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帮 一对一:佛门重地少林寺为何要上市?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9 14:47:16

叶匡政:少林寺为何要上市? 寺庙为的不是股民

世间本来无趣,无趣的事情多了,便也有趣了。少林寺,佛门重地,近年像是为了让世间变得有趣些,常闹出一些动静大的新闻来,一再冲击人们对佛门的观念。这不,并没清净多久,少林寺拟定2011年上市的消息得到确认。此消息曾被释永信多次辟谣,看来并非谣言。

据说此番上市,是秘密运作,操盘者为登封市政府,连少林寺和释永信都被蒙在鼓里。上市计划与香港中旅集团合作,由港方投资5100万元,控股51%,而少林寺则以门票经营权等嵩山少林景区资产作价4900万元入股。双方合作年限为40年,合作之后少林寺在内的嵩山景区诸多门票收入,包括游客中心、停车场、电子门禁、禅居酒店等国有资产也全部收归港方控股的新公司。登封市财政会向合资公司注资6000万元,来偿还少林景区的相关债务。不过据媒体报道,其实仅少林寺一年门票收入就将近1.5亿元。

从目前透露的信息看,少林寺的品牌似乎并未估价入股,但能看出这个合作的显失公平之处,怎么看都有国有资产流失的嫌疑。而且合资上市计划,也不应该单方面由登封市政府说了算。

我想少林寺能不能上市,首先决定权在宗教局和全国佛教协会,他们会判断少林市上市是否会有违佛教精神。如果佛教界没意见,登封市政府还应举行一个由宗教界、武术界、少林僧众和信徒及登封市民组成的听证会,这个听证还得有国家国有资产管理部门参加,共同决策少林寺的合作事项。正因为以上人士来自不同领域,相互制衡,才能保证程序的合法性。没有经过这样的流程,即便此次合作,少林寺占了天大的便宜,也难保人们不怀疑其中藏了太多的猫儿腻。

像少林寺这样传统的公共品牌,如果有合资上市的计划,也应向海内外公开招标,谁给的条件优惠、谁的实力更强,就与谁合作。按照当下武术在海内外的热度,我想有意合作的大公司一定不少,完全没有必要采取这种对外保密的方式。因为少林寺本来就是中国人的公共财产。

这些年,可能因为登封市政府对少林寺创造经济效益的要求太高,使得少林寺不断爆出各种商业新闻。从10万元烧炷高香看奥运、手机号开光、易筋经推广、到淘宝网开店。走到哪里,都能听到少林寺的吆喝声。近日,还传出少林寺要起诉国家工商总局商标委员会的消息,因为用“少林藥局”注册“咖啡、茶、盒饭、方便面、膨化土豆片”一类食品商标的申请被驳回。可见如今少林寺多种经营的门类,是多么庞杂。但在大型慈善活动中,我倒很少看到少林寺的身影。

我对佛教了解不多,但佛家讲求清净超脱、远离尘俗这个理,还是知道的。我并不反对少林寺从事一些商业活动,但至少得穿着袈裟念经,脱了袈裟才去经商吧。他们倒好,卷卷袈裟的袖子就数钱,愣把僧衣穿成了经商的职业服。释永信把这些做法称为佛教界的“思想解放”,这经念得还真有时代气息。

其实我一直没想明白,寺庙为何要上市?寺庙存在的目的,为的是虔诚的信徒,而不是财迷的股民。没念过佛经的人,听佛教音乐也能明白,那里面传出的是修行避世音,不是铜钱叮当的撞击声,更不是上市的喧嚣声。

王健:别过度开发让少林寺失去光泽

河南登封少林寺历史悠久中外驰名,很多国际友人把少林寺、功夫和中国人划等号。我在美国读书的时候,有陌生人问我学的是哪门哪派的工夫。在很多国际社会人士的眼里,少林寺和中国是分不开的,是中国的一块历史瑰宝;从我们普通人来看,少林寺一方面是佛家圣地,另一方面还是一个难得的旅游资源。根据统计,少林寺一年的游客量大概150万人以上,按照每张门票40元来算,少林寺一年总收入6000万元,还没算食宿方面的费用。

很多人把少林寺看作是难得的旅游资源,当做唐僧肉来看也是可以理解的,在我看来少林寺上市是一件好事,对旅游资源是一个深度的开发,可以更好的推进少林寺。但是必须要保证,首先要辩证的看,第一,谁也不能替少林寺做安排,上市不上市归根到底还是由这些僧人和少林寺的管理方来决定。第二,少林寺是旅游胜地,也是佛教圣地,既要合理开发旅游资源,也要保证别过度开发让这块金字招牌失去了光泽。

登封市领导表示,入股的只是门票经营权这些附属资产,并不包含少林寺本身,少林寺本身不可能上市,我觉得恐怕就有以上这两方面的考虑。另外有消息说,登封市会在适当的时候向媒体公布具体的情况,我们也想到时候具体了解一下。无论怎样,都希望少林寺这块历史悠久的佛教圣地,能够让更多的人所了解。

王艳春:少林要上市,佛祖不高兴

被少林寺方丈释永信辟谣多次的“少林寺上市”或许并非空穴来风,不过这一次秘密运作2011年“上市”的是登封市政府,而少林寺方面的人员包括释永信都被蒙在了鼓里。昨天,早报从有关渠道获得的香港中旅集团与登封市签署的《合作框架协议书》和《登封市政府常务会议纪要》显示,双方确定斥资一亿元成立“港中旅(登封)嵩山少林文化旅游有限公司”,其中港方占51%股本控股,少林寺门票经营权等嵩山少林景区资产则被登封市作价4900万元作为入股的一部分——“我市以实物、现金入股,占股份49%,双方合资年限为40年,嵩山风景名胜区门票收入特许经营权不再进行评估作价,我市通过门票收入分成实现特许经营权价值”,新公司拟定2011年上市。而根据资料显示,仅少林寺一年门票收入就将近1.5亿元。(12月16日《东方早报》)

佛门乃清净之地,而今却再难觅“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的静谧与雅致。先前,少林方丈自我标榜“和尚新潮”已让人不知所措;现在登封市政府又拟让少林上市,“六根清净,四大皆空”的佛旨面临被架空的危险,亦凸显出当前众多名胜古迹被以“旅游开发”名义“过度透支”的弊病。

先说“过度开发”之弊。我国有五千年的悠久文明,祖先遗留下大量的文化古迹,但在“旅游经济”的驱使下,各个景点常常人满为患,当地财政赚个盆满钵满,古迹自身却因过于密集的人流而过快的腐化、风化和损毁。以故宫为例,笔者在游览时观察到,皇宫的木质窗户上大多伤痕累累,腐烂的迹象非常明显,而地板由于常年的游人如织的频繁“践踏”,也出现了不同程度磨损。

嵩山少林之所以会被上市,与其每年1.5亿的门票收入密不可分,正是在如此巨大的经济利益的驱使下,登封市才急不可耐地要让少林卖身“股市”。殊不知,更高的门票收入就意味着更大的人流量,就意味着少林寺必须“超负荷”“迎客”,而对其的修复和保养往往跟不上,所以会“不见其损,日有所亏”。

适当的资本运作有利于文化古迹的保护和传承,但若将“追求利润最大化”的那一套全盘照搬,则会适得其反。过于追求经济效益会使文化古迹的命运岌岌可危,而忽视其文化和思想内涵的宣扬,则使得文化古迹徒有“旅游热点”之名却无“文化”之实。

再说“政府操纵少林上市”之不妥。正如报道中所言,“少林寺的财产不属于少林寺和登封市,少林寺属于公共财产,属于全国”,准确的说少林寺是一个文化精神的符号,是众多虔诚佛教徒或皈依佛教之人寄托精神的栖息地,它是一种公共的精神财富。试想,当这样一个公共的精神集散地被少数利益集团和政府垄断,参禅拜佛还能那么单纯吗?当参禅拜佛都不再“自在”,宗教信仰自由还能确保吗?国家牢牢掌握水、电、油、气等资源,是因为它们都事关国计民生、关乎老百姓的基本生存,不能被利益集团垄断;比之物质资料,精神财富不也是同等重要,奈何登封市政府不明“此”理,要将全民共享的少林拱手让人,或者说,GDP创收比大家的信仰还重要吗?

末说“文化空壳”之痛。我佛慈悲,讲求普度众生,佛是大智、大悲与大能之人。可除了几座古刹楼榭、佛祖金身、火烛香台,除了木鱼的敲击、经文的呢喃,在如织的人流、匆匆的步履和喧嚣的鸣笛中,我们还能体味到那种远古的淡泊、幽静和澄澈吗?无数人在宣传的鼓动下来到少林寺、长城和故宫,但之后无数的人也选择了不再到来,因为那儿人太多,而且浓重的商业气息并非他们旅行目的。除了古色古香的形式,文化徒有一个空壳。

释迦牟尼以“仁爱寂寞”立于后世,“不离菩提场,而至鹿野苑”:“达摩东来,只为寻求不受人惑之人”。倘若佛祖泉下有知,观其门徒“惑”于名利而汲汲不休,眼看佛门圣地被作资本交易,会是如何一番愁肠呢?

我宁可相信,“佛”已离我们远去,那座将被出卖的少林寺只是他蜕下的躯壳而已。

五岳散人:“贱卖少林”,该当何罪?

少林寺目前在国人心目中是个什么样貌?是佛教的禅宗祖庭,还是少林功夫的发源地?是满地武校的无烟工业,还是网络、豪车的新型佛门净土?

不但是每个人心中的少林不一样,在当地政府机构眼中,少林与其他的世俗想象也有所不同。早就有传说少林寺将会上市,而方丈释永信大师始终进行否认。但一份标明“绝密”的文件却证明此事即使释永信大师不知道,但别人未必没有这个打算。

《东方早报》从某些渠道获得了“绝密”的香港中旅集团与登封市签署的《合作框架协议书》和《登封市政府常务会议纪要》,双方确定斥资一亿元成立“港中旅(登封)嵩山少林文化旅游有限公司”,其中港方占51%股本控股,少林寺门票经营权等嵩山少林景区资产则被登封市作价4900万元作为入股的一部分,初步决定在2011年上市。

上市算是市场化的极致之一,但以一座创出字号的寺庙为基础号召而上市,总让人觉得事情有点怪异。当然,少林寺这些年总是在风口浪尖上打滚,也是这种市场化的一种。从目前已经形成的态势上看,少林寺其实与一个成功的企业并没有其他差别,不但是在经营的手法上,而且从它的产品链与周边产业上,都体现出一家经营良好的企业所应该具有的素质;包括品牌建设与个人魅力的宣传、与时俱进运用高科技手段做自己的广告,以及抓紧各种机会所做的事件营销等,说明少林寺已经上了轨道。所以,在很多情况下,不少人对于少林寺的商业化运作是颇有微词的,认为其离宗教远而离世俗近,已经丧失了其本质。

但这话要看怎么说。想当年少林寺崛起,源自同名电影的上映,那部片子从艺术上实在是乏善可陈,却直接开启了一个庞大的产业,这个产业里有风靡二十多年不衰的功夫片、各种培训机构以及上下游的配套工程。这本身就是一个成功的商业运作,而且影响深远。尤其是在那些年里,少林寺本身已经超越了一个佛门圣地的范畴进入到世俗生活当中,借此机会大力发展,从事功方面看算是无可厚非的。

这也是前段时间被炒作出来的泰拳王挑战中国武林事件当中,少林寺方面虽然以出家人如何如何进行了应对,结果招致不少冷嘲热讽的原因。因为,既然以佛门弟子而参与世事,毕竟不能说,挣钱的时候奋勇向前、该出手的时候就爱惜令名而用佛门做挡箭牌。这与炒作本身没有关系,但与大家对少林的心理定位有关。

但无论怎样,少林寺毕竟还不是可以贱卖的资产。据新闻披露,少林寺每年的门票收入就高达1.5个亿,嵩山少林景区的文物价值无可估量,结果竟然只能作价区区4900万元。这还不算完,为这个本身就听着不靠谱的项目,当地政府还要另外掏6000万元完成景区拆迁——抱歉,这事儿听着非常像俗语说的“空手套白狼”,登封市政府很像那头傻狼。

无论是登封市政府还是河南、甚至是某些更高级的机构,按照现行的法律法规,似乎都没有权力把少林寺就这么合资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