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标人拿到招标文件后:《金刚经》历史考证 佛经考古证明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09 05:53:43

金刚经断代

 

校对过金刚经后,对敦煌遗书以及古本金刚经有一种偏爱,即拿起一部经,先查看几个明显的标志,通过这些标志,简单的为经文判断年代和定性。下面介绍我进行断代的几个依据:

1、    经名。金刚经的全称通常是“金刚般若波罗密经”,在少数敦煌遗书和房山石经唐代刻经中也出现过“佛说金刚般若波罗密经”,“佛说金剛般若经”,“金刚般若经”等,一般“佛说金刚般若波罗密经”,“佛说金剛般若经”为初唐或者中唐之前的经文(因为唐朝之前的经文存世太少且多不完整,无法统计与判断,但应该和唐初情况类似,甚至怀疑鸠摩罗什大师当时译后的经名为“佛说金刚般若波罗密经”,区别与大品般若和小品般若,情况类似于《佛说阿弥陀经》,只是推测,还需进一步研究鸠摩罗什大师当时的译经和常用方法)。唐末宋初后,金刚经经名统一为“金刚般若波罗密经”。

2、    金刚经最后一个字,“行”与“持”。现在流通本基本为“信受奉行”,敦煌遗书中有大量文献为“信受奉持”。一般见到是“信受奉持”,则为比较标准严谨的写经,书写相对来说,比较工整,美观。此处怀疑与菩提流支译本相混淆,或者参考了其他佛经版本进行的修改。我个人比较倾向于鸠摩罗什大师原本金刚经为“信受奉持”。因为早期文献和官方(唐朝)文献多为“信受奉持”,而且一般出现“信受奉持”的金刚经经文中抄写工整且错别字少。但相对于“信受奉行”来说,“信受奉持”所占比例并不大,目前所见文献中,最早的金刚经经文,梁大同元年(西历公元535年)的金刚经经文为“信受奉持”,最晚为辽代房山石经(契丹藏),宋后经文,不管是藏经还是个人抄刻,都是“信受奉行”。

3、    冥司偈。冥司偈出现在中晚唐,唐代的冥司偈都为60字,此处并不完全与菩提流支译本相同(流支译本为62字),宋后改为62字(应为参照了菩提流支译本进行的修改),比较明显的标志是高丽藏初雕本(60字冥司偈)和再雕本(62字冥司偈),可以肯定冥司偈的添加于唐代,修改于宋代。最终成为现在定型的藏经版本和流通本中都有62字冥司偈。(冥司偈参考以前博文),一般有60字冥司偈的金刚经,为中晚唐时期,62字冥司偈为宋代之后。

4、    三十二分。金刚经的三十二分出现应该也为唐代中期,普及当在晚唐—五代时期,宋代后,为个人抄经和写经所经常采用。金刚经三十二分,并非如教内所说为昭明太子所做,应为唐代人根据个人理解所进行的分段(这种分段,个人认为不能说好或者不好,只能代表个人对佛经的一种理解,后人读了可能会加深对金刚经的理解和掌握,也可能会对之后的读者进行了一定的误导,所以对于个人来说,这种做法是对的,也是好的,但作为标准流通和流传下来,则有损后人对经文的正确领悟)。对于读诵来说,则不读三十二分为佳。

5、    “无来”与“无不来”,此处为“阿那含名为不来,而实无来”,宋代之前,都为“无来”,宋代后个人流通的抄本和写本中,多为“无不来”,但宋后的藏经多为“无来”。此处“不”字为宋人添加。

6、    “即”“则”的混用。在明代之后金刚经经文中多处“即”被改成“则”,甚至在官方版本的明代永乐北藏和清乾隆藏中都为混用,此处修改,应该最晚为明代手笔(未见元代金刚经,不好判断是否从元代就已开始更改)。

就鸠摩罗什大师所翻译的金刚经来说,从公元五世纪初至现在,流传了1600多年,经文的变化确实非常大,究其原因,有战乱与文化摧残,历代传抄的笔误,个人的恣意妄改等等,但却少涉及语言文化的变迁(个别文字的书写有变化),现在读起来仍然朗朗上口,并不影响人对经文义理的深究与理解。透过经文文字的书写、刊刻和变迁,可以看到文字背后的当世人的心态,时代的大背景以及当时人对经文的理解等等,个别状况,如冥司偈为何普及,为何“行”取代“持”,以及宋后的个人抄本和刻本多采用三十二分而不用藏经中的没有三十二分本等等,以及背后所隐含的佛教思想尚需进一步深入探讨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