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到北京的动车:如何修禅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9 19:45:13
第三届“少林问禅”,我第一个被问了禅。问禅就是来考验你的机锋,我想本来禅是不可说的,谁问我,我一言都不告诉最好,“维摩禅”就是这样。《维摩诘经*入不二法门品》中文殊菩萨带领三十二位菩萨去问维摩诘“什么事不二法门”,三十二位菩萨分别发表了各自的看法,比如说,我、无我不二,有时候烦恼、菩提不二,有时候生死、涅槃不二,有时候世间、出世间不二。他们就问文殊菩萨到底什么是“不二法门”。文殊菩萨说:"这‘不二法门’,是不可信说的,所以我没有什么可说。你们就请教维摩诘居士吧。”于是大家就请教维摩诘居士,维摩诘居士端坐无语,于是大家都赞叹维摩诘菩萨对“不二法门”理解深得——禅是不可说的。文殊菩萨还说了话,维摩诘居士连话都不说,所以还是他更胜一筹。“不二法门”是佛法,也是禅里边最核心的思想。
    禅不可说,但是禅需要行。佛法也好,禅法也好,不是一个理论的问题,而是一种实践的法。它是用来指导我们生活,指导我们人生的,所以不可说也要说。不但要说,还要去实践。怎么做呢?我们说禅的人,有的会说一些雾里云里或者问东答西的话,让人不知所云。有人问祖师“达摩祖师为什么来到东土”,我们有祖师就会告诉他“麻三斤”;也有的问祖师“达摩祖师来的意义是什么”,答说“干树枝”。但是,大多数人学完公案也不知道禅从何入手。其实这禅里边有很大的深意,我们每个人在提问的时候都在期望着一个答案,并可以从这个答案里得到一种启示,然后按照这个去做;而且也希望给我的答案和给别人的是一样的,都可以按照这种方式去做,而且常常提问的时候希望给一个肯定回答或者一个否定的回答,这是常人的一种思维方式,其实,这样的期望从根本上来讲应该是违背了禅的精神。因为禅强调对每个人不同的问题需要用会,就要你自己去体会。所以为了纠正我们常人的思维方式,他答非所问,让你脑筋急转弯。如果我给你一个标准答案,你会把我这个答案当做至宝抱在手里不肯放了。所以要脱离这种对语言文字的执着,破除惯常的思维方式。
  那么是不是禅宗就无从入手了呢?这个问题现在也是使人很多困惑,过去也强调禅是对最上根机的人讲的,所以你要有相当的悟性才能告诉你怎么做,悟性差一点也不行。我想,这也不符合佛法或者我们禅法的领悟之后都能按照这个去做,来了脱生死。也像经中常说的“普被三根”,学禅,首先要破除对禅的神秘感。不要把禅看做是我们生活之外的——离我们很远的。非常高妙的东西。如果有了这样一些认识的话,那就很难去把禅的根本精神。其实,禅就在我们的生活中间,就在我们每一个件事情中间。
    我们来修禅,并不是要改变我们日常的生活,反而是要求我们更好地去面对我们当前现实的生活。使我们对过去现实生活的执着改变方向,那样你才能获得禅。所以说禅是无所不在的,可以讲处处有禅,事事有禅,时时有禅。马祖道一有位在家弟子,叫庞蕴居士,他认为禅就在烧水劈柴中间。后来有人把它变成了一句话:“担水、劈柴无非妙道”。所以,我们要修禅,在日常生活中就可以修,要破除禅的神秘观点,不要把禅看成是有硬性的方式。因为禅从某个角度来讲,符合佛教里面讲的一种开敝性,即把佛教原来很高深的理论都融入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去。它不去讲那些非常玄妙的道理,更多的是告诉我们应该怎样去做一个人。
    现在许多人对修禅有疑惑,也觉得不好入手,于是去想别的办法,这个也是可以的。佛教本来是八万四千法门,这八万四千法门都是和有缘的人结缘的,每一个都可以在其中找到自己的方法,并不需要执着于某一种方法,今天就奉献给大家三句话,或者说修禅的三个步骤。这就是我在学习禅的过程中,从一些禅宗的祖师那儿体会到的,运用的也都是他们的话.
      我觉得修禅第一要破除禅的神秘感,做本分事。也就是你现在正在做什么还继续做,不要异想天开,认为现在要修禅了,要放下身边的一切去修,那样永远也修不好。这是赵州和尚对几代修禅的人都说过的。有人不太理解什么叫做“本分事”,他就给人讲了:“树摇鸟散,鱼动水浑。”这个就是本分。树摇鸟就飞走了,鱼动了水就浑了,这个就是普通的事情。
    我们知道,赵州和尚有一个非常著名的“吃茶去”的公案,也是我们现在经常提到的“禅茶一味”。当年赵州和尚接待到寺院里修禅的人,刚来修德人问和尚:"怎么修禅啊?"他说“吃茶去”。在他的寺院里待的时间长的人不明白,也问赵州和尚,赵州和尚也告诉他“吃茶去”。所以在赵州和尚那儿,不管是新来的还是久住的,赵州和尚都告诉他“吃茶去”。为什么让他吃茶去?因为当时吃茶这事情在寺院里是一件最本分的事情,也是人人要做的事情,时时在做的事情。在寺里的时候,说法、过堂要喝茶,在僧竂里面休息要喝茶,打坐坐禅要喝茶,喝茶是寺院生活里不可缺少的一件事情。这就是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东西,后来流传到世间可以说是每个人不可缺少的一件事情。比如,我们说清晨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茶,也就是我们非常本分的一些事情。有人说,“你让我做平常做的事情,我来这儿修禅干什么?”之所以这样问,是因为禅在有些人的头脑中已经有了固定的模式,即禅相。实际上,禅恰恰是没有固定模式的东西,而是要每一个人真正能够得到的一种内心体会和领悟,从而得到人生的喜悦,我们叫禅悦。禅悦没有固定的模式,把自己的生活过好了,放下了执着,就能够有一个好的心情。很多人学佛学了很久也没弄懂。
    我们经常听说“放下执着”,可是现在的生活就是让我们有所追求、有所执着。有的人认为,学佛也好,修禅也好,是很消极的。这种观点是错误的,佛教不是反对进取,而恰恰是让人进取。佛教讲精进,而且是正精进,“六度”里也有“精进波罗蜜”。执着只会给我们带来痛苦和烦恼,放下分别执着,沿着我发所说的道路,那样的精进才会得到无比的愉快。要区分执着和精进,其实也很简单,那就是不断努力地去工作。如果我们工作越努力,心情越愉快,那就是佛法所讲的精进。现在的人们之所以产生很多的烦恼和痛苦,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不安本分。有的人说,“你老让我们安本分,那我还怎么样去发展呢?”其实我们要发展,首先要做好当下的事情。如果光想这要怎么样,要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专家,成为一个什么样的大老板,却不从当下做起,那么所谓的理想只是一个空想。把本分作好了,实际上是积累了不断发展的资本和可能性。所以修禅第一就要修心,修好做本分的心。
  第二句话就是持平常心。持平常心比做本分事要更难一些,也是祖师接引学者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方法。马祖道一也经常讲“平常心是道”,我们如果能够把握这种平常心,我们的人生就会得到升华。做好本分,相对来讲不难,做好本分以后能进一步持一颗平常心,那就不是人人能够做到的了。什么是平常心呢?有这样一则公案:一个禅师问他的师傅是怎么修行的,他的师傅就告诉他:"饥来吃饭,困来睡觉。"那个禅师以为师傅是在糊弄自己,就质问他:“谁不是饥来吃饭,困来睡觉?你这个也叫修行吗?”他师傅说:“我当然是修行了。你看,有多少人吃饭的时候不好好吃,百般思虑;又有多少人睡觉,让吃什么就吃什么,让在哪儿睡就在哪儿睡,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还有一个大问题,本分事做好了,但是周围却出现了很多闲言碎语。有的人表扬;也有可能有的人讽刺。这种情况下平常心就很重要,平常心就让我们在毁誉面前不动心,这在佛教里面叫做“八风吹不动”。
  佛家讲,我们是处在八风的中间,“八风”就是利、衰、称、讥、毁、誉、苦、乐。第一是利和衰,“利”是“利益”的“利”,也可以说“利”是很顺利的意思;衰是衰败,做什么事情都不称心不如意,到处碰钉子。第二是称和讥,称就是表扬;讥,讥讽。第三是毁誉,毁是诋毁,毁谤;誉就是赞誉。第四句是苦和乐。“利、衰、称、讥、毁、誉、苦、乐”,这就是佛教所讲的“八风”。能在这八种境界里不动心,这需要有很高的修养,这就是佛要我们达到的目标。
  关于“八风”还有一个小故事。宋代著名文学家苏东坡对佛法也非常精通,于佛印禅师关系很好。有一天,苏东坡过江去看望佛印禅师,恰好佛印禅师出去了。于是,苏东坡一个人在寺里到处看看。走到大雄宝殿里面,他发现佛像特别庄严,便诗兴大发,写下了四句诗:“稽首天中天,豪光照大千。八风吹不动,端坐紫金莲”。他自己感到很得意,便把这首诗交给佛印的侍者,让他转交给佛印。佛印禅师回来看了诗以后,在上面批了两个字“放屁”,让侍者送给苏东坡(佛印禅师这就是问禅了,也就是讥讽了)。苏东坡一看特别生气,立即就坐船回来,要与佛印禅师理论。佛印禅师又写了两句:“八风吃不动,一屁打过江”。苏东坡恍然大悟。像他那么高地修养,佛法也非常精通,却也仍然没有达到“八风吹不动”的境界。
    我们常常为各种各样的烦恼所牵制,其实这一切烦恼都是自己找来的。禅宗讲“自心本来清净,原无烦恼”,这是唐代洼峰宗密禅师总结的禅宗最核心的理念。要理解烦恼是自找的,这也要相当高的禅义,这个相当高地禅义并不在于你学问有多大,也不在于你年龄有多高,而是要带有悟性的。前几年在电视上曾经播过这样一个节目,大连有一个“爱心之家”,专门收留一些父母都在监狱里服刑的孤儿。而且在收养之后,对孤儿们进行教育、帮助。其中有一个十二三岁的女孩,她的父母因为某种原因进了监狱,开始把她托给一个朋友抚养,后来这个朋友两口子都下岗,没有能力去照顾她,这个孩子就到处流浪、乞讨、捡破烂。这个过程中她遇到了很多挫折,歧视、辱骂、殴打都碰到了。当主持人问她:“在你遭到别人辱骂,遭到别人殴打时,你是怎么做的呢?”她的回答让我震惊,她说:"我是骂不还口,打不还手。如果他骂我,我也骂他,我们两个会不断地相互骂,这就等于换了一张嘴来骂我自己;同样的道理,他打我,我也打他,两个人就会打起来,结果我就是换了只手在打我自己。我如果打不还手、骂不还口的话,我们也就不再往前赶了。"有人说,“不得了,这个女孩子悟性很高。”所以说禅修并不是论年龄,而是要有悟性。
    经常有人提出这样的问题:“谁给你烦恼?谁把你捆住了?”你自己给自己添了很多烦恼,就靠你自己解决,这个平常心就体现在这里。大概是20世纪90年代,我们国家的体操队出征的时候,领导都会跟他们讲要保持一个平常心。为什么让他们保持平常心?是给他们减压。否则的话,他就不肯那个发挥正常的实力。我们要有一颗平常心,这样就能够发挥最佳的能量,这也是我们精神上面的一个升华。我们的种种烦恼来自于名和利,所以中国古代有一句很好的成语叫“名缰利锁”。只有放弃名利,才能发挥出最好的水平。
    我们经常讲大乘佛教不是遁世德,更不是逃避现实,而是面对现实,转变现实。所以我们要以一种积极入世的态度去学佛,而不是以消极的态度去学佛。但是这种积极地态度,一定要有一个用出世心做入世事,这也就是平常心。有的时候对于我们一个故事,明代有一个官最讨厌别人溜须拍马,别人评价他是“刚正不阿”,名气很大。又一次,皇帝派他到各地去巡视,他一出去,京外的官就很害怕,因为有很多官就靠拍上级的马屁才保住头上的乌纱帽的,而且好几个人因为有这样的毛病已被他罢了官。有一天到了一个地方,这个地方的官是出了名的会拍马屁,于是他的同僚们就告诉他,这次你可得小心点。那天巡视官到了,大家都默默不吭声,害怕说错了有拍马屁的嫌疑。只有这个最爱拍马屁的人跑上去说:“大人,我早就听说您最讨厌别人拍马屁了,我这个人最大的毛病就是喜欢拍马屁。今天看到您,我佩服得五体投地,我今后一定要痛改前非。”巡视官暗暗自喜,最后结局也可想而知了。由此可见,要真正放下名很难。对于这个平常心,我们能够从做本分事,再上升到能够以一种平常心去对待一切,那对禅修的程度已经相当高乐。所以前人就讲,不求成佛,但求开悟。
    第三句话是:达到成“自在人”的境界。很多寺里可以看到佛菩萨都得到大自在,我们称“观世音菩萨”,也可以称“观自在菩萨”。成佛就能得大自在。自在是一个什么境界呢?黄薬禅师说:“终日吃饭,未曾嚼得一粒米;整日行走,未曾踏得一片地。”我们每个人听了都会诉之为“胡说八道”,其实这里讲的就是不着相、不住相的意思。就像刚才讲的,有多少人吃饭的时候不好好吃饭,百般思虑,我今天吃什么米啊?是吃煮的还是吃蒸的啊?在黄薬禅师看来什么米都一样,根本不去计较,想都不去想它。实际上我整天在面对各种各样的情况,面对各种各样的环境,我能不能够面对这些环境,不被这些外景所牵动。面对外境不起念,不着想,能做到这一点,那一定是自在。我们凡夫俗子恐怕很难做到,但是我们要往这个方向努力,我们就是求一个自在。自在不是说什么都不管,什么束缚都不要,这个自在就是你不被外境牵着走。所以最后的境界,就是《坛经》里面的“无念、无往、无相”。我们能够真正按照“无念、无往、无相”做,我们就能够得大自在。
    我们学禅,不要把它看得很玄妙,而要踏踏实实地落实到生活中间去。如果从本分事做起,又能够保持一颗平常心,那么最后就可以成为一个自在人,或者可以说成佛了。我们不要把修禅成佛看成是身外的事,大乘佛教反复强调:学佛首先要学做人。中国近代高僧太虚大师有四句话:“仰止唯佛陀”,我敬仰的就是佛陀;“完成在人格”,要真正达到这个目标,落脚在人格的完善;“人成即佛成”,人做圆满了也就成佛了;“是名真现实”,也就是佛教里讲的是现量的东西而不是推论的东西。我希望我们问禅、学禅、修禅都要放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或者再具体讲就放在当下。没有当下,修在当下,悟在当下,证在当下,一切在当下。不要凭空想象,要把我们的人生过得踏踏实实,充充实实,这就是求禅,就是求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