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大邦科技有限公司:我对积极财政政策的两点疑惑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7 14:17:26

我对积极财政政策的两点疑惑

2012-01-10 08:52:36

归档在 时论酷评 | 浏览 5892 次 | 评论 11 条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以下简称会议)强调,明年要继续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认为这是应对世界经济衰退、加速中国经济发展的良方。

何谓积极的财政政策?百度了一下,解答的文章很多,但大都语焉不详,仔细揣摩,其实也不复杂,大意就是民间不肯消费,政府就直接大把地多花钱进行投资。政府大把花钱投资真能促进经济更快更好地发展?在下愚钝,有两点疑惑需要请教。

疑惑一,钱从哪里来?

或许可以从财政收入本身来?如果用财政本身的钱,那就不叫积极的财政政策了,因为财政上的钱本来就是年年花个精光,岂止是花光,层层级级的钱压根儿就不够用。现在,从中央到地方借的债不少,中央政府有国债,地方政府有地方债,更多的乡镇政府干脆打起了白条欠债不还。把预算内本来要花的钱作些调整,那只能叫预算调整而不是积极的财政政策。

或许可以从增加税收中来?但这与会议的精神格格不入,因为会议对2012年经济工作的基调是,除了积极的财政政策之外,还有稳健的货币政策和结构性减税。也就是说,如果坚决执行会议的精神,2012年全国的总税收应当有所减少才对。所谓结构性减税,就是指对某些行业或企业减轻税负,但不包括对另一些行业或企业额外增加税负,否则那样就成了结构性增税了。

或许可以从多印货币中来?前面已述,会议的基调中还有一条是稳健的货币政策,也就是说,中央承诺2012年不再多印票子。再说,除了会议的明确表态之外,还有《中国人民银行法》摆在那里,里面第三条开宗明义就阐述,货币政策的目标是保持币值的稳定。如果财政缺钱便可以通过央行多印钞票来透支,那通货膨胀岂不是无边无岸?

剩下的办法可能就只有借债了。举债本无可厚非,老百姓居家或者企业发展,遇到了紧急情况或者为了长远利益哪有不借债的,借债是为了日后的好日子,这是生活常识。但是,事情到了政府身上,问题就起了变化,因为政府是由官员组成的,而官员是在花别人的钱办别人的事,会为了自己的利益或者政绩而“编造”紧急情况与长远利益的,许多面子工程都是被认为紧迫急需意义重大而上马的。官员们的思维很直接,自己的任上有钱花有面子就行,今后谁来还债、能不能还债都不关他们的事。当然,这并非官员的素质特别低,是现行只有考核没有监督的体制逼着官员这样做的。

疑惑二,钱往哪里去?

或许又往“铁公基”里面投?支持的理由是,基础设施是越完善越超前越好,基础设施现在没用,将来终究会有用。正是在这种貌似合理、实则荒谬的理论支持下,大量的超前工程、面子工程甚至是无效工程纷至沓来。有的高速公路上几无车辆,有的新建广场上几无人烟;有的城市为了几年才有的一场比赛而建设了大型豪华的体育场馆,更多的县级城市不甘落后,居然也在宏伟规划建设奥体中心;很多二三线城市的机场已经出现巨额亏损,但相邻的更小城市却又在大兴土木再建新机场。何以政府的“铁公基”工程往往成为浪费社会财富的罪魁祸首,并且这一现象似无中止的迹象?个中道理很简单,不用自己的钱,谁会精打细算煞费苦心呢!

或许可以往十大产业里面投?支持的理由是,中国已经制定了十大产业振兴规划,这些产业对国民经济发展至关重要。但让人百思不解的是,既然十大产业可以因为制定了振兴规划而被振兴,政府为什么不制定全面产业振兴规划,使整个中国的每一个产业都技压群雄而位居世界前列?其实,政府要振兴某些产业,意味着就要牺牲其他产业。政府补贴购买小排量汽车,这就意味着对生产大排量汽车、甚至是摩托车和自行车企业的歧视;政府把纳税人的钱都给了自己喜欢的企业,那就意味着用于改善民生的钱更少了。更重要的是,这些钱应当怎样分?企业又怎么用?分的人不是分自己的钱,用的人是用别人的钱,有效率吗?

或许可以继续给中央企业?支持的理由是,中央企业是共和国的长子,长子自然要多拿多占,甚至应当继承家业。央企要做长子,百姓无话可说,但长子不能成为败家子。现在的央企有败家子之嫌,不仅效率低下,而且全靠垄断保护。有人做过比较,在国家政策的严实庇护下,中石油的利润算得上首屈一指,但与美孚石油比,人均利润水平居然只有人家的1/50。还有人研究得更透彻,其实1/50也抵不上,因为中石油不花钱占用了大量的社会资源,比如原先不花钱的城市土地,利用央企身份低价获取的农村土地,还有各式各样的政策补贴。当然,中石油领导的消费水平并不比美孚石油的领导低,甚至让他们望尘莫及。

也就是说,如果中国2012年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钱的来路只有不顾未来而借债,钱的去向只能是违反公平而低效,并且会带更严重更广泛的腐败,对此各级领导们应当心知肚明。既然如此,为什么大家反倒积极拥护呢?因为,这项政策为各级领导干预经济多花票子找到了理由与借口。

(文章发表于《中国保险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