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幼论坛账号密码分享:受贿1575次:是县委书记创造的吉尼斯记录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5 20:12:52
受贿1575次:是县委书记创造的吉尼斯记录?

原创于: 2011-12-14 00:00:26

标签:

据《新浪网》12月12日:刚被“双规”期间,面对专案调查组,他十分坦然:“你们查吧,家庭情况可以说明我的问题。面对金钱诱惑,我抵抗住了。但碍于人情,也收下一些钱,我都上缴廉政账户了。”殊不知,日后他却被查出先后1575次非法收受142人给予的人民币1276万元、欧元8000元、美元8000元。他就是李荫奎,曾经的封丘县委书记。

7年受贿1575次”,这是一组值得思考的数字。李荫奎自任县长到被双规,共约六年半的时间。六年半共约2372天,而其受贿次数竟然多达1575次,平均1.5天受贿一次。抛去周末,正常工作日是不会少于一天一次。可以设想,如果逢年过节,这门口送礼的,还不得列队等待,不能不说是破了县委书记级别的受贿纪录。

但问题是,为何一名官员受贿1575次后,才被有关部门发现?难道纪检部门的廉政和反腐制度对县委书记没有一点威慑效果吗?难得真如网友所说的“廉政账户成遮羞布”?啥时候用啥时候不用全靠贪官自我调控了,缴纳收据却成了“清官”的标榜,贪官成了反腐败的“标兵”。

与“7年受贿1575次”,相对应的数字是900多名居民代表的红手印,若不是他们因生存环境被污染得忍无可忍,举着联名信逐级举报,李荫奎似乎还可能将他的受贿记录再创新高。难得真的没有部门关注李荫奎吗?我们的纪检部门是县委书记的“家丁”吗?李荫奎“庇护”的化工厂常年污染居民环境,最后,甚至生产起污染更加严重的甲醇,环保部门又到哪里去了?而在既没有经过清算组讨论,也没有报请法院批准的情况下,李荫奎代表县政府以300万元的价格将净资产1亿多元的工厂卖给了同乡,国有资产监管部门又到哪里去了?难道揭开贪官的“遮羞布”就非得依靠百姓上访吗?廉政和反腐双剑合壁也不能产生多大效果?这是为啥!

古人云“郡县治,天下安”。然而作为地方最重要的基层政权的书记凭着手中的权力就能够如此肆无忌惮的进行权钱关易,而且涉及到的金额是如此之巨大,这折射了多大的权力监督与制约的“漏洞”?因此我们应当加强对党政“一把手”权力的监督与制约,削弱党政“一把手”的权利,以更有效的举措将反腐制度化。

笔者发现一个规律:每有贪官落马,相关部门总是谈“加强监督、从源头上防腐”之类,而事后多为空谈。诸如“动员廉内助”、“设置廉政账号”之类的制度创新,一段时间内“锣鼓喧天”,事后却像一阵风吹过。其实,我国目前有一套比较完善的廉政制度,却没有相应地推动该制度落实的科学机制,而落实机制的缺失又容易导致反腐机制的无意“沉默” 。从李荫奎受贿一案,不难读出当地监督部门常年的“懈怠”,倘若李荫奎不被900多名居民不停举报,监督部门又何时才能遏制其受贿记录的不断刷新?从这个案例表明,一项好的制度对腐败官员有很强的震慑作用,这是不可否认的。但制度是滞后的,也不是万能的。

无论监督制度有多么完善、无论监督力度有多么强大,漏洞还是不可避免会出现,关键是有关部门是否时刻高悬反腐之剑?是否去认真对待人民群众的举报?正如网友周蓬安的经典话语:一张艳照,咋顶“一尺高举报信”?笔者希望,真正让廉洁从政成为“为官者”现实的行动,使诚信正直的思想深入到“执政者”的具体工作中,让官员的血液中流淌着廉洁之血,愿望是美好的!但反贪反腐的任务太重,路太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