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婚如玉大结局:[名匠篇·冯公侠 张鉴轩] 微雕大义 精绝艺道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7 14:34:39
[名匠篇·冯公侠 张鉴轩] 微雕大义 精绝艺道
时间: 2009-05-12         张鉴轩    (1897一1972)   
        广东潮州人,木雕大师。5岁丧父亲12岁时拜师学习雕刻技艺,几年后出师。抗日战争前,已在潮汕木雕界享有较高声望,其主持修建的载阳巷内大祠堂等木雕工程闻名海内外。新中国成立后.在广东省美术创作室、广州人民美术社工作。1957年前后完成的作品蟹篓成为潮州木雕史上划时代的杰作。后回潮州市工作,专门培养木雕接班人。1972年逝世。 
        冯公侠    (1894~1963)   
       象牙微雕大师,广东象牙微雕艺术奠基人。原名季芳,字秀存,艺名公侠。广东省高明人。早年到香港当银器学徒,学习批花技术。后又从师学国画。191-1年后改习象牙微雕。1921年第一批象牙微雕作品问世,在广州、上海等地大受欢迎。1928年在广州开设象牙微雕艺置。1938年广州沦陷后.转至香港发展。次年以象牙米全刻孙中山遗嘱,参加香港中华厂商举办的工业展览会,获优胜奖。又历时8年,完成了在一特制的象牙扇面上刻制共6万字的《大学》、《中庸》、《论语》和《孟子》的艺作。建国后,任广州市人大代表市政协委员、美协广东分会会员等。
     复活的灵魂     冯公侠   张鉴轩    正所谓巧夺天工者    自清末以来,成为通商口岸的广州愈发富庶而繁荣,在商业利润的浸淫和刺激下,广东的传统工艺以异乎寻常的速度勃发起来,到抗战以前,庶几登顶。时势造英雄。以此为背景,形形色色的手工艺人鱼贯而出,纷纷走上历史的前台,牙雕大师冯公侠、木雕大师张鉴轩就是其中杰出的两位。冯、张二人经历不同、行当不同、志趣不同,但是也有共同之处;二人性格特征、人生际遇之比较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描摹出广东工艺艺人的群体相。    和冯公侠相较,张鉴轩为人处世要“生猛”许多。中国有论资排辈的传统,人人都难逃羁绊。而当年的张鉴轩却全然顾不上这些,15岁出师以后,小小年纪便出来闯荡江湖,竞标、签单、施工竞赛,放手和当时的名家大腕角力,携初生牛犊不怕虎之威成为当时潮汕木雕界的少年英雄。而此时的冯公侠,正在香港为生存苦苦打拼,委身于“抄生”(为死人画像)行当表明他的隐忍之气,他一生温和的作派恐怕当时就已定型。两者的个性差异自然首先是先天性的,但也是环境使然。张鉴轩是潮汕人,中国“犹太人”的文化氛围塑造了每一个热情分子的凌厉风格;而冯公侠很早的时候就背井离乡,寄人篱下,心中抑郁久成块垒。只是,正如西谚所云“条条大道通罗马”,性格因素无法左右那些注定要成为大师的拼搏者。    冯公侠、张鉴轩的共同之处首先就在于勤奋。搞工艺,灵气自然是不可少的,但手里活“无他,唯手熟尔”,只有通过反复训练才能成就技艺。冯公侠有一只眼睛是天生白内障,为了事业,他冒着另外一只眼睛失明的危险,伏案雕刻,每天连续工作十五六个小时,两头不见太阳,确实是到了焚膏继晷的境地。张鉴轩也是如此,早年为了练习基本功,他甚至拿了泥团、木块来进行实践,往往刻到手指头抽筋才算罢休。    共同点还在于敢于创新。冯公侠是搞微雕的,但是他另辟蹊径,不断进行新的艺术尝试,以微细为基础,向巨型作品方向探索。微雕依然是灵魂,但是依托大型的设计,微雕作品更加具有艺术的张力,同时也便于保存、流传后世。张鉴轩的创新突出表现在对蟹篓的琢磨上,如何让蟹篓栩栩如生、如何让蟹篓的美观与实用结合起来一直是他孜孜以为之的目标。事实上,增加工艺品的实用性至今仍是广东工艺生存、发展的重大课题。    冯公侠、张鉴轩的共同之处还表现在他们厚重、真挚的爱国情怀。艺术没有国界,但艺术家是有国界的。作为知名老艺人.他们放弃了很多出国讲学、授徒的机会,在自己心仪的土地上默默奉献。他们为国家雕刻了一大批美轮美奂的作品,同时也毫不悭吝地把自己的得意之作无偿捐献给国家,今天,斯人已去,但是珍藏在人民大会堂、陈家祠等处的艺术珍品依然熠熠生辉。能工巧匠尽精英,这是笔者对传统工艺大师探赜索隐过程中最大的感受。但是,当笔者坐在天河南二路六运街、冯公侠之子冯少侠的家中时,除了进一步感悟大师的人格魅力之外,也感到难以言状的凝重:两房一厅已显陈旧、狭仄,冯公侠的儿媳也就是冯少侠的遗孀关宝群女士过得并不宽裕,这一切总让人有一丝感伤、一丝遗憾。人物辞典冯公侠:备受艺术折磨的巨匠【批花·拜师·抄生】    1894年,冯公侠出生于高明的一个农民家庭。父亲冯万鉴在南海当书塾先生,冯公侠便跟在身边作书童。在冯公侠15岁耶年,冯万鉴去世,失去经济来源的冯公侠便只能离乡背井,到香港当一个作坊的批花学徒。    所谓批花,是指在银器上用平口凿雕刻装饰花纹。这可是精细活,每天要伏案工作十多个小时。冯公侠读了六七年私塾,算是个读书入了,他明白要提高批花的工艺水平,除了掌握锤凿手艺以外,还要具备一定的绘画技巧。为了提高自己的艺术素质,他抓住机会,拜当时的著名画家徐砚农为师。在名师的指导下,冯公侠精益求精、刻苦学画,水涨自然船高,他的批花技艺也是练得炉火纯青,成为行当里有名的“小师傅”。只是天不遂人愿。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后,香港经济凋敝,冯公侠失业。为解决生活上的困境,他不得不干起了“抄生”(替死人画像)的行当。工作虽索然无味,但是他毫不气馁,深知经济萎靡之时正是好好积累、蓄势待发的时候,于是在外人异常鄙夷的抄生工作里精心作艺术的积淀。【微雕·象牙·神眼】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冯公侠立志在微细雕刻上有所发展。他自创了一种棱形的微刻工具,坚持在以象牙制成的米粒(后称象牙来)上,苦练细刻蝇头小楷的基本功。1925年,他终于在一粒象牙米的立体面上细刻了50余字,再经半年奋斗,又取得了在象牙米上细刻唐诗两首共120余字的新进展,字体道劲有力,纤毫毕现。他将作品陈列在永亨象牙店内,时人称之为奇迹,并赞冯公侠为“神眼”。    1928年,冯公侠在大新路开设冯公侠象牙店,进一步研究象牙米微雕。1932年11月,他首次成功地在象牙米上细刻了孙中山遗嘱全文,连题款共154个字。当这一作品陈列在该店的橱窗时,一时轰动了全市。1938年10月广州沦陷,冯公侠携眷逃往香港,在皇后大道开设冯公侠象牙店。年底,冯公侠的象牙米刻孙中山遗嘱这一代表作,参加香港中华厂商举办的工业展览会,获得优等奖。这时,他的象牙米已同久负盛名的象牙球齐名,在广州象牙雕刻产品中独树一帜。    八年抗战期间,象牙制品销路锐减。冯公侠除了应付生产经营外,还将《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四书全文共约6万字刻进一块象牙扇面上,每行200余字。作品刻成后,他以一根头发作为检验标准,每一行字迹均被拉直的头发丝所遮盖,全无歪斜现象,达到令人惊叹的程度。【爱国·独步·大师】    建国后,冯公侠的微雕技艺日臻成熟、堪称独步。1952年,他创作了“一粒芝麻”大小、刻满岳飞《满江红》全首的象牙雕刻,在中南土特产展览会上展出,被评为优秀奖。1953年,冯公侠又在一根头发大小的面积上刻出“抗美援朝,保家卫国”八个繁体字,传诵一时。1955年后,冯公侠进行技术创新,在半年时间内,用牙医的车床,用各种改良过的钻头,雕刻出美轮美奂的象牙立体人物雕像《苏武牧羊》、《木兰从军》,一度被列为出口商品赚得了大量外汇。   到20世纪60年代,冯公侠的创作达到了高峰。在政治激情的鼓舞下,67岁高龄的他潜心创作巨型作品“万古长青”,作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40周年的献礼。作品从草图设计到实际雕刻,都由冯公侠独立完成:在地平线上,在云海汹涌中,地球横空出世;在地球上,划出壮阔的中国国土,在国土上镌刻《共产党宣言》全文;在宣言正下方,运用微刻的刀法,刻上栩栩如生的40只白鹤。冯公侠凭着对党的一腔热情,克服时间紧等重重困难,呕心沥血完成了这一件蔚为大观的艺术极品。冯公侠与大新路1928,冯公侠在大新路开设了“冯公侠永亨象牙雕刻室”。   
●1932年,冯公侠在自已的店里陈列了自己在象牙米上微刻的孙中山遗嘱全文,轰动全市。   
 ●1944年抗战胜利后,冯公侠从香港回采,到1963年冯公侠过世,他一度住在大新路291号的老宅里。 张鉴轩:15岁即闯荡江湖的大师【童年·出道·奔波】    张鉴轩的故乡——潮州河内莲上村有世袭相传的木雕师傅近百入,浸淫在这样的氛围里,他从小就喜欢雕刻,经常用番薯、泥团、木块来模仿、来试验。12岁时,张鉴轩拜本乡有名的林愚为师。他心灵手巧,临摹雕刻一看就懂,一学便会,不到三年,就熟练掌握了木雕的各种题材及表现手法,能够在一块木坯上将人物、马匹、亭台楼阁组合得层次清楚,径路分明、生动传神。闲下来的时候,他也像其他民间艺人一样,肩挎竹篮,装上雕刀工具,四乡流动。    艺高人胆大。小小年纪的张鉴轩就敢于出面包揽整个工程、绘制全部稿件,成为名气不小的艺人。当时有钱人家搞建筑雕饰,往往请两班工匠各包一半工程,比质量、比进度。张鉴轩大胆地与名师对峙,在辜厝巷德香堂与当时揭阳木雕名师肖对各主持一半工程,他想方设法进行技术引进和技术创新,“四厅相向行偏门”的施工不但在质量和速度上全面超出,还因为造型独特为后世所瞩目。    抗战前,张鉴轩已成为潮汕木雕艺人中的佼佼者,但因为时局混乱,他长年四处奔波,为养活父母妻儿辗转四处。【新生·蟹篓·传艺】    新中国的成立,为张鉴轩的艺术新生开辟了道路。1954年,他应邀前往广东省美术创作室、广州人民美术社工作,其事业也就此进入黄金时代。张鉴轩与徒弟们一起,雕刻了蟹篓、五果、鱼虾等几十件圆雕欣赏品。其中的蟹篓,过去用于装饰,只观一面,而张鉴轩将其创新制成面面可观的立体圆雕:篓内12只大小不一的螃蟹错落有致、栩栩如生,把艺术的真实性、装饰性以及欣赏性与实用性紧密地统一起来,使之成为潮州木雕史上划时代的杰作。    从1962年开始,张鉴轩被调到潮州市工艺美术研究所工作,专门培养接班人。张鉴轩解放思想、大胆尝试,自创一套新的教学方法,即让学徒先临摹单身半立体人物,摸索造型结构,然后临摹凿刻三十几人的组雕,再学径路布局、人物马匹组合。这一套从易到难的分单元教学法,让艺徒较快地掌握了木雕技艺,使潮州木雕后继有人。【境界·创新·巨匠】    步入晚年的张鉴轩在艺术上达到最高境界。1961年,张鉴轩负责创作了“雉鸡五福梅、龙虾、蟹、海味”等四副木雕稿件,在初稿完成后,他又虚心倾听专家的意见,博取众长,匠心独运,九易其稿。这些作品至今存放在人民大会堂广东厅,无不体现出张鉴轩炉火纯青、刀笔生花的艺术境界。此后,他又同广州的木雕名艺人胡技合作,创作了现代题材的红木特大屏风“农民运动讲习所”,被广东省民间工艺馆收藏。    张鉴轩的成就缘自刻苦好学和极高的感悟能力。他对潮州木雕有独到的见解,认为木雕不应只着眼于人物形象的刻画,更要注重“排径”。机构图需要先安排径路,有出有进,连接不断,径路排定后再安置人物;至于山石、树木、亭阁则视题材需要另行安排。张鉴轩从事木雕60余年,既是实用的高标,也是理论的巨人,他用“杂杂、匀匀、通通”总结了潮州木雕的内蕴,深刻阐明了这门民间手工艺的奥妙。  本版撰文/本报记者蒯威 本版摄影/本报记者邹卫 专家访谈冯公境界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省工艺美术珍品馆馆长谭伟彬访谈记者(以下简称“记”):如何评价冯公侠在广东传统工艺史上的地位?    谭伟彬(以下简称“谭”):毫无疑问,冯公侠是牙雕史上里程碑式的人物。他在微雕技艺上的开拓、对大型象牙微型雕刻的研究,达到了“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最高境界,即使在今天,我们依然能感觉到大师的逝去在这个行当里所形成的空白。    记:冯公侠的艺术创作有什么特点?    谭:首先是在“微”、“细”的功夫上堪称一绝。在米粒大小的象牙上,冯公侠能够游刃有余地刻上一两百字,被誉为神眼。另外,冯公侠敢于进行艺术创新,以微细为基础,向巨型作品方向探索。通过大型的设计,微雕作品可以流传后世,这是了不起的开创。    记:包括牙雕在内的传统手工艺曾经蔚为大观,如今趋于式微,您怎样看待这种历史变迁?    谭:传统手工艺有自己的特点,一般是手工操作、费时长,不适宜于大机器生产;并且,像牙雕这样的传统手工艺,一般采用学徒制培养人才,人才的成长周期长达10年,这也不利于传统手工艺发展壮大。鉴于以上原因,伴随着传统手工艺老艺人的消逝,“三雕一彩”(牙雕,玉雕、彩瓷)这些行当无一例外地出现“贫血”,可以肯定地说,关于传统手工艺濒于绝迹的看法决不是杞人忧天。传统手工业的复苏、发展、壮大应该得到全社会的重视。  家人访谈公侠、少侠:冯家父子亲若兄弟    冯少侠是父亲冯公侠微雕技艺的嫡系传人,广东工艺美术界的巨擘,200l年驾鹤西归,享年79岁。    记者四方辗转,天河南二路的一片普通民宅里,采访到了冯少侠的夫人关宝群女士(以下简称“关”)、孙女冯琰(天河中学高二学生,非常可爱,以下简称“冯”),听她们讲那过去的故事。    记:冯公侠平时有些什么爱好?    关:公公是个生性淡泊的人,除了工作,最大的爱好就是天天喝茶,也抽烟、喝酒。特别是喝茶时谈笑风生,给我的印象相当深刻。他温文尔雅,待人和善,和学徒吃、住在一起,没有架子。    记:冯公侠、冯少侠父子俩的关系如何?    关:他们父子俩如同亲兄弟,一起喝茶、一起工作、一起切磋技艺。从1944年到1963年公公过世,我们一直生活在大新路294号的老宅里,这么多年,父子俩从未吵过架。老宅虽已拆去,但很多故事依然历历在目。    记:冯少侠有没有带徒弟呢?    冯:我爷爷有2男3女,因为一些历史原因,我爸爸、伯父成为普通工人,倒是三个姑姑曾经从事与牙雕相关的工作。姑姑冯惠盈现在仍在大新象牙厂工作。    记:作为冯家后代,你还会学习微雕 冯:我没有学过微雕,因为种种主客观原因,以后也不大可能学习。和同龄人一样,上大学将成为我的人生选择。 雕刻简史牙雕、竹雕、木雕——雕刻工艺三大门类  中国木雕比较知名的有潮州木雕、安徽木雕、贵阳木雕等,而潮州木雕以其极强的装饰性和观赏性以及多层镂通、金碧辉煌的艺术效应挺秀其中。   
在中国象牙雕刻史上,早在旧石器时代,居住在周口店的山顶洞人,就以象牙雕作装饰品随葬。《史记-微子世家》记载:“纣始为象簪”。新石器时代的河姆渡文化、大汶口文化时期,象牙雕刻品已十分精美,1959年在山东宁阳县大汶口遗址出土的“回旋纹透雕象牙梳”就是一例。至唐代;象牙雕刻品更是闻名中外,雕刻手法也丰富起来。日本遗唐使曾携带象牙雕刻品回国。至今13本奈良正仓院还藏有唐代中国雕刻的红牙拨镂尺、绿牙拨镂尺、白牙尺等珍品。明清两代是中国牙雕发展史中的高峰阶段,由于与南亚、非洲各地的经济文化交流的扩大,象牙原料也随之大量地被引进中国,这项传统手工艺在全国普遍发展起来了,甚至在宫廷内专设工场,制作供皇帝玩赏的象牙雕刻艺术品。宫廷雕刻艺匠工法细腻,人物、花鸟纹饰多仿照绘画笔意,着色填彩均有一定章法。    明清时的北京、广东、江南地区是全国象牙雕刻中心,且技法各异:北京以典雅、高贵、庄重风格称雄全国;江南则以精雕细琢的“象牙细花”小型牙器见长;而广东派象牙雕刻以玲珑剔透的镂雕技法闻名,故宫博物院所藏象牙灯、象牙席,据载都是广东制品。象牙质地坚韧,光泽柔和,是珍贵的雕刻材质。广雕渊源广州牙雕以精细著称。广州象牙雕素以精雕细刻著称,象牙球的雕刻可以达到45层,且层层活动。(图为广东省工艺美术珍品馆珍藏的翁荣标先生的象牙球作品。)  广雕是指广州的雕刻工艺品,其中的象牙雕、玉雕和木雕享有盛誉、驰名世界。广州的象牙雕素以精雕细刻著称,在国际上声名卓著。解放后,牙雕技艺有了显著进步。象牙球现已可雕45层,层层活动,同时还镂满了人物、花卉、鸟兽,实在令人惊叹不已。广州玉雕历史源远流长,特别是继承了宋代巧色玉的传统,创造了“留色”的特技,显出了原玉的天然颜色,特别精美。广州的玉雕多选用翡翠玉,刻成花鸟虫和各种人物。解放后,广州玉雕有了新发展,涌现了不少优秀作品,名艺人辈出。木雕是广州传统的民间工艺。建于清光绪年间的陈家祠就集中了木雕艺术的精华,特别是清代潮州金漆木雕神亭、香炉罩,体现了工艺精巧、玲珑剔透的独特风格。 广雕大师    翁荣标:1924年生,中山市人,象牙雕刻工艺大师。早年随父翁昭学艺,后专门从事象牙球镂空雕刻创作,1957年首创镂空30层牙球,1975年以 26层规格材料镂成40层牙球,1979年又以29层I规格材料镂雕成45层牙球,在同年全国美术艺人代表会上获得高度评价,被轻工业部授予“工艺美术大师”称号。现为中国工艺美术学会会员、广东省工艺美术学会副理事长。        郭康:1926年生,南海人,象牙雕刻艺术家。自小随父亲郭盛学艺,擅长人物及镂空雕刻,首创镂空牙雕蟹笼,成为省市名优产品。作品《红军强度金沙江》,被当年省领导人陶铸赠送给外宾;作品《广州起义》现存北京人民大会堂广东厅;还有《贵妃出浴》、《鲁迅》等作品,饮誉中外。现为中国工艺美术学会会员。      陈舜羌:潮汕人,师从张鉴轩,著名木雕艺术家。与张鉴轩合作的陈舜羌的木雕作品《蟹篓》,存1957年第六届世界青年联欢节造型艺术展览会上获铜质奖章;《雏鸡五福梅》、《龙虾蟹配鱼》等4件反映中华南国风貌的梭形通雕大挂屏,每件3平方米,悬挂在北京人民大会堂的广东厅;陈舜羌及其子陈培臣先后为人民大会堂广东厅创作了大型余漆木雕挂屏。 广雕胜地    广东民间工艺博物馆,位于荔湾区中山七路陈家祠地铁站旁(中山七路恩龙里34号。)以搜集、保藏、研究和宣传展览广东地区历代。各类民间工艺品为主,兼及全国各地民间工艺。馆内辟有多个展厅,常年展出馆藏文物。其内外建筑塑件上巧妙地采用了木雕、石雕、砖雕、陶塑、灰塑、铜铁铸等工艺装饰。图案题材广泛,造型生动逼真,雕刻技艺精湛,用笔简练粗放却又精雕细琢。     广东省工艺美术珍品馆,位于广东省广州市东风东路840号。目前该馆已征集了牙、玉、木、白雕作品(包括微雕作品)、美术陶瓷等十四大类共200余件工艺美术珍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