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剑国语全集土豆网20:闲话反坦克手榴弹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06 02:53:59
反坦克手榴弹,顾名思义,就是一种用于攻击坦克和装甲车辆的手榴弹。自打坦克出现,步兵用反坦克武器也随之出现,这两个冤家一直斗了N年也没分出胜负来。早期的步兵用反坦克武器很简单,反坦克步枪、反坦克地雷和反坦克手榴弹等,最简陋的还有炸药包。当然,最方便携带的还是反坦克手榴弹,毕竟这玩意体积小,方便携带,也不占编制,于是乎便成了反坦克武器家族中最重要的成员之一。

最早的反坦克手榴弹诞生在德国,不过这个手榴弹是半路出家的——不是专门研制的武器,而是用六枚将手柄拆下来的24式手榴弹的弹头绑在1枚没有拆手柄的手榴弹上,组合成集束手榴弹。不过当时的坦克装甲普遍都不厚,这玩意还能凑合着用。但随着时代的进步,坦克也在进步,用集束手榴弹来对付坦克已经渐渐显得力不从心了。再说集束手榴弹那个重量实在是太大,投掷者至少要有运动员的身板,否则光是爆炸后产生的冲击波和破片都能把投掷者给一起报销了。

 最早的反坦克手榴弹——集束手榴弹

二战是反坦克手榴弹发展的黄金时期,这一时期的反坦克手榴弹种类繁多,性能也颇为优异,德国、日本、英国、苏联等都开发出许多不同类型的反坦克手榴弹。

 

PzHM 3磁性反坦克手榴弹

话说这德国人还真是挺有创意的,他们发现坦克装甲会被磁铁吸附(废话,连小朋友都知道),于是冒出了用带磁铁的反坦克手榴弹去对付坦克的想法。以德国人的工业实力,这个目标很容易就实现了。于是,PzHM 3磁性反坦克手榴弹便诞生了,此物酷似酒瓶子,在底座上装有强力磁铁。使用前将手榴弹吸附在目标之上,然后拉开拉发引信,延期一定时间后就爆炸摧毁坦克。不过PzHM 3磁性反坦克手榴弹在实战中也暴露出了固有的缺点,首先,磁铁的磁性不够,要是坦克一颠簸,手榴弹很容易脱落。其次,威力稍小了点,对付装有厚重装甲的坦克不够给力。德国人随后改进了这种手榴弹,加大磁铁吸力和战斗部威力后,称为PzHM 4反坦克手榴弹。这两种手榴弹都在1942年装备德军。不过,矛和盾的斗争总是在不断升级的,随着坦克装甲厚度的增加,PzHM 3和PzHM 4反坦克手榴弹都显得有些力不从心了。于是德国人又开发了一种新型的反坦克手榴弹——HHL-3磁性反坦克手榴弹。HHL-3磁性反坦克手榴弹长得跟个漏斗似地,最小的部分是手柄,手柄内装有摩擦发火引信和雷管,中间的部分是890g炸药和药形罩,一旦爆炸,足以击穿140mm厚的装甲,对当时的绝大部分坦克都是致命的。手榴弹的最下端是个六边形的底座,底座上用螺钉固定有三组强力磁铁,以来吸附在坦克装甲上。使用方法与前两种手榴弹相似:利用地形接近敌方坦克,然后将手榴弹吸附在坦克要害部位的装甲上,拉开引信后士兵迅速脱离,随即手榴弹爆炸。这种磁性反坦克手榴弹的优点是可以选择性的对坦克较为薄弱的地方下手,比起投掷式反坦克手榴弹要精准,但是士兵必须冒着敌人的枪林弹雨冲过去,如果敌方的步兵配合较好的话,反坦克兵估计没机会活着接近坦克。后期德国还对这种手榴弹进行过改进,装药量增加到1.09kg,并改进了其药型罩,使穿甲厚度增加到180mm,德军共装备了五十余万枚。

 

 

HHL-3磁性反坦克手榴弹

全弹高:108mm

弹径:150mm

装药量:890g(1.09kg)

全弹重:3kg(3.5kg)

性能:穿甲厚度为140mm(180mm)

HHL-3磁性反坦克手榴弹的使用方法

提着HHL-3磁性反坦克手榴弹冲锋的德军士兵

由于磁性反坦克手榴弹有必须接近坦克才能使用的缺点,德国也开发出碰炸型反坦克手榴弹用来补充其不足,PWM反坦克手榴弹就是典型的代表。PWM反坦克手榴弹是一种比较经典的碰炸型反坦克手榴弹,其结构后来也被其他国家所借鉴,如苏制的反坦克手榴弹。该弹外形酷似一个拉长的三角烧瓶,头部的半圆形风帽保证了投掷方向的准确性,而手柄上有一个伞形的稳定尾翼,进一步保证了其飞行过程中的稳定性。PWM反坦克手榴弹结构相对简单,头部是装药和药型罩,而手柄内则装有碰炸引信。使用前将保险帽取出,随即伞形的稳定尾翼张开,同时解除了对击针的限制。当手榴弹撞击目标后,在惯性的作用下击针向前挤压隔离簧,随即打击火帽并引爆雷管和炸药杀伤目标。PWM反坦克手榴弹对投掷者的专业技能也就是投掷的精度有较高的要求,加上由于人的体能有限,弹药质量不能过大,导致其威力略嫌不足,主要作为磁性反坦克手榴弹的补充。

 早期的PWM反坦克手榴弹使用布条作为稳定尾翼

 德军士兵在投掷PWM反坦克手榴弹

 美军士兵在试用PWM反坦克手榴弹

 

全弹高:533mm

弹径:110mm

装药量:500g

全弹重:1.36kg

性能:穿甲厚度为100mm

同为法西斯阵营的日本鬼子造的反坦克手榴弹看起来就像是简陋的山寨货了,也分为磁性和碰炸型反坦克手榴弹。日本的磁性反坦克手榴弹代表作是99式磁性反坦克手榴弹,看起来有几分类似多了四条腿的军用水壶。这种手榴弹的设计不是很成功,首先它没有采用空心装药等较为先进的设计。其次,装药量也偏少,对装甲厚度较大的坦克几乎没有破坏能力。该弹内装680g黑索今和梯恩梯混合炸药,全重仅有956g,比较适合身材不甚高大的日本士兵。该弹弹体直径120.5mm,厚38.1mm,全弹高134mm,击针发火延期引信,延期时间约为8~10秒。弹体上的圆柱型部分为引信,而弹体上的四条腿则是磁铁,用以吸附在坦克装甲上,也可将几枚吸附在一起使用。99式磁性反坦克手榴弹配有一个帆布制成的携行包,平时引信与弹体分开,使用前才安装上。该弹的使用方法与传统的日本手榴弹一样,使用前先拔出保险销,然后将引信头部在硬物上撞击一下,然后把手榴弹吸附在坦克上,人员旋即离开等待手榴弹爆炸。

 

 

 

全弹高:134mm

弹径:120.5mm

装药量:680g

全弹重:956g

性能:两枚并联的穿甲厚度为30mm

三式反坦克手榴弹则是一种碰炸型反坦克手榴弹,与99式磁性反坦克手榴弹相比,该雷性能上更为优良。由于采用了空心装药技术,所以破甲威力要超过99式磁性反坦克手榴弹,达到70mm厚的水平,但与其他国家生产的反坦克手榴弹相比还是有较大的差距。该雷外形酷似三角烧瓶,弹体内装有853g黑/梯混合炸药,弹体外包裹着麻布。而在弹尾上的一圈小孔上扎着一圈麻绳,麻绳起到稳定尾翼的作用,保证弹体能准确的飞向目标。为了方便携带,日常情况下麻绳是扎在一起的,使用前需解开麻绳并整理整齐,否则起不到稳定的作用。碰炸引信位于弹体尾部,携带时与弹体分离,在使用前将引信旋进弹体。三式反坦克手榴弹使用前必须拔出保险销,然后将弹尾的麻绳解开,然后握住弹尾的麻绳,像投掷链球一样,对准目标并用力投出。由于弹尾麻绳的稳定作用,弹体头部会朝着目标飞行,直到弹体撞击目标。随着撞击产生的惯性,击针会压缩隔离簧并打击火帽,并最终引爆雷管和炸药,产生的金属射流会击穿坦克的装甲。三式反坦克手榴弹虽然比99式要先进,但是使用上仍然不是很方便,特别是投掷方法对士兵的基础技能有较高的要求,命中率不是很高。加上二战中后期的坦克装甲已经大大加厚了,以三式能击穿70mm厚装甲的水平,已经不能对盟军的坦克构成威胁了,以至于日军提出了“十个人换一辆坦克”的口号。

 

全弹高:(A型)173mm、(B型)148mm、(C型)150mm

弹径:(A型)110mm、(B型)100mm、(C型)100mm

装药量:(A型)853g、(B型)690g、(C型)690g

全弹重:(A型)1.27kg、(B型)853g、(C型)830g

性能:(A型)70mm


 日军的反坦克作战示意图

苏联的反坦克手榴弹性能较为先进,大概也跟苏联必须面对德国的坦克集群有关。苏联的反坦克手榴弹代表作有RPG-43和RKG-3两种,均为碰炸型反坦克手榴弹。

早期苏联主要使用RPG-43式反坦克手榴弹,该弹是一种结构很复杂的武器,采用碰炸引信和聚能破甲原理,生产成本也较高。全弹可分为弹体、引信、空心装药、布尾和手柄等几个部分,利用布尾来保证飞行过程中的稳定性。该弹弹体由薄铁皮卷制咬合压成,,外形酷似一个拉长的漏斗,上半部是平头的圆柱体,而到弹体下方则是一个锥形罩,最下方则是手柄。在手榴弹的内部包裹着612gTNT炸药,在炸药下方还有少量的传爆药,传爆药中间开有一个小孔,击发装置就位于这个小孔中。锥形罩内除了引信之外,还有提供其稳定飞行的布尾和布尾簧等部件。布尾由帆布带制成,一端固定在手柄上,另一头固定在锥形罩上,平时布尾卷在锥形罩内。布尾簧套在手柄上并靠锥形罩压缩固定,而锥形罩本身靠手柄上的保险握片卡住。木制手柄前部连接有金属套管和一个小锥形杯。金属套管前部的螺纹与引信室螺纹相配合,将弹体和手柄牢固的结合在一起。手柄上还装有一个薄铁皮冲压成的半圆弧状保险片,上面有一个折弯的突起,用来卡住锥形罩,而保险片平时由一个带拉环的保险销固定住。保险片上槽状部分与木制手柄上的一个突起相配合,以利于投掷后解脱保险片。

 

 

 RPG-43式反坦克手榴弹

RPG-43式反坦克手榴弹使用方法与一般手榴弹没有太大的区别,使用前必须先拔出保险销,然后对准目标用力投出。手榴弹出手后,锥形罩内部的布尾簧在弹簧力的作用下将锥形罩和保险片向下推出,直至保险片解脱并脱离手柄。此时锥形罩也随即脱离手柄,并将两根布尾拉直,布尾与拖在后面的锥形罩起到了稳定尾翼的作用,保证弹体飞行过程中的稳定性,并保证手榴弹头部先碰撞目标。。当锥形罩和布尾拉伸开以后,引信上的脱离式保险销则脱离引信并解除对击针的限制,从而使手榴弹进入战斗状态。当手榴弹的头部撞击目标时,由于惯性的作用,引信体向前撞击击针,使击针打击雷管并引爆传爆药,继而引爆弹体内的TNT炸药,形成射流,穿透目标。由于其巨大的装药量,反-43式反坦克手榴弹可垂直穿透75mm厚的钢板或100mm碳钢,也可杀伤其爆炸半径内20m的有生目标。



RPG-43式反坦克手榴弹的缺点在于:其一、体积和重量过大,对投掷距离有很大的影响,通常不会超过20米,如此近的距离容易被手榴弹爆炸后的冲击波和破片杀伤。其二、药型罩设计不甚合理,导致其穿透力不足,只能依靠大装药量来保证其穿透威力。其三、碰炸引信设计有缺陷,如果不能保证手榴弹头部以一定的角度撞击目标时,会出现不发火的故障。新中国也仿制过这种手榴弹,并命名为“反43式手榴弹”。

全弹高:280mm

弹径:100mm

装药量:612gTNT炸药

全弹重:1200g

性能:穿甲厚度为75mm,对碳钢可穿透100mm,对人员杀伤半径20m

由于RPG-43式反坦克手榴弹存在的种种缺点,在二战结束后,苏联人很快用更为先进的RKG-3式反坦克手榴弹将其取代。RKG-3式反坦克手榴弹结构上要比RPG-43式反坦克手榴弹复杂得多,但是其破甲威力和安全性也比RPG-43式要好。特别是保险机构较RPG-43式完善,例如设计了多重保险机构等,大大提高了使用安全性。该弹也采用薄铁皮冲压的弹体,弹体头部是一个圆柱型的风帽,加上细长的弹体,既能减少投掷时的空气阻力,同时也能保证炸高。风帽与弹体以冲压铆接在一起,弹体下半部分则是空心装药,装药上方是薄钢板冲压成的锥形药型罩。最下方的空心金属手柄则是整个手榴弹最复杂的部件,里面装有碰炸引信、保险机构和稳定伞的零件,通过弹体下一个螺纹套牢固的连接。手柄外侧是一个金属保险片,通过外插保险销固定在手柄一个凸耳上。

 

RKG-3式式反坦克手榴弹使用前,需用手握紧手柄,然后用另外一只手拔出外插保险销,解除了第一道保险,然后把弹投向目标。手榴弹出手后,手柄底部的底盖簧将底盖和保险片向后推出,同时系在底盖上的稳定伞绳将保险杆拉出。手榴弹出手一段距离后,保险杆解脱远距离保险钢珠,作用相当于失手保险,防止意外失手导致手榴弹提前爆炸,此时第二道保险也解除了。当保险杆脱离手柄之后,手柄内部的推伞簧将稳定伞推出,同时保险片和底盖将稳定伞拉开形成一个稳定的尾翼,保证手榴弹飞行稳定,命中姿态正确。。当手榴弹最后撞击目标时,由于保险杆已经脱离弹体,击针座保险钢珠不再受到保险杆的限制,从而解脱对击针座的限制,从而解除第三道保险。此时击针座后方的重锤猛力打击击针座,迫使击针向前打击针刺雷管,引爆聚能装药,产生高速金属射流,破甲深度可达170毫米,可击穿厚度 500毫米的混凝土工事。中国仿制的型号为“反3式反坦克手榴弹”。

 

 

全弹高:362mm

弹径:70mm

装药量:567gTNT和黑索今混合炸药

全弹重:1070g

性能:穿甲厚度为170mm,对混凝土可穿透500mm,对人员杀伤半径20m

自打敦刻尔克大撤退后,英国人损失了大部分的重武器装备,对德军有可能进行的大规模登陆作战,英军心里还真是没底。面对有可能登陆的德军装甲洪流,英军大力开发各种反坦克武器,包括步兵使用的反坦克手榴弹。英国第一防卫司提出了一种及其怪异的构想:制造一种在抛出后会粘附上敌方坦克的手榴弹,于是第一防卫司的米利斯·杰弗里斯少校和史图瓦·麦克雷少校便着手进行新型反坦克手榴弹的设计。经过多次的反复试验,他们最终设计出一种反坦克手榴弹,并被命名为“74号反坦克手榴弹”。该弹的怪异之处在于:它是通过弹体上的黏胶粘在敌人的坦克上,最终将坦克击毁。74号反坦克手榴弹,外形为球体,下方有一个手柄,手柄内装有针刺发火延期引信。弹体外部有一个薄钢板冲压成的外壳,可分成两半。在弹体内部有一个盛有600g硝化甘油炸药的玻璃球体,玻璃球体的外部被一层弹力织物包着,弹力织物外层还涂上一层强力胶水,所以也被称为“粘性炸弹”。手榴弹使用前,首先必须拔出第一个保险销,弹体外部的钢板外壳会分成两半,露出涂了胶水的内弹体。然后士兵冲上去将手榴弹粘在坦克上,再拔出第二个保险销,保险握片弹出,解除对击针和击针簧的限制,最后击针击发火帽并点燃导火索,延时五秒后爆炸。当然,也可以在拔出第二个保险销后讲手榴弹投掷到敌方的坦克上。不过英国军队对这种手榴弹评价不高,因为在实验中发现,它不能粘附布满灰尘和泥土的坦克。最后在首相温斯顿·丘吉尔的干涉下,英军勉强接受了这种怪异的武器,不过,主要分给国土警卫队使用。1940年到1943年,其生产商,凯氏兄弟公司大约生产了250万个74号反坦克手榴弹。除国土警卫队外,在北非的英国和英联邦军队亦有使用,澳大利亚陆军和法国游击队也使用过这种武器。国土警卫队在训练使用这种武器训练的时候还出过一次很搞笑的意外:在进行投掷训练的时候,一名士兵不小心被手榴弹粘在裤子上,他只得紧紧的握住保险握片,防止手榴弹的引信被击发。其他士兵则手忙脚乱的脱下他的裤子,然后连裤子带手榴弹都丢到远处,这才保住了他的小命。虽然这种手榴弹使用上不是很方便,但对于缺乏反坦克武器的英军而言还算是基本合格的,除了应付坦克,还能用来对付敌方的工事和碉堡。

 

 已打开外壳的74号反坦克手榴弹

 

 英军在训练中使用74号反坦克手榴弹

二次大战结束了,随着反坦克火箭筒的出现,加上反坦克手榴弹的先天不足,这种武器逐渐的淡出了军队的装备序列。除了中国和苏联少量设计过几种反坦克手榴弹外,基本上已经没有国家再研制和生产这种过时的武器。不过作为反坦克武器家族中的一员,反坦克手榴弹在历史上留下了它浓重的一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