炸鱼塘是什么意思:老化答钓友问中一题 - 钓技交流 - 化绍新钓鱼社区 - Powered by Discu...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8 11:18:40

老化答钓友问中一题

本帖最后由 李歌 于 2011-2-8 01:47 编辑



中午临睡前看了会【垂钓】,“化绍新答钓友问”,第一个问题竟然是:
“为什么有的浮漂漂尾部分是粗细相同的,它与上细下粗的漂尾有何区别?像这种漂尾上下一般粗的浮漂,是调高钓高灵,还是调低钓低灵”?

说实话,问题有点滑稽,但老化同志回答很谨慎,也很实在:

“...等粗型漂尾的浮漂在下沉时比渐缩型的下沉速度快些,在实际应用中两者有差别,但不大,这要看钓手的应用要求。等粗型漂尾调高钓高灵,因为上牵力大,更容易将饵拉起来”。

从老化同志“因为上牵力大,更容易将饵拉起来,所以调高钓高灵”这句话的含义,我们不难判断,老化同志此处是以钓组的“状态”来判定灵钝的,即上牵力越大,子线越绷紧、钩饵越离底-越灵;钩饵触底程度越大-越钝。由此我们也容易进一步推论——不管什么形状漂尾的浮漂,“调高钓高”上牵力一样都是变大,所有浮漂都应该是“调高钓高灵”,对吗?

调高钓高比调低钓低上牵力大,钓组上边始终有一股力量“提牵着”你,因此底钩状态就灵;而调低钓低,这股上牵的力道变小了,钓组下坠趋势就强,所以状态就钝了......这问题以前俺曾多次提到过,但有些钓友可能还没意识到这一步,认为“调8钓8和调2钓2的底钩状态应该是一样的”。理论上“应该一样”的东西,实践中咱也要客观认识,这就用到“钓组上牵力”这个东西的本质了...

“剩余浮力”这词最早是谁提出的咱不考证了,正因为发现了剩余浮力这个东西,所以才有“调低灵”说法的出现。该说法认为,剩余浮力越小,浮漂下拉越容易,就叫“越灵”。也正是因为这第二种‘灵钝定义’的出现,才开始了中国大陆灵钝问题的天下大乱...


剩余浮力(因本用词争议太多,且干扰浮力概念,前几年俺把它改成了“钓组上牵力”),这个东西的被发现,本来应该是钓界的一件好事(台湾钓友其实早就发现这个“东西”了,不然7目漂搓饵人家也不会教我们“调4钓2”,而不“调7钓6”或“调3钓1”)...
但遗憾的是,调低灵认识者,除了强调对自己有利的片面角度外,其它都忽视了——质量.阻力忽视了、钓组状态忽视了、载饵和抗干扰能力也忽视了,就连上牵力这东西本身,也考虑的不是很周全...

比如下面这段话:
“单纯从调标来讲,我认为,同号同体型的浮标,调的目数越多越迟钝,调的目数越少越灵敏;
一支视标上下一样粗,而且每目都是等长的浮标,除了调成平水以外,调到任何目数,灵、钝基本相同。
如果因为调的目数低而造成铅坠外径明显增大,瞬间移动时,水对它的阻力也相应增大,那么这种浮标是调的目数越多越灵敏,调的目数越少越迟钝”


上面这段话等同于下面的意思:
锥形尾的浮漂 调低灵
等径漂尾的浮漂 调高调低一样灵
尾径粗.吃铅变化大的浮漂 调高灵


这些说法的依据到底是什么呢?我们试着来分析一下:
锥形漂尾的浮漂.调低灵”,其主要依据应该是“调目越低-尾径越细”这一条,虽然有上牵力因素在里面夹带着,但从其对后两种浮漂的定义,显然又推翻了(忘记了)上牵力这一条重要的因素。因为等直径漂尾的浮漂或粗尾径的浮漂,调低目时同样也是“上牵力变小”才对,但其却认为“灵钝基本相同”或粗尾径漂干脆反过来又变成“调高灵”了...

从上面对三种不同漂尾浮漂的“灵钝定义”,俺实在找不出“统一而准确”的科学依据,没有统一依据的说法,经不起推敲,更经不起实践检验,不成其为“理论”,只能说是着眼于局部的个人遐想而已。

而大众角度的“调高灵.钓低灵”,不论您是什么样的浮漂,调钓方面的灵钝到哪都是一样的判定依据一样的科学道理,即质量、阻力和状态(包括小漂灵.大漂钝,也是同样的道理)。调目高加铅少,钓组质量小,入水体积小,阻力小,更容易被微小的鱼口外力启动起来,这是最基本的物理原理。同时调高灵.钓低灵,还对应着钓组状态上的变化趋势,调目越高或钓目越低,上牵力越大,状态越灵;调目越低或钓目越高,上牵力越小,状态越钝。

科学角度,必然有天下通行的宏观原理(绝不能割裂整体只看局部,此乃准绳),也用不着加这个那个的一堆“前提条件”,简单而易于理解。

偌大中国,知识和智慧者不在少数,呼吁钓友们,统一正确的灵钝观,恢复正常交流,真正利于长远,利于最广大的钓鱼群众!

北京李歌——2010年3月