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玺台二手房:张子林书法 收藏 1950年毛泽东命毛岸英回韶山:银田寺下马走路回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8 07:36:57

核心提示:毛特夫神秘兮兮地说:“你不知道吧,岸英离京时,毛主席吩咐过他,‘你要记着,到了湘潭在银田寺下马,离家有还有30里,你要走路回去。’毛主席要以这种方式来表达对故乡的爱恋,对亲人的敬重。”

本文摘自《党史天地》2010年第1期,有删节,作者:梁贤之 刘小梅,原题:《毛岸英建国之初回韶山》

1949年10月末,在接见老家来的客人堂弟毛泽连、表弟李舸时,毛泽东涌起了股乡愁,李建舸议道:“您政务缠身,国事太忙,现在没得空,可以先让岸英、岸青兄弟走一趟,他们离开韶山怕有20几年了。”“代父省亲,两全其美,好主意!好主意!”毛泽东高兴地笑了。

1950年5月上旬,端午未过,菊香书屋。毛岸英不声不响地进了屋,轻声道:“爸爸,您还没有休息。”毛泽东回过身来,问道:“这些日子忙不?”“不太忙。”

毛泽东继续说:“你九叔来信,现在家乡灾荒严重,难过6月。你代我回去看望家乡的亲人和革命前辈,向他们问好。”

毛岸英听了父亲的话,兴奋得连连点头。接着,毛泽东给杨开慧的哥哥杨开智写信,告诉他:“小儿岸英回乡给老太太上寿,并为他母亲扫墓,同时看望你们,望你们给他以指教为荷…… “

毛岸英一下火车,先向湖南省委领导作了汇报,接着直奔长沙市郊的板仓看望外婆和舅舅,在妈妈杨开慧的墓前,岸英摘下几株松枝,扎成一个极简单的花圈,献在墓前,眼眶里溢满泪水,低沉地说:“妈妈,儿子岸英看您来了!”肃立片刻后,恭恭敬敬地鞠了三躬。

随后,毛岸英和陪同他回乡的湘潭县副县长毛特夫赶往韶山。

韶山区政府会议窒,几个区干部正在研究如何度过夏荒的问题。

这时,毛岸英大步跨进门,脱下湿漉漉的衣.忙往口袋里掏介绍信。

毛特夫抢前一步,对区长说:“这是毛主席的大儿子毛岸英同志,介绍信就不用看了。”

大家一听,呼地站起来,张开嘴巴,简直不相信这是真的。

区长在县里开会见过毛特大。对众人说:“这位是县政府的毛副县长,是他陪同来的。”毛岸英忙说:“我爸爸叫我回来看望乡亲,向你们问好。”大家连忙高兴的招呼起来。农协主席问:“你是走路过来的?”

毛岸英笑了笑点点头:“从洲潭骑马到云湖桥,从云湖桥走路来的。”

一个青年部不解地问道:“有马不骑,为什么偏要走路呢。”


毛特夫神秘兮兮地说:“你不知道吧,岸英离京时,毛主席吩咐过他,‘你要记着,到了湘潭在银田寺下马,离家有还有30里,你要走路回去。’毛主席要以这种方式来表达对故乡的爱恋,对亲人的敬重。”

区长说:“跑了这么远的路,肚子怕要饿扁了哩!”转身对青年干部吩咐,“快去叫炊事虽生火做饭!”

毛岸英谢拒道:“我们歇一会就走,别客气了。”

毛特夫补充道:“岸英今天还要赶到韶山冲去,他这次回来的时间不长,早两天到长沙,先向省委领导汇报,又去看望儿时曾带过他的保姆陈玉英,到外婆家歇歇脚,凭吊了母亲,然后来到湘潭,就直奔韶山来了,过几天 还得去长沙为外婆祝寿。”

区里一再挽留,毛岸英只好在韶山区政府吃了晌年饭,又了解一些韶山区的基本情况,然后踏上了通往韶山冲的石板古道。

毛岸英一行来到韶山冲里,天已微黑,宁静的山沟里亮起了盏盏煤油灯。听说毛岸英回来了,霎时,山冲沸腾开来,出现了少见的奇观,无数的火把亮起来了。来自四面八方的火把像无数条火龙向前游动着,奔向一个中心地方--毛鉴公祠。乡亲们潮水般地涌来,喜气洋洋,奔走相告:“毛岸英回来!”“毛主席的大儿子回来了!”熊熊的火光把这栋古老的祠堂照耀得金碧辉煌,流光溢彩,如同白昼。

毛岸英成了个大忙人,唠叨了一阵又一阵,送走了一批又一批前来看望他的乡亲。吃过晚饭,他顾不得旅途劳顿,又应邀参加了当地村小组长以上干部会议,会议的内容正是毛岸英了解家乡情况的好机会,他自然喜不自胜,欣然列席。

会议结束时,坐在毛岸英旁边的农协组长拉着他的手说:“你父亲民国十六年回到韶山时讲,以后要修公路。像城里一样,4个轮子一转,清早去湘潭割肉,回来赶得上早饭。你看,我们这个死冲陋角.能不能修条公路。”

“阿公,公路肯定会修的,只是现在有困难。就是修,也要少拆屋,少废田”这个问题,毛岸英没有详细说下去。隔了几个月,湖南省委收到了毛泽东关于在韶山修公路的来信:

“克诚,首道同志:

据说长沙地委和湘潭县委正在我的家乡为我建筑一所房子并修一条公路通我的家乡,如若属实,请令他们立即停止,一概不要修建,以免在人民心中引起不良影响,是为至要。”

结果,在1951年冬,才有了通往韶山的简易公路。当然,这是后话。

夜深了,会散了,人们依依不舍地离去,毛岸英把他们送到大门口。几个村干部都争着请毛岸英到自己家里去林息,毛岸英坚持不肯,说:“各位莫客气,不打扰你们了。”

村长毛乾吉先声夺人,对村干部说:“你们都回去,岸英的吃住由我包下了!”他同毛岸英回到会议室,背起旅行袋,拉着岸英的手:“走,到我家里去。”

“大伯,你回去吧,我在这里过夜。”

毛乾吉哪里肯依,故意唬着脸:“岸英,这里没有铺盖,总不能睡在地上吧?”

毛岸英嘿嘿笑:“就地解决,方便得很啰。”说罢,他熟练地取下一扇门板,架在两条长木凳子上,又打开旅行袋,取出行军被一摊,然后对毛乾吉说:“大伯,你回家吧,明天我再登门拜访。”毛岸英回乡饮食起居毫无特殊,这消息像长了翅膀飞遍了韶山冲,成为人们关注的热门话题。

接着,毛岸英去拜访了毛泽连一家。唠了一会后,毛岸英忽然认真地说:“九叔,我这次回来,爸爸交给我两个任务:一是要我代表他回来看望各位阿公阿婆、叔叔伯伯;二是要我了解家乡的灾情,要多到亲友、农民家走走,多了解些情况,多向他们宣传党的政策,好好向他们学习。南方马上就要开始土改了,爸爸需要掌握农村的情况。能不能完成爸爸的嘱托,得请叔叔多多帮助呀!”

毛泽连呵呵大笑:“这个自然,叔叔包你回去在爸爸面前打个满分。”

在九叔的陪同下,毛岸英一行先来到滴水洞旁毛瑞和的家,只见栋低矮的房子,破旧的木门虚掩着,踏进堂屋,岸英叫了几声“满阿公”,却不见人回答。毛泽连领头向哩屋走去,边走边喊:“满爹,毛主席的儿子岸英看您老人家来了。”

毛瑞和的里屋,这是一间空荡荡的土砖房子,积满了灰尘,墙角结着蛛网。满阿公辈份高,是个孤老,无人打扫,紧靠窗子有一张用砖头垒起来的床,生病的毛瑞和躺在床上,听说毛泽东的儿子来了,他挣扎着坐起来,身子却是软绵绵的,声音也像蚊子叫:“呵,润之的大崽来了,不容易呀!”

毛岸英走近床头,双手扶住老人:“满阿公,您身体不舒服就躺着吧。”

“伢子…难为你了。”毛瑞和有气无力。

毛岸英问:“您吃饭了没有?”

毛瑞和无声地摇摇头。毛岸英走到灶旁,揭开锅盖,一股煮熟了的野菜味扑鼻冲来。他拿起筷子,夹了一把野菜送进嘴里.嚼了嚼。又从日记本上撕下一张纸,包了一小包放进口袋里,然后走到床前,拿出5万元(旧人民币,下同)塞进毛瑞和的手中.安慰道:“您老拿去买点吃的吧。搞了土改,发展了生产,日子就会慢慢好起来。”

毛瑞和双手颤抖着攥紧票子,热泪扑簌簌地打在破旧的被子上。好一阵子,他才吞吞吐吐地说:“要是过去,你爸爸就是皇帝,你就是太子啊!哪有太子进茅屋看望泥脚杆子呢?担当不起哟,叫我怎么感谢你爸爸呢?”

毛岸英真诚地解释说:“满阿公,我不是太子,我爸爸更不是皇帝,如今解放了,我们都是新中国的主人,平起平坐,您是老辈人,生病了,我应该来看嘛。”说毕,又掏出一张5万元的票子,转身对毛泽连道:“九叔,请你去叫个医生,给满阿公看看病。”

毛岸英坐在堂屋里的竹椅上擦皮鞋。毛泽连走过来,关心地说:“岸英,你昨晚看书写字,好夜深才睡,会影响身体呀!”

毛岸英一边擦鞋一边说:“习惯了,不要紧的。九叔,天已放晴了,我今日去老外婆家,请你抽个空。”

毛泽连乐呵呵地说:“好呵!我陪着你沿着你父亲小时候常走的路线,从滴水洞抄小道,翻过黄田坳,就到了大坪,只要3个小时就够了。”

相邻的湘乡县唐家托。这是一个较为殷实的农户,青堂瓦舍,翘角飞檐。听说毛岸英来了,主人文运昌、文南松、文清泉夫妇及子女们一齐迎来门外。

毛岸英一进门,便恭敬地站在各位长辈面前,说:“我奉爸爸之命,特地从北京来看望各位伯伯、伯母,向各位伯伯、伯母请安,向表兄弟问好。”

吃过饭,又热烈谈了一阵,毛岸英打算告别,说:“我这次主要是代父亲来看望各位伯伯、伯母,我的假期很短,明天还要赶回长沙。乡情依依,我真舍不得离开各位长辈,我想各位长辈的心情也和我一样。各位有什么困难和要求要告诉我父亲的,口讲也可以,手写也可以,小侄一定转达。”

坐在毛岸英身边的文南松看了一眼文运昌,干咳两声后,吞吞吐吐地说:“前段,我们给你父亲写信,想情他帮运昌伯伯介绍个工作。早两天,你父亲回信说:“‘运昌兄的工作,不宜由我推荐,宜有他自己在人民中有所表现,取得信任,便有机会参加工作。’你回去后能不能跟父亲说说?”

“这个事恐怕只有求伯伯们谅解了。”毛岸英冷静地回答。

离开唐家托,毛泽连又陪着毛岸英专程去杨林看望了毛泽荣叔叔,走访了一些农民家庭。7天时间,他翻山越岭,走村串户,完成了父亲的嘱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