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区规划毕业设计:心理社会因素与健康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9 03:31:04
  一、挫折引起的不良后果
  
  这几年,学生遇到挫折后自己无法解决的都会找我帮忙,如果遇到挫折后不积极地寻求解决办法,那后果是可怕的。例如有的学生由于受到家长或老师的批评而出走,甚至轻生;有的学生由于谈恋爱、打架、偷盗、考试作弊而被学校开除学籍,得不偿失;有的学生遇到挫折后将矛头指向身边的人或物而攻击他们,甚至走上犯罪道路。所有这些都是中学生遇到挫折后不能正确处理而引起的不良后果。
  
  二、挫折产生的原因
  
  挫折,是指人们在某种动机的推动下所要达到的目标受到阻碍,因无法克服而产生的紧张状态与情绪反应。产生挫折的原因甚多,但归结起来不外乎客观和主观两个方面。
  
  三、中学生遭遇挫折的基本类型
  
  挫折的基本类型较多,但从中学生遭遇挫折的内容来看主要有以下几个:
  1、学习性挫折——由于学生个体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种种障碍而引起的挫折。
  2、交往性挫折——由于个体在处理人际关系方面或与学校及其他群体人员交往时遇到的障碍而引起的挫折。
  3、志趣性挫折——由于个体在兴趣;志向和愿望等方面所遇到的障碍而引起的挫折。
  4、自尊性挫折——由于个体在自我尊重方面的需要没有得到相应满足而引起的种种挫折。
  
  四、正确认识挫折
  
  “挫折是一把双刃剑,既可以刺伤自己,也可以保护自己。”挫折可以使人沉沦,也可以使人猛醒和奋起。关键在于遭遇挫折时,能否从失败中吸取经验教训,能否发现自己的特长和优势,从而振作精神,重整旗鼓。巴尔扎克就曾说过这样的话:“世界上的事情永远不是绝对的,结果完全因人而异。苦难对于天才是一块垫脚石,对于能干的人是一笔财富,对于弱者却是一个万丈深渊。”
  英国作家萨克雷有句名言:“生活是一面镜子,你对它笑,它就对你笑,你对它哭,它也对你哭。”困难往往无法避免,但对待困难的心态却是可以自己选择的,我们应该选择的是积极的态度。失败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不敢面对失败。一天晚上,爱迪生多年来研究和改进有声电影的许多宝贵资料都被一场大火烧光了。但他没有消极、悲观,反而安慰老伴说:“别难过,不要看我67岁了,从明早起,一切都将重新开始。”果然,第二天爱迪生又埋头在有声电影的研制工作中了。与其悲观,不如行动。宋朝学者程颐说过:“最大的罪过莫大于自暴自弃。”一个自暴自弃的人,成功将永远与他无缘。
  
  五、怎样提高挫折承受力
  
  1、改变不合理的信念
  改变不合理的信念,就可以提高挫折承受力。美国心理学家艾利斯总结了三条常见的不合理信念。一是“绝对化要求”,是指人们以自己的意愿为出发点,对某一事物怀有其必会发生或必不会发生的信念,通常与“必须”“应该”等的词联系在一起。例如,“我必须表现良好,并受到某重要人物的赏识,若不能如此,我就是一个无能的人”“你必须公平对待我,如果不这样,将很可怕,我会无法忍受”。二是“过分概括化”,指在一件事上失败了,便推论自己在各方面都不能成功,这种不合理性也常会导致自责自罪、自卑自弃的心理以及焦虑、抑郁等情绪的产生。三是“糟糕之极”,即认为某事情发生了会非常可怕,是灾难性的,以至于无法忍受。
  当你因为考试未通过,与同学关系紧张,未能当选班干部,生理上有缺陷等原因,而感到沮丧、悲观的时候,审视一下自己的观念,看自己是否陷入上述不合理的泥沼中。
  2、确定适度的抱负水平
  抱负水平是人们在从事某种实际活动之前,为自己规定的目标水平。挫折总是跟目标受阻联系在一起,挫折就是有目的的行为受干扰,目标没有实现所引起的。目标对行为有激励作用,一般情况下,目标越高,行为动力越大,成就也越高。但是如果目标过高,超过个人能力所能支持的限度,人们的行为动力反而减小,并导致失败。
  所以遇到挫折时,应审视一下自己的目标水平,看它设置的是否得当,得当的目标应当是具有较大的把握实现,又需要经过一定的努力才可能实现。
  3、放下过去向前看
  既然已成为过去,何必再沉浸在痛苦的深渊里?就像莎士比亚说过的,“聪明的人永远不会坐在那里为他们的损失而哀叹,却情愿去寻找办法来弥补他们的损失。
  所以,面对挫折,不必忧虑,不必悲伤,不必流眼泪。放眼往前看,地球仍旧要转下去,太阳依然会升起来。一切都会过去,我们随时都可以重新开始。
  4、学会悦纳自己
  一是发现自己的优点。努力去发现自己的优点,并逐点用笔记录下来。可分类记录,如个人专长、曾做过的有益的和建设性的事、此前人们对自己的称赞、受过的教育和培训、家人和朋友对自己的关怀等等。
  二是肯定自己的能力。每天至少找出三件自己做的成功事。不要把成功看成登上月球、发明炸药那样大的事。成功可以是顺利买到合适的衣服,可以是在图书馆借到了满意的书,可以是完成了一篇作文,也可以是为大家做一盘可口的凉菜等等。一天至少胜利完成了三件事,又怎能责备自己一事无成呢?
  三是培养某方面的兴趣。在自己感兴趣的活动中,找一样来培养、发展,使之成为自己的专长。你所拥有的专长不必那么复杂和艰深,可以是简单的游泳、做菜、织毛衣等。有了专长,就有机会做主角,自然神采飞扬。
  5、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
  遇到挫折时,朋友、行人的帮助和支持也是提高挫折承受力的重要因素。挫折承受力强的人都善于得到他人的帮助。
  人际交往遵循互惠互利原则,你要想在困难时得到朋友的支持和帮助,那么在别人困难时,应主动伸出援助之手,此外,应多与亲人、朋友交流思想、沟通感情,这是建立融洽的人际关系的重要一环。
  6、遇到挫折你可以这样做
  第一,沉着冷静,不慌不怒。
  第二,增强自信,提高勇气。
  第三,审时度势,迂回取胜。所谓迂回取胜,即目标不变,方法变了。
  第四,再接再厉,锲而不舍。当你遇到挫折时,要勇往直前。你的既定目标不变,努力的程度加倍。
  第五,移花接木,灵活机动。倘若原来太高的目标一时无法实现,可用比较容易达到的目标来替代,这也是一种适应的方式。
  第六,寻找原因,理清思路。当你受挫时,先静下心来把可能产生的原因寻找出来,再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
  第七,情绪转移,寻求升华。可以通过自己喜爱的集邮、写作、书法、美术、音乐、舞蹈、体育锻炼等方式,使情绪得以调适,情感得以升华。
  第八,学会宣泄,摆脱压力。面对挫折,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态度。有人惆怅,有人犹豫,此时不妨找一两个亲近的人、理解你的人,把心里的话全部倾吐出来。从心理健康角度而言,宣泄可以消除因挫折而带来的精神压力,可以减轻精神疲劳;同时,宣泄也是一种自我心理救护措施,它能使不良情绪得到淡化和减轻。
  第九,必要时求助于心理咨询。当人们遭遇到挫折不知所措时,不妨求助于心理咨询机构。心理医生会对你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导之以行,循循善诱,使你从“山穷水复疑无路”的困境中,步入“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境界。
  第十,学会幽默,自我解嘲。“幽默”和“自嘲”是宣泄积郁、平衡心态、制造快乐的良方。当你遭受挫折时,不妨采用阿Q的精神胜利法,比如“吃亏是福”、“破财免灾”、“有失有得”等等来调节一下你失衡的心理。或者“难得糊涂”,冷静看待挫折,用幽默的方法调整心态。
  
  六、中学生挫折教育亟须强化和提高
  
  中国几千年来遗留下的文化传统,反映在当前独生子女家庭的“温室”教育。父母对孩子过分照顾、溺爱和娇惯,对他(或她)百依百顺,有求必应。城里的孩子,家里大多有电脑,电子琴、游戏机、钢琴等,应有尽有,除在校时间,同学间或与同龄孩子间接触机会甚少。吃父母、拿父母、靠父母;没吃苦,吃不得苦;依赖性强,缺乏自治、自理、自立、自强精神;从小学到中学“一条龙”服务,家长承包责任制,不少学生性格内向,缺乏责任感和忍耐心,意志薄弱,控制力较差,对人生体验一片空白,形成了以自我为中心——“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评价观念。有的同学因一本书,一件学习用品,几句冷言,一点小摩擦而发生口角或拳脚相加;有的同学因单元考试发挥不好,甚至作业被教师责成“重做”就闷闷不乐,心存不满,甚而痛哭;有的不合理要求得不到满足就和家长吵闹……究其源,盖其因,是学生长期得不到相应的挫折锻炼。在某种意义上讲,从小形成的挫折耐力,是非常必要紧迫的,因此对中学生进行挫折教育亟须强化和提高。
  今天,自杀已经成为我国15-34岁人群的第一位死亡原因,占相应人群死亡总数的19%。仅仅因为老师的一句批评,学生就结束自己的生命,这样的案例已经并不罕见。教育方法当然值得反思,但如果我们仅仅是将注意力专注于减压,而不是投向增强孩子们的心理承受能力和发展心理咨询事业,情况非但不会好转,还将继续恶化。谁都知道,温室里成长的花朵,经不得自然界的雪雨风霜。同样,在过度人性化呵护下成长起来的人,就像玻璃心和水晶鞋一样,虽美伦美奂,却脆弱至极,一击即碎!
第三章  心理社会因素与健康第一节  概    述随着当前世界医学模式由传统的单纯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转变,人们对健康与疾病的观念正逐渐发生了根本性改变,即人类的健康和疾病相互转化过程不仅受生物学因素影响,而且还与心理社会因素有密切关系。因此,护理工作者有必要理解当代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对健康与疾病的认识,了解影响人类健康的心理社会因素的性质及其与健康和疾病的关系,从而对人类健康和疾病的认识更为全面。一、健康与疾病的概念(一)健康与疾病的一般观点
健康对每个人都很重要,人们也非常关注自己是否健康。然而,要对人的健康标准作—界定又非常困难。长期以来,医学界习惯采用病理、生理和生化等生物学测量指标作为是否健康的标准,即认为没有疾病就是健康。显然,这一健康的概念是不完整的,它没有考虑到人的心理品质和社会文化背景对健康的影响。例如,大多数神经症病人,尽管自己感到极为痛苦,但往往没有体格检查和实验室检查的阳性结果;不同种族、不同社会文化背景的人群,其生物学指标差异甚大,以此判断个体是否健康的标准很不一样;大多数疾病在早期没有症状,一般常规检查也不易查出;更为重要的是,从疾病角度看健康,往往多考虑消极一面,忽视个体自身维持健康的积极力量。因此,单纯生物医学观点难以反映健康的全部内涵。
同样,对疾病的界定也不应该单纯依据生物学标准来定义,因为患病的主体是人,一个生病的人不仅在身体上有生物学改变,而且更有其心理的感受和社会功能的改变。因此,病人的角色具有三种含义:第一,躯体器官功能性和器质性病变的客观症状和体征,即所谓疾病(disease);第二,心理上有主观的不适感觉,称之为病感(illness);第三,生病后往往难以履行自己应负的许多社会责任,例如不能正常学习、工作,生活需别人照顾等,称之为病患(sickness)。显然,即使从疾病的角度看,健康更应包含生理、心理和社会三个方面。
所以,世界卫生组织(WHO)把健康定义为:健康不仅是身体没有疾病或异常,而且要生理、心理以及社会各方面都保持完好状态或最佳状态。最近WHO进一步发展了这一定义,要生理、心理、社会功能和道德方面都保持完好状态或最佳状态才称健康。国内学者把健康的界定具体理解为:
1.无器质性或功能性异常;
2.无主观不适的感觉;
3.无社会(第三者)公认的不健康行为。
这一看法与WHO的健康定义是完全一致的尽管没有WHO的健康定义全面,但更便于操作实施。
此外,健康与疾病不是相互对立的概念,二者之间没有—‘条绝然分界的鸿沟,而是个体的生理、心理与环境相互作用的连续生命过程。如果个体能够适合环境的变化,就意味着健康;如果不能适应,则陷入疾病状态,就意味着健康不良(图3—1)。
重度病态一中度变态一轻度变态—适应正常—适应良好—极为适应一全面适应
>--+————+————+———+————+————十一一一+—<
衰弱       健康       健康     健康     健康        健康     完好
或死亡    极不佳      欠佳     正常     良好        很好     状态
图3—l  健康—疾病的连续过程
(二)心理健康的概念
从上述健康的概念中可以看到,人的健康应包括生理健康和心理健康,生理健康水平根据生物学指标不难判断,而心理健康则要按许多标准来划分,情况更为复杂。一般而言,临床心理学工作者根据以下指标来进行划分;
1.根据有无心理症状如焦虑、强迫、抑郁等来判断。
2.根据有无有价值的心理品质如幸福感、和谐、自尊感、适应环境的能力等来判断。
3.用心理测验的方法来判断,即所测量的心理特质是否分布于一定范围内,过于极端的心理特质往往是不健康的。
4.根据社会或文化的标准来判断,即被目前社会或文化环境接受的行为大都是健康的。
照此标准,一个心理健康的人,既要自我感觉良好,又要有很好的社会适应能力,其行为被社会所认可,还要符合心理测量学的标准。然而,这些标准具有很高的心理学专业水准,不易为一般护士掌握。因此,国内一些学者参照行为适应情况制定了另一套判断心理健康的标准;
1.乐于工作,并能在工作中充分地表现出自己的知识和能力,有工作成就感。
2.乐于与人交往,能够和他人建立良好的关系。同时在与人相处时,正面的态度(如尊敬、信任、喜悦等)常多于负面的态度(如仇恨、嫉妒、怀疑、畏惧等)。
3.对自己有恰当的了解,进而能有悦纳自己的态度。并愿意努力发展其身心潜能;对于无法补救的缺陷,也能安然接受,而不以为羞耻或怨天尤人。
4.和现实环境接触良好,并能有效地适应环境的变化。对生活各种问题能用切实有效的方法谋求解决,而不企图逃避。
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和麦特曼认为正常心理应具有:①充分的适应能力;②充分了解自己井对自己的能力有适当的评价;⑧生活的目标能切合实际;④与现实环境保持接触;⑤能保持人格的完整与和谐;⑧具有从经验中学习的能力;⑦具有良好的人际关系;⑧适当的情绪发泄和控制;⑨能做有限度的人格发挥;⑩个人的基本要求符合社会规范,并有恰当的满足感。
上述标准简便、易于理解,但并非绝对。健康的人未必都全部符合这些标准,在个别情况下也可能出现异常反应。所以应从总体上并以经常出现的行为对个人的心理健康进行大致的判断,切忌根据某项标准轻微不符便判断心理不健康,带来消极的影响。事实上心理健康水平有很大的范围,大多数情况下心理健康的差异只是程度上不同,并无质的改变。如果要准确全面地判断个人的心理健康水平,心理学专业人员依据专业标准进行判断,其结果更为可靠。二、 理社会因素概述随着世界各国工业化进程的加快,物质生活条件的日益改善,以及人口年龄结构倾向老龄化,人们面临的各种心理社会方面紧张刺激随之增加,从而使威胁人类生命的疾病谱和死因结构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过去肆虐于人类的众多传染病有的已得到有效的控制,有的已接近从地球上消失,而过去一直病因未明的心脑血管病、肿瘤、糖尿病等成了当今死亡原因中的主要疾病(表3—1)。目前,越来越多的研究证据表明心理社会因素在许多常见疾病的发生、发展和防治中具有相当重要的作用。
那么何为心理社会因素?其内涵如何?目前把影响人类健康和疾病的心理、社会和文化方面诸多因素均归于心理社会因素的范畴。为了叙述清楚起见,现分别以心理因素和社会因素加以阐述。
 (一)心理因素
所谓心理因素是指影响人类健康和疾病过程的认知、情绪、人格特征、价值观念以及行为方式等。其中,个体的认知、情绪及人格特征与生物遗传有较密切的联系,从而具有相对稳定的特点,影响了人们生活的各个领域,决定人们待人处事的行为模式,在个体的健康与疾病中有决定性意义,故又称之为内在的心理品质:而个体处理各种外界刺激的应对方式和日常活动中的生活方式则更多与后天获得性有关,通过后天学习,吸取教训.积累经验,使之在复杂的生活中应付自如,或者更好地满足自身的需要,故又称之为外在的心理品质。一般认为;心理因素使个体赋予某些易病倾向,从而在社会文化等环境因素作用下易于表现出某些心理障碍和躯体疾病。
1.认知能力  个体认知能力不足、歪曲或认知障碍均可使个体不能对外界刺激作出现实的评价,不能作出合理的决定,从而难以采取有效的处理手段,使挫折机会增加,导致健康状况恶化。
2.情绪  情绪的基本概念、性质、特征详见本书第二章,这里提供一些有关情绪与健康和疾病关系的研究证据,说明情绪在健康和疾病中的重要意义。
(1)情绪对身心健康的积极作用;愉快、平稳而持久的积极情绪能使人的大脑及整个神经系统处于良好的活动状态,有利于人的潜能发挥,活动的效率倍增,同时也有利于保持身体务器官系统功能正常,使人的身心和谐,增进身心健康。反之,消极的情绪一般对人的身心产生不利的影响,损害人的身心健康。
(2)情绪与疾病;俄国生理学和心理学家巴甫洛夫曾指出:“一切顽固的忧愁和焦虑,足以给疾病大开方便之门”。国外一项调查结果表明与情绪紧张有关的患者人数占全体门诊病人的76%。近年来国内外研究结果证明情绪可以影响人的疾病发生和发展,而疾病又反过来影响人的情绪变化,二者具有相互影响的关系。大量的研究结果表明,与情绪有密切关系的疾病有:癌症、高血压、心脏病、胃肠疾病等。
3.人格  每个人都有其独特的人格特征,并以外在行为表现出来,根据反映个人内在的人格特征的外在行为表现,可以把人格分为许多类型,这种理论称之为人格类型理论(personal“ystyletheory)。Mill。n提出了8种及心理健康有关的特殊人格类型及其典型行为表现(表3—2)。
人格心理特征不仅与心理健康有关,而且与生理健康和躯体疾病有密切关系。许多研究结果表明,某些躯体疾病在发病前具有一些独特的人格心理特征。美国学者Fried—man和Rosenman(1959)发现具有“A型行为类型”  (type A Lehavior pattern,TABP)特征的男性成年人高发冠心病。所谓“A型行为类型”是指争强好胜,追求成就,攻击,缺乏耐心,常感时间紧迫,醉心于工作,时时感到有压力以及急于求成这样一组行为特征;而具有“B型行 为类型”(TBBP)特征者则平日悠闲自得,得过且过,从容不迫,不计较事业有无成就。进一步研究发现,TABP者血液中胆固醇、甘油三酯、去甲肾上腺素、促肾上腺皮质激素等水严高于TBBP者,因而容易引起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导致冠心病的发生。
另外两个与人格有关的概念是应对方式(copingstyle)和生活方式(life style)。应对方式是个体对付各种外在环境和内在刺激作用的一种手段,与个体的健康和疾病有密切关系,成功地应对各种刺激作用,有利于保持最佳健康状态(应对方式的概念和作用将在本章第三节中详述)。生活方式则是指处在一定的历史时期和社会条件下的个人生活的行为模式及特征。目前研究结果表明,个体面对社会生活压力越大,越容易出现某些不良生活方式,如吸烟、酗酒、药物成瘾等,从而对个体的健康产生影响。因此,严格地讲,生活方式也是一种特殊的应对问题的策略。国外学者根据长期的调查研究结果,提出了一套根据从生活方式估计其预期寿命的方法(表3—3),然而这毕竟是一大致的粗糙的估计,还有其他因素可以影响预期寿命值,因而此结果并不能作为个人寿命估计的绝对准确值,其意义在于提示个人的生活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人们健康长寿。
4.动机与需要  个体的行为动机过强或过弱,需要太高或太低,都有可能使个体经历更多的环境刺激或内心体验到更高的压力,影响个体的健康。
(二)社会因素
指与人类健康有关的社会环境中的各种事件,包括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工作生活状况、医疗条件等。对于不同的人,“社会”的概念不同,内容性质不同。母亲温暖的怀抱是相对于婴儿的社会,快乐的家庭是幼儿理想的社会,成年后面对的社会是复杂的整个社会:家庭、学校、单位、社会各个角落,医院是相对病人而言的特殊社会,个体接触社会各个方面越多,面对的社会因素就越多。社会因素分类并不统一,从不同角度有不同分类法。我们把社会因素分为四个方面:
1.社会环境本身的动荡和变迁  如政治动荡、制度更迭、战争、经济变革等,这些事件将涉及到社会每个成员。
2.个人生活中的遭遇和变故  包括负性事件和正性的事件。负性事件如意外事故、患病、死亡、失业等;正性事件如事业上的成功、晋升、获奖、结婚等,正性事件一般有利于健康,但如果过分强烈持久,也会产生不利的后果。这种对个体健康能产生很大影响的个人生活中的事件、情境、变故也常被称之为生活事件(1ife events),目前这方面研究较多,也较深入。
 
美国心理学家霍尔姆斯(Holmes,1967,1973),根据5000多人的调查结果,对生活事件进行了定性和定量分析,编制了“社会重新适应评定量表”(表3—4),该量表包含43个生活事件,以生活变化单位(1ifechangeunits,LCU)为计量单位,并在一项研究中发现LCU与lo年内的重大健康变化有关。比如,LCU小于150者,可能来年健康平安;若LCU在150至300之间者,次年患病可能性为50%;若LCU大于300者,则次年患病可能性高达70%。当然,这种分析有一定的片面性和绝对化,应用到具体个体时还应考虑到个体生理和心理素质对健康的影响。 
3.社会文化因素  每个社会成员都在一定的社会文化环境中生活,面对众多的社会文化因素,从而要求每个成员作出应对和选择,适应者健康,反之有碍于健康。这些社会文化因素主要有:①社会道德规范、行为准则;②社会中不同的观念如守旧与创新、落后与先进、代沟现象等,不同的价值观;⑧语言环境的改变;④异地的风俗习惯、生活习惯;⑤不同的宗教信仰等。随着个体生活环境的转移,时代的变迁,从而面临大量社会文化因素的挑战。
4.社会支持  指个体处于危机情况时,得到来自不同群体者的帮助和关心,如家庭成员和朋友的支持。Duck(1992)把社会支持分为三类:①情感支持,主要指亲朋好友通过礼物、问寒问暖、陪伴、倾听及必要的物质帮助等方式给予无微不至的关心;②能力支持,提供有价值的知识和信息,使人能够有效处理各种事物,保持高度的自信;⑧网络支持,网络成员的相互支持,如学生网络中某一成员突患急病,网络中成员均从各种渠道给予物质上和精神上支持。这三种社会支持在正常生活中也无时不有。一般认为,社会支持能够有效地缓冲各种外界刺激所致的紧张,但如果使用不当,则会起相反作用。在医院环境中尤其要注意:①物质支持要恰当,不恰当的物质支持更会加重病人的心理负担;②注意社会认可性,例如大多数癌症病人刚入院时不愿过多地与人谈论病情,不愿病情公开化;③不要损伤自尊心,只有当受支持者人际关系足以能够让别人参与时,社会支持才能发挥作用,而当其人际关系受到危机的影响变得非常脆弱时,社会支持的方式需慎重选择。三、如何解心理社会因素在健康与疾病中的作用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心理学研究方法也有了很大的改进,从而在心理社会因素与健康的关系方面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据我国在198241983年间的流行病学调查结果表明,被调查的19282例死亡原因中,前十位引起死亡的疾病占全部死亡原因的95.26%(表3—5),引起死亡的前三位疾病是心脏病、脑血管病和肿瘤,三者占死亡总数的67.59%,同时可以看到,在所列与死因有关的四个因素中,生物学因素仅占1/3左右而一半以上的因素与环境和生活方式、行为模式有关,因此WHO把冠心病、血管病、糖尿病等归为与人类生活方式及应激相关的非传染性疾病,充分说明了心理社因素的重要意义。按照当代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观点,我们应该从三个方面理解心理社会因素与人的健康和疾病的关系。
1.心身统一  一个完整的个体应包括心身两个部分,二者相互影响,以“心”为主导。心身是作为一个整体对外界环境作出反应。因此,在考虑个体的健康和疾病时,要注意心身两个方面的反应,不能只注意这一方面而忽视另一方面。
2.人与环境的统一  一个完整的个体,不仅是生物学意义上的人,而且还处在特定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之内,因此也是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中的一部分。因此,在考虑个体的健康和疾病时,不仅要考虑其生物学特性,更要考虑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影响,以使个体达到古人所言“天人合一”境界的最佳健康状态。
 
3.失衡与适应的统一  生活在自然和社会环境中的个体,不可避免地要遭遇到许多自然的和社会的不利因素,SI起个体心身失衡。然而,大多数人均能保持良好的健康状态,生活和谐有序。这是因为个体在与外界环境因素长期相互作用中形成一个相对稳定的应对行为模式,使个体主动调节自己的行为,适应环境的改变,从而使个体健康维持着一种动态的平衡,与外界环境保持相对的和谐一致。因此,个体自身的心理特征是保持个体健康和抵御疾病的重要力量。第二节  心理挫折与心理防御机制一、 挫折的概念心理挫折是指个体在从事有目的活动过程中,遇到无法克服的障碍或干扰,致使个人动机不能实现,个人需要不能满足的一种情绪状态。在现实生活中,绝大多数人都有自己在生活上和事业上的远大志向,随即产生了具体行为目标,如果在通向这些目标的道路上遇到阻碍,人们可能产生四种情况:第一,经过自己的加倍努力,提高了克服这些障碍的能力,最终达到了自己目标,这是一种理想的情况,第二,改变自己的行为,绕过障碍,到达目标,这种情况在现实生活中极为常见;第三,如果障碍不可逾越,则可以改变目标,避免产生挫折;第四,如果非要跨越障碍到达目标,又无路可走,不能到达目标,这时人们才产生了挫折感。例如,某护士负责护理的病人中有一危重病人,需要采用一台先进的护理仪器协助护理,但是该护士尚未掌握该台仪器的使用方法,从而在护理该病人中出现子困难。此时,该护士可出现几种不同的情况:第一,虚心查阅资料,向有经验的同事请教,经过千方百计的努力,熟练地撑握了该台仪器的使用,从而圆满地完成了护理该病人的任务,即经过努力达到了目标;第二,向护士长提出换一台自己能够熟练使用的功能相同的仪器,从而达到护理该病人的目的,即改变行为手段,绕道达到目标;第三,也可向护士长讲清理由,得到谅解,要求已熟练掌握该仪器的另一名护士负责该病人护理,即改变目标,回避挫折,最后,这些途径均行不通,尽管作了很大努力,短期内仍然不能熟练使用该仪器,无法克服障碍,故达不到护理该病人的目标,产生挫折感。因此,从这些情况看,心理挫折又是指人们在通向目标的道路上遇到了障碍而又不能克服时产生的紧张状态或情绪反应。尽管这种情况在日常生活中是经常发生的,然而只有同时具备引起心理挫折的诸多要素,才会发生心理挫折。从上面对心理挫折的分析,其要素可概括如下;
1.具有必要的动机、需要和目标。
2.要有满足动机、需要和达到目标的手段或行动
3.在通向达到目标的道路上有无法克服的阻碍。
4.主观上知觉到阻碍无法克服。
5.必须有对心理挫折的体验而产生的紧张状态与情绪反应。二、心理挫折的原因与影响其程度的因素(一)心理挫折的原因
形成心理挫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归纳起来可以分为客观外界因素和主观内在因素。
1.客观外界环境因素  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两个方面因素。
(1)自然环境因素:包括很强的噪声水平、很低的照明水平、极其恶劣的气候条件、时间和空间的限制等等。病房噪声过大使病人无法好好休息;天灾使农民庄稼歉收,许多事情想到要做时因时光飞逝、年龄过大而不能如愿;在病房过春节的病人,往往因高家太远,难以与亲人团聚……无数的遗憾,都在严酷的自然环境面前发生。
(2)社会环境因素:所有在前一节中提到的社会因素均可能导致心理挫折。例如,在异国他乡无法克服的语言障碍;由于种族差异而受到歧视;由于护士执证上岗的制度实施,难免使极少数护士要另谋他业,等等。这种社会环境的限制,使个体在实现动机和需要的目标上局限在有限的范围,由此而产生的心理挫折,远比自然环境所导致的要多得多,影响也大得多。
2.主观内在因素  也称为个人起因的挫折,主要涉及到个人的心理和生理条件。由于这些条件的限制,使个人的目标无法实现。
(1)心理条件:包括个人的能力、人格、动机、需要等因素。例如,智力低下者想要成为一名杰出的科学家;人格极端内向者想成为优秀的公关人员;对护理病人毫无兴趣者,想要成为优秀的护士;一生追求发明“永动机”者,等等。这些事例所定的目标均超出了个人的心理能力,难免不发生心理挫折。
(2)生理条件:指个人的体能、容貌、身材以及某些生理上的缺陷所带来的限制,导致不能正常生活或不能胜任工作,生活或工作中遭到失败等。例如色盲者报考医学院校,青霉素过敏者从事护理工作,五音不全者想成为音乐家等,这样可想而知,心理挫折在所难免。
(二)影响心理挫折程度的因素
每个人都可能体验过心理挫折的感受,只不过程度不同,这主要与每个人的抱负水平和挫折的容忍力有关。
1.抱负水平  是指一个人对自己所要达到的目标预计的期望水平。预计的期望水平高,抱负水平就高,如果抱负水平过高,超出了实际水平,自不量力,追求无法实现的目标,难免不产生严重的心理挫折。一般而言,抱负水平高的人比抱负水平低的人更容易体验到挫折,例如两位准备报考护理专业的考生,甲发誓要考上重点大学护理系,乙则对考上护士专科学校都没有把握,结果两人同时被普通医科大学护理系录取,这样乙会心满意足,甲则可能认为是一次失败。
2.挫折容忍力  指个人承受挫折的能力。有的人能忍受严重的挫折,毫不灰心丧气,保持心理平衡;有的则遇到轻微的挫折就会意志消沉、颓废沮丧、一蹶不振,甚至出现行为失常或心理障碍。个人对挫折的忍受力主要受到生理条件、过去受挫折的经验以及个人对挫折的主观判断的影响。
(1)生理条件:高级神经系统功能属于强——平衡、灵活型的人比弱型者忍受性要强,身体强壮者比体弱多病者更能忍受挫折。
(2)过去受挫折的经验:有的人历尽生活艰辛,饱经人间风霜,久经各种各样困苦的磨炼;另一种人虽没有实际的生活体验,但从小受过良好的家庭和学校的教育,经过一定的挫折训练。因此,二者均掌握了处理挫折的技巧,对挫折的忍受力较高。反之,有的人从小受到过多的保护,在后来生活中又过于一帆风顺,故缺乏受挫折的体验;还有的人虽然不断地受到各种打击,但又不善于总结经验,久久不能自拔,这两种人挫折忍受力很差。
3.对挫折的主观判断  同样的挫折情境,一个人可能认为是严重的挫折,另一个人则可能认为是无关紧要的事情,这是因为他们对挫折情境的主观评价不同。一般而言心理健康者都能认识到挫折是现实生活中的正常现象,不应逃避,应勇于面对,尽可能的予以克服。而且从中得到处理挫折的宝贵经验,从而使自己具有更好的适应力,维持最佳健康状态。三、心理挫折的常见行为表现
受挫折后,人们往往有以下行为表现:
(一)攻击
指个人受挫折后,引起愤怒的情绪,出现攻击性行为。根据攻击对象的形式又可将攻击分为直接攻击和转向攻击。如病人受到医护人员无故的谴责,他可能“以牙还牙”,怒目而视,反唇相讥,表现为将攻击行为直接指向造成挫折的人或物;有的人由于种种原因,不是直接攻击造成挫折的人或物,而是把攻击矛头转向其他代替物,如病人在医生那里受了气,转而把气发在护士身上。挫折后攻击行为是青少年不良行为的重要原因,也是一些病人不遵守医院制度,不配合医护人员的常见原因。
(二)倒退
有的称为“退化”和“回归”,指以退缩式的反应来适应挫折情境。它可以表现为:个体受挫折时,表现出与自己年龄、身份很不相称的幼稚行为;也可表现出对挫折情境漠不关心的态度,即冷漠;还可以自己幻想的情境应对挫折,借以脱离现实;有时又表现为受暗示性,即受挫后盲目地相信别人,盲目的执行某个人的指示。
(三)强迫
有时又称为“固着”,指个人遭受心理挫折后,重复进行某种无效的动作;尽管这种动作无任何结果,对目标的达到和需要的满足毫无帮助,但仍要进行,不能以更恰当的行为替代。例如有人无休无止的反复洗手,有人总担心家门未锁牢而反复锁门。强迫行为受到惩罚时不仅不会减少,反而会更加强烈。
(四)焦虑与妥协
焦虑是个体感到受到威胁时的一种不愉快的情绪状况,表现为紧张、不安、急躁等,但又说不出具体明确的焦虑对象。焦虑对人的心身有积极和消极的影响,轻微的焦虑有利人的潜能的发挥,只有焦虑过度才使人进入应激状态(见本章第三节)。长期应激对人的心身产生负性影响,引起疾病。四、心理防御机制心理防御机制,是指人们面对紧张情境时的一种应对方式。一般说来,人们遭遇挫折时,心理防御机制具有三个特征:①借助心理防御机制可以减弱、回避或克服消极的情绪状态,如心理挫折、紧张等;②大多数心理防御机制涉及对现实的歪曲,如对现实挫折情境视而不见,错误地把某些特征赋予并不具备这些特征的他人,等等;⑧个体在使用心理防御机制时通常自己并未意识,是在不知不觉中运用。但是,应该注意的是,心理防御机制尽管受到许多心理学家重视,然而大多数研究结果至今仍建立在个案研究和轶事报告之中,缺乏精确控制的科学研究。
心理防御机制种类较多,若按对心理挫折作用的性质来分,可分为建设性的和破坏性的两类。建设性的防御机制能减轻或消除痛苦不安,对情绪起缓冲作用;破坏性的则起消极作用,多半是掩耳盗铃的自我欺骗,逃避现实,有时还会使现实问题复杂化,使人陷入更大的挫折或冲突的情境之中。当然,就心理防御机制本身而言,并不能把心理防御机制绝对划分为是异常或病态的,只有动用不当或过分,影响了个人对周围环境适应,才会成为病态的表现,即使是建设性防御机制,如运用不当,也会起消极作用,就像使用药物一样,使用不当会出现药物反应,甚至有致命后果。
(一)建设性心理防御机制
1.升华  指个体把社会所不能接受的冲动或欲望转向更高级的、社会所能接受的方式表现出来,以保持内心的宁静和平衡。在日常生活中,从一些文艺家的创作中,如歌德的《少年维特之烦恼》这样的作品中,均可见到升华机制的作用;在挫折情境中,不乏化消极为积极、化悲痛为力量之生动事例。这样,由于升华机制的作用,原来的动机冲突得到了渲泄,不仅消除了动机受挫而产生的焦虑,而且还使个人获得成功满足感。
2.合理化  又称文饰作用和理性化,指潜意识地用一种似乎有理的解释或实际上站不住脚的理由来为其难以接受的情感、行为或动机辩护,以使这种理由为自己接受,其目的是减少或免除因挫折而产生的焦虑,保持个人的自尊。这是人们日常生活中使用最多的一种防御机制。例如,父母打骂了孩子后常言道;“不打不成材,棍棒下面出人材。”护士要病人吃一种难吃的药后常说:“良药苦口利于病”。合理化通常有两种表现:①酸葡萄心理,即把个人渴望得到但又不能获得的东西说成是不好的。②甜柠檬心理,即当得不到葡萄而只有柠檬时,就说柠檬是甜的,有些本来无明显吸引力的东西,在为个人获得,则可能对它大加颂扬,这就是甜柠檬心理。例如病人把疾病导致的明显体重下降解释为“减肥”。
3.补偿  指个人存在真实的或想象的躯体或心理缺陷时,通过代偿而得到非常有效的纠正,即个体意识到在某方面较弱时,便针对该薄弱环节做出更大的努力来克服自卑感和相应的焦虑。补偿是一种意识的过程。例如,某些残疾者通过惊人的努力,克服自身的缺陷,成为了著名作家、画家或运动员等。某些口吃者通过补偿作用而成为讲话流利的演说家。尽管补偿作用是个体克服人生道路上众多挫折的有力手段,但如果使用过分,会导致心理异常,如某些自卑感很强的人在行为上可表现为自以为是、攻击好斗、自不量力等,过度补偿对心理健康不利。
4.抵消  指以某种象征性活动或事情潜意识地抵消已经发生的不愉快的事情,好像那些事情根本没有发生过似的,以此来减轻心理的不安。例如,按我国的习俗,过年或婚嫁等喜庆日子,忌讳言“死”、“去了”、“碰鬼”等不吉利的话;在医院里,亲朋好友的去世,常常不叫“死亡”,而称之为“永远的离开”,停放死尸的地方也大都称为“太平间”,以此来减轻失去亲朋好友的内心痛苦。
5.替代  当个人所确立的目标与社会的要求相矛盾时,或者受到条件限制而无法达到时,他会设法制定另一目标,取代原来的目标。常言道:“条条道路通罗马”,“一颗红心,两种打算”就是替代作用的具体表现。
6.认同  指把别人具有的而自己感到羡慕的品质在不知不觉中加到自己身上。如有的人总喜欢把自己和在事业上非常成功的名人或有名望的单位联系在一起,从而求得一些间接的光荣,借此减少挫折的影响,儿童在成长过程中,总是潜移默化地吸取父母的一些品质,纳入自己的人格之中;某些病人开始时较自私,但住院时间一长,受白衣天使那种对病人无微不至的关心,全心全意为病人服务的精神感染,出院后也变得乐于帮助他人了。
7.鼓励  亦称增强努力,指发现目标难以达到时,鼓起勇气,增加努力,克服困难,从而实现动机,需要得到满足。通过鼓励作用,不但增强了自信心,而且可以获得成功的经验。这是一种有意识的行为过程。
8.幽默  是一种以奇特、含蓄、双关、讽喻、诙谐、巧合等行为表现形式的良性刺激,常与乐观相联系,以此在不知不觉中化解挫折困境和尴尬场面,并赋予生活以情趣和活力。有时在某种场合下,一句微不足道的诙谐语,往往一语转变窘境,使原来的困境大事化小,小事化了,渡过难关。
(二)破坏性心理防御机制
1.压抑  指把为社会道德规范所不接受的冲动、欲望、思想、情感等在其尚未觉察时压抑在潜意识层,或把痛苦的记忆予以选择性遗忘,从而免受动机、紧张、焦虑而形成的心理压力。按精神动力学派观点,这些被压抑的内容井非消失,遇有机会仍会逸出,如触景生情;压抑的内容平日虽不被意识,但在特殊情况下能影响人们的日常行为,如梦境、健忘或言行上的一时失误,可能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压抑的动机和冲动。倘若压抑在潜意识的冲突内容过多,超过自我的控制力,则有可能从其他途径表现出来,导致心理障碍、精神病或心身障碍等。压抑机制是所有心理防御机制的基础和最基本的方法。
2.否认  否认与压抑不同,不是把痛苦事件有选择性的忘记,而是把已发生的不愉快的事件加以否认,认为它根本没有发生过,以此来逃避心理挫折和痛苦感。如亲朋好友的突然去世,自己患了绝症,事业上短时间内一败涂地等,个体常常难以相信会发生这类情况。否认是一种潜意识的、简单而原始的心理防御机制,常言“眼不见为净”,成语“掩耳盗铃”等就是常见的否认表现。人们通过否认,可以缓冲突然来临的打击,不致过于震惊和过度悲痛,暂时维持心理平衡,以使心理上对接受痛苦现实有所准备。但是,如否认持续时间过长,现实中的问题并未消失,有可能错过了解决问题的时机,那时就会有更大的挫折。
3.反向  指对内心的一种难以接受的观念或情感以相反的态度或行为表现出来。在日常生活中,有的人自己明明极为需要某一种东西,却表现为极力反对;有的病人明明非常关心自己的病情,但在别人面前却表现出无所谓姿态。此类种种现象,均属反向。
4.幻想  当个人无力克服前进道路上障碍时,企图以一种非现实的想象的情境来逃避挫折情境,以得到自我满足。白日梦是一种幻想,个人偶而为之,可暂时缓冲紧张状态,但若沉溺于白日梦之中,而不面对现实,则属不正常了。儿童常常以幻想方式来处理心理问题,但成人终日处于幻境之中则肯定是一种病态。
5.投射  这是一种常见的基本心理防御机制,是指把自己所具有的,但又为自己所不喜欢或不能接受的性格、态度、意念、欲望等转移到外部世界或他人身上,以此来避免内心的不安。常言道:“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就是投射的典型表现。在护理工作中,少数护士因怕脏怕累而不愿接触病人,反而把病人说成是故意捣乱,不讲卫生。在人格测验中有一类测验叫投射测验,受试者通过在一模棱两可的情境中投射出自己的内心世界,从而为心理医师提供受试者的内在动机、欲望和情感活动特征。
6.推诿  严格地讲,推诿是一种文饰作用,指把自己的过失或失败归因于自身以外的原因,以推卸责任的方式来减轻内疚,求得心理平安。比如,学生考试失利,怪老师打分不公平;护士不努力学习护理技术,怪护理条件不好,等等。推诿可暂时减轻挫折时焦虑情绪,但长久如此,不找自身原因,不提高自己的能力,会遭遇到更多的心理挫折。
此外,倒退也是一种破坏性心理防御机制,前面已作介绍,这里不再重复。心理防御机制还很多,这里所介绍的仅仅只涉及到与心理挫折有关的部分。其中,大多数心理防御机制既是个人心理挫折的行为表现,又是个人应对挫折的措施,故均是对挫折情境的心理反应。因此,个体在应对挫折的斗争中,应发展积极的建设性反应,减少消极的破坏性反应。另一方面,从帮助受挫者角度看,应采取三方面具体措施:①对受挫者消极反应如攻击行为尽量采取容忍的态度;②帮助受挫者改变引起挫折的具体情境;⑧给予受挫者心理咨询(方法见第五章)和社会支持。这样,可使个体迅速渡过心理挫折阶段,建立新的应对挫折的手段,保持健康的最佳状态。第三节  心理应激与应对应激是心理社会因素影响人们身心健康的一个重要环节,其意义已远远超出心理学范畴,为包括医学界在内的社会各界所重视。在护理工作中,同样存在着大量的应激性情境,影响了护士的健康和病人的康复,因而加深护士对应激概念的理解和更多地运用应激处理技术,这无论是对护士本身的健康,还是对病人的康复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一、应激的概念
(一)应激的定义
应激(stress)一词系外来语,在不同的学科译名不同,在日常生活中通俗的含意是“压力”,如生活压力,抚养子女压力,工作压力,婚姻压力等,每个人在某个时期都经历了一定的压力。一般而言,身心健康者均能适应长期的压力或者应对短期的压力,从而使这种压力不构成对健康的威胁。而且,一定的压力能激发更大的动力,推动着个体努力去实现更大的目标。只有当这种压力过大,个体难以适应时,才构成了对个体健康的威胁,进入了所谓的“应激”状态。此时,个体的各个方面均受到了影响:生理方面,内稳态系统失去平衡;心理方面,情绪震荡,打破了原有的宁静,心烦意乱,焦虑不安,认知功能随之下降,工作效率降低,缺乏创造性思维;社会文化方面,原有的人际关系受到威胁,获得的社会支持可能减少,对生活的观念和态度也随之改变,对美好生活向往之希望变得渺茫。由此我们看到了个体处于应激状态时总的身心面貌,并使应激的定义变得清晰。虽然目前有关应激的科学定义各家有所不同,但概括起来,可把应激定义为:应激是个体“察觉”各种刺激对其生理、心理及社会系统威胁时的整体现象,所引起的反应可以是适应或适应不良。这一定义把应激看作是一个连续的动态过程,包括刺激物、应激反应及刺激与个体的互动作用这三个方面。
1.应激是一种刺激物  有的学者把应激看作是发生于我们周围的各种刺激,这种刺激可能是一项高度紧张性工作,也可能是一种时间紧迫的压力。事实上,当刺激达到一定量时才能引起生物体作出反应。因此,从这一角度理解,凡是能引起个体产生紧张感的各种事件和环境均可解释为应激物。
2.应激是一种反应  有刺激,且为机体所察觉,就有机体应答效应。故有时又把应激看作为个体对不良刺激和应激情境的反应。正如机体免疫反应一样,应激反应是机体固有的,具有保护机体免受严重伤害的功能。应激是个体生理、心理、社会文化系统的整体反应。个体对应激性刺激的反应常常又称为紧张(strain)。
3.应激是刺激物与机体的互动作用  应激既是一种刺激物又是一种反应。人们如果非常疲倦,难免不但心能否做好工作,此时疲倦是引起担心的刺激物,而担心做不好工作是疲倦所致的反应;反过来,要求人们完成一项特殊要求的工作,人们又难免不疲倦,此时则做好工作是刺激,而疲倦是反应了。因此,在一定条件下刺激可转化为反应,反应也可转化为刺激。由此看来,应激的产生关键不在于刺激物或者反应,而在于个体与环境的相互作用,是个体处在无法应对或调节个体与环境之间相互需求时,察觉或估计到一种威胁,而个体是否察觉到威胁显然与其对自身和环境因素认知评价有关。
(二)应激原
能够引起个体产生应激的各种因素均为应激原(stressor)。一般可将应激原分为内部应激原和外部应激原。
1.内部应激原  指产生于体内的各种刺激或需求,包括生理方面的如发热、妊娠、绝经状态等和心理方面的如动机过高或不足、内疚等。
2.外部应激原  指产生于体外的各种刺激或需求,包括自然环境方面的如环境温度强烈变化、忽冷忽热等,社会环境方面的如生活事件等。二、应激理论模式
应激理论模式是用来解释、理解应激发生和作用的医学和心理学理论体系,以此来帮助我们预测应激原的构成及个体对应激原的反应,理解个体如何与应激原相互作用,从而更有效地处理应激。
(一)应激的生理模式
亦称生理应激理论,由Selye(1956)首先提出。Selye根据个体对应激原的生理反应,把应激分为三个阶段,称之为一般适应综合征(general adaptation syndrome,GAS)。
1.警觉反应阶段  生物体遭遇到体内、体外应激性刺激的早期反应。此时,血压开始时低于正常,然后迅速上升。垂体分泌促肾上腺素激素(ACTH),促使肾上腺分泌大量肾上腺素进入血液循环,导致肾上腺素能神经刺激的各种反应。这是生物体面对应激情境时体内紧急动员,能量重新分配的自我保护过程。有时把这种反应称之为“战斗—逃跑”反应,即面对威胁,或者战斗,或者回避。高水平的警觉状态可维持相当长的时间,但如果刚开始时反应过于激烈,或者反应持续时间过长,都可引起生物体死亡。
2.相持阶段  如果应激情境继续存在,反应仍将持续下去,但又不致于严重到使生物体死亡,则生物体进入与应激情境作用的相持阶段。此时,垂体仍继续分泌ACTH,肾上腺皮质继续产生糖皮质激素,引起体内脂肪和蛋白质向糖转化,以满足机体应激的能量需要。但时间过长,觉醒水平逐渐下降,肾上腺继续分泌激素来代偿,这时一般不出现明显的应激外部反应征象,但机体抵抗新的应激原能力下降,并伴随着大量应激性相关疾病的前兆。例如,由于糖皮质激素抑制抗体的形成,白细胞生成减少,使机体免疫功能下降;雄性生物精子生成减少,雌性则出现月经周期紊乱等。
3.衰竭阶段  原有的应激情境持续存在,或出现新的应激情境,使机体抵抗能力已到了极限,随之迅速崩溃。此时,很容易出现各种疾病或严重功能障碍,导致全身衰竭,直至死亡。
Selye认为上述三个阶段的出现与应激性刺激的性质无关,寒冷、电击、疾病、情绪冲突等均可产生相同的生理反应模式。然而,这一模式的依据主要来自于动物实验研究,只能说明应激性刺激可以引起机体的生理反应,产生躯体疾病。至于对人类而言,为什么有的人面对同样的应激情境,并不出现GAS,应激的生理模式理论就难以解释这样的问题。只有用应激的心理模式才能解释此类问题。
(二)应激的心理模式
有时也称为心理应激理论,而解释心理应激的理论体系有多种,如适应模式、过程模式、社会环境模式等等。无论何种心理模式,其共同点都强调了个体的认知评价及应对策略在适应应激情境时的重要性。故此,我们在Clause的过程模式的基础上,把各种应激心理模式理论综合成应激过程的心理模式(图3—2)。为了表达清楚,我们把这一模式分为应激原输入、生理和心理中介机制、反应与主要适应结果四个部分加以讨论。应对部分另行专门介绍。
1.应激原的输入  如前所述,机体内、外环境刺激是否成为应激原,关键在于机体与刺激物之间的互动作用,即机体是否察觉到威胁。如果感到威胁,则构成应激性情境,导致机体身心作出反应,即所谓机体输入应激原;如果未察觉威胁,对此特定的个体而言,一般不构成应激性情境,就无所谓应激原的输入,尽管环境中的刺激物仍然客观存在着。比如,我们在动物园里看见关在铁笼里的老虎是一种欣赏,丝毫也察觉不到危险,而在森林里遭遇到一只老虎,则情形就大不一样了,此时出现惊慌失措,冷汗肆出,甚至小便失禁,是个体察觉老虎威胁的身心反应。
 
2.中介机制  指应激情境怎样转变为应激反应的中间过程,同时包括心理中介机制和生理机制。
(1)心理中介机制:个体面对内外环境的刺激时,首先需要对其察觉和评价,以决定是否构成对自己或他人的威胁。如果感到威胁,则在不知不觉中动用心理防御机制,以恢复心理平衡,也可在使用心理防御机制的同时或之后,主动地采用各种应对应激性情境的策略和寻求环境中有利资源(如社会支持)来对抗或适应环境的需求,使个体的身心与环境处于平衡。这就是为什么相同刺激在不同的情境(如动物园里老虎与森林里老虎),对不同的个体(如医护人员看见死尸和一般人看见死尸)有不同的反应(应激的和非应激的)的主要原因。
Lazarus等研究者(1965,1966,1976)在个体如何察觉和评价应激性刺激方面进行过系列研究,得到了大量的证据。其中有一项著名的实验是研究不同的指导语如何改变受试者对应激性刺激的察觉和评价。此实验中,要求受试者观看一部名为“我没有发生”的工业事故影片。该片描叙了三个事故:一个工人被木锯割去了一个手指尖;另一个工人则失去了整个手指;还有一个工人被木头击倒在地,不省人事。受试者分为三组:①对照组:未给任何解释,仅要求注意观看影片发生什么故事;②理性化组:要求受试者从技术角度探索性分析影片内容,一边看一边评价故事中工人安全操作技术的有效性;⑧否认组:告诉受试者影片中事故是演员特技表演,并无工人受伤。实验结果发现理性化组和否认组受试对影片内容无明显情绪反应,而对照组却出现了明显情绪反应指征如心跳加快、皮肤电阻升高等。说明个体的认知评价在察觉应激性刺激的威胁时起了调节作用,即通过认知评价可以使威胁“贬值”。随后,Lazarus进一步提出了个体对应激性刺激的认知评价模式,认为个体面对应激性情境的最早的认识是,“这种情况下我有多大危险?”这是个体的初级评价(primary appraisal),接下来的反应是,“我将做什么?”“这样做会有什么后果?”这是个体的二级评价(secondaryappraisal)。例如,某实习护士准备护士执照考试,假如在以往的模拟考试中成绩不佳,此时她的第一反应将是:“我能通过考试吗?”,接下来是“采取什么措施可提高成绩?”,“这样做后能有多大把握通过考试?”。
Steptoe和Vogele(1986)后来重复Lazarus的实验,除了将原来的否认组改为集中注意感觉组外,其他实验条件不变。对集中注意感觉组受试,要求他们在观看事故影片的同时,集中注意自己的情绪感受和躯体感觉。结果发现集中注意感觉组的心跳和皮肤电阻水平均较另二组显著下降,显然个体注意自身的感觉,可以影响对应激性刺激的输入。他们当时是这样解释这一现象:个体大多数时间注意自己感觉,而分散了对应激性情境的注意力。Leventhel(1990)后来进一步对这一现象进行了研究,提出了个体情绪标签作用(1abelsforonetsemtotions),认为否认和注意自身感觉均是强制性理性化作用的一种形式,这时的受试者别无其它选择,只有以非情绪性认知评价态度影响应激性刺激的输入。
此外,有些学者还提出,根据个体对应激性情境时的认知评价态度,可以分为两类个体,即迟钝和敏锐者。前者对环境刺激尽量否认其应激性成分,即对应激性刺激视而不见;后者则倾向探索周围事件,对应激性刺激是敏感的,勇于应对的。迟钝者面临应激情境时,尽管可暂时察觉不到威胁,但久之则陷入更大的危险境地。
由此看来,个体的认知评价是面对应激刺激的第一道闸门,决定着个体是否产生应激反应。个体的认知评价作用不仅与自身的认知功能如注意指向、反应速度及认知态度有关,而且还受到个人的社会文化背景和以往对类似的应激情境评价的经验影响。
除了认知评价外,前面介绍的心理防御机制,后面将要详细阐述的应对方式,均是重要的心理中介机制。就心理防御机制而言,建设性防御机制有利于对应激性情境所产生的威胁给予真实地评价,积极地予以化解,而破坏性的心理防御机制,大都是对现实环境刺激的歪曲评价,从而使个体暂时避免应激威胁所带来的内心不安,但最终将破坏个体身心与环境的平衡,导致更严重的身心反应。这与Selye从生理角度对认知评价作用的观点是一致的,他认为积极的应激(eustress)给人以力量,并提高个体识别与作业的能力,而消极的应激(distress)则耗费能量储备,并以维护和防卫的形式增加机体系统的负担,最终将使这种有限度的生理能量储备耗尽而导致机体的死亡。
(2)生理中介机制:指个体面对应激情境时心理中介机制的生理过程,已成为当今世界各国多学科合作研究的热点。然而,目前有关应激的生理中介机制仍不甚明了,只是有一些生理心理学研究方面的资料。
1)应激的脑内机制:我们知之甚少,但很多的研究结果证明,大脑皮层接受各种应激刺激信息后,通过各种神经通路与下丘脑发生联系,调节应激原的输入、个体的情绪状态和生物本能与动机。
2)下丘脑—自主神经系统:个体面临应激情境时,通过大脑皮层对下丘脑的调节,使下丘脑分泌多种神经递质如去甲肾上腺素、脑啡肽、神经肽等支配自主神经系统,自主神经末梢和肾上腺髓质大量分泌去甲肾上腺素、肾上腺素等儿茶酚胺类神经递质进入血液循环,或者自主神经直接对组织器官的支配,导致心跳加快,氧摄入增加,血糖水平增高,肌肉血流量增加,动脉压增高及觉醒水平增高等,有利于机体增加能量,提高对应激刺激的反应能力。
3)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内分泌系统:下丘脑释放促皮质激素释放因子(CRF)、B内啡肽使垂体释放促肾上腺释放激素(ACTH)、促甲状腺素释放激素(TRH),伴随B-内啡肽分泌,进一步使肾上腺皮质分泌可的松和皮质醇,甲状腺分泌甲状腺素(TSH),导致机体糖合成增加,蛋白质和脂肪代谢增快,水电解质代谢加快等,从而导致机体内分泌系统改变,以满足应激时机体能量的需要。
4)下丘脑—垂体—免疫系统:目前有研究结果证实个体面临应激情境时其免疫功能下降,主要为下丘脑—神经途径和下丘脑—垂体途径作用免疫器官所致。机体处于应激状态时,一方面神经系统作用于胸腺、淋巴结、骨髓、脾等免疫器官,通过儿茶酚胺及阿片样物质作用于免疫细胞上的受体,影响这些免疫细胞的免疫因子的合成与释放;另一方面,下丘脑通过使垂体释放ACTH并伴随B-内啡肽的分泌,ACTH,B-内啡肽均可作用淋巴细胞表面受体,影响机体免疫功能;ACTH还可通过皮质醇影响免疫功能。同时,免疫系统在上述体液因素作用下可以释放免疫反应性激素,将免疫细胞的信息反馈到中枢神经系统,构成了复杂的神经内分泌系与免疫系统的调节环路。
上述这些生理中介机制相互联系,共同对应激性刺激作出反应,这里只是为了表述清楚,分别加以介绍。其中有些机制还处于理论假设阶段,有待于大量的实验研究结果证实。
3.应激反应  当个体经认知评价而察觉到应激情况的威胁后,就会引起个体许多心理和生理的变化,这些变化就是应激反应。应激反应有一定表现形式,护士对这些指标进行客观的测量,可以估计病人的应激程度。
(1)应激引起的心理表现:可分为积极的心理反应和消极的心理反应。积极的心理反应是指适度的警觉水平,注意力集中,积极的思维和动机的调整,以及适度的情绪张力。这种反应有利于机体对传入信息的正确认知评价,应对策略的抉择和应对能力的发挥。消极的心理反应是指过度警觉导致的紧张焦虑,过度的情绪张力(激动)或低落(抑郁),认知能力降低,自我概念模糊等。这类反应妨碍个体正确地评价现实情境,选择应对策略和正常应对能力的发挥。
(2)应激引起的社会文化方面表现:亦有积极的表现和消极的表现之分。积极方面包括维持良好的人际交往,保持与社会良好接触和兴趣,积极寻求各种社会支持,恰当的改变原有的不适应环境需求的各种观念等,这样有利于提高个体适应环境的能力。消极的表现则是指脱离与社会接触,对事物丧失兴趣,与别人关系紧张或冷淡,不能坚持正的工作和学习,放弃对自己和社会所承担的责任,对各种来源的社会支持抱否定或者抵制的态度,不能随自身条件和环境的变化而改变自己的原有观念等等。这样降低了个体适应环境的能力。
(3)应激引起的生理反应:应激的生理反应累及了机体各个系统的所有器官,已在Selye的应激生理模式中描述。这里值得一提的是,Selye的应激生理模式较符合在重大的急性应激中的机体反应情况。而对于轻至中度的慢性应激情境,机体的应激反应则是一种累积的效应,相持阶段可维持相当长的时间,衰竭阶段可能发生,也可能不发生。这种情况在日常生活中更为常见。
我们把各种应激反应指征进行了归纳(表3—6),以供护士在估计病人应激反应程度时叁考。
(4)影响应激反应的因素:不同的个体其应激反应的表现形式和程度会有所不同,这与个体的自身特点和应激原的性质有关。个体的自身因素包括:生理的条件、心理特点(人格、挫折忍受力)等及既往应对类似应激的经历,个体自身因素与应激反应的表现形式有密切关系。应激原的性质与应激反应程度有关,涉及到四个方面:①应激原的强度。例如护士上班偶尔迟到可能只是轻度的应激原,一般不会有严重反应,而出现医疗差错甚至事故,则就是重度应激原,一般会发生较重的身心反应。②应激原波及的范围。可用有限的、局部的或广泛的措词来描述应激原的范围。例如,患者手的轻微擦伤,则范围有限;合并感染影响到整个手臂活动,可能是局部的;进而伴有高热,患者又需用手工作来谋生,则影响广泛。妊娠也是一种广泛的应激原,因为妊娠波及到个体的生理、心理、社会文化诸方面。范围越广泛,应激反应就越强烈。⑧应激原持续时间。可长可短,例如手外伤病人可能仅经历短期应激,而脑血管意外所致的偏瘫病人,其应激原就可持续很长时间。时间越长,应激反应越大。④合并多种应激原。有的个体同时面对几种应激原,例如失业、身体欠佳、抚养老人或小孩等。合并应激原强度越高、时间越长、数量越多,则应激反应就越强烈,个体应对应激所付出的精力越多,造成的身心功能损害越严重。
4.应激结果  应激的存在是生活中的事实,每个人都有可能遭遇。但是,应激导致的个体健康损害程度却因人而异。有的人因短期应激而发展起了建设性应对策略,导致了个体 的积极性改变;有的人却出现了严重的身心功能障碍。这种差异固然与个体的自身条件、社会文化背景有关,更与应激原的性质有关。一般而言,高强度的应激原或持续时间长的应激原(又称延迟性应激)对个体健康损害较大。延迟性应激结果:①躯体方面结果有,包括躯体生理功能障碍和应激相关性疾病如心血管疾病,胃肠疾病、糖尿病、癌症等,这些疾病被称为心身障碍,将在本章第四节中专门介绍。②心理方面结果,对儿童和青少年,应激将影响个体的心理发展,导致发展缓慢或停止,如认知功能障碍,人格发展异常(品行障碍、青少年违法等),甚至出现发展危机,导致适应不良行为(吸毒、卖淫、攻击等)和精神障碍的发生;对成人,应激可打破原有的心理平衡,出现心理功能失调,如神经症、性心理异常、精神活性物质滥用等,严重者导致精神崩溃,发生精神障碍如精神分裂症、反应性精神病等;对老年人,则加重老人的孤独感,导致老年性痴呆等老年性疾病的发生。⑧社会文化方面结果,应激可以改变正常的社会文化角色、个人的期望水平及社会功能。甚至改变个体对社会、对生活乃至整个世界看法,变成一个与现实生活格格不入的人。三、应 对 方 式
(一)应对方式的概念
应对方式(copingstyle)又称应对策略(copingstrategies),是个体在应激期间处理应激情境、保持心理平衡的一种手段。用心理学的术语来定义,则“应对方式是个体减轻或消除应激状态及伴随的情绪痛苦的恒定的认知性和行为性努力”(Moos和Schaefer,1993)。通常,根据应对方式的内部构成,可以从三个方面来理解应对方式,即素质性观点(sispositionalapproaches)、情境性观点(contextualapproaches)及二者融合的综合性观点。
1.素质性观点  对称素质性应对,这一观点来自于自我精神分析模式。自我过程属于一种无意识(又称潜意识)的认知机制(尽管表达上有行为成分),其主要功能是心理防御(歪曲现实)和情绪调节(减轻紧张)。精神分析取向研究者假定人们在处理冲突时比较恒定地偏爱某种独特的心理防御和情绪调节方式,在这种意义上,素质性应对同等心理防御机制。传统上,这些研究者采用精神分析的方法来了解个人的心理防御机制,而当今非精神分析取向的研究者则更多地采用访谈、人格测验、素质性应对测验等方式来评估个体的素质性应对策略。例如在访谈中询问来访者在面对应激情境时常做些什么,在进行素质性应对测验时,常要求受试者回答如何应付困难情境或应激情境此类问题。除了精神分析的素质性观点外,象寻求或回避与威胁有关的信息、日常生活的自动思维等也包含在素质性应对概念之内。
2.情境性观点  也称情境性应对,此观点最早来自于Lazarus等的应激认知评价模式(Folkman,1992)。Lazarus等认为应对方式是特殊的应激情境的一种反应,而不是一种稳定的人格特征,对潜在威胁的认知评价是生活中应激原与个人应对反应的中间环节,因此,应对可以被看作为动力学过程,随着个人和环境的需要与个人的认知评价的变化而不断变化。与精神分析模式的素质性应对不同,对情境性应对的评估采用思维和行动的指标,即要求来访者(或病人)报告其实际采用的应付情境应激的方法。Feifel和Strack(1989)曾设计五个冲突性情境:难以做出决定、在竞争性环境中失败、挫折、权威冲突、与同事意见不一致,要求被试回答真实的应对方法。另有一些研究者采用回答问题方式,要求被试描述如何真实地处理特殊的应激事件或重要的新近问题。
3.综合性观点  最近,一些新的理论认为上述两种观点在描述应对过程中可以互为补充。素质性观点涉及到个体的通常偏好的应对方式,以此改变应激性情境对个体的影响(Epstein和Meier,1989);而情境性观点强调个体如何应对特殊环境中的应激性事件,反映了个体处于应激时的应对努力状况(Folkman,1992)。因此,Moos等(1993)将这两种应对概念融为一体,提出了应对的综合概念框架(图3—3),强调两种观点的共同点,即二者均是个体在与变化多端的应激性因素相互作用中所作出的应对努力。此框架包括五个部分;①环境系统,包括环境需求,如健康观念的改变和可利用的社会资源,如社会支持;②个人系统,包括个人社会入口学特征,如性别、年龄、所处的社会阶层等和人格特征,如自信心等;⑧生活危机与个人变化,指个人生活的重大变化,如生病、失业等;④个人的认知评价和应对反应,指个人对其变化的察觉、认知评价,然后作出相应的认知性和行为性努力;⑤健康与康宁,指经过各种努力,克服了危机,适应了环境与自身的变化,使身心健康维持在最佳水平。框架中所有通路都是双向的,反映了在每个部分之间都存在着互动作用。
 
(二)应对方式的种类
应对方式种类很多,一般根据应对的指向性和应对努力方式(认知性或行为努力)这两种特点进行划分。
1.根据应对的指向性分类  可以把应对方式分为问题取向和情绪取向二类应对方式。问题取向应对方式主要着重于改变现存的人与环境关系,个体针对已察觉的问题(应激原)或者采取积极的努力,寻求解决问题,或者回避问题。情绪取向方式则着重于调节和控制应激时的情绪反应,从而降低烦恼并维持一个适当的内部状态,以便较好地处理各种信息。
举例:某实习护士几天后将参加护士执照考试,由于前几次模拟考试成绩不理想,故自然会担心是否能通过考试。这种情况下,采用问题取向应对方式会有二种选择,抓紧复习,主动迎接考试,或者放弃考试机会。第一种选择不能够降低应激反应,第二种选择则转移了应激性刺激。结果,该护士决定不回避考试,每天坚持长时间复习,与此同时,她还使用了情绪取向应对方式,具体做法为:白天在图书馆看书,晚上回家后洗一个热水浴,接着坐在沙发上边听音乐边欣赏一本好书,使自己完全放松,有时也与朋友一道渡过一个轻松的夜晚。
2.根据应对努力的方式分类  Moos和Schaefer(1993)首先把应对方式分为认知和行为性的两类应对,然后结合应对的综合性概念框架,考虑应对取向性因素,在前面两类基础上,进一步划分出认知探索型、行为探索型、认知回避型、行为回避型共四大类八个亚型(表3—7)。
(三)应对方式影响健康的途径
应对方式作为应激过程的一部分,必然影响个体的健康,其作用的主要途径如下:
1.通过影响个体所体验的应激反应频率、强度及特征而影响健康。
2.通过习得与应对方式有关的生理功能影响健康。如血压升高可伴随压力感受器的兴奋而产生镇静作用,在长跑锻炼时,这种升压反应可以短期降低焦虑情绪。
3.通过不良的应对行为(生活方式)来影响个体健康水平。如有的人以吸烟、酗酒方式来应对应激,从而引发或加重疾病。
4.对疾病本身的应对方式又是影响疾病进程的重要因素。例如;慢性支气管炎病人常以吸烟有利排痰为由而拒绝戒烟,从而加重疾病。长期无病者有时忽视微小症状而酿成大病。
 
四、护理工作应激
护理工作应激是指护理工作中的各种需求与护士的生理、心理素质不相适应的一种心身失衡状态,近年来已引起护理和心理学工作者高度重视,成为护理心理学研究的重要方面。大量研究结果表明,护理工作具有较高的应激危险性,护士应激水平通常高于医师、药剂师及一般人群应激水平,持续高水平应激对护士的心身健康和工作质量有显著的影响。因此,护士有必要了解护理工作应激的特征和规律,掌握控制应激的方法,从而增进护士的心身健康,提高护理工作质量。
(一)常见的护理工作应激原
护理工作应激既有社会医疗卫生服务需求变化方面原因,又有护理工作本身及护士的生理和心理等多方面原因。国外研究者通过对护士心理应激进行广泛和深入的研究,发现以下六个方面的护理工作应激原较为常见。
1.与护理工作性质有关的应激原  护理工作要求护士密切接触病人和病人家属,对病人健康负有重要的责任,有关研究证明对人负责的工作比对物负责的工作所产生的应激程度要高。病人病情变化多端,不确定性因素多,护士必须及时观察病情并迅速作出护理处理,工作难度大,难度越大应激刺激强度越高。护理工作范围很广,护士既是病人的治疗执行者,又是日常医疗活动的管理者,还是病人的生活照顾者和病人家属的关心者,事无巨细,均须操劳,容易发生应激。研究人员还发现,病人的状况(病容、呻吟等)和护理工作环境(紧张气氛、难闻气味等)在一般情况下均为负性感官刺激,给人不快感觉。
2.与工作负荷有关的应激原  由于人们对医疗卫生服务的需求日益增长,护士数量已较普遍地相对不足,致使部分护士工作负荷过重。研究发现随着工作负荷加重,护士病假率亦随之增高,使在岗护士数量更为短缺,工作量更为加重。此外,护士所受训练不当,会加重护士心理负荷,给人一种筋疲力尽、喘不过气之感。工作或心理负荷过重是引起护士应激的重要原因。同时,也应看到工作负荷过轻也是一种潜在的应激原,因为个人的能力和专业技能被忽视,得不到表现,也会引起心理应激。
3.与护理工作中人际关系有关的应激原  护理工作中人际关系主要包括护士与病人关系(护—患关系)、护士与病人家属关系、同事之间关系、护士与医师关系等。其中最基本的关系是护—患关系,与护士工作成绩和应激水平有直接的联系。工作关系越复杂,角色冲突越明显,应激强度越大。而良好的护—患关系、病人家属与上司的理解和支持、同事间的经常沟通、医护的相互协作与配合均有助于消除或减轻护理工作应激。同时,创造一个民主的、开放的、相互赞赏的工作气氛,使护士有机会参加和讨论工作中间题和病人治疗计划,无论是对护理工作本身,还是对工作应激的缓解都有非常积极的作用。
4.与对护士期望有关的应激原  人们把护士誉为“白衣天使”,寄予厚望。然而,在实际工作中护士并不能满足所有病人的每一个期望。此时,有的护士难免不感到工作压力,难免不有所失望。此外,护士经常面对实际工作需要与医学伦理相互矛盾的两难问题,尽管使人困惑,但必须处理,必须适应。例如,对于脑死亡病人,事实上各种治疗已不能使病人起死回生,但有时仍要全力以赴不惜任何代价去延迟病人的心肺功能停止;对于危重病人,一方面要求护士克制个人情感,理智地去抢救病人,另一方面抢救病人时护士又必须有一定情感的投入和适当的情绪表现,只有两方面保持恰当的平衡,才为病人、病人家属和同事所接受。
5.与接触濒死和死亡病人有关的应激原  护士在处理濒死和死亡病人过程中会出现各种各样的复杂反应,其中常见的反应为丧失与忧伤。面对无数的病人被病魔夺去生命,护士难免会有一种对自身价值否认的无可奈何、若有所失之感,继这种丧失而来的是痛苦的忧伤心境。库布勒—罗斯把人们面对不可避免的丧失时所表现的典型忧伤反应分为五个阶段:①否定与震惊;②,喷憨,对为什么丧失发生百思不解而怨天尤人;⑧矛盾思索,个体凭借想象思维试图延缓丧失的必然发生;④忧郁并开始无可奈何地接受现状;⑤积极接受,认识到生与死均是生命的自然过程,应积极面对。西蒙斯把突发性丧失之后的忧伤反应分为三个阶段:①骇然大惊,矢口否认阶段;②强烈的忧饬反应阶段;⑧丧失和忧伤的整合阶段。影响护士面对濒死和死亡病人应激反应的因素很多,既有病人方面的,如病人年龄、社会地位÷死亡的可预测性等,也有护士本身方面的,如护士的训练程度、工作经历、个人认同、与病人熟悉程度、对病人负有的责任等,因而护士的丧失与忧伤反应的强度和规律不一定完全符合上述阶段反应特征。现有研究结论表明,年轻的、缺乏经验的护士对死亡的应激体验强度远高于有经验的护士。
6.与工作—家庭的矛盾有关的应激原  目前在岗护士半数以上为已婚者,肩负工作与家庭的双重压力。护士工作中的负面感受有时会影响家庭生活和谐气氛,而对家庭的责任和家务琐事难免不消耗护士部分精力,增加工作压力,如果二者不能维持良好的平衡,就会有矛盾,成为一应激原。但是,应该看到良好的家庭关系是护士缓解工作中应激的主要社会支持来源,而工作成就感又是维持良好的家庭生活的重要因素。因此,工作与家庭的关系既是一种潜在的应激原,又是应激反应的重要调节因素。
(二)护士工作的应激反应特点
护士面对高强度的或作用持久的护理工作应激,如果不能进行积极的应对并及时、有效地控制,就可能发生应激反应。此时,护士的应激反应可以是生理的、心理的,也可以是行为方面的。在生理方面,常见头痛、乏力、心慌、胃肠不适、全身肌肉胀痛等多系统器官组织的主诉和症状;在心理方面,常见焦虑、沮丧、不满、厌倦、心理疲备、不良情感、自尊性低、怨恨、冲动、人际关系恶化、压抑及注意力难以集中等;在行为方面,大都是护士过多采用无意义的、消极的应对方式所导致的行为后果,如频繁地就诊、吸烟、饮酒、使用或滥用麻醉药物或一般药物、饮食过度或厌食、放荡不羁、攻击等,极少数者可出现毁物、自伤、自杀行为。过度疲劳综合征这一术语,作为工作应激特征性反应之一,近年来越来越多地在有关护理工作应激的文献中出现。所谓过度疲劳综合征,是指由于工作应激过强或过于持久,使个体的体力和脑力消耗过度,超过了个体所能承受的限度,从而引起一系列的身心病理反应。该综合征主要有三方面表现:①情绪耗竭,表现为精神上极度困乏、精疲力尽、面容憔悴、意志降低、情绪反应脆弱等;@工作能力下降,表现为注意力分散、记忆下降、动作缓慢且精确性差、思维灵活性差、。自控能力下降、工作效率明显减退及工作差错增多;⑧人格解体,属于一种自我意识障碍,以个体不能确认自身的真实感觉为特征,个体或者感到周围环境似已发生了改变,例如似乎觉得周围物体变大、变小、变形、变近或变远、变得模糊不清或如梦境一样,这种情况称为现实解体,个体或者对自己的身体形状体验发生了改变,如感到身体整体或部分变大、变小或分离等,称为躯体解体,也有部分护士感到情感麻木、难以表达情感体验,如不能哭、不能忧愁、不能爱和恨,称为情感解体。还有的过度疲劳者可能体验到失重感、漂浮感、时间变慢或者变快或者倒流等非真实性感觉。许多西方国家研究者发现,过度疲劳综合征与护士工作满足程度降低、病假、旷工、辞职及职业改变有密切关系。
(三)影响护士工作应激的主要因素
许多因素可以影响护士对工作应激原的感受和应激反应强度,概括起来主要有护理环境、护士个人工作经历、护士个人心理素质及工作环境中的社会支持四个方面。
1.护理工作环境  一般而言,在内科病房(尤其是心血管病房)、急诊室和监护病房(ICU病房)工作的护士,工作负荷重,紧张程度高,病人病情复杂,变化迅速,护理工作可控制性和可预测性程度低,加之病人住院治疗时间较长,效果缓慢,与濒死和死亡病人接触多,不容易建立起工作成就感,因而经常处于高应激水平状态,导致内科病房护士工作满足程度较外科病房护士低。此外,国外研究者发现女病房护士比男病房护士应激水平高,原因可能与病房护患关系和社会支持资源的差异有关。
2.护士个人工作经历  实习护士或缺乏护理工作经验的护士与工作时间长、经验丰富的护士在应激水平和感受到的应激原种类上有很大差异。通常,护士刚参加护理工作时,期望水平较高,希望获得工作成就感,但由于缺乏工作经验和应对护理工作应激的能力,容易遭受挫折,出现强烈的应激反应。相反,有经验的护士,面对同样的工作应激原,大都能有效地处理,从容的应对,不容易产生挫折,很少或者仅出现轻至中等度的应激反应。此外,由于新参加工作的护士与有一定资历的、经验丰富的护士的工作任务、承担的责任及应对能力上的差异,使她们所面对的工作应激原种类不同,即使面对相同的工作应激事件,其应激感受强度亦有很大差异。一般而言,新参加工作的护士感受到的高强度的应激原常常与工作经验和应对能力缺乏有关,如护理剧痛病人、癌症病人、绝症病人或濒死病人,处理护患关系,与沮丧病人家属沟通,护士角色混乱,对自我价值缺乏正确认识等,而有一定工作经历的护士较多地感受工作负荷过重,责任过大,工作—家庭矛盾等方面的压力。国外一些研究结果表明护士在参加护理工作一年内满足程度低,辞职、改行率高,与这一期间工作应激水平高有直接关系。
3.人格  护士的人格特征对护理工作应激具有一定的调节作用。一些研究者采用艾森克人格问卷(EPQ)和其它一些人格问卷测试部分护士后发现,人格外向者倾向于主动寻求新颖的、变化的活动,对单调的、重复性工作耐受性低,易导致应激;人格内向者倾向于回避变化不定的活动,对单调的、重复性工作耐受性高,较少出现应激反应;具有A型行为类型特征的护士常常表现出高水平的应激反应。应对方式与人格关系密切,在应激调节中起着重要作用。大量研究结果证明,护士如能多采用积极应对方式,如主动与别人讨论问题,积极解决问题,尽可能多地考虑事物积极的、有利的方面等,工作应激水平就低;反之,采用消极的应对方式,如回避问题、否认问题存在、幻想、自我责备、借酒消愁、或者只考虑事物消极的、不利的方面等,工作应激水平就高。有时回避、否认、幻想等这类消极应对方式也可暂时减轻护理工作应激,但问题依然存在,且越积越多,常带来更高水平的工作应激反应。目前普遍认为,大多数护士随着工作经验的增加和应对技术的成熟,在工作中均能自觉地采用积极应对方式,因此尽管每天面对大量的应激性工作事件,但较少出现严重的应激反应。
4.社会支持  社会支持能有效地缓冲护士工作应激,护患之间、医护之间、同事之间及上级护士与下级护士之间相互理解和支持,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各种矛盾,提高护士耐受应激原的能力。国外一些研究结果表明,外科护士社会支持资源较内科护士丰富因而工作应激反应相对较低;医护之间或上级护士与下级护士之间如果处于一种冷漠的或对抗的、缺乏支持的相互关系,则护理工作应激水平增高;而开放的、融合的和相互支持的关系则能有效地缓冲各种工作应激原的作用,降低应激反应水平,提高工作满足程度。五、应激的处理方法
一般情况下,大多数人均能使用自己的应对方式,有效地处理应激。只有当应激反应比较严重或者持续时间较长时,才需要专业人员参与,帮助处理应激。应激处理技术很多,归纳起来可分为一般性处理方法、专门的心理咨询与治疗技术、危机干预技术及药物治疗这四个方面。这里着重介绍应激一般性处理方法、危机干预技术及药物治疗方法,专门的心理咨询与治疗技术请参阅本书第六章。
(一)应激的一般性处理方法
应激的一般性处理方法包括:常规运动锻炼,恰当的饮食、营养、休息,有效的时间管理技术,一般心理和社会支持技术。一般性处理的目的在于培养个人良性的健康习惯,得到充足的社会支持资源,从而减轻或消除应激对个体身心健康的损害。护士应长期坚持对应激或应激高危者进行这方面指导,这种指导在应激前、应激中及应激后均可进行,这样既可以起到预防应激发生的作用,又具有减轻他们的日常生活中应激或长期慢性应激的作用,还可对重大应激起到基础性治疗作用,因此这些方法对健康者、患者及患者家属均可适用。
1.常规运动锻炼  常规运动锻炼可以增强个体心肺功能,增加血液循环,改善肌肉张力和姿势,控制体重,减轻紧张,促进肌肉放松,从而达到缓解应激反应和提高个体应对应激的能力。同时常规运动锻炼可显著降低心血管疾病的危险性,促进许多慢性躯体疾病患者的功能恢复。
散步、慢跑、太极拳、跳舞、各种球类活动等都是较好的运动,一般每周运动5—6次,每次1小时左右即可,有慢性疾病史者或躯体疾病高危者需在医护人员指导下进行运动锻炼,需要制定周密的运动计划,一般每周至少3次,每次30~40分钟。医护人员制定运动计划时,要提醒运动锻炼者注意运动前要进行热身运动,运动结束前进行恢复运动。热身运动可以促进肌肉血液循环,增加关节灵活性,减少运动损伤;恢复运动可使身体各器官功能逐渐恢复到平常状态。
2.饮食与营养  处于应激中的个体,能量代谢加快,消耗增加,需要及时得到营养补充,增强机体抵抗应激的能力,防止机体进入衰竭状态。因此,保持恰当饮食与良好的营养状况在应激处理中具有重要作用。
研究结果表明,良好的饮食习惯和恰当的饮食摄入均能提高个体应对应激的能力,减轻应激对机体的损害,而不良饮食习惯和饮食摄入不当可以增强应激反应,使个体易激惹、多动、焦虑,加重应激对机体的损害。因此,对于应激者,应建议他们保持健康的饮食习惯,注意不要过少饮食或过度饮食,饮食过少,不能及时补充应激时能力消耗,饮食过度使体重增加,增加了机体负担;应告诉应激者吸烟、饮酒会加重应激反应,要控制或戒除;饮食平衡搭配有利于提高机体抵抗应激的能力,应鼓励应激者多进食含有丰富的维生素、矿物质及营养丰富的食物如蔬菜、粗粮、水果等,多饮开水及营养饮料,适当补充肉类食物如鱼、鸡、鸭等,限制盐、精制糖、咖啡因、脂肪及高胆固醇食物摄入。
3.休息  帮助应激者养成良好的休息和睡眠习惯,安排足够的休息和睡眠时间,这样才可能使应激者消除疲劳,精神放松,有足够的精力解决面临的问题,成功地渡过应激阶段。
4.时间管理技术  应激者常常时间管理混乱,不能有效地利用时间,因而不能从容地应对应激。时间紧张、工作忙乱也常常是应激的原因之一。因此,应该让应激者学会正确的时间管理技术。这项技术内容包括:(1)帮助应激者建立符合实际情况的工作和生活任务表,决定优先处理的任务顺序;(2)让应激者学会说“不”,即不轻易打断自己正在进行的活动,要使应激者理解没有人能够满足所有人的需要,要学会区分哪些请求可以立即满足,哪些请求需要推迟满足,哪些请求可以忽视不管。
5.心理与社会支持  一般心理支持可以帮助应激者清醒地认识当前的处境,鼓起战胜困难的勇气,其具体训练方法详见本书第六章。社会支持可以缓冲应激原的作用,减轻应激反应。因此,护士应尽可能地扩大应激病人的社会支持资源,调动病人的家庭成员、朋友、同事等给予病人尽可能多的关心和帮助,帮助住院病人在病友中建立新的支持网络。同时,良好的护患关系,尽可能地对病人通情,给病人提供正确的信息,纠正病人错误的认知,帮助病人尽快适应病房生活,其本身就是一种有效的社会支持。
(二)危机干预
当个体遭遇到不可预料的、重大的应激性事件,引起严重的应激反应时,应立即给予危机干预。危机干预是一套治疗性技术,用来帮助个体及时处理特殊的、紧急的心理应激。这套技术不涉及应激者心理深层的冲突,也不对应激者的问题根源作“考古”性的追索,而是强调迅速满足减轻个体应激后果的当前需要,使应激者各方面功能尽快地、最大限度地恢复到危机前水平。这套方法对护理工作人员较为适用。
这里所讲的危机,是指当个体不能用常规的应对策略处理当前突发的、重大的应激性事件时出现的强烈的情绪反应,此时表现为行为失调,难以决断,解决问题能力迅速下降,工作或生活中失败大量增加。危机通常可分为情景性危机和发展性危机。情景性危机是指个体对特殊环境中外部事件的突发性反应,例如分娩、急性躯体疾病、受到攻击或强奸、亲人死亡、难以预料的失业、重大事故等,情景性危机表现多样,具有突发性及持续时间短暂的特点,发展性危机则是当个人不能完成心理某个阶段发展任务时,影响了正常的心理发展,导致危机的出现,例如父母离异对儿童的影响,儿童受虐待,刚毕业的大学生找不到工作等。发展性危机较多在心理关键期发生,可以突然发生,也可逐渐发生,持续时间一般较长,其关键是现实的环境和自身条件不能及时地满足心理发展的需要。
作为一名护士,面对发生危机的病人或同事,应及时制定危机干预计划,紧急地处理危机者当前问题,重点在于给予危机者及时的心理支持,尽快地让危机者接受当前应激性困境的现实,尽可能地帮助危机者建立起建设性应对机制,具体方法包括:
1.保持与危机者密切接触  情况紧急时,护士应尽可能地陪伴在危机者身旁,建立起良好的护患沟通关系,耐心地引导和倾听危机者叙述,了解危机发生的原因,同时防止危机者发生意外。
2.及时地给予危机者心理支持,采用支持性心理治疗技术,给予危机者支持的方法参阅本书第六章。
3.调动一切可以利用的社会支持资源  护士应尽快摸清危机者各种社会联系,利用各种社会支持给予危机者关心和帮助。
4.帮助危机者正确地认识所发生的事件  尽可能地使危机者接受当前不利的处境,帮助危机者客观地、现实地分析和判断应激性事件的性质和后果,及时纠正危机者歪曲的认知。例如,某些平常健康者在体检中发现患有癌症,病人往往没有心理准备,情绪波动强烈,行为不知所措,自觉即将离开人世。这些反应通常都与病人对癌症歪曲的认知有关,即错误地把癌症看成绝症,无法医治。此时,护士应耐心地把有关痛症的知识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传达给病人,纠正病人对癌症的歪曲认识,建立起正确地认识,从而使病人产生战胜疾病的希望。
5.帮助危机者建立积极的应对策略  危机者之所以产生危机,是与他们使用了较多的破坏性防御机制和消极的应对方式有关。因此,要对危机者所使用的应对策略进行仔细分析,明确指出哪些应对策略是无效的,应当放弃,同时要引导危机者用积极的应对策略取而代之。并且要根据危机者的具体情况,采用不同的积极应对策略。例如对丧失亲人者,应更多地使用升华机制和采取合理的行动策略,化悲痛为力量,以实际行动完成亲人未竞的事业等,对工作中遭受重大挫折者,合理化、替代、认同、鼓励及认知和行为探索方式可能更有效果。
6.鼓励危机者在现实工作或生活中解决问题  只有在实际环境中采取有计划、有步骤的行动,去解决存在的问题,才能最终战胜危机,恢复心理健康。因此,应鼓励危机者按计划积极行动,在现实环境中验证行动的有效性,坚持有效的行动,放弃无效的方法,才能逐步摆脱危机。
7.反复评价效果,选择最佳干预方法  在危机干预中,护士应在每一个阶段分析和比较干预效果,找到最佳干预方案和方法,才会获得理想的效果。如果上述方法均不能产生效果,最好请有关临床心理专家会诊,采用专门的心理咨询和治疗技术进行干预,以免错过治疗时机。
(三)护理工作应激处理要点
上述处理应激的一般方法也同样适用于护理工作应激处理。针对护理工作中的一些特殊应激原,有些学者建议采用以下处理程序,可以预防护理工作应激发生或者减轻护理工作应激反应。
1.在进行某项护理工作前,要清楚地知道该项工作的需要、目的及各阶段的目标。
2.要明确该项工作的困难和问题。
3.认真分析自己的能力、兴趣及完成此项工作的不足之处。
4.针对所存在的问题,提出具体的解决方法。
5.在解决问题中不断陈述自己的行为和行动目标。
6.在解决问题的每一过程中,及时分析和比较行为效果,总结经验。
7.选择能带来最佳效果的方法进行该项工作。
(四)精神药物治疗
应激反应过于强烈时,需要采用精神药物辅助治疗,尤其对具有明显的焦虑、抑郁反应者,使用抗焦虑剂和抗抑郁剂能加速减轻应激反应,增强上述各种应激处理措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