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中宇吧百度贴吧:明月藏鹭——千首禅诗品析 冯学成(1)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03 10:06:41


禅诗是么生,禅是么生,诗又是么生……对这样的疑问,如果参起公案来,要说个“子曰”,那真要叫人难得明白又难得糊涂了。
呈献在读者面前的这个千首禅诗品析选本,以其涵蕴的丰富和体例的新颖,以其笔触品析的细腻,畅晓地回答了这一难题。
编选者从以万数计的禅味诗中选择了历代比较典型的有认识价值和研究价值的禅诗千首左右,加以品评分析,为探究和传承禅诗这一民族文化遗产的瑰宝,做了一件十分有意义的工作。
从这些禅诗里,我们至少可以体味到:
禅诗是民族传统文化华苑珠林中包裹着美玉的一座璞矿,载雕载琢,必有瑚琏之珍的存在。 禅诗是民族文化历史长河中蕴涵着明珠的一泓清泉,沙之汰之,必有辟寒之宝的待望。 选家选诗在于眼光。这个选本有下列突出的特点,表明选家思考的深沉:
一、禅是生活,生活离不开诗。诗是美学,美学离不开禅。禅宗创立伊始就离不开诗,它的第一桩公案,就是因六祖慧能与北宗神秀的诗偈所表达的法旨不同而引起的。从本性上说,禅是出世,诗是入世,二者原可分离。但从唐以来,二者却如怨偶情鸳,彼此交融,结下了不解之缘。至宋以后,二者更出现了不可分离的趋势。之所以
如此,一方面是因为二者意境一致。禅主张“直指本心,见性成佛”。佛不是神,不是仙,是么生?是一种觉悟,悟到的是心中的“自我”,以自性清净求人生烦恼的解脱和利乐有情的实现。然而这个“自我”也颇不易言说,勉强意会之,可以说它是一种境界——能够憧憬和待望的善和美的境界,它的极致就是涅槃。而诗主张缘情言志。言志看重的也是境界,最好是高尚空灵、清虚淡雅的境界。《红楼梦》里薛蟠唸:“女儿悲,嫁了个男人是乌龟”,是顺口溜,无境界,不是诗。诗只有在具备禅境,可以用来体现“视境于心,莹然掌中。神之于心,了然境象”那样一种空灵意境的时候,才是真正的诗。以上说的是以禅证诗。而禅也需要以诗载道。逗机锋,看话头,固然可用“干屎橛”、“老臊胡”之类的白话,但究嫌它指东说西,让人难以明白。这最好就要借助于诗。“沧溟几度变桑田,唯有虚空独湛然。已到岸人休恋栈,未曾渡者要须船”,用这样的诗偈开示众生,显然畅达得多。以上说的是借诗论禅。无论是以禅证诗也好,还是借诗论禅也好,二者在境界感化上是相互为用,难以分离的。另一方面也是因为二者妙悟的契合。禅讲自性清净,即心是佛,但又要教外别传,不立文字,解脱的办法就只有靠顿悟。诗则讲“张之于意而思之于心”,需要灵感的突发和共鸣。二者都需要悟性,在合适的妙机下,通过碰撞或互补,获得智慧的火花——般若波罗密。这就是妙悟的契合。
诗与禅因这两方面的原因而结成了不可分离的姻缘。唐宋以来的诗人往往出入于儒佛道之间,几乎没有不沾上一点禅味的。历代诗歌里,有禅境或受禅的浸染,带些禅味的,何啻漫无涯际,简直是浩如烟海。其中有禅院清虚而明月松涛显禅境的,有禅师参谒而业缘因果得禅悦的,有白云苍狗而人生契阔带禅味的,有红尘无着而非色非空具禅风的,……不一而足,细加分辨颇不容易,统统归入禅诗吧则又鱼龙混杂,嫌其漫衍。这无疑给编选者带来了困难。选珠择玉,何其难乎?说是全靠选家的眼光,应该不是过份。
为解决这一难题,本书确立了这样的选诗标准:诗中有禅髓心印,禅中有诗境性灵,或以禅语直接入诗,或从禅的意境变化而出,又始终围绕禅学参悟证道,圆觉融通这个中心。编选者在这里为禅诗所规范的范围和内容,实际上是确立了欣赏禅诗的一种美学标准。这是本书的第一个特点。
禅诗的分类,可以有多种方法。有从类型分的,如见道诗、开悟诗、辞世偈、警世偈,……直至禅悦味的艳诗,等等。有从艺术境界分的,如顿悟诗、闲适诗、旷达诗、沉郁诗、佛性诗、众生平等境界诗、自由境界诗,等等。编选者未采用这些分类办法,而是以“悟”为中心,安排了一个能完整体现禅意的体例。所谓“悟”,在出世者叫做“参悟大道”,在入世者则叫做“体味性灵”。它大体包括禅道、禅悦、禅法、禅警和禅颂等五个方面的内容。
讲禅道的,包括传法嗣宗的禅宗灯录诗和明心见性的禅师语录诗。其中有禅师高僧的传法偈、示众偈、上堂偈、自述偈、见性偈、辞世偈等等各种偈语,也有禅师个人在各种境遇下的悟道诗。这些诗里,有的强调禅宗传承的法传和佛性的不同渊源,如《七佛偈》。有的强调在某种境况里对道的所悟或对色相空无的理解。如香严智闲
禅师的《击竹偈》,写击竹闻声而开悟;灵云志勤禅师的《见桃花》,因桃见色而变知见,均是禅诗中的名篇,可以领悟诗中某种性灵。有些禅诗以明心见性相标榜,实际上可看作是自述心志的高洁和情怀的清雅。如赵州和尚的《莲花颂》云:“淤泥深情人不识,出水方知是白莲”。又如五台智通的“举手攀南斗。回首倚北辰。出头天外看,
谁是我般人”,虽然其禅髓是主张宇宙即吾心的唯心精神,但确也表现了诗人昂首天外,探索奥秘,舍我其谁的英雄气概和浪漫主义情怀。本书编选者还对部份禅师的艳诗,从禅意角度作了新的阐释,让人联想起屈原一类忠臣以香草美人自况和高僧大德以明艳沉吟而出入空慧自度,二者原本相通,给人以启迪。
次列讲禅悦的,主要从历代学士文人和近现代居士诗中选出。唐宋以来,诗人与禅师、士大夫与高僧大德因交谊往还而更唱迭和、互相影响的,因禅院氛围和禅境氤氲而生禅悦性情的,例子不胜枚举。最著者,如学士王维、孟浩然、韦应物、柳宗元、苏轼,多以禅入诗。禅僧王梵志、寒山、拾得、贯休、齐已、可止多引诗入禅。象“山
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这样的诗句,连不懂禅的人也可生出“主空心,除慧心”的禅悦来。至于宋人杨亿“西昆体”更是因同宋初九僧剑南希昼、青城惟凤和峨嵋怀左等人直相唱和而形成西昆诗风,可以说,凡诗人就无一不沾上点禅味,这句话不能算是夸张。
再次列讲禅法的,以五宗宣讲宗纲法旨的诗偈为主,可以看出禅宗一花开五叶,虽宗纲纷呈而终万虑归一的来龙去脉。“宗派”一词源于佛教,宗派林立,教理律戒向来分岐很大。这是佛教的特点。就是禅宗内部也有南北禅的争斗。也有五宗七派的论争,但宗争派鸣的结果促进了学术争鸣和艺术的繁荣,各宗归禅的结果导致禅净一致(禅宗与净土宗融汇),这也是禅法证道上不争的事实。在这一争鸣过程中,禅法的理念、逻辑和意境因之而对诗歌理论有深深的影响。从唐人王昌龄、司空图的意境说到宋人严沧浪的妙悟说,再到清人袁枚的性灵说,无一不取资于禅法,甚至于禅的语言、词汇以及思维方式。本书对五宗宣讲宗纲的诗直用禅法加以阐释,能让人对诗法的本源有直觉的领悟,有助于对诗学的探讨和研究。
第四列讲禅警的,多是禅师们以禅语警策为诗。这是多种诗体中人们注意甚少的一个门类。编选者重视《颂古联珠》这一禅学百科诗汇,从中精选公案禅警诗偈与诗作,确是别具匠心。其中,野狐禅、三师玩月、百丈卷席、呵佛骂祖、古涧寒潭、云在青天水在瓶等禅警,不乏名句。最后列讲禅颂的,虽然颂的是佛、菩萨和禅师大德们,但表现了至道无难,乘有小大,唯正法眼为尚的诗禅精神,值得研习传统诗学者重视。
总起来看,本书体例安排别有一番工夫,具有禅诗逻辑发展和历史发展过程的一致性。这是本书的第二个特点。
马克思说过:“人的肉体生活和精神生活同自然界不可分离。”自然科学主要以人的肉体生活为对象;学术和艺术主要以人的精神生活为对象,通过思维和想象赋予自然以文化意义,并依赖文化阐释与自然界相联系。禅学是研究人的精神生活,特别是精神生活对自然的文化阐释的一种学问。它探讨人的思维、理性、智慧、静虑、心理诸方面的本性、活动方式以及发展途径。尤其致力于超常规思维方式、心理活动和生命现象的探讨,研究宇宙、人生、生死等类的来与去的大问题,实质是追求对自然的文化阐释的解答方式。例如“非相非非相,无明无无明”,实际是对自然界诸法事理及其实相的一种文化阐释。“慧心近空心,非关髑髅孔。对面说不识,饶你母姓董”,王梵志这首诗表达慧心与空心的辨证关系,正觉圆融,用意深沉,正是截取精神生活的断面而对取实自然所作的一种文化阐释。本书编选者对于诗的评析,立足于精神对于自然的文化意义,于禅宗融合法相,综覆名实,兼采儒道,皈依于唯识,对人的意识活动,作为艺术对象加以探讨和评析,这是有积极意义的,也可说是本书的第三个特点。
尽管这种评析较多地采用了佛家禅宗的教义术语,但仍可看出编选者依违于辨证法,圆融人生,通达心物,企图认识人的精神生活的本质的苦心孤诣。马克思说:“从理论方面来说,植物、动物、石头、空气、光等等,或者作为自然科学的对象,或者作为艺术的对象,都是人的意识的一部分,都是人的精神的无机自然界。”“实际上,人的万能正是表现在他把整个自然界变成人的无机的身体。”禅宗和禅学正具有这样的特性。禅学把整个自然界看作人的意识的一部分,人的精神生活的一部分,“变成人的无机的身体。”当禅宗说“物我如一,天人合一”的时候,正是把自然界作为纯主观艺术美的意识体验的对象。对于自然对象,禅学不是看它的客观实在,而是看它的清华、冲淡、疏野、澄明、无所住的美。对于人,禅学不是看出它有机的身体,而是看出它不作雕饰的无机体——“不涂红粉自风流”的美。这时,自然界不再是意识的客观对象,而是意识的艺术对象,是意识的一部分,是精神生活的内容。换句话说,也就是主观世界对于客观世界实践的精神占有的创造性活动。这种精神占有活动是创造性的,有它的自身的特性和规律,有思维潜能自身发展的路径,有思维活动超常规的质变和量变跳跃的方式,很值得探究。但长期以来,我们对这种精神占有的创造性活动,研究甚为薄弱。对这种精神占有活动,剔除其宗教外壳,探讨其合理内核和规律,用力甚少。从一定意义上说,禅学也就是探讨人的精神占有的创造性活动的性质、形式和规律之学。这是传统文化中一笔宝贵的思维遗产,我们还远远发掘得不够。本书虽然只是一个禅诗赏析的选本,但它也为读者初步提供了一些可用辩证唯物主义来探讨人的精神活动内部隐秘的思想资料,这无疑有重
要的研究价值和认识价值。
至于以平常人的眼光去欣赏禅诗禅语,从中获得人生之道的有积极意义的启示,于道德、伦理、价值观有所禅益,于精神文明建设有所助益,则本书已作了许多通俗化的评析,这里就不再饶舌了。
当然,禅宗毕竟是一种宗教。马克思说:“宗教是被压迫生灵的叹息,是无情世界的感情。”禅诗,主要是禅诗中的某些偈语,作为宗教意识的一部分,也有它消极的一面。对于禅诗所表现出的“众生头兀兀,常住无明窟”,“昏昏消好日,顽皮不转动”的消极遁世的倾向,仍然需要我们在探究其合理性的时候,对其糟粕加以鉴别。
冯君学成与余相识十余年。学成君精敏好学,禅有根抵,参学于蜀中禅学大师海灯、本光、和离欲法师,又请益于贾老题韬居士、更于蜀中名宿袁翁焕仙老人门下李绪恢、杨光岱诸先生处多获颐养,近又亲近于遍能大和尚。修持禅学,有修有证,妙机妙悟,精进于佛法禅定领域的探索,惮精竭思,勤于著述。于禅史方面,有《巴蜀禅灯录》、《四川佛教志》。于禅理方面,有《心灵锁钥》和《棒喝截流》。于禅修方面,有《四季祥》、《生活中的大圆满法》,均广受读者欢迎,有的尚传椠于海外。今又以《明月藏鹭——千首禅诗品析》新作见示,嘱序于余。余昔因俗冗,曾多负学成君大作累请作序的待望。今拜读新作一过,欣而蔚然。谊之所存,如云沛雨,故不揣余悟性之执陋,乃勉贡芜辞,是为序。能否达诂,且看水清藏月,明月藏鹭,各人有各人的悟境了。


谭 继 和

一九九六年十月十五日





目 录


引言

上卷

一 大道透长安—一禅宗灯录诗偈选析
七 佛 偈:毗婆尸佛偈 尸弃佛偈 毗舍浮佛偈 拘留孙佛偈
拘那含牟尼佛偈 迦叶佛偈 释迦牟尼佛偈
傅 翕:空手把锄头 有物先天地
牛头法融:答“用心时”偈
六祖慧能:见性偈(附神秀偈)
石头希迁:赞唯俨偈
大梅法常:答僧偈(二首)
龙山和尚:自述偈
赵州从谂:起塔颂 因诸方见解异途颂 鱼鼓颂 莲花颂
子湖利踪;示众偈
长沙景岑:戒斫松树偈 示僧偈
龟山正元:示徒偈(二首)
五台智通:辞世偈
龟山真智:上堂偈 因沙汰示众偈(二首)
罗汉和尚:述怀偈
船子德诚:垂钓偈(七首•附黄庭坚一首)
契此(布袋和尚):千家饭 布袋颂 大肚
木平善道:示新到运土偈
玄沙师备:示众偈(二首)
长庆慧稜:卷帘偈 呈心偈
鼓山神晏:示众偈
越山师鼐:投机偈 辞世偈
芙蓉如体:古曲
招庆省僜:示执坐禅者 示坐禅方便
保福清豁:颂大章庵主 过苧溪石桥
瑞峰志端:来年辞世偈
瑞峰神禄:示众偈
吕 洞 宾:呈黄龙禅师 书庐山归宗寺钟楼壁偈 颂潭州智
度觉禅师
酒仙遇贤:扬子江头 金斝 朱砂画月 门前绿树 秋至春来
生在阎浮世界
临济义玄:颂凤林 传法偈
洞山良价:无情说法 过水睹影 辞世偈
云门文偃:答僧问偈 示众偈(五首)
法眼文益:正月偶成 因僧看经 街鼓鸣 牛头庵 庭柏盆莲
赠木平禅师 赠僧 观牡丹 不会偈
香严智闲:击竹偈 去年贫 我有一机 指授 最后语畅玄与
崔大夫 达道场与城阴行者 与薛判官 独脚颂
与临濡县行者 显旨 三句后意 答郑郎中
问(二首) 谭道 与学人玄机 明道玄旨
与邓州行者 三跳后 上根 破法身见
径山洪諲:答佛日长老
灵云志勤:见桃花
龙牙居遁:门前树 龙牙山里龙 示众偈(三首) 示念佛人
说梦偈 人情
重云智晖:辞世并戒门人偈
青林师虔:栽松答刘翁
疏山匡仁:辞世示众偈
龟洋慧忠:自见偈(三首)

二 满园春色关不住——禅师语录诗偈选析
雪窦重显:赠琴僧 送宝月禅者之天台 送僧之金陵 舟行
放白鹇 送俞居士归蜀 谢郎给事送建茗
大阳警玄:投机偈 上堂偈(二首) 寄浮山远禅师
投子义青:辞浮山和尚 渔父(二首) 忆古 忘惶 颂傅大士
见梁武帝不起 丹霞烧木佛颂 颂道吾密密处
颂云岩初参百丈再参药山 颂夹山参船子 颂药山
问高沙弥 颂赵州大道透长安句 颂灵云答归根得
旨 颂洞山答亡僧迁化问 颂夹山在沩山作典座
颂投子答月圆未圆 颂云居答僧问 颂首山答僧问
芙蓉道揩:上堂偈 辞世偈
丹霞子淳:入院上堂偈 喜吴云叟公裕垂访 送吴公裕冬日
寄住庵僧 寄随守向大夫 山居(五首) 颂洛甫
答一毫吞海问 颂洛甫答佛法大意 颂洛甫答
祖意教意 颂曹山辞洞山 颂龙牙答二鼠侵藤
颂玄沙送书上雪峰 颂同安丕答僧问
颂洞山鸟道玄路
天童正觉:上堂偈(二首) 颂洛甫示疾 颂长沙答秀才问
汾阳善昭:悟道 三教颂 秋夜 坐禅 行脚僧 示众偈
书怀(附一首)
慈明楚圆:舟中寄李驸马(附李遵勗一首)
黄龙慧南:寄南岳芭蕉庵主(附芭蕉致慈明一首) 退院别庐山
酬泐潭月长老惠草鞋 颂云门北斗藏身句
真净克文:寄苏子由 寄绩溪子由 和仙上人秋夜对月
送僧游南岳 写怀寄五峰长老 和饶守周开祖
见赠 再游永固院 游桃源赠刘君实 清凉轩
送周道士 大宁山堂 留题佚老庵 宿彬上人房
寂轩 仙游观愚溪阁
五祖法演:到兴化上堂偈 元日上堂偈 春日上堂偈 邑
中升座偈 颂马祖日面佛、月面佛 上堂偈
因斋上堂偈 自述真赞 山居 自贻 闻角
山中四威仪:行、住、坐、卧四偈 示禅者
寄信上人 拟云送信禅者作丐 送化主(二首)
寄高台本法兄 寄旧知(二首) 嘉隐堂
送黄景纯 酬石秀才 送朱大卿 题东颖
西湖简太守李秘监 次韵酬吴都曹
圆悟克勤:和灵源和尚瞌睡歌 投机偈
虚堂智愚:回雁峰晚望 大功不宰 善应无方(附一首)
断桥 送文瘦牛 缘对 黑白何咎 玄黄不真
谢芝峰交承惠茶 游栖霞观 溥禅者西还
无际明悟:走马灯
憨山德清:五台山龙门独坐 过长安市题(二首) 南岳
示弟子(三首) 为达观下火偈(附达观临终偈)
破山海明:寄炎雪禅友 题针

三 若欲修行,在家亦得——士大夫禅师精选
宋之问: 自衡阳至韶州谒能禅师
王 维: 过福禅师兰若 鹿柴
孟浩然: 远泊浔阳望庐山
包 佶: 观壁卢九想图
李 白: 别东林寺僧 宿清溪主人 白鹭鸶
杜 甫: 题玄武禅师屋壁 上牛头寺 望牛头寺 陪李梓州
王阆州、苏遂州、李果州四使君登惠义寺
岑 参: 上嘉州青衣山中峰题净慧上人幽居寄兵部杨郎中并
序 登嘉州凌云寺
庞 蕴: 呈石头和尚偈 无生话 上堂偈
钱 起: 送外甥怀素上人归乡侍奉
戴叔伦: 赠鹤林上人
司空曙: 题凌云寺
王 建: 题禅师房
裴 度: 真慧寺
韩 愈: 山石 别盈上人
柳宗元: 晨诣超师院读禅经 浩初上人见贻绝句欲登仙人
山因酬之 禅堂
李 翱: 赞药山禅师偈(二首)
刘禹锡: 送宗密上人归南山草堂,因谒河南尹白侍郎 病
中二禅客见问因以谢之
张 籍: 题晖禅师影堂
元 稹: 杏园 赠乐天
白居易: 赠草堂宗密上人 神照禅师同宿 读禅经 山下
留别佛光和尚 八渐偈:观 觉 定 慧 明
通 济 舍
裴 休: 赞黄檗禅师
张 乔: 闻仰山禅师往曹溪因赠 赠仰大师
王安石: 登飞来峰 寓言
苏 轼: 海会寺清心堂 送佛面杖与罗浮长老 题惠州灵慧
院壁 戏答佛印 和黄龙清老
苏 辙: 赠景福顺长老 景福顺长老夜坐道古人搐鼻语 约
洞山文长老夜话 谢洞山石台远来访别 游庐山山
阳七韵•归宗寺 雨后游大愚 问黄檗长老疾
吴 可: 学诗
史弥宁: 诗禅
陆 游: 感事 浮生
朱 熹: 春日 读书有感 泛舟
元好问: 饮酒 与西僧伦伯达
王阳明: 夜坐
李 贽: 答梅中丞(二首)
汤显祖: 思达观 月下了残经

四 劫波历尽惊犹在——近现代禅诗管窥
敬 安: 山中言志 出定吟 登祝融峰 寄章太炎君沪上八
绝句,并招游天童(第一首)
虚 云: 见道偈 过崆峒山 还鼓山访古月师 峨眉山怪石
栖云
来 果: 自削发
苏曼殊: 本事诗十章(选一) 住西湖白云禅院作此 寄
调筝人(二首)
太 虚: 心丧八指头陀 闭关普陀•梅岑答友 禅关漫兴
星洲摄卧病影戏记 题汉藏教理院
海 灯: 感怀 咏柏 客来 秋桂 陈希夷卧像
遍 能: 乌尤山 尔雅台眺望 步赵香宋先生悼杖原韵
咏梅 任宝光寺方丈作
袁焕仙: 读史 无题(四首) 数米炊 示众偈(二首)
南怀瑾: 入峨眉闭关出成都作 秋日四律步傅真吾先生原
韵(四首) 秋思 自题《论语别裁》初版

五 一花五叶春意浓——《人天眼目》诗偈选析
1. 沩仰宗纲宗偈颂选析
石佛显忠:颂三种生(想生、相生、流注生)
香严智闲:三照语偈(本来照、寂照、常照)
2. 临济宗纲宗偈颂选析
佛鉴慧懃颂: 夺人不夺境 夺境不夺人 人境俱夺 人境俱不夺 总颂 三玄三要
汾 阳 颂:第一玄 第二玄 第三玄 第一要 第二要 第三要 总颂
四喝
汾阳善昭颂:金刚王宝剑 踞地狮子 探竿影草 不作一
喝用
四照用
慈明楚圆颂:先照后用 先用后照 照用同时 照用不同
时 总颂
黄龙三关
黄龙慧南颂:第一关 第二关 第三关 总颂
3. 曹洞宗纲宗偈颂选析
洞山良价禅师五位君臣颂:正中偏 偏中正 正中来 兼
中至 兼中到
曹山五位君臣图并颂
洞山功勋五位颂
向 奉 功 共功 功功
4. 云门宗纲宗偈颂选析
云门三句
普安道颂:函盖乾坤 截断众流 随波逐浪
翠岩可真颂:函盖乾坤 截断众流 随波逐浪
抽顾
德山缘密颂 真净克文颂 智门光祚颂
巴陵三转语
雪窦重显颂 提婆宗 颂吹毛剑
湛堂文准颂祖意教意
5. 法眼宗纲宗偈颂选析
法眼华严六相义颂
法眼三界唯心颂
天台德韶国师宗风偈
百丈端颂韶国师四料简:闻闻•放 闻不闻•收 不闻闻
•明 不闻不闻•暗
古德颂韶国师四料简:闻闻•放 闻不闻•收 不闻闻•
明 不闻不闻•暗


下卷

六 公案与禅诗的联璧——《颂古联珠》选析
世尊机缘:保宁仁勇 月庵善果 疏山如本
善财采药:佛印了元 保宁仁勇 掩石善开
七贤圣女:圆悟克勤 月庵善果 蒙庵岳
经首题八字:披云寂 灵岩正因 石巩明
百鸟衔花:汾阳善昭 天童正觉 雪窦重显 张无尽 梦
庵信 别峰宝印
不二法门:慈明楚圆 白云守端 纳堂思
达摩见梁武帝:佛鉴慧懃 枯木法成 白云守端 云汉恭
梦庵信(附一首)
非心非佛:慈受怀深 翠岩可真 长灵守卓 佛心本才
百丈卷席:白云守端 佛鉴慧懃 开善道谦(二首) 肯
堂元
三师玩月:圆悟克勤 大慧宗杲 佛性法泰 大歇谦 湛
堂智深
野 狐 禅:兜率从悦 草堂善清 龙门清远 白杨法顺
南泉水牯牛:懒庵鼎需 铁牛印 月林师观
犀牛扇子:雪窦重显 虎丘绍隆
孝子哭丧:月林师观 海印信 北涧居简
六耳不同谋:绝象鉴 竹屋简
以手点空:枯禅镜 天目文礼
鲁祖面壁:简堂行机 南叟茂
沩山摘茶:汾阳善昭 保宁仁勇 佛鉴慧懃
又逐落花回:上方益 佛鉴慧懃 圆悟克勤 佚名
题黄鹤楼:黄龙悟新 灵源惟清 大洪守遂(附崔颢二
首)
游山玩水:地藏恩 保宁仁勇 佛鉴慧懃
云在青天水在瓶:圆通仙 天宁怀琏 北海心 天目文礼
平常心是道:佛鉴慧懃 鼓山士珪 大慧宗杲 龙门清远
至道无难:圆悟克勤 随庵缘 无庵全 白云守端(二
首) 佛鉴慧懃 龙门清远 无庵全
呈添器:南堂兴 南叟茂
吃粥去:白云守端 草堂善清 护国元 且庵仁 息庵观
吃茶去:投子义青 照觉常总 大沩怀秀 自得慧晖
水浅不是船泊处:佛心本才 佛性法泰 无准师范
常州苏州:淳庵净 退庵奇
老僧使得十二时:雪庵瑾 鼓山士珪
老婆心切:白云守端 野轩遵 照觉常总 保宁仁勇
无位真人:佛印了元 上方益 疏山常(附一首)
天龙一指禅:雪窦重显(附一首) 佛国惟白 报恩演
天童正觉 慧照预 大慧宗杲
亲到龙潭:佛国惟白 罗汉南 皖山凝
德山焚疏:白云守端 上方益 保宁仁勇
呵佛骂祖:海印信 佛鉴慧懃 白云守端 佛国惟白
敕点飞龙马:佛印了元 别峰宝印 无准师范
德山托钵:宝峰祥 大禅了明 密庵咸杰(附一首)
万里无寸草:足庵鉴 疏山如本 净因继成
寒暑到来:雪窦重显 湛堂文准(附一首) 鼓山士珪
鸟衔花落碧岩前:投子义青 鼓山士珪 宝峰祥 枯木法成
天目文礼
猴白猴黑:佛印了元 白云守端 正堂明辩
如何是真月:慈受怀深 懒庵鼎需 已庵深
数日来好雨:绝象鉴 竹屋简
冷湫湫去:开福道宁 上方益 佛灯守殉 天童正觉 云
岩正因 圆悟克勤 正堂明辩
赤梢鲤鱼:投子义青 枯木法成 云居祐
古涧寒泉:佛心本才 真净克文 佛性法泰
透网金鳞:真净克文 上方益 海印信
北斗里藏身:佛印了元 白云守端 五祖法演 张无尽
体露金风:佛性法泰 白杨法顺
语默涉离微:大慧宗杲 佛鉴慧懃 海印信(附一首)
如何是佛:佛印了元 翠岩可真 慈受怀深 上方益
荷叶莲花:慈受怀深 张无尽 佛鉴慧懃 佛灯守殉 云
耕静
蚌含明月:雪窦重显 佛鉴慧懃 本觉一
水出高原:大沩怀秀 雪岩祖钦 高峰原妙

七 春涧秋潭——《禅宗杂毒海》选析
l. 佛祖颂赞
佛诞:懒庵枢 成道:晦堂祖心
出山:千岩元长 涅槃:佛照德光
弥陀:竺庵成 文殊:西岩了慧
观音:大川普济 布袋:天目文礼
契此 约翁久 懒残:慧洪觉范
寒山拾得:少室睦 千岩元长
初祖:天目文礼(二首) 或庵师体
复庵
二祖:佛国惟白
隐山净璨
三祖:水庵师一
痴绝道冲 四祖:诺庵肇
少室睦 五祖:佛国惟白
退翁休 少室睦 中峰明本
六祖:痴绝道冲 中峰明本
破灶堕:龙门清远 佛灯守珣
自赞:阐提照 灵隐道济
礼六祖真塔:憨山德清
华严塔:应庵昙华
礼虎丘隆祖塔:箬庵通问
2﹒示徒及赠别寄答
石头希迁 长沙景岑 杨歧方会 雪窦重显(二首)
虎丘绍隆 南台守安 或庵师体 性空庵主(附三首)
松源崇岳 灵隐道济 浙翁如琰 石溪星月 (附一首)
西岩了慧(四首) 见心来复 明•建文帝 玉林通琇 箬庵通问
雪窦重显:送曾侍禁 送麻居士
见心来复:送李宗远归广东(四首)
退翁弘储:送严使君端溪归越中
东岩净日:赠相士
谷源妙道:赠相士
拙 庵 光:赠相士
石田法薰:赠卜士
万峰时蔚:赠卜士
笑隐大訢:赠了空羽士
退翁一如:赠演史
孤 云 权:赠演史
百痴行元:赠歌者
中峰明本:赠裁缝
石屋清珙:赠裁缝 赠漆匠 赠刀镊匠
无趣如空:赠锯匠
潜 书 记:赠鞋匠
应庵昙华:赠铸钟匠
藏叟善珍:送僧省亲
虚堂智愚:送僧省亲
楚石梵琦:送僧省亲
景福法顺:赠真净
苏 辙:寄佛印
佛印了元:答子由
虚 庵 实:寄卧云庵
应庵昙华:赠行者 赠祥禅人
雪窦重显:寄乌龙长老
南石文琇:寄奂天章并诸名胜
慧洪觉范:初到慈溪慧照庵寄张无尽 赠老尼 寄石头
志庵主
希叟绍昙:天目和尚
资圣祖铭:辞宣让王请
中峰明本:酬李仲思宰相(二首)
玉芝法聚:答八山居士
3﹒游访
雪窦重显:访俞秀才
大慧宗杲:过东坡影堂 过秦桧祠
灵隐道济:西湖(二首)
慈受怀深:披云台
虚堂智愚:登祝融峰(二首)
西 湖 僧:渔父
笑隐大訢:宿雪峰庵
中峰明本:双髻峰有怀高峰和尚抱 客中闻讣
圆 泽:扣角
见心来复:过孙山人故居
天隐圆至:晓过西湖
憨山德清:五指山
紫柏真可:过天目山活埋庵 渡曹溪 楞严废寺
鲁山心泰:牛头寺
智 舷:长乐寺
密云圆悟:金山
雪峤圆信:访抱朴和尚 回耀峰
箬庵通问:淮阴墓
三宜明盂:宿北山赠唯山主
4. 咏物事
真净克文:鸡冠花
灵 叟 源:芭蕉
明教契嵩:遗兴
汝风慧杲:半饼
率庵性琮:樱桃
绍兴翁淳:蜘蛛
大 光 古:蜘蛛
宋 徽 宗:颂慧持像偈(二首)
止庵德祥:无弦琴
北涧居简:白莲 菊枕
矮 翁:葡萄
古风觉淳:苔
憨山德清:葵
顶目弘彻:卧云松
古梅正友:萤
元叟行端:栽松
石 潮 宁:樵薪
济 水 洸:莳秧
雪岩祖钦:铸钟
个 庵 清:铸钟
鼓山士珪:化浴
绝岸可湘:渔浦接待
大川普济:进月轩
云 山:三教图
无准师范:三笑图
古林清茂:张果老倒骑驴图
5. 山居
雪岩祖钦 石林行巩 柏堂清稚 布衲雍 天真唯则
志芝庵主 和庵主 天如惟则(二首) 无见先睹
石屋清珙(十首)
6. 题号
石屋清珙:古樵
东谷妙光:无禅
大川普济:无碍
西岩了慧:退翁
石门慧开:默翁
浙翁如琰:一庵
雪岩祖钦:无参 无碍 月屋
希叟绍昙:古桃
野翁炳同:闲田(附一首)
谷源大道:绝待
空 岩 有:竹房 雷隐 无得
千岩元长:诺庵
中峰明本:太古
石屋清珙:无敌
笑岩德宝:小庵
石田法薰:山外
希叟绍昙:凯翁
野翁炳同:梦庵

八 敲唱双举,挟带挟路——曹洞宝镜三昧浅析

九 日用之谓道——十二时歌选析
1 宝志和尚十二时颂
2 赵州从谂禅师十二时歌
3 云门文偃禅师十二时歌
4 雪窦重显禅师十二时歌
5 汾阳善昭禅师十二时歌
6 文殊道登禅师十二时歌
附:张三丰真人无根树歌

十 绿杨芳草岸,何处不称尊——牧牛颂选析
1 汾阳善昭禅师南行述牧童歌十五首
2 廓庵师远禅师十牛图并颂
寻牛(附千岩元长和)
见迹(附千岩元和、纳允庵居士和)
见牛(附石鼓希夷和、纳允庵居士和)
得牛(附楚石梵琦和)
牧牛(附石鼓希夷和)
骑牛归家(附石鼓希夷和、楚石梵琦和)
忘牛存人(附石鼓希夷和、楚石梵琦和)
人牛俱忘(附纳允庵居士和)
返本归源(附千岩元长和)
入廛垂手(附千岩元长和、梦庵超格和)
3 普明禅师十牛图并颂
未牧(附玉林通琇和、山茨通际和)
初调(附玉林通琇和、箬庵通问和)
受制(附玉林通琇和、镀轹道人和)
回首(附玉林通琇和、箬庵通问和)
驯伏(附玉林通琇和、闻谷广印和)
无碍(附玉林通琇和)
任运(附玉林通琇和、闻谷广印和)
相忘(附玉林通琇和、山茨通际和)
独照(附玉林通琇和、箬庵通问和)
双泯(附玉林通琇和、镀轹道人和)

十一 至道无难,惟嫌拣择——经典禅诗举要
三祖僧璨:信心铭
牛头法融:心铭
六祖慧能:无相颂
永嘉玄觉:证道歌
石头希迁:参同契
福先仁俭:了元歌
南岳明瓒:懒残和尚歌
天童正觉:默照铭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