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川几个孩子:多少央企有名无实不缴红利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05 07:04:56

多少央企有名无实不缴红利

 

国企缴纳红利,是天经地义的事情,现在还有很多央企拿着巨额补贴,凭着身份优势不断地大搞垄断,扭曲市场机制,致使宏观调控不断陷入一个个两难境地,更夸张的是,分红不断地内部化,有的甚至不缴纳红利,还有的以亏损为名,不愿交纳红利。这样的竞争力何在?对市场贡献的意义何在?

 

不说上市可以圈钱,信贷可以倾斜,政策可以支持,即使如此,还有很多“亏损”的;单说这些优势如果能够转化为利润,该不该使得全民享受红利?

 

2008年那一年,中国工商银行实现税后利润1112亿元,成为“全球最赚钱银行”;中国石油实现净利润1144.31亿元,被称为“亚洲最赚钱的公司”;中国移动公司则盈利1127.93亿元,成为“全球最赚钱电信公司”。然而国企业绩的增长并没有带来其红利上缴比例的增长。根据有关规定,一些垄断国企的红利上缴比例为10%,一些竞争性国企的红利上缴比例为5%,一些企业的红利上缴还处于“免单期”。因此,改变屁股决定腰包和改变身份决定地位的改进要及时跟进。

 

最近,财政部还向央企的主管领导征求意见,向民企征税怎么不征求意见?财政部正在向82个中央部门征求意见,以获得他们对中央部门管理企业 (下称部属央企)纳入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即收取红利的态度。通常意义上的“央企”,指国资委监管的100多家中央管理企业,事实上还有中央82个部门所属的6000多户企业也是央企,称为中央部门管理企业,即部属央企。可以看出,有多少亏损的央企,不缴纳红利,又有多少央企,很少比例的缴纳红利。既然这多国企亏损,为什么不能够按着市场的法则,优胜劣汰。

 

更具有讽刺意味的是,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国有经济研究室主任文宗瑜说,“事实上这些企业纳入进来后,能收上来的红利预计会很少,部属央企多数为亏损企业。但这个方案的意义在于,一方面是对中央企业规范管理,另一方面体现公平,要收红利都要收。”而且,很多亏损的央企想进来,目的是可以得到补贴。亏损了不想办法为全民增加利润,却一心想着向国家要钱,如果是民营企业,亏损了能向国家要钱吗,能向政府要粮吃吗?

 

据悉,下属企业经营状况不好,亏损大的愿意被纳入这个范围,因为交不上几个红利,还能从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大盘子里得到一些补贴经费,比如农业部和铁道部。而那些盈利情况好的,则以各种理由拒绝被纳入。文宗瑜表示,现在部属央企里,效益比较好的是那些电影集团、电视台、出版社、音像公司等,但这些企业属广电总局或新闻出版总署,涉及部门利益,所以划进来并不容易。

 

即使是缴纳的红利,缴纳的比例也很少,甚至少得可怜。前央企上交比例分为10%和5%两档。从实际征收情况看,2008年上交数占企业收益总额的7.9%;2009年上交数占企业收益总额的9.5%。据国资委统计数据,今年1到7月,中央企业累计实现利润7558.4亿元。其中,国资委监管企业累计实现利润6192.8亿元,部属央企利润1365.6亿,占18%;而128家国资委监管央企利润占82%。

 

从历史上来看,我们的国企大爷们的分红历程是这样的,计划经济时代无所谓分红不分红,后来,经历了一个“分红—暂不分红—低比例分红”的改革过程。现在国企早就休养生息好了,还是低比例分红,难道这种现状不该改变了了吗?毕竟,虽然身份制度不同,但所要面对的市场是一致的。市场是不管你是什么身份的,产品一律按着市场定价原则来执行,而国企不分红或者很少分红,不说不利于“全民”,单说对于其他参与的企业来说,有何公平性可谈的。

 

中央电视台报道,2008年三家重量级国有企业——中石油、中国移动、工商银行税后利润总额超过3000亿元,而总共只上缴了200多亿利润,其余利润均被国企内部化,用于国企填补改革成本与扩大再生产。

 

现在的问题是,第一,国企内部分红化导致大量的国资流失。主管工资超高,分红都变成了私人的财产,何况,很多垄断性产业的利润高的不可想象,谈都不好意思谈。

 

第二,政府不仅财政支持,而且政策还倾斜,不行的时候不是按着市场法则去淘汰,就是花了血本也要维持。民企如何与之在市场上匹敌呢,所以,国进民退不断发生,就算是将煤炭企业收归,不也是照样发生矿难吗?市场就是要求参与主体公平的竞争,国企红利内部化,严重扭曲了市场的性质,早就该改革。

 

第三,长期不分红或者很少分红,容易惹起社会不公的情绪。本来是全民所有的企业,长期很少分红或者不分红,大量的红利被公司的管理层吞噬,这对于社会的公平感是一个极大损伤。

 

第四,没有有效的市场配置机制,很容易导致垄断的发生,致使市场的运行进入无效率区间。分红的内部化,很容易形成一种顽固的势力,阻碍国企改革,阻碍市场机制的运行。

 

如果要国企或者央企缴纳红利,也要取之有道,用之有度。主要应用在社保、医保以及各种公共性福利方面,才能真正的体现全民企业的性质。否则,管家倒成了主人,管家迅速贵族化,岂能有利于企业的成长与发展呢?国企都想着要国家的补贴,想着拿其他纳税人的钱补各种各样的蛀虫吞噬的窟窿,不去想改善经营,是难以在市场竞争中形成对经济促进作用的功效的,反而会促使经济结构复杂化和运行的低效化。

 

事实上,很多企业能够获得市场的平均利润已经很不错了,今后这种垄断利润或者政策性支持的利润改变是历史趋势,这些央企和国企应当有危机感,迟早是要丢到拐杖自己走的。再说,对于市场参与主体来说,有人拄着拐杖牟利,有人裸奔,这也是很明显不公正的事情,即使不用理论证明,仅仅靠遗传下来的正义感,我们都能判断是与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