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it规划方案汇报:贞观的唏嘘与纳谏的姿态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06 06:40:54
贞观的唏嘘与纳谏的姿态
  

  感谢陈硕茂先生,把发生在1300年前的中国历史经典,带到了离长安有千万里之遥新加坡的“庙堂”上。

  初唐的“贞观之治”和汉代的“文景之治”,是华人把5000年历史翻过后,能拿出来见人为数不多的祖宗风光。

  英明神武的唐太宗李世民武功赫赫,东征西讨,往西杀到波斯及印度边界。滚滚人头和滔滔鲜血之后,贞观之治最大的奇观,就是对世界各地精英和冒险家一概包容。中书侍郎颜师古画了“王会图”,纪念各国朝贡使节来朝盛况,其中各种服装离奇,人种各异,比现在的万圣节游行还精彩。

  各种宗教也各得自由。玄奘(就是蜘蛛精没有吃掉的唐僧)往印度取经回来,唐太宗以政府人力物力,资助经文翻译。景教、袄教、摩尼教等等听起来好像在金庸武侠小说里的教派,也都在长安设寺院。

  有学者说:“长安是一个有国际性格的都会,内中叙利亚人、阿拉伯人、波斯人、达旦人、西藏人、朝鲜人、日本人、安南人和其他种族与信仰不同的人都能在此和衷共处。”

  后代学人看贞观之治,虽认可唐太宗李世民勤于听政,勇于就谏是原因,但他海纳百川的包容心,任人唯贤和一往无前的领导力才是根本。

  李世民本身带有少数胡人血统,无论胡汉,他一视同仁。因此他能团结一个有才能的坚强的团队,而没有按“是不是土生新加坡人”为用人的标准。在唐朝征服天下的将军中,随手一抓都有一把胡人。

  刚经过新加坡大选,看着“外来人才”成为千夫所指的选举标靶,再从坐在庙堂上的陈硕茂先生口中听到贞观之治,我难免唏嘘。

  再谈纳谏。

  中国的历史上,不少篡位或者有篡位嫌疑的皇帝在史家的眼中是好皇帝。明成祖朱棣和清代雍正皇帝,都是因为皇位来得不正而要拼命证明自己是“尧舜之君”,故以勤政闻名。唐太宗的皇位来自兄弟相残的“玄武门之变”,特别重视通过德政的角度来掩饰皇位上的血迹,其中自然包括了传统士大夫最称颂的纳谏明君的姿态。

  他曾经放三千宫女出去找老公,还弄出让四百死刑犯回家,秋后回来杀头,结果所有人都回来,再全部赦免。这让多愁善感的文人好感动,白居易写诗说:“怨女三千出后宫,死囚四百来归狱。”

  但唐太宗毕竟是带队砍人出身,武夫脾气免不了。史书说他要卢祖尚去交趾做官,卢答应了又推,李世民邀请再三,他还是不肯。唐太宗火大说,我连你都搞不定,怎么驾驭天下,把卢在朝堂上砍了脑袋。

  所以史学家吕思勉说他有“骄暴之习”,而也有史学家认为“死囚归狱”的桥段应该是唐太宗有意安排,制造明君形象。

  和唐太宗共演纳谏大戏的魏征,更是必需的男配角。魏征也自知天天摸老虎屁股的职业风险,曾经对唐太宗说实话:“愿陛下使臣为良臣,勿使臣为忠臣。”因为历史上忠臣老被砍头,良臣“身获美名,君受显号”,和皇帝各取所需吧。

  唐太宗和魏征故纸堆里的寓意见仁见智。我看到的是,要纳谏,“姿态”很重要。唐太宗特地留下历史记录,说他退朝后很不爽,说有机会一定杀了魏征。皇后问什么事,皇帝说:“魏征每庭辱我。”皇后赶快去穿了朝服出来,说了好著名的一段话:“妾闻主明臣直:今魏征直,由陛下之明故也,妾敢不贺!”

  这话玄机不少。在千年前,连掌握生杀大权的皇上想要听点直谏,都要表现出“明”,才会有魏征出来“直”。现代政府要纳谏,更要显示它的“明”,它倾听的心。现代交通方便,科技发达,切实想听取民意的政府,有无数方便的渠道可以倾听民情,但只有让民众切实感受你倾听的诚意和姿态,才会让咖啡店和网络里头的街谈巷议,传进决策者的耳朵。

  如果要说个关于“姿态”的典故,去谷歌一下“千金买马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