鲑鱼科技:筑起“北方生态屏障”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30 04:18:57

筑起“北方生态屏障”——内蒙古各级政府和财政部门大力实施生态保护建设纪实

2007-8-10 22:11:55  中国财经报 2007-08-04  刘明中 钟昱 史生荣  阅读321次   筑起“北方生态屏障” ——内蒙古各级政府和财政部门大力实施生态保护建设纪实 刘明中 钟昱 史生荣 中国财经报 2007-08-04

  本世纪初的几年,每年三月份的全国“两会”开幕时,往往有风沙肆虐北京。记者就曾有过这样的亲身经历,而这风沙的源头,往往在内、外蒙地区。但这两年,北京市民明显感觉到,风沙天气比以往明显减少减轻。这里面,就凝结着内蒙古财政人的一份心血。

  内蒙古拥有天然草原13.2亿亩,占自治区国土面积的74.5%,占全国草原总面积的22%,居全国首位。保护好内蒙古草原,是构建“北方生态屏障”的重要一环。

  “以后会好起来的!”

  查干海日移民村离锡林浩特市只有1个小时左右的路程,交通十分方便。

  记者一行来到村民赵·哈斯乌拉(汉名赵玉山)的家。院子一侧的石槽边,老赵的媳妇正在给拴在石槽旁的两头牛喂草料。

  走进老赵的家,三间平房还有七成新。刚落座,一杯热腾腾的奶茶就递到了记者手上。“我是2004年11月2日从离这里30多里地的白音诺尔草原搬迁到这里来的。当时是响应政府的号召,为了保护草原才搬迁的。”对于来这里的日子,老赵还是记得那么清晰。

  “当时政府号召人口多、草场少、收入少的牧民搬迁。搬迁时,政府给了我们这些搬迁的移民许多的优惠政策。”老赵说,财政部门一人补助5000元,他家4口人,一共得了2万元;盖牛棚补助了1万元。

  在白音诺尔草原时,老赵家有1200亩草场,160只羊,两头牛。说起当年的情况,老赵的话里充满了感慨:“2002年是旱灾,2003年又是蝗虫灾。草场几乎不长草。难啊!”

  搬到这里后,老赵向政府贷款36000元,买了两头奶牛,盖牛棚、住房,但去年奶牛开始产奶时产奶量不高,且饲料一直在涨价:从6、7毛钱一斤涨到今年上半年的9毛多钱一斤,而牛奶价格一直在8毛多钱一斤。“这样一算,去年养奶牛基本上没有赚钱。政府去年给了我买一斤青饲料2分钱的补贴,我家得了600元,今年政府还补助了我2000多元买草料的钱,要不日子就更难过了!”

  由于移民村以养奶牛为主,去年刚开始产奶,再加上饲料涨价,移民村前两年的日子都比较艰难。“现在,我家还有每个月240元的低保。我每年有三个月的时间到市奶牛良种改良站打工,每月能挣500元。”老赵的两个孩子在市里读初中,吃住一个月就得花450元。“搬到这里后,水电都很方便,交通也很方便,政府为我们考虑得很周到,但市场行情得我们自己承受。我前些日子到白音诺尔草原去了一趟,发现那里的草场比以前好些了,牛羊也少了。我相信,我们的日子一定会好起来的!”

  42岁的赵玉山,充满着对未来的憧憬和向往。

  生态保护:草原、牧民“双赢”

  “我们锡林郭勒盟农村牧区人口转移主要通过项目移民和自主转移。”锡林郭勒盟生态建设办公室一位负责人告诉记者。这位负责人提供的一份资料表明:截至2006年底,全盟已累计实施生态移民9227户42572人(农民1300户5400人,牧民7927户37172人),共建移民安置区93处,集中安置移民7336户32886人,累计国家投资23400万元,其中:国家投资资金全部为国债资金,移民每人补贴5000元,不足部分则由农牧民自筹来解决。

  目前,锡林郭勒盟在西部荒漠半荒漠草原开展了“生态恢复禁牧区”试点工作,已围封禁牧草场370万亩,占生态恢复禁牧区草场总面积4074万亩的9.1%,投入财政补贴资金2013.36万元,占试点区5年计划补贴资金的26.6%。按禁牧10年计算,4074万亩草场实施禁牧大约需要补贴资金10亿元。

  “从中央到地方,各级财政都十分重视生态保护,并为此投入了大量的资金。”锡林郭勒盟财政局副局长包广华介绍说,从2001年至去年底,全盟草原建设项目支出总计达到258436万元,其中京津风沙源治理项目投入达到159282万元;异地扶贫搬迁项目投入达到10970万元,国家重点生态县综合治理项目投入1200万元,农业综合开发草原建设项目投入达到20384万元,舍饲禁牧项目投入达到66600万元。

  多年坚持不懈的努力,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据该盟正蓝旗有关部门监测,移民迁出区草场2001年和2004年对比,牧草平均盖度从30%提高到70%、高度从12cm增长到37cm、产草量从78.5公斤/亩增加到142公斤/亩。

  与此同时,生态移民的收入有了明显的提高。正蓝旗的白音乌拉嘎查的牧民2002年作为第一批生态移民移入白音乌拉移民新村,人均纯收入从2002年的660元,增加到2006年的2100元。

  选准“突破口”

  为了构筑首都北京乃至国家的“北方生态屏障”,内蒙古各级政府和财政部门坚持不懈地把生态保护、生态建设放在重要的位置,做出了艰苦的努力。在这个过程中,中央财政的转移支付资金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从呼伦贝尔到锡林郭勒,再到鄂尔多斯,夏日的艳阳下,满目葱绿,时不时可见用于退耕还林、退牧还草的网围栏,草原上的草正在复苏。

  从1998年开始,国家相继在内蒙古启动和实施了退耕还林、退牧还草、京津风沙源治理、天然林保护、重点防护林、生态重点县、水土保持和天然草原保护与建设等八大重点生态建设工程,范围涉及90%以上的旗县。

  内蒙古财政厅农牧业处处长刘义胜提供的一组数据让记者“耳目一新”:八大工程累计投入232亿元,完成人工造林、飞播造林、封山(沙)育林6500多万亩,森林覆盖率从1998年的14.8%提高到2005年的17.57%;累计治理水土流失面积4189万亩,占全区水土流失面积的3.66%;土地荒漠化面积减少了约2400万亩,沙化土地减少了730万亩。

  此外,在中央财政的大力支持下,内蒙古从2004年开始启动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工程,2006年全区7731.47万亩重点公益林全部纳入补偿范围,得到有效保护。

  “为了保护生态,自治区最近几年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其力度之大是空前的。”内蒙古财政厅副厅长常军政对记者一一数来:首先是撤并了50%的乡镇(苏木)机构,调整、收缩牧区的嘎查,以减少人口,保护生态。

  同时,从2004年开始大幅度地调整教育布局。一般小学设在乡镇,中学建在旗县所在地,改善办学条件,小学生80%至90%住宿,中学生也是大部分住宿,从而减轻牧区人口压力,减少牧区人为的生态破坏。

  “还有一个最大的亮点就是大规模的生态移民。”常军政说。内蒙古相对贫困的100万人口集中在11个旗县。自治区近日已经决定,将这11个旗县划分为三类地区:禁止发展区、限制发展区和优化发展区,从明年开始进行大规模的生态移民。

  将禁止发展区的约30万居民转移到适合生活的地区,这30万人中,一部分有文化的进城从事二、三产业,贫困的可以享受城镇低保;一部分在城乡结合部从事特色种养业,另一部分人到水土条件好的地区从原来的游牧、半农半牧转为从事农业,贫困的可享受农牧区低保。准备用5年至8年的时间将这30万人口迁出来,从而对禁止发展区进行保护性恢复。

  将限制开发区的人口往优化发展区搬迁,政府将出台特殊政策进行鼓励。

  在进行了三类地区的划分后,自治区财政将研究支持的办法,将拿出一整套的政策措施来。中央和自治区财政将对优化发展区进行扶持,实行特殊政策,要出台税收优惠政策,以免人口回流,还要投资建设基础设施。

  “希望中央财政允许进行财政资金整合,以便集中投入,取得更好的效果。”常军政笑着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