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君大人求扑倒小石头: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网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16 14:21:41

杨沫《青春之歌》

    《青春之歌》是女作家杨沫的代表作,也是建国以来较早出现的一部描写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爱国学生运动的优秀长篇小说。同时,《青春之歌》作为一部以女性为中心焦点、流贯作者个人生活经验和经历的“自传式小说”,必然是女性独特的精神表达,是女性追求自由解放、探求人生意义的心路历程。杨沫1952年写出《青春之歌》初稿,1958年出版,1960年3月又出版了修改本。
    小说以1931年“九·一八”事变到1935年“一二·九”运动这一历史阶段的学生运动为背景,成功地塑造了林道静这个在中国共产党指引下走上革命道路的知识青年的艺术典型,也反映了动荡年代知识分子的觉醒与分化,歌颂了为革命事业献出生命的共产党员。
    作品一开始就提出了女性解放问题。在林道静接触革命之后悄悄转化为知识分子的道路选择以及相关的思想改造问题。

解读关键词之一:女性解放
    女性(或曰知识分子)的个人解放只能通过国家民族的解放实现,把自己的命运和人民的命运联结在一起,才能获得最深沉的幸福。作品引发的思考:
    *个人出路与社会出路是否完全同一?
    *女性借助革命走出家庭走向社会,是否就一劳永逸解决了女性问题?
    *在这一过程中女性得到了什么,又付出了怎样的代价?

解读关键词之二:革命
    革命是中国现代社会的历史选择,知识分子走上革命道路是顺应时代潮流、推动社会进步的积极的价值选择,但这一普遍认同的观念掩盖了许多秘而不宣的革命动机、欲望和幻想。对于青年人而言,革命首先唤起的是新奇、浪漫、刺激的想象,是传奇、神话一样的英雄故事,是冲破束缚的自由和幸福。
    在心理体验的层面,革命是最富幻想性、传奇性的审美意象,它能满足青年人有关冒险、破坏、攻击性、变革、反叛、英雄主义、意义探求、归属感等多方面的本能和欲望。可以说,革命是青春的本质,是活力旺盛的青年最根本的欲望,是他们的宗教信仰。为了代表最高价值、魅力无穷的“革命”,青年人(包括青年女性)和知识分子,会自觉完成从个人主义到集体主义、从小资产阶级到无产阶级的艰难的思想改造和立场转变过程。
小说贯穿始终的思想线索:
    林道静对革命不切实际的幻想、狂热和英雄主义等等。对林道静这样富于幻想的小资产阶级女性而言,革命残酷的一面常常被有意忽略,而革命的浪漫神奇的一面总是最先浮现的想象。何况,林道静的革命激情还交织着更加隐秘的女性欲望满足:长期历史压抑形成的服膺男性价值、逃避自由、受虐的无意识冲动。
作品结构宏伟,情节曲折复杂,在处理人物形象时作者避免了简单片面的处理,而是以细腻的笔触伸入到主人公的内心世界中,真实地刻划人物的心理,较为全面地把握了人物的多重侧面,因而具有极强的艺术感染力。 立即下载此文档

教学内容

《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讲义 现当代文学》课程教学大纲(修订) 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学习参考书目 艾青《大堰河,我的保姆》 北岛《结局或开始》 卞之琳《距离的组织》 曾卓《悬崖边的树》《牛汉半棵树》 戴望舒《我底记忆》 郭小川《望星空》 海子《四姐妹》 韩东《有关大雁塔》 鲁迅《影的告别》 穆旦《春》 食指《相信未来》 舒婷《神女峰》 徐志摩《我不知道风是在哪一个方向吹》 巴金《家》 老舍《骆驼祥子》 鲁迅《阿Q正传》 鲁迅《狂人日记》 茅盾《子夜》 莫言《红高粱》 汪曾祺《受戒》 王安忆《长恨歌》 王蒙《组织部新来的年轻人》 杨沫《青春之歌》 郁达夫《迟桂花》 张爱玲《倾城之恋》 张洁《爱,是不能忘记的》 赵树理《小二黑结婚》

教学成果

学生作品精选一 学生作品精选二 学生作品精选三 学生作品精选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