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拉勾大班音乐教案:弟子规(四)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08 02:08:59
 

弟子规(四)

主讲人:进士☆梦

 

感谢大家今天来到这里继续共同学习弟子规的内容。今天一开始,我们还是首先复习一下弟子规的经文,在上周我们一同了解了关于谨的内容。

弟子规

总 叙

弟子规 圣人训 首孝弟 次谨信

泛爱众 而亲仁 有余力 则学文

父母呼 应勿缓 父母命 行勿懒

父母教 须敬听 父母责 须顺承

冬则温 夏则凊 晨则省 昏则定

出必告 反必面 居有常 业无变

事虽小 勿擅为 苟擅为 子道亏

物虽小 勿私藏 苟私藏 亲心伤

亲所好 力为具 亲所恶 谨为去

身有伤 贻亲忧 德有伤 贻亲羞

亲爱我 孝何难 亲憎我 孝方贤

亲有过 谏使更 怡吾色 柔吾声

谏不入 悦复谏 号泣随 挞无怨

亲有疾 药先尝 昼夜侍 不离床

丧三年 常悲咽 居处变 酒肉绝

丧尽礼 祭尽诚 事死者 如事生

兄道友 弟道恭 兄弟睦 孝在中

财物轻 怨何生 言语忍 忿自泯

或饮食 或坐走 长者先 幼者后

长呼人 即代叫 人不在 己即到

称尊长 勿呼名 对尊长 勿见能

路遇长 疾趋揖 长无言 退恭立

骑下马 乘下车 过犹待 百步余

长者立 幼勿坐 长者坐 命乃坐

尊长前 声要低 低不闻 却非宜

进必趋 退必迟 问起对 视勿移

事诸父 如事父 事诸兄 如事兄

 

朝起早 夜眠迟 老易至 惜此时

晨必盥 兼漱口 便溺回 辄净手

冠必正 纽必结 袜与履 俱紧切

置冠服 有定位 勿乱顿 致污秽

衣贵洁 不贵华 上循分 下称家

对饮食 勿拣择 食适可 勿过则

年方少 勿饮酒 饮酒醉 最为丑

步从容 立端正 揖深圆 拜恭敬

勿践阈 勿跛倚 勿箕踞 勿摇髀

缓揭帘 勿有声 宽转弯 勿触棱

执虚器 如执盈 入虚室 如有人

事勿忙 忙多错 勿畏难 勿轻略

斗闹场 绝勿近 邪僻事 绝勿问

将入门 问孰存 将上堂 声必扬

人问谁 对以名 吾与我 不分明

用人物 须明求 倘不问 即为偷

借人物 及时还 后有急 借不难

凡出言 信为先 诈与妄 奚可焉

话说多 不如少 惟其是 勿佞巧

奸巧语 秽污词 市井气 切戒之

见未真 勿轻言 知未的 勿轻传

事非宜 勿轻诺 苟轻诺 进退错

凡道字 重且舒 勿急疾 勿模糊

彼说长 此说短 不关己 莫闲管

见人善 即思齐 纵去远 以渐跻

见人恶 即内省 有则改 无加警

唯德学 唯才艺 不如人 当自砺

若衣服 若饮食 不如人 勿生戚

闻过怒 闻誉乐 损友来 益友却

闻誉恐 闻过欣 直谅士 渐相亲

无心非 名为错 有心非 名为恶

过能改 归于无 倘掩饰 增一辜

讲到信,我们看“信”这个字,人、言构成信,人讲话一定要真实,不真实就不信。 所以信的第一条经文就是:

【凡出言。信为先。诈与妄。奚可焉。】   

讲话也要注重你有没有真诚,没有真诚,没有诚意,我们晓得人与人之间交往,最频繁的、最容易沟通的就是言语,最容易表达的就是言语,言语如果不能建立在互信这种基础上面,人与人的交往就可以说是非常的虚伪、非常的虚假。

  所以这里也告诉我们,从小我们要建立自己家里的弟子要有诚信、要诚实,从小做人就要懂得诚实;在家里不能诚实,到外面就有可能犯诈欺行为,欺骗别人的这种言语都有可能会出现。

  所以这里讲到‘凡出言,信为先’。凡是讲话,我们首先一定要注意到,你讲出来的话是不是真话。所以所讲出来的话,要以信实为第一。

在《论语》里有这样一句话,“古者言之不出,耻躬之不逮也”。什么意思?就是说以前的人,对于自己的言语非常的重视,每一次要讲话之前,他都会三思,思考看看这句话可不可以讲、该不该讲,讲了之后我有没有办法做到。所以每一次讲话,就很怕自己没有办法做到。“耻躬之不逮”,这个“耻”,就是会认为自己讲出来的话,做不到是一个很大的耻辱。这里又讲到,我们知道讲话首先要建立在信用上面。

再来告诉我们,‘诈与妄,奚可焉’。这个“诈”就是欺骗,“妄”就是不真实的语言,不诚实、不老实的语言。“奚可焉”,“奚”是怎么可以的意思,怎么可以做?“可焉”,可以做。讲话已经要很老实了,那么这些欺骗别人,讲不真实的话,怎么可以做?不真实就是谎话,说谎话。

  这里也要特别提出一点,有很多家长非常相信自己的小孩,自己的子弟,小小年纪肯定不会说谎话。在过去,父母可以这样认为,很有道理,很正确。可是我们晓得,现在环境大不如前,有一些孩子他很聪明,他从电视上、从电影里头学到了很多绝活,欺骗的绝活。老师有时也会被学生欺骗,譬如说作业,回到家里跟母亲说作业放在学校,或者说今天没有作业。去到学校以后,就骗老师说昨天家里有事情,所以作业来不及写;昨天因为家里有重要人物来,所以我们就陪他吃饭,做什么什么,谎话一大堆。所以我们在家里,我们也要看,子女他的言语,你只要看着他的眸子,如果有讲谎话,我们从他的神情当中,也可以窥见出来言词有闪烁,就可以晓得孩子有诈骗的行为。

所以这个“诈跟妄”,从小我们就要告诫自己的子弟,千万不可以说谎话,一发觉,一定要马上处理。处理管教的方式,前面讲“父母责,须顺承”。你要看孩子他有没有接纳你,有没有接受你的教诲,你从你跟他的对应当中,你就可以清楚,可以了解。如果你看到孩子的眼神是瞪着你,这个时候父母的教育方式,你要再稍为调适一下。如果你在教小孩,你发觉孩子的眼神,他没有忏悔,没有悔改,心里怀恨会表现在颜面上,我们也要特别注意,这个时候你必须要观察孩子的习性,有的吃软不吃硬,有的是一定要吃硬不吃软。所以我们在教导孩子的时候,没有一定标准,善于观察小孩。

当然今天很多父母会说,世道变了,小孩子不要轻易跟陌生人说话。包括很多朋友在工作和生活中都保持着高度警惕,哪怕是有人问个路都会很紧张。同样还有的朋友经常说,我就是因为太老实,不会说话所以吃亏,如果自己当时不说实话就好了

我们在这里谈到人与人相交的信,不仅仅真话和假话的问题。是一种诚恳,假如我们把所有的谎言都合理化,那这个世界就太可怕了,所以我们今天说到这个信字,大家可以简单的理解为照实说,如果不方便说,我们可以不说,但是不能够假应承。答应别人的事情,要做到,当然如果我们做不到的,或者我们觉得有疑虑,不合理的我们也要学会拒绝和不答应。

 

【话说多。不如少。惟其是。勿佞巧。】

这一句跟上面也是由关联的,这里指出人不要有太多话,太多话往往是惹祸的根源,所谓“病从口入,祸从口出”,我们都晓得话传来传去,讲来说去,到最后都变质了。所以我们深深感受到讲话当中,彼此之间都有可能马上当场就听错;听错之后,它所延伸出来的问题可能会更大。我相信每一个人都有这样的经验,经常受困于流言,或者你不经意的一句话,到最后都惹出很大的麻烦。所以我们深深了解,话讲多了容易出毛病,我们就要特别注意。我相信有很多人都有这样经验。有这样经验,我们今天读到《弟子规》了,一定要切戒之,一定要戒除自己这种毛病,讲话多说无益。

如果要说话,‘惟其是,勿佞巧’。这个“惟其是,勿佞巧”,就是说我们讲话要把握一个纲领,凡是无意义的话,我们不要讲;有意义的话,可以彼此互相勉励。真实之话,我们可以多说;鼓励的话,彼此修身养性可以互相提携的言语,朋友之间可以多说无妨。讲好的话,讲真实的话,讲善良的话,这些都很好。“勿佞巧”,就是说我们讲话当中,有的人讲话八九不离十都是讲一些人我是非,说一些人家是非种种,都是讲这些无意义的话。或者说自己受到委屈,好像别人欺负他,不重视他,讲一些无关紧要的话。这些话讲得如果有偏颇的话,都会变成佞巧。为什么?因为有人讲话就是到处告状,不真实的话他到处讲。佞,就是不真实,偏颇。巧是巧辩,讲一些不应该讲的话语,这些都是不好的。

接着上面的话题,我们今天社会里常听长辈教训人说“不会说话”。那什么是会说话?在这里弟子规里讲的很清楚,会说话时能够说一些对大家都有益的话,是说该讲的话,要清楚场合、对象。

 

【奸巧语。秽污词。市井气。切戒之。】

‘奸巧语’,奸巧也是不真实之话。有时候我们总会感觉我没有做错,为什么会有很多流言?这些流言大部分都是有人破坏,讲了一些很难听的话,一般人所谓讲话狠毒,一般人就会感受到有些人讲话真的会伤人会刺人,这些都属于“奸巧语”,相当不好。有一句话提到“利刀割体痕易合”,就是被刀子割到,伤痕很容易愈合;“恶语伤人恨难消”,如果你用不好的言语去伤害别人,往往让他一生都觉得非常痛苦,很遗憾。所以这种恨会怀恨在心,往往他也会伺机报复。

  所以我们在言语当中,我们也要特别注意,为人父母的这些言语都一定要确实的戒,不能讲。如果父母经常在子弟面前批评这个,批评那个,这个子弟将来也会养成看到什么他也会不平则鸣。我们晓得,不平则鸣也很容易得罪别人。所以在言语上面,这一条就告诉我们一定要特别注意。

‘秽污词’,就是不好的言语,粗鲁的言语。有人骂人会讲一些脏话,甚至帮别人封一个不好听、不文雅的绰号,这些都相当不好。尤其同事、同学之间、小朋友当中,都很容易犯这种毛病。什么毛病?随便取绰号来取笑别人,这些都是属于“秽污词”,孩子千万不可以有这样的习气毛病。如果在家里,父母发觉自己的子弟经常口出恶言,也要很谨慎小心的来教导他。一定要告诉他:你不喜欢别人讲你不好,不喜欢听别人骂你;同理,你也不可以用这样的言词来加与别人。

  ‘市井气,切戒之’。“市井气”,就是指前面的这些,可以说是一般人,市井小民。这里“凡出言”到“奸巧语,秽污词”,可以说是一般人经常会犯的毛病,所以“切戒之”,应该要切实的改正过来。修行是修正自己的行为,学《弟子规》也就是改造自己,让自己更好。

‘苟轻诺,进退错’。如果我们没有明辨是非,我们不晓得,轻易的答应之后,“进退错”,进就是做也不是,退就是不做,都错。为什么?我们讲话首先要有信用,没有信用,我们又会觉得面子挂不住。所以这一条,它告诉我,在与人应对进退的时候,一定要谨慎小心。

  拒绝也是一种艺术,很高的学问。如果你没有办法达到,你要婉转,讲得让对方觉得你不是很严峻的拒绝他,也要让他下得了台。千万不要口气非常的强硬,这样也不好。

  在佛门里头有一句话说,“慈悲多祸害,方便出下流”,有时候我们与人方便,别人却变成随便。因为我们帮助了他,却反而造成反效果;有时我们一直同情他,你帮助他以后,反而让他更进一步造作罪孽。所以我们在帮忙别人做事的时候,在答应之前,我们要详细的问看看,他这个内容是什么,不要先答应之后再后悔,那已经来不及了。

所以这里也特别的告诉我们,我想很多人对于财物的借贷,往往都会有痛苦的经验。当好朋友或者亲人向你开口,向你借贷,借也不是,不借也不是。怎么办?这个时候我们要三思而行,一定要建立在智慧上。如果他是一时有困难,他的确是真的遭遇到困难,我们义不容辞,一定要雪中送炭,一定要帮助他。如果我们看到这件事情,它的影响,它有后遗症,它的危害很大,我们千万要适可而止,不能帮。肯定不看人情,一定要严加的拒绝,免得造成往后的遗憾。现在大家都知道传销的危害,传销就是利用亲情,友情来骗取钱财,所以大家无论在任何时候都要保持自己的智慧,无论是承诺自己做不到的事情,还是承诺将来会让人遗憾的事情,都是不智之举。

 

【凡道字。重且舒。勿急疾。勿模糊。】

这里也提到讲话的时候,‘凡道字’,“道”是讲话的意思。‘凡道字,重且舒’,这个“重”,一定要把重点讲出来,“舒”就是要流畅,把你交代的这些话语要流畅,要把重点讲清楚。不可以讲了一大堆,不晓得交代的事情为何,这样就等于白讲。同时也让对方没有办法明了,你所交代的是什么事。所以,此地也告诉我们,尤其是在团体里头,或者你是主管,或者你是部属,面对这样的沟通,有这种上对下或者下对上的沟通,我们一定抓住到讲话要清楚、要明白,尤其很重要的事情更应该要特别谨慎。

我在工作中有一个习惯,对于跟领导的沟通,一定会把领导的意图进行重复确实;与下属沟通的时候,也会要求他重复我的表达。这样也是担心自己在沟通中有所遗漏和不查之处。言语当中有很多的字音发音是一样的,如果没有很仔细,有时候我们也会会错意,这种都是不可预料的。所以讲话一定要清楚明白,让对方听懂,他的感觉是完完全全的清楚明了。

  ‘勿急疾,勿模糊’。它就告诉我们,讲话不可以太急躁。有时候很急,漏掉关键的一句话,或者一两个很关键的字,结果你因为太赶,漏掉了,就有可能差之毫厘,失之千里。所以我们在言语上面,一定要把握住一个要领,当你在交代或者传话的时候,一定要注意自己的吐字清不清楚。讲得不清楚,让对方做错是我们害他,不能责怪对方。讲得不明白,交代得不清楚,往往会有很大的后遗症出来,可能所做的全部都错误。

所以在言词当中,我们讲话要清晰、要明白。同时我们也要注意,你说话的声音速度太快的话,对方没有办法吸收,没有办法听清楚。尤其是在公众场合讲话时要把话讲清楚,宁肯慢一点,在语言中也尽量不要使用一些生僻的言辞,让大家做到都能够清晰地了解你的意思。

有的人讲话速度非常快,像机关枪一样,尤其是现在通讯发达了,很多人讲电话都有这样的经验,噼里啪啦讲完,讲完我们也忘了他刚刚讲的是什么。所以碰到这种情形,如果我们接电话的人,我们也不要紧张,一定要缓和下来,反覆再问他。因为如果交代我们是负责传话的人,在这一方面把关更要特别的谨慎小心,尤其是重要的事情,我们更不能忽略掉。

在这里给工作的朋友的建议是,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对于真正重要的事情一定要有文字的记录和沟通。有人会觉得很麻烦,有时候也是很必要的。

 

【彼说长。此说短。不关己。莫闲管。】

这里就讲到人与人之间相处,我们都喜欢谈一些人我是非。此地也特别告诉我们,当你有听到或者是看到人家一堆三五成群在讲一些不好听的话。所谓不好听的话,就是在讲别人的是非的时候,我们千万不要插进去,不要再去讲,把这个是非扩散传播出去。有时候,我们听到刚好别人讲的是我们的亲人,或者是我们的好朋友,都会觉得很难过。所以我们耳根清净,不听其他不好听的话,不听闲言是非,可以让我们不但耳根清净,而且心也会很安定。

如果大家都能够排除是非的困扰,我们这一生也会过得特别的快乐。为什么?流言的困扰往往很令人难过,甚至会难过一辈子。尤其伤害很深的言语,往往都是因为大家爱说话,传来传去,传到最后变了质,等你听到的时候,都已经不堪入耳,这个时候反而内心会很难过。所以当人家在讲话的时候,不关自己,千万“莫闲管”,千万不要去管他。不要闲着没事,电话拿起来就找朋友聊天。有时候就在你聊天当中,不经意的一句话,朋友把你的话再传出去,这个是非就扩散出来了。

 

【见人善。即思齐。纵去远。以渐跻。】

前面告诉我们,言语要谨慎小心,这关乎一个人的声誉和一个人一生立身处世的信用问题。这一条,它就告诉我们要扩充我们的眼界和度量。‘见人善,即思齐’。当你看到别人有善行,有好事,行好事,我们应该能够去接受他,肯定他。古人说“见贤思齐”,就是告诉我们要有这样的心胸,要提升自己。看到别人好的善良的一面,应该要想一想,“即”就是马上,马上反观自己,想一想他这样做很好,我们应该要向他学习才对。这个“齐”,就是希望也能达成像他这样的水平,达到这样好的境界。

‘纵去远,以渐跻’。即使我们做不到,能力没有办法像他这样做到,我们也要慢慢的学习,慢慢扩充自己的心量。“以渐跻”,希望渐渐的也能达到他的境界,像他这样的目标。在这里谈到渐跻,是告诉我们良好的习惯还有品行不是一日养成的,这需要不断地提醒和规范。一个人的改变也是需要时间和自我修缮的,正如荀子在劝学中提到的,故不积蹞步,无以致千里。

所以我们做父母的要学会经常肯定和鼓励自己的孩子,例如在学习弟子规中,开始的时候他可能只能做到一点,我们就要鼓励她,肯定她。例如我们做主管领导的对于员工的工作也要不吝于指教和表扬。

【见人恶。即内省。有则改。无加警。】

这里就讲到当我们看到别人有过失、有不对的时候,“恶”就是有过失、有不对、有不法的情形,‘即内省’,这个时候立即要先想到反省看看,自己是不是也像他这样,犯这样的过失。我们很多人在看到别人犯错的时候,有人会幸灾乐祸,觉得活该倒霉;有人会觉得,幸运幸好不时自己。这样的方式都不是最正确的方式。

我们应该赶快想一下,看一看自己是否做错的地方,是否会犯同样的错误?这样的例子,在生活和工作是非常常见的,在工作上看到同事的错误,在生活中看到父母的错误,我们更应该以别人的错误为镜子来检讨自身,如果有这样的不当,应当及时改正,如果没有的话也应该自我警惕。

这一点是很难做到的,我们看到很多人在教训别人,或者发现别人犯错的时候,都是火眼金睛;但是自己是否有这样的问题?有个说法叫做做人是两头挑担子,把别人的缺点和错误放在前面的担子里,把自己的放在后面。所以今天如果大家都能够做到及时反省,互相借鉴就很好了。

【唯德学。唯才艺。不如人。当自砺。】

从前面我们知道,人要扩充自己的心量之后,我们也要向这个好人学习;看到不好的,我们要反思自己。我们都晓得,做人最重要的要有德行;你有德行的话,你能服众。你在家里有德,

这里就讲到如何扩充自己的德行,‘唯德学,唯才艺,不如人,当自砺’。这个“德学”,我们所谓的八德,“孝悌忠信礼义廉耻”,这是八德;“忠孝仁爱信义和平”也是八德。所以好的这种德行,好的德能,不但自己要能扩充,要能学习,要能效法;同时,如果感觉自己在这些方面有欠缺,应该要勉励自己,好好在德学方面要加强。最简单的就是从孝悌开始。前面我们已经提到做为儿女的、做为学生的,做儿女的在家里懂得要孝顺自己的父母,做学生的在学校明白自己学业一定要认真,像这样也是德学的一种。因为你能尽自己的力量,达成应尽的责任,这个就是德学。

“才艺”如果不如人,应该要‘当自砺’。这个才艺我们都晓得,现今的人很羡慕别人的才华与才能,拥有才华的人,他在社会上往往比较吃香。如果你能一门深入,就变成这种才艺的专家。我们看到别人很有才华,他的才艺非常的高超,我们不能只有羡慕,我们都晓得成功的背后,往往是很多的血汗所堆积成的。所以我们在才德方面、学艺方面输给别人,这个所谓“输”,并不是你一定要跟他竞争。而是你觉得别人为什么可以做得那么好,学得那么好,我们应该要想一想,我是不是不够努力?所以才做得不好,才学得不好,成绩才会一落千丈。

我们在这里提到的是大家在生活中看到有才艺的人,看到才能出众的人,我们应该去主动地像他们学习,像他们靠近,才是一个人不断前进的动力源泉。

我们说“好学近乎智”。很好学的话是一个有智慧的人。如果一辈子不好学,我们没有能力,不但立身处世很困难,就是连照顾自己吃饭的能力都没有。所以从小对于家里的子弟,我们一定要告诉他,从小就要努力好好的学习。尤其在德行方面,做父母的更要加以谨慎的教导。

 

【若衣服。若饮食。不如人。勿生戚。】

这里就讲到品德才学,这些非常的重要,一定看到别人很好,我们要向他学习,向他效法。可是如果在物质的享受方面,我们就要降低我们的享受。不要看到别人穿得好,吃得好,生活水准很高,然后拼命向他追求学习,这个是不对的。

    现在的生活水平很优越,大家见面的时候首先看看衣服是不是名牌,吃饭的时候先看看饭店的档次。在今天的物质社会里,要说没有对比和心理的不平衡是不实际的。

但是任何一个人的生活和消费都应该建立在自己的能力基础之上,只要我们是凭借自己的努力,在自己的能力范围之内,我们当然都希望自己过得更好一些,穿得更好,吃得更好,无论对自己还是子女,我们这样的心态都是正确的。

但是对于那些过得比我们好,物质条件更优越的朋友,我们怎么去看待他们?‘勿生戚’。这个“戚”就是觉得难为情,觉得脸上挂不住,很难过。物质享受比别人差会起了这种羡慕难过之心,这些都不对。

所以无论是我们自己生活,还是对于子女,我们都应该有这样的精神和理念。对于小孩子而言,如果小时候就开始学会攀比,将来大了以后就不能够正确看待物质与生活的关系,正所谓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从小培养正确的节俭观是很必要的。

 

【闻过怒。闻誉乐。损友来。益友却。】

这里说到的是人际交往中一个很有趣的现象,我们都晓得彼此见面,我们都希望对方能讲好话,我们也讲好话回应对方。可是我们难免也会听到,有人会直接讲我们的过失。如果是这样的话,就诚如这一条所说的,你喜欢听好话,不喜欢听不好的;当别人专门讲你不好的,你会很生气。如果是这样的话,这个好的朋友会渐渐的远离你。

“闻”,就是听到,“过”就是直接讲出你的不对,你听到很生气;你听到人家夸你,赞美你,你很高兴。这样就是‘损友来,益友却’。因为你喜欢听好听的,这就会引来很多专门讲好话给你听的,你永远看不到你的过失,损友会渐渐的接近你。“益友却”,好的朋友也会逐渐的疏远于你。

我们常说好的朋友是面镜子,镜子是什么? 镜子就是能够真实的反映你自己的东西,只有真正的朋友才会当面提出你的过失,因为他关心你,所以替你着急。

如果你生气,他讲了一次,下一次肯定他不会再讲。为什么?他怕跟你生气,大家不愉快。人很难明白自己哪里有过失、有缺失。如果你不能接受朋友规劝你的,讲你不对的,你没有这样的雅量来接纳,你的朋友、好的朋友当然会渐渐远离你而去。不好的朋友,损友就是不好的朋友,他会渐渐的接近你。

孔子说“益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这里说到的就有直言不讳;然后损友也有三,也有三类“友便辟,友便佞,友善柔”。专门讲好听的话,专门找你去吃喝玩乐,专门讲一些你爱听的假话,用这些话来欺骗你、诱惑你、蛊惑你,这些都属于损友。所以,结交朋友非常的重要。

所以在这里要说的更多是对已经走上社会的成年人,身边的到底谁是经常提醒你,劝你的人;谁是每天根据你的心情,说好话的。

在现在这个社会里,大家经常能够碰到酒肉朋友,吃饭有人去了;也能够在生活中遇到聊天的朋友,话里总是很投机;但是又有几个是真正的患难之交?所以交友是一个很慎重的事情。

 

【闻誉恐。闻过欣。直谅士。渐相亲。】

闻誉恐,这里就讲到当我们听到有人赞美我们的时候,我们一定要有恐惧之心,为什么?有很多人不理解,有人夸我当然应该高兴啊。

闻过欣’。听到人家讲你不好,怎么办?我们要很开心!又有人会不理解,认为我怎么会开心,开心不起来的。

其实很多人就是因为没有做到这两点,所以最后从成功走向了失败,这里其实告诉我们的是,有人夸我们的时候也不要飘飘然,因为他夸你也许是有求于你,或者只是随口说说,就算自己真的很好,也不代表什么。

听到有别人说自己不好,指出缺点的时候,也不用着急生气难过(尤其是一些女同志),我们要想想是否是真的有做得不好,如果没有我们应该要高兴,如果有我们也应该高兴又发现一个可以改进的缺点。

‘直谅士,渐相亲’。“直谅士”就是好的朋友、正直的朋友,他会渐渐的与你接近。我们都晓得,人一生不可能没有犯错,但是你听到别人对你有所过失会肯跟你讲,我们第一个应该要感激他。为什么?什么人才会去说你的过失,前面已经说过了,能够这样跟你说的一定是最关心你,最为你着急的人,除了父母能够交到这样的朋友也是人生不可多得的幸事啊.

所以我们对于肯告诉我们过失的人,一定要感激他!在这里我们成年人的自我处事是当如此,但在对子女的教育上可能就要有所技巧了,因为小孩子都很直率,也容易受伤害。所以我们要告诉他们,别人指出他的缺点是为他好,让他不去记恨别人,也不去讨厌别人,而是引导他去想如何做得更好。

 

【无心非。名为错。有心非。名为恶。】

这里讲的是过与错的区别,很多人都喜欢说这个不是我的错。那什么是错,古人说的很明白,过错的区别在于是无心,还是有心。

如果你是有心去做一件坏事就是恶了。

每一个人,我们想一想,这一生都有过失,都有过错。如果无心所犯的过失,我们非常的难过,难过到终日没有办法原谅自己,这样也是错误的。

 

【过能改。归于无。倘掩饰。增一辜。】

在这里我们谈到的是怎么去看待自己的过错,常见的有两种态度,一种是掩饰,很多时候再我们犯了过失的时候,很多人第一反应是先想想这个事情能不能掩盖过去。

另外一种是自责,也有的朋友会因为一个过失,耿耿于怀,不能够原谅自己,否定自己的能力和价值。

其实对于过失,我们应该辨证的看待,过错不仅仅是人生的挫折,更是人生成长经历中必不可少的帮助。孔子称赞颜回是一个不贰过之人。什么叫不贰过?就是同样的过失不再犯,知道自己有过失,肯定不再犯像以前这样的过失,不再重复,不再重蹈覆辙,就是成长,就是进步。

‘倘掩饰,增一辜’。如果你有过失,你有过错,你故意再去掩饰,不要让人知道你曾经做错事情,像这样的人也不对,有这样的心态更是不对。因为“倘掩饰”,如果你再去掩饰,再去讲一些谎言来弥补你的过失,同时“增一辜”,辜就是再增一条罪。你就增了哪一条罪?谎言之罪。

在这里我们在信的最后谈到的是,我们对对待自己和人生的一种态度,要坦然面对自己的过失,真正的去反思和反省,而不是去回避和自我否定。也许今天我们在很多方面还不能够做到尽善尽美,但是至少在每一次的自我反省之后,我们都能够找到可以改进的地方。这才是我们所说自我的修养和进步。

 

问题1 “仗义多为屠狗辈 狼心狗肺读书人”。所谓仗义在我的理解就是考虑的少,应当是说他们好的,读书人心眼多,考虑的问题也多,为什么就成了狼心狗肺的人呢,这里又说莫轻诺。

回答:其实这句话中说到的正是我们普通人如何去看待承诺的一个问题。承诺不能只是停留在口头或者名义上,君子一诺千金是说的,为了实现诺言花一千金也不觉得可惜,而不是许了个诺言就有人送一千金来。所以这句话其实是讽刺那些平时空谈道理,教导别人的读书人,说得多做得少,还不如做个守信的普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