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子沙滩排球三四:关于推动苏州宗教旅游健康发展若干问题的思考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11 04:56:06

苏州市吴文化研究会

建设历史文化与现代文明相融的文化旅游城市,已成为苏州的一个发展目标。宗教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宗教旅游是文化旅游的一种重要类型。改革开放以来,苏州的宗教旅游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出现了像“寒山寺除夕听钟声”这样被大家公认为成功的宗教旅游项目。最近这几年,周边城市的宗教旅游有了一些新的发展,引起了苏州宗教和旅游界的广泛关注。如何更好地推动苏州宗教旅游的健康发展,这是一个值得我们去进一步探讨和研究的课题。为此,我们吴文化研究会旅游宗教组在市宗教局的帮助支持下,今年上半年开展了有关宗教旅游的专题调研,实地考察了佛教和道教的多个旅游景点,进行了座谈交流,对一些问题作了初浅的思考,研究会常务理事会作了认真研究。现将这些问题和我们的看法提出来,供市领导和有关部门及各宗教旅游景区(点)研究参考。

一、不断增进有关宗教旅游方面的共识

1、宗教界人士的两种看法

苏州佛教和道教界人士中对宗教旅游存在着两种不同的看法:

(1)主张发展宗教旅游的认为:旅游离不开人文历史,离不开宗教;宗教也离不开旅游,如无人来朝拜进香则难以生存发展,宗教同旅游结合开展宗教旅游,符合当今社会的潮流。然而,宗教旅游的位置一定要摆正,首先是宗教,再是旅游,既不能把旅游拒之门外,也不能为旅游而旅游。神圣性是宗教旅游最宝贵、最核心的东西,不能庙不像庙,僧不像僧,应让游人了解宗教的教义,留下令人反思的教诲,不能变味。

(2)不主张发展宗教旅游的认为:宗教活动场所的主要任务是宣扬教义,为教职人员提供修持、为信徒提供祭神拜佛的便利。寺庙道观是宗教活动的圣地,应保持其纯洁性和神圣性,发展旅游势必会影响庙宇的清静,旅游开发带来的商业化,会造成对宗教的冲击,会对僧侣和道士产生负面影响。

我们认为,由于宗教的特殊性,在要不要发展宗教旅游问题上存在不同的看法是十分正常的。要增进共识,必须客观地分析和看待宗教同旅游的关系。

2、宗教同旅游的关系

宗教同旅游是两种不同的概念,人们有信仰宗教的自由,也有自主旅游的权利,但由于它们都是人的一种精神活动和精神需求,因此存在着相互可以结合的关系,这种结合体现出历史性、广泛性、相融性和互助性的特点。

(1)历史性——宗教和旅游都有着悠久的历史,在近代意义上的旅游没有出现之前,世界上最早的旅游常常同宗教信仰联系在一起。古人会远涉名山大川去宗教圣地进行祭神朝觐,可以说宗教旅游是一种古老的旅游活动。

(2)广泛性——无论是国际旅游还是国内旅游,参观教堂和寺观是必不可少的旅游活动内容,宗教旅游在国内外是一种常见的文化旅游,宗教和旅游相结合具有广泛性。

(3)相融性——宗教是一种特有的社会文化现象,也是一种特殊的人文旅游资源。“自古名山僧占多”,我国的佛教名山(如:山西五台山、四川峨眉山、浙江普陀山、安徽九华山等)和道教名山(如:山东崂山、四川青城山、江西龙虎山、湖北武当山等),既是宗教圣地,又是旅游胜地;游人中,香客和游客同样难以截然分清。宗教和旅游虽然有不同的功能,但在文化和旅游的吸引力方面是相互融合的。

(4)互助性——许多著名宗教旅游景区成功的经验表明,宗教与旅游相结合有助自身的生存和发展,旅游与宗教文化资源相结合有助吸引旅游者,两者是互助的关系。

宗教旅游是旅游的一个门类,讲宗教旅游,并不是提倡发展宗教,而是要推动它的健康发展。

3、增进共识的必要性

苏州宗教文化旅游资源十分丰富,佛教寺庙有145处,道观有87处,但大家普遍感到,苏州的宗教旅游发展不平衡,成功的项目为数不多,同周边城市相比,宗教文化旅游资源利用得还不够。由于宗教旅游的特殊性,在旅游活动中可能出现的迷信色彩或者过于世俗化的现象,也必须引起各级政府部门和广大宗教旅游业者的重视。大家一致认为:宗教只有适应时代、社会和广大民众的需求,才能体现自身的存在价值;宗教旅游要健康发展,一靠广大宗教界人士的积极性,二靠旅游等相关部门的配合,三靠各级政府的重视和协调。所有这一切,重要的前提是增进大家在发展宗教旅游问题上的共识。

二、努力弘扬有积极意义的宗教传统文化

宗教是人类文化的源泉之一,经过千百年积累发展,形成了独特、灿烂的宗教文化,包括哲学、神学、文学、音乐、雕塑、绘画、建筑以及修行、修炼制度等。宗教对人类文明的发展产生过较大的影响,肯定宗教中的积极因素,同样目的不是为了发展宗教,而是要努力使宗教适应社会主义社会,多为祖国统一、民族团结、经济发展、社会稳定服务。今天,弘扬宗教中有积极意义的传统文化,开发利用宗教旅游资源,也是促进旅游业发展的重要途径。

1、佛教文化中的积极因素

佛教虽是外来宗教,但传入我国后逐渐与中国传统的文化相融合,演变发展成中国化的佛教。在两千余年的相互融合过程中,佛教对中国的哲学、文学和民俗,对中国的建筑、绘画和雕塑等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佛教文化已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的一些民间风俗习惯、民族心理与思维都包含着佛教文化的有机成分,许多人文旅游景观已经烙上了佛教文化的印记。

佛教的教义比较深奥,充满“空”的哲学观念,用“四谛”(苦、集、灭、道)说明人生的本质及其形成的原因和解脱的方法。我国汉地区自元代以后大众佛教取得长足发展,出现“家家观世音,户户阿弥陀”的状况,主要流行禅宗和净土宗。中国后世佛教宣扬的“报佛祖恩、报国君恩、报师父恩、报双亲恩”四报理论具有广泛的影响,这种“报恩”思想有其积极的一面。中国佛教界所强调的“诸恶莫作、众善奉行、庄严国土、利乐有情”,对今天提倡传统美德、构建和谐社会都具有积极的意义。

2、道教文化中的积极因素

道教是中国本土的民族宗教,信仰的核心是“道”,宣扬得道成仙的思想。区别于其它一些宗教,道教是重视生命价值的宗教,不少宗教把人世比作苦海,诱导苦难者把对幸福的向往寄托于来世或彼岸天国。道教主张乐生、重生,要循道修炼性命,争取延年益寿,这跟儒家“生死由命”的宿命论思想也不同,包含着积极的人生意义。道教的“尊道贵德,修道积德”、“善恶承负,因果报应”这些基本信仰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道教运用古代社会的科技去寻求使人长寿的方法和技术,虽然并不十分科学,但它的养生和健身的理念,在今天也可化为人们的一种需求。

3、各寺观可突出的文化主题

当今社会,人们思想文化呈现出差异化和多元化,不可否认,也存在着贪图钱财、忘恩负义、不讲诚信、悲观厌世等等各种消极现象。我们要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共识下,发挥中国传统文化、包括宗教文化中的积极因素,摒弃各种思想误导和邪教歪说,提倡良好的思想道德风尚,给予各种形式的人文关怀,提供各种解脱、消除烦恼的心理安抚和祈祷机会,帮助那些精神迷茫的人寻找内心的光亮和生活的福音。

为了更好地弘扬有积极意义的宗教文化,苏州的寺观可以根据自己的历史和特点,突出宗教文化主题。如:寒山寺——和合(寒山、拾得和合二仙);灵岩山——净土(属净土宗);西园寺——自律修持(属律宗,重戒律);北寺塔报恩寺——报恩(原为孙权报德母亲之恩而建);玄妙观——祈福求财(有文武财神);重元寺——慈悲(因为有最大的室内观音像);穹窿山上真观——养生修炼(有多种养生修炼设施和项目)等等。

三、妥善处理寺庙(道观)与所在景区的利益关系

1、普遍存在的实际问题

在我国,佛、道两教都比较讲究活动圣地,寺庙和道观多选择在风景秀丽、环境清幽的地方。而这些地方基本属于旅游风景区,分属不同的部门管理。苏州这种现象也十分普遍,如寒山寺与枫桥景区、上真观与穹窿山风景区、灵岩寺与灵岩山景区等等。长期以来,寺庙道观同所在景区的矛盾,一直是令大家感到困惑的难题,也是使香客和游人深感不便和难以理解的现象。根据大家的反映和我们的分析,产生矛盾的原因主要有三点:

(1)旅游景区的管理体制。

(2)经济利益的分配。

(3)为香客和游人服务的理念。

2、处理关系的基本原则

妥善处理寺庙道观同所在景区的关系应该遵循以下三个原则:

(1)尊重各自的管理权益

应该认真贯彻国家的宗教政策,坚持宗教场所应由宗教人士管理的原则;同时,按照国家有关风景名胜区的管理法规,尊重风景区管理方的权益。

(2)方便香客和游人

风景区和宗教场所都要贯彻“以人为本”的精神,树立方便香客和游人的服务理念。方便香客进出寺庙道观烧香朝拜,是尊重个人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的重要体现;方便游人进出风景区游览,是风景区优质服务的重要体现。

(3)合作双赢:从香客和游人的角度看,寺庙道观与所在景区是一个旅游区。一个旅游区,其构成往往是各种旅游景观或景物要素的综合体,许多宗教旅游景区是自然山水与人文景观的神奇配合,难以截然分割。双方应通过合作,在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方面取得双赢的结果。

3、达到双赢的有效路径

达到双赢的有效路径多种多样,应视各景区的具体情况去探寻。综合一些有效的案例,可归纳为以下要点:

(1)资源共享——寺观与景区融为一体,景区内所有景点和服务设施对香客和游人不作分割,门票可按协议采取统一或分类价格。

(2)联合促销——联手宣传促销,利用各自的影响力,打统一的品牌。

(3)产权清晰——原则上应按照“谁投入,谁拥有”的原则确定产权关系;鉴于寺观是种特殊场所,也可以按照政府的裁定或双方的协议明确产权关系。

(4)利益分享——这里指的主要是经济利益,利益分享有多种方式,如①门票分成;②经营范围的划分(原则上寺观范围内的经营收入归寺观);③经营种类的划定(如寺观和风景区的旅游纪念品和工艺品)。

(5)费用分担——主要指寺观内的水、电、气和维修保养等费用以及人员开支。建筑物的维修保养应同产权关系挂钩,其它费用开支原则应由寺观承担。费用分担是关系处理中一个非常具体的实际问题,应由双方通过协议解决。

今天,我们要大力推崇“利益共同体”的理念,寺观与所在景区一旦形成利益共同体,一定能处理好相互间的各种关系,达到资源发挥最大效能,各方实现共赢的目的。

四、有效整合可利用的宗教旅游资源

宗教旅游资源有其自身的特点,它的开发利用除一般原则外还必须符合国家的宗教政策。我们需要对现有寺观的现状作具体分析,认真总结像寒山寺这样的成功经验,以便今后更有效地整合利用我市的宗教旅游资源。

1、宗教旅游资源的特征

宗教旅游资源指包括宗教本身和宗教建筑、宗教艺术等在内的宗教文化及宗教感应气氛。宗教艺术包括建筑、雕塑、壁画、音乐等。

游客的需求和宗教旅游的效果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由于宗教旅游景区常是自然山水与人文景观的奇妙结合,游客可以浏览观赏自然风光。

(2)从宗教活动圣地的环境特征、建筑特点以及宗教仪式活动等方面来增加游兴,体验感受宗教气氛。

(3)通过听取对宗教的经典、教义和宗教文化的讲解来了解宗教和有关宗教知识,感悟研究宗教文化。

2、利用价值评估的要点

现在,苏州市区范围内五大宗教(佛、道、伊、天、基)已都有活动的场所。除了佛、道两教外,教堂和清真寺主要是信徒活动的场所,并不对来苏旅游者开放。从苏州情况看,寺观作为宗教旅游资源的利用程度同以下几点有关:

(1)知名度——寺观的知名度(包括方丈和道长的地位影响和所在景区的知名度),对宗教旅游景区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2)观赏价值——寺观的建筑及所处景区的自然风光。

(3)历史文化价值——寺观建造的历史年代和文化底蕴及艺术价值。

(4)可进入性——交通便利程度等因素。

(5)环境容量——容纳香客和游客的空间大小。

(6)服务质量——景区内的环境卫生条件、各种服务设施和功能的齐全程度以及工作人员的服务态度。

3、我市寺观整合的类型

根据宗教旅游资源的特征、游客的需求和利用价值的程度,可将现有苏州的寺观分成几种主要类型:

(1)维持型——对利用价值不高,难以同旅游相结合的寺观,仅作为宗教活动场所。

(2)改进型——对有一定利用价值、但目前同旅游结合不够好的,要转变观念、积极策划、改进现状。

(3)强化型——对知名度已经较高,同旅游结合得较好的寺观,要通过景观的打造、项目的策划、服务的提升,不断深化宗教文化内涵、优化寺观周围环境、强化宗教旅游的感应气氛。

(4)创新型——对新建的寺观和可以修复扩建的宗教旅游景区,可以从适应时代的特点和需求出发,创出自己的宗教旅游文化新意和宗教旅游景区特点。

除了寺观这些有形的资源外,对一些非物质的宗教文化资源也应进行挖掘梳理,并加以保护利用,如苏州的道教音乐。苏州的道教音乐亦称姑苏仙乐,具有江南丝竹的优美旋律,是地方特色浓郁的宗教音乐,已有数百年历史。姑苏仙乐与名闻遐迩的纳西古乐同宗同源,有异曲同工之妙。可惜的是,姑苏仙乐曾一度濒临失传的境地。市道教协会着力抢救这份珍贵的文化遗产,经过几年不懈努力,这一道教文化的奇葩又重新焕发青春,曾分别受法国、比利时等国家文化部门邀请前往演出,受到热烈欢迎和很高评价。

4、寒山寺成功典例的解析

寒山寺除夕听钟声活动持续了三十一年,经久不衰,且不断深化发展,形成了寒山寺文化,是宗教与旅游结合的成功典例。寒山寺文化以吴文化为根基,以佛教文化为内涵主体,以和合文化体现它的核心价值,以和合二仙作为它的形象代表。经过几十年的精心打造,寒山寺的宗教旅游文化活动已成系列,宗教旅游景区已形成多样景观。

(1)宗教旅游文化活动系列

A、宗教旅游节庆活动——听钟声,把文化发挥到了极致,祈求和平,提倡和睦相处,对身处高危的人群起到警示告诫作用。

B、宗教文化研究活动——设寒山寺文化研究院,并每年举办寒山寺文化论坛;又设寒山寺国学院,有1个本科,3个专科,130多位国内外学生。

C、宗教人文教育活动——每逢中秋节和重阳节时,举办古诗朗诵会,请108个学生,教育下一代,回归人文精神。

D、寺庙形象宣传活动——举办全国摄影比赛,以寒山寺为主题,计划写部电影,创作一首歌。

(2)宗教旅游景区的景观

A、寒山寺文化景观——一座寺、一座塔、一座钟、一首诗、塔影、钟声、诗韵是文化的结晶,大钟大碑是和谐的神坛。

B、寒山寺意境景观——一条河(古运河)和二座桥,当年张继诗中的意境展现。

C、寒山寺历史景观——一座关(铁岭关),爱国主义教育历史遗址。

D、寒山寺人物景观——寒山、拾得。寒山、拾得有佛、圣、仙三个封号,体现了佛、儒、道的融合。

此外,寒山寺不断开发创新旅游纪念品,如碑帖、铜钟、佛珠、字画、人物雕像等等,深受广大游客欢迎。

寒山寺作为苏州乃至中国的旅游品牌,如何同周边地区(包括枫桥景区)的旅游资源更好地整合,发挥“品牌”效应,是值得进一步探讨的重要课题。

五、精心打造有苏州特色的宗教旅游项目

个性和特色是旅游活动成功的关键因素。改革开放以来,苏州各寺观坚持“独立自主,自办教会”的方针,挖掘宗教的积极因素和深厚的文化内涵,开发出一批具有苏州特色的宗教旅游项目,丰富了苏州的旅游活动内容。现在有些寺观正在规划一些新的宗教旅游项目,这将会使苏州的旅游活动更加绚丽多彩。这些宗教旅游项目大致可分为文化游、祈福游、休闲观光游和健身养生游。

1、文化游

宗教的文化游项目范围十分广泛,包括宗教文化的观赏、体验和交流,苏州最具特色的是寒山寺除夕听钟声活动。70年代末,苏州旅游部门接受日本友人的建议,借鉴日本人元旦除夕去寺庙听钟声、吃年越面的风俗,举办了这项国际旅游活动,年年都很成功,现在寒山寺的知名度越来越大,年接待国内外游客达近两百万人次,积累了可观的资金,迅速走上良性发展的道路。这项宗教旅游活动具有深刻的文化意义,它不仅融合了中日两国的民间习俗,而且体现了人们祈求平安的普天心愿,因此我们一定坚持年年办,一定要越办越好。

2、祈福游

我国民众历来有向善向福的精神追求。在苏州,烧头香、轧神仙、迎财神尤有地方特色。这些看似宗教仪式的活动,参与者更多的是普通群众,因此,其旅游意义超越了宗教意义,是典型意义上的宗教旅游。

烧头香。一直以来,苏州民众都有烧头香的传统习俗,他们都希望在新的一年能免除灾祸,全家平安,多福多寿。据西园寺统计,每年除夕晚约有三万余人参与,整个春节期间前往敬香拜佛的超过十万人。

轧神仙。每年农历4月13日至15日,是苏州市民轧神仙的盛大节日。轧神仙那几天,人们摩肩接踵,有几十万人参与其中。现在的轧神仙,不变的是,人们依旧怀着祈祷的心情,希望今后的生活越来越美好;变了的是,宗教的意义已日趋淡漠,而享受生活、活跃身心、参与经济活动的气氛越来越浓。

迎财神。财神是道教尊奉的诸神之一。文财神:有无偏无袒、公平正义的比干和倡导以治国之策治家、将家财三聚三散的范蠡。武财神:有舍生取义、以义取财的关羽和威严公正的赵公明。玄妙观财神殿内,敬香祈祷者络绎不绝,川流不息。

3、休闲观光游

苏州古寺名刹众多,灵岩山寺、西园寺、寒山寺及常熟兴福寺等是上世纪八十年代国务院公布的全国八十余所汉传佛教重点寺庙之一。玄妙观三清殿和北寺塔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这些寺庙道观建筑雄伟,佛(神)像庄严,景致优美,充满了宗教的神秘气氛,是信教群众顶礼膜拜的必到之地,也是广大游客观光旅游的理想之地。上世纪八十年代,西园寺曾创下年入寺200余万人次的纪录。近年重建的重元寺地处阳澄湖畔,占地一百余亩,建筑恢宏,景色旖旎。登上观音殿,阳澄湖风光一览无遗,是游客休闲观光的新景点。重元寺是苏州体现时代特征和园区风格的佛门圣地,同相城区新开发的休闲度假旅游区结合在一起,并随着各种交通的便捷,将会成为苏州宗教旅游潜在的大亮点。常熟佛教协会规划在昆承湖景区内扩建红观音寺,增设念佛堂、素食馆、安养院和宾馆等各种配套项目,使昆承湖成为常熟休闲观光和宗教旅游相结合的新型景区。

4、健身养生游

道教主张人与自然和谐统一,十分注重养生。佛教也以修身养性为重要法门。随着宗教旅游的深入发展以及市场的客观需要,健身养生游已经成为一种新的旅游方式初露端倪。西园寺、重元寺推出禅修班,穹窿山上真观将举办养生堂,都是想为平时忙于工作、身心疲惫的人士提供一个场所。没有电视,没有电脑,没有一切干扰,让他们远离尘世,置身于一个清静无为的空间,素斋一碗,清茶一杯,调整心理,平复情绪。这一旅游项目一经推出便颇受欢迎。

对于宗教旅游项目,宗教的感应气氛是对广大旅游者最具吸引力的因素。无锡的灵山大佛、王子浴佛和梵宫是一种大胆的创新。它们不仅在宗教建筑等艺术上融摄了其它宗教的元素,而且在宗教的神圣性和感应气氛上极富新意。宗教文化的展现也应随时代的发展而发展,这样才有生命力。苏州不能走模仿别人的道路,但可以汲取无锡的创新思路,在精心打造好有苏州特色的宗教旅游项目的同时,努力开发一些创新型的宗教文化旅游产品。

六、积极探索有政府参与的协调管理机制

1、宗教旅游发展规划协调机制

在市政府统一领导下,设立由市宗教和旅游部门牵头、相关部门参加的联席会议,共同研究宗教旅游的发展规划,提出近期和中期目标,明确发展的重点,拟定相关的推动措施,并就规划的实施情况每年进行沟通和协调。

2、宗教旅游项目开发创新研讨机制

在政府部门的参与下,由宗教旅游项目的开发主体举办项目创新的研讨活动或者项目开发的可行性研究。

3、宗教旅游景区统一管理协商机制

由景区所在地政府牵头,寺观和所在景区按照处理相互关系的基本原则(前面所述基本原则可供参考)进行协商,并定期相互沟通,达到“互惠互利,共同发展”的目的。

4、宗教旅游文化研究交流机制

在宗教事务主管部门的指导下,由宗教协会牵头,每一至二年举办一次有关宗教旅游文化方面的研讨会,不断深化和提升苏州宗教旅游的文化内涵和品位。

5、宗教旅游产品对外促销机制

宗教旅游景区(点)要积极参加由各级旅游主管部门组织的各种旅游展销会,积极参与各种旅游线路的制定;在各种对外旅游宣传促销活动中打统一的品牌。

2010年8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