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渔寮的英语作文:备课、说课、上课、听课与评课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6 11:11:58

教师备课的四种境界

墨子在《七患》中指出:“备者,国之重也。”“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备课是教师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决定着课堂教学质量的高低,是教学的起点和基础,是上好一节课的前提。只有备得深,才讲得透,析得准,练得精。
不同的教师,素养和能力不一样,备课的境界也不一样。同一个教师,在其成长过程中的不同阶段,学识和经验在发生着变化,其备课的境界也在变化着。教师的备课有四种境界。
第一种境界:写在本上
     “写在本上”这种境界是指把教案认真地详写在备课本上,这是新教师常经历的。由于缺乏经验,缺乏课堂调控能力,有一股工作热情,又诚惶诚恐,害怕课上得不好,又担心领导检查备课本,批评自己备课不认真。
第二种境界:写在书上
       当工作了一些时间后,有一些工作经验了,发现上课时去瞟备课本实在不方便,便把需要强调的知识点标注在教科书上,把需要向学生提问的问题旁批在教科书上,把需要注意的重要任务、关键的环节写在教科书上。
第三种境界:写在心上
       苏霍姆林斯基谈到这样一件事:一位有三十年教龄的教师上了一节公开课,课上得非常出色。听课的教师们和视导员竟连做记录也忘记了,完全被讲课吸引住了,就跟自己也变成了学生一样。课后,邻校的一位教师对这位教师说:“我想请教您:您花了多长时间来备这节课?不止一个小时吧?那位教师说:“对这节课,我准备了一辈子。而且,总的来说,对每一节课,我都用终生的时间来备课的。不过,对这课题的直接准备,只用了大约十五分钟。”显然,这十五分钟,不会是忙着写教案,而是熟悉一下教材。他成功的秘诀是“对每一节课,我都用终生的时间来备课的。”
       这类教师是把教案写在心上了。这类教师对教材相当熟悉,甚至达到背诵的程度,已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经验,具备娴熟的课堂驾驭能力,讲起课来胸有成竹,得心应手,能巧妙地利用课堂生成,引导学生思考、探索,碰撞出学生心灵的火花。教师在课堂上是智慧的点拨者、思想的引领者。要达到此境界,需下一番苦功夫,甚至花上一辈子的精力。
第四种境界:写在纸上
       这是备课的最高境界。这类教师学识渊博,所教给学生的教科书里的那点基础知识,只是他知识储备中沧海之一粟。在课堂上能一语道破“天机”,切中肯綮,游刃有余。更重要的是还具有理论的高度、知识的深度、视野的宽度、思维的活度,有较好的表达技巧、研究能力和较强的创新能力。这类教师不仅能让学生上“道”,还能让学生学会悟“道”。
       在这类教师眼中,备课是在研究教材,研究学生,是在深度解读文本,是在深度参悟教育,研究出具有“范式”的教学方法、形成具有独特个性的教学风格和提炼出具有指引作用的教育理论。他们把备课中得到的灵感、参悟出的道理、创新出的教法记在纸上,写成教育论文,甚至写成教育专著,进行交流、发表,指导、引领其他教师成长,推动教育的发展,甚至引发教育的革命。
       魏书生、邱学华、陈少堂、余映潮、李镇西等就是进入了这种备课境界的教师。第一、第二种境界的教师是在教教材,第三种境界的教师是在用教材,第四种境界的教师是在写教材。相当一部分教师在工作几年后,蜕去初出茅庐的诚惶诚恐之后,备课境界由“写在本上”升到“写在书上”之后,就停步不前了。这类教师,能当一个劳动模范;能进入第三境界的,能成为一个优秀的教师;若能跨入第四境界,离教育家就不远了,这是从量变到质变的升华。 
备课、说课、上课、听课与评课

教学研究--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提高教师业务素质

教育科学研究--探索教育科学规律;培养骨干教师

一、备课
1 传统的备课:  三备+教案存在的问题A 教案 B 备教材 C 以静教案为本位  知识2 新课程理念下的备课 (1)教学理念--新新中国成立初-“讲解-接受”教学模式教学价值:双基课堂教学-三个中心—老师,书本,课堂80年代-加强基础,培养能力,发展智力90年代-加强基础,培养能力,发展智力,全面提高素质当今-对全面提高素质又有新的认识 素质--国民素质,终身学习的素质--发展的素质初中科学中--科学素养--科学探究--学习方式的改变--探究式学习合作式学习体验式学习体现“以学生为本”的教学思想以学生为本 以学生的学为本--基础 前提 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归宿 目的A全体学生的发展而不是部分学生的发展B学生人格的全面发展而不是智力的片面发展C学生有个性的发展而不是全体学生的同一规格的发展D学生在原有基础上的可持续发展而不是局限在学校中的发展课改--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2)教学目标--准过去-重视知识,轻视技能,忽视情感当前--三维目标如何制定过程与方法目标?课改的一个显著特征--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学生学习方式--发现和接受 接受--学习内容以定论的方式直接呈现,学生是知识的接受者发现--学习内容以问题形式间接呈现,学生是知识的发现者两种学习方式相辅相成初中科学--科学探究 如何制定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体验性是现代学习方式的突出特征A 强调身体性参与B 重视直接经验(3)教材处理--宜重点  难点   教学思路 (4)教学模式--新问题情境--探究、讨论--拓展, 讨论(5)教学方法与手段--多新课程--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接受、发现、体验……多种学习方式   多种教学方式 3 常见教案的内容①课题(本课名称)②教学目标(目的、要求--本课要完成的教学任务③课型(新、复)④课时(属第几课时)⑤教学重点(关键性问题)⑥教学难点(学习时易产生困难和障碍的知识点)⑦教学程序(课堂教学结构,教学进行的内容、方法、步骤、措施,师生沟通策略等)⑧作业处理⑨板书设计⑩教具(教具准备,辅助教学手段,多媒体等 )教学后记新课程观下的教案内容1、教学目标 2、课题分析 3、教学策略分析4、设计思路 5、教学过程6、活动与作业 7、板书设计 8、分析、评价、反思、体会新课程强调自我反思--- 教学反思是“教师专业发展和自我成长的核心因素”教学后反思有批判地在行动后进行反思---教学经验理论化反思师生关系是否健康和谐;反思教学缺憾并作自我诊断记的内容--①成功的关键; ②学生好的思维方法;③典型错例;  ④明显不足。为再教提供经验的,体会。是创新的基础4 关于备课的几点建议① 提倡集体备课② 提倡电子备课③ 提倡有经验的教师备详案④ 提倡个性化教案二说课1、什么是说课教师在备课的基础上,向同行(评委)系统地阐述自己的教学设计及理论依据的一种教学研究和交流的教学活动。 (1)意义将理论学习、个人备课、教学研究与上课实际有机结合起来的教研活动,能有效地提高教师素质,提高课堂教学质量。(2)特点①简易性和可操作性②理论性和科学性备课-教师对教材的分析和处理是浅显的、感性的说课-教师理性审视教材,帮助教师分析教材,认识   教学规律   ③交流性和示范性问题:教师的临场发挥?教师的教学机智?学生的实际效果?2、说课与备课、上课的关系(1)说课与备课相同点①内容相同②主要任务相同③主要作法相同不同点①概念不同 备课-教学活动;说课教研活动

 ②对象不同

 ③目的不同

 ④基本要求不同

备课-实用,强调教学活动的安排,做什么,什么样做?

说课-具体教学内容的教学设计,做什么?怎么做?为什么这么做?依据是什么?

(2)说课与上课

 ①要求不同

 ②对象不同

 说课是介于备课和上课之间的一种教学研究活动,对于备课来讲是一种深化和检查,使备课理性化;对于上课来讲是一种更为缜密的科学准备

3、说课内容

(1)说教材--阐述对教材的理解。

  理解--才能制定较完满的教学方案

  目的:①确定学习内容的深度和范围--“教什么”  ②揭示学习内容中各项知识与技能的相互关系,为教学顺序的安排奠定基础,知道“如何教” 

  内容: ①教材简析;②具体的教学目标;③分析教材的编写思路,结构特点,重点及难点---对教材内容作知识点分析  

(2)说学生--分析教学对象(可单列,可插入第一部分中)

 ①学生旧知识基础和生活经验

 ②起点能力分析

 ③特点、学习方式 

(3)说教学方法

   如何围绕教学目标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包括电化教学和学法指导)及其理论依据。

(4)说教学程序--重点

   怎样处理教材、教法,以及如何围绕教学目标安排教学内容,并设计好教学程序(包括导语、过渡语、插语等)。

主要有

①教学思路和教学环节安排

注意 要有教学内容的安排;讲清“为什么这样做的理论依据”

②教与学的双边活动安排

③重点难点的处理

④采用哪些辅助教学手段(什么时候用?道理是什么?)

⑤板书设计 

4、说课的评价

说课的基本要求

要求教师要有理、有据、有序地说清教什么、怎样教和为什么要这样教。说课者必须把所学的教学理论,结合对教材的理解和学生实际,经过自己研究探索,融合贯通,这样才能说得好。

①实践第一的原则

②内容与形式相统一的原则

③常规要求和个人风格相统一的原则

说课注意点:

  研究课堂教学可建立备课——说课——上课——评课(自评或互评)的四步程序,使教——研——评有机结合起来,促进教师素质整体提高。说课者要认真作好课前准备,说课前认真钻研教材,编制好说课讲稿或教案等,说课要有理、有据、有序、简洁地说清自己的备课与教学思路。

三、听课

成功的听课

前提--认真听,高度集中注意力

基础--听课者的教学思想,教学经验

保证--以看、听、想、记多种听课活动协调作用

1、进入角色听课

①进入“学生”角色

②进入“教师”角色

③进入“指导者”角色

④进入“管理者”角色

2、听课的基本要领

 (1)全身心的投入

 (2)掌握观察要领 --听、看、想

  听什么?

  ①教师怎样讲?重点?详略?

  ②清楚?明白?学生能听懂?

  ③启发(问题情境的创设)

  ④教师的演示(范读等)

  ⑤学生答题

 看什么?

 ①看教师--精神、教态、板书、教具的使用……

 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如何?

 ②看学生--课堂气氛、学生参与教学活动、学生对教材的感知、注意力、思维、练习、思考、自学习惯等

 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如何?  

  想什么?

  对课堂教学水平的分析不能停留在表面现象的观察,透过现象看本质。 

3、怎样做好听课笔记

(1)基本要求

A 教学实录 B 教学评点

 教学实录:

 ①听课年月日、学科、班级、执教者课题等

 ②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手段)③各个环节的时间安排

 ④学生活动情况

 ⑤教学效果

形式:简录、详录和记实

教学评点

对本节课教学的优缺点的初步分析与评估,以及提出建议

 ①教学思想

 ②教材处理与教学思路、目标

 ③教学重点、难点、关键

 ④课堂教学设计

 ⑤教学手段的运用

 ⑥教学方法的选择

 ⑦教学基本功

 ⑧其它

笔记形式

间评--随时

总评--交流

听课笔记中存在的问题

只记不评

记板书

用传统的教学模式(五步)--分析新课程下的教学

建构主义观念下的课堂教学

四、评课

  素质教育上课评课标准

1、教学目标应具有全面性

 要以学生发展为本,实现三个层次的发展目标

2、 教学结构应反映学生的主体性

   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性的课堂教学结构。

    “三主” 教师主导、学生主体、训练主线。

    “三有” 在教师导引下尽可能让学生有争论、有发现、有创新。

    “三自” 在教师引导下尽可能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自己分析问题、自己解决问题。       

3、教学操作应体现全体性

   “三看”:一看教师确定的教学重点、难点是否符合绝大多数学生的实际;二看学生参与训练的力度;三看是否注意到学生的个别差异

4、教学任务应具有效率性

   教学效率的高低有两个指标:

   1、教学质量的高低  

   2、所花时间的多少。

 教师怎样说课、评课、听课  说课

    良好的说课能把理论与实践有机地结合起来,它集备中说、说中评、评中研、研中学为一体,这是优化课堂设计,提高教师教学能力的一种有效途径。
由过去听上课,评上课发展到今天听说课,评说课这是教学研究工作的一大进步。
一、什么是说课
    说课是教师在备课的基础上,教者面对同行或教学研究人员系统地谈自己的教学设计及理论根据,然后由听者评析,达到相互交流,共同提高的目的。
说课的特点:简易性与操作性  理论性与科学性  交流性与示范性  
二、说课与备课、上课的关系
    1、相同点:
    (1)主要内容相同,说课与备课的教学内容是相同的。
    (2)主要任务相同,都是课前的准备工作。
    (3)主要作法相同,都是要学习大纲,吃透教材,了解学生,选择教法,设计教学过程。
    2、不同点:
    (1)概念内涵不同。说课是属教研活动,要比备课研究问题更深入。而备课是教学任务如何完成的方法步骤,是知识结构如何转化为学生认识结构的实施方案,属于教学活动。
    (2)对象不同。备课是要把结果展示给学生,即面对学生去上课,而说课是对其他教师,说明自己为什么要这样备课。
    (3)目的不同。说课帮助教师认识备课规律,提高备课能力,而备课是面向学生为目的,它促使教师搞好教学设计,优化教学过程,提高课堂效益。
    (4)活动形式不同。说课是一种集体进行的动态的教学备课活动;而备课是教师个体进行的静态教学活动。
    (5)基本要求不同。说课教师不仅要说出每一具体内容的教学设计,做什么,怎么做,而且还要说出为什么要这样做。即说出设计的依据是什么。而备课特点就在于实用,强调教学活动的安排,只需要写出做什么,怎么做就行了。
三、说课与上课的关系
    说课与上课有很多共同之处,但有自己的特点。
    1、说课与上课要求不同
    上课主要解决教什么,怎么教的问题;说课则不仅解决教什么,怎么教的问题,而且还要说出“为什么这样做”的问题。
    2、说课与上课的对象不同
    上课的对象是学生,说课的对象是具有一定教学研究水平的领导和同行。由于对象不同,因此说课比上课更具有灵活性,它不受空间限制,不受教学进度的影响,不会干扰正常的教学;同时,说课不受教材、年级的限制,也不受人员限制,大可到学校,小可到教研组。
四、说课的内容
    (一)说教材——阐述对教材的理解
    说教材包括三个方面内容
    1、教材简析。在认真阅读教材的基础上,说明教材在大纲课程标准对本年级的要求。说明课时教学内容在本节课、单元、年级乃至整套教材中的地位、作用和意义。
    2、明确提出本课时的具体教学目标。
    3、分析教材的编写思路、结构特点以及重点、难点。这就要求对教材内容作知识点分析。
    俗话说:提领而顿,百毛皆顺。意思说,只要我们抓住皮袄的领子轻轻地顿一顿,所有的毛都会顺顺溜溜。这“领”就是教材中的重点。教师说教材一定要说明确定教学的重点、难点,以及确定的教材依据和学情依据。即说明本课的重点、难点是什么?这些重点、难点根据是怎么提出来的?解决难点的关键是什么?
    (二)说学生——分析教学对象
    此部分可单列,也可插在说教材部分里一并说。
    1、学生旧知识基础和生活经验。
    2、起点能力分析
    3、一般特点与学习风格差异
    (三)说教法与手段——介绍选择哪些方法手段
    说教法,就是说出选项用什么样的教学方法和采取什么样教学手段,以及采用这些教学方法和手段的理论依据。
    (四)说教学程序——介绍教学过程设计
    所谓教学程序是指教学过程的系统展开,它表现为教学活动推移的时间序列,通俗地讲,就是教学活动是如何发起,接着又是怎样展开,怎样结束的。
说教学过程是说课的重点部分,因为通过这一过程的分析才能看到说课者独具匠心的教学安排,它反映着教师的教学思想,教学个性与风格。也只有通过对教学过程设计的阐述,才能看到其教学安排是否合理、科学和艺术。
    通常,教学过程要说清楚下面几个问题。
    1、教学思路与教学环节安排
    说课者要把自己对教材的理解和处理,针对学生实际,借助哪些教学手段来组织教学的基本教学思想说明白。
    说教学程序要把教学过程所设计的基本环节说清楚。但具体内容只段概括介绍,只要听讲人听清“教的是什么”“怎样教的”就行。不能按教案像给学生上课那样讲。
另外注意一点是,在介绍教学过程时不仅要讲教学内容的安排,还要讲清“为什么时候这样教”的理论依据(包括大纲依据、教学法依据、教育学和心理学依据等)。
    2、说明教与学的双边活动安排
    3、说明重点与难点的处理
    4、说明采用哪些教学手段辅助教学。什么时候,什么地方用,这样做的道理是什么?
    5、说明板书设计。
五、说课的方法
    我们了解了说课的基本内容,那么具体的说课方法是怎样的呢?
    (一)选好要说的课
    说课的选择要注意两点:一是注意课的代表性、针对性、典型性。即选择那些有研究价值,老师又能驾驭的课;二是选课也要注意突出重点,避免面面俱到,四面出击。说课选择,可以说一课书的整体教学,也可以着重说某一课时的教学,甚至还可以说某一重点、难点的教学。一言一蔽之,说课尽可能突破一点,有所收获,面面俱到反而会收效甚微。
    (二)区别对象,循序渐进
    1、“赶鸭子上架” 2、“跟着别人学走路” 3、“熟能成巧”
    (三)说课要注意的问题
    1、说课不是备课,不能按教案来说课。
    2、说课不是讲课,教师不能把听说课的老师和领导视为学生,如正常上课那样讲。
    3、说课不是“背课”,也不是“读课”,要突出“说”字。既不能按教案一字不差地背下来,也不能按  说课稿一字不差地读下来。一节成功的说课,一定是按自己教学设计思路,有重点,有层次,有理有据,口齿清楚。
    4、说课的时间不宜太长,也不宜太短,通常可以安排一节课的1/3——1/4的时间。
    5、注意发挥教师自身教学个性和创新精神,防止生搬硬套杂志上的内容。
    6、注意运用教学理论来分析研究问题,防止就事论事,使说课还处于“初级阶段”的层次水平。
    7、注意避免过于表现“理论依据”,脱离教材、学生、教师实际,空谈理论。要提但是创新,但不能全盘否定常规教学,不能全盘否定传统教学思想和方法。
六、说课的类型
    1、研究型:一般以年级组或教研组为单位。
    2、专题型:请专家共同探讨
    3、示范型:选择较好的教师示范
    4、评比型:带有竞赛性质,有指定的教材,规定时间,一般由专家和学科的研究人员参加。


评  课
   
一、评课的标准
    评课作为一种质量分析,首先应该有一种质量标准。这就如同一种产品的质量验收,在验收前应有质量标准一样。要评析好一节课也是这样,评课者首先要熟悉和掌握评课的一般标准。什么是一节好课的评价标准,因为学科不同,年级不同,地区不同,每次评课的目的的任务不同,很难有一个通用的标准。近些年来,各地区教研、科研部门,各基层学校根据需要,结合当地或本校实际情况,区别不同学科,在地制宜地制订了许多课堂教学评价标准,或课堂评价量表,这些就可以作为评课的参考。下面这个评价标准是我们经过多年教研实践总结出来的,可以为大家评课提供参考。
评价项目与现代教学观
评价标准
一、教学目的
(体现目标意识) 1、教学目标全面、具体、明确、符合大纲、教材和学生实际
2、重点难点的提出与处理得当,抓住了关键,能以简驾繁,所教知识准确
3、教学目标达成意识强,贯穿教学过程始终
二、教学内容
(体现主体意识) 1、教学思路清晰,课堂结构严谨,教学密度合理
2、面向全体,体现差异,因材施教,全面提高学生素质
3、传授知识的理和训练能力的度适中,突出重点,抓住关键
4、给学生创造机会,让他们主动参与,主动发展
5、体现知识形成过程,结论由学生自悟与发现
三、教学方法
(体现训练意识) 1、精讲精练,体现思维训练为重点,落实“双基”
2、教学方法灵活多样,符合教材,学生和教师实际
3、教学信息多项交流,反馈及时,矫正奏效
4、从实际出发,运用现代教学手段
四、情感教育
(体现情感意识) 1、教学民主,师生平等,课堂气氛融洽
2、注重学生动机、兴趣、习惯、信心等非智力因素培养
五、教学基本功
(体现技能意识) 1、用普通话教学、语言规范简洁,生动形象。
2、教态亲切、自然、端庄、大方
3、板书工整、美观、言简意赅、层次清楚
4、能熟练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
5、应变和调控课堂能力强
六、教学效果
(体现效率意识) 1、教学目标达成,教学效果好
2、学生会学,学习生动,课堂气氛活跃
3、信息量适度,学生负担合理,短时高效
七、教学个性
(体现特色意识) 1、教学有个性特点
2、教师形成教学风格
二、整体入手,综合评析法
    所谓综合评析法就是指评课者对一节课从整体上做出全面、系统、综合性评价。通常做法是先分析后综合。
综合评析包括以下内容:
   1、从教学目标上分析
    综合评析
    (既不就事论事也不空谈理论)
   作出综合性评析意见
    2、从处理教材上分析
    3、从教学程序上分析
    4、从教学方法与手段上分析
    5、从教学基本功上分析
    6、从教学效果上分析
    7、从教学个性上分析
    8、从教学思想上分析

    (一)从教学目标上分析
    目标是人做事的内在动因,目标越具体明确,做事的自觉性和积极性越高,效率越高,反之亦然。
教学目标是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它的正确制订和达成,是衡量课好坏的主要尺度,所以分析课首先要分析教学目标。
    1、从教学目标制订来看,要看是否全面、具体、适宜
    2、从目标达成来看,要看教学目标是不是明确地体现在每一教学环节中,教学手段是否都紧密地围绕目标,为实现目标服务。要看课堂上是否尽快地接触重点内容,重点内容的教学时间是否得到保证,重点知识和技能是否得到巩固和强化。
举例略………
    (二)从处理教材上做出分析
    评析老师一节课上的好与坏不仅要看教学目标的制定和落实,还要看教者对教材的组织和处理。
    1、教学目标具体全面
    2、教学内容科学准确重点突出
    3、教学方法灵活
    4、教学状态自然规范
    5、教学手段运用恰当
    (三)从教学程序上分析
    1、看教学思路设计
    (1)看教学思路设计符合不符合教学内容实际,符不符合学生实际
    (2)看教学思路的设计是不是有一定的独创性,超凡脱俗给学生以新鲜的感受
    (3)教学思路的层次,脉络是不是清晰
    (4)看教师在课堂上教学思路实际运作的效果
    2、看课堂结构安排
    教学思路一课堂结构既有区别又有联系,教学思路侧重教材处理,反映教师课堂教学纵向教学脉络,而课堂结构侧重教法设计,反映教学横向的层次和环节。它是指一节课的教学过程各部分的确立,以及它们之间的联系、顺序和时间分配。课堂结构也称为教学环节或步骤。
举例略……
    (四)从教学方法和手段上分析
    什么是教学方法?它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为完成教学目的、任务而采取的活动方式的总称。但它不是教师孤立的单一活动方式,它包括教师“教学活动方式,还包括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学”的方式,是“教”的方法与“学”的方法的统一。
评析教学方法与手段包括以下几个主要内容。
    1、看是不是量体裁衣,优选活用
    我们知道,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教学是一种复杂多变的系统工程,不可能有一种固定不变的万能方法。一种好的教学方法总是相对而言的,它总是因课程,因学生,因教师自身特点而相应变化的。这就是说教学方法的选择要量体裁衣,灵活运用。
举例略……
    2、看教学方法的多样化
    教学方法最忌单调死板,再好的方法天天照搬,也会令人生厌。教学活动的复杂性决定了教学方法的多样性。所以评课既看教师是否能够面向实际恰当地选择教学方法,同时还要看教师能否在教学方法多样性上下一番功夫,使课堂教学超凡脱俗,常教常新,富有艺术性。
    3、看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创新
    评析教师的教学方法要评常规,还要看改革与创新。尤其是评析一些素质好的骨干教师的课。既要看常规,更要看改革和创新。要看课堂上的思维训练的设计,要看创新能力的培养,要看主体活动的发挥,要看新的课堂教学模式构建,要看教学艺术风格的形成等。
举例略……
   4、看现代化教学手段运用
    现代化教学呼唤现化教育手段。“一支粉笔一本书,一块黑板一张嘴”的陈旧单一教学手段应该成为历史。看教师教学方法与手段的运用还要看教师适时,适当用了投影仪、录音机、计算机、电视、电影、电脑等现代化教学手段。
    5、从教师教学基本功上分析
    教学基本功是教师上好课的一个重要方面,所以评析课还要看教师的教学基本功
    (1)看板书(2)看教态(3)看语言(4)看操作
    6、从教学效果上分析
    课堂效果评析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教学效率高,学生思维活跃,气氛热烈。二是学生受益面大,不同程度的学生在原有基础上都有进步。知识、能力、思想情操目标达成。三是有效利用45分种,学生不得轻松愉快,积极性高,当堂问题当堂解决,学生负担合理。
综合分析还包括从教师教学个性上分析,从教学思想上分析等。
三、当前评课中的问题
    评课,是指对课堂教学的成败得失及其原因作切实中肯的分析和评价,并且能够从教育理论的高度对一些现象做出正确的解释。
由于受种种因素的影响,目前在评课的问题上,还存在许多不尽人意的地方,其表现如下:
    (一)、重听轻评
    听的多,评的少,这是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有些领导课听了不少,但是没有及时组织有关人员进行评议,自己也没有及时同教师交换意见。当然听课并非都要听一节,评一节,但对于大多数的课能评则要评,能交换意见就要交换意见。如果有些该评的课而不评,一方面执教者心里没底;二是评课的作用没得以发挥,听课也就失去了意义。
    (二)敷衍了事
    即使有的课评了,有碍情面,评课敷衍了事,走过场。“不说好,不说坏,免得惹人怪”。评课大部分是虚假的评议,只讲赞歌,不讲缺点。评议会上,经常是发言只有三五人,评议只有三言两语,评课冷冷清清。
    (三)平淡肤浅
     有的听课者听了一节课后,看不出什么问题,笔记上没写出什么,只是笼统地认为“这节课教得不错”或者“这堂课教得很差”。有的评课者虽提了不少意见,但多半是枝节问题,教者板书如何,声音大小,教态,拿教鞭的姿势,图表悬挂的高低等等。总之,评议平淡肤浅,泛泛而谈,触及不到问题,难怪有些老师感叹这样的评议没啥意思。
    (四)面面俱到
    对一节课的评议应该从整体上分析评价,但决不是不分轻重、主次,而需要有所侧重。即根据每一次的听课目的和课型,以及学科特点突出重点。但实践中有些评课面面俱到,因而泛泛而谈,难以突破重点。
    (五)参评面窄
    评议上评的少,看的多。为了避免冷场,组织者只好指名道姓发言,而点的多是正副校长,教导主任,教研组长和个别骨干教师,且大多属于被动发方,因此评课场面冷清,难以形成各抒已见,畅所欲言的热烈气氛,不发言不等于没有见解,这种评议就造成一部分人当面不讨论,背后乱议论,还有的会上唱赞歌,会后乱“嘀咕”,结果给执教者弄得无所适从。
    (六)以偏概全
    还有一种倾向,评课时只评教师的一两节课,不评教师系列课,很难作出全面评价的。这种走马观花的作法,无论是多么有经验的专家,也难以提出中肯意见。
    (七)评“新弃”“旧”
    眼下冠以“新方法”“新结构”“新课型”的课多起来了。对人们确有些吸引力。而对于传统的东西,似乎就是“落后”“过时”的同义语,于是,凡是有“新”东西的地方就门庭若市,评课认认真真,而对传统的东西不屑一顾。显然这也是不妥当的。
四、评课心理误区
    (一)趋中心理误区
    (二)从众心理误区
    (三)求全心理误区
    (四)成见心理误区
五、评课形式
    (一)个别交谈式
    这种形式是在听课人数较少的情况下所采取的。也有在集体听课后,觉得某些问题不便在众人的公开场合谈,而采取个别交谈的方法。
    (二)集中讨论式
    这种形式多是适用于公开课,实验课和观摩课。通常,这种课听课人数比较多,有领导、教师,有时还有校外的同行,乃至上级行政领导和教研人员。
    (三)书面评议式
    面对面的交流或座谈固然是一种好办法,但也有一定的不足。一是时间紧迫,参加座谈的人集中起来一次较困难,有时因时间短促来不及详细评论。二是对课缺少充分的咀嚼或者拘于情面,也会影响评议效果。如果能够用书面评论的方法,可以克服以上不足。
    (四)师生互评式
    师生互评法即是教评学的过程。是由师生共同参加评课。
    (五)抽签答辩式
    这是以抽签形式选出评课者几名登台评课,然后由教育行政部门和业务部门组成评委,当场打分。答辩的内容分为必答题、抽答题和评委提出的即兴题。在领导答辩前也可以先请教研部的同志先进行评课、示范。这种评课方法是把教学、评估、管理、经验交流融为一体。

听  课

     一、教师角色听课
    当教师的要会备课、上课,那么要不要学会听课评课呢?严格说来听课评课也是教师的一项基本功。
    (一)为什么要听课评课
    我们知道,教师亲自带班上课和坐在别人的教室里听他人上课,其体会和收获是不一样的。“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有时自己上课看看书,不容易发现什么问题,不易突破自身的框框、模式。如果你以局外人的身份去看别人的课,目睹活生生的课堂,你就自然会有“旁观者清”的感觉。这里既可以领略别人成功的妙处,又强吸收别人失误的教训。心中时时思索着至少两个人的课堂。应该说,相互听课,切磋教艺是教师提高教学能力的的一种重要方法。
    (二)听谁的课
     教师听课应该听谁的呢?有的学校硬性规定,凡是教师听课,必须由教导主任或教研组事先安排,统一行动。而执教者可以谢绝非本教研组,本学科教师来听课。这种规定对教师听课弊多利少。应该提倡教师之间不分学科、不分年级、不定时间随堂听课为好些。理由有三:
    1教师讲课比较放松,心理平衡,能表现出真实水平。而集体性听课,执教者总要做些事先特别的准备,这样的课也就不是平常的课了。而对那些没有经验的青年教师来说,这种课最容易紧张,课堂会出现反常现象,这样的课听起来也就没有什么实际意义。
    2、学科间横向听课,有助于拓宽教师的知识领域。一个合格的教师,不仅要精通所教学科的知识,而且还要熟悉相邻学科的知识。
    3、有助于执教者和听课者融洽地交流意见。集体听课座谈,交换意见有很多好处,但也有很多弊病:一是人多,时间短,限制交流意见;二是碍面子,说假话的多,说真话的少。哪果个别听课,单独交换意见,时间充足,气氛宽松融洽,容易达到取长被短的目的。
综上分析,教师听课,既有学校统一安排,还应有教师承堂听课为好,要把二者结合起来。
    (三)年轻教师听听自己的课
     还有一种听课的方式,即年轻教师不妨听听看书的课。
这种做法是,把录音机或摄像机带进课堂,把自己的课记录下来,然后自己听,自己看,自己分析,请他人指教,来个教后琢磨,这是年轻老师尽快提高教学水平的一种好方法。
    1、听自己的课,一可以听自己的教学语言中的问题。
    2、听自己的课,是对自己教学工作的一种反思,一种自我监督。
    3、听自己的课,在修改的基础上再重上,再录下来,反复听,看修改后的效果如何?这样反反复复就会使自己有较大的的提高。
    (四)怎样去听课
    教师听课应该按下面三个步骤来进行。
    1、课前要有一定的准备工作
俗话说,留心天下皆学问。教师要想听课真正学习点东西,就必须做一个听课的有心人。要有心,听课就要做点准备工作。打算听谁的课,应该事先问问他教什么内容,把课本找来预习一下。
    2、听课中要认真观察和记录
    (1)教师听课要高度集中注意力,全身心的投入,还要有虚怀若谷的态度。教师在课堂上不仅要听,还要看,要仔细捕捉讲课者的语言和表情,记下他每个教学环节和教学方法。
    (2)教师要一边听,一边观察思考。既要看教,又要看学,二者兼顾。看教者对教材的钻研,重点的处理,难点的突破,教法学法的设计,教学基本功的展示。看学生的学,要看学生的课堂表现,看学习参与的情绪,学习的习惯。总而言之要看教师主导作用和学生主体地位有机结合。
    (3)有时教师听课也不一定非要面面俱到地注视课堂上的每个方面。根据授课者的特点和听课者的目的,可以适当有所侧重,一般说来,对熟悉的教师,由于对其班级情况有所了解,可着重就其课堂上对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做跟踪式的动态分析;对一般的研究课,就着重看其在研究方向上的达成度;对于名家的课,宜着重领略其教学风格及其相应的学术思想在课堂的体现。
听课应详尽记录课堂的教学过程,也记下自己的主观感受和零星评析。
    3、听课后要思考和整理
    (1)俗话说,思之,思之,鬼神通之。教师听完课后不能一听了之。应对课堂实况过几遍电影,应进行反复的琢磨。思考的办法有很多,或翻翻听课记录,或与执教者交谈,或将几节“互相牵连”的课作番比较,或写一篇“听课心得”,或干脆将他人执教的内容拿到自己班上试试等。
    (2)在分析总结他人课时要注意比较、研究,取长补短。每个教师有不同的教法。听课的老师就要善于进行比较,研究、准确地评价各种教学方法和长处和短处,并结合自己教学实际,吸收他人有益经验,改进自己的教学。
    (3)在分析他人课时,听课者还要注意分析执教者课外的功夫,看老师的教学基本功和课前备课情况。这种思考对自己也会有很大帮助。
二、教研员角色听课
    (一)明确听课目的
    1、研究性听课
    2、指导性听课
    3、检查性听课
    4、总结性听课
    5、观摩性听课
    (二)求实评课教研员既要坚持经常听课,同时又要敢于和善于评课。
    教研员应注意充分利用听课的机会向执教者或基层学校领导宣传有关教育教学方针政策,介绍外地教改信息和优秀教师的教学经验,并鼓励他们大胆求索,开拓创新。
    (三)加强总结升华提高
三、听课八忌:
    1、应付差事:为了完成听课的任务而进行听课,没计划、没目的。一没有指导性;二没有总结性;三没有理论性。
    2、百般挑剔:这也不对,那也不对,攻其一点,不及其余。
    3、吹毛求疵:对执教者的尊重是听课者必须持有的态度,老师讲课总会有优点也会有缺点,存在问题在所难免。为此教师要给以实事求是的评价。并应以肯定和鼓励为主。但有的教师听完课以后看不到优点和长处。
    4、不懂装懂
    5、偏心偏爱
    6、固执已见
    7、片面性
    8、重优轻差
 课堂里的脑科学——给教师的12条建议

  人脑是自然神奇而又复杂的造化,一直被教育者视为不可捉摸的“黑箱”。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着新技术、新方法的应用,脑科学的研究逐渐繁荣,科学家们开始从不同角度揭示人类认知活动的脑机制。各国教育教学专家根据这些新成果在教育教学领域展开实验,为课堂教学实践提供了宝贵的启示。

  为了更好地改进教师的教,促进学生科学学,根据脑科学、教育学和心理学领域的最新展,我们为教师提如下12条建议,供教学时参考。

  1.情感帮助记忆。当个体的情感系统处于活跃状态时,学习和记忆的效果最好。作为成人,我记得最牢的是童年时那些与积极或消极的情感体验相关的经历。因此,教师在课堂上可以用一些方法激发学生积极的学情感以增强记忆,如保持教学情;运用变化和运动来激发兴趣;联系学生或自己的生活经验使课程个性化;安排趣味性活动、特别事件或旅行等。

  2.高挑战与低威胁。挑战能促进学习,威胁会妨碍学习。当环境富于挑战,并鼓舞孩子们勇于探索,脑的学习效果最好。当脑收到“威胁”信号,它会转化为一种原始的求生模式,学习会被抑制。肯定的表扬、奖励和竞争都是制造挑战的方法,且不会对学生造成过度威胁。批评和惩罚也可以制造挑战,且有助于学校制度的建立,但不应过分强和滥用。例如,不应以过量的作业作为惩罚手段。

  3.让孩子动一动。运动促进血液循,并向脑输送更多氧。当学生坐20分钟以上时,大量血液会在臀部和脚部聚集。这时让学生站起来,就能促进他的血液循环。一节45分钟的课,学生若有机会站起来,他们脑部的供血量会显著增加。因此教师进行长时间教学时,要通过提问、集体活动等形式,让学生动一动,提高脑的学习效率。

  4.笑与学习。幽默能够促进学习。研究表明幽默能够使记忆保持率从15%提高到5%。笑的时候,更多血液输入大脑,同时带来更多的氧。笑还能导致大脑向血液中释放一种化学物质,减轻学习的痛苦感,并使人感到舒服。幽默能够创造积极的情感氛围,并有助于高学生的注意力。因,教师要善于运用幽默,而慎用讽刺!

  5.图形组织者(graphicorganizer)。图形组织者是大脑组织信息的方式,如大纲、维恩图、网络图、图表等。大脑不是一个信息容器,而更像一个有选择的接受者。它依照某种图形组织者选择性地接受信息,同时会屏蔽掉大量其他信息。因此,教师要经常使用一些图形组织者帮学生组织新知识,并教会学生使用多种图形组织者归类知识。

  6.多感官参与。学习主要依赖的感觉通道有视觉、听觉和运动知觉。学习新内容时,参与学习的感官越多,学生越可能掌握。教师调动多感官参与的方法有使用图画、图表和实物演示等视觉刺激;向学生解释并让他们反过来向你解释;为学生创身临其境的机会等。参与学习感官越多,学生学习的机会就越多。

  7.保持光亮。当灯光灰暗时,大脑向松果体分泌一种化学物质--褪黑激素,该物质会诱发睡眠。当灯光明亮时,褪黑激素的分泌停止。一般教室灯光的亮度只有30-50烛光,而抑制褪黑激素的亮度要求为150烛光。因此,教师要尽可能保持教室明亮,特别是在没有窗户的教室里。

  8.使用比喻。与已有经验相似的内容易被大脑接受和理解,而比喻则是大脑找出新旧知识共同点的好助手。比喻对低年级儿童的思维发展能起到“拐杖”作用,因为他更倾向于视觉和空间导向思维,而不善于语言导向思维。明喻、类比、故事、卡通都是促进有效学习的好方法。形象生动的比喻一般能使记忆保持的效率提高40%。

  9.首因和近因效应。在一节课的开始部分,学生学习效果最佳。其次是课的结尾部分。课的中间部分效果最差,我们称之为低谷期。在一节20分钟长的课里,低谷期有3-4分钟。而在一节80分钟的课里,低谷期长达30分钟。年龄大的孩子较年龄小的孩子更能适应长时间的课。因此,教师要利用课的开始强调要点,在课的中间解释细节和练习,末了时进行总结和提示要点。

  10.易混淆的新概念。教师不可在同时教两个相似的概念。如果概念之间非常相似,比如经度和纬度、高度和长度等,脑就会建立相同的学习路径,造成概念混淆。这就好比同时用红和黄画画一样。要着另一种颜色之前,必须把画笔洗干净。如若不然,两种颜色会相互混合,产生非你所要的第种颜色。因此,教师不要在一节课讲两个相似的新概念,而是要分步进行。最好在学生牢固掌握第一个概念后再讲授第二个,并在新概念都讲完后重点讲授两个概念的区别。

  11.有指导的练习。教授新技能时,教师在放手让学生独立实践之前要进行有指导的练习活动,以帮助学生正确掌握技能。否则,如果学生错误地习得了某种技能,教师往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纠正这些错误。学生的错误技能很难改变,原因是神经树突连接而成的学习通道(learningpathways已经固定化了。神经树突就像木头一样连成一条“路”。这条路用得越多,学生就越不可能克服困难去创造其他“路”,去达到相同的目的地。 

  向全班学生教新技能时,教师要先给学生例子或示范,然后让每个学生在自己的座位上练习。此时你必须四周走动,以确保学生理解正确。只有你确每个学生都正确掌握了新技能,学生才能独立练习。教师要经常检查全班学生的学习或作业,找出错误的学习。找错和纠错的速度越快,学生学习的效果就越好。

  12.让学生教。众所周知,教师在上课前必须很好地掌握教学内容。这个道理同样适用于学生。生在教其他学生的时候往往学得最好。教其他学生可以使记忆的巩固率提高3倍。因此,教师要主动为学生创造各种各样的“教”的机会,如让学生面对全班学生讲、教班级里的其他学生等。

  “互教”就是一种很有效的生教生的形式。在一系列内容学完之后,教师让学生两两结合,相对而立,互相讲述自己学到内容。为了这一活动,学生往往要在课下仔细准备很长时间。了有效“互教”,教师最好不要让学生自己选择伙伴,不要限制活动的时间。“互教”的学生之间最好有一定的差距,如优生和中等生组合,中等生和差生组合,但水平不应相差过大。并且,“互教”应该在一组学习任务完成后进行,而不是在每节课后都要进行。

教你做智慧的班主任

教育的契机

做教育是需要等待的。等待什么?一个是等待孩子们成长,在成长的过程中,很多小时候不明白的道理自然就明白了,懂事了。所以,有时候看上去老师并没有教给他们什么或刻意地去影响他们,他们也自然就会了,其实老师的影响始终都在,只是没有显现出来,有时就连学生本人,也不一定意识得到。正如我们有时看到孩子的举动很奇怪,说我没教过你你怎么就会呢?孩子的回答通常是:我也不知道从哪儿学来的,反正就是会了……

另一个等待,就是等待一个最佳的教育机会。教育的契机有时候是需要耐心等待的。前一段时间一直在讨论一个老话题:德育的实效性。因为这个问题始终在困扰着教育工作者。我们会发现,在大多数情况下,我们在学生身上投入的教育精力都打了水漂,学生要么徘徊不前,要么反复无常,要么甚至在你的教育之下反而在退步。如果用物理学的概念来解释什么是高效的德育工作,那就是我们的教育要和孩子成长的需要形成“共振”。如荡秋千,你用的力和秋千摆动的节奏吻合,秋千就会很快荡得很高;如果你用的力和秋千的运动方向不一致,结果是什么大家都明白。这就是为什么有时候教育的效果很好而用同样的方法有时候却根本没有效果的原因。教育是很复杂的工程,影响孩子成长的因素太多了,不是靠教师一个人的力量就能改变多少的。我们能否在平时大量“无效”的教育基础之上,抓住学生成长中的关键点,促成他的飞跃?这是很考验教师的耐心和智慧的。

等待并非消极地守株待兔,而是要有敏锐的观察力,时刻注意学生情绪、心理的变化,等到那个机会来临时,不惜工本也要把难关攻克下来。捕捉和把握机会的能力很重要,就像球星,他的过人之处就是总能在最合适的时间出现在最合适的地点,完成决定成败的关键一击。

衡量一个班主任业务能力高低的标志之一就是看他能不能发现或制造出教育的契机。机会其实是无时不有的,只是我们经常没有注意,如果我们能经常琢磨它,就一定能练就这种洞察力。以下我们做一点简单地分析。

教育的契机何时出现?在我看来,有三大类情况:一个是利用常规的活动发掘德育的内涵,及时地进行教育。任何官方组织的重要活动或班级的集体活动都是很好的德育题材,即使打扫卫生也有深入挖掘的余地。但我们发现,越是正规组织的活动,学生的关注程度和参与热情就越差,这里的原因有两点:一个是活动是自上而下的,并非来自学生自发的要求,或者即使学生有需求也因为是官方组织的,学生因逆反心理而不合作;二是我们的教育形式过于老套、手段过于陈旧,就那么三板斧,学生都能背下来了。低年级学生的因为新鲜,还当回事,在学校时间长了,看到每年都是那一套,谁还会感兴趣?走形式、走过场,是德育工作实效性差的最大原因。以上两个原因是互相有联系的。我们经常怪现在的学生听不进正面教育,搞不懂他们真正对什么感兴趣?其实我们也可以反思,如果你是学生,你愿意每次都听那些陈芝麻烂谷子吗?内容是正面的,但是再好的内容也要学生愿意接受才会有效果。我们把学校每年的教育活动梳理一下就会发现,重大的节日、纪念日(比如六一、五四、国庆、元旦、教师节、青年志愿者日),常规的活动(比如春秋游、运动会、家长会、黑板报、大扫除)从组织到形式基本上都是千篇一律的,这种“以不变应万变”的做法是最没有创意最没有技术含量的,当然也是没有多少效果的,甚至还有反效果。学生在这种毫无生气毫无新意的活动中变得麻木而厌恶。这样,我们就浪费了大量宝贵的教育机会。改变这种状况的办法就是在传统的活动中寻找新的突破,把自上而下的发动变成自下而上的推动,具体的方法多种多样,在这里不能一一列举,总之思路要变,举个很简单的例子:把活动的主动权交给班级,学校只提供统一的时间、地点,方案各个班级自己拿,然后组织评比,给好的方案发奖,这不就比自己辛辛苦苦为学生设计方案学生还不领情好得多吗?很多事情,换个思路,来个逆向思维其实就变复杂为简单了。在我的教育实践中,这类活动比较典型的如《我带学生做生意》系列、排练运动会入场式,等等,都是依托学校的大活动搞出自己特色的真实案例。我曾经不止一次地说过,优秀班主任的素质之一就体现在能挖掘活动的德育内涵上,如同一个精明的商家能从日常生活司空见惯的现象中敏锐地嗅出商机。

常规活动是面向全体学生的,在集体活动中每个人得到的收获是不同的,而第二种情况的针对性就更强一些,那就是以班级为单位在班主任的组织引导下开展的活动,比如我曾经带学生开展的户外拓展训练、毕业旅行等,这类活动方式很灵活,首先是学生自己喜爱的,当然效果比较好。

我主要想讲的是第三类:针对学生个体的教育机会。我们都知道这样的现象:如果你的力不用在点子上,即使很用心用力地去做教育,效果也是很有限的。教育不是靠使蛮力的,不是说时间、精力投入进去马上就能见到效果的。反过来说,如果你的付出没有回报,你会怎样?是就此放弃,还是再坚持一下,还是再思考一下策略是否得当?我觉得后两者才是我们应该持有的态度,放弃就意味着前功尽弃。当我们的教育没有起到预期的效果时,我们得去想想问题到底出在哪里?我们投入的精力是否帮了倒忙?因为明摆着有时你越教育他,他越反感你。我认为关键不在我们说什么话,而是在说话的时机上。那么,我们怎么去发现教育的契机呢?

首先,打个比方,如果给你一个任务,要你在一面墙上开一个洞,你会怎样做才最省劲?当然是先把墙面仔细敲打一遍,找到有空洞的地方然后再动手。做学生的思想工作也是这样,你要首先研究了解学生,找到他最关心在意的地方予以突破。所以,不要盲目动手,教育之前先调研,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医学上有个方法,叫“试探性”治疗,意思是在我们不明确或暂时无法查出病员的病因时,先根据初步的推断用一些方法试着治疗一下,如果哪种方法见效,就选择这种方法继续治疗,同时可以借此从反向找到病因。我们可以通过看似漫无目的的闲聊去了解学生真正需要帮助的地方,就像你用锤子敲打墙面听声音一样,找对了地方再下功夫。这种方法的关键是要让学生开口说话,不是你去训导他,一定要隐藏你的真实目的,闲谈就是闲谈,要让学生放下心理戒备,在不知不觉中被你引出真心话来。

其次,从机会的偶然性上讲,学生遭遇重大事件就是一个难得的教育契机,千载难逢,千万不要让它溜掉了!智慧的班主任总能抓住这样的良机,也善于把坏事变成好事。比如学生打架了,而且比较严重,你的第一反应是:“机会来了!”而不是:“糟了,又出事了!”,因为事情已经发生,抱怨除了把自己心态搞坏之外就没有任何实际意义了,此时应该抓住机会,用学生亲身经历的事件来教育他,比空洞的说教有用得多。在学校里处分学生算是最高规格的处罚了,处分之前要教育,不能光宣布处分就完事了,那除了让学生沮丧和记恨之外就没有更多积极的意义了。处分之后更要加强教育,因为有“撤销处分”这个现实的目标,这是一把达摩克利斯之剑,悬在头上让你始终把握着教育的主动权。我曾经把班上被处分的学生组织成一个小组,选一个组长,让他们定期开会,定期写思想汇报,定期征求各科老师的意见,做好事加分,做坏事减分,可以用做好事来抵消做坏事的恶劣影响,表现好提前撤销处分,表现不好延期,想撤销前先写申请,一次不行来两次,设定目标去完成……不断花样翻新,轮番轰炸,让他们眼花缭乱,个个被制得服服帖帖。学生的家庭状况、个人情感问题,这些看似“棘手”的问题,其实都是教育的良机。学生在遭遇重大事件时,最需要真诚的关心和帮助,此时他的内心有强烈的依靠感,雪中送炭好过锦上添花,在他们最矛盾、最难过、最孤独的时候,就是你乘虚而入开展教育工作的时候,此时的教育效果可以最大化。

有时,教育的契机在纠结中闪现。钓鱼时,如果一条大鱼咬钩,此时硬拉反而容易将弦崩断,正确的方法是拉一拉、放一放,反复地收线放线,一张一弛,时松时紧,在反复地拉锯中等待最后收获的良机,而最后收线的时候,一定是鱼精疲力竭之时,这种精疲力竭不仅是体力上的,更是心理上的。实战经验告诉我们,当学生反抗力气最大的时候,硬碰硬的教育不仅费力,而且效果极差,如果你有足够的耐心和经验,完全可以和学生“耗下去”,控制着局势但并不急于发起最后攻击,因为你知道时机尚未成熟,必须珍惜这宝贵的“最后一击”,最佳机会往往只有一次,所以要一剑封喉。为了一个学生剪头发的小问题,我足足和他耗了将近一年,(参见《到了翻越高山的时候》),这一年,我顶着巨大的舆论压力,因为所有人都在看我怎么收场,堂堂的老班连一个学生的头发都搞不定,还在这里吹什么牛!领导不信任我,认为我软弱无能,对刺头学生束手无策。这一年,我打打放放,如同七擒孟获,最后抓住机会连头发带其他顽症一并消灭。我有时更多地是站在一个战略的高度做教育,不太计较一时的得失,这其中,不仅有等待,更有忍耐,还有无奈。按功利主义的观点,我的教育可能是不成功的。是的,我的教育可能是不成功的,但是我要么不改变,要改变就是本质上的,从人性的层面上的。话说回来,什么是成功的教育?用高压政策使他们不敢越雷池一步,表面的省心省事,把学生制住就是成功了?我不稀罕。

再其次,如果机会抓住了,但是最终没有成功,那就太遗憾了。为了不让机会白白溜走,一旦实施教育行动,就要竭尽全力,不屈不挠,不达目的誓不罢休。这是比拼耐力和信心的时候,也是考验你决心的时候,一旦学生出现思想上的松动,就赶紧跟进,步步为营,不断巩固阵地并扩大战果,直至取得胜利。学生的任何动摇、反复都不能撼动你的决心,一路将战斗打到底。典型的案例我收录在《教育是这样做的》中了,仅供参考。

对于一些经过设计的教育活动,一定要注重它的系列性、渐进性,谋求通过一次活动后续的系列教育达到效益的最大化。在目前的形势下,我们开展一次活动并不容易,如果轻易把它放过去了,机会也就丧失了。在实践中,我总结出一个套路,在几次骨干班主任培训讲座上,我都给老师们推荐了,那就是:搞活动——写感悟——重提升——出效果。一年多前我在班上组织了一次户外拓展训练,结束后,让同学们写小结,然后点评讨论,围绕着一次活动开了不下三次班会,反复对活动的意义予以强化、迁移,对当时处于低迷期的班级起到了很好的振奋人心、增强集体凝聚力、鼓舞士气的效果。那次活动的案例《翻越毕业墙》被载入教育部的全国班主任培训教材《精神家园共营造》,成为一篇经典案例。

成功与失败永远是相对的,也是瞬息万变的,有时仅在一念之差。刘邦和项羽楚汉相争多年,刘邦总是吃败仗,怎么也打不过项羽,刘邦只赢过项羽一次,就是垓下之战,但是就是这一次胜利,让项羽体验了霸王别姬的悲壮,也成就了刘邦的霸业。那是决定性的,改变了历史。可见机会的重要性。我们对学生的教育是成功还是失败?在无数次的失败之后,只要抓住一次机会,让学生幡然醒悟,也不枉我们长期的坚持——这是愚钝还是智慧?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这种命题,不仅在教育上存在,又何尝不是一种人生的哲理?

问题学生

中午在食堂又碰到我的爱徒徐老师,记得我上次把在食堂和徐老师的对话写成了一篇短文《关于做班主任的几句胡言乱语》。两年后的徐老师,比过去更加成熟了,带班的经验也比过去又丰富了许多。我们平时交流很少,用他的话说,是不好意思老是麻烦我,我也惭愧,收徒快五年了,也没有好好地指导徐老师,都是他自己在摸索。当然,一个班主任必须要在实践中锻炼自己,在游泳中学会游泳,别人再怎么教,也不抵自己的切身感悟。

和过去一样,我们一坐下来吃饭,就会谈论一些班级管理管理方面的事情。徐老师总是很谦虚地问我一些问题,我也尽可能地做到知无不言,言无不尽,虽然不知道这些话对他是否有一些帮助。

我们谈到了个别学生的教育问题——问题学生,是永恒的话题。我静静地听着他的描述,他说到班上一个孩子对教育的反感,可能是小学或初中的阴影吧,蔑视一切教育,老师关心她,她认为是理所当然,而一旦批评到她,她马上就会翻脸。她拒绝批评,但是像她那样的问题学生肯定是经常犯错误,不批评也不行,批评了矛盾更大,两难啊!

的确,现在像这样自己什么都做不好还不让人说的学生真是越来越多了。她和父母的关系也很不好,老师和她父母沟通,她总是认为老师在她家长面前说了她的坏话,在班上公开和老师叫板。

“今天的自习课,我帮他们补数学,全班只有她一个人在底下说:烦死了!明摆着和我对着干。”

“那你怎么处理的?”

“我的涵养也比过去好多了,当时我没理会她,不和她纠缠,我上我的课,然后辅导其他同学,把她晾在一边……”

“你的处理是正确的。也许她就在等着你批评她,她好借此机会和你干上一架。”

“是的,我对她冷处理已经有一段时间了。过去关心她,她就会在同学面前炫耀,好像老师对她特别关照,是她的靠山一样,弄得我没办法。但是她有错误我批评她,她却一点也碰不得,马上会翻脸。她总是在同学面前吹牛,说她自己怎么怎么样,她的家长怎么怎么样,同学对她很反感,甚至要揍她。”

“那么她过去一定是很少被老师关心关注过,为了掩饰自己内心的自卑,就会做出这样的举动。至于后面的这种表现,我也经常遇到,现在很多学生都这样。那么,你对她又有什么措施呢?”

“我干脆不理她了,冷处理,然后按照规定处理她。过去她从来不交作业,但是我们现在有规定,不交作业是会受到处罚的,几次不交就会有相应的处理,然后逐渐升级,直到处分,所以现在她也交作业了……”

“很好。我谈谈我的看法。第一,这个学生并非无药可救,因为她还在乎学校的规定,不管交来的作业是自己写的还是抄来的。如果她什么都无所谓了,那才难办呢。她开始交作业,是一个很好的开始,也是一个很好的教育机会。你对她的冷处理我没意见,但是,不能一直冷下去,要在适当的时候让她感知你的存在和对她的关心。沟通的方式有很多,你的语言不是强项,但是你可以采用其他的方式,比如,给她发个短信;她把作业交来了,除了批改,不妨在后面写上两句批语,鼓励一下,这种方法很管用的。我知道你很忙,教两个班的数学还要当班主任,但是如果你有时间,可以让你的学生写写周记,即使不要每周写,两三周写一篇,也是很好的沟通。语言和文字是可以互补的,

“第二,我们要去理解学生产生一些行为的原因,深入去了解他们的背景。应该说,现在学生的表现是他过去多年积累的结果。凡事都有前因才有后果,有时我们单独去看一个学生的表现,会觉得不可思议,一个正常的学生怎么会那样呢?但是,如果把他放到一个他所处的大背景和大环境中去看,从他成长的历程去看,你就会明白他为什么会那样,一切都可以得到解释了,我们也就理解了学生。只有找到了学生行为异常的原因,才能对症下药,

“对于问题学生的教育,我们要坚持两条腿走路,两手都要抓。一个是用规则约束他,让他明白规则的重要性,明白不遵守规则是要受到规则的处罚的。像你对她不交作业的处理,就是这种方法。第二,用人文关怀去感化她。如果没有第二种做法,光是冷冰冰的规则,也就不成其为教育。没有规则是绝对不行的,而没有了人文关怀,教育还有什么魅力?我们对学生的教育,在强调规则意识的同时,要用精神力量去感召他们,帮助他们脱离做人的底线。对于自觉遵守规则的人,规则是不存在的,只有那些不遵守规则的人,才会很难过,他们会觉得世界上所有的人都在和他作对,追根溯源,其实问题出在自己身上。我们一定要让学生明白这个道理,

“在班级展开教育活动,一定要反复强调利益一致性原则,即学生和老师的最终利益是一致的而不是对立的。老师不是生来就是整学生的,而是来帮助学生的。学生的行为得到矫正,最大的受益者是学生本人,当然,整个集体和老师也将是受益者。学生犯了错误,不是损害了老师的利益(尽管客观上老师也受到了损害),最大的受害者是学生自己;学生取得成绩,受益者也是学生自己。我们要始终向学生灌输这种理念,并且在实际行动中努力做到。处理学生问题的出发点是帮助学生而不是维护自己的利益或权威。从你的谈话、行为中,学生应该能明白地看出来你的动机,

“同样,和家长的沟通也是这个利益一致的原则。让家长了解并信任你,确信你不会为了自己的业绩伤害到他的孩子,你所做的一切都只是在帮助他的孩子。这种信任一经取得,你对学生的教育就放开了手脚。教师、学生、家长,三方利益一致,形成合力,才能取得很好的教育效果。如果老师夹在家长和学生之间、学生夹在老师和家长之间、家长夹在老师和学生之间,互相不信任,勾心斗角,那还谈什么教育。三方的沟通顺畅了,你也就省心了。如果你觉得学生不信任你和家长的交流,你可以下次约家长谈话时,把学生也带上,把你要说的话当着所有人的面说清楚,以免信息传达有误造成不必要的误会,

“现在,很多家长对自己的孩子毫无办法,他们教育不好,把孩子送到学校来,指望你的教育。所以,你不要对这样的家长教育抱有太大的希望。那么,为什么还要经常和家长联系呢?因为家长有知情权。你必须把对问题学生的处理、进展、变化及时告知家长,让家长知道你都做了些什么,你的责任是告知。我们过去在处分一些学生的时候,家长会来和学校纠缠,其最大的理由就是,孩子平时在学校表现怎样我们一点也不知道,现在忽然说要处分他,我们无法接受。可见及时告知信息的重要性。告知的义务同样存在于和学生的沟通中,在教育学生的同时也要把将要告知家长的内容先告诉他,不要给他造成你会当面不说背后向家长告状的感觉。对他违纪的情况需要及时确认,让他在过失单上签字,为自己的错误承担后果,也为将来进一步处理积累资料。我们经常碰到这样的学生,他们特别会赖,就是不承认自己的问题,不敢面对自己的错误。对于这样的学生,尤其需要做好记录、确认工作,但是记录又不仅限于错误,有了成绩和进步也要及时记录,允许学生发挥特长、将功补过。我经常对问题学生说:"你看你为集体带来了多少麻烦。一个人不能总成为别人的负担啊,要为集体做一点好事,做一点贡献,要救赎自己,这样,你在遇到麻烦时,大家也愿意帮助你。如果做一个大家都讨厌的人,除了捣乱破坏,不做一点善事,你不觉得太失败了吗?"我为什么说让你在她的作业本上写批语,这就是及时鼓励她:有进步、你不错了。人都是需要被肯定的,如果你认为交作业是天经地义的,不需要鼓励,那就错了。对于一个从来不交作业的人来说,现在她能交作业了,不是进步是什么?

“学生因为犯错误收到相应的处罚,是十分必要的。处分容易,处分后的善后才是关键。不能处理过就算了,应该让这次处理始终成为他纠正行为偏差的标尺。我的意思不是说总要拿学生的错误说事,而是在处理之后要给他各种机会去改正错误消除影响。处分,创设了一个情境,也创设了一个目标,那就是用积极的表现撤销处分,缩短撤销处分的时间。当学生的注意力放到这个上面去的时候,他自然会约束自己的行为。为此,必须为他制定一个整改的计划,定期地谈话,定期地写思想汇报,定期地总结一段时间以来的得失,定期地征求各科老师的意见……总之,用各种办法把他的注意力吸引过来并保持下去,不是好了伤疤忘了疼。学生是很容易遗忘的,处分当时很痛心,过后很快就忘,行为照样不改。这就失去了处分的意义。

“最后,我还是要说,在所有的教育方法中,情感的投入是最重要的,因为规则不讲人情,必须严格执行,那怎么让学生心悦诚服地遵守规则?情感啊!规则是一视同仁的,是大家的,只有情感才是属于私人的,属于自己的,也是真正能在关键时刻引导自己不走弯路的。情感的投入要不计回报,因为学生不懂事,不知道感恩,但越是这样,才越需要加大情感的投入。对学生给你的伤害一笑了之,但是对他们取得的进步不要忽视,这就开始了你的成功之路,

“问题学生之所以成为问题学生,一定有他的原因和背景,所以也就需要用不同一般的教育方法:刚柔并济,规则约束、情感感化,缺一不可。希望我的建议能对你有所帮助或启发。”

第六感觉

人人都可以做班主任,但是,成为一名优秀而智慧的班主任,是需要有一点天份的。有人生来就是那种适合当班主任的,无论怎样的班级到他手上都能带得顺顺当当,无论遇到什么样的学生,都能把他教育得像模像样。当然,再优秀的班主任也有搞不定的时候、搞不定的学生,这很正常,如果万能,也就不是人了。卓越的班主任只是能最大程度地调动学生自主发展的能动性、对班级有着强有力的掌控能力、对学生的精神世界产生着持续的影响……这里,我还想加一条,卓越的班主任对教育有着异乎寻常的感觉。

成为卓越的班主任要靠百分之九十九的努力,但是如果缺少最后的百分之一,终究差一把火。这百分之一,就是感觉,或者说灵感。真正实现质的飞跃,往往就靠这决定性的百分之一。

感觉是什么呢?如果你的眼光对班级做一次快速扫描,能发现其中潜藏的问题;如果你从孩子的眼神和只言片语中嗅到什么;如果你能从孩子不经意间的言行举止中预感到什么可能将要发生,说明你已经具备了初步的感觉。

闪烁的言辞、游离的目光、突然的失态、意外的冲动,学生的一切实际上都写得明明白白,但是,没有感觉的班主任会不明就里或者视而不见,等到事情发生了才恍然大悟:原来这事有预兆。而有经验的班主任一定会敏锐地察觉到什么,并及时采取相应的对策,要么防患于未然、要么将危机化解于萌芽、要么能抓住教育的最佳时机。

这话说得虽然有点玄,但是同道中人都应该能理解我的意思。

有一次秋游,自由活动期间,学生三五成群地在玩耍,老师也有了一段难得的休息放松时间。我和我们德育校长以及几个同事坐在草坪上打牌。职业的习惯让我们时刻注意观察周边的情况,就像猫头鹰在打盹的时候一只眼睛还睁着,一点也不敢大意。正在打着牌,远远地一个男生急匆匆走过,没穿校服,手里抓着手机,表情有些异样。虽然距离比较远,看得不是很真切,但是我和校长当时都觉得有点不对劲。校长当时就对那个孩子的班主任说(那个班主任也在和我们一起打牌):这个孩子有些不对头,如果你们班要出什么事,第一个就是他。话说了没两分钟,一个电话打到那位班主任手机上,是另一位带队老师打来的,说你们班的学生聚在一起,好像有事。电话里说得很含糊,因为打电话的老师也吃不准。我们都要班主任赶紧过去看看,班主任走了没几步,我也站起来说:我也跟去看看。到了现场,除了几个学生站在那里,一片安宁,看不出有什么事。我们叫住几个学生问情况,都说没什么,大家准备去爬山,然后就离开了,刚才那个男生也在场。看着学生离开,我总觉得有问题,我赶紧对同事说:把那个男生扣下来,再问一问。这时,校长带着德育处的老师也赶了过来。男生对我们的询问依然是矢口否认,说真的什么事也没有,态度非常诚恳。看看问不出什么,就准备就不穿校服的问题教育他几句然后放行。我在旁边怎么看怎么不对劲,于是开始问他:

“脖子上的红印子怎么回事?”

“爬山时树枝划的……”

“身上的泥哪里来的?”

“刚才爬山时不小心摔了一跤……”

“摔了一跤怎么摔出鞋印子来了?”

“……”(无法回答)

“已经打过了吧?和谁?在哪里打的?”

学生无奈,说了刚才确实打过架了。再问:

“刚才是不是去喊人的?吃亏了,心里不服气是吧?一定要把面子找回来,对吧?”

“……”

突破口打开,迅速问明情况,展开工作,事态得到控制。你说校长的感觉灵不灵?这是多年从事德育工作练就的本领,能透过现象看见本质,从孩子的一个细微的举动能窥见他的潜台词。

       故事还没说完。我们在现场立即对其进行教育,校长亲自谈话,一番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一再告诫此事到此为止,绝不能因为心理不平衡,继续寻衅报复,把事情扩大化了。

那个男生态度依然诚恳,对校长的话频频点头称是,并保证绝不会再惹事,一切到此为止。谈了很长时间,又吩咐班主任继续教育并注意观察,众人散去。

我总感觉事情没完,对那个男生的班主任说:今天要注意他,不要让他离开你的视线。这事没这么简单,他虽然答应校长了,但是明天他一定还会招集人马杀过去,要控制住他。

后来发生的事很简单,那个男生用电话招集了一些人,和对方约好了时间地点,第二天再次开战,规模超过第一次。结果,当然是那个男生受到了校纪的严惩。但是,有一件事我不知道,那就是班主任在第二天有没有或者说怎么做那个男生的工作的,因为不在一个办公室,所以我无从知晓。有的事班主任是无法控制的,但是我们能控制到哪里步,就应该尽最大可能控制局势,比如,如果明确感觉到那个男孩有事,在第二天就一定要和他寸步不离,把他扣在办公室,和家长联系好,放学让家长来接,如此一直坚持到学生的情绪彻底平静。如果再有什么事,那也是天灾人祸了。过去我班上一个男生,因为无故被人殴打,尽管做了大量工作,处理了当事人,他也保证不再继续追究,但是我仍然不放心,那天晚上,我想想不对劲,一直用手机保持和他的联系,不让他的情绪再次反复,同时我吩咐家长放孩子两天假,看住他,不让他到学校来,因为他一旦回到班上,听到同学刺激性的语言,会再次心理失衡,难保不做出冲动的事,等到他完全平静下来,他权衡利弊,理智终于战胜了愤怒,才没有后续的行动。这是题外的话了。

回到主题,我觉得感觉是可以培养的。产生感觉的前提是反思与观察。洞察力是优秀班主任的基本素质之一。对事情的发生要有预见性、对事情的发展要有预知性、对事情的结局要有预测性。反思就是回顾已经发生过的事情,看看还有哪些细节是事前没有注意到的,还有那些迹象表明事情会发生,还有那些措施是可以早一点采取的,这样,以后出现了类似的问题,就知道如何应对了。吃一堑长一智,感觉就是这样慢慢培养起来的。所以,反思并非事后诸葛亮,而是为今后的问题处理积累经验。勤于观察,练就我们一双火眼金睛,不放过任何可疑的蛛丝马迹。

第六感觉并非捕风捉影、无中生有,任何感觉的产生都有它的道理,虽然我们当时可能无法说清楚缘由,但是多留个心眼总不是坏事。这种感觉曾经多次让我果断采取行动,将危机提前化解,故事很多,限于篇幅,不再一一列举,我总的看法就是不要忽视了一些看似无意义的细节。所以,我经常对学生的行为有一定的预见性,别人感觉很紧张的事,我往往认为没那么严重;而别人认为无所谓的事,我却往往如临大敌,一点也不敢大意。我经常会有逆向思维:危险总是在大家不在意的时候发生,而大家都很重视,往往就不会有问题。最后  我们再分析一个典型案例,希望对大家有所启发: 

9月1日,新学期开学报到,某中学校长在给全校师生开会时,初三学生小伟在下面看MP4,被班主任王老师发现,予以批评。第二天的自习课,小伟再次拿出MP4看,王老师遂将MP4暂扣并让小伟通知家长。此后小伟曾四次向老师请求归还MP4,但老师没有同意。放学后小伟在家看书,并无异常。但晚上小伟的父亲回来后发现孩子不在家,以为他出去玩了,并没有在意。晚上九点半小伟仍未回家,这时小伟父亲发现了儿子写的一封信,居然是一封遗书,上面写着:

“……我永远是最倒楣的,今天我看了MP4,其实我很想坦白,但是您的严厉和不近人情又怎么给我机会?老师发现后就拿我开刀,我无话可说也无颜面。如果您知道了这事,我就是生不如死,还不如解脱。电子书给了我慰藉,也使我越来越脆弱,我的愧疚使我想活下去努力回报你们,但是老师步步逼着我去寻找快乐的源泉。”

小伟的父母感觉不妙,匆匆出门寻找,半小时后一无所获,于是打电话给王老师。很快,学校校长带着王老师和另一名老师赶来,一起寻找小伟,直到夜里11时,也没有发现小伟的踪影。感觉大事不妙,他们到派出所报了案,一些亲友闻讯后也加入到寻找行列。9月21日,在小伟出走19天后投江自杀,遗体被江水冲到下游十几公里外的江边。

小伟平时学习成绩优秀,为人开朗、活泼,几乎年年都是三好学生,还获得过学校奖学金。他乐于帮助同学,做了不少社会工作,深得同学信任,是我们通常意义上说的“品学兼优”的好学生。但是,小伟这学期一开学像变了一个人,由开朗活泼变得沉默了。小伟多次说,看MP4上的言情电子小说很是开心、过瘾,假期每天都如饥似渴地看。

小伟在遗书中写到:“爸爸妈妈,我实在是无脸见你们了,你们对我的希望如此之大,而我却无法回报给你们,失望注定要大。我在这个暑假里没有事做,便下了些电子书看,没想到一看就上瘾,每天每夜都要看,越看越是开心、过瘾。知道为什么吗?在学校老师只看上了我的学习好,有点能力,对我很严格。我的职务多,私事也很多,复习、看书秩序全乱了,老师就说我办事不力,同学之间关系越来越陌生……”

小伟父母认为校方,特别是班主任对这起悲剧的发生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而该校的校长则认为:事件不单单是由MP4引起的。按规定老师有权暂时收下学生的东西。小伟上课间偷看MP4被暂扣,是老师出于对何伟同学的关心,希望他好好学习,不要分心,老师的处理没错。老师已经让小伟通知其父母到学校来,所以在这件事的处理上学校并无责任也无过错。

这就是前不久起轰动全国的因MP4被扣导致初三学生自杀事件。从事件的前半段来看,表面上似乎正如该校校长所说,老师的行为没有不当之处,孩子想不开自杀是不可预见的。但是我们分析一下,这起悲剧发生前是不是一点征兆都没有?如果有,那么为什么无论老师还是家长都没有注意到呢?

首先,小伟犯错误之前实际上有很多迹象表明他的内心世界已经发生了变化,他在情感方面的需求从电子书上得到了慰藉。一个在别人眼里优秀的学生却迷上了电子言情小说,这种冲突已经让他的内心失衡,他觉得自己已经不优秀了,一旦犯了错,老师和家长都会否定自己。所以,虽说悲剧是因MP4被没收引发,但在此之前,他已经对自己失望甚至绝望了。

其次,小伟的MP4被收走之后,情绪是有变化的,比如他不停地去找老师要,目的就是想让自己看MP4的这种“不好”的行为从老师心中消失,因为他是优等生,不想给老师留下不好的印象,而老师并没有注意到小伟内心的焦虑。小伟也怕家长知道这件事,再有,他的MP4是借同学的,他也不想让同学因此受到连累。讲一句事后诸葛亮的话——如果老师把MP4还给小伟了,就不会发生后面的事。虽然任何人都不会有先知先觉,这种事确实有不确定性,但我们的观察是不是还应该更细致一点?思想工作还要更积极跟进一点?班主任显然对这件事的后果估计不足,一方面可能是经验问题,另一方面小伟一贯的优秀也让老师失去了警惕。

再次,班主任的行为虽无明显过错,但是从教育的细节上讲,也存在着“观察不力”的问题,他没有注意到学生行为和心理上的细微变化,也没有及时采取行动,导致最佳挽救时机丧失。前一天发生的事已经足以引起班主任的重视——如果有一样东西比校长的讲话还重要,那我们一定要去思考,这是什么?它的诱惑力大到可以让小伟无视校长和学校的纪律,我们一定要搞清楚原因。可惜的是,第一天班主任并没有行动,第二天在收掉小伟MP4之后也没有进行教育,只是用了孩子们最怕的一招杀手锏——请家长,这就有些过于简单了。从结果来看,这是导致小伟离家出走的最重要的原因,当然也就是导致最后悲剧的诱因之一。小伟反复来索回MP4,每一次都是一次教育机会,但是都被浪费掉了。

小伟索要MP4未果,他带着“请家长”的任务回家,是一种什么样的心情?教师可能因工作忙而忽视了,如果能早一点和家长取得联系,家长已经了解情况并进行教育了,小伟就没有机会做内心的挣扎或做出那个付出生命代价的决定了。一个十五岁的孩子心智毕竟没有完全成熟,在没有人的疏导情况下完全可能走向极端。此前只要有任何亲近的人(父母、同学或老师)开导他一下,悲剧完全可以避免,遗憾的是,没有人这样做。

最后,小伟离家出走后,学校采取的行动是比较积极的,但是已经回天乏术,处理这种事情的最好方法就是将它消灭在萌芽中,一旦出了问题后教师就显得很被动了。如果还想补充一点,那就是如果寻找的力度再大一点可能会好些,因为从离家出走到自杀,有19天的间隔,如果发动全部力量在此期间能找到小伟,当然也就阻止了悲剧发生。

事实上,我认为,一个动不动就离家出走的孩子不会做出轻生的举动,因为这已经成为他排遣心中烦恼、让情绪得以宣泄和平复的手段;而小伟这种一贯优秀的学生一旦出走,问题就十分严重了,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关注,因为这是反常的举动。任何反常的举动背后都可能隐藏着更大的危机。小伟出走前的一些举动就很反常,但是因为不太“出格”而被忽视,如果小伟在办公室大吵大闹,引起老师注意,反而倒救了他。

很多偶然、巧合促成了最后悲剧的发生,如果我们能在任何一个“偶然”的环节稍加留意,事情都有可能向好的方向发展。班主任不应忽视学生的反常举动。学生任何“不对劲”的表现都足以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所以,我们就要从注意观察学生的异常举动开始,培养自己的教育感觉。

“三个一”

学校举办教育论坛,我被点题,说一说有关家校合作,提升教学效率的问题。因为事情比较多,也没有好好整理,大致列了几条提纲,匆匆讲了几句。其实在我的日志中,已经有很多关于家校合作的文章和案例,最近才写了一篇《爱的本能》,不过,在论坛上讲话,也不能过于个性化,还是要说一点能较为通用的常规做法,毕竟很多案例都有其特定的背景,交代清楚很费事。

有人说,细节决定一切;有人又说,小中见大。和家长沟通,大道理不谈,方式方法也可按下不表,单是从一些细节处理上就可以看出班主任是否用心。我谈了自己和家长沟通时“三个一”的体会。

“三个一”真的没有任何神奇的地方:“一把椅子”、“一杯热水”、“一句寒暄”。

先说“一把椅子”。我们条件有限,接待家长就在办公室。办公室的椅子人手一张,没有多余的。来了家长,不管为什么来,是主动找上门来还是我们约请过来的,不管学生是优等生还是犯了天大的错误来解决问题的,老师第一件事是到处找不在的老师的椅子,让家长坐。谈了一半,椅子的主人回来了,再去找别的空椅子。有时一次谈话能“几易其椅”,但是无论怎样,始终要让家长坐着。

你见过家长来了老师无动于衷的吗?原来该干什么还在干什么,家长来了,最多点个头,手上的活照旧。我见过,而且不止一次。这情景有点像我们找有关责任部门办事,是门难进脸难看,有时面见领导也是这样,让你在那儿等着,我手上的事比你重要得多,等我忙完了再来搭理你。——这样做不对,这是缺乏职业道德和修养的表现。班主任和家长是什么关系?合作者、朋友……从来不是领导者和被领导者的关系。班主任有没有一点服务意识?家长来访,先放下手头的活计,让家长坐下,是一种起码的尊重,如果手头的事还没有处理完,和家长打个招呼,先把家长安顿好,再继续处理。更不能你坐着,让家长站着和你说话。如果手边实在没有多余的板凳或椅子,那就站起身来和家长说话。

所以,一把椅子,体现尊重。

我破旧的办公桌里常备一次性杯子,一是为了有时学生生病要吃药临时拿个杯子盛水,二是来了客人可以招待一下。家长也是客人,待客之道,人之常情。给家长倒杯水,家长一般都会拒绝,但是我们坚持要倒,特别是谈话时间比较长,更要如此。如果说,一把椅子体现了尊重,那么一杯热水就体现了一份关心。这也是一个细节,但是这个细节很重要,可以一下子加深你和家长的感情。

所以,一杯热水,体现关心。

家长来了,不管你生孩子多大气,不管家长的素质如何,先打个招呼问个好,该有的礼仪还是要有的。当前两件事都办完了,开始和家长谈话了,我一般不先直奔主题,而是先寒暄几句废话:怎么样,最近还好吗?还是那么忙吗?气色不错啊?……这些废话,看似和谈话的主题没有一点关系,但是既可以拉近和家长的距离,也可以缓解家长来找老师的紧张和不安。

所以,一句寒暄,是一份温暖,让人如沐春风。

教育其实很简单的,就是做好做人之道。感染,是在无形中的,不留痕迹的。整天把“教育”、“素质”挂在嘴边,不一定做得好教育。实实在在地去做,哪怕是再小的事。习惯成自然,自己不觉得别扭,别人不觉得虚假。人格魅力,就是这样一点一点培养起来的。

我们很多老师都会感慨,不仅现在的学生难教,家长也越来越难缠,素质低的家长也很多。我深有体会,我也接待过满嘴喷着酒气的家长,也接待过无理取闹的家长,也接待过满腹牢骚的家长。这些家长,各有各的问题和苦衷,有的家长自己也是不成功的教育的产物,的确素质不高。但是,人的情绪是可以互相传染的,人的精神是可以互相感染的,我们为家长创设一个文明礼貌的情境,让他不好意思漏出丑态,让他的素质在一个良好的氛围中得到暂时的提升,这点还是可以做到的。如果你把上面三件事做到位了,我不知道还有多少家长还会“素质低”。我们做教师的,就是要为人师表,我们教学生懂礼,自己要先懂礼。其实这不是大道理,而是待人接物的一般常识。多少年来,我就可以说没有和家长红过脸。干嘛呢?你是学生的老师,又不是家长的领导,就算是领导,端着个架子算哪一出呢?

我也常听到一些有点身份地位的家长,因孩子不争气,经常被老师“请”到学校去。事后我就会听到他们这样的感叹:别看我在单位呼风唤雨说一不二的,到了学校照样像个龟孙子,给老师训了还点头哈腰。我也常听到老师很牛的说法:别看他家长是个人物,到了我这里,再大的官也得听我的。

我在想:这是哪儿对哪儿呢?难道做教师的就在这里找成就感吗?特别是出了问题连孩子带家长一块儿教训的,更不应该。同时,我接待过一些自认为有点实力的家长,在老师面前很骄傲,指手画脚,恨不得教老师怎么做,或者总是说自己和某某领导关系怎样,我很反感。那么反过来说,我们也不应该对家长居高临下,大家的目的只有一个,更好地教育孩子,除此以外,不要有其他想法。

所以,我的原则就是礼数尽到,提供帮助、做好服务,同时又不卑不亢。长期以来,形成了一种习惯,帮助我更好地和家长沟通。

一天,办公室进来一个人,四十多岁的样子,指名找我。我看了一下,不认识,或者说想不起来是哪个学生的家长,这也不奇怪,因为现在学生经常是以一个家长和老师打交道为主,偶尔来个生面孔的家长当然也是有的。做教师的尴尬之一是家长满脸堆笑冲着你走来,你却想不起来他是谁。而此时问他是有点不礼貌,有时只有硬着头皮先打招呼,等坐下来,一边谈一边想。一般来说,第一次来的家长会自我介绍,但是也有家长以为老师谁都认识,见了面不自我介绍就直接谈孩子的事,说了半天话,老师还云里雾里的——这才是最尴尬的。那天我就很尴尬,看着那位男士微笑着走来,心里一阵发毛,心想:这到底是谁啊?怎么一点印象都没有!如果是我刚接班,那情有可原,可是,我这个班都高三了,居然还有不认识的家长,我怎么好意思说出口!没办法,三板斧先砍下去再说。

“你好你好!来了?来,请坐……”我热情地拉着那人请他坐下。没想到他怎么也不肯坐,我以为他在客气,就说:“你先坐坐,我这里还有点事,马上就好……”一个缓兵之计,想拖延一点时间。那位仁兄既不坐,也不自我介绍,只说,那好,我等等你。我想这人怎么这样?让你坐你就坐呗,你不坐我怎么坐呢?再次请他不要客气,坐一下再说。

他见实在不好推辞,就说了一句话:我就不坐了,我是总务处派来给你们班修窗户的……

我差点晕倒在地。

看来太有礼貌有时也会闹笑话……

撰写教育叙事

经常遇到老师提出这样的问题:看了你的博客很激动,也很想把教育的心得记录下来,无奈自己的写作水平有限,写出来的东西干巴巴的,自己都不喜欢。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呢?

我想,这应该是困扰很多教师的问题,特别是想在教育上做点什么的教师。如果不去想着做点什么,自然也就不会有这些痛苦。有的人做一辈子老师,做得也很不错,但是没有留下一个字的记录,也是一辈子。不能说有什么遗憾,只能说个人的想法和做法不同罢了。对于那些想写点东西又苦于写不出来、写不好的老师,我能提什么建议呢?

首先,我们得把写作的心态摆正了。

撰写教育叙事的目的是什么?以我看来,有三大主要功能和一个附属功能。三大主要功能,一是记录自己做教育的感悟心得,作为反思改进教育教学方法、提升境界的素材;二是记录教育教学事件,记录学生和自己的成长历程,作为备忘和纪念;三是发挥教育叙事的交流、沟通作用,以博客或其他手段为平台,和学生、家长、同事建立互动机制,帮助自己更好地完成教育教学工作。一个附属功能,教育叙事中的素材甚至教育叙事本身即可以成为论文、计划、总结等文案,有了平时的积累,需要用时可以随时拿出来而不至于临时东拼西凑或胡乱杜撰。

所以,教育叙事人人可写,也应该人人都写,写了总比不写好,多写总比少写好。而从上述分析的教育叙事功能上看,没有说非要文字功底怎样或要文采好的人才能写。而且,教育叙事不一定要开博写,对于文字功底欠佳的老师来说,在博客上公开自己的教育叙事有一定压力,所以,我们可以不公开发表自己的文章。有些学校把教师写教育叙事作为一种任务,以行政命令的方式规定下来,这个就不太好了。写东西本是自己乐意的事,靠强制就完全变了味儿。我想,大部分老师写的教育日志是给自己看的,不是为了发表或出版,换取稿费之用,如果可以,当然很好,但这绝不是写作的主要目的。我们不要觉得写得不好看就没有价值,其实对于做教育,我早就说过,别人的东西再好对你也不一定有用,如果没用就没有价值,但是自己的东西一定价值,因为它属于你自己。因此,我总的看法就是,无论写作水平怎样,用心做教育的老师一定要坚持写好教育叙事。

关于教育叙事的撰写,我具体说说我的看法和建议。

第一,写的是心情、心境,没有心情不要写,绝不要为写而写。我经常好几天写不出一个字,没有灵感也没有激情,如果遇到这种情况,宁可不写,也不要勉强自己非写不可。在强迫的心态下是写不出好文章的,一定要等到有兴趣了、有心情了,想写了,再动手。写作本来就不是一个教师的必修课,完全是兴趣使然,想写就写。如果你是一个严谨的人,规定了自己每天必须写多少字,并且要坚持下去,这其实是一件好事,习惯养成了就不会觉得累,写作就成了教育活动中很自然的一部分,感觉不到痛苦了。那么没有东西可写怎么办呢?可参见第二条。

第二,教育叙事的类型应该有很多,这个我没有专门研究过,文章积累多了,如果我给自己的教育叙事分个类的话,不外乎这样几种:

1、教育教学案例(如《我的车见证我的爱》);

2、教育活动实录(如《走在行知路上》;

3、读书学习(含培训)感悟(如《教育难以达到的第三个层面》);

4、自己做教育的心得体会(如《老板老班的教育思路和实践》);

……

故而,撰写教育叙事的资源还是很丰富的,只要注意观察、勤于思考、善于学习,灵感会随时光临。问题是要让记录成为一种习惯,根深蒂固的习惯,不要让智慧的火花随意地熄灭。这话说起来挺容易的,实际上坚持下去也非易事,所以,我们经常可以看到有人心血来潮时恨不得一口吃个胖子,热情消退后连博客都懒得上,时间长了,自己都会觉得不好意思上博客,因为不敢面对曾经的雄心壮志。这也就是为什么成功总是属于那种坚持到底的少数人的原因,一件很简单的事,比如每天或隔几天写点东西,坚持到底就很不容易,就很了不起。能坚持这样做的人会比别人有更多的发展机会,因为从写日志这件小事其实可以折射一个人的意志力和生活态度价值观。

第三,写东西的心态就是玩、自我欣赏,乐在其中。这和玩游戏没有太大区别,但是学习可以使人变得更智慧、更高尚,也更懂得生命的价值。有人不能从学习中找到乐趣,是因为他们从来没有真正地进入过那种美妙的境界。从时间上讲,其实还是有的,因为我们每天花在上网、游戏、闲谈或做杂事的时间其实并不少,只要抽出其中一部分,不需要太长,写点东西还是可以的。有时候我们忙完工作会感觉很疲劳,什么事都不想做,如果是那样,就休息吧,不要把些日志当做负担,等有精力时再写;

第四,写教育叙事一定要文笔好吗?其实也不见得。真实就是力量,原生态的东西最有价值,即使是一本流水账似的班级大事记,也很有价值,只要写上:今天我们班发生了什么事、我遇到什么事、我做了哪些事,寥寥数语,就是很有意思的。这样的日志虽然我没有写过,但是我知道,那很有意思,特别是若干年之后,我们再看一看,那年的今天我们做了些什么,非常有趣。记录成长——自己的、学生的——本身就是有意义的。所以,大事记式的教育日志应该成为一种独特的体裁。在此,我推荐南京建邺高中袁子意老师的观点和做法,袁老师认为记录本身就很重要,他自己做记录,在班级里还有专门的记录员,记录班级生活的点点滴滴。每到搞活动时,班上自然有人会做记录,而且老师的文采不好,学生当中有文采好的,把这项工作分配给学生,发挥学生的能量,可以事半功倍,对学生自己的成长也十分有意义。关键是学生作为教育事件的亲历者,他的视角、他的想法,对教师的教育思想的形成和丰富是一个重要的补充,当然,学生自己的记录也是有其自身的价值的。 师生共同完成教育叙事的写作,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

第五,做一个有心人。教育叙事其实就是教育生活中的点点滴滴,要善于发现价值、捕捉其中的闪光点,特别是那种稍纵即逝的亮点,把它们记载下来,让瞬间成为永恒。所以,我们要留心那些看似不起眼的细节:给学生发的通知、和家长联系的短信、学生的周记以及班主任在周记中的评语、给学生的评语、和学生或家长的谈话、在班级里听到或看到的有趣事件,其实在我眼里,处处有可以写的东西,但是不善于观察的人就会觉得没有东西可写。作为这种教育叙事的代表作,我的不少日志都是短信直接组成的,如《短信见真情》、《短信见真情》(续)、《给自己的礼物》、《教育是这样做的》,等等。大家试想,连短信都能组成这么多故事,生活中可以记录下来的片段真的太多了。有时候来灵感时,及时把想法记录在纸上,只言片语,最有教育的智慧,结合真实的案例适当拓展一下,就是一篇好文章。也许,今天你觉得没用,说不定过一段时间就会有这样一个案例,正好可以用到你以前的想法,这种智慧火花的积累终将让你越来越睿智,也越来越会写作;

第六,承载我们记忆的方式很多,所以,我一直建议有条件的班主任要配备数码相机或者摄像机,在这个数码的时代,记录的方式一定是多元化的。有时,图片或影像更有说服力。而且,这是一种省时省力的做法,效果还特别好。日志配图,或图片为主配上简要的说明,就是很精彩的记录,在我博客里也大量使用,如《晒一晒可爱的高一(6)》、《户外拓展运动纪实》,视频《一起走过的日子》,等等。图片可以在相当程度上弥补文字的不足。 

最后,要想写出精彩的日志,关键不在于文笔如何,而是要有思想、有情感。

以情动人,是教育叙事的重要功能,也是让自己日志出彩的重要因素。好的日志不仅可以感动自己,也可以感动别人、感动学生,使教育的力量更强大。我们在写作时,一定要把自己的情感融入,用心用情去写。我在讲座里曾经提到过:如果有爱,就要表达出来,不要什么都藏在心底,其实,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情感,是写好日志的关键,文笔倒在其次。但是,有时表达时也要结合具体的情境和对象,有时是直接的,有时是委婉的,融入在你平淡的叙述中,有一种真实的力量。

在平铺直叙地记录我们教育活动的同时,能加入一些自己思考的心得就更好了,如果能往理论上靠一靠就最好了,那可以使教育叙事的立意高、价值也更高。理论层面的东西,取决于自己的阅读,有时,借鉴一些名家名言也是一种比较取巧的方法,现在网络发达,资源很好找,不必像过去,要读完整本书才能有感悟。我们读名家的文章或名人名言,会产生共鸣,说明他们说出了我们心里有却笔下无的东西,那么借用别人的话,表达我们自己的思想也不失为一种方法,当然,这种方法只能作为点睛之用,不可大段大段地使用而不加入自己的想法。我有时读书会一边读一边就手就把其中我认为精彩的片段及时记录下来,以备将来万一哪一天用得着。  我常常会用一些零散的时间或垃圾时间看点东西,甚至报纸上有什么相关的文章也会留意一下。多读点书,对写作肯定是有好处的,特别是你想让你的教育叙事写作水平再上一个台阶时,更需要充电。读书,有时很悲哀,明明原来以为是自己的想法或做法,再一看,别人早就写在书里了,遇到这个情况,更是要觉得自己是有价值的,而不是盲目妄自菲薄。多读书,也会让我们知道世界之大,不至于在自己狭小的圈子里孤芳自赏,写出来的东西贻笑大方。不过,话说回来了,即使有所雷同,也没有关系,说明你做得正确嘛。

胡乱说了一气,因为我本人对写作从未想过该如何下手,只是随兴而写,有了想法就写,没有规矩和章法,也就没有什么限制。不知道我说的这些对班主任们有没有帮助。

最初的信任

同事刘姐很坚强,但是那天她哭了,很伤心,为一个学生的事。学生的傲慢无礼把性格耿直的刘姐气得浑身发抖,一夜无眠。

办公室的同事里,我和刘姐关系最好,平时“刘姐”长、“刘姐”短地喊着,也特别爱和她开玩笑。刘姐是个认真负责的好老班,能做一个好老班,首先就要是个好人。我们办公室的老师都喜欢刘姐。看到刘姐受委屈,大家都为她打抱不平,纷纷要求严惩那个欺负刘姐的学生。其结果当然是学校站在了老师这边,学生受到了严厉的处罚。刘姐说:我和那个学生的事就是标准的“农夫和蛇”的故事,他多次犯严重的错误,我都原谅了他,结果他居然还是这样对我!什么难听的话都骂出来了。

刘姐认真,不像我们这些“老奸巨猾”的老班,面上气得要命,心里坦然得出奇,她是真的会和学生生气、为学生伤心。那个学生上晚自习时拼命捣乱,严重影响了其他同学自习,值班老师劝阻了也没用。我们的晚自习都是自愿参加的,一个害群之马能闹得所有人不得安宁,所以,按规定,这样严重违纪的同学是要被取消晚自习资格的。刘姐在和学生说这事的时候,那个学生暴跳如雷,情绪异常激动,老师说一句,他说三句,而且话说得很难听,气得刘老师差一点没当场晕倒。

我们是事后才知道的,大家安慰了刘姐一番,不外乎是劝她不要因为和学生生气伤了身体。我半开玩笑地说了一句:“在我二十年教师生涯中,农夫和蛇的故事不知道上演了多少回,但是我终于还没有被蛇咬死。”其实,我们当班主任的,确实经常像那个善良而无知的农夫,妄图用我们的体温去温暖感化那群铁石心肠,结果经常是被弄得遍体鳞伤。这也几乎是班主任的宿命之一。

这个学生一贯表现很差,而且性格乖张,脾气暴躁,发起火来不计后果。骂人还是小事,有一次他竟然把一个同学打得鲜血直流。他具有明显的暴力倾向。班级里有这样一颗炸弹,做班主任的哪有不烦恼的。但是越是怕事,越是来事,因为学生总是犯错误,班主任必须要面对。

第二天,学生被勒令停课反省,刘姐情绪平静了一点,和我们又把事情说了一遍,说到她昨天一回家就往床上倒,把家里人吓坏了,说班主任这样当是要死人的,这一个家庭不就垮了吗?大家又是安慰了一通。刘姐的事实再一次验证了:班主任真不是人当的。

我心疼刘姐,就说:对这样的学生不要真生气了,谈话的时候也不要发火,否则人家好好的,你被气个半死不值得。

姐说:我是好好和他说话的啊,哪知道他突然发火了,还说我总是针对他、整他……

我问:你当时怎么和他说的?

刘姐说:我心平气和地对他说,“你不要来参加晚自习了。”

“结果呢?”

“结果我刚说完这句话他就跳起来了……”

这下,至少起因我有点清楚了。

我对刘姐说:“你和他打交道这么长时间,很清楚他是个什么样的人,你这句话一说他当然要跳起来,因为他一直以为你在整他,他自己又有很大问题,他这是用攻击别人以保护自己的策略,结果你又是个认真的人,当然要产生冲突。如果换了是我,我绝不会一开口就说这句话。”

“那如果是你,你会怎么说?”

“我一定会先说很多别的事,像闲谈一样,最后再绕到晚自习的问题上。”

我虽然不能很清楚地告诉她我会说些什么,因为我毕竟不是当事人,但是,我明确地知道我一定会有合适的方法和他谈话,而且保证一定让他不好意思发火——并非我比刘姐高明,只是可能我对这样的学生多多少少有点了解吧。

说话的语气固然很重要,但是,说话的内容更重要;即使同样的内容,对不同的人说,反应也不一样;同样的内容对同样的人,在不同的时机说,效果也是不一样的。

班主任选择什么样的方式和学生谈话对教育效果的达成至关重要。

无论什么方式,都应该是“学生能够接受的方式”,这是判断我们采取策略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班主任采取的谈话策略有三个出发点:

第一,通过长期的观察和接触对学生个性的了解;

第二,和学生谈话时对学生情绪的观察;

第三,谈话时教师的立场。

以上面这个案例为例,如果我们知道学生具有暴躁叛逆的个性,在谈话时就应该注意不去触动他那根火爆的神经,这并不意味这我们不敢批评教育学生,而是从教育的效果出发。我们动用权威也许可以将学生的“嚣张气焰”压下去,但这不是我们谈话的目的,教育变成了战斗,那么就不会有赢家。这就需要班主任具有控制、调节学生情绪的能力而不是让学生的情绪牵着你走。这种调控不仅体现在谈话之初对谈话定的基调,也体现在谈话的过程中。最后,谈话时教师的立场和教师与学生的关系与位置的把握也十分重要。智慧的班主任永远不会把学生推到对立面上,而是让学生时刻感觉到老班和自己是“一个战壕里的战友”,即使是批评责骂,也是“打是亲骂是爱”。

说来说去,发现问题又是出在战略上而不是战术上。因为我发现,所有的所谓“智慧”如果离开了学生对你的信任和你对学生的爱都不会有任何实质性的作用。在很多场合下,我们所谓的教育其实就是居高临下的“压制”——你不服不行。还是说这个案例,其实学生早就在心里恨班主任了,此时班主任任何善意的教育都被他看做是“整他”,在这种心理的驱使之下,你即使再和风细雨地对他说话在他听来也是恶语相向,更何况第一句就是宣判而没有任何铺垫,难怪学生会跳起来。

要解决这个问题,关键不在于采取什么战术(当然, 有时候战术也能起到一定作用),而是要回到问题的根源上,从头来过——让学生确信你是在帮助他而不是害他。建立起这种信任关系之后,再用什么方法,已经无所谓了。我发现很多班主任的培训中都会强调方法和技巧,却对教育的大方向问题视而不见。事实上,很多班主任都没有也不重视和学生建立这种“最初的信任”,只是忙于管理班级。而且,对于现在很多学生而言,这种好不容易建立起来的最初的信任一旦破坏,重建需要十倍的力气,甚至永远无法复原。

如果我有五十个学生,我一定会以五十种不同的方式取得学生的信任,这需要很长时间,也需要花很多代价,甚至要受很多误解和委屈。但是,这种信任关系一旦建立,将是一根非常牢固纽带,它会让你在后续的教育中不必那么谨小慎微,说话要时刻防着学生会误会,总之,你将会很从容,也会显得游刃有余。

所以,我们与其把精力花在研究教育管理技巧、策略上,不如让复杂的问题变得简单,那就是回归到最初始的状态——让你的学生信任你,无条件地信任你,在任何时候,无论你对他说什么做什么,他都会坚定地对自己说:“老班是为我好,绝不会害我的!”——当然,事实上,你也确实绝对不会害学生,问题是,这话必须得有学生来说。自己说:“我是为你好。”——没用。

座位的学问

小小的座位问题,困扰着多少班主任。

教室就那么大,有坐第一排的就有坐最后一排的,最后一排是第六或第七排,离黑板大约五六米。

如果不是特殊情况、个别情况,每个人都有一个同桌。

谁坐第一排?谁坐最后一排?谁是你的同桌?

这个问题很好回答吗?当过班主任的都知道,难啊!视力问题、身高问题、成绩问题、纪律问题、个性问题,哪一个在排座位时没有体现?没有一种排法能让所有人满意,没有最好,只有更好。

前两天又和同事讨论座位问题了。同事问我排座位有什么学问,我说我们班同学的同桌是自己选的。

说完全是自己选的,也不准确,说大部分是自己选的,倒是真的。

和每一个班主任一样,座位问题也困扰着我。经常接到学生调换座位的申请,我无法一一满足。调一个座位,往往是牵一发而动全身,引发连锁反应。班上公认的好位置就那么多,不可能人人满意。为了满足同学们调座位的愿望,我经常是绞尽脑汁。我时常在想,有没有一个比较好的办法或标准能相对科学地解决这个问题?

没有标准,就制定标准。标准总是人制定的,大家都同意就可以了,这就是游戏规则。人不是机器,可以随机排座位。其实完全随机排座位倒不失为一个办法,公平嘛,不满意就经常随机排座位,随机调换座位。只是,这是一种比较低级原始的方法,貌似公平,其实是不作为。所以,先制定规则,然后在大家遵守基本规则的前提下,再做个性化的考虑。

基本规则如下:

1、排座位不考虑视力问题,因为大部分同学现在都近视,看不清可以配眼镜。 看不清黑板不作为向前调座位的理由;

2、身高是重要考虑因素,尽量不让前面的人挡住后面的人的视线,长得最高的人只能坐后排,没有办法;

3、需要和同座位上课讨论问题的理由一般也不予考虑,学习上的问题可以课后讨论,上课讨论过多既会影响听课效率,也会影响课堂纪律;

4、男生和女生可以是同座位,不存在男女界限;

5、同桌需要经常换,试着和不同性格的同学相处,一般一个学期可以调整一次;

6、不以成绩好坏作为排座位的依据;

7、好的位置和相对差的位置需要轮流坐,好座位不是终生的;

接下来是对坐在不同座位上的同学的要求:

如果你坐在一个公认的好位置上,那么请你珍惜你的座位,好好听课,如果你上课不专心听讲,经常被老师批评,对周围同学造成不良影响,说明你并不需要这样的好位置,违纪累计到一定次数,那么请你将你的座位让出来,给那些想学习的人;

如果你认为你的座位不理想,想换一个好位置,那么请你在现有的座位上好好表现,不能因为座位不好就不听课,如果以不坐好位置就不好好学习,那么你的要求将不能得到满足。只有在现在的座位上尽自己的努力好好学习,调换座位时才会优先考虑。

在座位问题上表现出大度、谦让、顾全大局的同学在调整座位时将优先考虑,或在其他荣誉问题上补偿,不让老实人吃亏。

管理班级、教育学生,无小事。小小的座位问题,蕴含着大学问,也是考验班主任智慧、公正、公平的一杆尺子。我带班的策略是举重若轻、举轻若重。一个座位问题,看似微不足道,却要费尽心思,目的就是不想让学生们为一个座位问题伤心或影响学习积极性。

座位问题,其实能折射出一个班级的整体氛围和学生的学习态度。座位是小环境,班级风气是大环境,教室很小,如果课堂上吵闹,无论坐在哪里都会受影响,班级不好,任何人都不能独善其身。所以,要想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必须保证班级整体的课堂纪律。班级纪律好了,学习气氛浓了,换座位的压力就小了。

刚开始时,由于班级纪律很乱,躲到哪儿都不行。不想学习的人坐在哪儿都无所谓,只要方便讲话就可以。因为不想学习的人多,在失望中,很少有人关心过自己的座位。后来我发现,要换座位的人多了,知道这是好事,因为有越来越多的人关心自己的学业了,想学了,于是就想在一个好位置上听讲。其实,座位的好坏,是相对的。对于一个从不想学习的人来说,坐在最后的角落里最舒服,老师不大容易管得到,相反,坐到前排就不那么自由了。

每次调动座位,征集班委意见,从班级课堂纪律的大局出发,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总是大费周章,一定会有人不满意,提意见,我这人好说话,学生和我提意见根本没有顾忌,还经常来个死搅蛮缠,搞得我一点办法都没有。

又是一段时间下来,换座位的意见又积累了不少,我又要动手了。

我走进教室,说了我这次调整座位的思路——让大家自己选择同座位。我让每个人拿出一张纸,写下自己最想和谁成为同桌,写三个人作为备选。很快,纸条交上来了,这又是一次尊重民意的做法。之所以写三个,是为了在选择的时候余地更大。

我带着一大堆纸条,回到家里,把纸条像纸牌一样排开,开始排列组合,如果你选我,我也选你,就基本上满足了。原以为这项工作很繁琐,一做才知道,这样比我自己想破脑袋排座位省事多了,因为三个候选人只要满足其中一个,就搞定了,而我也可以根据他们的实际情况,在三个候选人中,选择我认为最合适的,这样就皆大欢喜。其中有特别受欢迎的同学,被很多人选择,也有个别没有人选的,但是,绝大多数人都没有问题。我很顺利地排出了大概的座次表,剩下几个小问题解决起来就方便得多了。

第二天再做了一些个别工作,新座位表就出台了。绝大多数人如愿以偿,情绪很好,再没有到我这里来提意见甚至是哭哭啼啼的了。

这样操作带来的一个疑问是:自己选择的好朋友做同桌,上课讲话问题不是更严重吗?

大多数班主任是有意识地把爱说话和不爱说话的人放到一起,以为这样可以减少上课讲话现象,还会把特别好的朋友拆散,以防止他们过于亲密影响课堂纪律。而我却反其道而行之。

对此,我的对策是:

1、充分相信大家选择同座位的动机是良好的,是为了有个好心情更好地上课,还可以互帮互助;

2、所有座位,试坐一个星期,根据试坐情况调整;

3、因为尊重了大家的意向,所以大家都很满意。为了让自己和满意的同桌能长期坐下去,同时回报老班对你们意见的尊重,请每个人珍惜来之不易的同桌,共同为班级良好的课堂纪律做贡献;

4、不自重的,在一起互相有坏影响的,影响课堂纪律的,你们的意见就不配得到尊重,老班再把你们调开时,你当无怨无悔。

现在,效果如何呢?很多班主任都会觉得,自己选择同座位那还不乱了套啦,喜欢讲话的都凑到一块儿了。告诉你,如果你是这样想的,就说明你不懂得心理学,更不懂得尊重和自重之间是有密切关系的。只有你尊重了学生,才会赢得学生的回报。我们不排除有人不识抬举,但是如果以这样的心态去怀疑每个人,事情就会很糟。事实上,大多数人是懂得珍惜的,即使有人不自觉,也有规则应对,还怕什么呢?

我们为什么总是假设学生自己的想法和动机是很坏的呢?

事实是,我们的课堂纪律很好,而且越来越好。出乎意料,却在情理之中。

小小的座位,大大的学问。

把自己的需要转变成学生的需要

在灌南高级中学做的报告中,第三个小专题是专门讲班级活动的设计和组织思路的,这个问题去年在南京也谈过,在班级活动中,学生始终是主体,教师只是指导者和参与者。如何协调好二者的关系,很重要的一条思路是“把自己的需要转化成学生的需要”,这样搞活动才会顺利成功。举个小得不能再小的例子:出墙报。

班级的墙报需要定期更新,很麻烦,实际上我觉得它是很传统的一种宣传和展示班级文化的方式。但是无论它有多传统,只要这种形式还存在一天,就有它的合理性,就必须把它做好。

按学校规定,墙报至少每个月更新一次,而且要组织评比,好的有奖励,不按时更新的要批评。做班主任的烦恼确实太多,就连一个小小的墙报也是众多的烦恼之一。大多数班主任都把这件事情当做一个负担,因为它确实是个负担,班上学生对此都热情不高,能写会画的人才也不多,但是任务总是要完成的,这不成了负担了吗?

这里就要说一句题外的话:很多事情班主任的心态决定了学生的心态,因此当班主任都认为这是个负担时,学生就更被动了。但是我的观点是:无论你是喜欢做也好不喜欢做也罢,反正任务是要完成的。与其带着痛苦去做不如转变心态,用积极的态度完成它。

出墙报是学校的需要,是我的需要,我得把它变成学生的需要。

其实很简单,引入评比竞争机制。既然学校要评比,我就在班上搞评比。

上学期开始班级自制管理时,给宣传委员分配的任务之一是教室环境的美化,包括出墙报。过去出墙报的任务只是固定的那几个人,虽说质量还可以,但每次积极性都不太高,因为我们班的墙报不是用粉笔随便写一写,而是每次都要用水粉画出精美的图画,可以保留很长时间,这样一来墙报出得很费功夫,很费时间,所以成了板报小组的沉重负担。

为什么不能全体参与?这学期班委会上讨论了新的方案:宣传委员总负责,四个大组各成立一个板报小组,轮流出墙报,每次对墙报拍照,学期结束由大家公选最佳墙报予以表扬奖励,如果哪个组的墙报在学校的评比中拿到大奖,还另外有奖励。学校对墙报评比获奖的班级予以加分和奖励班费,加的分数归班级,奖励的班费拿一半奖给小组,也算是对板报小组辛勤劳动的认可。

此方案的关键不在于奖励多少,而是让每个小组互相不服气,你出得好了,我要出得更好,这就把我的需要转变成学生的需要了。所以,第一期墙报刚刚推出,第二组的人看了就有了自己的打算,只等着时间一到就赶紧更新推出自己的作品。再加上我忽悠一句:你们看看人家出的墙报,质量这么高……你可以想象第二组的人会说什么了。

小小难题,轻松搞定。虽说出墙报很花功夫,但是我们把这项任务变成了学生展示自己智慧和才能的舞台,学生用心去做,精心设计,力求把最好的东西展现出来,在墙报的一角还要注明主创人员和工作人员,这个小小的举措又把大家的积极性调动了一把。

看着学生忙得不亦乐乎,我也就可以偷着乐了。

教育与中医 

我的很多教育思想理念,都来自于和教育界的同行们的探讨。无主题的漫谈有时是最能激发人的灵感的。

8月27日,应邀去北京密云县第二小学讲学。赶到密云时已经将近晚上十点了,接机的王书记和来老师都还没有吃饭,饭店基本都关门了,好在密云不大,都有熟人,找了一家他们熟悉的餐馆,还没打烊,于是大家坐下来吃涮羊肉。一边吃着一边就聊了起来。话题自然还是教育。

王书记认为,现在做教育的困惑之一是学生不怎么听老师的,而我们的很多老师,在学生的种种问题面前,显得办法不多,甚至手足无措。

“这下好了,你来我们这里给班主任们上课,要多向老师们介绍一些教育的方法、策略……”,王书记说。

“我教育学生根本没有方法啊。”此言一出,我感觉王书记有点吃惊和失望,心想别再语不惊人死不休了,赶紧解释一下吧。

“我的意思是,教育中的不确定性恰恰是教育的魅力所在。我们的教育对象是活生生的人,而人是始终在变化的。我们面对不同的班级,不同的学生,怎能用同样的方法呢?教育中的方法有什么用呢?我面对学生经常是没有方法的,如果我们拿着现成的方法去教育我们的学生,那多半是没有用的,教育好了也是碰巧。那我是怎么做的呢?我不是拿着既定的现成的方法去套我的学生。也就是说,不是先有方法然后再教育。我是在和学生的接触过程中不断地去寻找方法,寻找那种只对应于他(她)的方法,随着接触的增多、了解的加深,方法也自然会渐渐浮出水面……”,

“没有方法就是最好的方法。我们做老师的,千万不要去追求对付学生的方法,永远不要低估学生的智慧。你有一百种方法对付学生,学生就能想出一百零一种方法来对付你,不要让自己陷入和学生斗法的泥潭,那样会很累”,

      “我不用方法对付学生,学生自然不会用方法对付我,即使他们想出了办法来对付我,我也装着不知道。其实学生一张口我就知道他说的是真话还是假话,但我不会戳穿他。即使他骗我,只要不引起严重后果,我会装着什么也不知道,就给他骗又怎样?我们当老师的,不要以有一双火眼金睛为骄傲,其实那是一种悲哀,你看得太过清楚,这个世界就很可怕。所有的学生都是你的敌人,你一个人要对付四五十个孩子甚至更多,你不累死才怪。有条件有原则的忽视和遗忘,是班主任经常要做的事。也就是说要给孩子必要的空间和时间去长大,不要把所有的时空都填满了”,

“说到对学生具体的教育,其实我给不出很好的建议。但是我走遍全国各地,从最发达的地区到最偏远的地区,重点中学、薄弱学校、职业学校、高中、初中、小学的老师都听过我的报告,而且所到之处,一律大受欢迎。我的报告为什么适合所有做教育的人群?就是因为这里面没有具体的方法,我只讲人性中相通的那些东西,那些人心灵深处共有的情感。而且我也深信,无论在哪里,无论学生的基础和背景如何,孩子在成长中遭遇的问题以及我们老师遭遇的困惑都是相似而有共同规律的。这是教育的规律,而教育是没有定律的。我的故事只属于我,但我遭遇到的问题一定是每一个老师都曾经或即将遭遇的”,

“我始终认为做教育没有一个万能普适的定律,如果是那样,教育就太简单了,只要按部就班地操作就行。事实上,这可能吗?教育的投入和产出回报也没有必然的联系,所谓天道酬勤,并不完全适用于做教育。也就是说,不是像解理科的试题那样,只要方法和步骤对了,结果必然正确,做教育并无这种一一对应的关系,相反,每一种做法都有出现各种结果的可能性,这种变数这就是教育的难度所在,当然也是教育的魅力所在。智慧的教育者会不断根据教育的进程调整策略,选择最合适的方法,谋求达到最佳教育效果”,

“我和那些在台上高谈阔论的专家名师都不同,我的教育历程一直是很艰难而收效甚微的。或许教育本来就应该是这个样子,我们必须承认,在学生的成长中,教师起到的作用是有限的而绝不是万能的,不能一味夸大教师在转化学生中的作用,因为学生要受到来自各个方面的影响,教师,只是其中之一。我们这样去想,就不会在工作中背上沉重的十字架。或许别人有很好的化腐朽为神奇的方法,但是我没有。不是说我对别人错,而是做教育本身就是带有个人色彩、各显神通的。但是,有一点可以肯定,我为什么不去讲那些方法技巧,其实我做班主任中有没有方法技巧?当然有,而且还不少。但我从来不讲,为什么?因为我觉得我讲那些没用,不可复制的,连我自己都无法复制,别人就更不可能了。但我做事有原则,我最大的愿望就是不重复做自己,始终要随学生身心的发展变化而变。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方法,我们不仅要善于总结,而且要善于遗忘或抛弃具体的技巧,才能获得大智慧”;

“最后一点,如果说我做教育和一些传统的教育方式有什么不同的话,那我打个比方:传统教育的很多方法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哪里出问题就在哪里解决,就好像是西医治病,发现病症,治疗就直接指向病灶;我的教育好比是中医。虽然我不是很了解中医,但在我看来,中医中遵循的一些基本原则倒是非常好地诠释了教育中的理念,有相当深度的哲理,真的是奇妙无穷。比如中医主张“同病异治”、“异病同治”,我做教育其实也是这样”,

“所谓'同病异治’,是指表现相同的疾病,可因人、因时、因地的不同,或由于病情的发展、病机的变化、正邪的消长等差异,采取不同治法的治疗原则。两个人都是肚子疼,若是西医,肯定在肚子里找原因,然后针对性地用药;而中医却认为,肚子疼的原因很可能不在肚子,两个同样是肚子疼的病人很可能得了完全不同的病。中医讲求从源头上寻找病因。用于教育,两个孩子犯了同样的错误,他们的背景、动机可能完全不同,如果我们用相同的方法去教育批评,很可能就达不到预期的效果,如果仔细分析错误背后的原因,我们往往会看到两个完全不同的世界。所以,我们必须用两种不同的方法教育这两个犯了同样错误的学生,甚至用很多不同的方法去教育同一个学生。这是我所谓的教育中'同病异治’的策略”,

“与此相对应,中医里也有'异病同治’的说法,它是指表现不同的疾病,由于发病机理相同,采取相同治法的治疗原则。中医认为,相似的病理却可能表达方式完全不同,有的是从头、有的是从脚出现症状,但是无论表现方式有多少不同,原因是一样的,可以用相似的方法治疗。考察一下孩子的问题,两个孩子犯了不同的错误,甚至一个犯了错误一个做了好事,但是两个人可能有着同样的动机或背景。作为班主任,也要能透过表面现象探寻问题背后的原因,仔细甄别,去伪存真,找到不同错误背景下的相似心理,找到他们成长中共同的规律”,

“这就是我对教育的一种理解。我从未教过小学或初中,明天要面对你们学校那些小学老师讲课,我要把教育中这些相通的地方和老师们好好交流一下……”

时间过得很快,我们一边吃一边畅谈,忽然发现,饭店里只有我们几个人了。看来,爱因斯坦的相对论真的是很有道理,和热爱教育的同仁对话,总是那么令人愉快而且时间也总是飞快流逝……

我是这样管理学生手机的……

学生带手机进入学校,这是个新的老问题。说它新,因为手机刚刚普及也没有多少年;说它老,是因为自从有了手机之后,关于学生带手机上学的讨论就一直没有消停过,但至今仍无一个普遍适用的、能为三方接受的管理方案。最近几年,随着手机功能的日益强大,学生带手机到学校的问题再次引起公众的关注,从目前的讨论情况来看,反对声占了上风,但实际效果却几乎为零——谁能拿出个好办法解决这个问题?恐怕很难。

在此,我不发表具有倾向性的言论,只就事论事地从纯技术角度探讨一下学生手机的管理问题,我的案例,就来自于我现在带的这个班……

写到这里,我的思路忽然岔开了——我发现现在很多规则的制定完全是荒唐可笑的,荒唐之处不在于规定本身,比如,禁止学生携带手机进入校园,这个规定本来不可笑,但是,和实际情况相比,绝对是一件滑稽的事。我想制定规则的人一定是不负责任的,他只知道把规矩定下来,就算完成了任务,至于有没有可操作性、谁来监督,根本不是他所关心的。事实是,谁也不会把规定放在心上,手机照带不误,因为从没有人来管规定执行的情况怎样。学校经常有这种滑稽的事,规定都有,但都是一纸空文,造成了学生养成了根本不会遵守规则的习惯,一直影响到他们走出校门,进入社会。对规则视而不见,是一个普遍的社会问题,根子还是在教育(我这里所说的教育不单是指学校的教育)。

我们造成或助长了学生的狡黠,让学生学会了观察和分析——遇到厉害一点的教师就老实一点,遇到不怎么负责或宽容一点的教师就钻空子,他们知道,规则的执行力度在于执行人的威力而不是规则本身的威力——养成这些坏习惯很不好,长大以后,他们在处理问题时也会带着这种习惯,要么造成自己的损失,要么让规则的可信度下降。

关于学生手机的管理,最不动脑筋的做法就是简单操作:在班上宣布一下,所有人一律不准带手机,如果发现了,就没收。其实,谁都知道不可能做到,这样的说法只能是自欺欺人而已。宣布完了就没事了,学生仍然在用,发现了,第一次警告,第二次没收。教师没有权力没收,所谓“没收”,也只是暂扣一段时间,最后还要还给本人或家长的。问题是被发现而受到处罚的学生只是认为自己的运气不好,从没有想过是自己违反规则,下次要做得更隐蔽一点,而不是从根本上认识到不应该这样做。上有政策,下就有对策,我们把学生都训练成了反侦破的高手。

我的这个班,同样面对着这样的问题。不是我高明在何处,我只是不愿意做一些简单而没有技术含量的事,我在班级里推行什么政策,第一原则就是要以理服人,让大家口服心服。理不讲透,不强行推进;理讲透了再执行,一旦执行起来就没有含糊的余地。我做一件事,一定是有计划有步骤的,进展到哪一步就做哪一步的事,一切按照事物发展的规律来办。

能完全禁止手机进入校园吗?我看不能,特别是到了高中。有人说现在学生使用手机绝大部分不是用来和家长联系的,而是和同学朋友联系,所以不能让学生带手机。学生大了,难道不应该有自己的世界吗?难道一使用手机学生就会变坏?道理也不用分析了,我们不能掩耳盗铃,对这个现实视而不见。既然禁止不了,那就是要管理好,手机本没有错,需要制止的是不正确的使用手机。

和一般的处理方式不同的是,我在自己班里并没有一开始就制定严酷的政策,把自己逼上绝路,而是先让问题暴露出来,再和大家讨论怎么解决。

第一步,宣传造势,观察准备。

最好不带手机到学校,避免麻烦。凡事都有两面性,手机能带来便利,也会带来烦恼。没有手机,一样可以和外界联系,关键是自己怎么看待这个问题。手机,已经成为一种大众通讯工具,不存在炫耀的问题,当然,没有手机也不是什么丢脸的事。如果你觉得弊大于利,就不要带到学校,过一种简单的生活也挺好。没有手机的,也不必缠着家长买,以后确实需要了再买,这不是什么大不了的问题。

我确实认为这没有什么大不了的,有或没有,都不是最重要的。我不会看到学生使用手机就如临大敌,或形成职业习惯,看到了就收走。这种淡化、宽容的态度本身就是一种姿态,有时候我们越重视越反对,反而会强化学生的反抗意识。

讲清道理,可以让一部分学生自觉遵守。一个班级是有自己的气场的,如果玩手机成风,自然会有一种暗示,更多的人会加入进来,如果有一部分人认为玩手机不好,也会影响其他一些人。

对于带手机到学校的同学,我们首先强调学校的要求,告诉他这是违规的行为,让在学校使用手机成为一种偷偷摸摸的行为,首先制造这种氛围,让他感到难受。然后,暂时不采取其他行动,观察一下会有什么问题出现。

我知道,光讲道理对一部分人是没有用的,他们不以为然,以为只要不被发现就没事了,所以开学后不久就有人开始在上课时使用手机了,玩游戏、看视频、发信息,我这个所谓的实验班也不可能免俗。

要让他们上课不玩手机,首先必须让他们自己认识到这件事不好,建立是非观念。我在班上继续扩大宣传力度,告诉各位同学,上课时使用手机是规则不允许的,被发现了将会受到处罚。我的宣传力度是逐渐加大的,一开始是很温和地讲道理,然后强调规则,然后是在全班的警告。但仅限于此,仍然没有进一步的行动,因为把这件事彻底管好得有个契机,没有身边切实的案例,教育的力度还不够。

我相信还是会有人抱着侥幸心理在铤而走险。很多人其实都是这样,明知道规则不允许,还是会因为挡不住诱惑而违反,事情不发生到自己头上是不会有切身的感受的。但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的,如果总是违规,终有被发现的那一天。

班级学生分化成了玩手机的和不玩手机的两派而不是一边倒,其中前者占了大多数,后者人数较少但很顽固。这种分化减轻了工作量,因为大部分同学明确了规则之后已经自觉地遵守了,他们不仅不会让我操心,还成为教育其他同学的榜样,不玩手机的同学对少数违规同学有一种无形的震慑和影响。在没有实施任何惩罚的前提下,大势已经形成,大多数同学的态度对少数同学已经形成了包围圈,那些玩手机的少数人要顶着很大的心理压力。能分化瓦解的尽量不要诉诸武力,孙子兵法云: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

第二步,尊重民意,制定规则。

两个星期后,问题充分暴露,哪些同学上课特别喜欢用手机同学们已经心知肚明。大家都很清楚这是违规的,是非明确之后就好做下一步工作了。不久,我处理了开学以来第一件也是唯一的一件玩手机事件。班上一个同学在晚自习时玩手机被值班老师发现并扣下,他很不服气,认为老师应该首先提醒,不应该一发现就收。下了课就去找老师索回,老师当然没有同意。第二天我来处理此事,过程细节就不具体描述了,用旁边老师的话说,那叫一个“春风化雨”,不厌其烦地讲道理,分析利害关系。我自己都没有意识到,因为我只想着要让他口服心服,第一次处理,务必要慎重。谈归谈,必要的处理还是需要的,写出认识,暂时扣留手机一个星期,不通知家长。

处理完之后,我没有在班上宣讲此事,因为我相信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不用我多说,班里同学一定都知道了。不声张给了他面子,但也同样达到了传播的效果。

周五布置了周记,要求每位同学对班级的情况作分析、提建议。星期一周记收上来之后,果然有不少同学提到了上课玩手机的事。那好,把这件事拿到桌面上讨论。

班会课,召开班级大会。班级大会的问题我以后再做详细介绍。本次大会讨论的主要议题就是手机,大家对此发表意见。得出了共性的东西:

1、上课使用手机违规;

2、确实有人不顾禁令继续在课堂上使用手机;

3、这件事必须要管起来,不然不良风气会蔓延;

4、目前要想完全禁止带手机到学校并不现实,所以,关键在于管理。

大家意见基本一致后就开始讨论处理办法。又是一番讨论,再次得出共性的东西:

1、第一次发现,暂扣一个星期,不必事先警告,因为规定已经强调过多次了;

2、第二次发现暂扣手机一个月,第二次的意思不是在同一个同学身上发现两次,而是只要有一个人被处理了就算第一次,下一次另一位同学违规就算第二次;

3、第三次发现则永久性禁止手机带入学校;

4、每次违规都要告知家长。

好了,讨论结果班长记录下来,作为政策执行。这里还有一些细节和技巧,不细说了,总体原则是大家要充分讨论,每个人都有发表意见的权利和机会,所以,规则是大家提出的,不是我个人意志。这样执行起来的阻力会小很多,特别是涉及到真正处理时,被处理人无话可说。

完了以后把这些内容打印好,每个人自愿(?)签字,作为共同遵守的游戏规则。

第三步,加强监管,一步到位。

前期工作要慢、细致,准备要充分,适应期要足够长,让学生能有充分的时间系统脱敏。一旦付诸行动,要坚决果断,绝不拖泥带水。

既然大家讨论好了,下面就是执行的问题。

首先,每位同学登记手机号码,没有的填“无”,把号码全部整理好,和家长逐一核实,全班四十四人,有十八人没有手机或者手机从不带入学校,工作量减少了三分之一强,另有二十六人每天带手机到学校。确认无误后进入监管、检查程序——上课期间随机拨打登记的号码,如果出于开机状态则视同于使用手机。

这一招大家事先并没有想到,底牌总是最后再亮出。虽然有些意外,但是细想一下没有反对的理由,因为老师不能时时刻刻巡视检查,而且即使巡视,也有检查不出来的可能。如果全部依靠老师的检查,则执行力度是肯定不够的,必须大家自觉遵守,而不是被动地躲避或存有侥幸心理。事前我们讲明白道理,让大家都能理解,上课时完全没有必要开机,反之,开机就有使用的嫌疑。

从规定出台之后到目前为止,随机抽查若干次,无一人次被发现上课时手机开机。管理基本成功。

是不是没有问题?是不是一劳永逸?

这两个答案都是否定的。

第一,即使如此规定并且经过检查没有发现问题,但不一定表明没有问题。比如,对付开机的抽查还是有办法的,虽然比较麻烦,但并非对付不了。关于这个问题,我的理解是,任何规则都不可能滴水不漏,讲白了就是“防君子不防小人”,如果有谁挖空心思非要想出聪明的办法来对抗规则,那也显得太无聊了,为了这几十分钟的关机,值得付出如此大的代价吗?人如果到了这一步也就没有多大意思了。而且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冒着违规被处罚的风险在同学们的视线之下玩手机,心理压力会很大,当做一件事承担的风险和背负的良心的谴责超出了做这件事带来的愉悦时,每个人都会掂量一下,权衡利弊,做出趋利避害的选择,这正是我们需要的姿态。明白了这个道理,我想,绝大多数人会认可。这就叫以理服人、环境育人。

第二,以后会不会出问题?很有可能。怎么办?不怎么办,现在就为此烦恼属于杞人忧天,我的原则是到时候再想办法,现有的办法既然好用,就用下去。当然,不能忘了表扬和鼓励,让孩子们以遵守规则为荣,破坏规则为耻。建立健康的荣辱观是最重要的,良好的班级风气就是这样一点一点形成的。

我对孩子们说,养成一个好习惯就巩固一个好习惯,不必再为手机的问题烦恼了,我们还有更多的事要做,让我们都把精力放在更重要的地方吧。

遵守了规则,其实也轻松了,不必担心规则来惩罚你,换来的是更大的自由。规则与自由的关系,就是这么奇妙的,有时候,遵守规则就是获得了自由。

忘掉规则

搞教育的人言必称“规则”、“规则意识”,似乎教学生遵守规则了,教育的使命也就算完成。规则让我们养成很多习惯,所以,魏书生老师说教育就是培养习惯。

很多学校和老师都喜欢制定规则,如同食不厌精的追求,规则也是追求完整、详细至无极限的。把规则制定到极致的当属魏书生老师的班规,说起来是老师学生商议后共同制定的,我看也未必。为了研究一下,我在百度里随意键入“魏书生班规”,搜索出网页125000篇,点击第一篇就哗啦啦地出来了,179条!分一日常规、一周常规、一月常规、学期常规、学年常规、常务班长、班委会、团支部常规……看得头晕了。我就没有继续点击其他的了。我在想,不谈遵守,就是要记住这些“规矩”,需要多少时间和精力!我们为什么要记住这些规矩?这些规矩会给我们带来怎样的好处或者对学生的发展带来怎样的帮助?

我也看过其他一些班级的班规,虽没有那么细致,但也篇幅巨大,处罚起来也毫不含糊,都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一个班级没有了规矩,那要“班将不班”了!学生处于规矩的巨大的监视网包围之中,举手投足都有规矩,规矩无处不在,充斥了校园的每一个角落。

我从不否认规则意识的重要性,问题在于这是不是我们教育的全部或者说是终极目标?教育到底是为了什么?是对学生的成全吗?还是把学生训练成只知道循规蹈矩的机器人?

另一个问题是,很多人热衷于规则的制定而不是把精力多放一点在规则的执行上。其实不管怎么制定规则,都是差不多的,效果完全在于执行的力度和坚持的决心。事实是大量的班规最后成为一纸空文,导致了学生没有遵守规则的意识,以至于影响到他进入社会后的发展。

我的班级也有规则:班级公约、卫生承包责任制、执勤班委工作流程、课代表职责……不能算包罗万象吧,但也林林总总的有不少了。而且,一个普遍的现象是规则会越制定越多,因为我们总是会发现这里还没有规则、那里还缺少约束,我们在实践中不断地补充、完善,最后真的能涵盖学生生活的各个角落。规则就这样日益膨胀起来。

我们班的班级公约算是够简约的了,只有区区九十六个字,要说公约没有涉及到的地方那真是太多了,只能说是挂一漏万。在班级里宣讲公约时,我语出惊人:我们学习规则、遵守规则的目的是忘掉规则!

很多同学都不能理解,其实忘掉规则,是遵守规则的最高境界,它首先必须经历掌握和遵守的过程,才开始进入遗忘。

为什么要忘掉规则?因为只有忘掉了规则,才是一个真正自由的人,而忘掉规则的真实含义是遵守规则已经成为一种本能,浑然不觉。如果你还能感受到规则的制约,那就是还没有摆脱做人的底线,你处处受制的原因是你会屡屡触及规则所不允许的区域。当你不懂得遵守规则时,会很难受,似乎整个世界都在和你作对,你稍不留神就违规了,因为你打心眼里没有自觉遵守规则的意识。如果你的境界已经远远脱离了规则的约束,你自然不会感觉到规则的限制,毛泽东主席说得好,此时你已经成为“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高尚的人低头看到这些规矩时,会觉得很可笑。人的境界会随着我们的教育和自我教育逐渐提高,一个迟到的人总是会为可能受到的处罚而烦恼,一个有提前量的人就会很自在,因为他从不担心有惩罚落到他的头上,在今后的生活中,他给人的印象就是个守时的人,守时已经成为他的一种良好品质和终生习惯。

我曾经问过我的学生,假设你是一名司机,如果把闯红灯的罚款提高到一万元一次,你会受到什么影响?如果喊不合理,这样的人可以认为至少潜意识里还有不遵守规则的想法,因为这样高额的罚款已经让他感到压力很大了;而如果开车时根本没有想过要闯红灯,那罚款一百还是一万有区别吗?而还有一种情况是,罚款一百我就可以偶尔闯,罚款一万我就会考虑一下违章的成本而不闯红灯,这样的想法和做法已经达到了规则的初衷。但如果大家通过努力提高了素质,就会主动不闯红灯,罚款也可以取消了,因为收不到钱。当然,这在现阶段肯定是做不到的,但它却是我们努力的方向。

有一个很简单的比方:当你要吃饭时,你根本不会考虑今天吃这顿饭,我是用左手拿筷子还是用右手拿筷子。这说明什么?说明你已经形成了下意识的本能。同样的道理,学生对日常一些问题的处理已经形成本能了,则不必为此而纠结。

让基本的规则变为本能,让良好的规则成为品质,这才是我们制定规则的目的。

一个不受规则约束的人是自由的,此时他能考虑或从事更有意义的事,而不是整天为规则而烦恼。所以,即便是只有九十六个字的班级公约,我还是嫌多,需要瘦身。

我在班级正在采用的做法是将规则逐条减去。在原有的班规中每养成、巩固一条,就从班规中减去一条,让每个人记住自己的职责,化为一种下意识的行为,当规则已经深入人心时,就可以从规则中去除了。所以,今天我就手机管理问题回复一位博友道:总有一天我会废除这些死规定的,等到我们都不需要用这些来规则来管他们的时候。

什么时候可以减去纸面上的规则?一是当规则早已被大家自觉遵守、已经感觉不到规则的存在时,就再也没有保留的必要了;二是低层次的规则要逐渐被高层次的规则要求所替换,人才能不断地进步,这也符合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所以,班规的制定,首先有变换的必要,随着班级发展的进程而不断改变、修正,逐渐由低层次向高层次推进,所谓人往高处走。当你达到一个新高度后你就会以俯视的姿态去回味过去曾经的那些“规则”,人也由此获得了成功。个人发展的最佳境界就是自由发展,要想自由发展的前提是必须首先获得自由,而获得自由的唯一办法就是先遵守规则;然后就是需要做减法,减到最后,班规将只剩下两个字的精髓——做人。这两个字也不必写出来,因为那时它已经是深深融入学生的心灵深处了。我觉得所有的规则只不过是教他们怎么做人,一个人学会做人了,那还有什么能约束他?规则制定得再详细,也不能涵盖做人的所有方面,只有从总体上提高学生的素质,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办法。

是的,一切都为培养学生成为一个堂堂正正、顶天立地、自尊自立的人!一个这样的人是不会再为哪些底线所困扰,我们制定规则的目的难道不是为了让他们成人吗?

忘掉规则,你将成为一个自由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