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天猫物流招聘:低姿态、勤工作、观大势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7 19:05:36




低姿态、勤工作、观大势

——北京城借调生涯的回顾与反思

华中科技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

现代领导科学与艺术研究中心主任陈海春

 

【引子】前两天,中共安徽省委主办的《决策》杂志的王主编给我打了个电话,说是要采访我。一问缘由,才知道,借调干部作为一个特殊群体,在发挥其重要作用的同时,也面临着诸多需要进一步解决的问题。为了全面反映借调干部的工作状态与生活状态,《决策》杂志准备在2008年第6期“特别策划”栏目中推出“借调干部生存现状调查”。他们还发来了一份问卷调查表。我曾经在这个杂志发表过一篇关于原武汉市市长、现中共湖北省常委、副省长李宪生的文章,算是杂志的朋友,朋友所托之事不能不办。为此,我一方面在调查表上填写了自己的意见,一方面按照他们“如果您在借调中有一些让您难以忘怀的经历与故事可以和大家分享,请联系我们”的要求,撰写了这篇文章。

 

我是个“老借调”,分别在一个国家机关四个单位借调,有些部门是一次,有些部门是两次;有些是专项工作,有些是日常工作。应该说,我对借调生活的体验是非常深刻的。不过如果用最简单的语言来描述,还是我在第一次借调后,向校长复命,校长问及我的感受时的回答:低姿态、勤工作、观大势。

一、“低姿态”

借调,尤其是在北京中央国家机关借调,是一个“当孙子”的历史。当然,会当孙子也是本事,否则也就难以当成大爷,正如美国的一句名言:“背不起十字架,就戴不起皇冠”。我从当知识青年开始,就在领导身边当孙子。作为公社书记的勤务员,早上给首长打洗脸水,晚上给首长打洗脚水,已深谙做孙子之道。到了北京,我不过是重操旧业罢了。每天早上,打开水、抹桌子、拖地板;每天晚上,清理桌面、关饮水机、关门关窗是我的必修课。因为,时任我校驻京办主任的朋友说某司想从我校借调一个人,但希望年龄小一些,我那年43岁,司长嫌我年龄偏大,我是请首长“疏通”后才到岗的,那能不珍惜?!没想到,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后来这位领导对我说,正是你这样做,才在部里站住了脚跟。

在北京当孙子的第二个本事,是要能够理解对方的意图。北京的同志们往往感觉甚好,你再聪明都不行,你再有才也不行。你要是不理解他的意图,他就认为你太蠢;你要理解他的意图,他才会觉得你还算聪明。好在我是在毛泽东时代和邓小平时代都生活过的人。毛时代对知识分子的政策是六个字:“团结、教育、改造”;邓时代对知识分子的政策也是六个字:“使用、重用、培养”。我是邓时代的受益者,也是毛时代的受益者。不过,我以为邓是从知识分子的社会功能来看问题的,毛是从知识分子的人性特征看问题的。知识分子往往比较有自恃过高,一般不善于理解对方的意图;知识分子往往追求人格独立,往往不善于服从对方的意图。而我是知识分子的没文化人,不按知识分子的牌理出牌,而也正是这点帮了我。每每同志们交办我任务,我都尽可能站在对方的角度思考问题。在武汉召开的一次全国性会议,除了大会的主报告我主要执笔外,大会结束的副报告也交办给我,当领导让部里来的年轻人配合我,我说同志们应该去看大会安排的杂技表演,我一人来搞。事后,同志们都说老陈够意思。

在北京当孙子的第三个功夫是要能够忍。应该说,大多数同志对我们这些借调的同志是不错的。但正如我常说的,有人的地方一定有矛盾,矛盾的原因在于接触,接触本身就是缘分,只是此缘必有善恶之分,善缘是朋友,恶缘是小人。一日,我请几位正式工吃饭,半酣,一位不知天高地厚的小吏说:老陈,你怎么象抗战时期的维持会长,白天对付日本鬼子,上半夜对付国民党,下半夜对付共产党。我笑言,你知道我是何方人士,保定府的,这是我的功夫!回到宿舍里,越想越不是滋味,翻开《曾国藩全集》,读到一段话释然:“盖打脱牙之时多矣,无一次不和血吞之。” 我在四个司局工作的经历恰好是我老领导身份不断变化的几年,先是做校长,后来是做副部长,再就是成为正部长。人们不可能看不到这种变化,也不会不知道我的历史身份。但我始终告诫自己要“谦虚谨慎、戒骄戒躁”,不要拉大旗做虎皮,不要惹麻烦。我是“两不参合”:不参合人事纠纷,不参合经济分配。这恰恰是老领导最初对我的告诫,直到2005年11月,学校领导调我回校机关,我才结束了借调生涯。

二、勤工作

借调工作者的定位非常重要,一句话就是“打工者”,只不过是从城里来的“打工者”。我第一次来教育部借调之前,学校领导专门找我谈过话,就是要能够做到“听话、出活”,这是清华大学学生领袖著名的口号。“听话”就是听组织的话、听领导的话。“听话”一是要有良好的心态,二是要懂得守规则。“出活”就是要会办事,能够把组织交办的事情做好。“出活”一是要学会创造性地工作,二是要学会审慎地工作。记得在2004年借调到京参加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调研和后来参与起草《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时,那可是一个忙。起先,我们在西安以中宣部、教育部、团中央调研组的名义白天深入学校、晚餐深入饭堂、饭后深入稿子,半月下来,人都脱了一层皮。回北京后,我们几位同志起早贪黑“磨文件”,一个不足万言的稿子,搞了几个月,以至于最后每句话都背得下来。

勤工作还要巧工作。我刚到北京的时候,我们司长对我说,你从基层来的,又不熟悉这里的文稿风格,因此最好先不要写东西,先从看文件开始。当时我还不以为然,认为我们学校好歹也是全国名校,这也是“基层”?!后来才明白了一个道理:我看我们学校是个“天”,教育部看我们学校就是一个“点”。而且,你在学校不把学校看成天,你难以生存;你在部里不把学校看成点,同样难以生存。我们司长还告诉我,政策研究部门不能每天显得太忙,如果每天都忙,全国就会乱,一定要有节奏感。由此,我耐着性子每天看文件,也没有人催我干什么事情。看着,看着,就看出点眉目了。就像现代京剧《沙家浜》里胡司令的一句台词:“不错,这茶喝到这会,喝出点味道。”一日,司长叫我到她的办公室里说,有个急活,要给首长写个东西,你和司里几个同志(他们是正式工)分别起草一部分,我来汇总。事后,我了解到我写的部分成为首长改动最少的那部分,这也成为我日后能够在部里写稿子的基础。

勤工作还要来的快,但也不能太着急。平日里要有准备,关键时才用的上。我们那个部委有个好传统,只要不是涉密文件,都会在各处室里传阅。有些正式工习以为常了,往往视而不见,而我是每篇必读。“要把文件当小说来读”,这是我的信念和习惯。天下文章一大抄,只是要抄的早,抄的巧。此外,要学会“压活”,不要把不成熟的东西交上去。你不交首长总认为你在工作,你交了首长会不断给你新的工作,而批评你旧的工作,这叫吃力不讨好。这些工作方法和套路,对我在学校的工作大有帮助,我在学校政策研究部门工作多年,还能够应付下去,在京城学来的功夫功不可没。

三、观大势

做过行政工作的人都知道这样一个道理:屁股决定脑袋。借调工作人员就像个风筝,飞得再远,绳子还是牵在放风筝人的手中。这个放风筝的人就是原单位。我无论在北京如何当孙子,心里总是想着学校,想着多为学校做点什么事情。我常说,低档次的人善于做事情,高档次的人善于做标准。我不知道自己是否是高档次的人,但我却是一个善于将学校的事情做成全国标准的人,这源于我在北京参与筹备中共中央国务院召开的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的一段经历。但凡中央开会,总是要有一些会议交流材料。我以前知道有这么一回事,我导师朱九思先生担任华中工学院院长时,就曾经在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上交流过学校的经验。在参与审查和汇编这次会议材料时,我发现了一个“秘密”:一些省委书记和省长都非常重视这件事情,有些领导人还自己打电话问及本省是否入围,自己是否在大会发言等事宜。一本会议文件和材料汇编后面隐藏着多少故事,原来人类社会发生的事情绝大多数都是人为的结果!

机会来了。1999年3月的一天,我在部里工作时,我校科技处的一位同志奉领导之命来找我。原来,1999年中央决定要在教育和科技战线开两个会议:上半年开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下半年开全国技术创新会议;上半年的会议由教育部筹备,下半年的会议由科技部筹备。科技部向全国20余所学校征集材料,我校科技处也写了个初稿,校领导要他们来找我。我的直觉告诉我,这是个大事。在筹备上一个会议时,我对做这种事情总结了八个字:“业绩、经验、材料、关系”,首先要收集本单位的业绩,没有业绩就不算榜样;其次要善于总结经验,经验是对自己工作的总结但能对他人起到借鉴作用;再次要写个好材料,要夹叙夹议、有血有肉、好看好吃;最后要让上级推广你,自己说自己叫吹牛,上级说你叫树典型。有些细节是不能说的,这是我的职业纪律,但结果可以告诉人们:本次大会只有八个单位大会发言,高等学校只有两个:一个是华中理工大学,一个是东北大学阿尔派集团。我校发言的题目是:《拓宽产学研结合路子,发挥大学技术创新作用》,主要介绍华中理工大学拓宽产学研结合路子,推进技术创新的做法。这可是我一生中写稿子写到的最高境界。那段时间,我是殚精竭虑,寝食难安。但我常说,事务不抬人,事件才抬人。学校人民说我会写不算本事,北京人民也说我会写才算本事。

人生发展就是有得有失的不断变化的过程,经历本身就是财富,而且是人生中最宝贵的财富。借调生涯正是我人生中一段最宝贵的财富。感谢借调,感谢借调中所有帮助过我的人。

 

【附录】

借调干部调查问卷

   借调干部作为一个特殊群体,在发挥其重要作用的同时,也面临着诸多需要进一步解决的问题。为了全面反映借调干部的工作状态与生活状态,《决策》杂志准备在2008年第6期“特别策划”栏目中推出“借调干部生存现状调查”。为了更深入地了解借调干部的状况,请您在百忙之中抽出几分钟时间,填写下列问卷调查表。本次调查采用匿名调查,感谢您对《决策》杂志的支持!谢谢!

 

1、  借调您的单位:

A、中央国家部委机关;B、省直党政机关;C、市级党政机关;

D、县级党政机关;

2、  您的工作时间:

A3年以内;B3—5年;C6—10年;D10年以上;

3、  您借调的时间:

A、半年以内;B、半年至1年;C2—3年;D4年以上;

4、  借调您的原因?

A、借调单位工作繁忙;B、自身工作优秀出色;C、不清楚;D、其它;

5、  您的工资现在是如何发放的?

A、借调单位发放,与其它公务员一样;B、借调单位发放,与其它公务员不一样;C、原单位发放,和借调前的工资一样;D、原单位发放,比借调前工资降低了;E、借调单位与原单位同时发放

6、  您所在单位借调情况是否普遍?

A、非常普遍,经常有借调情况;B、普遍,每年都有借调;C、不普遍,只是在工作繁忙的时候才借调;D、几乎没有借调过干部;

7、  如果向别人介绍时,您愿意让他知道您是借调干部吗?

A、愿意,能借调说明我工作能力强;B、无所谓;C、不愿意,这并不认为有值得骄傲的方面;D、不愿意,不仅不值得骄傲还有可能带来负面影响;

8、  您现在的工作状态是:

A、积极主动地完成各项工作;B、领导督促才能完成工作;C、得过且过;

D、无心工作,想离开;E、其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  从借调开始到现在,您经历了怎么样的一个心路历程?

A、从兴奋到压抑,再到消沉;B、一开始就无所谓;C、一直都很平静;

D、其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您对您的前途预期怎样?

A、充满信心,能够顺利调入新单位;B、只能回到原单位;

C、无所谓,两边跑;

11、您觉得下面哪句评语最适合借调干部的现状?

A、身份尴尬没有归属感;B、任务重工作忙,调过来就是干事的;C、任人差遣没有尊严;D、苦中有甜,甜中有苦;E、与同单位其他工作人员没有什么不同;F、其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您觉得同一部门的正式公务员对借调人员的态度是?

A、没有什么特别,与其他公务员一样; B、对借调干部能够平等对待并热心帮助;C、对借调干部只会派任务压担子;D、看不起借调干部,有一种优越感;

13、有借调人员在工作中感受到歧视感,这是否与论资排辈等机关文化有关系?

A、有关,而且是主要的;B、有关,但不是主要;C、无关;

14、您认为借调干部最大苦恼是什么?

A、无法落实档案;B、工作任务重;C、没有归属感、认同感;D、同工不同酬;E、时有不公平、不平等的感觉;F、其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您现在最关心的问题是什么?

A、能否解决编制后正式调入现在单位;B、获得与现单位正式公务员同样的待遇;C、回到原单位后能否获得认可;D、如何准时保质完成工作;E、其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在借调干部中,部分人感到很焦虑,您认为焦虑主要来自哪个方面?

A、编制不能解决前途未卜;B、工作任务重;C、同工不同酬的不平等感;

D、两管又两不管的尴尬;E、其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您觉得借调干部能否转正的关键因素是什么?

A、有关系,且工作能力强;B、自己的才能和实干精神;C、只要后台硬就行;D、良好的综合素质,能很快融入环境获得领导认可;

F、其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有人将借调干部称为机关里的第三世界,您如何看待这个评语?

A、非常准确;B、部分描述了借调干部的状况;C、不准确;

19、您认为是什么原因导致借调干部成为机关里的第三世界

A、借调制度不完善;B、论资排辈等机关文化;C、两管又两不管的尴尬身份;D、不能融入所在机关的工作大环境;E、其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新一轮机构改革大幕已启,借调干部的身份是否给您带来危机感?

A、没有危机感;B、有危机感,但不是很强;C、有很强的危机感;

21、在目前较为普遍的干部流动方式中,您认为哪一种更能形成良好的机关工作队伍?

A、挂职;B、借调;C、轮岗;D、交流

22、您借调是否经过严格的程序?

A、经过严格的程序,并办有相关手续;B、只是办了相关手续,没有经过严格的程序;C、领导一句话就被借调了;D、不清楚;

23、您所在地区是否有借调方面的制度?制度是否规范?

A、有相关制度,规范;B、有相关制度,较为规范,在现有基础上局部完善就可以;C、没有相关制度;

24、您对如何完善借调制度有什么建议?

改革管理体制,减少上级机关不该做的事情,少用些借调干部。让同志们各司其职,各得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