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中国经济发展数据:中国文化发展战略呈三阶段演进 评析先进文化建设趋势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05 08:58:07

中国文化发展战略呈三阶段演进

 评析先进文化建设趋势

作者:陈锋 

繁體中文 

导读:建国以来,围绕着建设中国社会主义文化的主题,党确立了文化发展战略,从毛泽东的“文化革命”到邓小平的“文化转型”再到新世纪的“文化创新”,都有其历史根据和可演进之处。本文通过国家文化发展战略的历史考察,述评了中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历程和党的文化思想沿革,推演了先进文化建设的趋势和要求。

关键词:文化发展战略 文化革命 文化转型 文化创新

    文化是一个内涵众说纷纭的概念,我认为,在现实意义上,它是人类实践活动尤其是精神生产形成的,包括技术、知识、思想观念等要素的结构体,又称文化模式。文化发展战略也可以称之为文化模式构建战略。中华人民共和国自成立以来,其文化建设接受中国共产党思想上和政治上的领导,因此,国家文化发展战略也就是中国共产党文化建设思想和理论及其实践过程。中国共产党在文化建设方面总的战略思想和部署,如果以核心精神来认识和把握,大致呈现为三个阶段的演进:第一阶段是1949年至1978年的“文化革命”战略;第二阶段是1979年至2000年的“文化转型”战略;第三阶段是2001年以来的“文化创新”战略

    一

    实行“文化革命”,这是毛泽东生前的一贯思想观点。作为党和国家公认的决策者,其“文化革命”成为建国以来前30年的文化发展战略。

    “文化革命”的推行,有很深刻的实践由来和理论根据。建国后的“文化革命”,在实践层面上看,是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必然延续,在理论上则是马克思主义“不断革命论”的自然延展。

    近代中国的落后和挨打,使得先进的中国人图谋民族复兴,于是“向西方寻求真理”,作为“批判的武器”。现代性的西学与中国传统文化发生碰撞,前者的先进性和实用性对于积弊深重的中国来说,无疑在不同程度、某种意义上为中国所需要和运用。西学的涌入,使得中国思想文化界空前活跃。它们首先在器物层面引起了变化,然后在社会制度和机制上造成了变革。这就是像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所以发生的文化底蕴。但是政治的变革并没有完全使旧中国走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泥潭,在辛亥革命后的复辟帝制和保守主义思潮喧嚣的刺激下,当时有一些中西学兼具的知识分子,通过文化比较分析认为,中国的落后和倒退根本原因在于中国传统文化,于是揭橥新文化运动。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充分暴露的了西方资本主义文化固有的缺陷,全盘西化化为梦想。而“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新文化运动成了马克思列宁主义、西方欧美文化、中国传统文化三方对垒的大论战。20世纪20年代初开始,马克思列宁主义武装了志于救国救民的知识分子,他们投身当时中国反帝反封建的群众运动,创立了中国共产党。马克思主义成为“根本解决”中国问题的理论工具,并且经毛泽东等共产党人结合中国文化和现实的运用,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成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任何一个时代的统治思想始终都不过是统治阶级的思想。” 中国共产党成为全国性的执政党,必然要有一个中国马克思主义思想文化的建立。

    这种新型文化建设也是马克思主义社会结构“不断革命”的要求。按照马克思主义的“不断革命论”,中国所需要的彻底的革命要在几个领域分步骤地进行。党和毛泽东以“不断革命论”作为行动指南和动力,把中国的革命事业分阶段、有步骤地推向新胜利。1956年初,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改造即将基本完成,毛泽东在全国知识分子会议上,发出了向科学进军的号召,标志着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逐渐转向“文化革命”。1958年1月,毛泽东中央工作会议上专门阐述中国的“不断革命论”。他说:“我们革命的步骤:1.夺取政权,把敌人打倒,这在1949年就完成了。2.土地革命,民主主义的,1950年--1952年3年基本完成了。3.再一次土地革命,社会主义的,现在将主要生产资料集体所有,1955年基本完成,1956年有些尾巴…… 4.思想战线上政治战线上的社会主义革命——整风运动,这一次今年上半年就可以完成,明年上半年还要搞。5.还有技术革命。1--4都属于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性质的。……技术革命是属于生产力、管理方法、操作方面的问题。……从1958年起,在继续完成思想政治革命的同时,着重在技术革命方面,着重搞好技术革命。” 应该说,思想的和技术的革命归属“文化革命”。

    从毛泽东的思想来看,他的文化建设思想的核心就是“文化革命”。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论》中提出“文化革命”,即通过先进文化的创造和发展,以实现文化领域从旧到新的变革。实际上,全国范围的“文化革命”从建国之日起就开始部署了。这既体现了党的工作重心转折的渐进性,又说明毛泽东对“文化革命”的高度重视。在1949年新政治协商会议上,毛泽东讲话指出:“随着经济建设的高潮的到来,不可避免地将要出现一个文化建设的高潮。中国人被人认为不文明的时代已经过去了,我们将以一个具有高度文化的民族出现于世界。” 可是应该承认,文化革命面前形势严峻、任务繁重。正如郭沫若所说,当时的文化现实是各种思想文化现象杂陈,就像一个长途跋涉的旅行包,上面贴满了各个码头的标签。毛泽东认为,思想、文艺、教育、科学这些领域基本上还是“资产阶级”的天下。1950年5月29日,他在一次谈话中曾经感慨道,我们文化界的进步力量还很小,文化队伍中的“人民解放军”太少。新中国的“文化革命”就是在这种背景下展开的。

    从1951年到1957年,党中央和毛泽东领导开展了一系列文化运动,包括知识分子思想改造运动、对电影《武训传》的批判、对梁漱溟思想的批判、对俞平伯《红楼梦》研究观点批判以及对胡适思想的批判、对胡风文艺思想的批判,它们的主旨是确立马克思主义在文化思想领域的指导地位。知识分子的思想改造运动批判了资产阶级的唯心论、小资产阶级的改良思想和知识分子超阶级的“客观主义”,使相当多的旧知识分子人接受了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其成绩是主要的,意义是重大的。随之而来的文化批判基本上囊括了五四以来所有的非马克思主义文化选择。其对电影《武训传》和梁漱溟文化观的批判,针对的是中国传统的文化观、价值观,即文化上的保守主义;对胡适的批判则指向欧美资产阶级学术思想以及自由主义文化观;对胡风的批判是针对激进的小资产阶级的文化观。毛泽东认为,上述文化思潮和观念尽管在历史上都曾有过历史进步性,但在进入社会主义之后,就已经不属于先进文化的行列而是革命和改造的对象。

    大约5年的思想文化批判与改造运动,使得马克思主义的主流意识形态建立起来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观点和方法在学术界推广开来,旧知识分子不同程度地走上适应新生政权的道路,也就是说社会主义文化开始建立起来。但是,这几年的文化工作具有明显的缺陷和损失。第一,将文化差异简单地归属于阶级对立,把阶级斗争的行为模式直接延伸到复杂无形的精神文化领域,把文化革新等同于一般的社会革命,这种做法难免主观和武断。第二,将政治批判的方式带入了文化批判之中,其特别突出的例子就是对待胡风问题的处理。把文化问题和思想认识问题简单地等同于政治问题来解决,显露出党在领导文化建设和知识分子工作方面经验不足。第三,把文化建设等同于意识形态建设,追求文化的马克思主义“纯洁化”,对非马克思主义的思想理论及其方法进行批判和清理,使一些有价值的学科和理论受到损害和破坏,例如西方社会学和政治学被封杀,造成了文化资源的损失。第四,在时间步骤上,当时的文化批判和改造走得过快过急,还没有认识到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长期性、艰巨性和复杂性。第五,对各种非马克思主义一并“四面出击”,结果使不同价值观的知识分子普遍感到心理不适应,有的乃至产生思想抵触。

    但是,前5年的“文化革命”毕竟使新中国的社会主义文化得以建立,这是不可低估的历史成就。在此后20年中,毛泽东致力于中国社会主义文化模式的建成。文化模式的内核是思想价值观念 。毛泽东为新中国确立的文化核心是马克思主义,因为马克思主义是历史上最先进的思想文化。还在建国前夕,毛泽东在批驳美国国务卿艾奇逊宣扬西方文明的白皮书时,坚定地指出:“和中国旧的封建主义文化相比较可以被艾奇逊们傲视为‘高度文化’的那种西方资产阶级的文化,一遇见中国人民学会了的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新文化,即科学的宇宙观和社会革命论,就要打败仗”,“这种中国人民的文化,就其精神方面来说,已经超过了整个资本主义的世界”。 社会主义制度基本确立之际,毛泽东在一届全国人大开幕词中特别强调,“指导我们思想的理论基础是马克思列宁主义”。这一方针政策的确立,具有意识形态建设的至高意义。然而,文化模式的构建却不仅仅是意识形态问题,它要整合当下所有文化资源,使得各种利于人民生产生活的文化样式得以发展。因此,在1956年至1960年间,毛泽东提出“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繁荣和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党从此努力超越以阶级、时间、地域简单而武断划分优劣的界限,着手建立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社会主义文化模式。而中央在1956年明确做出“文化革命”的决策,则标志着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包括发展科学技术、建设社会主义思想意识形态等在内的总体文化建设上来。

    1956年1月,毛泽东在知识分子问题会议上讲,现在我们是革什么命呢?是革技术的命,是革文化的命,要搞科学,革愚蠢无知的命。 1957年3月,他在南方又说,从革命转到建设,就是“由过去的革命到技术革命和文化革命。” 刘少奇在八大的政治报告中,也有“为了实现我国的文化革命,必须用极大的努力逐步消除文盲”之类的表述。从此后的文化实践看来,“文化革命”包括:在人民群众中普及哲学和科学技术的文化大众化运动;学习雷锋做平凡英雄的新道德建设;移风易俗,破除迷信,树立社会主义新风的时尚建设;有讲究卫生,发展体育事业,开展全民强体健身运动;有京剧革命,编演现代戏等等的文化艺术革新。这些文化运动共同的宗旨,就是努力促进文化资源的大众化,实现文化平等,建设马克思主义领导的新文化。历史地看,这些具体的文化建设活动的确具有“文化革命”的意义。

    然而,“文化革命”的主题和中心工作仍然是强化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的主导地位,通过生产斗争、阶级斗争和科学实验等劳动实践,树立人们的马克思主义世界观,“根本上变换全国之思想”;在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贯彻实施上,落实和捍卫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总之,要抵制西方资本主义和修正主义的侵袭,积极而坚决地与之展开思想理论斗争。1957年的反右斗争,从1960年开始的中苏两党关于马列主义的大论战,以及八届十中全会重提阶级斗争的主题,其归宿也就在这里。而且,由此延伸终至爆发了十年“文化大革命”。“文化大革命”就是“反修反修”的“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按照毛泽东的思路,它依然是文化和意识形态建设的需要。尽管现在看来,十年“文革”实际上更是一场政治运动。“怀疑一切”、“打倒一切”、“全面内战”的“文化大革命”必然在实践层面得到全面否定。在社会心理上,“文化大革命”的结束也必将意味着革命的激进主义的终结。

    二

    在毛泽东之后,改革和开放顺理成章。其基本理由有三:第一,对于意识形态建设的强调,超越了物质生产和生活的现实需要,党和国家的中心工作必然向发展生产力回归;第二,与之相联系,跃进式、高度计划的经济发展模式的失效,必然要求停止依靠行政命令的生产方式,转而启用市场机制;第三,和平发展成为时代主题,国际关系从意识形态对垒中走出,中国转向学习西方发达国家,认同西方国家早先倡导的“现代化”的某些合理性。因此,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国走上了“中国式现代化”的道路,邓小平的文化战略乃是建设中国式现代化文化模式。1983年10月1日,邓小平在给北京景山中学题词中,提出“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指导方针,具体体现了中国式现代化文化建设的灵魂。如果着眼“现代化”的涵义,我们可以称这种文化建设思想为“文化转型”战略,这种文化转型战略的现代化主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依靠科技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把发展科学技术摆在了文化建设的首要位置,并且尊重和重用现代性知识分子。

    邓小平对治国方略多次进行逻辑展示,他说:“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们探索了中国怎么搞社会主义。归根到底,就是要大力发展生产力,逐步发展中国经济。” “什么叫社会主义,什么叫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最注重发展生产力。” “生产力的基本因素是生产资料和劳动力。科学技术同生产资料和劳动力是什么关系呢?历史上的生产资料,都是同一定的生产技术相结合的;同样,历史上的劳动力,也都是掌握一定的科学技术知识的劳动力。” “马克思讲过科技是生产力,这是非常正确的,现在看来这样说可能不够,恐怕是第一生产力”;“马克思说过,科学技术是生产力,事实证明这话将得很对,依我看,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现代社会是合理性张扬的社会,邓小平现代化思想的核心理念就是依靠发展科学技术建设现代化中国。他指出:“四个现代化,关键是科学技术现代化。” “在无产阶级专政的条件下,不搞现代化,科学技术水平不提高,社会生产力不发达,国家的实力得不到加强,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得不到改善,那末,我们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和经济制度就不能充分巩固,我们国家的安全就没有可靠的保障。” 这就为科教兴国奠定了理论基础。

    因此,邓小平高度重视现代性知识分子的培养和使用。他说:“我们向科学技术现代化进军,要有一支浩浩荡荡的工人阶级的又红又专的科学技术大军,要有一大批世界第一流的科学家、工程技术专家。造就这样的队伍,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严重任务。” 邓小平重新明确知识分子是工人阶级的一部分、属于劳动人民的社会属性,指出:“在社会主义社会里,工人阶级自己培养的脑力劳动者,与历史上的剥削阶级社会中的知识分子不同了。……他们绝大多数已经是工人阶级和劳动人民自己的知识分子,因此也就是说,已经是工人阶级自己的一部分,他们与体力劳动者的区别,只是社会分工的不同。从事体力劳动的,从事脑力劳动的,都是社会主义的劳动者。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随着四个现代化的进展,大量繁重的体力劳动将逐步被机器所代替,直接从事生产的劳动者,体力劳动会减少,脑力劳动会不断增加,并且,越来越要求有更多的人从事科学研究工作,造就更宏大的科学技术队伍。” 邓小平大力倡导知识分子主人翁的社会地位,呼吁:“一定要在党内造成一种空气:尊重知识,尊重人才。” 党的十二大明确把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列为是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三支基本力量,全国人大五届五次会议通过宪法规定,“社会主义事业必须依靠工人、农民和知识分子”, 从此标志着知识分子成为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主力军。在邓小平的亲自指示下,中国开始从政策机制上重用知识分子建设现代化国家。

    第二,把培养社会主义新人置于文化建设的核心地位。

    美国著名社会学家英格尔斯有一个富有启发的研究成果:与政治变革和经济发展相适应,人的心理、态度、价值观、思想的转变,是社会跃进现代化的重要前提。而问题在于人的转变,这种转变并不是社会改革的附属产品或结果,它同客观环境和制度相互作用着共同产生了社会变革,而且,在大的急促的社会改变后,还特别需要有人的心理和态度的长久支持来巩固社会的改变。

    邓小平的文化战略核心是培养社会主义新人。按照他的提法就是:“我们在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社会时,一定要坚持发展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坚持五讲四美三热爱,教育全国人民做到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 邓小平把这项培养社会主义新人的工程,称之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具体落实在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和加强教育科学文化建设两个方面。

加强思想道德建设,首要是加强思想建设,其中最主要的是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就是要树立为共产主义事业而奋斗的崇高理想,坚定马克思主义、共产主义必胜的信念。就现阶段而言,这一理想不仅指共产主义的最高理想,而且指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思想道德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它是以为人民服务为人生观核心,以爱国主义为民族精神支柱,以集体主义为价值观准则,以社会主义为政治觉悟,这样的先进性与广泛性有机结合的道德伦理建设。

    加强教育科学文化建设,更加鲜明地体现了邓小平的现代化文化战略特点。1977年邓小平刚刚复出就提出:“我们要实现四个现代化,关键是科学技术能上去,发展科学技术,不抓教育不行。……科技和教育,各行各业都要抓。” 从而把发展教育以及科技作为文化建设中的基础和全局性问题对待,置之于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发展中的先导性地位,并且果断地恢复了高考制度,使青年学生可以通过自己的学习和奋斗,通过获得了晋身之阶。

    对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而言,思想道德建设提供精神动力,教育科学文化建设提供智力支持;对于现代性的国民培养而言,思想道德建设重在德性修养,教育科学文化建设重在知性训练。邓小平的精神文明建设也就是现代化的文化建设,在理论上也就是中国文化转型的发展战略。它属于文化现代化范畴,它的实施势必意味中国文化的现代型变。

    可是,由于在现实实践层面上要向西方发达的国家学习,如果忘记了中国现代化的社会主义性质,就很容易出现“全盘西化”的倾向。而兴起于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经典现代化理论,其学理前提正是宣扬“全盘西化”的普适文化主义。 作为一种现代性文化转型,社会现代化具有普适性和全球性;作为一种意识形态和世界观,经典现代化理论又具有消解文明多样性和瓦解社会主义制度的消极影响。这是文化现代化潮流中潜藏着一股暗流,抵制和反对这股暗流,是中国文化现代化应有之意。中国共产党的一二代领导人对此看得非常清楚,因此,当中共八大和三届人大提出国家现代化建设方略时,内涵讲得很明白,这就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邓小平更是强调中国式现代化一定要坚持社会主义道路。他说,“我们要实现工业、农业、国防和科技现代化,但在四个现代化前面有‘社会主义’四个字,叫‘社会主义四个现代化’。” 1979年3月,在党的理论工作务虚会上,邓小平郑重提出,“我们要在中国实现四个现代化,必须在思想政治上坚持四项基本原则。这是实现四个现代化的根本前提。” 面对改革开放后出现的“全盘西化”和“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潮,邓小平旗帜鲜明地给予回击。他指出:“对于中国现在干的究竟是什么事情,有些人脑子里还没有搞清楚。我们干的四个现代化,人们都说好,但有些人脑子里的四化同我们脑子里的四化不同。我们脑子里的四化是社会主义的四化。他们只讲四化,不讲社会主义。这就忘记了事物的本质,也就离开了中国的发展道路。” 邓小平提出“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策略,抵制“全盘西化”的思潮。他告诫人们:“中国要搞现代化,绝不能搞自由化,绝不能走西方资本主义道路。” 后来,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全盘西化论最终显现出和平演变中国社会主义颜色的面目,导致了1989年的政治风波。邓小平认为这是“资产阶级自由化和四个坚持的对立”,坚决予以回击,还总结教训说:“十年来我们的最大失误是在教育方面,对青年的政治思想抓得不够,教育发展不够。”

    三

邓小平的社会现代化和“文化转型”战略,意味着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前提下,全方位地学习西方发达国家,施行“文化移入”,其中最突出地表现在科学技术的大规模引进,与之相应,必然有西方资产阶级的价值观念随之袭来。“文化移入”将产生两个消极趋向:一是,对西方的文化依赖产生文化依附倾向,加重中国的文化弱势地位;二是,带来了如邓小平所说的“资产阶级自由化和四个坚持的对立”。因此,如何做到文化上的既“引进来”又“走出去”,维护文化安全和文化主权,是中国“文化转型”战略深入实施新课题。这就产生了在世纪之交党和国家确立的“文化创新”战略。

    “文化创新”战略的出台还有一个更为深刻的社会背景,这就是自20世纪六七十年代起,以西方发达国家为代表,人类现代化进入了第二阶段。第二波现代化与第一波现代化相比较,具有许多不同的特征。 这就是理论知识成为社会中轴,成为社会革新与制定政策的根据,社会生产核心力量从企业家转向以科学研究人员、专业与技术人员阶层。 在这样的“知识社会”中,社会生产受“知识价值”支配,创新知识支持生产和生产对知识创新的需求形成互动。创新和学习知识不仅是社会生产的源泉,也是人们社会活动的纽带,社会成员由于知识状况的不同与互补而连成一体,求知和对知识负责的应用成为人们神圣的社会义务,否则他就会被社会边缘化。第三代领导集体对世界发展新趋势反应是敏锐的。1992年10月,江泽民在中共十四大的报告中首次提到了“创新”问题,指出“认真抓好引进先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和创新”。1995年5月26日,中央召开全国科学技术大会,江泽民在会上报告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如果自主创新能力上不去,一味靠技术引进,就回永远难以摆脱技术落后的局面。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难以屹立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作为一个独立自主的社会主义大国,我们必须在科技方面掌握自己的命运。……不断提高我们自己的研究开发能力,提高创新能力,使我国跻身国际科技发展的先进行列,我们要努力奋斗达到这个战略目标。”

    世纪之交之际,创新逐渐成为党中央的文化思想核心 。2001年7月1日,江泽民纪念建党80周年重要讲话中论及发展社会主义文化,他指出:“必须结合新的实践和时代的要求,结合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的需要,积极进行文化创新,努力繁荣先进文化,把亿万人民紧紧吸引在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伟大旗帜下。”2002年,他在“五三一”重要讲话中再次强调,要立足于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实践,着眼于世界科学文化发展前沿,积极进行文化创新,不断增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吸引力和感召力。“积极进行文化创新”的思想,是把握当今世界发展趋势与特点、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形势和任务提出的,其直接源自科技创新战略的延伸。

    文化创新战略在十六大前后得以贯彻和实施,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理论创新发展马克思主义。

    理论创新在文化创新战略中居于核心位置。2004年4月27日,中央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启动,这是中国共产党创新发展马克思主义,巩固意识形态的领导地位的战略举措,胡锦涛到会强调指出思想理论建设是党的建设的根本。在理论创新方面,中国共产党结合社会主义现代化实践,不断提出新的理论命题,包括“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建设“和谐社会”的理念以及社会主义荣辱观,推进着马克思主义理论建设。

    二是科技创新建设创新型国家。

    世纪之交的发展趋势是人类已进入信息时代,“知识不断创新,高新技术迅速产业化”,因此,一定要“大力弘扬中华民族的伟大创新精神。” 根据江泽民提议实施国家“知识创新工程”,“真正搞出我们自己的创新体系” 1999年8月23至26日,全国技术创新大会隆重召开,江泽民讲话指出:“全面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加速全社会的科技进步,关键是要加强和不断推进知识创新、技术创新。……我们必须把以科技创新为先导促进生产力发展的质的飞跃,摆在经济建设的首要地位。这要成为一个重要的战略指导思想。” 2006年1月9日至11日,全国科技大会召开,部署实施《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胡锦涛在会上指出,总体目标是到2020年使我国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建设创新型国家,核心就是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发展科学技术的战略基点,走出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推动科学技术的跨越式发展;……就是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国家战略,贯穿到现代化建设各个方面,激发全民族创新精神,培养高水平创新人才,形成有利于自主创新的体制机制,大力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不断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他还指出了建设创新国家具体措施,包括发展创新文化,努力培育全社会的创新精神。

    三是制度创新发展文化产业。

    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发展文化产业,这是一项新兴的战略性的文化发展任务。十六大报告中提出了文化体制改革的问题。2003年中央确定了9个文化体制改革综合试点省市和35个试点单位,取得显著成效。2003年8月12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举行专题学习,内容是世界文化产业发展状况和中国文化产业发展战略。

2006年初,中央开始部署文化体制改革,《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于1月13日发出。《意见》指出文化体制改革的目标任务是:以发展为主题,以改革为动力,以体制机制创新为重点,形成科学有效的宏观文化管理体制、富有效率的文化生产和服务的微观运行机制、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文化产业格局和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文化市场体系;要形成完善的文化创新体系,形成以民族文化为主体、吸收外来有益文化,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的文化开放格局。

四是文化创新激扬民族精神。

    在十六大报告中,江泽民论述文化建设时提出:“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面对世界范围各种思想文化的相互激荡,必须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作为文化建设极为重要的任务,纳入国民教育全过程,纳入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使全体人民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 任何民族文化的生命力、延续力都有赖于其自身不断创新、丰富和发展。文化创新是文化建设和文化体制改革的灵魂,民族精神的凝练和形成是文化创新的根基和归宿。

创新是量变的中断,是质变,是飞跃,是扬弃。文化创新是原有价值体系、心理定势、思维方式的解构,也是新的观念、知识、体制的建构;是传统的惯性的消解 ,也是传统的精华的重铸;是社会生活的变革,也是一代新人的涌现。从这个意义上讲,文化创新不仅是文化内容的激活,更应当是文化模式或文化范式的革命性转型。

    文化创新首先要正确对待本土文化遗产 ,必须立足于民族精神和优秀文化传统的保护、培育、丰富和发展上。中华民族几千年形成的民族精神包括:自强不息,刚健有为的进取精神;厚德 载物、和而不同的宽容精神;崇德重义、修身为本的人文精神;刻苦勤劳、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等等。这是现代中国文化创新和发展的弥足珍贵的精神资源。民族精神又是本回应时代的挑战,寻找生存和发展的空间、机遇的民族文化样式。因此,要在现代化新的实践中创新民族精神和民族文化,以民族精神创新带动文化体系的创新,其总体方向是:在民族文化精神上,培育和丰富适应从封闭的自然经济、计划经济向开放的市场经济转变的平等、 竞争、创新、诚信、民主、法治等精神;在民族文化价值上,从整体价值为本位向个体价值为本位转变;在民族文化体制上,从缺乏活力的高度统一的模式向多元 化模式转变,从人治向法治转变。民族精神也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弘扬民族精神就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2003年8月12日,在政治局集体学习时,胡锦涛集中论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战略任务,全面展示了当前国家文化发展的战略内容。他说,进入新世纪新阶段,面对改革发展稳定的繁重任务,面对世界各种思想文化的相互激荡,我们要更好地把全国各族人民的意志和力量凝聚起来,万众一心地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而奋斗,就必须大力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不断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提供有力的思想保证、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胡锦涛强调,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必须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最根本的是要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坚持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统领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要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根据新形势下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特点和规律,按照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发展要求,不断推进文化体制和机制创新,支持和保障文化公益事业,增强文化产业的整体实力和竞争力。要善于在更加开放的环境中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我们要发扬与时俱进的时代精神,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大力发扬中华文化的优秀传统,大力弘扬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使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成为新的历史条件下鼓舞我国各族人民不断前进的精神力量。同时,我们要坚持从我国国情出发,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辩证取舍、择善而从,积极吸收借鉴国外文化发展的有益成果,更好地推动我国文化的发展繁荣。一切有利于加强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有益经验,一切有利于提高我国人民精神境界的文化成果,一切有利于发展我国社会主义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管理方式,都要积极研究借鉴。要始终高举社会主义文化旗帜,在文化观念上决不照抄照搬,在发展模式上决不简单模仿,坚决防范和抵御各种腐朽落后的文化观念侵蚀干部群众的思想,确保国家的文化安全和社会稳定。

    回溯党的文化发展战略的演进轨迹,可以看到为了建设中国社会主义新文化,中国共产党努力将马克思主义结合中国实际,广泛吸收世界其他先进文明,力图在一直绵延几千年的中华民族文化肌体中,注入激浊扬清、吐故纳新的活力剂,重铸现代中国的文化生命力,也就是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文化革命、文化转型、文化创新都从不同的意义上服务于这个主题。历史地看,文化转型战略相对文化革命战略是转折性的跃进,文化创新战略相对文化转型战略是递进性的升华。它们的共同主旨就是当年毛泽东提出的中国“文化现代化”。 为了文化现代化,对中国传统的和近代的文化进行革命是必要的,当然不可以走向激进的“否定一切”;“文化转型”实际上就是文化现代化,当然这种现代化必须要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立足中国的文化土壤进行,要有中国的特色;文化创新是整个世界文化发展的要害,当然也是重铸中华民族精神的关键所在,它不抵触而是终究要造成中华民族的“文化革命”和“文化转型”。为了建设中国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几代共产党人做出了自己的探索和奋斗,也有待我们继续探索究竟建设怎样的和怎样建设中国先进文化,继续绘制先进文化发展战略,继续把先进文化建设工程推向前进。(陈锋 文化部中国艺术研究院)

 

本篇文章来源于: 印象大中国文化管理传播网| www.yinxiangc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