问为什么,立即让给他们。这道命令把干部们搞得很糊涂,但陆逊现在是执行副总,官大一级压死人,只好照章办事。陆逊率着东吴的干职员一退再退,一直退到夷陵,与刘备形成了对垒的形式,还是老规矩,不跟刘备做正面冲突。就这么耗了几个月,刘备不耐烦了,刘备公司下面的职员也越来越不耐烦。在蜀汉公司最松懈的时候,陆逊出手了。他突然调动东吴公司所有可动用的人员和资金,对刘备公司实施全面反击。一场有计划的火灾后,蜀汉公司的队伍被陆逊彻底瓦解,所有的装备、设施全部被销毁,输得一塌糊涂的刘备逃回了白帝城。没多久刘备连急带气,紧急招来诸葛亮与李严,交代完后事后就归了西。陆逊率着东吴干部应对刘备的攻势,能躲就躲,能让就让,自始自终不吭声。但陆逊吭声的时候,只吭了一声,刘备就去了另外一个世界。

陆逊击溃刘备的秘诀 “行家一出手,便知有没有”。陆逊跟刘备对垒的几个月,只出过一次手,但这一次出手,就要了刘备的命。三国史上有两个人很特别,一个是司马懿,一个就是陆逊。陆逊生平有一个特别让人难忘的印象,这位儒将确实很少出手,但是,陆逊只要一出手,对手必死无疑。示虚。陆逊从来就不显山露水,表面上看过去,几乎没有人愿意把陆逊当做自己的对手。这陆逊长得实在太漂亮,而且脸上始终带着谦虚的笑容,谁能够想象这样的一个人,手上用的是小李飞刀呢!陆逊对别人怎么看自己并不介意,你觉得我弱,那我就继续弱,反正对我来说无所谓,我又没有因为你看不起而掉一根汗毛。骄敌。陆逊向别人示弱的同时,会积极地恭维对手,不管是官方传媒还是民间渠道,反正能够用得上的,陆逊都会用。 “你说对了,陆逊我还小,还希望大哥你今后罩着点!”等对手完全对陆逊没了戒心后,陆逊也出手了。 攻其不备。陆逊不是光示弱和骄敌,这个过程中,陆逊始终在寻找对方的咽喉位置,始终在那里耐心地等待对手松懈的机会,陆逊好像从来就没有急过。陆逊袖子里的飞刀出手时,脸上还是带着迷人的笑容:“对不起,这次是你大意了。老实说,我还是不如你。”陆逊说这句话的时候,对方往往是个死人,死人当然听不见,但活人却一个个冒凉气。陆逊对时间和空间的概念好像一点都没有,在时间就是效率、时间就是金钱的社会里,陆逊绝对是个另类,他会毫无节制地消耗时间和浪费空间。陆逊私下里最喜欢说的一句话是:时间和空间并不重要,重要的是结果。这才是真正的陆逊。

现代职场启示 很多职场人恨不得立刻就能升职,马上就能飞黄腾达,于是这些人到处寻找机会,到处尝试和跳槽。总之,他急着要摆脱现状,急着向社会证明自己,自己是多么的出色。可惜的是,尝试的越多,失败的次数也越多,好一点的会从失败体验中幡然悔悟,更多的人则失去了当初的激情。 “时间和空间并不重要,重要的是结果。”陆逊笑嘻嘻说的这句话,不是在那里无谓地消耗时间,也不是浪费空间,陆逊做的事情只有一个,寻找机会,寻找弱点,寻找能够一次击杀对手的那一瞬间。陆逊的人生哲学里,不管你怎么说,不管你怎么看,我只做我的事情,我要么不做,我要做的时候,那我肯定已经成功。陆逊,这是一位绝对的圣人,不是虚构的李探花。时间和空间并不重要,重要的是结果。职业场里何其不如是!

四、女性世界 女性势力

第14节:貂禅连环计

 

第四章 女性世界

第一节:貂禅连环计, 一个杀人于无形的杀手锏

三国典故:貂禅连环技杀董卓 十八路诸侯讨伐董卓并没有结果,各路诸侯带着队伍回了自己的公司。对东汉公司衷心耿耿的老司徒王允,闻到了绝望的味道,没有办法杀董卓,就没有办法救出东汉公司的董事长献帝。王允正伤心的时候,王允的女儿貂禅进来了。貂禅貌美如花,天香国色,因为一直跟着王允,知道道德大义。貂禅对王允说,她有一个好办法,万般无奈之下,王允同意了貂禅的计划。貂禅想出的计划是美女连环计,目的是策反吕布杀董卓。其实实施起来并不容易,董卓老板与经理吕布需要同时入局,中间不能够有任何差错。 先宴请吕布,让貂禅对经理吕布表示暧昧,让吕布有和貂禅结为夫妻的想法;然后再请董卓,同样的也表示暧昧,让董卓产生纳貂禅为妾的念头。连环计实施后,董卓、吕布果然被貂禅的美貌所震惊,双双入局。 当吕布发怒质问王允时,王允骗吕布说,那是董卓强抢貂禅,并鼓励吕布与貂禅约会。董卓看见吕布抢貂禅,自然愤怒。慢慢的董老板与吕经理之间的矛盾激化了。两人的矛盾激化的差不多时,王允把董事长献帝的手书给吕布看,要吕布杀掉董卓,为公司效力。结果我们都知道了,貂禅的美女连环计获得了成功,吕布把他的干爸董卓给杀了,但却被董卓公司干部赶走了,董事长献帝依旧没有救出来,王允也被迫自杀。 连环计的两个目的,杀董卓已经实现、救董事长献帝没有立即实现;但因连环计的实施,虽然中间又多出好些波折来,最终还是获得了事实上的成功。

貂禅的大义 历史上貂禅的美女连环计赫赫有名,因为貂禅的计策改变了历史的进程。虽然是一弱女子,但貂禅的实际贡献,远胜过十八路诸侯六十万军。十八路诸侯办不到的事情,貂禅办到了,而且办得非常巧妙。董卓死后,貂禅跟随经理吕布到处讨生活。我们往往关注经理吕布被杀,认为曹操杀得好,却没有看到貂禅在这个过程中对吕布的巨大影响。实际上,从后来吕布在徐州开公司时的种种表现看起来,貂禅对吕布的影响是巨大的。吕布死后,貂禅在许昌生活了一段时间,曹老板为了拉拢关羽的心,就把貂禅赐给了关羽,至此,貂禅香消玉焚。实际上曹操用貂禅拉拢关羽杀掉吕布实在是下下策。刘备与关羽是结义兄弟,结义关系在当时比夫妻关系还要铁,很难用美色打破这种结义之情。而貂禅与吕布生活已久,虽然吕布非常嚣张跋扈,但跟貂禅的时间越长,不可否认吕布和她的感情越深,性格和人生追求也越受到影响。所以,吕布在公司被收购以前,考虑最多的就是貂禅的未来,在曹操犹豫杀不杀吕布时,吕布请求曹操原谅自己,如果探寻根源,那就是貂禅和吕布的爱让他愿意偷生。曹操失策的最大原因是,如果曹操不杀吕布并重用吕布,因为貂禅的缘故,吕布肯定会安心为曹老板做事情。此外,如果吕布确实没有被貂禅改变,刘备也不会劝说曹操杀吕布。曹操杀吕布的结果是,失去了一个最可靠的优秀的经理人,成全了刘备后来的天下三分。有关貂禅的爱情故事经久流传,传播最广泛的、更重要的还是貂禅的大义。貂禅是司徒王允的女儿,不需要为国之大事动什么脑筋,貂禅却以大义为先,不顾自己的婚姻幸福,把自己做为计策的一颗棋子,主动牺牲自己,这样的女子实在是让人吃惊、震惊。小一点看,貂禅是为养父王允做贡献,放大一点看,貂禅却是为整个国家、民族的老百姓谋求生存权。不管貂禅后来的生活有多颠沛流离,不管后来的貂禅之死是个悲剧,貂禅美女连环计的实施,足够名垂青史。

现代职场启示 两个集团的联盟,无非是建筑在利益之上,正如董卓和吕布。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要让两个集团同时出局,往往是因为同一个利益。所以任何联盟,只要找准其命脉,可以欲其生,也可以欲其死。作为第三利益方杀手锏的貂蝉是深谙这个道理的,所以她硬生生地用自己制造出了一个利益点,令董卓联盟分崩离析。站在第三方的角度上看,貂禅绝对是个成功的杀手锏,蛾眉婉转间就灭了一个大集团。她忠诚、大义而且充满智慧,对第三方来讲绝对是个难得的好员工。但对于受害方,就应该警惕于这种美人连环计。美人不可怕,当她成为某个利益集团杀手锏的时候,往往是最可怕的攻陷,几乎能让人全军覆没。而站在貂禅角度上来讲,作为第三利益方的杀手锏,无论成功还是失败,本身都冒着极大的危险。失败的结果不外乎两个,一是计划全盘皆输,二是杀身成仁。而一旦成功,往往会陷入被架空被搁置的尴尬境地里去,一如貂禅的悲惨结局。其实这也不难理解,换个角度想一下,如果你是第三方利益主导者,凭什么去重用一个间谍型人才呢?哪怕她(他)是为你才去踩的两条船。所以,无论你是哪一种人才,一定要看清大利益所在,以免稀里糊涂入局,悲悲戚戚出局。

第15节:黄硕

 

第二节:黄硕, 孔明成功的幕后英雄

三国典故:半边疤脸的黄硕 据说黄硕很丑,半边脸上有疤,但没有具体的考证。有一个可以考证的,据说诸葛亮一辈子只有黄硕一个爱人。蜀汉公司的二老板诸葛亮,居然只有一个爱人,别说二奶,连情人都没有。诸葛亮是女性心目中的顶级偶像,这有点太不可思议了。但反过来可以验证一点,黄硕的半边疤脸的可能性不高。对黄硕的半边疤脸的小道消息,很多人是不屑一顾的,非常感兴趣的倒是,黄硕是怎么把诸葛亮的心给栓住的。蜀汉公司的总部成都街头,很多女孩子都在打听黄硕的相夫秘诀。 俗话说得好,一个成功的男人身后,总站着一个伟大的女人。诸葛亮一生功成名就,和黄硕幕后的默默支持是分不开的。不管哪个时代,一个人希望成功,没有人提携是不现实的,诸葛亮也是如此。黄承彦传授诸葛亮治世之道多年,长期的传道授业解惑过程中,黄承彦对诸葛亮是了如指掌,有次对诸葛亮开玩笑说,我有个女儿叫黄硕,长得丑,想嫁你,同意吗?诸葛亮丝毫没有犹豫,一口就应承下黄承彦的倒提亲。于是黄承彦亲自把黄硕送到了隆中,黄硕就此成了诸葛亮的妻子。诸葛亮并非没经过大脑就应下这门婚事,以他对黄承彦的了解,知道老师不会随意给自己提亲;此外,诸葛亮见过黄硕写的关于道德方面的文章,心里很是钦佩。诸葛亮希望能够找一位志同道合、相濡以沫的妻子,能够在自己将来打拼事业时有一个坚强的后盾,同时还能够给自己提供事业方面的支持。黄硕是黄承彦的女儿,自然受到黄承彦的巨大影响,说简白一点,黄硕就是诸葛亮的师妹。既然老师主动介绍黄硕给诸葛亮,那肯定没有任何问题。诸葛亮出山辅佐刘备全力争市场,一直四处出差,很少回家,只留黄硕守在家中,尽心教育孩子。直到蜀汉公司正式成立,诸葛亮才把黄硕接到益州公司成都的新家中。好日子没过多久,刘备兵败身亡,诸葛亮不得不接下刘备撂下的重担,继续辅佐刘备的儿子刘禅,维持公司的正常运转。由于刘禅能力太弱,几乎所有公司内的事情,都需要诸葛亮亲自打点,公司职员到了后来,有事情需要请示诸葛亮时,干脆称呼诸葛亮“老大”。 蜀汉公司的人员构成是由荆州与益州公司合并后形成的,荆州公司彻底倒闭后,荆州公司的原部人马不得不来到益州。突然出现一班子人马,参与益州公司的利益争夺,公司的危机可想而知的了,蜀汉公司到了随时都会分裂的地步。为了维持蜀汉公司的稳定,诸葛亮小心翼翼地维持着两派人马的平衡。公司外部曹操公司的压力越来越大,原属的南中分公司CEO孟获开始闹独立,和东吴公司的关系没有修复好,依然相互敌视。诸葛亮扛得过来吗?我们都知道,刘备死后,蜀汉公司虽然风云飘摇、人心惶惶,依然实现平稳过渡。内部两班人员工作问题处理完后,又跟东吴公司重新恢复了联盟,并达成合作谅解。处理完南中公司后,又开始北上祁山和曹魏公司争市场。这么多事情,诸葛亮好像没事人一般,始终处理得井井有条,蜀汉公司长期在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并对外部始终保持着扩张的动力。如果没有黄硕在身边,诸葛亮能够完成这些事吗?不能! 黄硕,这位诸葛亮的爱人、诸葛亮的师妹、诸葛亮的第一秘书,不但承担教育子女的重任,也给诸葛亮提供事业方面的最大支持。我们在称颂诸葛亮是圣人的时候,实际上已经把黄硕的功劳,也归并给了诸葛亮。

现代职场启示 一个家庭,要想有所成就,必须有一方付出巨大的牺牲,男权社会里,女性做出的牺牲要更多更大一些。仅仅照顾家庭往往是不够的,如果不能够给自己的爱人在工作上给予巨大的帮助,一个人所取得的成就,还是有很大欠缺的。往往,一位成功的男人后面,站着一位伟大的女性,如果换个通俗的话说,那就是一位成功的男人后面,肯定站着一位成功的女人。想在事业上助爱人一臂之力,事业素养各方面都需要提高,始终需要保持一定张力,甚至对爱人保持一定压力,变压力为动力,促使爱人事业的成功。成功并不是一个人的事情,成功是夫妻双方的合力。只有素养能力匹配,在学业或事业方面不断学习,对爱人始终保持相对优势,才能够给爱人提供最大的事业帮助。女性和男性一样渴望成功,这是人类的本能。但是,有时,换一种方式,成功依然是成功,而且能够获得更大的成功——家庭的组合成功! 没有黄硕,诸葛亮能够获得如此巨大的成功吗?不能! 如果黄硕只会做饭或是个花瓶,诸葛亮会如此成功吗?不会!

第16节:蔡文姬

 

第三节:蔡文姬, 用我的双手搏我的命运

三国典故:蔡文姬的悲惨人生 蔡文姬出生在文学世家,从小耳濡目染,能文善诗通音律。有件事情最能反应蔡文姬不同一般人的才华,蔡文姬从匈奴回到中原后,曹操想看蔡文姬家的书,但蔡文姬家的书在乱世中早就遗失了,蔡文姬看着失望的曹操,有些不好意思,就为曹操默写了400篇已经遗失的文章。 蔡文姬小时侯有个幸福的童年,但成年后跟第一个丈夫生活没一年,丈夫就死了,蔡文姬不得不回到家乡。 东汉公司越来越腐败,董卓专权后,匈奴开始南侵。蔡文姬被匈奴人掳掠到北方,许配给匈奴左贤王。二十三岁的蔡文姬受不了匈奴的风俗和习惯,一直希望回到中原,一想就是十多年,期间也给左贤王生了两个儿子。曹操跟蔡文姬的父亲是好朋友。曹操统一北方后,听说蔡文姬在匈奴想回中原,就用了千两黄金,把蔡文姬赎了回来,许配给一位叫董祀的文人。董祀正年轻,长得一表人才,熟读史书通音律,觉得自己是个人物,对曹操的婚姻许配很是不满意,平日里对蔡文姬流露出强烈厌恶和不满。蔡文姬本人一方面不得不面对丈夫的肆意侮辱,一方面又想着自己的儿子,神经开始衰弱起来,经常精神恍惚。董祀犯了罪,按照法律应该杀头。蔡文姬为挽救丈夫,跑到曹操那里哭述,希望曹操能够网开一面。曹操看着蔡文姬,最终释放了董祀。董祀回家后,因蔡文姬救了自己的命,对蔡文姬的态度彻底改变过来。两个人经过这件事情后,厌倦了纷繁的社会,经常在一起谈诗论曲。后来两人干脆找了个风景优美的地方居住下来,从此开始了SOHO的生活。夫妻二人长期的相濡以沫,终于让蔡文姬忘记了忧伤,在文学方面有了突破,在当时别具一格。

蔡文姬与董祀生了一个女儿,受到良好的家庭文化教养,最后嫁给了司马懿的儿子司马师。 有人评说蔡文姬时,往往觉得像蔡文姬这样博学多才的旷世奇女,一生如此坎坷,命运如此凄凉,忍不住为蔡文姬出生乱世抱屈,觉得蔡文姬实在可怜。实际上蔡文姬自己并不觉得可怜,蔡文姬本人确实吃足了苦头,但蔡文姬最终以加倍的努力,让自己的女儿嫁入豪门。当一个人年过中年,还有什么比子女幸福更重要的事情呢?天下父母心是一样的,只要子女能够过上幸福的生活,什么都可以。这一切是蔡文姬在绝望的反击后创造出来的奇迹。蔡文姬一生艰辛,命运对蔡文姬确实不公平;蔡文姬尽心栽培子女,并让子女过上幸福的生活。命运对每个人都是不公平的,命运对每个人也是公平的。

现代职场启示 有些在职场打拼的人,实际上潜力非常好、能力相当高,但因为所在的公司不好,或者家庭生活的窘迫,或者屡次跳槽、长期失业等等,始终得不到很好的发挥,到最后等同于废人,不得不随便找家公司,做文员慢慢熬日子了事。这些人中只有极其少数的人,最终能够从阴影中走出来,寻找到人生事业的立足点。社会里的绝大部分人,一方面抱怨着命运对自己不公平,另一方面却是实实在在不作为。虽然他们嘴上经常说,我要怎么样,实际上他们什么也做不了。如果你去询问原因,他们会给你一千条做不了的理由,而这些理由,没有一条能够站得住脚,因为他们只会空想,永远也不会行动。职场上、人生旅程中不可能一帆风顺,肯定会遇到困难。困难有大有小,人生起起伏伏,这些都很正常。能够忍受失败的打击、承纳痛苦的煎熬,在绝境中站起来,往往会获得意想不到的人生或事业方面的大发展,就像蔡文姬那样。我们的生活有时如一滩死水,平静而无味,但如果你能在这平静而无味的死水中幡然醒悟,为自己或者为子女、或者为他人创造出崭新的生活,同样能够实现人生事业的最大满足,只不过是方向改变而已。最要紧的事情是,不论我们处在什么境况下,都不要低头。困难总是暂时的,努力终归有收获,只要你一直认真做,而不是坐在那里用嘴巴说。

第17节:孙尚香

 

第四节:孙尚香,我只要我的生活

三国典故:赔了夫人又折兵 孙权想收回荆州公司,一时之间没有好办法。经理周瑜出了个主意,刘备现在没老婆,把孙权最小的妹妹孙尚香嫁给刘备,让49岁的刘备乐不思荆,时间一长,荆州自然就回归东吴公司。 孙权一合计,觉得周瑜的主意不错。于是跟吴国太商量,要把妹妹嫁给刘备。刘备、曹操都是杰出的企业家,吴国太哪里会不同意,能够嫁这样的丈夫,实在是孙尚香的福气。刘备一下子得了这么大的好处,也高兴得不得了,马上到东吴公司跟孙小姐完婚。 孙尚香是孙权最小的妹妹,自幼尚武,平时出门嬉戏,身上总背着一把弓;人长得不但水灵而且身材一级棒,东吴公司的职员私下里偷偷称呼孙尚香为“弓腰姬”。 孙尚香自小就在哥哥们的呵护下长大,个性十足,不管什么事情,只要自己认准的事情,就一定去做。虽然没有为公司做点什么事情,但孙尚香却拉了一些人,组建了一个文艺团出来。孙尚香知道自己的丈夫是刘备时,高兴得不得了,但孙尚香并不知道,哥哥实际上把她做为一枚棋子。等孙尚香已经是刘备的夫人,明白了哥哥的真实想法后,孙尚香一想,自己已经嫁给了刘备,公司的事情,就让公司去处理吧,自己就做刘备的妻子。刘备说,需要回荆州,孙尚香赶紧安排了一下,跟刘备一起,回了荆州刘备的公司。刘备回了荆州,孙权周瑜的计策因小姐的自作主张完全落了空。刘备走的时候,还特意派人在东吴公司的墙上刷了一行字,“公谨妙计安天下,赔了夫人又折兵。” 小姐做了刘备夫人后,对刘备关怀备至,以前的小姐脾气全部抛光光,拿小姐的话来说就是,爱就爱个轰轰烈烈。 小姐我行我素,对刘备公司与孙权公司的纷争并不关心。小姐觉得,做人活得要自在,不要无谓地牵扯进两家公司的纷争,既然帮谁都不合适,那不如专心爱自己的丈夫,快快乐乐地生活。后来吴国太生病,此时刘备与孙权已经起了不小的摩擦,小姐也不管刘备的反对,跑回东吴公司看望吴国太。自然的,这又是孙权的一个圈套,孙权自然不会放小姐回刘备的荆州公司。 后来两家公司关系越来越僵,终于为了荆州公司大打出手,结果是东吴公司赢了,刘备死了。孙尚香听到丈夫死的消息,也自尽身亡。孙尚香最后也死了,好像很悲哀,实际上,孙尚香快乐过、幸福过,至少孙尚香是如此认为。昧着良心帮助一边,不管是娘家还是夫家,自己都会不快乐,不如只过自己希望的生活。

现代职场启示 现代职场里,公司内部纷争往往极端尖锐,为了自己的团队能够在公司里掌权,冲突往往是不死不罢休。站在中间的人则两边不讨好,吃力非常,不管帮哪边都会跟另一边彻底决裂,这又不符合自己的本意。很多职场人为此苦恼不己,天天小心翼翼、倍加谨慎地工作着。即使如此,在公司内部激烈的纷争面前,中间人往往成为纷争中的第一批牺牲品。孙尚香做得其实非常高明,一边是夫家,一边是娘家,帮谁都不是。于是孙尚香两不帮,你们闹你们的,别来烦我,我只想安静地工作,我只想快乐地生活,即使这种快乐的生活并不长久,但至少我把握住了现在。办公室政治斗争中,冲突后的结果,往往是非理性的,任何人都有可能成为冲突的牺牲品。既然自己不想介入任何一个团队,也无力改变什么,那就让自己快乐地工作,没有必要让这些事情干扰自己的心情。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做自己开心的事情,一切顺其自然。

六、用好你的人 创建集体发展平台 刘备将人术

第18节:桃园三结义

 

第五章 用好你的人 创建集体发展平台

第一节:桃园三结义, 一个好汉三个帮

三国典故:桃园结拜刘关张 东汉公司后期,内部纷争特别严重,各部职员不是考虑如何做好工作,天天考虑着怎么抢到更大的权力,获取最大的利益。公司的现状,自然让很多人不满意,尤其是张角,公开在公司里到处刷广告联络一些人闹独立。公司方面为了消除独立分裂的势头,在各部门口张贴公告信,向社会广泛的招聘人才,共同压制张角的发展势头。刘备是个卖草鞋的小摊贩,看完公告,叹了口气。刘备的叹气声还没落地,后面马上有人问他,为什么叹气。刘备看这个人长着豹头大眼,身材很高很魁梧,像个正直人。又叹了口气说:“我叫刘备,一直想出点力做点事,消除这些闹独立的害群之马,我一个人有心但无能为力,没有办法。”这个豹头大眼的家伙就说,“我叫张飞,你真的想消除这些闹独立的帮派的话,我可以出钱,我们一起开公司对付他们。”刘备一听当然高兴,就请张飞喝酒。 喝了一会儿,又进来一个人,长得也是身材魁梧,一表人才。一进酒店就喊上酒上菜,说喝完了到城里投奔东汉公司打张角去。刘备张飞一听,投缘啊,把这个人请过来。这个人叫关羽,刘备把打算与张飞一起开公司的事情,给关羽说了一遍,也希望关羽加进来,做股东,关羽一听,这么好的事情为何不干,立马同意了。喝完酒聊完天,大家一起到张飞家里,商议开公司的事情。张飞说,不如三个人结拜成兄弟,精诚合作,一起开公司,消除东汉公司内部的帮派黑势力。刘备关羽也觉得张飞的提议不错,于是三个人按年龄排了排,刘备做大哥,关羽老二,张飞老三。从此,三个人就在一起开公司打天下去了。很多年后,刘关张三人不但帮助东汉公司清除了公司闹独立的帮派势力,自己的公司也越做越大。到最后,干脆脱离出东汉公司,成立蜀汉公司,并跟曹魏公司与东吴公司一起垄断着整个市场。

刘关张为何结拜兄弟 有一句话说,一根筷子一折就断,要是想折断一把筷子就不是件容易的事情了。 刘备一个人在那里叹气,是因为一个人打拼的话,成功的可能性不高,甚至可以说没有可能。张飞询问刘备,并主动出资跟刘备一起开公司,就是这个原因。张飞一个人开公司,也没有多少指望,最主要的,张飞不是当老板的料。后来加入的关羽希望加入东汉公司,还是这个原因。三个人都有这个心,自然就合在一起了,几个有能力的人在一起合作办事,往往事半而功倍,成功的可能性就大大增加。三个人结拜成兄弟一起开公司,跟当时的风俗习惯有关联。在当时的社会,夫妻之间关系一般,套用刘备的一句老话就是,“兄弟如手足,妻子如衣服”,这是社会的实际情况。结拜成兄弟后,往往彼此之间会死力相助。后来也确实如此,不管公司开得是好是坏,不管三人如何失落流离,最后总能到一起去,合在一起重新开公司打天下。东汉公司后期,三人努力在市场上讨口饭吃,不但实现了他们结拜时的梦想,最后梦想也变得越来越大,而且变成现实。变成现实的基础,就是刘关张三人的兄弟结拜。因为他们三个人结拜的地方是桃园,后来公司里有些嘴巴比较大的人,就到处传播“桃园三结义”的故事。

现代职场启示 现代职场里,很多人信奉能力至上的说法,为了提高自己的能力,可以说是不惜血本。这些职业人士,努力提高着自己的能力,却始终是单打独斗,不肯与其他人合作,总觉得跟其他人合作,还不如自己一个人做,这样做出来的成绩是自己的。实际上这种想法不但势利而且没指望。一个人想在公司里得到更好的发展,不管你的能力有多高,都需要跟同事结成良好的伙伴关系,借助同事的力量,让自己的成绩变得更大。与同事共享成绩感觉上好像是吃亏,实际上省出的时间,可以让自己集中精力,在某一方面实现突破,可以获得更大的成绩。此外,要想获得最大的成功,就得时刻注意借助团队的力量,善于借助团队力量的人,才是职场上最容易成功的人。 往往,一个拥有良好合作平台的职场人士,成功的几率,要比自己打拼的人高出好多倍来。

第19节:三顾茅庐

 

第二节:三顾茅庐, 寻找事业成长的智囊

三国典故:刘备三顾茅庐请诸葛 刘备被曹操赶出中原后,无处安身,不得不投靠荆州公司的刘表。刘表担心,如果把刘备放在荆州公司本部,时间久了,荆州公司会被刘备和平演变,于是安排刘备去了新野,让刘备在新野当门市部店长。新野非常小,刘备开的门市部没有办法发展。当曹操正在北方统一市场斗得如火如荼时,刘备在新野的门市部里无奈地编制草帽玩。日子就这么一天天过去了,新野的门市部也开了五六年,北方市场终于被曹操统一了。这时刘备真的急了,刘备知道,曹操的目的,可不仅仅是统一北方市场,下一步肯定要吞并荆州公司,自己新野的门市部肯定开不成了。长吁短叹中,刘备在街上碰到一个人,这人叫徐庶。徐庶在街上唱歌,唱的歌词里隐约嘲笑刘备开门市部没出息。刘备就问徐庶:“你干吗笑我?”徐庶说:“我笑刘老板开公司十多年,好像经验很丰富,但到了现在,还在开门市部。”刘备脸通红,就问:“难道你有办法不成?”徐庶说:“我自然有办法。”刘备就请徐庶到门市部上班,徐庶也答应了。 没多久,曹操派人来关刘备新野的门市部,刘备又急又气,这个曹操还真不是个玩意儿。不过急归急,气归气,总不能等人家来关门,于是刘备就想着如何应对曹操的打手。这时,徐庶说话了,老大,你按照我的这个办法,这么这么办。刘备一听,哎,有点道理,就按照徐庶的话做了。果然,曹操的打手被刘备一顿臭揍。这下刘备激动了,天啊!多少年来,从来不敢揍曹操的人,只有曹操揍我的份,现在居然也能揍曹操了,看来这个徐庶本事真的不小。

没几天,曹操知道徐庶在刘备的门市部工作,赶紧派人把徐庶挖了去。徐庶走之前,告诉刘备以前开公司倒闭的原因,是因为刘备缺乏很好的公司运营策略。徐庶告诉刘备,开公司是要策略的,一般人做不来好的公司策略,最好请隆中的诸葛亮帮刘备开公司,公司肯定发达起来。刘备想了一想,徐庶说得很在理,自己以前开公司,开一次关一次,椅子从来就没捂热过。来了个徐庶,马上尝到了甜头还赚了点银子,这样开公司确实有指望,就听信了徐庶的话。过了不久,刘备去了隆中,去请诸葛亮出来帮忙。 第一次,刘备扑了个空,诸葛亮不在家,只好跟诸葛亮的伙计打了个招呼,说想请诸葛亮来刘备的公司上班,小伙计应了刘备,答应转告诸葛亮。第二次,刘备还是没有碰到诸葛亮,倒是碰到了诸葛亮的兄弟,于是跟诸葛亮的兄弟聊了回天,并说了希望诸葛亮到刘备公司上班的事情,并说自己的公司虽小,但挂的牌子却是东汉公司的,发展前景非常看好。其实刘备自己说的时候,都有点不好意思,不过刘备是有求与人,很认真地请诸葛亮的兄弟打招呼,给自己说说好话。第三次,刘备终于碰到了诸葛亮,诸葛亮在睡觉,刘备为了表示自己的诚意,就一直等诸葛亮。诸葛亮醒过来,听说刘备来了,赶紧出来。刘备向诸葛亮表示自己开公司很吃力,听徐庶说要想开公司最好请诸葛亮,而自己又实在想把公司做大。诸葛亮听后直笑,也不吭声。这下刘备急了,使出了密门绝学——哭,这一哭还真把诸葛亮给哭感动了。 诸葛亮跟刘备聊起天来,并拿出以前准备好的一份策划书,给刘备看,刘备一看上面写着“三分天下报告”,眼前一亮,仔细一看内容,居然是为自己公司量身打造的策划案,而且每一步都仔细得很。看来自己找对人了,开公司确实需要诸葛亮这样的策划人才,心头这个开心啊。诸葛亮到了刘备的门市部后,干活果然很卖力,曹操又派人来封刘备的门,被诸葛亮给赶了回去。这下刘备逢人就说,“诸葛亮是水,我是鱼,我这条鱼有了诸葛亮这水,活了!” 后来事情发展的过程,跟诸葛亮的策划案虽然有点出入,但确实按照策划案,一步一步实现了。刘备的公司在诸葛亮的帮助下,果然发达起来,最后索性脱离了东汉公司,挂上了“蜀汉公司”的牌子,从此公司也越做越大,越做越红火。

现代职场启示 现代职场里,要想获得成功,就得会用人,把手下人的能力发挥出来,使自己领导的团队能够最大限度地发展。 刘备以前的团队全是些实干型人才,单一结构的团队往往没什么效果。如果想出成绩,就需要有一些智力型人才,俗称“智囊”。团队在智囊的帮助下,方向就不会错;方向不错的情况下,实干型的人才的努力就不会白费。职场里,如果一个经理、一个老板只知道蛮干,那肯定是没有什么好的结果。想有好的结果,就得有智囊型的人才,指出正确的战略发展方向,实干型的人才去实现战略目标,这样做才能够让团队走得更远。想成功,想大成功,就得学会用人,尤其是各种人才的组合搭配。蛮干在这个社会里是没有指望的, 只有智囊型人才规划好方向,实干型人才去实现,这样的人才结构组合才是最佳搭配。

第20节:刘备点魏延

 

第三节:刘备点魏延, 给青年一个成长的平台

三国典故:汉中王点魏延守汉中 刘备吞并益州公司后,转过来动汉中公司的主意。此时的汉中公司,是由曹操公司的经理夏侯渊管理。刘备带着人到了汉中市场想把夏侯渊挤兑走,却没想到,夏侯渊真的很厉害,几下子折腾就把刘备逼得无法动弹。夏侯渊逼得刘备进退两难的时候,刘备公司的一位老经理,用计给夏侯渊下了个绊子,夏侯渊一下子赔了个精光,汉中市场丢了不说,连命也搭上了。 曹操这个时候急了,马上带着大队人马到了汉中,想把刘备挤出汉中市场。刘备刚刚收购益州公司,钱粮跟不上,但拼命地守着汉中。曹操一时间也搞不定汉中市场,无奈下就退出了,刘备顺理成章地接管了整个汉中市场。该回公司本部成都了,得挑一个人来守汉中。刘备选择了一个谁都没有料到的干部,魏延。刘备让魏延守汉中,公司里的人一个个都不敢相信,按道理,应该是张飞接管汉中市场担任CEO,怎么刘备会让一个毛头小伙子魏延担任汉中的CEO呢? 刘备问魏延,如果曹操自己来抢市场,你怎么办啊?魏延说,我请老大回来一起守。刘备接着问,要是曹操只派个经理来呢?魏延说,那我就把他赶出去。刘备笑嘻嘻地带着人回了成都,让魏延管理汉中去了。

刘备为什么重用魏延? 魏延原来是刘表荆州公司的一个干部,荆州公司被曹操收购时,魏延一肚子不乐意,想请刘备接管荆州公司。曹操追得太紧,刘备不敢接管荆州公司,只能继续逃命。刘备逃了,魏延也离开了荆州公司,跑到长沙公司韩玄那里做了干部。曹操在周瑜那里吃了大亏,逃回北方。刘备等曹操走了后,赶紧在荆州抢市场,到长沙时,碰到魏延,魏延一看是刘备,赶紧把韩玄的长沙公司偷卖给了刘备。此后,魏延就一直跟着刘备到处打市场。魏延是个小青年,做事情比较火爆,但魏延对刘备却忠心耿耿,刘备到哪里,魏延就跟到哪里,指哪打哪,丝毫不含糊。刘备对魏延相当满意,看得出来,魏延的水平还确实不错。抢了汉中市场后,按照常规,应该把汉中公司交给张飞管理。可刘备并非这样想,自己跟关羽张飞都六十多岁了,做不了几天事情,如果让张飞担任汉中CEO,现在不培养年轻干部,等到自己跟关羽、张飞老得不能动时,公司就没有接班经理人了。 让魏延担任汉中公司CEO有两个好处,一个是魏延对自己忠心耿耿,另一个就是魏延年轻,应该让年轻人上来,老家伙们得让点位置给年轻人发挥发挥。 年轻人当中,能力最出众的就是魏延,虽然魏延脾气确实有点火爆,但总不能光顾着眼前,却忘了以后的事情。与其以后让魏延当经理,不如让魏延在CEO岗位上先磨练磨练,压压脾气长长能力,等魏延真正能做好CEO时,蜀汉公司的发展就有指望了。这样一想,刘备就让魏延担任了汉中的CEO,尽管公司里很多人私下都在议论纷纷,但谁也不知道刘备为什么这样做,实际上刘备考虑的是蜀汉公司发展的人才梯队建设问题。

现代职场启示 古来就有“人往高处走”一说,跳槽从来不是什么新鲜事。人才流失已成为了企业最痛心疾首的事,花时间花精力培养起来的业务骨干不久却成为了对手公司的“新宠”,不光带走了客户资源,甚至还可能是商业机密。于是,“不把鸡蛋放进同一个篮子里”成了当家老大们的座右铭,多少带着亡羊补牢式的自嘲。刘备同志也意识到了这一点。关羽张飞二人,虽然是拜把子兄弟,一起白手起家打江山,对自己的忠心当然也不在话下。但人若是在领导位置上坐久了,思想和行动能力不免会迟钝,眼界视力也变浅了,所谓死于安乐不是没有道理的;加上天长日久尽听些吹捧逢迎的话,大概渐渐就忘了自己真正的斤两,不免生出些恃才傲物的心来。正所谓大话听久了,容易当成实话。刘备就是担心这个,指不定哪天某个掌握着分公司内部机密的CEO就自立门户去了。 这时候,魏延出现了。这个魏延,并不能算是商业奇才,但他却是刘备的粉丝,对刘备可以说是忠心耿耿,千里迢迢追随而来,对老大是言听计从。这年头,找个三头六臂的经理人容易,找个别无二心的经理人可太难了。这也是魏延取胜的关键。所以对于个人来说,一个踏实肯干、极度认同企业文化、坚决拥护公司决策的员工,得到重用的机会要比身居要职、掌握某项绝学的元老们多得多。老大们都是明白人,知道技术攻克只是时间问题,但千金难买你的全心全意啊。对于公司来说,往往因为新生血液的冲击,那些行动力日益迟缓的老员工,往往也不得不在危机之下重新审视自己。毕竟这年头,一切皆有可能。别说你是三朝元老,就是老大的亲兄弟也可能下岗。所以不妨偶尔给领导层“换换血”,提拨重用一些有干劲、有想法、坚持执行老大命令的新人,对公司的长治久安是非常有好处的。

第21节:刘备迎张松

 

第四节:刘备迎张松, 敌人也会成为你的部下

三国典故:张松献地图 张松人长得丑,心也比较丑。 马超被曹操打败后,带着几万部下逃到汉中,马超想为张鲁做点成绩,报答张鲁收留之恩,就主动提出收购刘樟的益州公司。刘樟很害怕,张松就给刘樟出主意,说只要曹操收购了张鲁的汉中公司,益州就可以保全了。刘樟觉得是个理,让张松去曹操那里游说,张松偷偷地把益州公司的核心资料复印了一份,带着资料就上了路。有些人生来觉得自己是顶级聪明人,可惜始终没人用自己,想着法儿高攀。张松就是这样的人。 来到曹操公司的总部许都,张松认为自己是济世之才,大大咧咧地向曹操拱拱手,差点把曹操气得跳起来。曹操听了张松说的大话虚话,转身就离开了会议室,把张松撂在那里不理了。曹操的经理杨修也是个狂妄自大的人,也觉得张松实在太狂妄了,出于知识分子的本能,马上跟张松辩论起来。随后,杨修把曹操刚写好的兵书《孟德新书》给张松看,本意是想告诉张松,曹操不但是个企业家,也是个杰出的思想家。张松确实聪明绝顶,书翻了一遍就背了下来,然后强词夺理地说,这书古时候就有,不稀奇。杨修不信,张松就给杨修背了一遍,把杨修惊得一个目瞪口呆,马上报告了曹操。曹操一听也吃了一惊,改天就请张松到公司转转,问张松感觉如何。张松还是大大咧咧地说话,居然一口气把曹操这些年在市场上吃的大亏,一个一个数落了出来。曹操再也忍不住了,叫人一顿棒子打,把张松赶出了许都。张松本意是来投靠曹操的,想把益州公司的核心资料交给曹操,谋个优官高职,现在没指望了,就往回赶。他突然想起来可以找刘备,刘备也是著名的企业家,投靠他说不定有指望。张松离荆州公司还很远的时候,刘备派的人居然在等张松了。张松这类书呆子,历来是吃软不吃硬,一看刘备这样对待自己,觉得找到了好老板,赶紧把益州公司的核心资料全部拿了出来,并劝刘备收购益州公司。其实刘备通过益州的眼线,已经知道了张松的事情,老远地来迎张松,就是投其所好,把个张松拍得晕乎乎地掏出了自己的全部本钱。张松走的时候千叮咛万嘱咐,希望刘备赶紧收购益州公司,并告诉刘备,益州公司的法正和孟达经理也打算跳槽。在张松的运筹下,刘备带着大队人马来到益州,后来张松不小心泄了出卖公司的事情,被刘樟砍了头,刘樟与刘备也反目成仇。刘樟不是刘备的对手,没几年刘备就收购了刘樟的益州公司。最可笑的是张松,这位自以为是天才的小人物,出卖了公司利益,最后也没有得到好处,反倒是给他人做了嫁衣。而刘备明知张松是个小人,却让小人为自己做出了最大的成绩。

刘备为何优待张松 跟刘备的老祖宗刘邦一个德行,刘备的为人争议也很大。但刘备跟刘邦一样,很会讨好人,会揣摩下属干部的心理,这跟诸葛亮形成了鲜明的对照。凡在诸葛亮手下做事的,本来是个天才,最后很可能变成蠢材;凡在刘备手下做事情的干部,只要有能力的,都能够给挖出来,得到最大限度的利用。原因其实很简单,刘备善于攻心。刘备懂得什么样的人应该如何去讨好,应该怎样去使用,这也是刘备最终成功的秘诀。张松去曹操公司献核心资料的事情,刘备并不知道底细,但可以猜出一点点来。而且刘备知道张松在刘樟公司干得不如意,非常想跳槽。刘备本来就打算收购益州公司,这时张松刚好出了益州,那还不赶紧打点打点?凭着自己的本能,刘备相信肯定可以把张松的心挖过来,为自己公司效力。刘备摸准了张松的心思,又听说了张松在曹操公司的表演,马上知道张松是个什么类型的人。这是一个不知天高地厚,觉得整个世界就自己最能的狂人。对待这类人,最好的办法就是戴高帽子拍马屁。

张松果然受不了刘备的马屁术,当然了,刘备的拍马术确实高明,一般人根本就看不出门道来。张松跟刘备谈得非常开心,自然把益州公司的核心资料全部交给了刘备。刘备也顺理成章地、成功地在刘樟的益州公司安插了一个钉子。同时,刘备还通过张松,认识了法正和孟达两位想跳槽的经理。尤其是法正经理,确实是位能力突出的经理人。跳槽到刘备公司后,法正为刘备收购益州公司与汉中公司可谓是鞠躬尽瘁了。刘备优待了对手公司的干部,一个出卖公司利益的小人,最后得到了天大的好处。这一切好像不相干连,是刘备最后努力的结果。其实说到底,应该归功于刘备平时就明白,从对手公司挖人有时会是更为便捷。

现代职场启示 很多经理人在工作过程中,因为受到其他部门的制约,自己的工作不好顺利开展,有时这种跨部门的制约,还是来自其他部门的低职别干部。一些比较急燥的经理人往往采取打压的措施,导致部门间关系越来越僵化,以后的工作也越来越吃力。一些聪明的经理人,却像刘备一样,采取攻心术,不但成功地让对方在工作中不跟自己作对,甚至主动帮助自己,提醒自己协调处理跨部门的事务,这些聪明的经理人不但在工作上很轻松,在公司里的人缘往往也非常好。显然,像刘备这样的人,在职场中是很容易胜出的,不管是部门内部还是外部,他都有足够的支持者。不单单是经理人,其实老板也好普通职员也好,如果能够把握刘备的这种攻心术,必然能够获得事业上的巨大成功。希望在职场中胜出,单凭蛮力很难获得成功的,更多的需要借助一些巧力。现在的对手,明天也许就是你的朋友,一个人想成功,朋友自然是越多越好的事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